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 基础训练 金属活动性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金属活动性(习题)1.下列现象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A.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B.电线一般选用铜制而不是银制C.在化合物中,铁常显+2、+3 价,铜常显+1、+2 价D.相同条件下,锌和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Mn+H2SO4 MnSO4+H2↑ B.Fe+MnSO4 FeSO4+Mn C.Mg+MnSO4 MgSO4+Mn D.Mn+CuSO4 MnSO4+Cu3.某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④⑤4.金属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将 Cu 片插入 AgNO3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设计方案探究 Fe、Mg、Cu、Zn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向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得到的固体物质是()A.铁和锌B.银C.铁和银D.铁、银、锌6.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含有镁和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铜,一定不含有镁和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7.向Cu(NO3)2、AgNO3、Zn(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C.滤渣中可能含有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Zn2+8.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AgNO3 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金属活动性(习题)

金属活动性(习题)1.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指金()A.熔点高B.延展性好C.化学性质稳定D.有金属光泽2.铝、铜、铁、锌四种金属具有的相同的化学性质是()A.良好的延展性B.良好的导电性C.都能跟盐酸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跟氧气反应3.下列金属单质能与FeSO4溶液反应的是()A.银B.锌C.铜D.金4.常温下,下列物质不能和金属铝发生反应的是()A.硫酸B.硝酸银溶液C.氧化铜D.硫酸亚铁溶液5.下列合金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能完全溶解的是()A.生铁(铁和碳)B.硬铝(镁和铝)C.黄铜(铜和锌)D.18K黄金(金、银和铜)6.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的化合物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乙>丙>丁>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7.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X表面有气泡产生;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 B.X>Y>ZC.Y>X>Z D.X>Z>Y8.将金属X置于AlCl3溶液中,X表面无固体析出;而将其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会发生反应:X+2AgNO3X(NO3)2+2Ag。
由此可判断X、Al、Ag的金属活动活性顺序为()A.Al>Ag>X B.Ag>X>AlC.Al>X>Ag D.X>Al>Ag9.请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2NaHCO3Na2CO3+H2O+CO2↑___________(2)CaO+H2O Ca(OH)2___________(3)H2+CuO Cu+H2O ___________(4)Cl2+2KBr2KCl+Br2 ___________ 10.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金属活动性专题

金属活动性专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金属中,活动性由弱到强的是()A.Cu、Fe、Zn B.Al、Mg、Zn C.Zn、Fe、Hg D.Mg、Zn、Al2.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颜色B.称取质量C.用磁铁吸引D.插入稀盐酸中3.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a>c B.a>b>c C.b>c>a D.c>a>b4.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下列的()A.Ag B.Cu C.Ag、Cu D.无法确定5.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渣中()A.只有银B.只有银和铁C.可能含有锌D.一定有银、铁、锌6.为了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7.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B.生成H2的速率N>M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D.生成H2的质量M<N8.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横坐标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B.C.D.9.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跟盐酸反应来生成的是()A.氯化锌B.氯化铁C.氯化亚铁D.氯化镁10.金属插入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A.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B.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D.铜片插入硫酸铝溶液中11.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甲>乙C.乙>甲>丙D.甲>乙>丙1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题

根据金属的位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根据金属的位置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都在氢前金属: 都在氢前金属: 1、可采用与酸反应,根据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 、可采用与酸反应, 2、可采用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是否反 、 应来判断。 应来判断。 氢前与氢后金属: 二、氢前与氢后金属: 1、可采用与酸反应,根据与酸是否反应来判断 、可采用与酸反应, 2、可采用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是否反 、 应来判断。 应来判断。 都在氢后的金属: 三、都在氢后的金属: 可采用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是否反应来 判断。 判断。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Cu Hg Ag Pt Au 铜 汞 银 铂 金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 活动性就越强。 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后面的金属从动性,直接使用下列试 、用实验比较铜、铁的金属活动性, 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B) A.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盐酸溶液 D.硫酸铜溶液 硝酸银溶液 盐酸溶液 硫酸铜溶液 7、经过课外学习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 、经过课外学习发现, ) 动性顺序中: 、 、 、 、 、 、 、 、 动性顺序中:K、Ca、Na、Mg、Al、Mn、Zn、Fe、 Sn、Pb、(H)、Cu、Hg、 Ag 、Pt、Au 、 、 、 、 、 、 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⑴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 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 ⑵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 价。写出一个有金属锰参加 的置换反应方程式: 的置换反应方程式: 。
金属活动性中考试题集锦

