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安全与保密作业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日期:2008-05-12]总则1.1 电力系统通信网电力系统通信网是国家专用通信网之一,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加强通信网管理,充分发挥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作用,更好地为电力生产服务,特制定本规程。
1.2 电力系统通信电力系统通信为电力调度、水库调度、燃料调度、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远动、计算机通信、生产管理等提供多种信息通道并进行信息交换。
电力系统通信主要为电力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基建、防汛、行政管理等服务。
1.3 通信技术政策要点遵照国家“通信技术政策要点”精神,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电力系统通信网应力争在本世纪末,将主干网路基本建成与电力系统相适应的、能传送多种信息的综合数字网(IDN)。
电力系统通信主干网路应以数字微波为主,积极推广和采用数字光纤电路,优先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特高频等多种通信方式,最终实现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ISDN)。
电力线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一种通信方式,仍是电力系统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应予以充分利用。
1.4 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在于阐述电力系统通信的作用、服务范畴,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的发展目标及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的技术政策要点,明确各级通信机构的职责,采用专业技术手段实施科学管理,不断提高通信质量和服务水平。
1.5 全国电力系统通信网的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
在现有条件下,通信网分设五级调度,即国电通信中心调度,网局通信调度、省(自治区、直辖市)局通信调度、地区(市)局通信调度和县局通信调度。
并由国电通信中心负责全国电力通信网调度业务的归口管理。
1.6 本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电力系统各级通信部门,是电力工业规程的一部分,各级电业部门均须遵照执行。
2 通信机构与职责2.1 机构设置原则2.1.1 电力系统通信网是一个整体,在专业技术管理方面必须实行部、网局、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均简称省)局、地区局、县局(所)分级管理的原则。
通信线路安全规定范文(4篇)

通信线路安全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通信线路的安全,维护国家信息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管理、维护通信线路的行为。
第三条通信线路安全是指保障通信线路完整、保密、稳定和可靠运行的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条通信线路安全的原则是全面、防护、防范和处置。
第五条通信线路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通信线路安全管理机制,制定通信线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六条通信线路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通信线路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线路故障和安全隐患。
第七条通信线路运营单位应当建立通信线路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应对线路安全事故和故障。
第八条通信线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使用通信线路,不得私自改动线路设备和拆卸线路设施。
第九条通信线路使用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通信线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得进行非法窃取、篡改、破坏数据等活动。
第十条通信线路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通信线路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章通信线路管理第十一条通信线路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设和维护通信线路,确保线路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通信线路运营单位应当对通信线路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相应档案和记录,定期检查和评估线路的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通信线路运营单位应当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维护和巡检,确保设备安全、设备稳定运行。
第十四条通信线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通信线路运营单位的要求使用通信线路,不得私自对线路设备进行改动和拆卸。
第十五条通信线路使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通信线路设备,防止设备被盗、被破坏和被篡改。
第十六条通信线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向通信线路运营单位汇报线路异常情况,协助运营单位进行线路故障排查和处理。
第十七条通信线路使用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对线路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通信线路安全第十八条通信线路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通信线路的安全监测和检测,定期对线路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线路的安全问题。
