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接入网QoS技术白皮书(new)

合集下载

华为路由器 服务质量(QoS)

华为路由器 服务质量(QoS)

服务质量(QoS)文档版本01发布日期2019-05-17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19。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目录1 简介 (1)2 了解QoS (2)3 相关信息 (5)1简介本文介绍了服务质量(QoS)的产生背景、度量指标、服务模型和基于DiffServ模型的QoS业务。

QoS是数通的基本特性,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WLAN等产品均支持配置QoS。

2了解QoS产生背景网络的普及和业务的多样化使得互联网流量激增,从而产生网络拥塞,增加转发时延,严重时还会产生丢包,导致业务质量下降甚至不可用。

因此,要在网络上开展这些实时性业务,就必须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网络拥塞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是增加网络带宽,但从运营、维护的成本考虑,这是不现实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应用一个“有保证”的策略对网络流量进行管理。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有效管理网络资源的技术。

QoS针对各种业务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

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它允许不同的流量不平等地竞争网络资源,语音、视频和重要的数据应用在网络设备中可以优先得到服务。

度量指标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包括传输链路的带宽、报文传送时延和抖动、以及丢包率等。

NetStream技术白皮书

NetStream技术白皮书

NetStream技术白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目录1前言 (1)2技术简介 (2)3关键技术 (3)3.1NetStream的报文格式 (3)3.2NetStream流输出的三种方法 (5)3.3NetStream统计信息的提取与输出处理 (6)3.4NetStream的能力 (8)4典型应用 (10)4.1NDE的部署 (10)4.2安全监控 (10)4.3AS域规划 (11)4.4组播流量统计与规划 (11)4.5ISP间的流量分帐 (12)5结束语 (12)附录A 缩略语 (13)NetStream技术白皮书摘要:NetStream是一种基于网络流信息的统计与发布技术,可以对网络中的通信量和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基于各种业务和不同的QoS进行管理和计费。

NetStream主要包括三个设备NDE、NSC、NDA。

NDE负责流量采集和发送;NSC设备负责收集和存储NDE发来的流量统计数据信息;NDA复制对统计信息分析,分析的结果为网络计费、网络规划、网络监控、应用监控和分析等提供依据。

本文档重点介绍NDE,NSC/NDA在其他文档中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流、采样、聚合、流量采集、流量发送1 前言Internet的高速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带宽和可预测的QoS,同时用户也需要对网络进行更细致的管理和计费,为此就需要支持这种需求的相应技术。

NetStream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基于网络流信息的统计与发布技术,它可以对网络中的通信量和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基于各种业务和不同的QoS进行管理和计费。

从而提供如下应用:计费——NetStream为基于资源(如线路、带宽、时段等)占用情况的计费提供了精细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IP地址、包数、字节数、时间、TOS和应用类型等。

Internet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来实行灵活的计费策略,如基于时间、带宽、应用、服务质量等。

华为 5G-Advanced(2021)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

华为 5G-Advanced(2021)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

5G-Advanced网络技术演进白皮书(2021)——面向万物智联新时代从产业发展驱动角度看,键,全球的主要经济体均明确要求将5G作为长期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从业务上5G将要进入千行百业,从技术上5G需要进一步融合DOICT等技术。

因此本白皮书提出需要对5G 网络的后续演进—5G-Advanced进行持续研究, 并充分考虑架构演进及功能增强。

本白皮书首先分析了5G-Advanced的网络演进架构方向,包括云原生、边缘网络和网络即服务,同时阐述了5G-Advanced的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智慧、融合与使能三个特征。

其中智慧代表网络智能化,包括充分利用机器学习、数字孪生、认知网络与意图网络等关键技术提升网络的智能运维运营能力,打造内生智能网络;融合包括行业网络融合、家庭网络融合、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等,实现5G与行业网协同组网、融合发展;使能则包括对5G交互式通信和确定性通信能力的增强,以及网络切片、定位等现有技术的增强,更好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

,华为,爱立信(中国),上海诺基亚贝尔,中兴,中国信科,三星,亚信,vivo,联想,IPLOOK,紫光展锐,OPPO,腾讯,小米(排名不分先后)1 产业进展概述 (01)1.1 5G产业发展现状 (01)1.2 5G网络演进驱动力 (01)1.2.1 产业发展驱动力 (01)1.2.2 网络技术驱动力 (02)2 5G-Advanced网络演进架构趋势和技术方向 (04)3 5G-Advanced关键技术 (06)3.1 网络智能化 (06)3.1.1 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 (06)3.1.2 智能网络应用场景 (08)3.2 行业网融合 (08)3.3 家庭网络融合 (09)3.4 天地一体化网络融合 (10)3.5 交互式通信能力增强 (11)3.6 确定性通信能力增强 (11)3.7 用户面演进 (12)3.8 网络切片增强 (12)3.9 定位测距与感知增强 (13)3.10 组播广播增强 (13)3.11 策略控制增强 (13)4 总结和展望 (14)5G网络的全球商用部署如火如荼。

