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八上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补充:一、复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3、了解消息的特点,掌握消息的基本写法。

二、复习重点: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三、复习难点:了解消息的特点,掌握消息的基本写法。

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六、复习导入:本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包括新闻、通讯、小说、散文等文体,应熟练掌握各种文体。

七、复习内容:(一)重要字词:1、《新闻两则》:绥靖阻遏锐不可当2、《芦花荡》: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3、《蜡烛》: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5、《亲爱的爸爸妈妈》:肃穆荒谬健忘(二)作家作品:作家国别、评价、代表作(注释)(三)课文的重要内容:《新闻两则》1、新闻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报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

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4、“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答:《芦花荡》5、“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6、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答:《蜡烛》7、本文是一篇。

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

8、“蜡烛”在这篇文章中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9、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那黑色的围巾,这是为什么?答:《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0、联系全文,说说课文结尾的一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亲爱的爸爸妈妈》11、(1)“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答:(2)“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种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的相关史实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条约内容及影响的分析,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使学生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内容及影响难点:鸦片战争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学具准备】1、八年级上册教材2、2012年历史考标3、导学案【教具准备】学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完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复习,古代中国曾经创造了“四大发明”这样的先进科技文化和灿烂的文明。

到了清朝后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清朝的衰落呢?(生: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师: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我防卫的作用,但是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导致了清朝的衰落。

衰落后的清朝,与其他国家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到中国近代史的复习之中,重温那段屈辱的历史。

请打开书本: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二:专题复习1、考标展示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多,为了有针对性的复习,请大家拿出导学案。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是考标中明确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

(出示:灯片一:考标)这个单元一共有10个考点,其中有三个考点属于理解层次,一个考点属于运用层次。

过渡:了解了这些考点以后,围绕这些考点,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导学案的完成情况。

2、列强的侵略(出示:灯片二:列强的侵略)这张表格中列举了本单元提到的列强对中国的四次侵略战争,结合你们的导学案,请四位同学分别将表格中这四次侵略战争的时间、结果以及带来的影响完成。

(生完成以上表格填写)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教学案 八上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时

教学案 八上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时

鸦片战争是中国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1856——1860年。

、最大罪行: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割占我国 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是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新疆危机:19世纪60、70年代英俄侵略、收复新疆人物:左宗棠,1878年,除伊犁、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管辖新疆。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1)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2)这个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什么?(1)认为清朝地大物博,无须同外国进(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政2)使清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当清政府夜郎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国家正在干什么呢?哪个国家最工业革命的进行意味着生产效率大大提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和商品市场。

于是英1839对中国发动了战争。

可见,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归纳: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直接原因。

【典型例题1】: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战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设问:有人据此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请学生思考这段材料事实上就是考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典型例题2】:2011年苏州中考题: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外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分析:材料认为中国的原因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实际情况是英国有打开中国大门、市场的需求,是英国挑起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师活动
教具 学具 多媒体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整体感知 自学导航 激情互动 魅力精讲 拓展延伸
一、课前板书(一)本单元重点字词梳理归纳。 1、
惊骇 震悚 惶急 疮疤 孤孀 诘问 渴
慕 疏懒 霹雳
Hale Waihona Puke 2、交卸 奔丧 颓唐琐屑 3、尴尬 凹凼 烦躁 微不足道 4、伛
偻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骷髅
5、接济 长途跋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克扣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
祸福
(学习方法指导:读写结合法)
(二)各课文学常识填空:
作家
字(原名)
时间
籍贯
课前板书重点生字词
组长组织批改
对于错误的地方学生
批改
教师重点强调
根据表格重点训练学
生的梳理课文的能力
根据表格填空
(小组合作完成,派
代表展示。)
学生自由复习本单元
基评础价知识
著作
鲁迅 豫才(周树人)
3、主题挖掘: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或撰写文章的目的
是什么?
板书设 计
(二)试结合以上方法复习本单元课文 1、以《信客》作为范例: (1)本文写了信客哪些事迹? (2)作者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信客,从中可以看出 信客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3)“信客”这类职业在现代社会已不再存在,作者 塑造“信客”的目的是什么? 爱心故事大家讲。
第一单元复习
课 题 第一单元复习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2
知 识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与能