新形势下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新形势下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发布时间:2022-08-04T07:00:11.66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6期作者:林其明[导读] 纵观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史,可以明显看出,互联网技术为计算机网络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丰富了计算机使用功能,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强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导致用户信息出现丢失破坏,会危及用户个人利益。
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管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如今我国各行各业在开展运行时都会应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显而易见,计算机已经逐渐成为大众生活和娱乐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特殊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毒以及黑客攻击,导致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出现,而一旦出现网络安全隐患问题就会危及用户个人利益,对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极为不利,会阻碍我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发展进程。
基于此,本文就以新形势为背景,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引言:纵观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史,可以明显看出,互联网技术为计算机网络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丰富了计算机使用功能,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强开放性和包容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导致用户信息出现丢失破坏,会危及用户个人利益。
因此在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进而提高网络运行安全,为用户使用计算机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作用与优势,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一、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概述1、定义所谓安全防护体系主要是保证用户在开展网络传输时其个人信息及重要信息不会出现破坏、窃听、盗取的情况,可以有效维护用户个人利益,保证数据运行环境安全,让其网络运行平稳,因此该技术具有保密性和完整性,并且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仅是对软件进行防护,还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监管,提高硬件设备运行安全。
电大《网络安全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网络安全第一章作业一、填空题1 .网络安全有五大要素,分别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查性2 .机密性指确保信息不是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3.主机网络安全技术是一种结合主机安全和网络安全的边缘安全技术4 .中国安全评估准则分为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访问验证保护级五个等级。
5 .TCSEC分为7个等级,它们是D,C1,C2 ,B1 ,B2, B3, A1二、选择题1. 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C)A机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2.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属于(B)A破坏数据完整性 B非授权访问 C信息泄漏 D拒绝服务攻击3.主机网络安全系统不能(D)A结合网络访问的网络特性和操作系统性B根据网络访问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行为决定是否允许访问继续进行C对于同一用户不同场所所赋予不同的权限D保证绝对安全4.防火墙通常被比喻为网络安全的大门,但它不能(D)A阻止基于IP包头的攻击B阻止非信任地址的访问C鉴别什么样的数据包可以进出企业内部网D阻止病毒入侵三、简答题1.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威胁?答:网络安全是指系统的三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安全。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类:1非授权访问2泄露信息3破坏信息4拒绝服务5计算机病毒。
2.常见的网络安全组件有哪些?分别完成什么功能?答:网络安全组件包括物理,网络和信息。
物理安全是指用装置和应用程序来保护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的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
网络安全是指主机,服务器安全,网络运行安全,局域网安全以及子网安全,要实现这些安全,需要内外网隔离,内部网不同网络安全域隔离,及时进行网络安全检测,计算机网络进行审计和监控,同时更重要的是网络病毒和网络系统备份。
通信线路安全和保密制度(3篇)

通信线路安全和保密制度第1条各级线路维护部门应加强安全生产的教育、检查,建立和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
维护人员应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凡进行危险性较大,操作复杂的工作时,必须事先拟订技术安全措施,操作前检查操作程序、涉及的线路设备、维护工具和防护用具,在确保安全时,方可进行作业。
1.在人孔中进行作业之前,应在确定安全后方可下人孔工作。
在人井内作业必须____人以上方可进行,并且不得同时下井。
2.严格遵守光、电缆储运、挖沟、布放及杆上作业等安全操作规定。
3.在市区、水域等特殊地段作业时,应遵守市区或水面工作的安全操作规定,设立有关的各种信号标志,确保人身和作业的安全。
