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利亚建筑规范A05-RPA99抗震规范
oAAA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第一节地震基础知识
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约为6 400 km的椭圆球体,它由三层不 同的物质构成。最表面的一层是很薄的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30 km;中间很厚的一层是地慢,厚度约为2 900 km;最里面的 叫地核,其半径约为3 500 km,如图13-1所示。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 震。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很小,不用灵敏的仪器测量不到。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地震基础知识
E--介质弹性模量;
v--介质泊松比;
横波,或称S波(Secondarywave),它通过介质的质点在垂直 于传播方向以蛇形振动的形式传播(图13-4)。横波传播时, 物体的体积不变,但形状改变,即发生剪切变形,故又称为 剪切波。因此,对于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横波无法通过。 地震学者据此推测地核的外核可能为液体。横波介质质点的 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与纵波相比,横波的周期长、 振幅大、波速慢。横波的波速可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抗震设防与概念设计
一、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是指对房屋进行抗震设计和采取抗震措施,以达
到抗震的目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
阿尔及利亚规范及STG和SPTP关于毛石的规定20091208

阿尔及利亚规范及STG和SPTP 关于毛石的规定20091208注:主合同STG中毛石法语为------- Moellons brutsRPA99抗震规范9.2.2 对于材料的特殊规定9.2.2.1 石块如果不能通过试验确定,那么,石块有压力强度的特点,根据原石的等级,取其认可的最小的极限值。
9.4.2 抵抗应力抵抗应力是根据材料特性强度的应用的计算出来的,或者把下列部分安全系数视为抵抗应力:石头γm = 见表9.1(*)给出的值表9.1:关于部分材料安全系数γm一般毛石 5 6CGS 维修加固建议规定2.8.2当基础由于地壳运动而产生紊乱的情况下,以及为了维修和加固工程而必须采用新基础时,应当进行新的调研。
主合同STG中:1.9用于处理地面的石灰和水泥承载力可能不足的填土和/或基础结构的地面可以用石灰和/或水泥来进行固定。
2.2工程定义及内容2.2.1相关工程类型上述第II.1条中涉及工程定义如下:“蓄水池”或者“泵送水池”由一个或几个水池组成,其底部直接或通过任何形式的基础立于地面或以下。
2.7.1毛石(1) 用做台基的毛石顺墙厚宽度应为0.2米,但最小可为0.10米;而用过砌面的毛石顺墙厚宽度应为0.30米。
(2) 用在可见砌面碎石须经筛选和粗加工,其突起和凹陷部分不得超过墙面设计图纸规定范围的0.03m, 且其直角凸出部分至少为0.03m。
(3) 用在拱门拱腹面上的毛石,沿着拱腹表面,用锤子打出光亮。
拱石由碎毛石做成。
2.7.2 碎毛石(1) 无论其岩类性质如何,用于制做台基,石砌护坡或拱石砌面的碎毛石可根据其尺寸及加工工艺分为三类:光面石,磨尖石,碎石。
(2) 接缝规则的砌面所用碎石最小尺寸如下:●第2类碎毛石,又称为磨尖石,高0.20米,长0.30米,沿墙厚宽度0.30 米,或对碎石混凝土砌面,分别为0.20及0.25米。
●第3类称为粗琢石,高0.25米,长0.40米,沿墙厚宽度0.35米,或碎石混凝土砌面,分别为0.20米及0.25米。
非盟会议中心大厦设计中两国抗震规范比较

埃 塞俄 比亚抗震 规 范在 确定 设计 地 面加速 度
1 引 言
非 盟会 议 中心 工程 ( 1 位 于埃 塞俄 比亚首 图 )
都 亚 的斯 亚 贝 巴市 。该 工程 完 全依 照 中 国建 筑结 构 规范 进 行 设 计 , 一 设 计是 否 满 足 埃 塞俄 比亚 这
Et ipin s imi o e . e c mp rs n: sc rid o tb s d o h a x e d n e p o a ii b a i g h o a e s c c d s Th o a io wa a re u a e n t e s me e c e a c r b b l y, y t k n t i t c o tt o d c mbi ai n n h sr n t o h t ras n o a c un he la o n to a d t e te g h f t e mae i l.An lss s o h tc l u ai g es c ay i h ws t a ac ltn s imi a t n o h ui d ngba e n t e Ch n s e i n i ifr n r m h tb s d o heEt o i n s imi e in c i n t e b l i s d o h i e e d sg sd fe e tfo t a a e n t hip a es c d sg o i
