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高三暑期验收考试试卷语文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含答案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16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几内亚开始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正呈加速蔓延之势,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
有国际医疗组织指出,此轮疫情正面临进一步“失控”的境地.在历史上,此次埃博拉暴发是最严重的一次,但一直没有引起关注.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埃博拉一直没有走出非洲。
尽管一些专家认为,埃博拉只会在非洲局部暴发流行,像SARS一样产生全球性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埃博拉走出非洲也许只是早晚的事。
认为埃博拉不会在全世界流行的理由是,埃博拉感染的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被感染对象的尸体。
迄今尚未有确认通过空气传播的病例,因此,即使搭乘飞机或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埃博拉感染者,感染的概率也十分低。
只有非洲当地人才会“谈埃色变",因为埃博拉是迄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死亡率在50%—90%之间。
由于埃博拉的死亡率极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划归为病毒第四级,即在实验室里进行分离、实验微生物组织结构时安全隔离分级的最高等级。
第四级病毒会造成致命疾病,并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不可救治的,死亡率最高。
除了埃博拉,第四级病毒还有艾滋病病毒(HIV)和拉沙(lassa)病毒等。
然而,在病毒和疫情的凶险上,埃博拉可能是首屈一指的.由于埃博拉病毒在体内侵蚀和毁坏各种器官,就像绞肉机一样绞碎各种组织器官,使得病人不断把坏死的组织从口中吐出,当无数病人都因体内广泛性内出血而口吐鲜血和坏死的组织,并且七窍流血、脑部受损而挣扎着死亡时,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血腥味和浓烈的臭味。
同为第四级病毒的HIV只是潜伏在人体的免疫T细胞中慢慢发作,并毁坏T细胞的免疫功能,虽然不能治愈,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可以生存较长时间,不会马上死亡,而且如果终生服药,艾滋病病人还可以达到常人一样的寿命(可活到70岁),这是艾滋病与埃博拉的天壤之别。
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赵建成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
《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
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
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
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
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暑假验收考试数学(文)试题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暑假验收高三(16届)数学试题(文科)命题人: 高三数学组 审校人:高三数学组说明:1.测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3sin 5α=,则sin 2α=( ) A .2425-B .1225-C .1225D .2425 2.指数函数y =f(x)的反函数的图象过点(2,-1),则此指数函数为( )A .x y )21(=B .x y 2=C .x y 3=D .x y 10=3.设的大小关系是、、,则,,c b a c b a 243.03.03log 4log -===( )A .a <b <cB .a <c <bC .c <b <aD .b <a <c4.函数)32sin(3)(π-=x x f 的图象为C ,以下三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个①图象C 关于直线对称; ②函数)(x f 在区间内是增函数;③由x y 2sin 3=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 .A.0B.1C.2D.3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对于命题R x p ∈∃:,使得012<++x x ,则p ⌝为:R x ∈∀,均有012≥++x xB .命题“若0232=+-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 则0232≠+-x x ”C .若q p ∧为假命题,则q p ,均为假命题D .“2>x ”是“0232>+-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6.已知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f x 满足:(4)()f x f x +=--,且02x <≤时,2()log (3)f x x =+,则(11)f =( )A .2B .2-C .1D .1-7.已知函数11()(sin cos )sin cos 22f x x x x x =+--,则()f x 的值域是( )A .[]1,1-B .⎡⎤⎢⎥⎣⎦C .⎡-⎢⎣⎦D .1,⎡-⎢⎣⎦ 8.现有四个函数:①sin y x x =⋅;②cos y x x =⋅;③|cos |y x x =⋅;④2x y x =⋅的图象则按照从左到右图象对应的函数序号安排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③④②① 9.已知函数2()(1cos2)sin ,f x x x x R =+∈,则()f x 是( )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 .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10.已知函数32()f x x ax bx c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0x ∃∈R,0()0f x =B.函数()y f x =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C .若0x 是()f x 的极小值点,则()f x 在区间0(,)x -∞上单调递减D .若0x 是()f x 的极值点,则0'()0f x = 11.若y x y x +-=,则2log 的最小值为( )A .3322B .2333C .332D .22312.