4.防范各种伤亡事故(如电击、灼伤、中毒、倒杆或坠落致伤等)的发生。
5.在高速公路进行日常线路维护及抢修时,应按照高速公路安全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必须穿安全警示服。
6.架空线路与电力线交越时,应加设电力线保护管;有碍行人、车辆通行的拉线,应加装拉线警示管。
第2条在维护、测试、故障处理、日常检查以及工程施工等工作中,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故障发生。
第3条各级线路维护管理部门应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和检查,建立和健全防火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学习消防基本知识和应急训练,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1.维护人员在使用明火和可燃或易燃物品时,应予以高度重视,谨防火灾的发生。
2.一旦发生火情,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迅速组织人员,采取行之有效的灭火措施,减少火灾引起的损失。
3.严禁在架空线路附近和桥洞、涵洞内线路附近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等,发现后应及时处理。
第4条在光缆线路的查修或割接时,或在进行光纤通道全程传输总损耗测试时,被测光纤与OTDR及光源连接之前,应通知该中继段对端局站的机务人员,取下ODF架上与之对应的连接尾纤,以免损坏光盘。
第5条各级线路维护管理部门应加强机动车辆管理,确保车辆和人身安全。
第6条在签订代维及施工合同时,应签订安全协议。
北邮远程教育网络与信与安全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1.RSA算法是一种基于()的公钥体系。
A.素数不能分解B.大数没有质因数的假设C.大数不可能质因数分解的假设D.公钥可以公开的假设知识点: 第三单元学生答案:[C;]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2.3.在认证过程中,如果明文由A发送到B,那么对明文进行签名的密钥为()。
A.A的公钥B.A的私钥C.B的公钥D.B的私钥知识点: 第一单元学生答案:[B;]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4.5.某种网络安全威胁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并对数据进行恶意地添加或修改。
这种安全威胁属于()。
A.数据窃听B.破坏数据完整性C.拒绝服务D.物理安全威胁知识点: 第一单元学生答案:[B;]得分: [10] 试题分10.0提示:6.7.MD5是一种常用的摘要算法,它产生的消息摘要长度是()。
A.56位B.64位C.128位D.256位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C;]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8.9.以下方法不属于个人特征认证的是()。
A.PIN码B.声音识别C.虹膜识别D.指纹识别知识点: 第二单元学生答案:[A;]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10.11.IPSec属于()上的安全机制。
A.传输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知识点: 第四单元学生答案:[D;]得分: [10] 试题分10.0提示:12.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规则越简单越好B.防火墙和防火墙规则集只是安全策略的技术实现C.建立一个可靠的规则集对于实现一个成功的、安全的防火墙来说是非常关键的D.DMZ网络处于内部网络里,严格禁止通过DMZ网络直接进行信息传输知识点: 第四单元学生答案:[D;]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14.15.下面不是防火墙的局限性的是()。
A.防火墙不能防范网络内部的攻击B.不能防范那些伪装成超级用户或诈称新雇员的黑客们劝说没有防范心理的用户公开其口令,并授予其临时的网络访问权限C.防火墙不能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不能期望防火墙对每一个文件进行扫描,查出潜在的病毒D.不能阻止下载带病毒的数据知识点: 第四单元学生答案:[D;]得分: [10] 试题分值:10.0提示:16.17.对非连续端口进行的、并且源地址不一致,时间间隔长而没有规律的扫描,称之为()。
网络安全主观题作业解答

网络安全主观题作业解答网络安全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议题,它涉及到保护计算机系统、数据以及网络通信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软件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以下是对于网络安全主观题作业的解答:1. 什么是网络安全?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指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恶意软件以及信息泄露等威胁的措施和实践。
它旨在维护个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资产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是什么?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个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和资产免受各种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的不可忽视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 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和盗窃- 防范网络钓鱼、恶意软件和勒索软件等网络攻击- 减少网络犯罪行为的风险- 保护国家机密信息和基础设施3.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有许多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病毒和恶意软件:通过感染计算机系统,病毒和恶意软件可以损坏文件、窃取信息或远程控制计算机。
- 网络钓鱼:通过伪装成合法实体的欺诈手段,网络钓鱼旨在诱骗用户透露敏感信息,例如密码和银行账户。
- DoS和DDoS攻击:拒绝服务(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旨在通过发送大量请求使网络服务不可用。
-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商业机密被披露以及个人身份被盗用。