结 果存在 的 差异 以及 产 生差异 的 原 因进 行 深入 分析 , 究表 明 , 中 国抗 震规 范进 行 设计 的 非盟会 议 中 研 按
心项 目是 满足 埃 塞俄 比亚抗 震 规 范要 求 的。 关 键词 非盟会 议 中心 ,水 平地震 作 用 ,抗震 规 范 ,比较
阿尔及利亚4座高架桥上安装的抗震装置

张拉 ; 然 后 在 顶推 施 工过 程 中进行第 2次 张拉 ; 在成 桥线 形 凋 骼 中进 行 第 3次 张 托 。在 顶 推 施 I : 过 程 中。 主梁 山临时 支 座支 承 , 顶推 完 成 后 , 临时 支座 更
换 为 永 久 支 座 和抗 震 装 嚣 。
陔 I 程 的一 大挑 战足 限制抗 震 设 汁对 4 桥 总 体造 价 的影 响 , 为此 采 用 了在 技 术及 经 济 I 均 有 利 的方 案 。桥 卜 安 装 的抗 震 装 不但 可 以在桥 梁正 常 运 营状 态 卜作 为 结 构 的 ㈣结 连 接 点 , 还 可 以 其 特 殊 的设 计减小 桥墩 和 桩的 尺寸 。该 桥上使 H { 的抗震 装置 有 2种 : 弗雷 西奈 液 体 阻 尼器 和弗 雷 两 奈 预 应 力 阻尼 弹簧 ( 见图 2 ) 。预 应 力 阻尼 弹 簧具 有 3个作 用: 在 正 常使 用 阶段作 为结 构 的 阎结 连接 ; 在 地震 发
预应 力混 凝 土箱 梁 , 采 用 顶推 法施工 ( 见图 1 ) 。 2座
支座, 靠 近桥 台 的桥墩 卜没有 安装 阻人 三 弹簧 。 而 是安
装 导 向活 动 盆式橡 胶 支座 , 限制结 构 的横 向位移 。
张 妮 编 译 自 B r i d g e D e s i g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6 ,
82( 1): 4 2 4 3.
高架 桥 的 顶推施工 采用 _ r推 拉 牵 引 系 统 , 另 外 2座 高架桥 卜采用 了钢 绞线 斤顶 系统 。 昆斯 费 里航 道 ( Qu e e n s f e r r y C r o s s i n g ) 桥 位 于
《建筑抗震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3.新规范中为何无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及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60.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范围可否按7.3.14条的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其高度和层数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3.新规范中为何无烟囱、水塔等构筑物及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的抗震设计内容?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指下面两种情况:60.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范围可否按7.3.14条的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其高度和层数仍按表7.1.2的规定采用?9.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顶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章的适用范围是烧结普通粘土砖、烧结多孔粘土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及材料性能满足要求的烧结砖和蒸压砖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以及底层或底部二层框架-抗震墙和多层的多排柱内框架砖砌体房屋。
多层砌体房屋中采用砌体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混合承重的结构类型,在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上超出了抗震规范第7章的适用范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属于超规范、规程设计。
1)山墙和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结构材料不同,不仅侧移刚度不同,而且承载力也不同,在地震作用下,山墙和钢筋混凝土排架柱的受力和位移不协调不利抗震,可导致结构破坏,这种震害不少。
