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端午国学文化节

合集下载

忠君爱国的节气

忠君爱国的节气

忠君爱国的节气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赞美忠君爱国节气的代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其起源和传说多种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作为楚国的大夫,因忠诚于国家和民族,却遭到排挤和诽谤,最终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君爱国精神,便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各种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忠君”与“爱国”往往是紧密相连的概念。

忠君是指对君主的忠诚,而爱国则是指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士大夫和英雄人物都将忠君爱国视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关键时刻都得到了体现。

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不仅体现了对屈原个人品德的尊敬,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忠君爱国精神的推崇。

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现代社会,端午节仍然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通过各种活动来纪念屈原,传承和弘扬忠君爱国的精神。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既古老又富有文化底蕴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虽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观依然深入人心。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传统,特整理了一些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等内容。

一、历史渊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据史书记载,端午节最早是源于黄帝在战乱时期,他为了纪念在此前的战争中,死去的一位忠臣屈原,于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向江河中投食饭菜,以安抚其亡灵,并且还舞狮子来祭奠,后来演变成划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习俗。

而屈原则成为了端午节的代表人物。

二、传统习俗1.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赛龙舟,这是一项古老的民间竞技运动,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赛龙舟是表达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团结的游戏,也是体现龙文化的一种方式。

2.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它味道独特,口感丰富。

粽子的做法各地有所不同,北方的大粽子以红枣、花生、糯米和猪肉为馅,中部地区的粽子则以咸肉、冬菇和小腊肠等为馅,而南方的粽子则以糯米、咸蛋黄及瘦肉为主,口味清香。

3.插艾叶: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插艾叶,这是为了祛瘟疫,扶阳气,使人们以艾叶驱散邪气,保护身体的一种方式。

此外,还有挂菖蒲、打雄黄、穿五彩丝等习俗。

三、文化价值1.弘扬民族精神:端午节作为中国民间重要节日之一,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

其龙舟文化、艾草文化等,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团结,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生命意识。

因此,弘扬端午节文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促进社会友好: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一样,已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庆祝这一节日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能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某一个节目,这不仅能够促进情感联系、增进友谊,还能够在舞龙舟、打鼓舞、插艾叶等活动中,提高个人的体力和协调能力,并增长知识和对生命的尊重。

端午节祭祀

端午节祭祀

端午节祭祀篇一:端午祭祀屈原程序端午祭祀屈原程序一、净手侍者二人,着汉服,一人端铜盆或瓷盆,一人端盛盘内置白色毛巾。

所有参与祭祀者轮流净手。

二、奏乐古琴、古筝。

三、燃香侍者递香三支给主祭人,点燃插于祭桌香炉之中。

四、跪拜行三跪礼。

全体与祭者,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

五、初献:献酒初献者献酒(用黄酒)三杯(杯用爵器)。

每次一拜。

六、亚献:献鲜花和水果亚献者以橘子九枚分装三盘。

每次一拜。

七、终献:献粽子和鸡蛋终献者粽子九个,鸡蛋三个分装三盘。

每次一拜。

八、读祝主祭朗读《祭屈原文》。

三拜。

九、撒江主祭者将部分祭品抛洒入江心。

十、齐诵《离骚》着汉服者10人齐读《离骚》(裝册黑夹)。

十一、吟诵《橘颂》东方幼儿园负责参加。

十二、民俗体验活动(一)扎五毒(二)撒艾叶水(三)点雄黄酒(四)编五色丝线(五)汉服介绍人员分工:篇二:端午祭祀屈原策划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嘉汉服社端午节祭祀屈原策划书策划方:yxn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嘉汉服社20XX年12月21日目录一.活动背景.........................................3二.活动目的及意义...................................3三.活动主题.........................................3四.组织机构.........................................3五.活动时间地点.....................................3六.活动流程.. (4)七.人员安排.........................................5八.物资预算.........................................6九.注意事项.. (6)十.应急方案.........................................7十一.附录...........................................7(一)祭祀屈原流程.. (7)(二)民俗体验活动...................................7(三)志愿者名单. (7)一.活动背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已经成为端午节的标志被传承下来。

各卫视端午节晚会节目表

各卫视端午节晚会节目表

各卫视端午节晚会节目表2021年端午节即将到来,各大卫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端午节晚会。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各卫视的端午节晚会节目表,以供观众们参考。

央视端午节晚会央视端午节晚会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大家关注的节目之一,今年的晚会也备受期待。

