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 俄国日本的改革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课题: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1、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2、思考“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辩证的分析问题和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学习难点】这两次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发生的巨大变化,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由于___的阻止,俄国___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___的命令。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___”,地主不许___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在“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必须出钱___。
2、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___性质的国家。
加快了俄国___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19C中期,日本是闭关锁国,落后的___国家,___掌握实际权力。
4、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变为___国家,摆脱了沦为___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学习研讨:1、小组讨论,完成基础练习和动脑筋题。
2、集中讨论基础练习,分别指名学生回答练习题。
3、师生互动讨论:(A)俄国废除农奴制:1、指名说出我们知道了哪些主要知识点。
2、教师简述,归纳:原因:①根本: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政治: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面临危机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1861年(1861年改革)在位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辨析题)历史意义:①积极: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第19 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
□小学
2,学科:历史
教学课题: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学课题:俄国、
了解:俄国 1861 年改革背景及内容,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及内容 掌握:俄国 1861 年改革及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三、 教材分析
高杉晋作
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在此期间,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 长崎一地进行。此外德川 长崎
大久保利通
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坊内出现了 “雇用工人”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它的出现,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的 统治基础。在商品经济形态的快速扩展下,商人阶层,特别是金融事业经营者的力量逐渐增强。商 人们感觉到旧有制 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 大名(藩地诸侯) 、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 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53 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 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 。1854 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 ,又名《神 奈川条约》 ,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 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日本封建阵营 出现分化,中下级武士中要求改革的分子形成革新势力,号召尊王攘夷。革新势力的代表人物有吉 田松阴、高杉晋作、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横井小楠、大村益次郎等 ,主要集中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第十九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教师总结:改革最有利于资产阶
级。
教师过渡:对这次改革你是怎样评价的呢?
3)改革后---大道行思教师介绍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
问题:请你根据评价方法对这次改革进行评价?
2)改革中----寻道图强
以表格形式出示改革内容
问题:改革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是什么?
情景加藤对这次改革的看法
问题: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改革使加藤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情景加藤看到的变化
问题:依据情景分析加藤的生活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3)改革后---大道行思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勾画出要点,识记要点,
学生自主做题。
学生思考,展示答案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改革的作用,展示答案。
学生观察情景图片,思考问题并展示答案。
学生回答
学生分析
学生记忆巩固新知识
学生做探究练习题
教师过渡:从加藤的变化中分析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问题: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影响如何?
4)分析日本的两次改革
教师出示比较表格
教师总结
5)出示明治维新知识梳理
练习巩固
反思完善1、分析两个国家改革的相同点
2、做探究练习题巩固
3、课堂小结
4、体验中考
5、感悟升华
学生思考填写表格
学生做题、展示
教学札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

zxxk改w 革者:
亚学科历网 山大二世
俄国1861年农奴 改革目的: 制改革
内容:
评价:
学 科网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和 干涉他们。
“解放”时,赎买份地
1.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2.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性)
3.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局限性)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
代企业。
提倡“文明开化”,即 社会生活 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
育。 (影响最深远)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
加强国 家统一 促进资 本主义 发展
提高国 民素质
zxxkw
学科网
理发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家 学 科网 都剪掉了丑陋的发髻,政府官 员都脱下了繁琐的和服,换上 了轻便的西装。
产
阶
学 科网
2、农奴在获得“解放”
国内市场
级 性
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
质 的
沙皇亚历山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
巨额资金
改
大二世
地。
革
农民
沙皇
地主
工厂主
改革后-----大道行思
评价历史zx事xkw 件,要客学科观网 、全面,应从不同角度对历 史事件进行分析。 学 科网 首先要看它对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这 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性质 方式
作用
资本学科主网 义发展受到阻碍
学 科网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农奴制 日:幕府统治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
局限性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废除农 奴制改革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课件

自由的农奴在解放时,
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
净了。
-----列宁
时间: 1861年
1861
俄 国
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内容: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年 改
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快份地。
革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企 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 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 展教育。
藩:大名的世袭领地。
县:由中央任命官员 管理的行政区域。
允许土地买卖。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向欧美学习. 图为日本政府 派使团出访欧 美。
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
允许土地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
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 建立近代化军队
时间: 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
明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治
维
内容:
新
1、加强国家统一;
作用: 2、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提高国民素质。
意义: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 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 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 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 洲第一强国。
1、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 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英国、美国、法国。 2、这几个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 本主义道路的? 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通过民族解放运动
1、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 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 本史实。 2、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 件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 现象的能力。 3、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 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 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19课教案 Word 文档 (2)