已知函数32()31f x ax x =-+,若()f x 存在唯一的零点0x ,且00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 (B )()1,+∞ (C )(),2-∞- (D )(),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在平面直角系中,以x 轴的非负半轴为角的始边,如果角α、β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 交于点125(,)1313和34(,)55-,那么sin cos αβ等于 . 14.设函数()142cos 3sin 323-+θ+θ=x x x x f ,其中⎥⎦⎤⎢⎣⎡π∈θ650,,则导数()1-'f 的取值范围是 。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二暑假作业验收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沈阳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8月假期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二(18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指由记录本民族语言而创制的文字系统)。
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是汉字的萌芽阶段,甲骨文将“图符”改造整合而成最早的文字系统,随后商周金文、战国文字、秦代小篆这些古文字,其构形基本上是“图绘式”的,大部分构形能与单字(词)所指的事物形态相联系,而构形所用的“线”,是为“图绘”而设的,故而粗细均匀。
由图绘意识而形成的文字审美标准,亦以整齐、均衡、图案化为旨趣。
到了秦汉之际,隶书的出现使汉字由“线条”走向“笔划”,由象形性转向符号性,“图绘意识”逐渐转变为“书写意识”。
书写的感觉逐渐培养出一种新的审美习惯,人们不再在意“图绘”的完美,而留意于“笔划”带来的点、线、面的变化,体验着“书写”带来的轻重疾徐的节奏动感之美。
当然,构形之美仍然是被关注的重要成分,只是从具象转向了抽象。
汉字的抽象化第一次让书写有了写“意”的可能性,可以摆脱文字交际的负担而具有了抒情、审美的功能。
笔划、笔顺带来的是与书法息息相关的笔法、笔势,这是书法艺术形成的基础。
由篆到隶的古、今文字转变时期,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孕育期。
隶书是对篆书的简化、解散和“放纵”;篆书相对于隶书乃有构形的严谨和图案化。
汉字发展到汉末魏晋,各种字体都已形成,加上大量的书写实践,汉字能够提供给书法艺术的造型元素已经相当丰富了,动、静各体均有。
然而,将书法艺术推向更深更高一步的,是两个因素:一是纸的大量应用。
原来书契之材料,以竹、木、帛为主,帛物希价昂不易普及,竹木虽取之便宜,但因要成“册”(策),故必须成狭长之“简”,在简策上书字,必受形制局限而笔划不得伸展,帛受之影响也常常划以竖格或直接写成扁方之字,马王堆汉墓帛书可为证。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暑假验收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沈阳二中学年度学期 高(16届)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欲肆其西封(:)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侵犯、欺侮)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置:放弃,丢下) B.正襟危坐(危:高高的)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弄错) 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渡过) C.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均:权衡) 汉亦留之以相当(当:适宜)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 D.台隍枕夷夏之交(枕:倚、据)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 而刘夙婴疾病(婴:绕)使六国各爱其人(使:假使)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道芷阳间行②③又前而为歌曰④廊腰缦回 ⑤闻⑥义不赂秦⑦齐彭殇为妄作⑧有席卷天下之意 ⑨而耻学于师⑩单于壮其节 A.①③④/②⑥/⑤⑨/⑦⑧⑩ B.①③⑥/②⑤/④⑧/⑦⑨⑩ C.①⑥/②⑤/③④⑧/⑦⑨⑩ D.①③/②⑤⑨/④⑥⑧/⑦⑩ 3.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大王来何操?③为降虏于蛮夷④相与枕藉乎舟中 ⑤蚓无爪牙之利⑥彼且奚适也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而君幸于赵王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⑩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①⑤/②⑥⑦/③④⑨/⑧⑩ B.①⑤⑦/②⑥/④⑨/③⑧⑩ C.①⑨/②⑥⑦/③⑧/④⑤⑩ D.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⑩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5.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三(16届)语文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距今2500年左右(也就是史称战国的时候)的一本杂书里有如下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
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
”这本著名的杂书是《山海经》。
在书里,神荼、郁垒还只是四个黑魆魆的汉字,但很快,神荼和郁垒就大变活人来到了国人们的门前。
汉代,在除夕欢乐喜庆的日子,为防止鬼魅入室作祟,危害家人,人们便开始削刻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门的两边。
这两个人形桃木像就是上门服务的神荼、郁垒,被称为桃符。
为何古人单单选择了桃木为辟邪震鬼之物呢?在一本叫作《典术》的较为严肃的杂书里说:“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压伐邪气,制百鬼。
”在这里我们触到了国人很实在的一面,他们的想法相当简单,人难以忍受的气味,那么也一定会让鬼因难以消受而却步。
为什么古人们会相信那两块桃木就能是两位远在沧海之中镇守鬼门的神人呢?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到《山海经》中神话的空间性,神灵的活动都是与我们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的,神、人活动混杂在一起,这一点与西方神话不同。
因此,神人尽管遥远,但和我们一个世界,如果他们愿意来,他们就肯定能来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
