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下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本试卷3个大题,25个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 1.在ABC 中,AB=13,BC=5,AC=12,则ABC 的面积为( )A .60B .30C .65D .782.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下列所给数据中,不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BC ∠-∠=∠B .::3:4:5A BC ∠∠∠= C .222a c b -=D .9a b c =:::40:413.如图,在ABC 中,AD BC ⊥于点D ,BF 平分ABC ∠交AD 于点E ,交AC 于点F .171528AC AD BC ===,,则AE 的长等于( )A .5B .20C .203D .2534.如图,在Rt ABC △中90,6,8,ACB 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点,,E F 分别是,AD AC 上的动点,则CE EF +的最小值为( )A .403B .154C .245D .65.在正方形网格中,AOB ∠的位置如图所示,到AOB ∠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应是( )A .M 点B .N 点C .P 点D .Q 点6.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AB =⊥,交BC 于点D ,若30DAC ∠=︒,3cm =AD 则BC的长为( )A .9cmB .10cmC .6cmD .12cm7.如图,在Rt ABC △中90C ∠=︒,D 为AC 上一点.若10DA DB ==,ABD △的面积为40,则CD 的长是( )8.四边形ABCD 的边长如图所示,对角线AC 的长度随四边形形状的改变而变化.当ABC 为等腰三角形时,ABC 的面积为( )9.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AC=6,BC=8,AD 是BAC ∠的平分线.若P ,Q 分别是AD 和AC 上的动点,则PC PQ +的最小值是( )A .2.4B .4C .4.8D .510.赵爽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赵爽弦图”是他研究勾股定理的重要成果.古人有记载“勾三,股四,则弦五”的定理.如图,外围四个小长方形的宽相等,且邻长互相垂直,对长互相平行.若AB 的长是小长方形宽的2倍,内部小正方形面积为9,则最外围的大正方形的二、选填空题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共 30 分)
1. 三角形的三边长 a, b , c 满足 a + b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2 -
2
c
=
2ab ,C.则钝此角三三角角形形是
(
)
D. 等腰三角形
2. 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 , 4 , x ,则 x 的可能值有 ( )
A. 3
B. 3.5
C. 2.5
D. 2.8
7. 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 ∠C= 90 , AC = 4 cm,BC = 3 cm ,将斜边 AB 翻折, 使点 B 落在直角边 AC 的延长线上的点 E 处,°折痕为 AD ,则 CE 的长为
A. 1 cm
B. 1.5 cm
C. 2 cm
8. 如图,将 △ABC 放在正方形网格图中 (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第 6页(共 6 页)
A. 10
B. 16
C. 40
D. 80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共 18 分)
1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

12. 在 △ABC 中, ∠C= 90 ,c = 10 , a:b = 3:4 ,则 a =
,b =
°
13. 已知 a - 6 + b - 8 + c - 10
2
14. 在底面直径为 2 cm,高为 3 cm 的=圆0柱,体则侧以面a上,,b用,一c 条为无边弹长性的的三丝角带形从是

°
第 4页(共 6 页)
第一部分 1. A 2. B 6. C 7. A
3. B 8. A
4. C 9. C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1. 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A. √2 √3 √5B. 1.5C. 32 42 52D. 1 22. 点A(−3,−4)到原点的距离为( )A. 3B. 4C. 5D. 73. 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A. 5B. √7C. √5D. 5或√74.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为5∶12, 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 60∶13B 5∶12C 12∶13D 60∶1695. 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12和5 则第三边长为( ) A .13 B .13或C .13或15D .156.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 ,高32cm ,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 )A .20cmB .50cmC .40cmD .45cm7.如图 小明准备测量一段水渠的深度 他把一根竹竿AB 竖直插到水底 此时竹竿AB 离岸边点C 处的距离米.竹竿高出水面的部分AD 长0.5米 如果把竹竿的顶端A 拉向岸边点C 处 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 则水渠的深度BD 为( )A .2米B .2.5米C .2.25米D .3米1.5CD8.如图, “赵爽弦图”是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无缝隙地铺成一个大正方形 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25 (x +y)2=49 用x y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 >y)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小正方形面积为4B. x 2+y 2=5C. x 2−y 2=7D. xy =249.如图,在△ABC 中 ∠C =90° AC =4 BC =2.以AB 为一条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A. 8B. 12C. 18D. 2010.