华为NE80路由器QoS简介

华为NE80路由器QoS简介

目录第1章 QoS简介.....................................................................................................................1-11.1 概述....................................................................................................................................1-11.2 传统的分组投递业务..........................................................................................................1-11.3 新业务引发的新需求..........................................................................................................1-11.4 拥塞的产生、影响和对策...................................................................................................1-21.4.1 拥塞的产生..............................................................................................................1-21.4.2 拥塞的影响..............................................................................................................1-31.4.3 对策.........................................................................................................................1-31.5 几种主要的流量管理技术...................................................................................................1-31.6 QoS解决方案.....................................................................................................................1-41.6.1 RSVP.......................................................................................................................1-41.6.2 Diff-Serv模型..........................................................................................................1-41.7 IP网络中的Diff-Serv模型.................................................................................................1-51.7.1 Diff-Serv网络结构...................................................................................................1-51.7.2 DS field和DS codepoint.........................................................................................1-51.7.3 标准的PHB.............................................................................................................1-61.7.4 推荐的DSCP...........................................................................................................1-71.8 MPLS网络对QoS流量的处理..........................................................................................1-91.8.1 EXP field..................................................................................................................1-91.8.2 QoS流量在MPLS域上的处理................................................................................1-91.9 实现Diff-Serv的相关技术................................................................................................1-101.9.1 流量调整的依据.....................................................................................................1-101.9.2 流分类....................................................................................................................1-101.9.3 流量监管与整形.....................................................................................................1-101.9.4 srTCM与trTCM算法............................................................................................1-111.9.5 拥塞管理和避免.....................................................................................................1-13第1章 QoS简介1.1 概述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是各种存在服务供需关系的场合中普遍存在的概念,它评估服务方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能力。

Secoway USG5000 技术白皮书

Secoway USG5000 技术白皮书

华为Secoway USG5000防火墙技术白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目录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墙产品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墙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墙设备的使用指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防火墙设备的技术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墙的可靠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火墙的性能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隔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IP访问控制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层访问控制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为VRP QoS技术白皮书

华为VRP QoS技术白皮书

华为VRP QoS技术白皮书QoS及其功能在传统的IP网络中,所有的报文都被无区别的等同对待,每个路由器对所有的报文均采用先入先出(FIFO)的策略进行处理,它尽最大的努力(best-effort)将报文送到目的地,但对报文传送的可靠性、传送延迟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

随着IP网络上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对IP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IP网络的尽力服务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

如V oIP业务,如果报文传送延时太长,将是用户所不能接受的(相对而言,email和FTP对时间延迟并不敏感),为Internet提供支持QoS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

QoS旨在针对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例如:提供专用带宽、减少报文丢失率、降低报文传送时延及时延抖动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QoS提供了下述功能:报文分类和着色避免和管理网络拥塞流量监管和流量整形QoS信令协议下面的例子讲述了网络发生拥塞时,报文在无QoS保证和有QoS保证网络中的不同处理过程。

图1所示为发生拥塞时,网络设备的一个接口在不支持QoS的情况下,报文的发送情况:图1先进先出队列示意图所有要从该接口输出的报文,按照到达的先后顺序进入接口的FIFO队列尾部,而接口在发送报文时,从FIFO队列的头部开始,依次发送报文,所有的报文在发送过程中,没有任何区别,也不对报文传送的质量提供任何保证。

图2则是一个用PQ队列来支持QoS的报文发送情况:图2PQ队列示意图在报文到达接口后,首先对报文进行分类,然后按照报文所属的类别让报文进入所属队列的尾部,在报文发送时,按照优先级,总是在所有优先级高的队列发送完毕后,再发送低优先级队列中的报文。

这样在每次发送报文时,总是将优先级高的报文先发出去,保证了属于较高优先级队列的报文有非常低的时延,其报文的丢失率和通过率这两个性能指标在网络拥塞时也可以有一定的保障。