可能由于以木雕人太费事,人们便用削制好的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分别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或者干脆削一块桃木钉在门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这块桃木称作“仙木”“桃符”。
再到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他们直接拿来两张大红纸片,把两位大神画将上去,然后一左一右贴在门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门神。
辽宁省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做答I卷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要培植健康的金融市场,必须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以有效打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的资金贩子。
B.马云这个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于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公司,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跻身世界富豪之列。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了预定目标,中国经济在主动调控的背景下取得了增长,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凭借微信6亿用户资源的微信支付颠覆一切商业生态的架势推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仅用8天时间,《寻龙诀》就突破了10亿元票房,《捉妖记》创下的突破10亿元票房速度纪录 4.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什么呢?) 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 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 5.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明如月,不可断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何枝可依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百强校】2016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 (1)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6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的菜畦靠近一条芦苇丛生的荒凉小溪,_____,在菖蒲长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有几处汩汩作响的清泉。
A .溪岸上杂草之间散乱地长着菖蒲 D .菖蒲散乱地长在溪岸上的杂草间 C .溪岸上散乱地生长着菖蒲和杂草 D .菖蒲和杂草散乱地长在溪岸边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国内走私牛肉的主要来源来自巴西、印度、美国等地,国内牛肉每千克售价达50元甚至更高。
B .不仅秋海棠是吸甲醛的好手,而且花、叶、茎、根均可入药,可治疗咽喉肿痛和胃溃疡等疾病。
试卷第2页,共13页C .规划浪费是建筑浪费之源,我国许多地方,任意扩规划、树地标、建广场,这样的重复建设带来的浪费无法估计,也助长了各地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D .某品牌汽车正式推出了全新智能车速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交通标识,主要是为了避免驾驶员不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超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年在军中,老长官虽不富有,对我们却能________,让我们这些新兵感到无比温暖。
②美伊战争发生后,世界各地都有善心人士_________,救助受到战火摧残的孩童。
③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儒商,他们躬行勤劳俭朴、诚实不欺、_________、崇尚教化、“君子富,好行其德”的儒家之道,颇受社会的尊重和称赞。
A .乐善好施、慷慨解囊、解衣推食 B .解衣推食、慷慨解囊、乐善好施 C .解衣推食、乐善好施、慷慨解囊 D .乐善好施、解衣推食、慷慨解囊第II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暑假验收高三(16届)语文试题命题人:高三语文组审校人:高三语文组说明:1.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欲肆其西.封(西:向西)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侵犯、欺侮)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置:放弃,丢下)B.正襟危.坐(危:高高的)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弄错)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渡过)C.蒙故业,因.遗策(因:沿袭)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均:权衡)汉亦留之以相当.(当:适宜)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D.台隍枕.夷夏之交(枕:倚、据)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而刘夙婴.疾病(婴:绕)使.六国各爱其人(使:假使)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道.芷阳间行②輮.以为轮③又前.而为歌曰④廊腰.缦回⑤使使以闻.大王⑥义.不赂秦⑦齐.彭殇为妄作⑧有席.卷天下之意⑨而耻.学于师⑩单于壮.其节A.①③④/②⑥/⑤⑨/⑦⑧⑩B.①③⑥/②⑤/④⑧/⑦⑨⑩C.①⑥/②⑤/③④⑧/⑦⑨⑩D.①③/②⑤⑨/④⑥⑧/⑦⑩3.对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②大王来何操?③为降虏于蛮夷④相与枕藉乎舟中⑤蚓无爪牙之利⑥彼且奚适也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⑧而君幸于赵王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⑩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①⑤/②⑥⑦/③④⑨/⑧⑩B.①⑤⑦/②⑥/④⑨/③⑧⑩C.①⑨/②⑥⑦/③⑧/④⑤⑩D.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⑩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5.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 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在那荒唐的十年中,有人将良心押给了魔鬼,铤而走险;有人干脆踩上了贼船,推波助澜。