如图 在Rt △ABC 中 ∠ACB =90° AC =3 BC =4 BE 平分∠ABC CD ⊥AB 于D BE 与CD 相交于F 则CF 的长是( )A. 1B. 43C. 53D. 2二 填空题(每题3分 共24分)1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 且周长为60cm 则它的面积为_____cm 2. 12.如图所示 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正方形A B C 的面积分别是28cm 210cm 214cm 则正方形D 的面积是___________2cm .13.在ABC中90C∠=︒AB=5 则222AB AC BC++=______.14.如图在△ABC中∠ABC=90° 分别以BC AB 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S2=4 S3=6则S1=__________.15.方程思想如图在Rt△ABC中∠C=90° BC=6cm AC=8cm 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沿BD折叠使点C落在AB边的点C’处那么△ADC’的面积是_____cm2. 16.如图一架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DE=0.5m将它往前推送1.5m(水平距离BC=1.5m)时秋千的踏板离地的垂直高度BF=1m秋千的绳索始终拉直则绳索AD的长是m.17.如图小明利用升旗用的绳子测量学校旗杆BC的高度他发现绳子刚好比旗杆长11米若把绳子往外拉直绳子接触地面A点并与地面形成30°角时绳子末端D距A点还有1米那么旗杆BC的高度为米.18.在△ABC中AB=AC=5 BC=6.若点P在边AC上移动则BP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满分46分,19题6分20 21 22 23 24题每题8分)19.小明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在一起发现只要知道其中一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其它各边的长若已知CD=2求AC的长.20.如图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边BC的点F处已知AB=8cm BC=10cm求(1)FC的长.(2)EF的长.21 (8分)如图已知∠ADC=90°AD=8 CD=6 AB=26 BC=24.(1)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2)请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2.如图 在长方形中 点在边上 把长方形沿直线折叠 点落在边上的点处。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勾股方圆图”(又称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1,小正方形的面积为3,则44a b +的值为( )A .68B .89C .119D .1302.如图,ABC 中,90,8,6ACB AC BC ∠=︒==,将ADE 沿DE 翻折,使点A 与点B 重合,则CE 的长为()A .198 B .2 C .254 D .743.已知点M 的坐标为()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M 在第二象限内B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C .点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4D .点M 到原点的距离为54.如图,点A 表示的实数是( )AB C D5.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cm ,AB 是底面圆的直径,在圆柱表面的高BC 上有一点D ,且10cm BC =,2cm DC =.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D 的最短路程是( )cm .A .14B .12C .10D .86.△ABC 的三边长a ,b ,c (b ﹣12)2+|c ﹣13|=0,则△ABC 的面积是( )A .65B .60C .30D .267.如图,Rt ABC 中,90,4,6B AB BC ∠=︒==,将ABC 折叠,使点C 与AB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交AC 于点M ,交BC 于点N ,则线段CN 的长为( ).A .73B .83C .3D .1038.如图,在ABC 中,△B =22.5°,△C =45°,若AC =2,则ABC 的面积是( )A B .C . D .9.我们知道,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这样的三个正整数就叫做一组勾股数.如果一个正整数c 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a ,b 的平方和,即22c a b =+,那么称a ,b ,c 为一组广义勾股数,c 为广义斜边数,则下面的结论:△m 为正整数,则3m ,4m ,5m 为一组勾股数;△1,2,3是一组广义勾股数;△13是广义斜边数;△两个广义斜边数的和是广义斜边数;△若2222,12,221a k k b k c k k =+=+=++,其中k 为正整数,则a ,b ,c 为一组勾股数;△两个广义斜边数的积是广义斜边数.依次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为预防新冠疫情,民生大院入口的正上方 A 处装有红外线激光测温仪(如图所示),测温仪离地面的距离 AB =2.4 米,当人体进入感应范围内时,测温仪就会自动测温并报告人体体温.当身高为 1.8 米的市民 CD 正对门缓慢走到离门 0.8 米的地方时(即 BC =0.8 米),测温仪自动显示体温,则人头顶离测温仪的距离 AD 等于( )A .1.0 米B .1.2 米C .1.25 米D .1.5 米11.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如果勾股形的三边长为三个正整数,则称三边长叫“勾股数”;如果勾股形的两直角边长为正整数,那么称斜边长的平方叫“整弦数”对于以下结论:△20是“整弦数”;△两个“整弦数”之和一定是“整弦数”;△若c 2为“整弦数”,则c 不可能为正整数;△若m =a 12+b 12,n =a 22+b 22,11a b ≠22a b ,且m ,n ,a 1,a 2,b 1,b 2均为正整数,则m 与n 之积为“整弦数”;△若一个正奇数(除1外)的平方等于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则这个正奇数与这两个连续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点D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D ,把△ABD 沿着直线AD 翻折,得到△AED ,DE 交AC 于点G ,连接BE 交AD 于点F .若DG =EG ,AF =4,AB =5,△AEG 的面积为92,则2BD 的值为( )A .13B .12C .11D .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无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如图,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14.