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培训资料1

合集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大家好!《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讲座,现在开始!我是南开大学信息学院张伟刚,本讲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讲,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在这一讲中我们将要给大家介绍科学素养的内涵与科研方法的意义及其作用;第二讲科研概论及基本规程,在第二讲当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专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基本科研规程以及相关的要求;第三讲,课题研究的典型方法,在这一讲当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典型的科研方法;第四讲,典型的科研思维方式,在这一讲当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加以培训的科研思维方式;特别是创新科研思维方式;第五讲,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这一讲非常的重要,在这一讲当中,我们将给大家介绍有关的论文的写作方法以及稿方式;最后一讲,科研方法实践之案例,在这一讲当中,我们将给大家用具体的科研案例,来分析,来研究,来解读有关的科研方法。

我们这个讲座,首先是交流,通过讲座交流并分享我们彼此之间对工作的经验和相关的一些体会,特别是科研的一些方法的体会,第二个是务实,我希望我们这个讲座是大家所需要的,也就是所讲乃所需,第三个是合作,希望我们相互之间能够多提问题多沟通,携手共处我们的工作,最后是我的愿望,希望这个讲座给大家带来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提高你们的工作业绩。

下面我们给大家进行第一讲,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第一讲主要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基本概念及内涵,重要观点与理念研究型学习与工作,培训与提高的一些建议。

首先介绍几个最基本的概念以及它的一些内涵。

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科学素养,那么在科学素养里面,我们首先给大家介绍素质这个概念。

素质,大家一般都有些了解,但是大家知道吗,素质一词通常认为是由英文(literacy读写能力)翻译而来,也有人把它翻译为literacy,叫做素养,它这个基本的含义是指“能读会写”,即通常所说的有文化与素质对应的这样的概念就是第二个素养,素养是什么呢?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所应该具体的素质与修养。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学历文凭
人力资源开发的两大支柱
职业资格
学 科 性 教 育
职前|职后
职 业 性 教 育
职前|职后
高级 中级 初级
基础性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导读 201304016 南昌
国家学历文凭制度 (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管理)
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以劳动部门为主导管理)
学科分类和学科教育标准
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一九九九年四月五日) – 当时包括以下87个工种(职业)
•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 车工、铣工、磨工、镗工、组合机床操作工、加工中心操作工、铸造工、锻造工、焊 工、金属热处理工、冷作钣金工、涂装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锅炉设备装配工、 电机装配工、高低压电器装配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机修 钳工、汽车修理工、摩托车维修工、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锅炉设备安装工、变电设 备安装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维修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音响调音员、贵金属首 饰手工制作工、土石方机械操作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架子工、防水工、 装饰装修工、电气设备安装工、管工、汽车驾驶员、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化学检验 工、食品检验工、纺织纤维检验工、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防腐蚀工
合计
8
中类 小类
细类
(职业)
5
16
25
14 115
4
12
8
43
6
30
27 195
1
1
1
1
66 413
379 45 147 121 1119 1 1 1838
2(GBM1/2)专业技术人员
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本大类包括下列中类: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素养主要特点:实践性、( )、求实态度、讲究方略、目标专一。

A.成效性B.基础性C.创新精神D.继承性2.指导性课题: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科学发展的需要,规划若干科研课题, 通过引入( )机制,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落实项目。

A.公平B.竞争C.分配D.自由3.( )是科研选题的始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A.构建方案B.选题报告C.申报取向D.提出问题4.2011年11月3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器()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对接,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A.神州六号B.神州五号C.神州七号D.神州八号5.( )不同于一般问题,它是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过程中被发现并逐步凝练出的问题。

A.数据问题B.策略问题C.科研问题D.理论问题6.所谓( ),就是指自然形成的和人工研制的“有组织的调控系统。

”A.系统B.方法C.控制D.突变7.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在如何提()。

A.数学模型B.类比模型C.测量模型D.统计模型8.在消除污染、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病方面的技术开发指的是( )A.设备与工具开发B.生产工艺开发C.能源与原材料开发D.改善生产环境开发9.2008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这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 )A.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B.十一五规划纲要C.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D.知识产权法律集萃10.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完成从技术开发到试生产的全部技术问题,以满足生产需要的阶段是()A.创意形成阶段B. 研究开发阶段C. 中试阶段D.市场营销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1.1983年,美国国际科学素养发展中心主任米勒(ler)教授为了便于大规模科学素养调查,提出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维模型,它包括三个维度( )A.学规范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B.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C.科学政策素养D.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12.科研工作者应具有诸多优秀品格,最基本的品格体现在研究者的好奇心、(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几个方面。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1(单选题).(1分) 突破了人的生理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的观察类型是A. 实验室中的观察B. 参与性观察C. 间接观察D. 直接观察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2(单选题).(1分) 在一般科学分类中,不包含哪一项?A. 自然科学B. 逻辑学C. 哲学D. 社会科学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3(单选题).(1分) ()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表层逐步深入到事物内部,发现它的本质规律的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A. 抽象与具体B. 归纳与演绎C. 分析与综合D. 量变与质变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4(单选题).(1分) 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北极科考船为()号。