第20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及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及历史作用;知道幕府统治面临危机和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及历史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课,引导学生认识两次改革的资本主义性质,以及改革对俄日两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俄国、日本两国改革的内容和作用难点: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并且知道了,这些国家是通过革命或者是战争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个大国:俄国和日本,通过刚才预习,俄国、日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新课:俄国废除农奴制1.检查学案填空部分,并背诵2.检查导学1(根据第一段说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板书(农奴制)阻碍俄国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农奴制的存在,那么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的发展?3.检查导学2俄国的改革是否解决了这些障碍?如何解决的?提示:参考改革的内容。
4.改革的影响。
思考:造成改革不彻底的原因是什么?改革的实施者是沙皇,改革的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不可能把所有封建的内容来个大扫除。
回忆不彻底的革命和较彻底的革命。
学生质疑:既学既练:见投影日本明治维新(自学为主)1.检查学案填空部分,并背诵2.历史背景(1)内因(2)外因分析:结合教材内容和日本版图的插图,认识国内矛盾的激化,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的中下级武士成为倒幕的领导者、支持者,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了封建幕府统治的阻碍。
通过《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让学生感受到外国势力的渗透,使得日本主权受到破坏,面临后果(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为什么改革改革前必须先推翻幕府统治?(封建势力的代表)3.日本的改革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明治维新的进步性体现在哪?)4. 改革的影响。
古代科技与思想说课稿

改革行思:日本改革影响
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 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了亚洲和平的 一个新威胁。
探究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 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 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 1.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 2.要善于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 3.重视教育科技发展,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4.重视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
九年级的学生仍然保持着强烈的 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 思维正在逐步形成,具备了一定程 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 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说,亲近历史 化教师行动为学生活动,理解历史
说学法: 研读材料、自主探究、释疑解问
通过情景设置,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 作探究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让学生学会学习 改革类事件的方法: 1.为什么改革?(原因或背景)
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或内容)
3.改革结果如何?(历史作用或影响)
4.改革的启示。
课标要求
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 革的历史作用。 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 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教 材 内 容 安 排
1.俄国废除农奴制
2.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能力
①引导学生学习俄 ①知道俄国1861年 国与日本改革的影 改革和日本明治维 响,学会辩证评价 新的背景,了解其 历史事件的方法。 主要内容,认识其 ②指导学生分组合 对本国社会的影响。 作学习,通过阅读、 ②提高学生阅读、 分析材料,掌握从 分析、比较能力和 多角度分析历史问 客观评价历史事件 题的方法。 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 习,使学生认识到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 改革开放才是强国 之路,它将使国家 变得更为和谐,是 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在现实生 活中的创新精神和 与时俱进精神。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湖北华一寄宿学校导学案系列之历史九上导学案 06-19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编写人:王珍荣审核人:历史组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2、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一是1861年俄国改革及其历史意义;二是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学生感知这两次改革使日本和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知识链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明治天皇(1855—1881年在位) (1867—1912)在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由于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2、面对严重危机,年,沙皇不得不签署的法令。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农奴在获得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这块份地。
3、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上的重大转折点。
知识点二:明治维新1、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落后的封建国家。
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手中。
2、年,一支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
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
3、推翻幕府以后,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鼓励发展;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
这些改革是在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
4、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
(二)合作探究。
1、读下列四幅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图A 图B图C 图D(1)图A、B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2) 图C 、D 与图A 、B 有没有关系?简要说明理由。
(3) 图C 、D 反映了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图C 、D 反映出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 *2、拓展延伸:1853—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两次率舰队驶入日本江户湾,日本在未作武装抵抗的情况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打开了紧锁的国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殊途同归
革命
英、法、美
?方式
俄国、日本
改革
资 本 主 义
资本家的烦恼:最近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 如意,人民太穷了,他们买不起,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农奴暴动
1176次
次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86次 0 1858
90次 126次
俄国 1861 年为 什么 要改 革?
1861
年代
1859
1860
改革目的?
诸位会深信,凡 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我们 都一一做到了。
维护地主利益, 挽救统治危机。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 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 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 里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
1861年改革 的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项 目
政治
内
容
七十二县
经济 社会 生活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日本最早的铁路 纺纱厂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最具远见卓识的措施
日本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局限性
政府推动下经济趋势? 国 时间 家 日 18681873 英 18511873 美 18611873 德 18611873 年平均增 长速度 32.2% 甲午中日战争
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积极作用?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宣布农奴获 得人身自由
农奴获得“解 放”时,高价赎 买份地
自由劳动力
巨额资金
日本19世纪中期为什么改革?
1868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改革力量的中下级 武士推翻幕府统治,明治天皇开始掌握政权。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打开日本国门的黑船来航事件
3.3%
5% 3.8%
比一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 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积极作用: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