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有一道“荡秋干”的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5尺人高曾记,仕女家人争蹴.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此问题可理解为: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距离P A 的长为1尺,将它向前水平推送10尺时,即10P C '=尺,秋千踏板离地的距离P B '就和身高5尺的人一样高,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则秋千的绳索长为________尺.15.如图,在Rt ABC △中,9068C AC BC ∠=︒==,,,将ABC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CD 的长为________.16.如图,一棵垂直于地面的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干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____________米.17.如图,圆柱形容器的高为0.9m,底面周长为1.2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0.3m处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0.2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则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_____ m.18.观察下列几组勾股数,并填空:△6,8,10,△8,15,17,△10,24,26,△12,35,37,则第△组勾股数为______.19.爱动脑筋的小明某天在家玩遥控游戏时遇到下面的问题:已知,如图一个棱长为8cm无盖的正方体铁盒,小明通过遥控器操控一只带有磁性的甲虫玩具,他先把甲虫放在正方体盒子外壁A处,然后遥控甲虫从A处出发沿外壁面正方形ABCD爬行,爬到边CD上后再在边CD上爬行3cm,最后在沿内壁面正方形ABCD上爬行,最终到达内壁BC的中点M,甲虫所走的最短路程是______cm20.如图,在△ABC中,AB=AC,BD△AC于点D,把线段AC绕点C旋转得到线段CE,点E恰好落在AB的延长线上,12BE CD,△BCD的面积是8,则BC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某海上有一小岛,为了测量小岛两端A,B的距离,测量人员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法,如图,已知B是CD的中点,E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90°,测得AE=16.6海里,DE=60海里,CE=80海里.(1)求小岛两端A,B的距离.(2)过点C作CF△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F,求BFBC值.2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其两点间的距离12PP=式可简化为|x2﹣x1|或|y2﹣y1|.(1)已知A(2,4)、B(﹣3,﹣8),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A、B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点A的纵坐标为4,点B的纵坐标为﹣1,试求A、B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D(1,6)、E(﹣2,2)、F(4,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23.某天,暴雨突然来袭,两艘搜救艇接到消息,在海面上有遇险船只从A、B两地发出求救信号.于是,第一艘搜救艇以20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沿北偏东40°的方向向A地出发,同时,第二艘搜救艇也从港口O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B地出发,2小时后,他们同时到达各自的目标位置.此时,他们相距50海里.的大小)(1)求第二艘搜救艇的航行方向是北偏西多少度?(求BOD(2)由于B地需要被援救的人数较多,故需要搭载人数较少的第一艘搜救艇改道去到B地支援,在从A地前往到B 地的过程中,与港口O最近的距离是多少?24.如图所示,一架云梯长2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m,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如果梯子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也滑动了4m吗?25.【阅读思考】已知0<x<1分析:如图,我们可以构造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P为BC边上的动点.设BP=x,则PC=1-x,那么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AP、DP,问题可以转化为AP与PD的和的最小值,用几何知识可以解答(1)AP+PD的最小值为________(2)的最小值,其中x、y为两正数,且x+y=6(3)参考答案1.B2.D3.D4.B5.C6.C7.D8.D9.D10.A11.C12.A13.214.14.515.7 416.817.118.16,63,6519.1620.1021.(1)33.4海里(2)72522.(1)AB=13(2)AB=5(3)△DEF是等腰三角形,23.(1)50度(2)24海里24.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24m;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不是滑动了4m,而是滑动了8m.25.5(2)(3)。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C)A. 米B. 米C. (+1)米D. 3米2.发现下列几组数据能作为三角形的边:(1)8,15,17;(2)5,12,13;(3)12,15,20;(4)7,24,25.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有( C )A.1组B.2组C.3组D.4组3.下列各组数:①3、4、5 ②4、5、6 ③2.5、6、6.5 ④8、15、17,其中是勾股数的有(C)A. 4组B. 3组C. 2组D. 1组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2的值是( D )A.4B.52C.7D.52或75.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B)A. ∠A+∠C=∠BB. a=13,b=14,c=15C. (b+a)(b-a)=c2D. ∠A:∠B:∠C=5:3:26.