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观后感

合集下载

《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是一部以雍正皇帝为主角的历史剧,通过展现雍正时期的政治斗争、国
家建设和民众生活,生动地描绘了雍正王朝的兴盛和衰落。

剧中的雍正皇帝被塑造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统治者,他不仅有过人的政治智慧和决策
能力,还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他秉承清朝开国皇帝的理念,勤政爱民,致力于全力发
展国家经济和农业,同时积极搜罗人才,推动各项改革。

他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而在政治方面,雍正王朝也充满了阴谋和暗斗,剧中
各个宫廷官员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整个剧情更加扣人心弦。

从整个剧情来看,《雍正王朝》的剧本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命运相互交织,具有很高
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剧中的角色形象也塑造得鲜明而真实,演员们的表演也非常到位,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代入剧情。

同时,《雍正王朝》还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背景描写,让观众对雍正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观看《雍正王朝》之后,我对雍正皇帝这个历史时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部剧不
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揭示权力斗争和人性弱点的作品。

通过展现雍正时期的历
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剧中所揭示的人性弱点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使我对历史和现实
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总的来说,《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精彩和引人入胜的历史剧。

它不仅通过生动的故
事展现了雍正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历史事件,还通过各种细节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
社会的变迁。

观看这部剧之后,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对
雍正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012雍正王朝观后感二

012雍正王朝观后感二

雍正王朝观后感二
雍正王朝主要讲述了一个历史背景下的九龙夺嫡,祸起萧墙。

康熙老年。

一个一个人独立难支,只有四子胤征。

能够实心用事。

嗯,有老八的,有老八的。

一心想当杨广。

更有更有老九老十的推波助澜。

如果康熙一刀,那必定是祸起萧墙,立竿见影。

2月和。

二月河的原著真是十分的精彩,但电视剧的演绎却是入木三分。

从里边里边编辑的人物来看。

个人感觉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佟国维。

马七推举八阿哥应。

8阿哥胤祀。

这其中有上下串联,更有雍正,雍正在旁在旁,在一旁冷眼旁观,只不过有顶流军师乌思道旁一旁分析,所以才免于遭受康熙给自己儿子。

设下的这么一个大陷阱,正所谓大坑就是要坑儿子
雍正王朝这部剧。

最令人深刻的一个角色就是李卫。

李卫几乎贯穿了雍正王朝自始至终的演绎,从开始第二届的江南赈灾开始。

李伟就一直跟着雍正出生入死,出将入相。

最终能够直接荣升直隶总督。

这其中有李卫的勤勤恳恳,更有他的那个战队精神。

只不过是李卫跟对了人,而且做对的事。

相比于高福来说,确实好上一万年。

《雍正王朝》第32集观后感

《雍正王朝》第32集观后感

《雍正王朝》第32集观后感【最新版2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雍正王朝第 32 集剧情简介三、剧中角色分析四、观后感想五、总结篇1正文一、引言《雍正王朝》是一部以清朝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雍正皇帝在位期间的政治变革和民生改善。

观看第 32 集,让我对这一历史时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雍正王朝第 32 集剧情简介公元 1722 年,康熙皇帝驾崩,四阿哥胤禛(唐国强饰)继位,成为雍正皇帝。

在这一集中,雍正皇帝启用了素有冷面王之称的胤禛,并命田文镜在河南试行官绅一体当差,治理地方腐败。

邬思道(王绘春饰)连夜离去,李卫(徐祖明饰)则高坐江苏巡抚衙门,展现出两位重臣的改革决心。

三、剧中角色分析1.雍正皇帝:在剧中,雍正皇帝被描绘为一个果断、坚决、雷厉风行的君主。

他敢于改革,不畏权贵,致力于政治改革和民生改善。

2.胤禛:作为四阿哥,胤禛素有冷面王之称,他的冷静、果断和智慧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雍正皇帝的任命下,他勇敢地承担起改革重任,决心破除陈规陋习。

3.田文镜:作为雍正皇帝的得力干将,田文镜在剧中被描绘为一个忠诚、勇敢、正直的官员。

他勇敢地执行雍正皇帝的命令,决心在河南试行官绅一体当差,治理地方腐败。

4.邬思道:邬思道在剧中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

他为雍正皇帝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但在面对官场险恶时,他也懂得明哲保身,连夜离去。

5.李卫:李卫是一个典型的官场老手。

他高坐江苏巡抚衙门,展现出一种官僚作风。

然而,在雍正皇帝的改革决心下,他也不得不表态支持。

四、观后感想观看《雍正王朝》第 32 集,让我对清朝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剧中人物形象丰满,情节跌宕起伏,展现了雍正皇帝在位期间的政治变革和民生改善。

