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文言文翻译

《曹冲称象》文言文翻译原文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翻译曹操的儿子曹冲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
孙权曾经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注释智:智慧若:相比欲:想要意:意识及:达到致:送到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访:询问群下:手下群臣理:办法;道理校:通“较”,比较物:物品悦:高兴,开心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尝:曾经。
咸:全,都置:安放。
焉:于,对它启示“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
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200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500年,但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传入中国,小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浮沉条件了。
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
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等量替换法是一种常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
这里再讲一个爱迪生的小故事。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位数学基础相当好的助手叫阿普顿。
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阿普顿,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
阿普顿看着梨形的`灯泡壳,思索了好久之后,画出了灯泡壳的剖视某、立体某,画出了一条条复杂的曲线,测量了一个个数据,列出了一道道算式。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还未得出结果。
曹冲称象寓言故事

曹冲称象寓言故事曹冲称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最早记载于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
这个故事通常是用来比喻一个年纪尚小但才智出众的人。
曹冲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个小孩,他聪明伶俐,品学兼优。
有一次,曹冲的父亲曹操举办了一场宴会,邀请许多朋友和官员参加。
曹冲在宴会上被称为“小曹冲”,众人对他的聪明才智十分赞赏。
于是,曹冲的父亲曹操要测试一下曹冲的智商和才能。
曹操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考验,他要求曹冲在宴会上给大家解答一个难题。
曹冲屈指一算,立即拿起笔写下了一个令众人惊叹的答案。
大家都惊讶地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曹冲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说,他用了一种象征的方法解决问题。
曹冲说,他以象征的方式来表现数字和关系。
他给每个人画了一个“象”的图案,象的身体上有一段空白的地方。
他让众人来猜测这段空白部分的长度,并把每个人的答案记录下来。
最后,曹冲把每个人猜测的长度相加,然后除以人数,得出了整个联合估计的答案。
这个答案非常接近实际长度,大家纷纷称赞曹冲的聪明才智。
这个寓言故事中,象征了曹冲的聪明才智。
他巧妙地运用象征的方式解决了难题,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创造力。
整个故事通过曹冲称象这个寓言来告诉人们,年纪虽小但才智出众的人,同样可以在重要场合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个故事还可以引申出一些启示和反思。
首先,它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智慧和才能的唯一标准。
不论是年幼还是成年,只要有足够的才智和创意,就可以做出有价值的贡献。
其次,这个故事强调了创造力的重要性。
曹冲通过象征的方法解决难题,展示了他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是培养智力和发展个人能力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培养年轻人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发挥才华的机会。
最后,这个故事还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希望和鼓励。
曹冲以他的才智和智慧赢得了大家的赞赏,表明了年轻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年轻人拥有新鲜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他们的创造力和才华可以为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而言之,曹冲称象是一个寓言故事,以象征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年幼但才智出众的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
注释:岐嶷:峻茂之状,形容幼年聪慧。
意:意识。
及:至,达到。
致:送到。
下:下属官员。
咸:都。
置:放置。
校:比较。
大悦:十分高兴。
译文:邓哀王曹冲字仓舒,很小的时候就聪慧过人,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
”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汗不敢出》
注释:敕见:皇帝下诏书接见
惶:恐惧
誉:美名、荣誉
战战:害怕得发抖的样子
语:对······说卿:你
何以:为什么
复:再,又
译文:钟毓和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
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于是奉旨进见。
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
”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
曹冲称象原文、译文及寓意学习

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寓意: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人人都能办大事。
小古文《曹冲称象》(三年级晨诵)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 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 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 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 则象重可知 矣。”
称出每块石头的重量
=
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
果然 曹冲说的办法去做,
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那一年,曹冲七岁。
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要是你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
通过学习,你看出了曹冲是一个 ( 爱动脑筋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样的 孩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人。
只要遇事动脑筋,总会找 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曹冲称象原文课文翻译

曹冲称象原文课文翻译曹冲称象原文课文翻译曹冲称象这一故事出自三国志,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曹冲称象原文课文翻译,欢迎阅读!曹冲称象原文课文翻译版本1: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尝致大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版本2: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
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于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悦,即施行焉。
版本一:曹冲年少聪明善于观察,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
孙权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要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就能知道结果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版本二:曹冲五六岁时,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就可以比得上成人了。
孙权送来一头巨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这头象的重量,向他的下属询问这件事,可众大臣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没过船痕迹的地方刻上记号,称实物装上船,那么比较之下就能知道结果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立刻按照这个办法实施行动。
注释1.智:智慧2.若:相比3.欲:想要4.意:意识5.咸:都6.致:送5.及:达到6.致:送到7.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8.访:询问9.群下:手下群臣10.理:办法;道理11.校:通“较”,比较12.物:物品13.悦:高兴,开心14.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5.尝:曾经。
16.咸:全,都17.置:安放。
18.焉:于,对它19.生:长到20.少:年少。
初中语文-文言文《曹冲称象》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曹冲称象》翻译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出处
取自《三国志》:曹冲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操的儿子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注释
智:智慧
若:相比
意:意识
及:达到
致:送来
太祖:曹操,极曹冲之父
访:询问
群下;手下群臣
理:办法
校:比较
物:物品
悦:开心
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尝:曾经。
咸:全都
焉:代词,指办法。
曹冲称象六年级上册文言文

曹冲称象六年级上册文言文
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操的儿子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
孙权曾经送来过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下属,都没法想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语文教案
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重点学会“船”和“做”,养成观察汉字占格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PPT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愿意猜谜语吗?那就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谜底:大象)
2、自由交流:你觉得怎样形容大象?如何知道大象的重量?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加深印象、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2、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称、做、站、秤、柱、杆、船、底、然、岁”、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打开“优教学生字”,教学生字、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生字、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曹冲称象》”,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