此次晚会主题为“龙舟赛”,除了第一场比赛外,其余都是全网直播。

以下是晚会节目表:1、19:30-20:00:《我爱唱诗歌》开场2、20:00-20:20:《绿水青山看中国》舞蹈表演3、20:20-20:40:《国学大典》讲解4、20:40-21:00:《中国故事》——赛龙舟5、21:00-21:10:《舌尖上的中国》小吃文化展示6、21:10-21:30:《中华好诗词》专场——小学生朗诵比赛7、21:30-22:00:《第一剪辑》——影视特辑8、22:00-22:30:《快乐大本营》节目特辑9、22:30-23:00:《中国新歌声》专场——王菲经典金曲翻唱河南卫视端午节晚会河南卫视端午节晚会主题为“端午之歌”,注重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以下是晚会节目表:1、19:30-19:40:开场2、19:40-20:00:河南民俗表演3、20:00-20:20:音乐专场——音乐大咖合唱4、20:20-20:40:舞台剧表演——屈原魂归5、20:40-21:00:小品专场——微信代办公司6、21:00-21:10:新闻联播7、21:10-21:30:相声专场——周立波、郭德纲8、21:30-22:00:歌舞专场——明星舞蹈表演9、22:00-22:30:戏曲专场——京剧演员慰问表演东方卫视端午节晚会东方卫视端午节晚会主题为“国风盛典”,以表达传统文化的内涵为主要内容,以下是晚会节目表:1、19:30-20:00:开幕式2、20:00-20:20:传统民俗展示3、20:20-20:40:说唱专场——中国传统文化说唱表演4、20:40-21:00:综艺专场——大咖演绎小品、舞蹈5、21:00-21:10:新闻联播6、21:10-21:30:艺术展示——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示7、21:30-22:00:戏曲专场——黄梅戏表演8、22:00-22:30:交响乐专场——现代诗歌朗诵与交响乐演奏以上就是各卫视端午节晚会的节目表,每个卫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节目安排,各位观众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观看。

端午节的传承与发扬提建议

端午节的传承与发扬提建议

端午节的传承与发扬提建议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端午文化的普及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端午节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在学校、社区、家庭等多个层面推广端午文化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课程、书籍等多种形式了解端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让家长们也能加深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意识。

其次,注重端午活动的民族色彩,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民族文化。

在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发扬端午节的民族气息。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饮食、龙舟赛、踩高跷、挑粽子等多种形式展现端午文化的民俗特色,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都能够体验到端午节的魅力和独特之处,从而拉近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第三,注重端午文化的创新性与时代性,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时代不断前进,社会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在传承端午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让端午文化以更符合当今社会和时代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对年轻人的影响力。

第四,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和传播端午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端午。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通过社交媒体、手机APP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掌握和传播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活动,从而为传承和发扬端午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我们要注重宣传、注重民族形式、注重文化创新、注重利用现代化手段,让端午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展现出精彩的一面,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爱上端午,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简述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容

简述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容

简述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容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8年的战国时期,始于屈原之死,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屈原和龙舟赛、粽子、艾草、挂菖蒲、龙舟和儿童游戏等,下面就一一为大家介绍。

一、屈原和龙舟赛端午节的起源之一是纪念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思想家和政治家屈原。

据传,屈原是楚国时期的宰相,他积极主张联合其他国家起义反对秦国,但是他的意见遭到了退缩的官员的反对,最终被贬官。

在流放中,屈原十分儒雅,却深感国家满目疮痍,于是他悲叹吟咏,写下了《离骚》等不朽作品。

公元前278年端午节当天,屈原因感国事之忧而投江自尽,传说当天鱼类之多,各船只相互救援,竟不堪重负而死亡。

后人在他身上搜出数百头鲸鱼,称之为《屈原百鲸》。

屈原投江自尽之后,渔民们在江中捕鱼,发现鲸鱼供不应求,于是就有了划龙舟以放鲸的习俗,这就是端午节中的龙舟赛。

二、粽子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美食,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用草绳将芦苇叶或桂树叶裹成三角形或长方形,再用细线缝扎而成。

粽子皮薄香糯,味道鲜美,配上猪肉,豆沙或咸蛋黄等馅料,更加可口美味。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屈原和龙舟赛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艾草与挂菖蒲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许多地方人们还保留着端午节的其他传统文化习俗,如挂菖蒲和艾草等。

在中国古代,人们以为挂菖蒲和艾草有祛瘟疫、消毒杀菌的作用。

因此,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会将挂菖蒲和艾草挂在屋内或门房上,以消除瘟疫,保健康。

在古代,人们还会将艾叶插在头上,以祛蚊虫和疾病。

如今,挂菖蒲和艾草已经成为端午节的独特文化特色和重要象征。

四、龙舟竞赛与儿童游戏龙舟赛是端午节的传统节目之一,各地相继举办各种规模的龙舟赛,并发展出独特的民俗文化。

除了龙舟赛之外,儿童游戏也是端午节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如踩高跷、放风筝、荡秋千、拔河和打皮球等。