教 过 程 2、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学 与方 目法 标 情 感 3、掌握阅读写人记叙文的方法,学会阅读一般的写人记叙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复习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复习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1、2课复习 1课时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型复习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强化识记《新闻两则》和《芦花荡》中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和记叙的要素;掌握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努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一)基础梳理: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

1、注音:泄()气溃()退绥()靖阻遏()殷()切要塞()歼灭()督()战寒噤()飒飒()仄()歪吆()喝蹿()浸()锐不可当() 2、写字:张()失措()然自得转弯()角月()风() 3、释义:泄气:溃退:歼灭:锐不可当:阻遏:仄歪:转弯抹角:泅:央告:悠闲:(二)知识链接:文学常识等信息的梳理记忆1、作家作品:孙犁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1
复习指导一 内容:第一单元重点字词和作家作品。 方法:快速复习识记,同桌互提。 时间:5 分钟 要求:能读会写重点字词。 复习检测一 1、重点字词注音: 芜 湖( ) 荻 港( . . (
) 歼 灭( . 绥靖 ) 阻遏 ( ) 阌 .. ( . . 乡( )潢 川( ) 管辖 ( ) . . 殷 红( )鄂豫皖 ( ) 迸 . ... . 发( ) 对峙 ( ) 取缔 ( ) . . 逃窜 ( ) 督 战 ( ) 杜聿 明 ( ) . . . 锐不可当( ( ) .. ) 二十八宿 . ( )苇 塘( ) 竹篙 1、能读会写重点字词, 高屋建瓴 通过快速 . . . 说出重要的文学常识。 ( ) 寒噤 ( ) 疟 子( ) 复习识记, . . . 仄歪( ) 飒飒 ( ) 泅 者 同桌互提, .. . 让学生能读 ( )浸 透( ) 吆喝 ( ) . .. 会写重点字 莲蓬 ( ) 提防( ) 荷花淀 . . 词,说出重 ( ) 舀 水( ) 上蹿 ( ) 要的文学常 . . 转弯抹 角( ) 张皇失措 ( )阴 识。 . . 惨 ( ) 安慰 ( ) 趴下 ( ) . . 黄梢 ( . 耶 夫( . 晓 ( 地窖( ) 一梭 ( ) 契诃 拉 . .. ) 间歇 ( )拂 .. . )埋葬 ( )瓦砾 ( ) . . ) 怀揣 ( . ) 僵 硬( . ) ) 腋 窝 . )鞠 躬 ( ) . )颤巍巍 ... )育乞 西 .
2
( ) 制裁 ( ) 朱鹭 ( ) 眼花缭 乱( )纳粹 ( )发泄 . . . ( ) 杀戮 ( . )悼 念 ( . ) 憧憬 ( ) 倾 泻( ) 缭 绕 .. . . ( ) 赤裸裸 ( ) 蜿蜒 .. .. ( )屹 立 ( ) 稚 嫩 ( ) . . 韵 律( )恍惚 ( )荒谬 . .. . ( ) 2、文学常识填空。 1.《芦花荡》选自《_______》 ,作者 _______,现代______家、散文家,本 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另一篇 小说《________》 ,被视为“________ 派”的主要代表作。 2.《蜡烛》是_______(国籍)作家 ________写的一篇战地通讯。 3.雨果, (1802-1885) ,_____国作家。 法国_______文学的重要代表。其代表 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 、 《_________》 、 《九三年》等。 4.《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聂华苓, _____(国籍)作家,著有 《_________》等小说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复习教案第一单元第3、4、5课复习1课时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型复习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强化识记《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中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掌握引用、反语等修辞手法;巩固学习书信的格式;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积累做题方法与技巧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一)基础梳理: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