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3)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C )A.5B.25C.7D.157.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CD⊥AB于D点,M,N是AC,BC上的动点,且∠MDN=90°,下列结论:①AM=CN;②四边形MDNC的面积为定值;③AM2+BN2=MN2;④NM平分∠CND.其中正确的是(A)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8.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 A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9.在测量旗杆的方案中,若旗杆高为21m,目测点到杆的距离为15 m,则目测点到杆顶的距离为(设目高为1 m)( B ).A.20m B.25mC.30m D.35m10.如图所示,如果将矩形纸沿虚线①对折后,沿虚线②剪开,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展开后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展开后三角形的周长是(B).A.2+B.2+C.12D.181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斜边上的中线长为d,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C )A. B. C. D.12.如图,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的一点,连结PA,PB,PC,以BP为边作∠PBQ=60°,且BQ=BP,连结CQ.若PA∶PB∶PC=3∶4∶5,连结PQ,试判断△PQC的形状( A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二、填空题13.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___.【答案】5114.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①若a2+b2>c2,则∠c为____________;②若a2+b2=c2,则∠c为____________;③若a2+b2<c2,则∠c为____________.【答案】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15.如果一梯子底端离建筑物9 m远,那么15 m长的梯子可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_m.【答案】1216.如图所示,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 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沿BC边向点C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s 时,△BPQ的面积为cm2.【答案】1817.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k2-1,2k(k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答案】k2+118. 如图,D为△ABC的边BC上一点,已知AB=13,AD=12,AC=15,BD=5,则BC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14三、解答题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AD=1,CD=3.(1)求∠DAB的度数.(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答案】(1)∠BAD=135°;(2)四边形ABCD的面积2+解析:(1)∵∠B=90°,AB=BC=2,∴AC==2,∠BAC=45°,又∵CD=3,DA=1,∴AC2+DA2=8+1=9,CD2=9,∴AC2+DA2=CD2,∴△ACD是直角三角形,∴∠CAD=90°,∴∠DAB=45°+90°=135°.故∠DAB的度数为135°.(2)连接AC,如图所示:在直角△ABC中,AC为斜边,且AB=BC=2,则AC=,∵AD=1,CD=3,∴AC2+CD2=AC2,即△ACD为直角三角形,且∠ADC=90°,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AB×BC+AD×AC=2+.20.如图,在5×5的方格纸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9、12、15B. 3、4、5C. 10、24、26D. 7、8、102.在Rt △ABC 中,∠C =90°,AC =3,BC =4,则AB 的长为( )A. 3B. 4C. 5D. 63.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稍飞到另一棵树的树稍,问小鸟至少要飞行( )A. 6米B. 8米C. 10米D. 14米4.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正方形A ,C 的面积分别为8和15,则正方形B 的面积为( )A. 6B. 7C. 23D. 120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12,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A. 6B. 8.5C. 2013D. 60136.若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且满足等式(a +b )2−c 2=2ab ,则此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7.如图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乙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A. 52B. 42C. 76D. 728.已知△ABC,AB=5,BC=12,AC=13,点P是AC上一个动点,则线段BP长的最小值是()A. 6013B. 5C.3013D. 129.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10.如图,一个长方体盒子,BC=CD=8,AB=4,则沿盒子表面从A点到D点的最短路程是()二、填空题1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长为20,则它的面积为____.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到点A(3,4)的距离等于5的点有_____个.13.如图17-Z-7所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B=4,BD=5,则点D到BC的距离为________.图17-Z-71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已知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3km,此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__km.15.