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课后思考题资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部分课后思考题答案要点

化学变化:学前儿童应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化学变化,如燃烧、溶解等。 物质特性:学前儿童应了解常见物质的特性,如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冰 是固体水等。 物质分类:学前儿童应初步了解物质的分类,如金属、非金属等。
地球与空间科学:天文地理、气象变化等
添加标题
发展水平: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科学教育应根据他们的 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
添加标题
因材施教:教育者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兴趣、能力和潜力,制定个性化的 教育计划,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添加标题
激发兴趣:科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有趣 的活动和实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技术与工程:简单工具使用、创新设计等
简单工具使用: 学前儿童应学会 使用简单的工具, 如剪刀、胶水等, 以促进手眼协调 和精细动作的发
展。
创新设计:通过 引导学前儿童进 行简单的制作和 设计活动,培养 他们的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科学探究:学前 儿童应通过观察、 实验等活动,了 解科学探究的基 本方法和过程, 培养科学素养。
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鼓励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引导儿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促进团队交流 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儿童协作能力 培养儿童解决冲突和协商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引导儿童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鼓励他们积极尝试
引导儿童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鼓励他们积极尝试 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和氛围,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教材思考题

第一章一、多选题1、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层次有(BCD)B.方法论 C.一般方法 D.具体方法2、幼儿园教师反思的特征有(ABCD)A.过程性B.实践性C.针对性D.反省性3、教育实验法开创者是(ABC)A普莱尔B梅伊曼C西蒙4、儿童脑功能成像研究的技术有(ABCD)A.ERP技术 B.FMRI技术 C.PET技术 D.NIRS技术5、学前教育研究量化研究常用的统计软件有(ABCD)A.SPSSB.SASC.LiserlD.Multilecel Analysis二、名词解释1、广义研究广义研究是指研究者与合作者、同事间对某些具体事务的商讨、思考、议论、审思、决议、专研、探求,是人们一般的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
2、狭义研究狭义研究是指专业研究人员从事的专业科学研究,是追求真理、探求规律的研究。
3、方法论指方法论主要探讨研究的基本前提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4、一般方法一般方法是指一般科学方法,是介于哲学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系统科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是现代科学即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发展综合的结果。
5、具体方法具体方法是指适合特定学科的专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
6、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指纯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于一般知识、普通原理和原则的建立。
7、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得出的一般原理和原则,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深入考察某一局部领域的特殊规律。
8、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指根据学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能够直接运用的教育产品。
开发研究也是学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具有可实际操作即“拿来就用”的特点。
9、质性研究质性研究也称定性研究,是指以文字和图片对教育现象作描述。
10、量化研究量化研究也称定量研究,是指用数字对教育现象加以量的表示。
三、简答题1、学前教育研究过程由哪6个环节组成?学前教育研究过程由以下6个环节组成:①选择研究问题;②查阅文献;③研究设计;④收集资料;⑤整理分析资料;⑥成果表达与评价。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通过对学前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课后习题,以下是对这些习题的整理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与发展(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入学前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它是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社会交往能力、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二)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古代社会,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以生活经验的传授和道德规范的培养为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逐渐出现。
1816 年,欧文在苏格兰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标志着现代学前教育的开端。
20 世纪以来,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二、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一)生理发展学前儿童在生理上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身高、体重不断增长,身体各器官和系统逐渐发育成熟。
例如,他们的骨骼还比较柔软,肌肉力量较弱,需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营养补充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心理发展在心理方面,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认知方面,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
情感上,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需要成人的关爱和引导。
意志方面,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需要逐步培养坚持性和毅力。
三、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一)学前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具体来说,包括培养儿童的健康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学前教育的内容涵盖多个领域,如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
健康领域注重培养儿童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身体锻炼;语言领域旨在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和倾听理解能力;社会领域帮助儿童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社会;科学领域激发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艺术领域则培养儿童的审美感受和表现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

学前教育学课后习题整理第一章、导论:1、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2、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学是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3、学前教育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学前教育的研究内容————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养。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5、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各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
(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6、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述评:作用。
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丰富的感觉刺激(4)拥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
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
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评价:评价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
学前教育原理答案

