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积累与运用专项复习测试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 (4)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 (4)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1.看拼音,写词语。

(5分)zhú jiàn pú tɑo fān shēn xùn chìguàn gài( ) ( ) ( ) ( ) ( )2.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5分) ( )耳欲聋随( )而安精疲力( )摇头( )脑横七( )八腾云( )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昂.首(yáng) 狡.猾(jiǎo) 叶柄.(bǐn) 搜.寻(sōu)B.牡.丹(mǔ) 庞.大(páng) 混.乱 (hún) 功绩.(jì)C.嗅.觉(xiù) 攀.爬(pān) 羡.慕(xiàn) 旋.转(xuán)D.出征.(zhēn) 模范.(fàn) 骨髓.(suǐ) 开凿.(záo)4.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降.临降.落投降.从天而降.B.宁.静安宁.宁.可宁.死不屈C.将.士将.军即将.残兵败将.D.露.面露.馅露.怯泄露.天机5.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幼小博斗掩护违抗B.危害熄妇世记结实C.瞧见选择决望虚弱D.僵硬严历徒弟胸怀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直到现在)B.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品尝)C.纪昌每天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看。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D.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7.下列词语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积累运用专项(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积累运用专项(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积累运用(附答案)一、古诗词大赛。

1. ,千树万树梨花开。

2. ,孰能无惑?-韩愈3.梅须逊雪三分白,。

4.千里黄云白日曛,。

5.但使龙城飞将在,。

6. ,古来征战几人回?7.好问则裕,。

-《尚书》8.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

-《礼记》9.智能之士,-[汉]王充10.秦时明月汉时关,。

11. ,死亦为鬼雄。

12.莫愁前路无知己,。

13.嫦娥应悔偷灵药,。

14. ,名曰女娃。

15. ,谬以千里。

16. ,驷马难追。

17. ,祸从口出。

18. ,十场秋雨要穿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1)这句话中的“之”指的是_____ __ ,句子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话出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门豹治邺》讲述了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代官员的形象。

3.《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门豹的“西门”是一个复姓,类似的复姓你还知道多少,请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回答问题。

(1)魏校长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恩来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恩来作出这样的回答最关键的原因是( )A.外国租界的热闹非凡和租界外的冷落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恩来认识到只有让祖国强大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玩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三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三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

1.[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琴瑟.(shè) B.均.匀(yún)C.骤.雨(zhòu) D.逊.色(sūn)2.[查字典]下列每项中的字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来查,有误的一项是( )。

A.瞧音序(Q) 部首(目) B.侧音序(C) 部首(亻)C.厅音序(T) 部首(厂) D.操音序(C) 部首(木)3.[字形]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重叠地止B.卧室洞穴C.嫰绿临时D.牢顾占用4.[字义]“钳”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 ) A.味道B.敲打C.黄金D.铁制工具5.[词语理解]下列词语与“慎重”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小心B.谨慎C.仔细D.重要6.[词语辨析]养马的地方可以称为“马棚”,也可以称为( )。

A.马窝B.马穴C.马厩D.马巢7.[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B.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裕..的了。

8.[修辞手法]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C.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9.[句子理解]下面句子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蟋蟀建筑住宅难道有特别好的工具吗?B.蟋蟀没有特别好的工具来建筑住宅。

C.难道蟋蟀建筑住宅没有特别好的工具吗?D.蟋蟀建筑住宅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10.[文学常识]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爬山虎的脚》——法布尔 B.《暮江吟》——白居易C.《雪梅》——卢钺D.《题西林壁》——苏轼11.[习作方法]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观察日记的方法的一项是(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 (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 (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2分)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分)二、我会选。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僵.硬(jiānɡ) B.角.色(jué)C.潜.入(qián) D.住宅.(zái)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干旱精疲力歇B.痕迹豌豆通情达里C.辫子严厉坑坑洼洼D.枯萎住止奋奋不平3.以下词语中的“题”与《题西林壁》中的“题”意思相同的是( )。

A.话题B.题诗C.试题D.练习题4.“粳”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个词有关?( )A.叶子B.树根C.稻米D.更加5.对句中画横线的词语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王阿姨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这件事,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的。

A.年老妇女的嘴B.喻指喜欢在背后说坏话的人C.喻指好议论、说话絮叨的人D.丈夫母亲的嘴6.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洋葱韭菜青蒜芹菜B.水果西瓜苹果橙子C.茉莉花蕊梅花月季D.金鱼乌鱼鱼缸龙虾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经验。

B.滚滚洪水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D.经过这段时间的紧张复习,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8.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西门豹治邺》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惩治巫婆和官绅——摸清底细——兴修水利。

B.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岳飞。

C.《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唯戎不动”的原因是王戎吃过道边的李子,知道那是苦李。

D.《爬山虎的脚》写了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往上爬的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舞会的男士穿上西装,亭亭玉立....,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含答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分类专项复习卷(六)积累卷(二)·日积月累及实践运用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6分)白发()()()()彬彬亭亭()()相貌()()()()凛凛鹤发()()()清()秀()()蹒跚明眸()()()眉()眼()()腰圆慈眉()()我发现了:这些词语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选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写一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1分)鹿柴[唐]____________空山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唐]____________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嫦娥应悔偷妙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鹿柴》是一首__________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__________之情。