某楼梯的侧面图如图17-Z-6所示,其中AB=4米,∠BAC=30°,∠C=90°,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________米.图17-Z-6三、解答题16.如图,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1.设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斜边是c .若用一把最大刻度是20cm 的直尺,可一次直接测得c 的长度,则a ,b 的长可能是( )A .a =12,b =16B .a =11,b =17C .a =10,b =18D .a =9,b =192.在△ABC 中,AC=9,BC=12,AB=15,则AB 边上的高是( )A .365B .1225C .94D 3.已知,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北偏东63?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8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南偏东27 方向航行,则离开港口1小时后,两船相距( )A .B .海里C .16海里D .24海里4.如图,一根木杆在离地面3m 处折断,木杆顶端落在离木杆底端4m 处,木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A .5mB .6mC .7mD .8m5.如图,牧童在 A 处放牛,牧童家在 B 处, A , B 处距河岸 DC 的距离 AC 、 BD 的长分别为5km 和10km ,且 C , D 两点的距离为8km ,天黑前牧童从 A 处将牛牵到河边饮水再回家,那么牧童最少要走的距离为( ).A .15kmB .16kmC .17kmD .18km6.如图,点A ,B 是棱长为1的立方体的两个顶点,若将该立方体按图中所示展开,则在展开图中,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AB C D7.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E 为△ABC 的角平分线,且ED ⊥AB ,若AC =6,BC =8,则ED 的长( )A .2B .3C .4D .58.如图,已知△ABC 中,∠ABC=90°,AB=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 1,l 2,l 3上,且l 1,l 2之间的距离为2,l 2,l 3之间的距离为3,则AC 的长是( )A .B .C .D .7二、填空题: 9.在Rt ABC 中90C ∠=︒,4AB =则222AB AC BC ++= .10.如果△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式(a+2b ﹣60)2+|b ﹣18|+|c ﹣30|=0,则△ABC 的形状是 .11.将一根长为17cm 的筷子,置于内径为6cm 高为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x cm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2.如图,等腰ABC 中,AB=AC ,AD 是底边上的高,若AB=5cm ,BC=6cm ,则AD= cm .13.Rt △ABC 中,∠B =90°,D 为BC 上的一点,若DC =DA =5,△ACD 的面积为10,则BD 的长为 .14.如图,在ABC 中,90301ABC A BC M N ︒︒∠=∠==,,,,分别是AB AC ,上的任意一点,求MN NB +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15.如图,小丽想知道自家门前小河的宽度,于是她测出如下数据:在河岸选取A点,A点对岸选取参照点C,测得∠A=30°;她沿河岸向前走了30米选取点B,并测得∠CBD=60°.根据数据能否测得小河宽度?若能请算出小河宽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6.某建筑物的金属支架如图所示,根据要求AB长为4m,C为AB的中点,点B到D的距离比立柱CD的长小0.5m,∠BCD=60°,求立柱CD长.17.在△ABC中,∠ACB=90°,P为BC中点,PD⊥AB于D,求证:AD2﹣BD2=AC2.18.一架方梯AB长25米,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上:(1)若梯子底端离墙OB=7米,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AO有多高?(2)在(1)的条件下,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BB´几米?19.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边AB 上一点,以CD 为边作E 等边CDE ,DE 交AC 于点F ,连接AE(1)求证:BCD ≌.ACE(2)若6BC =,2AE =求CD 的长.20.如图,已知在△ABC 中,∠B=90°,AB=8cm ,BC=6cm ,点P 开始从点A 开始沿△ABC 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ABC 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他们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我t 秒.(1)出发2秒后,求PQ 的长;(2)在运动过程中,△PQB 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吗?若能,则求出几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若不能,则说明理由;(3)从出发几秒后,线段PQ 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参考答案:1.A 2.A 3.B 4.D 5.C 6.C 7.B 8.A9.3210.直角三角形11.7≤x ≤912.413.314.1.515.解:能测出小河的宽度.原因如下:过C 作CE ⊥AD 于点E∵∠CBD=60°∴∠ABC=120°∴A=∠ACB=∠ECB=30°∴BC=AB=30,BE=15.根据勾股定理得: 22CB BE -223015-3 .综上,小河宽度为3米.16.解:连接BD ,作OB ⊥CD 于点O∵在直角三角形BCO 中,∠BCD=60°,AB 长为4m ,C 为AB 的中点∴OC= 112BC = m ,33 m在直角三角形BOD 中,设CD 为x ,OD=DC-OC=x-1,BD=CD-0.5=x-0.5,3可得: 222(0.5)(1)3)x x -=-+解得:x=3.75答:CD 的长为3.75m .17.解:证明:连接AP ,如图所示AD 2﹣BD 2=AP 2﹣PD 2﹣(BP 2﹣PD 2)=AC 2+CP 2﹣PD 2﹣BP 2+PD 2=AC 2+CP 2﹣BP2 ∵P 为BC 中点∴CP=BP∴CP 2﹣BP 2=0∴AD 2﹣BD 2=AC 2.18.(1)解:在Rt △AOB 中,AB=25米,OB=7米,OA 2222257AB OB =-=-= 24(米). 