- 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是通过欺骗和操纵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技术,这可能涉及到电话欺诈、电子邮件欺诈或其他欺骗手段。
4. 如何保护个人网络安全?如何保护个人网络安全?保护个人网络安全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使用强密码并避免重复使用密码-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以修复安全漏洞- 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来检测和阻止恶意软件- 使用加密协议和虚拟专用网络(VPN)来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性5. 如何保护企业网络安全?如何保护企业网络安全?保护企业网络安全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网络安全培训:向员工提供网络安全培训,增强他们对安全威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通信线路安全和保密制度

通信线路安全和保密制度通信线路安全和保密制度是一个国家、政府或组织为了保护通信线路和信息安全而订立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其基本目的是确保通信线路上的数据和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所窃取或损坏,以保证通信线路的正常通信运行。
为了保证通信线路的安全和保密,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1. 清楚的通信管制原则:在通信流程中,应当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督、掌控通信流程,以确保通信的顺畅和安全。
2. 安全隔离措施:在通信线路的设计中,应当注意将不同等级保密的通信流程区分开来,并为每个等级的通信流程设计不同的安全隔离措施。
3. 安全审计原则:对通信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应当有专门的人员订立和执行安全审计计划,确保安全和保密措施得到正的确施。
4. 安全备份原则:建立通信的备份设施,以确保通信线路在显现突发情形时能够快速地恢复正常的通信流程。
下面让我们认真地介绍一下通信线路安全和保密制度的要求和建议。
一、通信线路的安全保密措施1. 选择安全线路:在通信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具有较高安全等级的通信线路,以确保通信的安全。
2. 加密技术:在通信流程中,应当采纳肯定的加密技术,以确保通信过程中不被别人窃取或者截取。
3. 密码保护:对涉及到紧要信息和数据的通信流程,应当加强密码的保护和管理,采纳“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为每个用户调配一个唯一的密码。
4. 安全认证:对每一个要接入通信线路的网站,应当进行安全认证,确保每个服务器都是真实有效的。
二、通信线路管理原则1. 系统整治:对通信流程中的每一个节点,应当订立完整的管理流程和作业标准,并严格执行。
2. 人员管理:对参加通信流程的人员要求高,要求每个人遵从相关的规定和制度,并经过相关的安全材料的审查和培训。
3. 运行监测:对整个通信线路和通信流程进行运行监测,在发觉异常情况时适时进行处理。
4. 安全保障:随时了解通信线路的安全架构,把握安全漏洞的存在,适时进行漏洞补丁。
三、通信线路保密原则1. 强化保密文化:对涉及到紧要数据和信息的人员,应当加强保密意识的培育,讲究“保密第一”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网安全与保密作业分组加密标准AES与DESPacket Encryption Standard AES and DES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来临,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的应用已不仅限于军事、政治、外交等保密机关,而是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密码技术在解决网络信息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密码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也成为愈加重要的问题。
本文分别介绍AES与DES算法的提出,特点,设计思想以及安全性。
并简要阐明了轮函数的基本构件以及各算法的基本原理。
最后,简单比较了两种算法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re not limited to military, political, diplomatic and other confidential organ, but into people's daily life and work.Password technolog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ddressing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password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has also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ES and DES algorithms proposed, features, design ideas, as well as security. And briefly clarify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round function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algorithm.Finally, a simple comparison of the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the two algorithms.关键词:AES DES 轮函数安全性效率算法一.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1.AES提出• 1997年1月,美国NIST向全世界密码学界发出征集21世纪高级加密标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的公告,并成立了AES标准工作研究室,1997年4月15日的例会制定了对AES的评估标准。
2.算法衡量条件•满足以上要求的AES算法,需按下述条件判断优劣– a. 安全性– b. 计算效率– c. 内存要求– d. 使用简便性– e. 灵活性。
3.AES算法设计思想•抵抗所有已知的攻击;•在多个平台上速度快,编码紧凑;•设计简单;• Rindael中的轮函数由3个不同的可逆均匀变换(均匀变换是指状态的每个bit都用类似的方法处理)构成的,称为3个层;–线性混合层•确保多轮之上的高度扩散;–非线性层•将具有最优的“最坏情况非线性特性”的S盒并行使用;–密钥加层•单轮子密钥简单的异或到中间状态上,实现一次性掩盖。
