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测试卷
2018年-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一)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2页)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卷(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即可。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 ,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秋草独寻人去后,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④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 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写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与尾联。
(4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幕色尚未四合,雾霭也未曾上来,b ān 驳的树影被斜阳拉得老长,脚下的影子交叉树影中,有时候竟难以分辩。
小草花满地都是,晚风中,馨香阵阵飘来。
微不足道的小草花,经历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岁月才悄然绽放,此刻它们正在欢快地舞蹈。
门外的树,绿油油的,和往常一样,树下是携伴而行的老人。
孩童的笑声从老人身后 ① ,老人们立即笑开了眉眼。
这银铃般的笑声, ② 在空气中,也投射到老人们的心里。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雾霭.( ) b ān 驳( ) 携.伴而行(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飘散”“飘来”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2分)(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3)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9分)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7分)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bó()。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héng()地进行各种尝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孜.孜不倦()汲.取()(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持之以héng()渊bó()查部,再查画,其意思是下列三个义项中的“尝试”的“尝”按部首查字法应项。
A.体验 B.实验 C.辨别滋味(3分)2. 下列关于古代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望江南》作者温庭筠,他诗词兼工,是唐代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望江南”是词牌名。
B. 《隆中对》选自《三国演义》,作者陈寿,晋朝史学家。
C.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D.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3. 下列成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妄自菲薄..:“菲薄”的意思是“小看,轻视。
”B. 一鼓.作气:“鼓”的意思是“击鼓”。
C. 披坚执锐.:“锐”的意思是“锐利”。
D. 三顾.茅庐:“顾”的意思是“拜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每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促.销/簇.新狡黠./诘.难沾.染/信手拈.来不屑.置辩/通宵.达旦B.惦.记/掂.量统筹./惆.怅恣.睢/吹毛求疵.睡眼惺.忪/血雨腥.风C.滞.碍/桎.梏侍.候/藻饰.涅.槃/蹑.手蹑脚心旷神怡./贻.害无穷D.顷.刻/倾.斜渲.染/喧.嚣诡谲./味同嚼.蜡开卷.有益/卷.土重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意蕴婉惜身临其境取义成人B.摄猎洋溢望眼欲川两肋插刀C.熏陶凄惨无精打采浮光掠影D.怯懦忌讳狂妄自大雕粱画栋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B.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C.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D.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4.下列表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A.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诗人戴望舒将个体的“我”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B.契诃夫,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他们和马克·吐温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C.我们学过的《周亚夫军细柳》《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三篇课文分别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国别体史书《左传》和编年体史书《战国策》。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018-2019学年度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试卷I卷(100分)2019.01一、积累运用(30分)选择题每题3分,默写每空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ɡ)妖娆.(ráo)佝.偻(ɡǒu)亵渎.(dú)B.惊骇.(hài)游弋.(yì)宽宥.(yǒu)麾.下(huī)C.恣.雎(zì)嗤.笑(chī)栈.桥(zhàn)箴.言(zhēn)D.停滞.(chì)豢.养(huàn)绾.发(wǎn)箪.食(dā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逞能撮弄盘缠三顾茅芦B.恪守尴尬盲从附庸风雅C.拮据应酬戮破前仆后继D.秘决尴尬困厄李代桃僵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厦门市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