答:梯子的顶端距地面24米;(2)解:在Rt △AOB 中,A'O=24﹣4=20米,OB' 2222'''2520A B OA =--= 15(米),BB'=15﹣7=8米.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19.(1)证明:ABC 与CDE 是等边三角形 AC BC ∴=,CD CE =和60ACB DCE ∠=∠=BCD ACE ∴∠=∠BCD ∴≌()ACE SAS(2)解:如图,作DG BC ⊥于点GBCD ≌ACE2.BD AE ∴==60B ∠=1BG ∴= 3DG =615CG BC BG ∴=-=-=222827.CD CG DG ∴=+==20.(1)解:∵出发2秒后AP=2cm∴BP=8-2=6(cm ),BQ=2×2=4(cm )在Rt △PQB 中,由勾股定理得:22PB BQ +=13cm ),即出发2秒后,PQ 的长为13(2)解:在运动过程中,△PQB 能形成等腰三角形AP=t ,BP=AB-AP=8-t ,BQ=2t由PB=BQ 得:8-t=2t解得t=83(秒),即出发83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 (3)解: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AB BC +=10=10(cm );∵AP=t ,BP=AB-AP=8-t ,BQ=2t ,QC=6-2t ,线段PQ 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AC+AP+QC=PB+BQ∴10+t+(6-2t)=8-t+2t解得t=4(cm ),即从出发4秒后,线段PQ 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1 / 6《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和b ,斜边长为c ,已知1213b c ==,,则a=( )A. 1B. 5C. 10D. 252.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一组数是( )A. 15817a b c ===,,B. 91215a b c ===,,C. 72425a b c ===,,D. 357a b c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5,20,25,则此三角形最大边上的高为( )A. 10B. 12C. 24D. 484.如图,有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灯A 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 m 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距该灯5 m 及5 m 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 m 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A. 4 mB. 3 mC. 5 mD. 7 m5.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A. B. C. D.6.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a 、a b +,且a 、b 都是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的长可能为( )A. 22B. 32C. 62D. 827.如图,△ABC 中,AC =3,BC = 5,AD ⊥BC 交BC 于点D ,AD =125,延长BC 至E 使得CE =BC ,将△ABC 沿AC 翻折得到△AFC ,连接EF ,则线段EF 的长为( )A. 6B. 8C. 325D. 3238.如图,点P 是平面坐标系中一点,则点P 到原点的距离是( )A. 3B. 2C. 7D. 59.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 2 ,则该半圆的半径为()A. (4+5)cmB. 9cmC. 45cm D. 62cm10.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和3cm,高为6cm. 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达到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A. 11cm 34 C. (8+10)cm D. (7+5二、填空题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6和8,则它的斜边上的高是________.12.如图所示,一段楼梯,高BC是3 m,斜边AC是5 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________.13.如图,在东西走向的铁路上有A,B两站(视为直线上的两点)相距36千米,在A,B 的正北分别有C,D两个蔬菜基地,其中C到A站的距离为24千米,D到B站的距离为12千米,现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蔬菜加工厂E,使蔬菜基地C,D到E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_____千米的地方.14.如图,在Rt△ABC中,∠BCA,90°,点D是BC上一点,AD,BD,若AB,8,BD,5,则CD,________,3 / 615.如图,点A 、B 、O 是单位为1的正方形网格上的三个格点,⊙O 的半径为OA ,点P 是优弧AmB 的中点,则△APB 的面积为_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1,CD 3,DA =1,且∠B =90°.求:(1)∠BAD 的度数;(2)四边形ABCD 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17.如图是“赵爽弦图”,其中ABH 、BCG 、CDF 和DAE 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和EFGH 都是正方形,根据这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可以证明勾股定理.设AD c AE a DE b ===,,,取102c a b =-=,. ()1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______,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______;()2求2()a b +的值.18.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 同时出发,甲船以30海里/时的速度向北偏东35°的方向航行,乙船以40海里/时的速度向另一方向航行,2小时后,甲船到达C 岛,乙船到达B 岛,若C,B 两岛相距100海里,则乙船航行的方向是南偏东多少度?19.如图,一架长2.5m 的梯子AB 斜靠在墙AC 上,,C =90°,此时,梯子的底端B 离墙底C 的距离BC 为0.7m .(1)求此时梯子的顶端A 距地面的高度AC ;(2)如果梯子的顶端A 下滑了0.9m ,那么梯子的顶端B 在水平方向上向右滑动了多远?1 / 6参考答案1.B2.D3.B4.A5.D6.B7.A8.A9.C10.B11.4.812.7m13.1214.1.415212+16.