2.《嫦娥》这首诗借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把以下名言警语弥补完全。

(10分)1.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__。

2.为学患无疑,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期末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期末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一、填空。

(23分)(一)古诗词填空。

(11分)1.从“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中,我了解到秦末有个西楚霸王,名字叫_______。

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育我们。

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宋代诗人_________写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4.我的好朋友成绩优异,参加过《最强大脑》这个节目,现在他要转学了,我用唐代高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他送别。

5.《鹿柴》这首诗中以人声来衬托山林寂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俗语和名言警句填空。

(12分)1.尺有所短,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时不再来。

3. ______________,谬以千里。

4. ______________,祸从口出。

5. __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6.比上不足,______________。

7.博学之,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笃行之。

——《礼记》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9.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充10.好问则裕,____________。

——《尚书》二、选择题。

(32分)1.王昌龄的《出塞》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A.山水田园诗B.边塞诗C.赠友送别诗D.思乡诗2.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A.送别诗B.边塞诗C.山水田园诗D.怀古诗3.下面各项中不是唐代诗人的诗作是()A.《暮江吟》B.《题西林壁》C.《出塞》D.《凉州词》4.边塞诗大都围绕三大主题,下面不是边塞诗主题的是()A.塞外风光B.卫国豪情C.征战之苦D.田园风光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A.王昌龄《出塞》B.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C.杜牧《江南春》D.李白《静夜思》6.下面对于《凉州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一诗描写了边防将士出征举行酒宴的情景。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积累运用与课文理解一、积累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

顿时_______________,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着_______。

________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____________,故为精卫,________________,以堙于东海。

(6)王戎七岁,_______________。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____________________,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之,信然。

2.下列选项与所学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变粗,拉长,横贯江面。

B.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3.运用歇后语、诗句、名言、谚语、俗语填空。

(1)考试开始了,我的心里却是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______的,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根本没有认真复习。

(2)黄昏,我走在幽静的山林中,看着绿绿的青苔上细碎的柔光,不由想起《鹿柴》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二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二单元)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积累与运用考点梳理卷(第二单元)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

1.[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豌.豆(wān) 揭.晓(jiē) B.蝙.蝠(biān) 荧.光(yín)C.探索.(suǒ) 哲.学(zé) D.家雀.儿(què) 躲避.(bì)2.[多音字]下列词语中的“系”与“系铃铛”中的“系”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关系B.联系C.系鞋带D.系数3.[字形]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舒适疆硬似曾相识B.驾驶钞票腾云架雾C.奥秘账单归根究底D.证明狡猾横七坚八4.[字形]给“亥”选择合适的偏旁,组成新字后,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A.刂B.木C.子D.讠(1)他忙碌了一天,也____休息了。

( )(2)这对夫妻只有一个____子。

( )(3)办案民警认真____实了案情。

( )(4)他学习很____苦,从不贪玩。

( )5.[词语理解]下列词语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愉快—愉悦B.耐心—忍耐C.喧闹—吵闹D.气氛—氛围6.[词语分类]下列词语中,与“浩如烟海”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骄阳似火B.水平如镜C.含苞欲放D.呆若木鸡7.[修辞手法]“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与这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远处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C.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D.“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豌豆说。

8.[句子理解]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这句话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紧密,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方便,使得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大大缩小。

B.“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写出了过去的生活什么都缺,极不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②……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五、1.自用则小 2.尺有所短 3.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1.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 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2.尝与诸小儿游 多子折枝 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树在道边而多子 信然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5里外的村小上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2.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霜早。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儿脚上带霜来。
5.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尺有所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的确如此。
三、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专项复习测评卷
归类三 积累与运用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闻人语响。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3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1.梅雪争春未肯降。( )
A.投降。 B.降服。 C.服输。
2.可怜九月初三夜。( )
A.可惜。 B.可爱。 C.值得怜悯。
3.炎帝之少女。( )
A.小女儿。 B.年纪很小的女孩。
C.未婚的年轻女子。
4.醉卧沙场君莫笑。( )
A.沙滩。 B.沙土地上。 C.战场。
5.取之,信然。( )
A.相信是这样。 B.以为是这样。
3.我们送别友人时,常用唐代诗人高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朋友。
六、按照原文填空。
1.炎帝之少女,名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返,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堙于东海。
五、根据语境填空。
1.妈妈经常教育我,平时要多思考、多请教,不能骄傲自大,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像《尚书》中所说:“好问则裕,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寸有所长”,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
7.机不可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驷马难追。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王戎七岁,________________。看道边李树________________,诸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问之,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必苦李。”取之,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只缘身在此山中3.空山不见人 4.生当作人杰 5.碧海青天夜夜心
二、1.C 2.B 3.A 4.C 5.C
三、1.你不要笑我醉倒在战场上,自古以来有几个上战场的人能活着回来呢? 2.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它是一座座高耸的险峰。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不同的景象。 3.梅花比不上雪的晶莹洁白,雪却没有梅花的清香。
四、1.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3.夏雨少 4.八月里来雁门开 5.十月还有小阳春 6.寸有所长7.时不再来 8.一言既出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3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