我深感我国历史的丰富与悠久,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政治改革和人民生活改善感到欣慰。

五、总结《雍正王朝》第 32 集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的电视剧。

篇2 目录一、引言二、雍正王朝第 32 集剧情简介三、观后感之一:历史的轮回与必然四、观后感之二:剧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五、观后感之三:电视剧的历史价值和启示六、结语篇2正文一、引言《雍正王朝》是一部以清朝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讲述了雍正皇帝一生的传奇经历。

《雍正王朝》第28集观后感

《雍正王朝》第28集观后感

《雍正王朝》第28集观后感【原创实用版3篇】篇1 目录一、引言二、《雍正王朝》剧情简介三、观后感四、结论篇1正文一、引言《雍正王朝》是一部根据二月河的长篇小说《雍正皇帝》改编而成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自 1999 年播出以来,该剧因其严谨的历史还原、精彩的剧情演绎以及深刻的人物刻画,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创下了高达16.7% 的收视纪录,更是包揽了第 17 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多项大奖。

本文将结合《雍正王朝》第 28 集的剧情,谈一谈观看该剧后的感受。

二、《雍正王朝》剧情简介《雍正王朝》讲述了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历史风云。

在康熙皇帝驾崩后,四阿哥胤禛在经过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中,终于脱颖而出,继承皇位,成为雍正皇帝。

他勤政治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使清朝的国力得到空前的提升,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第 28 集主要讲述了康熙皇帝驾崩后,北京九城戒严,新皇帝尚未即位,城内民生凋敝。

为了安定民心,时任太子的二阿哥吕绍宣布每户凭户籍可领粮两斗。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因粮草不足,引发了百姓的恐慌和不满。

三、观后感观看《雍正王朝》第 28 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剧的严谨和魅力。

该剧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同时,也成功地刻画了各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康熙皇帝的威严、太子吕绍的矛盾、雍正皇帝的果断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剧中对当时社会矛盾的刻画也令人印象深刻。

在康熙皇帝驾崩后,新皇帝尚未即位,京城粮草不足,民生凋敝。

这些情节都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段历史。

四、结论总的来说,《雍正王朝》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它不仅严谨地还原了历史,同时也成功地刻画了各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

篇2 目录一、引言二、雍正王朝电视剧的概述三、剧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四、雍正王朝的历史背景及意义五、观后感篇2正文一、引言《雍正王朝》是一部根据二月河的长篇小说《雍正皇帝》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雍正王朝》的读后感

《雍正王朝》的读后感

《雍正王朝》的读后感在读完《雍正王朝》这本书后,我深受震撼。

这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再现了雍正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百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书中对雍正王朝的描绘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雍正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独立的皇帝统治时期,也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书中详细描述了雍正内政外交的变革,以及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努力和决策。

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形象、政治情节的描述,我对雍正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

其次,书中生动的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对雍正以及其他重要人物的塑造,将他们的思想、行为、性格等描写得栩栩如生。

雍正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调整,力图使国家更加强盛。

同时,书中也描述了雍正对待官员的严明要求和残酷手段,展示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决心和手段。

这些个人形象的塑造让我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加真实的认识,也使我对雍正时期的政治风云有了深入的理解。

除了政治事件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书中也展现了雍正时期社会百态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宫廷的权谋斗争,还是底层平民的生活状况,作者都给予了充分的描写。

书中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描绘,使我对封建社会下人们的生活和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同时,书中也探讨了雍正时期的社会道德与家族伦理观念,带给我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这段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巨轮在这个时期加速旋转,带来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变革。

同时,我也思考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雍正时期的政治权谋、社会不公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当下的社会问题相类比。

总之,《雍正王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详细的叙述和精彩的描写,书中不仅展现了雍正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变迁,更深入思考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读完这本书,我对雍正王朝这段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历史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雍正王朝读后感

雍正王朝读后感

雍正王朝读后感《雍正王朝》是一部以清朝雍正皇帝为题材的历史剧,通过对雍正时期的政治斗争、宫廷生活、民间百姓的生活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雍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

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对历史的再现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在这部剧中,雍正皇帝被塑造成了一个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君主形象。

在面对宫廷的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时,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不为权力所诱惑,不为私欲所动摇,始终以国家利益和民生幸福为重。

他对待朝臣和百姓都是公正严明,不偏不倚,这种仁义之举让人敬佩。

另一方面,这部剧也展现了雍正时期宫廷的阴谋斗争和尔虞我诈。

在宫廷中,权力斗争激烈,各种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层出不穷。

宫廷内外的人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

这种残酷的宫廷政治让人感到心寒,也让人深刻地反思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

除了宫廷政治,这部剧还展现了雍正时期百姓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被压迫、被剥削,生活贫困,饱受疾病和饥饿的折磨。