1、注音:瓦砾()削()去腋()窝恍()若纳粹()荒谬()颤()巍巍迫()击炮琉璃()憧憬()蜿蜒()匍匐()2、写字:hàijūgōngsǒngshǎnjiāng惊()()()()立()烁()硬yùxīpiēzāngyì赞()晨()()见()物()立3、释义(注意加点字):匍匐:憧憬:名副其实:精疲力竭:永垂不朽:不可名状:荡然无存:丰功伟绩:(二)知识链接:文学常识等信息的梳理记忆1、作家作品:西蒙诺夫简介:雨果简介:</v:sha2、关于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3、关于书信:格式等相关知识回顾二、精讲互动(一)第三课知识要点1、战地通讯:2、细节描写:是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以及他周围的各种环境和事物特征的细腻而具体的描绘,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写人物的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3、简单回顾《蜡烛》中关于老妇人的几个细节描写,学会赏析。

(二)第四课知识要点修辞手法——反语。

初二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初二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 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2.知识和能力1. 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

2. 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克服考试焦虑。

3.过程和方法1. 知道人的基本情绪种类,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

2.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重点难点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复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构建网络(教师多媒体显示)(学生自主完成后,小组交流,代表展示——2号学生展示)1、情绪的种类一、情绪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2、情绪的产生第一单元3、情绪的作用让生活充满阳光调解和控制好情绪——4、怎样调控情绪{1、情趣的分类和含义生活处处有情趣二、情趣2、情趣的影响过富有情绪的生活——3、怎样培养高雅情趣设计目的:建构知识网络,了解知识间的结构,系统掌握知识,便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二、展示交流互助深化————(重点提问3、4同学)1、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情绪不同结果有什么不同?3、怎样调控和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从提问情况看,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教师应注意督促三典例精析感悟规律(多媒体显示)————2号学生分析在冲击首金失利后,2008年8月14日,女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中国选手杜丽以总分690.3分打破奥运会纪录,夺得冠军,一洗之前10米气步枪无缘奖牌之痛。

这里面记录了杜丽人生当中非常独特的经历。

可以说,2004年的8月14日,对于她是一个蜕变,是一个心灵的蜕变。

思考:短短的十多天杜丽经历了卫冕失败和本项目的成功,她失败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请你猜想她可能运用哪些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这对你有何启示?设计目的:使学生领悟规律,学会运用知识,了解教学方向,掌握答题技巧学生分析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能比较顺利地解读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四对应训练形成能力一、选择题————4号学生回答1.下面的句子分别表达了()情绪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④怒发冲冠A.怒哀喜惧B.惧哀喜怒C.惧喜哀怒D.哀怒惧喜2.当人们面对不同情境和接受不同刺激时,便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阳市吴塘初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历史教学案
八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课型复习时间2012.11.9
主备人陈莎审核人初三历史备课组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知识;俄国不费一兵一卒,占领我国大片领土;林则徐,魏源,左宗棠,邓世昌和太平军的反侵略斗争。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树立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读书的信念;帮助学生树立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近代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三知识点梳理
(一)列强的侵略
1 列强的侵略战争
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实现征服侵略
争霸的梦想
签订条约

影响进一步加深
(2)议一议:《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相比,有什么变化?(从内容的变化中认识民族危机的加深)
2 列强的非军事侵略行径
时间国家侵略罪行
第二次鸦片
战争期间
第二次鸦片
战争前后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根据图片提示,找出反侵略的代表人物和典型事件。

(2)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三)感悟升华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你有哪些感想和体会?
四巩固练习
(一)知识竞赛——抢答
A级:
1 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 中国近代收复新疆的历史人物是谁?
B级:
1 列举近代史上反侵略的典型事件。

2 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面积是多少?
3 列举1840年以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二)判断对错
1 林则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 《辛丑条约》割让了台湾给日本。

3 《马关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单项选择
1 法国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这种强盗行径指()
A英国割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开放苏州为通商口岸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2 中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签订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A开埠通商B索取赔款C割占土地D开办工厂
3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幅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魏源
4 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道“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5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侵略战争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四)问答题
1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 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其影响如何?
3 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4 上述条约在内容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5综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谈谈你的感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