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维护沙皇的封建统治,沙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教材通过讲述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改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理解改革的过程,感受改革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改革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改革前后的社会变化,认识改革的影响。

4.教师讲解:穿插讲解改革过程中的历史背景、事件和影响,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图片:收集改革前后的社会图片,直观展示改革的影响。

4.视频:寻找相关改革过程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19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

教师穿插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讨论成果。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意义;认识两次改革的性质,理解它们在俄国历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重难点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内容探究】一、彼得一世改革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俄国历史的演变过程。

提示:2.教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4.“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提示:影响: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及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5.引导学生观察“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教材从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针对1861年改革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意义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次改革,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1861年改革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激发学生对改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 2 课俄国的改革知识与能力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 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 ,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什么意思呢?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

第二个野蛮” 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导入新课2 教学过程,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读史料: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1861年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理解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分析改革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次改革。

提问:“你们认为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有何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改革的背景,如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展示改革的内容,如农奴获得自由、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教师提问:“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矛盾?如何解决?”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改革的影响,如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等。

第2课俄国的改革-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课时目标1.了解和理解俄国的改革运动;2.掌握了解与认识的方法,强化学习方法意识;3.激发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素质。

课前预习1.仔细阅读教科书第132-136页的相关内容;2.认真思考:为什么在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为什么1830年代,俄国再次选用了萨拉戈萨制?3.尝试寻找一些优秀的历史学者的著作,加深对该时期的认识。

课堂实施Part1 导入新课1.引入话题:“你们知道在19世纪中叶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吗?”2.学生回答问题并相互讨论;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俄国的改革。

Part2 课堂讲解1.讲解俄国“十月二日制”、解放农奴、萨拉戈萨制等一系列改革;2.逐一阐述改革的背景、原因、目的;3.注重思考问友:–为什么沙皇亚历山大II会掌握频繁的改革活动?–这些改革对沙皇俄国的发展起了什么影响?Part3 思考补充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俄国的改革运动中,哪些影响因素对俄国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学生务必结合教材中的信息,自主探讨并回答问题。

Part4 思维拓展1.引导学生学习使用各类工具,深化思考,活跃思维;2.鼓励学生少背忘词、不死记硬背;3.提供多样化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对历史科学习进行深度思考。

课后作业1.阅读相应章节并整理笔记;2.反思自学过程,总结自学方法,自我定位;3.建议去图书馆借阅与相关专业学者相关的著作。

课堂小结1.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投入,更好地理解整个课程。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改革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来深入了解俄国改革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掌握亚历山大改革和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内容,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

2.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特点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反映俄国改革的史料,深入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改革的意义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

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引出本课的课题《俄国的改革》。

2.呈现(10分钟)展示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如农民生活困苦、起义频发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如解放农奴、推行地方自治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课题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必然性。

2.改革的过程及特点。

3.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4.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俄国改革与其他国家改革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3.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如农民起义、战争损失等,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必然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改革的过程及特点,如解放农奴、土地分配等,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__,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 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 __出钱赎买__。 7.1861 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__农奴制__,促使社会 的各个方面出现了__新的气象__,推动俄国走上 了__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__。但是,农奴制的残 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获取新知 分组讨论,
教案序号:
课题: 、俄国的改革
教学目标:1.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和 1861 年改革的背景。 2.识记和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 1861 年改革的内容。 3.归纳彼得一世改革和 1861 年改革的影响。 4.体会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并带来深远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861 年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18 世纪初,沙皇__彼得一世__决心改变 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富国强兵__。他发出向 __西方学习__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 行改革。 培养学生的
2.彼得一世改革: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 自学能力和 建立了__中央集权_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 梳理问题的 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 能力。 明的新式__常备军__;经济上,他鼓励__兴办手 工工场__,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__农奴__; 文教上,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__留学生__,创 办科学院,开办__学校__ ,创办报纸;生活习俗 上,他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__大大 增强__,一跃成为欧洲__军事强国__,为__对外 扩张__准备了条件。1700—1721 年,俄国与__瑞 典__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__波罗的海__ 的出海口。 4. 彼得一世改革以__强兵__和__学习西方科 学技术__为目标, 开启了俄国__近代化__的进程。 但是, 在他的统治下, __农奴制__却进一步强化, 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5.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 展,但是,__农奴制__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 的经济发展。 6.1861 年,__亚历山大二世__颁布了__废 除农奴制__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__人身
力。
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见对应学生用书。 教学反思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我们回顾一下这段材料:在历史名城圣彼得 畅所欲言, 堡诞生 300 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 探索新知, 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大 总结汇报, 家思考一下,普京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①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 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②改革推动俄 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③改革促进了俄 国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探究二 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形成能力。
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 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 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17 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 西欧, 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1861 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 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 宣布废除农奴制;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 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 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 农奴制;1861 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 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③影响不同:前 者加强了俄 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 略扩张的道路;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 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点;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 (农奴主)阶级性质, 1861 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 质。 四、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培养学生的 归纳概括能

俄国 背景 的改革 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 政治上 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 军事上 改变俄国落后 彼得一 面貌,实现 富 世改革 国强兵 社会习俗 一步强化,后来成为 俄 上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推动 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亚历山 大二世 改革 农奴制严重制 废 除农奴 约了俄国的经 制 济发展 但是,农奴制的残 余仍 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 济与社会的发展 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 文教上 进程。但是,农奴制进 经济上 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 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 内容 结果和影响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和 1861 年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 1861 年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 情境导课, 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 300 周年庆祝活 引 人 入 胜 , 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 激发学生学 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 习欲望。 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 献? 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