4.算法说明•明文分组长度和密钥长度可变,各自可独立指定为128、192、256比特。
•明文分组和状态: Nb字–算法中间的结果,即每一轮变换的运算结果,称之为状态,状态可以用以字节为元素的矩阵阵列表示,该阵列有4行,列数Nb为分组长度除32 –状态长度=明文分组长度•种子密钥: Nk字–以字节为元素的矩阵阵列描述,阵列为4行,列数Nk为密钥长度除32 •轮数Nr与Nb和Nk对应关系: Nr =max{Nb,Nk}+6Nr Nb=4 Nb=6 Nb=8Nk=4 10 12 14Nk=6 12 12 14Nk=8 14 14 145.AES算法的核心——轮函数•轮函数的基本构件–字节代换–行移位–列混合–密钥加·轮密钥的生成①种子密钥被扩展为扩展密钥(44列)–有Nk≤6和Nk>6 两种密钥扩展算法–用一个字元素的一维数组W[Nb*(Nr+1)]表示扩展密钥②轮密钥从扩展密钥中按顺序选取6.AES的安全性截至2006年,针对AES唯一的成功攻击是旁道攻击。
美国国家安全局审核了所有的参与竞选AES的最终入围者(包括Rijndael),认为他们均能够满足美国政府传递非机密文件的安全需要。
2003年6月,美国政府宣布AES可以用于加密机密文件。
(1)通常破解一个区块加密系统最常见的方式,是先对其较弱版本(加密循环次数较少)尝试各种攻击。
AES中128位元密钥版本有10个加密循环,192位元密钥版本有12个加密循环,256位元密钥版本则有14个加密循环。
至2006年为止,最著名的攻击是针对AES 7次加密循环的128位元密钥版本,8次加密循环的192位元密钥版本,和9次加密循环的256位元密钥版本所作的攻击。
由于已遭破解的弱版的AES,其加密循环数和原本的加密循环数相差无几,有些密码学家开始担心AES的安全性:要是有人能将该着名的攻击加以改进,这个区块加密系统就会被破解。
在密码学的意义上,只要存在一个方法,比暴力搜寻密钥还要更有效率,就能被视为一种“破解”。
故一个针对AES 128位元密钥的攻击若“只”需要2120计算复杂度(少于暴力搜寻法2128),128位元密钥的AES就算被破解了;即便该方法在目前还不实用。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这种程度的破解依然太不切实际。
最著名的暴力攻击法是针对64位元密钥RC5所作的攻击。
(该攻击在2002年完成。
根据摩尔定律,到2005年12月,同样的攻击应该可以破解66位元密钥的RC5。
)(2)其他的争议则着重于AES的数学结构。
不像其他区块加密系统,AES具有相当井然有序的代数结构。
虽然相关的代数攻击尚未出现,但有许多学者认为,把安全性建立于未经透彻研究过的结构上是有风险的。
Ferguson,Schroeppel 和Whiting 因此写道:“...我们很担心Rijndael [AES] 算法应用在机密系统上的安全性。
”(3)2002年,Nicolas Courtois 和Josef Pieprzyk发表名为XSL 攻击的理论性攻击,试图展示AES一个潜在的弱点。
但几位密码学专家发现该攻击的数学分析有点问题,推测应是作者的计算有误。
因此,这种攻击法是否对AES奏效,仍是未解之谜。
就现阶段而言,XSL攻击AES的效果不十分显著,故将之应用于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并不高。
(4)旁道攻击——旁道攻击不攻击密码本身,而是攻击那些实作于不安全系统(会在不经意间泄漏资讯)上的加密系统。
2005年4月,D.J. Bernstein公布了一种缓存时序攻击法,他以此破解了一个装载OpenSSL AES 加密系统的客户服务器。
为了设计使该服务器公布所有的时序资讯,攻击算法使用了2亿多条筛选过的明码。
有人认为,对于需要多个跳跃的国际互联网而言,这样的攻击方法并不实用。
Bruce Schneier称此攻击为“好的时序攻击法”。
2005年10月,Adi Shamir和另外两个研究员发表了一篇论文,展示了数种针对AES的缓存时序攻击法(PDF)。
其中一种攻击法只需要800个写入动作,费时65毫秒,就能得到一把完整的AES密钥。
但攻击者必须在执行加密的系统上拥有执行程式的权限,方能以此法破解该密码系统。
二.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1.DES的提出DES算法为密码体制中的对称密码体制,又被成为美国数据加密标准,是1972年美国IBM公司研制的对称密码体制加密算法。
明文按64位进行分组, 密钥长64位,密钥事实上是56位参与(有8位用于奇偶校验)DES运算(第8、16、24、32、40、48、56、64位是校验位,使得每个密钥都有奇数个1)分组后的明文组和56位的密钥按位替代或交换的方法形成密文组的加密方法。
解密时的过程和加密时相似但密钥的顺序正好相反。
DES的整个体制是公开的系统的安全性完全靠密钥的保密。
2.DES技术特点a.分组加密算法:明文和密文为64位分组长度;b.对称算法:加密和解密除密钥编排不同外,使用同一算法;c.DES的安全性不依赖于算法的保密,安全性仅以加密密钥的保密为基础;d.密钥可为任意的56位数,具有复杂性,使得破译的开销超过可能获得的利益;e.采用替代和置换的组合,共16轮;f.只使用了标准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易于实现3. DES-工作的基本原理其入口参数有三个:key、data、mode。
key为加密解密使用的密钥,data为加密解密的数据,mode为其工作模式。
当模式为加密模式时,明文按照64位进行分组,形成明文组,key用于对数据加密,当模式为解密模式时,key用于对数据解密。
实际运用中,密钥只用到了64位中的56位,这样才具有高的安全性。
4.DES的轮函数结构是Feistel网络5.DES的安全性自从DES作为一个标准被提出来之后,对DES的安全性的说法便是众说纷纭,有褒有贬。
以下分几个方面来说明DES的安全性。
(1)DES中存在弱密钥和半弱密钥对。
对密钥种子k,如果DES-1(" ,k)=DES(" ,k),则称k为弱密钥。
根据DES的密钥扩展算法,不难看出至少有四个弱密钥:k=(0,0,……0);k=(1,1,……1);k=(0,0,…,0,1,1,…,1);k=(1,1,…,1,0,0,…,0)。
如果有两个密钥种子k1和k2 ,使得DES(" ,k1)=DES(" ,k2),则称(k1,k2)为一个半弱密钥对。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12个半弱密钥对。
(2)DES的密钥扩展算法没有任何实质运算,仅是交换各比特的位置。
这造成了当密钥种子取补时,加密密钥全部取补。
设DES的密钥扩展算法为K=e (k),其中k为密钥种子,K为所生成的加密密钥。
则,即当密钥种子取补时,加密密钥全部取补。
(3)在关于DES安全性的争论中,关于对S盒的批评是最激烈的。
①由于S盒的设计细节没有公开,因此DES刚刚提出时,曾被人们怀疑有陷门(Trapdoors),而使美国美国国家安全局能轻易的解密消息,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事实上,后来表明,S盒的设计是能够防止某些类型的攻击的。
20世纪90年代初,Biharm和Shamir发现差分密码分析术时,美国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已承认某些未公布的S盒设计原则正是为了防止差分密码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