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兴华教授解郁止痛法治疗偏头痛经验
女性偏头痛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头痛为主要特征,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据统计,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在月经期、孕期、产褥期等特殊时期症状更为明显。
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将介绍女性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女性偏头痛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具体表现为:1.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偏头痛。
2. 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偏头痛。
3. 肾精不足:肾精亏损,髓海空虚,不能滋养脑窍,导致偏头痛。
4. 外感风邪:感受外邪,邪气侵犯头部,导致偏头痛。
三、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内治(1)肝郁气滞型治法: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香附、甘草等。
(2)脾胃虚弱型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方剂:六君子汤加减。
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等。
(3)肾精不足型治法:补肾益精,养血止痛。
方剂:左归丸加减。
药用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鹿角胶、龟板胶等。
(4)外感风邪型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剂:川芎茶调散加减。
药用川芎、白芷、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等。
2. 中药外治(1)中药熏蒸选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川芎、白芷、细辛等,煎煮后进行头部熏蒸,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中药敷贴选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吴茱萸、川芎、白芷等,制成药饼敷贴于头部,每日1次,每次4-6小时。
3. 针灸治疗(1)体针选取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合谷、足三里等,采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2)耳针选取耳穴,如神门、头痛点、皮质下、肝、脾、肾等,采用压丸法,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
4. 推拿按摩选用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太阳、合谷等,采用揉、按、拿、搓等手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冯兴华教授运用古方治痹经验

·324·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
冯兴华教授运用古方治痹经验
刘宏潇冯兴华
方剂学是中医药的灵魂,历代古方历经千百年 的锤炼,组方精炼,配伍巧妙。冯兴华教授临证中 擅用古方治疗风湿病专病专证,方证对应,立法方 药相合,每获良效。今撷冯兴华教授临床常用古方 十首,作一总结。 l丹栀逍遥散
2012年6月30日二诊:服用上方1周后,即感 下肢红斑疼痛减轻,局部发热减;近1个月服上药 后,下肢结节红斑明显减小,色暗,无新发。仍感乏 力,下肢沉重。上方加生黄芪609,夏枯草159,减 生薏苡仁。继服1个月。’
2012年9月3日三诊:结节红斑已愈,下肢沉 重减。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处方以健脾益气为 法,方选四君子汤加味,服药3个月,期间无复发。 随访1年。结节红斑无复发。
·l~.PLT318×109·L~,ESR 76mm·h~,RF 27
疏肝解郁法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疏肝解郁法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
作者:高贤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8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临床特征。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遗传、内分泌、代谢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笔者应用疏肝解郁法治疗肝
郁型偏头痛81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16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81例,男8例,女73例;年龄13~46岁,平均37岁;病程2~25年,平均8.2年。
对照组79例,男7例,女7l例;年龄14~50岁,平均40岁;病程1.5~23年,平均7.5年。
两组临床资料在头痛程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
比性( P >0.05)。
一种用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用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daf20ea6c85ec3a86c2c583.png)
专利名称:一种用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闵建华
申请号:CN201110311458.5
申请日:20111014
公开号:CN103041018A
公开日:
201304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该方法为用中药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即取药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各10克,桃仁、红花、枳壳、柴胡各8克,赤芍、桔梗、怀牛膝、地龙各12克,甘草6克,黄芪2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连服10剂后,头痛可消失,后可将上方药材加入枸杞子、核桃仁、龟版胶(烊化)各15克,调治3月后效果显著。
申请人:闵建华
地址:223200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世纪佳苑71-1-102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解郁止痛治紧张性头痛二方

解郁止痛治紧张性头痛二方
*导读:一方:川芎12克,枳壳、郁金、赤芍、白芍、黄芩各9克,柴胡、炙甘草、香附、醋炒陈皮各6_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
一方:川芎12克,枳壳、郁金、赤芍、白芍、黄芩各9克,柴胡、炙甘草、香附、醋炒陈皮各6_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止痛。
主治: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型,症见头痛失眠,情志不遂,喜叹息,胁痛,乏力,女性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二方:半夏、白术、天麻、茯苓、大枣、苍术、泽泻各9克,陈皮、生姜、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化痰,降浊止痛。
主治:紧张性头痛,中医辨证为痰浊内阻型,症见头痛昏蒙,胸脘闷胀,恶心多痰,食少,体胖,舌淡胖有齿痕,苔自腻,脉弦滑。
李志强
第1 页。
冯兴华教授从肝论治痹证经验介绍

冯兴华教授从肝论治痹证经验介绍
张显彬;冯兴华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6(027)005
【摘要】冯兴华教授在继承传统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痹证从肝论治的新观点。
本文谨就导师辨证治疗痹证的部分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总页数】2页(P588-589)
【作者】张显彬;冯兴华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53;不详【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邵念方教授从肝论治冠心病经验介绍 [J], 王华;陈维达;陈修保;陈泽涛
2.冯兴华治疗风湿类疾病用药经验介绍 [J], 王晓旭;冯兴华
3.胡爱民教授从肝论治糖尿病性便秘的经验介绍 [J], 万巧巧;胡爱民
4.叶小汉教授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介绍 [J], 吕颖顺
5.艾儒棣教授从肝论治男性型脱发经验介绍 [J], 杜长明; 朱宝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付济华:神奇的头痛秘方】

【付济华:神奇的头痛秘方】
神奇的头痛秘方:
头痛立效鼻嗅散:川芎18克、白芷、细辛、蒿本、羌活各9克、牙皂6克、樟脑、冰片各3克。
碾粉瓶装备用 .取少许药粉吸入鼻中,左边头痛吸右鼻,右边头痛吸左鼻,通窍止痛。
治偏头痛、血管神经头痛立效。
方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善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主各种头痛而为君药,又善治少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蒿本善治厥阴经头痛。
四药合用共为臣药,牙皂化痰通络,醒脑开窍,樟脑、冰片芳香走窜,清热止痛三药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祛风止痛之效.
杜国庆,男,49岁,偏头痛多年,三日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疼痛难忍,痛苦异常。
在本村卫生室用药后未见好转,随来就诊。
右侧头痛给予本药左边鼻孔吸入,用药后不足一分钟疼痛缓解。
病人惊为“神药”,赞叹不已!本方是身怀绝技师父所传,疗效神奇. 这是付医师的秘方。
解郁通络除偏头风

龙源期刊网
解郁通络除偏头风
作者:
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7年第05期
“偏头风”即偏头痛,属血管神经性头痛,多见于中青年女性。
部分病人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
偏头痛常于一侧痛,从颞部、眼眶和前额部开始,渐向半侧头部扩散,也可遍及整个头部。
发作时大多伴有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眼結膜和鼻黏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此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使患者非常痛苦。
治疗:需疏肝解郁,活血通络
中医认为,偏头风多因精神刺激而致肝气郁结,日久肝郁化火,火极生风,风火上扰清窍,伤及脑络则持续作痛。
病久入络,气血瘀滞,头痛更剧。
治宜疏肝解郁,清火祛风,活血通络。
方药组成及方法
柴胡15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香附10克,蔓荆子15克,白蒺藜15克,玄胡15克,丹参20克,栀子10克,地龙15克,僵蚕10克,川牛膝10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药效药理
方中柴胡、香附行气开郁,调理气机;川芎性善疏通,上行头目,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芍、白蒺藜疏肝经内热,平肝解郁;蔓荆子清利头目,善治头风;丹参活血、行血、养血、又能通络;川牛膝通利血脉,引热下行;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诸药合之,使肝郁得疏,血瘀得通,风热得除,清窍通利,则头痛速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