(1)135°;(2122+解析:(1)∵AB=BC=1,且∠B=90°,∴∠BAC=45°,22=2AB BC +, 而3DA=1,∴CD 2=AD 2+AC 2,∴△ACD 是直角三角形,即∠DAC=90°,∴∠BAD=∠BAC+∠DAC=135°;(2)∵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而S △ABC =12AB×BC=12, S △ACD =12AD×22, ∴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12+12()17.4;96解:(1)∵HE =a ﹣b =2,∴S 正方形EFGH =HE 2=4.∵AD =c =10,∴S 正方形ABCD =AD 2=100,∴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S 正方形ABCD ﹣S 正方形EFGH =100﹣4=96.故答案为:4;96;(2)由(1)可知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96,∴4×12ab =96,解得:2ab =96.∵a 2+b 2=c 2=100,∴(a +b )2=a 2+b 2+2ab =100+96=196.18.乙船航行的方向为南偏东55°.解析:由题意可知,在△ABC 中,AC =30×2=60,AB =40×2=80,BC =100,∴AC 2=3600,AB 2=6400,BC 2=10000,∴AC 2+AB 2=BC 2,∴∠CAB =90°,又∵∠EAD=180°,∠EAC=35°,∴∠DAB =90°-∠CAE =90°-35°=55°,∴乙船航行的方向为南偏东55°.19.(1)此时梯顶A 距地面的高度AC 是2.4米;(2)梯子的底端B 在水平方向滑动了1.3m .解析:(1)∵∠C=90°,AB=2.5,BC=0.7∴22AB BC -222.50.7-(米), 答:此时梯顶A 距地面的高度AC 是2.4米;(2)∵梯子的顶端A 下滑了0.9米至点A′,∴A′C=AC﹣A′A=2.4﹣0.9=1.5(m ),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B′C 2=A′B′2,即1.52+B′C 2=2.52,∴B′C=2(m )∴BB′=CB′﹣BC=2﹣0.7=1.3(m ),答:梯子的底端B 在水平方向滑动了1.3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八下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ABC 中,∠C=90°,BC=2,BC AB =32,则边AC 的长是( )A 、5B 、3C 、34D 、132、如图1,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ABC ,则AC 边上的高是( )A 、223 B 、1055 C 、553 D 、5543、如果△ABC 中,∠A :∠B :∠C=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4、把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5、对于任意两个正整数m 、n (m >n ),下列各组三个数为勾股数的一组是( ) A 、m 2+mn ,m 2-1,2mn B 、m 2-n 2,2mn ,m 2+n 2 C 、m+n ,m -n ,2mn D 、n 2-1,n 2+mn ,2mn6、如图2,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答案都不对7、如图3,一轮船以16海里/小时的速度从港口A 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小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 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则离开港口2h 后,两船相距( )ABC图1ABC图2A北东南图3A 、25海里B 、30海里C 、35海里D 、40海里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直角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B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 、△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c 2,则∠A=90°D 、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C=90°,那么c 2=b 2-a 29、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高,若AB=2,AC :BC=3:1,则CD 为( ) A 、51B 、52C 、53D 、5410、如图4,矩形ABCG (AB <BC )与矩形CDEF 全等,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APE 的顶点在线段BD 上移动,使∠APE 为直角的点P 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如图5,将Rt △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到△A′B′C 的位置,次开发 已知斜边AB=10cm ,BC=6cm ,设A′B′的中点是M ,连结AM ,则AM= cm . 12、如图6,直线l 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点A 、C 到直线l 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 .13、已知|x -12|+(y -13)2和z 2-10z+25互为相反数,则以x 、y 、z 为三边的三角形为 三角形(填锐角、直角、钝角)CD PE 图4 A BCMB′A’图5ABCDEM F图7ABCDl图6 1 214、如图7,△ABC 中,CE 平分∠ACB ,CF 平分∠ACD ,且EF ∥BC 交AC 于M ,若EF=5,则CE 2+CF 2= .15、在△ABC 中,若AB=5cm ,BC=6cm ,BC 边上的中线AD=4cm ,则∠ADC 的度数是 . 16、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17、某人要登上6m 高的建筑物,为确保安全,梯子底端要离开建筑物2.5m ,且顶端不低于建筑物顶部,则梯子长应不少于 m .18、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为3:4,斜边长20cm ,则斜边上的高为 . 19、如图8,在△ABC 中,∠B=90°,D 是斜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连接AD ,∠DAC :∠DAB=2:5,则∠DAC= .20、如图9,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2:2:3:1,且∠ABC=90°,则 ∠DAB 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21、如图10,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线段AB 和CD 分别是图中1×3的两个矩形的对角线,显然AB ∥CD ,请你用类似的方法画出过点E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并证明.ABCDE图8ABCD图9BF 图1022、台球是一项高雅的体育运动,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几何学知识,图11-①是一个台 球桌,目标球F 与本球之间有一个G 球阻挡.