A. 天宫号B. 雪龙号C. 雪域号D. 神舟号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5(单选题).(1分) 科学思维方式第三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就是A. 概念B. 推理C. 想象D. 判断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6(单选题).(1分) 科研人员成长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攻克科研尖端课题的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是指A. 爱国主义B. 学生精神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 高尚的道德修养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7(单选题).(1分) 灵感思维它有三个主要的特征除了A. 模糊性B. 突发性C. 继承性D. 偶然性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8(单选题).(1分) 下列各项中,不是学术会议报告一般步骤的是A. 开场白B. 内容C. 阅读全文D. 致谢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9(单选题).(1分) 先假说,后求证,是从一般到个别,推论和判断个别事例的认识方法,这是逻辑思维方法中的A. 分析B. 演绎C. 归纳D. 综合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10(单选题).(1分) 下列属于逻辑的分析方法特点的是A. 概括性B. 丰富性C. 直观性D. 具体性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11(单选题).(1分) 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是A. 解决教育理论问题B. 做出创新C. 总结经验D. 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12(单选题).(1分) 提纲的格式一般类似于()要把重点、结论等内容分条列出A. 文摘B. 全文C. 开场白D. 目录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13(单选题).(1分) 关于概念的定义方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定义项概念的外延与被定义项概念的外延必须具有统一关系B. 定义项应直接或间接包换被定义项C. 定义必须用意义明确的语言D. 定义的链接必须是肯定的答案: A B C D 标记此题14(单选题).(1分) 类比是以比较为基础,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的()的基础上,进而推测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存在相似性的,这样的一种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复习资料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复习资料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延伸和派生,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读写、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

素养是指素质渐进发展、逐步成熟并固化的过程,它是先天性条件和后天性学习与训练的综合结果。

素质是指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固有属性,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的本领特点和原有基础。

科学研究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现象由不知到知之较少,再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进而逐步深化进入到事物内部发现其本质规律的认知过程。

科学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是伴随各种认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并逐步形成了对某些事物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以及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中的探索活动,有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养成探究的习惯。

科研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科学、有效的研究方式、规则及程序,也是广大科研工作着及科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思维是一种认知活动,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经典科研方法:包括科研的逻辑方法、经验方法和数量方法。

技术创新是指对现有产品的改进或者对新型产品的设计创造、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其中包括开发新技术,创新已有技术,或者创新已有技术应用范围及领域等。

科研的逻辑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

科学研究一般步骤: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事实,提出假说设计,理论技术检验,建立创新体系。

初学者科研策略:要量力而行,思路要清晰,方法要简便,不要怕失败。

科研选题程序: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形成假说;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课题计划:包括课题方针计划、课题战略计划和课题具体计划。

科研选题的方式:选题源于招标课题;选题源于所遇问题;选题源于文献空白点;选题源于旧课题延伸;选题源于要素的重组;选题源于领域的跨越。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一、简答题。

1、专业知识学习要求是什么?(131页)答:一是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二是对本专业的经典文献要精读细研;三是批判性阅读,独立性思考,切忌因循守旧;四是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2、专业技能培训要求是什么?(131页)答:一是初学者应请教本行中有经验者;二是要参加专业培训,聆听高水平,报告或讲座;三是要学习研究报告、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

3、什么是思维概念?(153页)答: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是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4、什么是知识产权?(193页)答: 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单位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专有权,亦即基于其智力创造性活动的成果所产生的权利。

5、治理学术腐败措施有哪些?(194页)答:完善评审机制,健全监控机制,设置惩治底线,建立举报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表率作用等。

6、什么是科学?科学的实质是什么?(18页)答:科学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是伴随各种认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并逐渐形成了对某些事物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7、科研课题的来源:(51页)课题的设置一般视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经费来源、项目管理机构等因素决定,如: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8、系统方法:(112页)系统方法是指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研究其中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功能变化等关系的一种现代科研方法,其特点有整体性、协调性、最优化、模型化等。

9、创新思维训练:(154页)一是科研逻辑方法的学习与应用,二是创新思维方式的学习与实践,三是有效克服思维活动中的障碍,四是大胆怀疑缜密求证超越自我。

10、科学素养的提高:(16页)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吸纳,专业技能培训,科研方法学习,思维方式训练,工作环境认知,发扬团队精神,注意为人为事。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科学素养)

