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时练习课优质课教案(1)

合集下载

加法和减法巩固练习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

加法和减法巩固练习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

加法和减法巩固练习教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课加法和减法巩固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巩固练习。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 相关的教学素材和练习题。

- 计算器(可选)。

2. 学生准备:- 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背景知识、问题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步骤二: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10分钟)1. 加法:- 定义:加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 记号:加法的记号是"+"。

- 示例:例如,2 + 3 = 5。

2. 减法:- 定义: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 记号:减法的记号是"-"。

- 示例:例如,5 - 2 = 3。

步骤三: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巩固练习(30分钟)1. 定义练习内容:- 针对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进行练习。

-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2. 练习形式:- 口头练习:教师出题,学生进行口算回答。

- 书面练习: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书写答案。

3. 示例练习题:- 加法练习题:1) 3 + 5 = __2) 7 + 2 = __3) 6 + 4 = __- 减法练习题:1) 8 - 3 = __2) 9 - 2 = __3) 10 - 5 = __步骤四:巩固和扩展(10分钟)1. 综合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综合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计算和解答。

2. 扩展内容:- 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复杂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以挑战他们的能力。

步骤五: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2.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评价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时 练习课 (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课时  练习课 (3)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江缘学校陈思梅
【素材积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在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每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济南市【人教版】2019年秋4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电子教案设计-第3单元(001)

济南市【人教版】2019年秋4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电子教案设计-第3单元(001)

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1课时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内容】: 教材第38~39【教学目标】:1.2.【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出示几种线,如电线、电视天线、跳绳的绳子等)。

这些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弯曲的。

2.教师演示:两手拿着一根线,两手靠近线就是弯曲的,两手把线拉紧,线1.(1)投影出示教材第38页上面的两幅图,像这样一根拉紧的线、绷(2)把两幅图分别去掉两端的手和弓,改为两点,这就是线段。

为了表述方便,两点处分别标上“A”、“B AB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A点和B点之间的长度,所以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2.提问:直线有端直线除了用“直线AB l。

3.出示教材第38页下面的三幅图片,说明手电筒、探照灯、焰火等射(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量出长度,可以用射线AB表示)4.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根据5.(1)(2)(3记作:∠1 记作:∠2读作:角1 读作:角2(4)运用上面的知识,画一个角,并写上各部分的名称,标上字母,1.教材第39先让学生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独立辨一辨,2.教材第393.教材“练习七”第1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入手,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各种线会经常出现;通过画图、对比很快找到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真正理解角的含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例1【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度”和度的符号“°”2.【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1.让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角,再在同桌中相互观察,谁的角2.课件演示采用重合比较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3.教师:尽管我们能通过观察比较或重合比较的方法比较出两个角的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乘除法运算的算理。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口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除法进行解决。

二、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进行讲解。

三、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除法进行解决。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师强调乘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如注意运算符号、运算顺序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符号、运算顺序等,避免出现错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乘除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练习课中,学生对乘除法运算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是因为乘除法是数学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数学学习的进展。

此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三课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技巧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三课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技巧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三课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技巧第三课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两位数相加或相减的技巧。

2. 训练学生进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1. 两位数相加与相减的技巧。

2. 进行两位数加法与减法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1. 进行复杂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

3. 学生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两位数的运算题,如:58 + 37。

2. 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这个运算。

3. 学生自愿上台进行解答,并将解答过程展示给全班。

Step 2:探究加法运算技巧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的规则,并进行示范。

2.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示加法运算题,如:34 + 27。

3. 学生自主完成图示加法运算题,并和同桌互相核对答案。

Step 3:探究减法运算技巧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减的规则,并进行示范。

2. 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图示减法运算题,如:58 - 27。

3. 学生自主完成图示减法运算题,并和同桌互相核对答案。

Step 4:综合练习1. 老师出示几个具体的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技巧进行运算,并在白板上展示答案。

2. 学生们跟随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的运算技巧。

Step 5:小结1. 老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运算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巩固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

2. 准备下节课的学习材料。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引导学生探究和参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通过丰富的练习和实例演练,学生对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通过同桌合作和展示答案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学习效果。

人教版数学 第3课时 练习课 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 第3课时  练习课  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3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9-50页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重点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环节学案学法指导自主学习1、课文第49页的第1题,用计算器检验。

2、列竖式计算708× 25= 640 ×12=引导自学:1、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

2、完成练习之后,学生相互检测、交流疑问。

3、老师巡视,参与小组交流,并及时提示点拨。

质疑探究1、教材第49页的第2题。

(1)学生读题(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检查。

(3)提示:森林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2、教材第50页的第8题。

(1)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错在哪?将错题更正。

(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

(3)反馈练习结果: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0或末尾的0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

老师展示两道题目,帮助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只作指导。

学生理解:如:7 0 8 6 4 0× 2 5 × 1 23 54 0 1 2 81 4 1 6 6 41 7 7 0 0 7 6 8 03、课本第50页的第11题。

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

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回答:从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

过关检测1、笔算下列各题。

113×24= 320×20= 208×43=2、下表是电器商店部分商品一个月的销售情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2. 针对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

3.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复习巩固教师带领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3. 讲解重难点针对本单元的重难点知识,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难点知识,提醒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旨在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环节,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升:1. 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

“雅致”课堂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雅致”课堂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练习课1.124×29= 306×24= 520×30=指三名学生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3.教师针对前一课时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简要讲解。

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2(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2(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3)教师指出:森林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2.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8(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2)学生独立改正,小组互相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了避免错误,可以怎样(3)集体订正,交流计算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检验的方法。

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0课件出示第10题中各种观赏蔬菜,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价格和卖出的盆数。

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第(1)、(2)两题,并相互检查。

组织学生议一议: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在班上交流。

4.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1(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11(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分析:总共有四款不同价钱的电话机,分别是128元、108元、198元和210元,不变的条件是李老师带了3000元,要买15台同样的电①购买128元的电话机15②购买108元的电话机15③购买198元的电话机15④购买210元的电话机15(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方案,得出答案。

这一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由学生自己去分析共有多少种选购方案。

1.(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3、6(2)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7指名4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9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法,小组订正。

2.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2*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可适时提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49~50页练习八第2、3、6~12*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1.
124×29= 306×24= 520×30=
指三名学生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
3.教师针对前一课时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简要讲解。

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2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2
(2
(3)教师指出:森林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2.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8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错在哪里?将错题改正在
(2)学生独立改正,小组互相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
(3)集体订正,交流计算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检验的方法。

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0
课件出示第10题中各种观赏蔬菜,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价格和卖出的盆数。

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第(1)、(2)两题,并相互检查。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在班上交流。

4.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1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11
(2)组织学生讨
分析:总共有四款不同价钱的电话机,分别是128元、108元、198元和210元,不变的条件是李老师带了3000元,要买15台同样的电
①购买128元的电话机15
②购买108元的电话机15
③购买198元的电话机15
④购买210元的电话机15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排除不符合
这一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由学生自己去分析共有多少种选购方案。

三、
1.
(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3、6
(2)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7
指名4
(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9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法,小组订正。

2.
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2*
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可适时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