金属活动性习题1、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A.Fe、Ag、Cu(NO3)2 B.Fe、Cu、AgNO3C.Fe、CuSO4、AgNO3 D.Fe、Cu、Ag、HCl1、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的粉末,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A>B B.反应后A、B可能都有剩余C.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D.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1题2题3题2、某混合溶液是由稀硫酸、碳酸钾溶液、稀硝酸、氯化铜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该混合溶液组成是()A.稀硫酸、碳酸钾溶液B.稀硫酸、氯化铜溶液C.稀硝酸、碳酸钾溶液D.稀硝酸、氯化铜溶液3、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表示的溶液pH=7 B.N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铁和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含有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亚铁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铜5、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无Cu2+,可能有Fe2+B.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没有Cu2+和Fe2+C.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2+,则一定有Fe2+D.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2+,则可能有Zn2+和Fe2+6、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该固体粉末少,加足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2)过滤,白色沉淀足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判断正确是A.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B.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不含,可能含有氯化钾C.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钾D.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不含硫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钾7、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铁矿石是工业炼铁主要原料之一.下列铁矿石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其中以磁铁矿石为原料的炼铁化学方程式为.(2)铁红是红色颜料,其成分是Fe2O3.将一定量的铁红放入适量的稀盐酸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向反应后铁粉,铁粉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氯化铁常用作印刷电路板腐蚀剂,其过程发生如下2FeCl3+Cu=2FeCl2+CuCl2.取反应所得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有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填字母).A.向反应后的固体滴加稀盐酸中,一定有气泡产生B.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氯化亚铁C.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铜 D.反应后固体中一定含有Cu、Fe、Zn.8、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引进其它金属离子)回答问:①固体X是.②写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Al>Cu>R,猜想二:,猜想三:R> Al>Cu,【查阅资料】 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金属活动性顺序典型例题2