然而,他们依然坚韧不拔,努力生存下去,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精神面貌。

通过对这部剧的观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性的复杂。

在宫廷政治中,权力的诱惑和人性的扭曲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而在百姓的生活中,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精神则让人感到敬佩和感动。

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剧,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让人不禁对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总的来说,《雍正王朝》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历史剧,它不仅展现了雍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剖析。

通过对这部剧的观看,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剧让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也让我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观看这部剧,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雍正王朝》观后感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雍正王朝》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雍正王朝》观后感1今天星期四连续四天终于把44集历史剧《雍正王朝》看完了,从星期一下午放学开始看,星期二三没课连看了一天,有一晚看到一点多,可以说一气呵成吧,因为总想一直看下去。

这是部很好看的电视剧,引人入胜,记得本科时我们一位令同学敬佩的女老师郑雪飞在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曾说过我们,看电视剧不要图热闹,要看看人家怎样处理关系,解决问题的,学着点,这样可以少走点弯路。

所以看雍正王朝时,边看边想有时边流泪,不过还是欣赏情节的多,不过看后还是想写点什么,想说的很多,但又很零碎,只好随便说说,雍正是一位很作为的皇帝,可以说他在那样的处境中成功地扮演了角色,至于怎么办好的,有很多,他勤恳果断敢作敢为明智,更重要的是纳了几个贤才,有几个忠心的支持者,我还对年羹尧这个人很感兴趣,怎样对待你的主子,该怀有怎么样的心态,怎样在复杂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立场,怎样了解分析上级的心思,不过有些虽然明白,但感觉自己仍不会做,在看电视时也有好几个疑问,其中之一就是关于邬先生,待我再想想吧!《雍正王朝》观后感2今年9月18日把《雍正王朝》看完了,觉得演得不错,跟历史也基本符合。

《雍正王朝》主要是由唐国强(饰雍正)、焦晃(饰康熙)、王绘春(饰八阿哥)、杜雨露(饰张廷玉)、王辉(饰十三阿哥)、李定保(饰邬思道)、杜志国(饰年羹尧)、赵毅(饰李卫)等等主演的。

本剧主要讲述的是雍正从当阿哥的时候,如何处事,如何解决各种难题,到当上皇帝,直至退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剧中阴谋诡计重重,在面对有些难题的时候,明明是八爷阴谋,却不得不去面对,去解决。

其中的智囊发挥了充分的作用,邬思道的深谋远虑让人佩服,并且做到了全身而退。

十三阿哥忠心耿耿,对康熙如此,对雍正也是如此。

快乐的中秋节作文600字

快乐的中秋节作文600字

快乐的中秋节作文600字内容简介:今天,我观看了《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我感慨万千啊!雍正王朝电视剧无数次中雍正多次忍耐,压抑自己的本来..本文《电视剧《雍正王朝》观后感600字》由笔者整理。

今天,我观看了《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我感慨万千啊!雍正王朝影视剧中雍正多次忍耐,压抑自己的本来想法,克制自己,在委屈中求得朝廷事业的发展。

这一点或使我十分佩服。

雍正之所以可以在众多阿哥中夺取皇位,是因为他懂得躲开纷争的局面、听从谋士的建议。

在雍正登上之位之前,他最重要的谋士是邬先生,在这部戏里,王爷与谋士邬先生谈到夺取地位的时候,乌老先生讲了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老翁,生有九子,老翁一生奋斗,攒下了一笔财产,并把所有权这笔财产封锁在一间屋子里,老翁越来越老,身体也是越来越差劲,儿子们见状,就开始了争夺财产的斗争。

但是,其中的一个儿子,一直默默无名的在老爷子帮着老爷子做事情,打理家务,照顾老翁,从来就没有应邀参加争夺家产的斗争。

老爷子千秋之后,就把自己的每种家产传给了这位不争不抢的儿子。

这虽然是一个寓言,但也是雍王爷的亟需,这也是在告诫宛王爷,在康熙的眼里,就是喜欢实干做事的儿子。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也是这样,康熙皇帝最终得到了最高的权利——一个让人羡慕,又让人可怜的皇帝!这段话这段话不仅是在告诫雍城隍爷,更是在告诫我们,在现实社会当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只要是我们一心一意的为了我们的集体做事,为我们的奥皮尔河办事,我想:最后一定会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报答。