幼儿园端午节美篇主题名称

幼儿园端午节美篇主题名称

幼儿园端午节美篇主题名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汉族民间喜庆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叶。

在中国,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是端午节。

尤其在幼儿园,举办端午节文化活动是培养幼儿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让活动更有意义和趣味性,幼儿园可以通过策划主题来达到目的。

以下是几个端午节主题的建议,每个主题会有不同的活动和装饰安排,并且都适合在幼儿园的活动中进行。

1. 龙舟竞渡——传统习俗展示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可以在幼儿园内模拟比赛,让孩子们体验一下传统的龙舟竞渡活动。

为了提升比赛的趣味性,可以设置一些障碍或者道具来增加竞争的难度。

比如在比赛中设置几个需要跳过或是穿过的表演活动。

在龙舟比赛之后,还可以让孩子们品尝粽子,品味传统的美食。

2. 粽子DIY——美食制作团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一下粽子是很有意义的活动。

事先准备好材料,可以选择不同口味或是颜色的粽子。

孩子们可以亲手揉面、挑选馅料、包装粽子,还能品尝自己亲手做的粽子。

3. 艾叶蒸香——草胎香蒸让幼儿感受端午节的气息,可以在教室里放上艾叶的香味,以此来让孩子了解端午节中的草胎香蒸这个传统活动。

教育幼儿关注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国学修养,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4. 赛艇抢旗——团体竞技活动赛艇抢旗是一个充满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骑上玩具小船,再套上龙鳞、挂上彩旗。

在比赛过程中,如果一组的孩子们拿到了对方小船上的旗子,那么这个小组就可以宣布胜利。

总的来说,幼儿园内的端午节活动除了能够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这个传统文化节日以外,还能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希望这些主题能够在幼儿园里被运用,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

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
拜“五王爷”王爷信仰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习俗,五月初五是“五王爷庙”王爷生日,这一天,蚶江和台湾多 个地方都要举行“放王爷船”仪式。王爷船没有遥控装置,仅凭小船上的构件,顺潮流出海,又顺潮流返回,使 这种民俗活动,平添几分神秘感。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赛龙舟石狮端午闽台对度习俗见证了历史上的闽台两岸关系变迁和商贸的兴盛,对研究两岸关系、国家统一、 民族认同有重大意义。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见证了闽台两岸文缘相续、习俗相同,石狮蚶江、台湾鹿港文化同 属闽南文化的范畴,习俗风情相近,颇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011年6月9日,福建省石狮市申报的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 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3。
历史渊源
海上泼水据传,采莲(嗦啰嗹)是古越族人的遗风,歌词“嗦啰嗹”是古越人避邪驱灾的咒语。从五月初一 起,人们抬着敬奉在“忠仁庙”的木雕龙头,吹奏唢呐,走村串巷,挨家挨户“掸尘”,口唱“五月初一闹葱葱, 龙王岀世除夹难啊,嗦啰嗹哪”,希望驱邪消灾,吉祥平安。端午节这天采莲队将龙图黄拥迎到蚶江与鹿港对渡 的古渡头或郑成功水操寨上,举行隆重祭江仪式,宣读祭文,朝拜海神,祈求海上平安,一帆风顺。并表演各种 民俗歌舞,以庆昇平。
2018年6月18日中午,第十二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开幕式在福建石狮市蚶江镇蚶江村举行, 这是一场“海上泼水节”。
文化轶事
传说曾经有台湾船在大海中迷航,幸遇蚶江答老大的“金再兴”号导航脱离险境。后来台湾船来蚶江答谢, 蚶江无人姓答,只有五王爷庙有位答王爷,也只有五王爷庙有条“金再兴”号王爷船。从此每逢端午,蚶江就要 举行“金再兴”号王爷船巡海仪式,祈求保佑海上行船平安。
端午节(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蚶江位于福建省石狮市北部,宋元时期就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清代蚶江 是内陆对台湾岛贸易中心港。嘉庆十一年(1806)树立、至今保留完好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记录“蚶江 为泉州总口,与台湾之鹿仔港对渡”,因而民间习称此碑为“对渡碑”。在台湾《鹿港奉天宫志》一书中也记载 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蚶江与鹿港对渡”的事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端午国学文化节
为全面加强我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从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我校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并且充分发货“小手牵大手”的积极作用,引导家长学习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重言传身教,提高家长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

2015年6月20日,第三届“端午国学文化节”盛大开幕。

活动中各班策划了一期黑板报了解端午习俗,手提粽子拜访了身边的长辈,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包粽子的能力。

特别是组织的亲子活动旱地龙舟、解开心中千千结,拉近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体验亲情在心中流淌的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