例1:(09娄底)将X、Y、Z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10%的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现象,Y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则X、Y、Z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X>Z>Y B.Z>Y>X C.X>Y>Z D.Z>X>Y例2:(09贵州黔东南州)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其中可行的是()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第Ⅱ类题型: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例3:(09大庆)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AgNO3、Cu(NO3)2,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之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体产生。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Cu,一定不含Zn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Zn和Cu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D.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有AgNO3和Cu(NO3)2分析:此题考查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顺序问题。
Zn都能与AgNO3、Cu(NO3)2反应,那就要按照Ag、Cu活动性“先弱后强”的顺序发生,即Zn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
按照加入Zn的质量由少到多分别加入到此废液中,滤渣组成及滤液中的溶质分析如下表:所以,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可对应前四种情况之一。
故选D。
点评:如果金属与混合溶液中的两种盐都能反应,那么金属要先与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所在盐溶液反应,即“先弱后强”。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中考试题中也会出现金属只与一种盐发生反应的情况,那就不存在反应的先后顺序了,题目更简单了。
中考化学专题:《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专题练习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稀硫酸中,只有乙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再将甲加入到丙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
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两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2、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 B.Fe C.Zn D.Al3、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4、验证Zn、Fe、Cu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试剂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FeSO4溶液、Zn、CuB.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CuC.ZnSO4溶液、FeSO4溶液、CuD.ZnCl2 溶液、Fe、CuCl2溶液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X>Y>Z B.Y>X>Z C.X>Z>Y D.无法判断6、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合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C.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D.锌粉、铁粉分别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泡速率较快,说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7、已知化学反应:X+YSO4 = Y+XSO4,根据此反应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X一定是金属铁B.Y一定是金属铜C.X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D.Y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8、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测试: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下列常见金属的元素名称、符号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均正确的一组是()A.金(Au)>银(Ag)>铜(Cu)B.钾(K)>钙(Ca)>钠(Na)C.锌(Zn)>铁(Fe)>贡(Hg)D.铝(Cl)>镁(Mg)>锌(Zn)2.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甲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乙、丙、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丁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但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D.乙>丁>丙>甲3.下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4.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Z、Y、XB.X、Y、ZC.Y、X、ZD.X、Z、Y6.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7.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稀硫酸、ZnSO4溶液、CuSO4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一、知识准备1、金属活动性顺序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意义:(1),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活动性越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___前面的金属,才能从酸中置换出_____。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__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___面的金属从它们的___________中置换出来。
3、应用:(1)考查金属与酸之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①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_____面;②酸主要是_______、________等;③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中,生成物中铁为____价(________)④两条重要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查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①只有排在_____的金属才能把_______的金属从其_____________ 中置换出来;②特殊性:由于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们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③金属化合物必须_____于水;④铁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时生成______价的______,⑤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优先规律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反应;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与盐反应。
二、典型习题(一)根据化学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1.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X+YSO4=XSO4+Y ②Y+2ZNO3=Y(NO3)2+2Z ③X+H2SO4=XSO4+H2↑④Z与H2SO4不发生反应。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A.X>Y>Z B.Z>Y>X C.Y>Z>X D.X>Z>Y 2.将金属M置于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由此可判断M、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M、Zn、Cu B. Zn、M、Cu C. Zn、Cu、M D. Cu、M、Zn3.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Y>Z B. X> Z > Y C. Z> X>Y D. Y>Z >X 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 ;Br2+2KI=2KBr+I2;I2+Na2S=2NaI+S↓由此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12+2NaI = 2NaCl+I2 B.I2+2KBr = 2KI+Br2 C.Br2+Na2S = 2NaBr+S↓D.C12+K2S = 2KCl+S↓5. 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 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 析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1是()A.X>Y>Z B. Y>X>Z C. Y>Z>X D. X>Z>Y 6.某校同学以“比较Al、X、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所用药品】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Al、X、Cu三种金属。
【实验记录】Al X Cu 现象开始时几乎无气泡产生产生气泡速度慢无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速度快产生气泡速度慢无气泡产生【分析与结论】(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铜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_。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7.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C>B B.C>A>B C.C>B >A D.A>B>C 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X Z Y B. X Y Z C. Y Z X D. Z Y X 9.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 B.b>a>c C.a>c>b D.b>c>a 10.锰(Mn)和镍(Ni)都是金属,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将镍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
则Mn 、Ni 、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A.Mn Cu Ni B. Ni Mn Cu C.Cu Ni Mn D. Mn Ni Cu 1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A.甲>丙>乙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12. 为比较四种金属X、Y、Z、W的金属活动性,小刚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实验。
参加反应的物质X Y Z W W(NO3)2的溶液— √— ZNO3的溶液√√√稀盐酸— √— √则它们的活动顺序为:()A.Y>W>X>Z B.Y>W>Z>X C.Y>X>W>Z D.X>Y>W>Z 13. 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
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盐酸D.硝酸钠溶液(二)判断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21.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镁与稀硫酸B、锌与硫酸铜溶液C、铝与硝酸银溶液D、汞与氯化铜溶液 2.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如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汞与硝酸银溶液B.铜与硝酸镁溶液C.锌与硫酸亚铁溶液D.铝与稀盐酸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A.FeCl2 B.ZnCl2 C.MgCl2 D.FeCl3 (三)根据反应图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1.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B.铁、锌C.锌、铁D.锌、镁 2.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3.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4.A、B两种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2。
现将等质量的A、B粉末分别加入到盛有完全相同的稀硫酸的两个烧杯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下面两个图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氢氢气气A.金属活动性顺序A>B 质质量A 量B.两烧杯中的硫酸均不足量 B B A C.相对原子质量A>B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A=B 0 0 时间金属的质量5.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M、N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及活动性关系为()A.相对原子质量M<N,活动性M>N B.相对原子质量M>N,活动性M>N C.相对原子质量M=N,活动性M<N 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活动性M<N 6.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都生成3+2价的硫酸盐,其产生氢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为甲>乙>丙B.反应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一定相同C.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甲>乙>丙D.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甲,最慢的是乙7.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A比金属B活泼B.相对原子质量:A>B C.A、B均消耗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均比反应前各自酸溶液的质量大D.A、B均消耗完时,产生H2质量:A <B 8.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mMg AlmMg AltmAl MgtmMg AltA B A B C Dt9.用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跟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均有剩余C.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D.反应完成后,两种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10.将铁、镁、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质量相同,其原因可能()A.放入铁、镁、铝的质量相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B.放入铁、镁、铝的质量比是28:12:9,跟足量的盐酸反应C.放入铁、镁、铝的质量比是56:24:27,跟足量的盐酸反应D.放入铁、镁、铝均为过量,跟三种金属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四)对于多种物质间的置换反应,反应后生成物的推断:1.在AgNO3 、Cu(NO3)2 ,、Zn (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全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滤纸上有Ag 、Cu 、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 、Cu,滤液中有Zn2+、Fe2+C.滤纸上有Ag 、Cu,滤液中有Cu2+ 、Zn2+、Fe2+ D.滤纸上有Ag 、Cu 、Fe 、Zn ,滤液中有Zn2+、Fe2+ 2.往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滤纸上剩余物质是:() A.Fe和Cu B.Cu C.Zn D.Fe 3.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Mg、Al B.Cu、Ag C.Al、Cu D.Mg、Ag 4.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