32.若多层砌体房屋的层数低于规范表7.3.1中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的最低层数,其构造柱应如何设置?在砖房总高度、总层数已达限值的情况下,若在其上再加一层轻钢结构房屋,因抗震规范中无此种结构形式的有关要求,两种结构的阻尼比不同,上下部分刚度存在突变,属于超规范、超规程设计,设计时应按国务院《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29条的要求执行,即需由省级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审定。
29.钢筋混凝土柱厂房为什么不采用山墙(砌体隔墙)承重?24.新规范中第7.1.8条1款要求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结构布置中,上部砌体抗震墙与底部框架梁或抗震墙对齐或基本对齐,在定量上如何把握?30.规范规定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较好的半地下室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嵌固条件较好一般是指什么情况?2)屋盖系统(屋面板、屋架和支撑)在两个端部不封闭,屋盖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变化,在6度时山尖墙就有震害,其破坏后将引起屋盖的破坏。
混凝土中不同级别的抗震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不同级别的抗震性能评估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其抗震性能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技术规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不同级别的抗震性能评估技术规程。
二、抗震性能等级划分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等级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A、B、C、D、E 级。
其中,A级为最高级别,E级为最低级别。
下面是各级别的要求:1. A级A级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发生破坏,只有轻微的损伤。
A级结构应该采用优良的设计、施工和材料。
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2. B级B级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轻微的破坏,但不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B级结构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施工和材料。
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3. C级C级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中等程度的破坏,但不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C级结构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施工和材料。
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4. D级D级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较严重的破坏,但结构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D级结构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施工和材料。
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5. E级E级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严重的破坏,无法保持稳定性。
E级结构应该采用合理的设计、施工和材料。
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
三、抗震性能评估技术规程1. 数据收集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前,需要收集以下数据:(1)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建造年限、使用期限、设计参数等。