QoS可以控制各种网络应用和满足各种网络应用要求,如:1.控制资源。

华为网络资料关于8011 QoS介绍

华为网络资料关于8011 QoS介绍

QoS服务,网络在流量参数描述的范围内,预留资
源以承诺满足该请求

DiffServ模型:当网络出现拥塞时,根据业务的不 同服务等级约定,有差别地进行流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和转发来 解决拥塞问题
Best-Effort 模型
Best-Effort是单一的服务模型,也是最简单的服务
模型。
应用程序可任意发送任意报文,不需要事先得到批
准或通知网络
网络尽最大可能发送这些报文,但对时延,可靠性
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障
Best-Effort
service是目前Internet的缺省服务模型,
主要实现技术是先进先出队列(FIFO)
IntServ 模型

为应用提供可控制的、端到端的服务 网络单元支持QoS的控制机制 应用程序向网络申请特定的QoS服务
NE40&80支持的流分类规则
流分类方式
简单流分类
流分类规则
IP Precedence DSCP 1、入队列
动作
2、优先级映射(remark)
MPLS EXP
802.1P优先级 复杂流分类 IP报文的五元组 分片报文的类型 源MAC地址 1、CAR 2、NAT 3、Remark
时间段Time-Control/Time- 4、重定向 Range 5、策略路由
8011即将发布版本:V3R2
V1R2和V3R2版本均支持DiffServ模型
概述

根据DiffServ模型,NE40&80在网络边缘路由器实施复杂流 分类,在网络核心路由器实施简单流分类。

Diff-Serv边缘路由器 复杂流分类 流量监管
流量整形

华为 eSpace 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V2.3 技术白皮书

华为 eSpace 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V2.3 技术白皮书

技术白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1月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5。

保留一切权利。

1 统一通信发展的业务驱动从人类产生以来,更高效的通信沟通手段一直是关键的生产力要素。

烽燧、鼓声、邮驿通信、飞鸽传书等是古代进行通信的手段。

工业革命开始后,1843年亚历山大.贝恩在英国发明了第一代传真,1844年莫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发出人类第一封电报,1875年亚历山大·贝尔在美国发明电话,20世纪又发明了空分交换机、电视、电视会议、数字程控交换机、视频电话。

近现代通讯手段使得人类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Internet的大发展,移动通信的普及,Email/IM/VoIP/Web conference等通信手段更加丰富、廉价和易于获得,尤其是近年来的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众多传统固定沟通工具能够通过移动的方式进行。

虽然沟通手段变得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每种沟通手段往往发源自不同的技术,遵从不同的标准,需要不同的设备。

对于现代企业运作而言,这种虽然丰富但是分散的众多沟通手段,对于政府/企业的进一步高效运作,反而形成一种瓶颈,因为各种沟通工具之间切换耗费人力,效率低,跨地域协作和沟通困难,多种设备导致企业IT运维复杂且成本高。

对于现代政府和企业而言,追求更高效集约的沟通基础设施,这是传统信息化建设更上一层楼的内在需要,也是人和业务流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效率的必然诉求。

这就是统一通信发展的业务驱动。

2 企业建设统一通信面临的挑战2.1 统一通信有效的从传统TDM平滑演进到全IP化协作?传统的TDM通信已经使用了很多年,已不会有新发展,厂商也纷纷停止销售和维护这些TDM语音交换机,但如何平滑演进到IP多媒体融合通信,对企业而言,并非购置新设备这么简单,而是存在投资保护/用户体验继承等多方面问题。

2.2 如何确保统一通信的信息安全并简化运维工作?统一通信的安全,已经不单是语音窃听等传统隐患,IP通信的灵活性和强大业务能力,除了安装必须的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外,客户更需要得到来自统一通信自身的端到端的安全防护能力,才能够安全使用和简单运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接入网QoS技术白皮书1 接入网QoS技术应用定位 (3)1.1 目标与范围 (3)1.2 电信业形势 (3)1.3 目标运营商需求分析 (5)2 接入网现状及QoS实现难点 (7)2.1 IP体系问题 (7)2.2 组网问题 (7)2.3终端问题 (7)3 支持QoS的接入网架构 (7)3.1 业务目标 (7)3.2 设计原则 (7)3.3 参考结构 (8)3.4 基本原理 (9)4 华为接入网QoS解决方案 (11)4.1 华为接入网QoS技术实现体系 (11)4.1.1 基于用户扩展属性的接入认证 (11)4.1.2 流分类与流量监管 (12)4.1.3 资源管理及CAC (14)4.1.4 多业务支持能力的增强型终端 (15)4.1.5 综合管理一体化接入 (16)4.2 基于综合接入AG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 (16)4.3 基于ATM上行的ADSL接入网解决方案 (17)4.3.1 基于传统RTU与传统DSLAM的解决方案 (17)4.3.2 基于传统RTU与增强DSLAM的解决方案 (19)4.3.3 基于智能终端与传统DSLAM的解决方案 (21)4.4 基于IP上行的ADSL接入网解决方案 (22)4.4.1 基于传统RTU和普通IP DSLAM的解决方案 (22)4.4.2 基于传统RTU和智能IP DSLAM的解决方案 (24)4.4.3 基于智能终端与普通IP DSLAM的解决方案 (26)4.5 基于IP上行的VDSL/LAN接入网解决方案 (26)4.5.1 基于传统终端与智能DSLAM/Lanswitch的解决方案 (27)4.5.2 基于智能终端与普通DSLAM/Lanswitch的解决方案 (28)5 华为接入网QoS解决方案与IPTN关系 (29)5.1 华为公司IPTN介绍 (29)5.2 接入网QoS解决方案与IPTN关系 (29)6 附录:接入网QoS标准相关网站 (29)【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电信业形势发展变化,探讨目标运营商的需求,然后阐述华为公司对接入网QoS技术的理解,并据此给出针对不同目标网络环境下近期、远期的解决方案,最后描述了接入网QoS技术与IP电信网(IPTN)技术框架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AN、QoS、xDSL、ARM、CPE、ER/BAS1 接入网QoS技术应用定位1.1 目标与范围本文关注点在宽带接入网的QoS实现,与传统固网运营商及新进入宽带接入领域的运营商具有较强关联度。