我们做事就要奋发、踏踏实实的做下去,就事论事,做事就是一个目的:把事情做好!做事不能总想着演说稿之后自己会得到什么,有什么企图。

做事要为世界、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着想。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乾隆皇帝都能向雍正皇帝这样,那我们何愁我们的事业做不好,倘若我们的国家不发达呢?内容简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亲人团聚,坐在一起吃月饼,看中秋联欢晚会,一起赏月是我国中秋..本文《快乐的中秋节作文600字》由笔者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雍正王朝》观后感
来源:范悦的日志
韩愈曾经讲到写文章,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在第三次看完电视剧《雍正王朝》后,心中实在窃为雍正不平,于是写一篇观后感算是因寄所托吧。

史学上把康熙到乾隆的历史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民间则俗称“康乾盛世”。

这一俗,非但雍正的贡献没了,胤禛更是被刻画成了一个篡位,弑父,矫诏,好色的暴君。

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被港台电视剧蛊惑,从小对雍正的印象就是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

第一次看《雍正王朝》电视剧是在初中,看完之后雍正的形象才在心中“拨乱反正”。

后来读了二月河的小说,又二看电视剧,不过那时过分关注于九王夺嫡外在的紧张凶险,忽略了对雍正内心世界的感悟,当然,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即使有心观察,恐怕也无力感受。

就像李宗盛歌里唱的那样,“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

终于,今天,再一次看完《雍正王朝》时,感觉自己走入了雍正的内心。

思绪充盈而来,郁于中而必泄于外也。

雍正一定是孤独的。

康熙曾对他说,“要有一个做孤臣的心,才能把事做好”。

不知道雍正面对这道选择题内心是怎样的挣扎与翻滚。

不做这个孤臣,则上可不开罪王公贵胄,下可坐享仁爱美誉;可是做了这个孤臣,则前为群臣诸公所制约掣肘,后遗千秋万代之骂名诋毁。

八爷选择了第一条,遂得“贤王”美名传于天下。

而雍正选了后者。

从治理黄河,追缴户部欠款开始,到登基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雍正一步一步地得罪了各级官员,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无间道》里韩琛说,“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

雍正从那个岔路口做了决断之后,就再没有回头。

他选择了前行,便一路只顾风雨兼程。

古人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诚哉斯言!他走向远方,这个远方叫“上无愧于国家社稷,下无愧于黎民百姓”;然而这个世界是官员和士绅的,所以他留给世界的便只有背影。

我曾经自问,雍正这样做心中难道不会后悔么?然而,我现在想明白了,他一定是无怨无悔的。

正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是仁?仁是心中的一个信念,一种理想,一团炙热。

有了这个信念,就不会临阵而动摇;有了这种理想,就可以坚定前进的方向;有了这团炙热,就会虽九死,其犹未悔。

有了这个仁,一股浩然正气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就会凛然于天地之间,横槊于沧海之际。

所以《白鹿原》中白嘉轩在面对全村人跪求为小娥立祠时可以昂头说,“我就不信,邪还能压了正!”;所以,《射雕英雄传》里,众人都不敢惩治裘千仞时,洪七公可以疾声令喝道,“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

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

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有了这个仁,就可以对自己诚,不自欺,才能不欺世而盗名。

所以杨震在面对受贿时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有了这个仁,就会真正的无私,而心底无私,天地始宽。

儒家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无一事不可对人言”,便正是如此吧。

有了这个仁,才能心中有光,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无怨无悔,才能在离别人际之时像王守仁说的那样,“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斯人已逝,然而如下事实是不容忘记的:雍正即位时国库存银不足700万两,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新政,十三年后驾崩时,国库余银已超过5000万两;雍正在位时废除贱籍,使得平民有机会翻身;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稳定了国家边疆;雍正的朱批有上千万字之多,平均每天要批七、八千字,自古君王勤政,未出其右者。

看明白了这些,也就懂得了为什么雍正之得到一个千秋的骂名了。

所有的新政,无一不是福荫于百姓,而有损于士绅。

然百姓颂扬无口,而士绅毁之有笔。

雍正对弘历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得罪读书人!”雍正得罪了天下读书人,给弘历留下一个太平盛世。

所以乾隆得以和康熙并列,而雍正只能数百年来背负着如此骂名。

雍正写《大义觉迷录》时内心的孤苦,岂是区区“委屈”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必须承认,电视剧里把雍正的想象过分拔擢了,然而明知是虚,我也宁愿信其实。

这不是要把雍正描绘成伟光正,而是要给心里画一个太阳,树一座高山,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有了这座山,能让我心中有杆秤,有把尺,有棵松,可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可以让我懂得敬畏,心中有光。

叶梦得说,“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就让我在梦中与《雍正王朝》再会,且让我在这座深山中大醉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