B.对这次集体活动,班主任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纪律。
C.经过办案人员艰苦卓绝的工作,这件蹊跷的案子终于水落石出....。
D.狂热的球迷们歇斯底里....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增加,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判别有误的一项是()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比喻、对偶、拟人)B.风从水面掠过,留下粼粼碧波;雨从山头飘过,留下片片新绿;阳光从林间穿过,留下丝丝暖意;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该留下点什么东西呢?(排比、反问)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比喻)D.有责任感的“80后”现在少了吗?不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勇于献身。
(设问)6、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__ 班级: 考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不---------------------要---------------------在---------------------密---------------------封---------------------线---------------------内---------------------答---------------------题-------------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倜怅(ch àng ),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场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B.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hu áng )的印象。
C.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D.经历过风暴(b ào)、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
2.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提拔、晋升)。
(《出师表》) B.留取丹心照汗青(红心,比喻忠心)。
(《过零丁洋》) C.望西都,意踌躇。
(凝滞不前)《山坡羊•潼关怀古》 D.以塞忠谏之路也。
(堵塞,阻隔)(《出师表》)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B 、网络之上,不乏飞短流长....者,他们热衷传播一些“小道”消息,以博人眼球,冲击法律底线,戏耍社会大众的认知,我们应坚决抵制。
部编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九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3道小题。
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其中,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写;笔答题部分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相应位置作答。
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6分】(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7分】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1)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2)何满子的爷爷在荣膺.这个尊号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3)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A. tuóyōng jíyìB. duòyīng xīyèC. tuóyōng xíyìD. duòyīng jíyè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洋溢前仆后继不屑置辨B.旁鹜相得益彰天伦之乐C.亵渎李代桃僵单食壶浆D.恣睢走头无路鸠占鹊巢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学生写作文,要用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在使用新版本教材之后,通过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美文,使我的文化品位大大提高。
C.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D.青岛地铁13号线即将试运营,为此,地铁公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要求员工牢固树立“地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本题满分11分】4.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写出了塞下秋天天气之“异”一极其寒冷,连大雁也过早地飞离衡阳。
B.“瀚海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浩大苍茫的整体形象,是为了反衬下文在主帅营帐里摆筵席的欢乐场面。
肥西县20182019九年级上期末质量测试卷

2018-2019学年(上)合肥市肥西县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统一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任选5空默写)(5分)○1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岸芷汀兰,。