(2) 建筑物所在地的地震烈度、地质条件、地基情况等。
(3) 建筑物的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
2. 结构分析在收集了上述数据后,需要进行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静力分析适用于简单的结构,动力分析适用于复杂的结构。
3. 抗震性能评估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阿尔及利亚EME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 J3000,额定功率为 280t / h,由于掺加有 PLAST 外
加剂需要拌和时间延长,实际产量为 220t / h,该站配
有自动打印系统,可以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
用量和拌和温度,施工前被当地质检部门标定合格。
该地区反差非常强烈。其特点是: 北部为达赫 拉( Dahra) 山地高原,南部为乌阿尔斯尼斯( Ouarsenis) 山地高原,被乌埃得·谢里夫( Oued Cheliff) 谷 地隔开。该地区的气候是半干燥的,夏热冬冷。表 现 为 冬 季 寒 冷 ( 10. 3℃ ) ,夏 季 干 燥 ( 平 均 为 26. 6℃ ) ,七月份最高气温可达 46℃ 。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执行法国规范和技术 标准,对路面石料要求比较严格。首先由于法国的 级配筛孔的选择与我国不同,其集料分档亦有自己 的特点,集料采用 0 ~ 2mm、2 ~ 6. 3mm、6. 3 ~ 10mm、 10 ~ 14mm 四种矿料组成。其中 0 ~ 2mm 为填充细 料。其次他们将集料的质量评价分为碎石的固有特 性试验和生产特性试验; 固有特性试验包括有效密 度、吸水性、洛杉矶、微的瓦尔磨耗以及磨光值等; 生
法国规范对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体积性能要求 有别于 SUPERPAVE 设计方法,设计压实次数时的 空隙率要求见表 3。涉及沥青最小用量的考虑,SU-
PERPAVE 设计方法应用沥青膜厚度,我国马歇尔设
计方法应用饱和度,法国则用沥青丰度系数,其计算 方法更接近沥青膜厚度计算方式,计算公式如下,其
指标要求见表 4。我集团公司设计的混合料压实性
封层验收完毕后,进行测量放线工作,每 10m1
根钢钎( 曲线段加密 5m1 根) ,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
程控制方法,10cmEME2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通
国外标准及规范(201501)

API RP 5L1-2002
管线钢管铁路运输的推荐实用规程(第6版)
澳大利亚标准
API Spec 5CT-2005
套管和油管规范(第8版)(ISO 11960-2004)
澳大利亚标准
API SPEC 6D-2008
管线阀门规范ISO 14313-2007(第23版)
澳大利亚标准
MSS SP 6-2001版
阿尔及利亚标准
DTR-B.C-2.48
阿尔及利亚住房规范 阿尔及利亚防震规范
阿尔及利亚标准
装备部 住房部
阿尔及利亚住房规范 工程维修及加固技术建议
阿尔及利亚标准
建筑技术条例
阿尔及利亚技术标准和规范文件手册
阿尔及利亚标准
QB/T 195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家具表面漆膜耐盐浴测定法
中国标准
阿尔及利亚标准
NA 17004 -- 2008
混凝土结构及预制构件抗压强度评定规范
阿尔及利亚标准
D.T.R – B.C.2 – 41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及计算规范
阿尔及利亚标准
API RP 5L2- 2002
非腐蚀性气体输送管线管内涂层推荐做法(第4版)
澳大利亚标准
API SPEC 5LC-1998(2006)
СНиП 2.01.07-85*
负载及影响
俄罗斯标准
СНиП II-23-81*
钢结构标准
俄罗斯标准
SNIP 52-01-2003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规则
俄罗斯标准
ГОСТ 25192-82
混凝土分类与一般技术要求
俄罗斯标准