二、什么是科学素养
(二)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的 科学素质及其修养。科学素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科学基本知识:包括对科学、数学、技术等知识的掌 握与本质认识
科研方法技能:包括典型的科研方法和必备研究技能 的掌握和使用等;
科学探索实践:包括探索实践过程中的思维、行为、 规程、伦理等;
1、科学的含义
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求知、知识);16 世纪中叶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的时候,译为“格致”。 现译名“科学”源于日语(福泽谕吉)译法;由康有 为引进(1893)。
“科学是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
的思想。它是直接产生知识、间接产生行动的手
段。”
——爱因斯坦
✓推动技术进步
通过科研活动,人类不但能够获取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而且 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客观规律逐步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 并从科学认识活动中逐步完善自我
✓促进社会发展
三、什么是科学研究
4、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确立科研课题 (战略意义的阶段) (2)获取科技事实(课题研究的基础) (3)提出假说设计 (4)理论技术检验 (5)建立创新体系
n 问题意识 n 创新精神 n 求实态度 n 讲究方略
一、科学素养概论
(三)科学素养的提高
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提高
✓ 1、专业知识吸纳 ✓ 2、专业技能培训 ✓ 3、科研方法学习 ✓ 4、思维方式训练 ✓ 5、工作环境认知 ✓ 6、发扬团队精神 ✓ 7、注意为人为事
三、什么是科学研究
事实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
(2)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包括 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等。广 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人文学科的主干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较广义 的“人文学科”则还可以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 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 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素养是指其具备科学思维方式、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文化修养,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创新的能力。

科学素养是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对于正确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科学思维方式和科研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科学思维方式是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的基础。

科学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思维、系统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使人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系统思维是指从整体和相互关系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把握问题的全貌和本质。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确立科学观点和面对复杂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些思维方式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并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其次,科研方法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工具。

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规范和有目的的追寻真理的活动,而科研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获取和验证知识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科研方法包括问题提出、信息搜集、实证研究、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等环节。

问题提出是科研的起点,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合理设立研究问题。

信息搜集是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和文献资料的过程,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观测和调查问卷等方法。

实证研究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手段来验证研究假设。

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以获取研究结果。

结论推断是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回答或对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科研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开展和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专业技术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灵活运用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

同时,科学素养还包括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文化修养。

科学价值观是指相信科学和理性,追求真理和可验证的知识体系的观念和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培训资料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张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专业技术人员:大家好!今天我能有机会与我县学术界的领导们、精英们交流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感到非常荣幸。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为国学大师王国维题的碑铭上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为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同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我认为这也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要求的深度体现。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

(一)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内涵1、素养。

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科学素养,那么在科学素养里面,我们首先要明确素质这个概念。

人们常说说:“没有素质的人比贫穷更可怕。

”无数事实证明,没有素质的人比贫穷更可怕,愚昧比富有更可怕,一个人穷的时候,为了摆脱贫困,他可以立志发愤,什么苦的累的都可以忍耐,可以承受。

王勃在《腾王阁序》中就说:“穷且益坚,不坠青山之志”,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所以人们常说: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和没有素质。

没有素质的人,往往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终跳不出愚昧与贫穷的泥坑。

没有素质的人,即使一时富了,恐怕最终也难逃此厄运。

素质一词通常认为是由英文(literacy翻译而来,也有人把它翻译为literacy,叫做素养,它基本的含义是指“能读会写”。

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所应该具体的素质与修养。

有人说娱乐圈是个大舞台,怎么不要脸怎么来;也有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娱乐明星当中,当然不乏像刘德华、王力宏这样的优质偶像。

当然,也有很多的明星,或者恶心庸俗,或者风骚偷窃。

凤姐、芙蓉姐姐堪称“人间极品”、“网络奇葩”。

有句话说得好,长的难看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号称S型身材的两位明星,在网络上大秀身材,挑战着人们容忍的素质与修养底线。

2、科学素养。

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究开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

但根据调查,2011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也就是说,每100人中,仅有不到4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年前的水平。

我国在全世界排得非常靠后,美国水平最高,2008年达到28%。

有人说:孩子不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但一定要有科学素养。

同样,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但一定要有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素养概念的一种延伸和派生,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科学与技术这个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最基本的读写表述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大任务。

可以说先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文明人。

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世界观,对我们的人生发展是很重要的。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品质。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

2011年,我国公民对与科技有关的新闻话题感兴趣的比例增长很快,其中科学新发现71.6%,医学新进展71.1%多,新发明和新技术68.2%,都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一二十个百分点。

3、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你们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科技创新的一些素质,我把它归纳成这样几个方面。

一个是具有科学研究问题的这种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个就要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敏锐的眼力就是你的眼力独不独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你能发现,别人理解不到的问题你能理解到,你就具有这样敏锐的眼力了。

再有一个就是悟性,这是第一个敏锐的眼力,攻克技术难题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注意方法和策略非常要紧要,掌握必备的科研方法和相应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第二个创新的素质。