(范仲淹《岳阳楼记》)○4,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6刘禹锡虽在巴山楚水,二十三年遭弃置,仍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句,传达了见新人辈出无限欣慰的豁达。
1.(1)○1凫雁满回塘○2蜡炬成灰泪始于○3郁郁青青○4溪云初起日沉阁○5直挂云帆济沧海○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共10分。
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6分)茶对于中国人,已经远远超出了一种饮品的范筹,而沉淀为一种文化。
不比日本茶道的精细、尊贵,中国的茶更有普适性。
它可以是可以是农村粗瓷碗中的香甜,可以是紫茶壶中的高贵,也可以是玻璃杯中的平常,它可以慢慢地品味,也可以开怀畅饮,各有各的滋味,但不变的是那其中所蕴藏的安然,苦涩中携带的一丝清甜,犹如人生之路,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kuì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分)蕴.藏()kui赠()(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分)(3)文中“沉淀”的意思是,“畅饮”中“畅”的意思是。
(2分)(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2分)2.(9分)(1)zūn yùn 馈(共1分。
每空0.5分)(2)范筹范畴(共1分。
每空0.5分)(3)凝聚;积累痛快(共2分。
每空1分)(4)示例:平淡是它的本色(共2分,意思对即可)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题目。
(4分)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写在指定方格内。
(2分)沟通,是春天的绵绵细雨,滋润着人们干hé(▲)的心田;沟通,是夏天的习习凉风,沉寂了人们狂躁的喧xiāo(▲);沟通,是秋天的澹.(▲)澹江水,带走了人们无尽的忧思;沟通,是冬天的熊熊炭火,消融.(▲)了人们尘封的jiān(▲)冰。
因为沟通,心灵之门敞开,阳光和幸福结伴往来。
2.名著阅读:下面对《格列佛游记》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遇风暴,“羚羊号”触礁沉没了。
格列佛和五个水手跳上救生艇逃生,可是半途上那艇也翻了。
格列佛和五个水手被风浪刮到利立浦特岛上。
B.大人国国王赐给他尊贵的爵位,并命令他把不来夫斯古灭掉,把它沦为自己的一个行省,格列佛不同意,国王和大臣便对他不满起来,要加害于他。
C.小人国的人都把格列佛当作怪兽,纷纷跑来看他。
有人提议可利用格列佛去赚钱,主人便带他到各城镇去展览,还让他表演刀棒技艺,一时轰动了全国。
D.格列佛在大人国住了两年。
有一次,他和国王出外旅行时,装他的箱子被老鹰叼到半空中,然后又掉到海里,幸好遇见一只英国海轮搭救了他。
3. 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的活动中,你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学校附近路口维持交通秩序。
当绿灯已转为红灯时,一个阿姨牵着孩子准备横穿马路,你认为这么做既不文明又很危险,就拦住这位阿姨说:“▲”。
阿姨听完后微微一笑,停了下来。
(3分)4.汉字可以传递丰富的意味。
下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说明文字。
(3分)▲5.下面是《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近期公布的公众心中“最向往人群”与“较为诚(1)概述图表传递的主要信息。
(2分)▲(2)请依据上述对比图,对目前的“道德建设”提出一点合理的建议。
(2分)▲6.默写。
(6分)(1)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上)合肥市肥西县九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统一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任选5空默写)(5分)○1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岸芷汀兰,。
(范仲淹《岳阳楼记》)○4,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6刘禹锡虽在巴山楚水,二十三年遭弃置,仍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句,传达了见新人辈出无限欣慰的豁达。
1.(1)○1凫雁满回塘○2蜡炬成灰泪始于○3郁郁青青○4溪云初起日沉阁○5直挂云帆济沧海○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共10分。
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6分)茶对于中国人,已经远远超出了一种饮品的范筹,而沉淀为一种文化。
不比日本茶道的精细、尊贵,中国的茶更有普适性。
它可以是可以是农村粗瓷碗中的香甜,可以是紫茶壶中的高贵,也可以是玻璃杯中的平常,它可以慢慢地品味,也可以开怀畅饮,各有各的滋味,但不变的是那其中所蕴藏的安然,苦涩中携带的一丝清甜,犹如人生之路,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kuì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分)蕴.藏()kui赠()(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分)(3)文中“沉淀”的意思是,“畅饮”中“畅”的意思是。
(2分)(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写一句恰当的话。
(2分)2.(9分)(1)zūn yùn 馈(共1分。
每空0.5分)(2)范筹范畴(共1分。
每空0.5分)(3)凝聚;积累痛快(共2分。
每空1分)(4)示例:平淡是它的本色(共2分,意思对即可)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题目。
(4分)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1)以上内容出自艾青的诗作《》,这首诗抒发的主要情感是。
(2)“‘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这里的“兄弟”是(人名),这“兄弟”是因为(情节)被发配沧州的。
(2分)3.(1)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抒发了他对保姆大堰河及劳动人民的真挚怀念和热情赞美。