1.2 电信业形势基于TDM技术的固定电话业务曾经在电信行业中占有主导地位,是传统电信运营商的主要利润来源。

但随着移动电话、VoIP等竞争性技术的逐步成熟,固定电话的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毫无疑问,电信业的旧的秩序正在改变。

总体看,无线化、宽带化、智能化是人类对沟通的本能需求,也是通信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几个需求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通信业带来了最为强烈的变革力量,其中尤以通信无线化为甚。

新时期业务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移动大发展,固话业务增量不增收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几年,移动电话即开始以人们难以估量的速度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电信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从1991到2001年的十年,人机普及率已达6%,90%的国家建立了移动网络,在2002年移动就已整体超过固定。

移动电话的普及对固定电话业者带来了强烈冲击,这主要表现在移动对固定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包括用户的替代、通话量的替代进而导致的业务收入的替代:首先,移动电话更容易吸引用户,并且移动业务的规模经济性大于固定电话业务,运营商对用户的争夺欲望直接导致了移动接入费用和通话费用的大幅度降低。

市场前期的高额利润与充分竞争已经使得移动网络扩张到各个角落,将来甚至可能在接入价格上低于固定电话。

移动网不仅仅是增加新的通话量,更会替代原本要在固定网上打的电话。

在长途VoIP电话方面,由于电信产业的开放及VoIP技术本身成本上的优势,目前也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

在移动长途和IP的竞争压力下,固定长途业务收入占整个长途电话业务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极大地压缩了长途电话业务的利润空间。

整体看,竞争性的技术及开放的市场导致固定电话业务增量不增收。

♦宽带接入加速普及宽带接入市场经过初期“跑马圈地”的粗放式经营阶段后,各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日益成熟。

市场获得迅速的膨胀扩张。

在ADSL接入方面,随着ADSL技术的成熟及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已经显现出成本上的规模效应,拥有铜缆资源的传统运营商将主要采用ADSL接入模式,根据“DSL论坛”(DSL Forum)和宽带调查机构Point Topic有限公司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670万DSL用户,而其中的1070万是在2003上半年出现的。

在HFC接入方面,由于欧美的大量应用,在技术上早已成熟,随着电信业开放的深入推进,将会成为有广电背景运营商的主流接入模式。

以太网接入技术成本低廉且天然兼容用户终端设备,在中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的环境下有着独特的优势,将会成为运营商进入新市场的有效方式。

其他的接入方式,如无线局域网、固定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等将会成为三种主流接入方式的补充。

2003年中国宽带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200万,根据电信业务发展的规律,在拥有稳定庞大的用户基础后,宽带接入业务将会以加速度发展。

业务的丰富与成本降低,未来几年中的宽带接入还将进一步普及。

♦宽带应用蓬勃发展宽带环境下巨大的带宽资源为应用业务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在窄带环境下,带宽资源稀缺且昂贵,应用业务的开发首先要考虑适应窄带环境及使用成本,这种约束提高了设备的成本,限制了业务的使用效果。

而且由于高昂的成本,这些业务难以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宽带环境下的带宽资源得到了数量级的提高,随着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业务可以共享统一的分组承载网络,特别是接入网。