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的程度:谎言变成真理,实话即是谬误。
②东坡“领赤壁”,李白“踞龙门”,二人各据江、河,各领风骚。
我认为诗赞黄河,太白;词美长江,东坡凌驾前人。
③孔子弟子三千,者七十多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师徒共同点燃了人心中的道德明灯,日月般光照和指引着人类的道路。
A.登堂入室登峰造极千古独步B.登堂入室千古独步登峰造极C.登峰造极千古独步登堂入室D.千古独步登堂入室登峰造极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______________,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A.而是,你能够收获丰富的知识选择一份工作B.而是,你能够在未来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C.而是,我希望你在未来生活中感到快乐D.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22分)刘敬者,齐人也。
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
娄敬脱挽辂①,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
”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
”于是虞将军入言上。
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
”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
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公刘避桀居豳。
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箠居岐,国人争随之。
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成王即位,周公②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
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险,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③,臣窃以为不侔.也。
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
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
上疑未能决。
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④,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⑤, 非一士之智也”。
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注:①刘敬,本姓娄,后受赐姓刘。
挽辂:绑在车辕上供人拉车使用的横木。
②周公:周成王姬诵的叔叔,周公旦。
③成、康之时:指西周成王、康王的鼎盛时代。
④榱:椽子。
⑤三代之际: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功业。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B.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C.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D.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A.陛,是宫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
合称“三秦”。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
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公之属傅相.焉相:察看B.臣窃以为不侔.也侔:等同C.卒.然有急卒:突然D.案.秦之故地案:控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敬希望晋见刘邦,同乡虞将军要求娄敬换上好衣服,娄敬却坚持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这体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保持本色的一面。
B.刘敬述说了周王朝迁徙繁荣的过程,从部落始主后稷到公刘、太王、文王、武王,直到周成王定都洛阳,是用德政来取得民心。
C.刘敬去陇西戍守路过洛阳,便主动劝说高祖建都关中,因群臣大都不是关中之人,满朝皆是反对之声,但高祖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D.西汉建都长安,在这个问题上,固然说明刘敬胸怀大局,颇具政治眼光;也不能不说刘邦慧眼识人,不以人废言,能择善而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
②蕲:同“祈”,祈求。
③三折肱: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
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14.著名诗人张耒曾评价颔联为“真奇语”,请赏析此联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5分)15.本诗多次使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逐一分析作者借此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3分)16.(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4)用楷体或行体默写《登高》(请注意款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尔克斯,世界上最不孤独的人陈众议马尔克斯走了。
然而,只要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会不断地询问,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当然是作品,但又不仅仅是作品。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幸运女神真正眷顾了马尔克斯。
那天是晴日,他和妻子梅塞德斯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驱车从喧闹的墨西哥城到风景如画的阿卡布尔科过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