(2)林冲误入白虎堂(共4分,每空1分,)4.肥西县创建“文明县城”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了让我们每一个人担当起此项责任,肥西某校九年级某班开展“与责任同行”的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0分)(1)班委会准备委托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以唤起大家的责任意识。
(字数不超过10个)(2分)(2)小明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肩上的责任——脚下的基石”征文比赛,以下是从他的文章中摘录出来的,请你帮他修改。
(4分)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
”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敢承担,实践担当的精神,增加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
[A]精忠报国体现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C]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儿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
○1画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一词改为“”。
○2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正确语序为。
(3)同学们准备为学校尽一份力,打扫学校的操场,每位同学都负责一块区域,但班上的同学刘伦却不管不顾,随意挥了两下扫帚就罢工了。
对此,你怎样劝说他?(4分)4.(10分)(1)(2分)示例:○1责任心强,美名远扬。
○2勇于担当,光芒万丈。
(共2分。
意思对即可)(2)(4分)○1增加提升(共2分。
每空1分)○2[C] [B][A](共2分)(3)(4分)示例:刘伦同学,爱护学校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位在校学生的责任,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护它,洁净的操场会让每一位同学受益,看着干干净净的操场,每个人都会开心的,我猜你也是,对吗?(共4分。
意思对即可)二、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13分)①“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4分)6.开头两段引用名言,有什么作用?(2分)7.第④段加点的“一切”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8.第⑥段举戴震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9.从本文来看,我们应该怎样做学问?(3分)5.(4分)治学要有怀疑精神。
(或: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共4分。
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6. (2分)提出中心论点,并充当道理论据有力论证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使开头显得与众不同,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共2分。
答对每一点1分)7. (2分)“一切”表范围,表明怀疑精神是全部学问的基本条件,无一例外,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共 2分。
)8. (2分)举戴震做学问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述了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说服力强。
(共2 分。
)9. (3分)读了选文,我们懂得了应该用怀疑精神做学问;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只有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共3 分。
每一点1分)【二】(15分)画香味的女孩王举芳○1亲戚住院化疗,我时常去陪护。
○2今天是周末,病房里来了很多探视病人的亲友,平日肃静的病房,有了笑语,有了缕缕欢快的气息。
○3阳光很好,我推开病房阳台的门。
阳台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女孩,膝上放着一个纸板,左手扶着纸板,右手快速移动着,好像在写字或者画画。
○4我走了过去,蹲下来,女孩看看我,羞涩地笑笑,停止了作画,把纸板递给我:“阿姨,你看看我画的画好不好看,行吗?”女孩望着我,一双大眼睛映着阳光,闪着清澈的光芒。
○5“行,我看看。
”我接过女孩手中的画。
画面很简单,一只碗,碗里盛放着一些月牙形的食物。
“这是饺子吗?”我问。
女孩点点头。
○6“我妈妈好几天没吃饭了,爸爸说妈妈过几天才能吃饭。
妈妈好几天没吃饭,一定很饿,我就想画幅画给她。
我妈妈以前没生病的时候,给我讲过‘望梅止渴’的故事。
妈妈最爱吃饺子,我就给她画了饺子。
”女孩低下头,脸上布满了忧伤。
○7“这画送给你妈妈?哪个是你妈妈啊?”我第一次见这个女孩,还不清楚哪位病人是她妈妈。
○8“23床。
”女孩弱弱地说。
○923床?哦,我记起来了,是那个患食道癌的女病人。
我的心禁不住一紧。
昨天听她的丈夫说,女人撑不了几天了。
○10“小彤,画完了吗?妈妈想看你的画。
”23床的丈夫走了过来,神情疲惫..,却满脸笑意。
○11“画好了。
我给妈妈画了饺子。
”女孩把画举给爸爸看。
○12“嗯,小彤画的真好,妈妈一定会喜欢的。
”男人蹲下,抱住女孩,在她脸上亲吻了一下。
我看见他的眼里,有没有落下来的泪滴。
○13“等一等。
”女孩说着,拿起画笔,在碗的周围画了许多小点。
○14“这小点是什么啊?”爸爸问她。
○15“是饺子的香味。
你闻闻,香不香?”女孩把画贴近爸爸的口鼻。
○16“香,香……”爸爸低下头,揉搓着眼睛。
○17第二天上午,女孩依然在阳台上画画。
这次画的是一盘绿色的蔬菜,周围依然点了许多小点。
她说妈妈夸她画的饺子特别好,因为画上了香味。
我听了,努力仰起脸,不让女孩看到我眼里的泪水。
○18一连几天,女孩每天都在为妈妈画画,有时候坐在妈妈的病床前画,有时候坐在阳台上画。
○19她的妈妈已十分虚弱,精神越来越差,有时候出神地看着女孩,眼神呆滞..而又充满了光彩..。
○20那一天,医生让23床出院,回家静养。
我们知道,她的生命已快走到终点,不禁悲伤满怀。
她才31岁的华年,而她的女儿,才刚刚5岁。
○21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想起那个为妈妈画香味的女孩;那用很多点连成的香味和亲情在我的心间弥漫,馨香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