在业务提供方面,随着NGN 网络架构的逐步完善,为应用业务提供了统一的平台,新业务可通过开放的接口平滑地加入到网络中。

接入承载与业务平台的统一可大大加快新业务部署的速度、降低初期建设成本,使宽带应用业务的快速开发、快速发放成为可能。

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二十余年,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增长,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近期全球IT行业经历低谷后已经呈现出复苏的迹象。

国际、国内的良好的大环境将为宽带应用的发展提供成长的土壤。

在未来的宽带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将不局限于PC机,针对个性化业务开发的各类用户终端将层出不穷,如网络视频终端、网络音频终端、网络游戏机、家庭监控系统。

多媒体通讯终端等。

宽带网络中的应用业务也将不局限于Internet浏览和收发电子邮件,丰富的应用业务将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交互式多媒体通信、数字视频广播/点播、数字音频广播/点播、互动游戏、在线教育、在线交易、家居控制等。

♦电信开放大势所趋中国电信业发展初期采用专营方式,集中大量资源发展基本业务,实现了电信产业的超高速增长。

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电信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为引入竞争,发掘新的增长点,需要转变为受控竞争的市场格局。

经过近几年中国电信的两次拆分及新运营商的挂牌成立,这种受控竞争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随着中国加入WTO逐步开放电信业,电信产业将会进入充分竞争阶段。

电信业务开放后,移动话音、固定话音、数据通信等方面的运营商将以传统业务为依托进行业务渗透和地域渗透,从而造就一批全业务、全地域运营商。

运营商进入新市场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构建成本和业务方面的优势,同时传统运营商在竞争压力下也将依靠新技术、新业务以保持用户的忠诚度。

♦用户需求层次提升电信产业发展初期,用户对于电信业务的需求主要有固定话音、移动话音、互联网接入等。

随着产业的成熟,用户这些基本需求得到了高度满足,业务逐步饱和,利润空间大幅压缩,近两年电信业务“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可作为例证。

在电信业发展的新时期,用户需求将趋于多元化,上班族、商务人士、少年儿童、青年学生、退休老人等用户群会有各自独特的业务需求,甚至每个用户都会有个性化的需求,这种变化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可以预见,未来的网络不会由单一的“杀手级业务”支撑,而会推出大量针对特定用户群的“杀手级业务”,电信市场将从技术驱动向应用驱动转变。

目前“用户使用单一业务,面对单一运营商”的模型将转变为“用户使用多种业务,面对多个运营商”模型。

在这个环境下,任何运营商都不可能开发所有的业务,网络业务提供商(NSP)与应用业务提供商(ASP)、内容提供商(CSP)之间需要形成良性的产业价值链。

而网络业务提供商的核心价值在于“杀手级的业务提供环境”,而不仅仅是“杀手级的业务”。

1.3 目标运营商需求分析随着固定电话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及其ARPU值持续下滑,在移动全面超越的发展趋势下,固网运营商要尊重规律,尊重事实,积极应对,在逆境中寻求突破。

固定电话业者可行的增长点就是扩大经营范围,获得移动及3G牌照和与之相关的全业务运营;另外一个发展手段是在信息时代已经来临的今天,伴随传统经济向娱乐经济过渡,主动迎接电信价值链的裂变和延伸,与宽带发展捆绑,打造价值链一体化经营能力;此外还有积极的防守策略:改变传统的运营机制,挖掘内部潜力,弥补固网发展的“流失”。

与后两个密切相关的就是完善的宽带网架构与全业务能力,运营商需要在基于宽带的网络架构、网络接口、网络设备等方面进行技术准备并指导宽带网络建设。

本文关注点在接入层,相关需求可以综合为下面几点。

♦多业务统一承载从电信业的发展形势可以看到,运营商建设的宽带接入网最终将用于承载多种业务。

应用业务对承载面的需求各异,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实时业务、非实时业务、广播业务、组播业务、单播业务、对称业务、非对称业务等类型。

运营商需要宽带接入网具备承载多业务的能力,从而降低网络的总拥有成本,提高运营商的竞争力,最终用宽带多媒体业务网取代传统的PSTN。

QoS技术是多业务统一承载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基础。

♦丰富的接入方式电信用户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各自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使用习惯、带宽需求、经济能力均不相同,因此需要提供丰富的接入方式以适应用户需求。

目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有ADSL接入、HFC接入、以太网接入三种模式,处于成长期的有无线局域网接入(802.11)、固定宽带无线接入(802.16)、电力线接入等技术。

♦开放的控制接口宽带应用产业要形成良性的价值链必须要有网络业务提供商、应用业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共同参与。

这条价值链顺利运作的技术基础是开放的控制接口,即宽带接入平台可以通过开放的接口向应用业务运营商提供网络资源并完成必要的营帐功能,从而实现批发零售的商业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