学前教育原理答案学前教育原理,这可真是个重要又有趣的话题!咱先来说说啥是学前教育。
其实啊,学前教育就是在小朋友正式上小学之前,给他们提供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习机会。
这就像是在小种子发芽前,给它准备好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和适量的雨水一样。
比如说我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事儿,我邻居家有个小朋友叫明明,那时候他还没上幼儿园呢。
有一天,明明看到其他小朋友都背着书包去学校,就哭着闹着也要去。
明明的妈妈就很无奈,不知道该咋办。
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在学前阶段,小朋友对学习和集体生活已经有了懵懂的向往。
那学前教育到底有啥重要性呢?这可太关键啦!学前教育能帮助小朋友培养良好的习惯,像是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玩具,这些看似小小的事情,其实都是在为他们未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就像盖房子得先打牢地基一样,习惯养好了,以后的成长之路才能更稳当。
还有啊,学前教育能促进小朋友的认知发展。
通过玩游戏、听故事、画画等活动,他们能认识颜色、形状、数字,还能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我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里,老师让小朋友们用积木搭房子,有个小朋友搭了一个特别有创意的城堡,还跟大家讲了城堡里的故事,这多棒啊!在学前教育中,老师和家长的角色也特别重要。
老师就像是引路人,要根据小朋友的特点和兴趣,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导他们学习和探索。
而家长呢,是小朋友最亲近的人,要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在家也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学会了一首儿歌,回家后就唱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不仅认真听,还跟着一起唱,这就让小朋友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另外,学前教育的环境也很重要。
一个安全、温馨、充满爱的环境,能让小朋友感到快乐和安心,更愿意去学习和尝试新事物。
幼儿园里色彩鲜艳的墙壁、可爱的装饰,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都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再来说说课程设置吧,学前教育的课程可不能像小学那样严肃和死板。
华中师范大学幼教园课程思考题及标准答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课程概述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做到:1.能解释下列概念的含义:课程、幼儿园课程;2.理解幼儿园课程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3.了解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4.了解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
思考题1.什么是课程?课程的本质: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2.试述几种基本的课程本质观。
(1)课程是学校计划或安排的学生学习的科目这种课程本质观认为,课程就是学校或其他的教育机构的教育者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设立的,供学生学习的各门具体的学科。
强调了学习有组织性的内容。
而组织内容的依据是各个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
这是普遍被认同的一种课程观。
(2)课程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课程本质观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各种形式的个人经验。
把课程的本质和儿童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的思想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
强调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陈鹤琴、张雪门等人都采用这一课程本质观来开展幼稚园课程实验,制定幼稚园课程标准。
(3)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以目标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思想起源于美国的课程学者博比特(bobbit)和查斯特(charist)的课程工学,后经泰勒(taylor)等人的发展,这种把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看作是课程的观念渐趋完善。
强调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课程设计。
(4)课程是学校的教学计划。
这种课程本质观把课程看作是教学计划或培养人的蓝图。
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
它是在课程学者们力图纠正课程“科目说”失之过窄,而“经验说”失之过宽的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课程观。
强调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科学设计。
3.课程可以分为那几种类型?(1)根据课程的本质不同划分:A、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综述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
1、识记:A什么是学前儿童体育;B学前儿童体育的意义。
2、领会: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
3、简单应用: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
4、综合应用: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
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
1、识记:A什么是学前儿童智育;B学前儿童智育的意义。
2、领会:学前儿童智育的目标。
2、领会:近代学前教育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必然性。
3、简单应用:A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B洛克的学前教育思想;C裴斯泰洛的学前教育思想。
4、综合应用:A分析和评价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B分析和评价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现代的学前教育
1、识记:A有准备的环境;B最近发展区;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D“五指活动”。
3、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4、简述陈鶴琴的“活教育”思想。
四、论述题
1、评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2、评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五、材料题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当代中国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
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主目标
指标
幼儿在园人数单位
万人2009年
2658
74.0
65.0
50.92015年
3400
3、简单应用:A2010—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B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
4、综合应用: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规划目标。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略)
二、名词解释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母育学校》预成论欧文的幼儿学校
三、简答题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作业参考答案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儿童在幼儿园阶段接受全面的教育。
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原理的全面认知。
下面将提供一些学前教育本科学前教育原理作业的参考答案。
第一题:请列举并解释三个学前教育原则。
1.个别差异原则:学前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发展每个儿童的潜能和个性。
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和活动设计中充分考虑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为每个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经验和支持。
2.综合发展原则:学前教育旨在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包括智力、语言、社交、情感、体育、艺术等各方面。
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能力,并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
3.亲子参与原则:学前教育强调家庭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家长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这个原则要求学前教育机构积极与家长沟通,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资源支持,鼓励家长参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共同关注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发展问题。
第二题:请简述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
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学前教育中,我们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以便更好地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
1.身体运动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从出生到2岁左右,儿童的身体运动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可以从躯干支持自己的身体,学会翻滚、爬行、坐立和走路等,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协调和控制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2.语言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从1岁半到6岁左右,儿童开始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逐渐学会说和理解单词、句子,并发展语音、词汇、语法和交流技巧等语言能力。
3.认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从3岁到6岁左右,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
他们开始能够自主地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社交情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从出生到6岁左右,儿童开始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原理课后思考题
绪论
一、简述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为对象的一个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阐述学前教育的原则、方法。
学前教育学是作为教育学科分支之一,是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的
二、谈谈你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的看法。
《学前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是教育学的分支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
学习,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和方法,更好地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学科并没有占据它应有的地位。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前教育学"的看法是:"理论性太强了""枯燥无味""学了也没用。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和各种实施形式的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过程,知道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学前教育观有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学前教育目标、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要求有
了更深的了解,明白了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学到了怎样去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知道怎样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怎样做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还学会了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施。
总的说来,学前教育学意义体现在一下几点: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正确的教育
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习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
业的信念。
第一章
一、简述学前教育、幼儿园、家庭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的含义。
1.学前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教育
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2.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
度的基础阶段。
3.家庭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家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学龄前子女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4.社会学前教育:由专职人员在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二、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有哪些特性?
1、非排他性与排他性;
2、非竞争性和竞争性;
3、外溢性
三、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①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②加大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力度;
③学前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四、学前教育的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学前教育活动的功能或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五、学前教育为何具有儿童发展价值?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的表现是什么?
学前教育活动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发展中的学龄前儿童,另一个是作为整体的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组成的
社会系统。
因此,学前教育具有儿童发展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价值的表现:①对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价值;②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
六、如何理解学前教育的基础性?
学前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奠基性的特征。
学前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开端,而且是整个教育链条的起点。
1、学龄前期是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
2、学前教育的内容具有基础性;
3、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