ГОСТ 24379.0-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尔及利亚翻译文件02住房部规范化技术文件D.T.R.-B.C.-2.48阿尔及利亚防震规范RPA9920001目录第一章概论5~6 1.1目的 5 1.2 目标 5 1.3适用范围 5 1.4 使用条件 5 1.5定义和符号 5 1.5.1 定义 5 1.5.2 符号 6第二章设计的一般规范8~10 2.1 场地的选择8 2.2 土质的勘测与考察8 2.3设计建筑的定位8 2.4底基层结构和基础8 2.5底基层结构9 2.5.1规律性9 2.5.2地震缝9 2.5.3建筑材料和技术9 2.5.4结构系统9 2.5.5韧性10 2.5.6 非结构构件10 2.6 计算的模式化10第三章分类标准11~18 3.1震区分类11 3.2 建筑物按重要性分类12 3.3场地分类13 3.3.1分类的类别13 3.3.2 按试验布置的场地分类14 3.3.3 无试验的情况下14 3.3.4需要深入勘测场地的条件14 3.4 支撑系统的分类14 3.5 按形状划分建筑类别17 第四章计算规则19~25 4.1计算方法的选择19 4.1.1使用的方法19 4.1.2当量静态方法的使用条件19 4.1.3动态方法19 4.2当量静态方法19 4.2.1 原则19 4.2.2模式化19 4.2.3 全部地震力的计算19 4.2.4 结构基本周期的估算22 4.2.5 按高度地震力的和力分配23 4.2.6 地震力的水平分配23 4.2.7垂直轴的扭曲作用23 4.3波谱模式的动态方法2324.3.1 原则23 4.3.2模式化23 4.3.3 计算波谱反应24 4.3.4要考虑的方式数量24 4.3.5 模型反应的组合25 4.3.6 计算地震力的总和25 4.3.7 偶然的弯曲作用25 4.4《静态》和《动态》方法共有的规定25 4.4.1 倾复稳定性25 4.4.2 地震作用的垂直分力25 4.4.3 移动的计算25第五章安全的证实26~27 5.1概论26 5.2 行动的组合26 5.3强度的证实26 5.4韧性的证实26 5.5 平衡的证实26 5.6 楼板强度的证实26 5.7 基础稳定的证实26 5.8 地震缝宽度的证实26 5.9 作用P-△的证实27 5.10变形的证实27第六章补充规定和非结构件28~29 6.1补充规定28 6.1.1移动的相容性28 6.1.2 毗邻的坚硬构件28 6.1.3 隔板28 6.2 非结构件28 6.2.1定义28 6.2.2性能要求28 6.2.3 对非结构件有影响的水平力F P 28 6.2.4 外部构件29 第七章钢筋混凝土结构30~41 7.1概论30 7.1.1目的30 7.1.2 主要构件和次要构件30 7.1.3定义和条文、符号30 7.1.3.1 关键区域30 7.1.3.2 边缘混凝土30 7.1.3.3降低的正常应力30 7.1.3.4受压件、弯曲件30 7.2 关于材料的技术要求30 7.2.1 混凝土30 7.2.2钢筋30 7.3设计和检查31 7.3.1性能系数31 7.3.2 检查主要构件的安全3137.4 柱的特殊技术规定31 7.4.1 模板31 7.4.2 配筋31 7.4.3特殊的检查33 7.5 梁的特殊技术规定33 7.5.1 模板33 7.5.2配筋34 7.6梁柱接的特别技术规定35 7.6.1 建筑规定35 7.6.2 弯曲时节点的尺寸35 7.7 墙体和支撑墙板36 7.7.1 模板36 7.7.2过梁和窗间墙中的限定剪应力37 7.7.3 过梁的配筋37 7.7.4窗间墙配筋39 7.8关于平板和隔板的规定40 7.9 基础构件41 7.10关于次要构件的规定41 第八章钢筋框架42~44 8.1 概论42 8.1.1使用的条件42 8.1.2相关性原则42 8.1.3 分析的方法42 8.1.4符号和定义42 8.2 韧性自动稳定框42 8.2.1总则42 8.2.2 材料(建筑钢筋)42 8.2.3 横向截面43 8.2.4 组装43 8.3 一般的自动稳定框架44 8.4 三角排架44 8.4.1总则44 8.4.2 同中心的三角排架44 8.4.3钢结构和组合的计算力44 第九章链带承重砌体建筑45~50 9.1 建筑原则和结构概念45 9.1.1 目的45 9.1.2 设计45 9.1.3 建筑物的平面尺寸、高度和层次45 9.1.4 墙的分配和密度45 9.1.5 开口45 9.2 材料46 9.2.1概要46 9.2.2 关于材料的特殊规定46 9.2.2.1 石块46 9.2.2.2 砖、混凝土陶土砌块46 9.2.2.3 砂浆4649.2.2.4 钢筋46 9.2.2.5混凝土46 9.3 链带承重砌体建筑系统46 9.3.1原则46 9.3.2 主要构件47 9.3.3 水平链带47 9.3.4垂直链带47 9.3.5 链带节47 9.3.6 楼板48 9.3.7门窗洞和开口的框48 9.4 主要结构件的计算与检查49 9.4.1 产生作用的应力49 9.4.2 抵抗应力49 9.4.3 计算的原则50第十章基础和支撑墙51~53 10.1 基础51 10.1.1 支点的连带化51 10.1.2 四周墙板51 10.1.3 建筑规定51 10.1.4 支承能力的检查51 10.1.4.1浅基础52 10.1.4.2 深基础52 10.1.5 倾复稳定性52 10.2 土质的液化52 10.3 坡度的稳定性52 10.4挡土墙53附件Ⅰ54~55补篇-2003 56~68 专家工作组57 告读者58 前言59 调整内容59 附件Ⅰ63 01/SPM/MH号部级决定66 RP 99 与补篇的对比675第一章概论1.1目的本规范性防震技术文件,规定了震区内建筑物的设计和计算标准.。
1.2目标本规范的目标旨在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尺寸调整,对建筑物和人类的生命在地震活动的作用下,进行可以的保护。