第三个科技创新的素质,我的理解就是要有怀疑的质疑权威的勇气,不要被权威,不要被已有的定论所束缚。

要有置疑学术权威,怀疑已有结论这样的勇气,但是我们这个怀疑,不要无根据的怀疑,要在大量调研认真研读有关文献和你基础研究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基础上去怀疑,而不能够盲目去怀疑。

第四,要对自己自信。

美国音像(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从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吴鹰1986年毕业应聘,经过筛选,取得报考资格的各国学者有30多人,成功的希望实在渺茫。

考试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打探主考官的情况。

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弄清内幕——主持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曾在朝鲜战场上当过中国人的俘虏! 中国留学生们这下全死心了,“把时间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再愚蠢不过了!”他们纷纷宣告退出。

但吴鹰还是如期参加了考试,最后,终于被录用。

后来, 主考官听说,当年是做过中国军队的俘虏,但中国士兵对他很好,根本没有为难过他,他至今还念念不忘。

无论是求职还是干一番事业,自信心都是第一位的,一个人的天赋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

如今,吴鹰公司的股票市值已达70亿美元,他被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亚洲之星》评选为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亚洲人之一。

4、科研方法。

很多科学家喜欢给孩子们讲“小蚂蚁”与“苹果皮”的故事。

一只小蚂蚁在苹果上爬来爬去,无从下口。

人们用手为它掀开一点苹果皮,于是小蚂蚁尝到苹果的甜头,就钻了进去。

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就好比科学知识的宝库,专业技术人员最需要做的就是掀开这一点点苹果皮,才有机会像小蚂蚁一样,被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吸引,走进科学的世界开始探究。

科研方法是指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研究方式规则及其程序。

这个科研方法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也包括科研理论工作者长期积累的一种智慧结晶,它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方法概述科研方法内涵非常丰富。

科研方法策略可以概括为这样16个字,叫“有限目标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各个击破”,就有点像排兵步阵。

我们在战略上要对自己的专业技术研究充满信心,在战术上我们要认真仔细的规划,把它落实把它分解,把它一个一个地解决或者击破。

科研论文代表着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水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论文写作是科研技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不会写论文,不会写总结报,不会写技术报告,我们从事科学研究从事技术创新就没有基础了,也没有交流的可能性。

2011世界大学科研论文排名结果,台大仍为两岸三地第一,大陆北京清华大学123名、北京大学127名,全球排名第一仍是美国哈佛大学,亚太地区日本东京大学居冠,排16名。

发表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是推出科研成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我们要重视。

我们在从事课题研究的时候,往往阶段性总结成果要以科研报道的形式来表述。

要把这个科学研究的成果用我们的学术性的技术性的语言把它总结凝练出来。

我们写完了以后也要有一些修改的策略,所以论文和报告的撰写与修改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必要过程,修改的过程也是一个研究的过程。

有些同志写了报告以后不太愿意修改,我有一个体会,文章是越修越精。

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应该具备高水平的写作能力,论文撰写要坚持两高原则。

一个是要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取得高水平的研究。

撰写论文,你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做基础的支撑是不可以的,这是一高。

另一个高,就是要有高超论文写作技巧。

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的研究者特别是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他的工作做得很好,他的成果取得也是很有水平的,但是他的论文撰写作能力相对弱了一点,因此被社会的承认这方面就欠缺了一点。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两高当中既要有高水平的成果,又要有高水平的论文写作技巧,要掌握好论文撰写的基本技能。

要掌握去解决问题的实实在在的科研方法,还有一个就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技能,要具有发现技术难点或者是科学问题的敏锐的眼力,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是途径。

我们找到的我们创建的或者采用的科研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但一定是管用的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三)大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对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最后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第一要自己给自己正确定位,正确定位的前提是准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第二要有迅速汲取新知识这方面的能力,要善于提出问题,追求学问,要有大胆置疑权威的勇气,要有克服问题的勇气;第三掌握新技术要迅速不能怠慢,学无止境,常学常青,常言常见,要经常聆听高水平讲座,参加高水平技能培训,要训练掌握最新的技术,使自己始终在科研和技术的前沿;第四要掌握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学会研究型学习,我们面临的海量信息,怎么去处理要,学会交流,学会自我导向;第五要注意做事的细节,要诚信人达宽仁敬业;第六要发扬团队精神,善于团结精诚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注意为人为事目标设计要适度,理想追求要执着,注意把握做事的分寸,你对当今现代化社会有多少了解,你掌握多少可量化的信息,在全球信息化一日千里的今天你竞争对手在那里呢?你的策略又是什么呢?我们是否做好了迎接挑战的资本,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了吗?所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一个理念,面对未来,我们需要投入,现在还不存在工作使用,现在尚未发明技术解决现在还没有发现的问题。

最后我用十六个字与大家共勉:求真务实,严谨创新,敏于思辩,成于方略!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