(1)击球者想通过击打E 球,让E 球先撞球台的AB 边,经过一次反弹后再撞击F 球,他应将E 球打到AB 边上的哪一点?请在图10-①中用尺规作出这一点H ,并作出E 球的运行路线;(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11-②,现以D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记A (0,4),C (8,0),E (4,3),F (7,1),求E 球按刚才方式运行到球的路线长度(忽略球的大小)23、如图12,已知在△ABC 中,AD 、AE 分别是BC 边上的高和中线,AB=9cm ,AC=7cm ,BC=8m ,求DE 的长.B CD 图11-①图11-②ABCDE图1224、如图13所示的一块地ABCD ,已知AD=4m ,CD=3m ,∠ADC=90°,AB=13m ,BC=12m ,,求这块地的面积.四、综合应用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25、观察下列勾股数:3,4,5;5,12,13;7,24,25;9,40,41;…,a ,b ,c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请写出 (1) 当a=19时,求b 、c 的值. (2) 当a=2n+1时,求b 、c 的值.(3) 用(2)的结论判断15,111,112是否为一组勾股数,并说明理由.26、如图14,南北向MN 为我国领海线,即MN 以西为我国领海,以东为公海,上午9时50分,我国反走私A 艇发现正东方有一走私艇以13海里/时的速度偷偷向我领海开来,便立即通知正在MN 线上巡逻的我国反走私艇B 密切注意.反走私艇A 和走私艇C 的距离是13海里,A 、B 两艇的距离是5海里;反走私艇B 测得距离C 艇12海里,若走私艇C 的速度不变,最早会在什么时候进入我国领海?ABCD图13 ABCMEN图1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 ACBBB ADBCC提示:2、如图1,AC=AB=2212+=5,BC=2211+=2,作AD ⊥BC 于D ,则BD=DC ,AD=222)(5-=23设AC 边上的高为h ,则21AC·h=21BC·AD h=AC AD BC ⨯=5223=5535、可代m=2,n=1,检验6、AC 2=32+22=13 AB 2=62+42=52BC 2=82+12=65 ∵AC 2+AB 2=BC 2 ∴△ABC 为直角三角形 9、设AC=3x ,BC=x ,则9x 2+x 2=4 x 2=52由CD·AB=AC·BC ,得CD=AB ACBC =23xx =232x =23·52=5310、如图2,作EH ∥BD ,BH ∥BD 交于H ,设AB=a ,DE=b若P 在BC 上,且∠APE 为直角,有AP 2+PE 2=AE 2=(a+b )2+(b -a )2=2(a 2+b 2)(1)又AP 2+PE 2=a 2+(b -PC )2+b 2+(a+PC )2=2(a 2+b 2)+2P (a+PC )-2bpc (2) 当a+PC=b 时,(1)、(2)两式相等,此时,∠APE 为直角 当P 在C 时也适合,故选C . 二、填空题B C图1BCD E Pa bc 图211~20 41 5 直角 25 90°24 20 9.6cm 20° 135° 提示:11、如题图,过M 作MN ∥BA′,因为M 为A′B′的中点,所以N 为B′C 的中点 在Rt △ACB 中,由AB=10,BC=6得AC=8 ∴∠A′=8 B′C=6 ∴B′N=NC=3 AB′=AC -B′C=8-6=2 ∴AN=2+3=5 MN=21CA′=4在Rt △ANM 中,AM 2=25+16=41 ∴AM=4112、如题图,易证含边长为1和2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正方形边长=221 =513、由题意知,|x -12|+(y -13)2=0,z 2-10z+25=0 ∴x=12,y=13,z=5,∵122+52=132 ∴为直角△ 14、证∠ECF=90°20、连接AC ,在△ABC 中,∵∠ABC=90°,AB=BC=2DA , ∴∠BAC=45° AC 2=AB 2+BC 2=8DA 2 在△ACD 中,∵AC 2=8DA 2,CD=3DA ∴AC 2+DA 2=CD 2 ∴∠CAD=90° ∴∠DAB=∠CAD+∠BAC=135°三、解答题21、解:直线AE 为所画的直线如图4证明:连接BE ,由网格的特征,得∠F=∠G=∠BCE=90° 由勾股定理,得AE 2=10,AB 2=10,BE 2=20AB E图4∴AE 2+AB 2=BE 2∴∠BAE=90°,即EA ⊥AB22、解:(1)画出正确的图形.如图3(可作点3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E 1,连结E 1F 、E 1F 与AB 交于点H ,球E 的运动路线就是EH→HF )(2)过F 作AB 的平行线,交E 1E 的延长线于点N , 由题意可知,E 1N=4,FN=3,在Rt △FNE 1中,E 1F=221NF N E =5因为是点E 1是点E 直线AB 的对称点,所以EH=E 1H ,所以EH+HF=E 1F=5 所以E 球运行到F 球的路线长度为523、解:在Rt △ABC 中,AD 2=AB 2-BD 2,即AD 2=92-(4+DE )2 在Rt △ADC 中,AD 2=AC 2-DC 2 即AD 2=72-(4-DE )2 ∴81-(4+DE )2=49-(4-DE )2∴(4+DE )2-(4-DE )2=32 8·2DE=32 DE=2 24、解:连接AC∵△ADC 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AC 2=32+42=52 又AC 2+BC 2=52+122=132=AB 2 ∴△ACB 为直角三角形∴S 四边形ABCD =S △ACB -S △ACD =21×12×5-21×3×4=24(m 2) 25、解:(1)b=180,c=181(2)通过观察知b -a=1,又(2n+1)2+a 2=b 2 ∴b 2-a 2=(2n+1)2 (b+a )(b -a )=(2n+1)2 ∴b+a=(2n+1)2D 图3x∴b=21)12(2++n ,a=21)12(2-+n (3)由(2)知,2n+1,21)12(2-+n =2n (n+1),21)12(2++n =2n (n+1)+1为一组勾股数,当n=7时,2n+1=15,112-111=1,但2n (n+1)=2×7×8=112≠111,∴15,111,112不是一组勾股数26、解:设MN 与AC 相交于E ,则∠BEC=90° ∵AB 2+132=52+122=132=AC 2∴△ABC 为直角三角形,∠ABC=90°由于MN ⊥CE ,所以走私艇C 进入我领海的最的距离是CE⎩⎨⎧=⨯=⨯=+∆ABCS BE AC BC AB BE CE 212122144 解得CE=1314413144÷13=169144≈0.85(h )=51(min )9时50分+51分=10时41分即走私艇C 最早在10时41分进入我领海.①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