对于一般建筑物,已确定的目标在于对建筑物的结构赋予:----足够的硬度和强度,以限制非结构性的损失,避免在一般地震情况下——比较常见——由于结构的弹性特点造成结构性损失。
----适当的延展性和能量消除的能力。
以便(建筑物)结构在大震情况下——很少见——产生非弹性移动,限制损失,不到塌和不失去稳定性。
对于某些重要建筑物,力求达到的保护目标更加严格,因为建筑物在大震后应该马上可以使用。
1.3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任何一般性建筑。
相反,不直接适用于以下建筑:----损失虽然很小,但后果非常严重的建筑物和设施:如某些核电站、GLN设备、易燃、易爆、有毒和有污染的产品的制造和储备设施。
----大型构筑物(如水坝、桥梁、地道和海洋建筑物)。
----地下管网和建筑物对于这类建筑物,要参考特殊的规范和建议。
此外,本规范的规定不适用于在震区类别划分时,忽略的地震频发地区(cf 3.1)。
1.4 适用条件本规范适用的建筑物,应同时满足与咳适用的设计计算和施工的规范。
此外,在风作用下产生的应力更加不利的情况下,应重视这种外力,检查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但是,同时应遵守阿尔及利亚防震规范(RPA)的建设性规定,为合理有效地实施本规范,必须在设计和实施项目的每个阶段,加强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1.5 定义和符号1.5.1 定义1. 一般性建筑:指其破坏和损失情况不对周边环境(直接入口除外)产生影响的一切建筑。
2. 弹性变形:在引起咳逆转变形的应力消除后,消失的可逆转的变形。
3. 后弹性变形:用可延展性材料制成的构件,在超过弹性界限后(伴随能量的消失)出现的不可逆转的变形。
4. 隔板:水平(楼板)或垂直(加固填充金属骨架)构件,其设计为抗拒水平作用力,并将其传送到支撑构件上。
5. 延展性:某种材料、某个部位、某个构件或某种结构,在断裂前承受不可逆转变形,但在交替应力下无重大强度损失的能力。
6. 非结构构件:不起承重或支撑作用的构件(如隔墙、压眉、檐饰、挡雨板等)。
7. 结构构件:----主要构件;为支撑系统组成部分的承重构件(如梁、柱、楼板、墙板、墙体)。
----次要构件:非支撑系统组成部分的承重构件(如柱、墙体)。
8. 活动断层:地壳的裂缝,近期地质时期曾发生过滑坡,因此,成为可能发生未来地震的震源。
9. 弹性的不稳定性:某结构构件形状的不稳定性,原因是由于其弹性或缺少硬度。
常常由于以下原因而发生,如弯曲、倾斜、起泡、构件移位或者由于受冲击、压力和切断产生的墙壁变形等等,这类构件如立柱、梁、墙板、支撑钢筋或梁腹灯。
10. 土质的液态变化:某些饱和砂土承受能力的暂时受损,其原因由于在地震的作用下变成稠密的也态。
11. 等量静态方法:与地震作用动态力相灯量的静态力系的作用下,某一结构的静态分析。
612. 波谱模式的动态方法:在以反应波谱为代表的地震作用下,对某一结构的动态分析。
13. 骨架:结构。
其垂直构件由与墙体或墙板相对应的立柱组成。
14. 自我稳定骨架:梁和立柱的三维整体,严格地联在一起,能够吸收全部垂直和水平力。
15. 支撑骨架:结构。
由立柱和梁或者能洗手垂直应力的框架,以及能吸收全部或部分水平应力的墙板,墙体或者三角排架组成。
16. 三角稳定排架:网格支撑结构。
其构件服从于轴心应力。
17. 框架(刚性框架):由严密联系在一起的立柱和梁组成的结构。
18. 防震保护:某建筑物地震保护的最低水平,应视其震前和震后的用途而定,或视起对安全目标的战略意义而定。
19. 韧性中断:不可逆转性变形后的中断,不同与突然的瞬间的中断。
20. 塑性接头:某一结构件(梁、立柱、墙板)的区域,承受不可逆转性变形,并能够在交替应力下消除能量。
超过应力界限,能够起活带作用,是构件的其它部分产生位移。
21. 中等地震:相对建筑物有用的使用寿命而言,比较常见的地震事件。
非结构性损失,应限制在可以接受的修复成本之内。
22. 较大地震:相对建筑物有用的使用寿命而言,比较少见的地震事件。
非结构性损失,应限制在可以接受的修复成本之内,全部或部分坍塌应加以避免。
23. 场地:预定建设的定点地段。
具有地理、水文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特征。
24. 反应波谱:用于评价某建筑物对过去或将来地震的反应曲线。
25. 综合稳定性:某结构在应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其几何图形和方位(不滑坡、不倾倒)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通过各构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支撑和地面锚固而得到的,它要求各构件的外形和强度的稳定得到保证。
26. 外形稳定:某结构或构件在应力的作用下,能保证供给其外形的能力。
外形的不稳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材料的强度耗尽之前,某些构件受到冲击或者因为壁薄造成弯曲、起泡和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