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习作一 2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习作1第2课时江苏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习作1第2课时江苏版第课时1.学会用修改标记修改习作,做到用词形象,突出“趣”。
并能评价出习作“趣在哪里”。
2.范例书写习作,字体美观,行款整齐,整体干净。
【重点】学会用修改标记修改习作,做到用词形象,突出“趣”。
并能评价出习作“趣在哪里”。
【难点】学会用修改标记修改习作,做到用词形象,突出“趣”。
并能评价出习作“趣在哪里”。
“文章不厌百回改”,孔尚任写脚本《桃花扇》,十五年中作了三次大修改;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大作家尚且云云,更何况我们小学生呢? [设计意图]议决故事导入,激发学生修改的兴趣。
一、学习评价,评出“趣”1.温习修改标记为了能够顺利地改好我们的作文,先来明白几种常用的修改标记。
(课件出示)通常用到的有四种:增补标记、改换标记、一连号标记、换用标记等。
2.比拟阅读,学会修改。
(出示课件)讨论交流:作者对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为什么修改?修改后的表达效果怎样?(预设:加上关联词“不仅……还”,增加“又”“蛙凸肚”等,使句子越发通畅,更形象,突出有趣。
)3.自主修改。
请同砚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畅的地方改通畅,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重点看是否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等写出“趣”。
4.学生相互修改作文。
5.交流习作,团体评议。
听听是否抓住人物的行动、神态、语言、心理写出“趣”来了。
学生读作品:熨书皮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几张彩色的塑料书皮,上面印着几张奥特曼的图片。
要知道在当时奥特曼可是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了,因为它所向披靡,天下无敌。
可是过了几天,书皮上竟有了几道明白可见的皱纹,这使我心里十分难过。
我正在郁闷,忽然,望见妈妈用电熨斗把皱巴巴的衣服压得十分平顺。
这时,我就像在黑黑暗找到了一盏明亮的灯。
我想:既然电熨斗能把衣服压得这样平展,难道我就不能把书皮压平展嘛?就这样,我趁妈妈把熨斗放在桌子上的时候,悄然地走到桌子旁,小心翼翼地拿起熨斗就往书皮上压,同时还生怕弄出一点声响轰动妈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教案word版本

六年级下册习作2一、教学目标:1. 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 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 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2. 难点: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评价设计:1.突出评价的重点。
重点评价学生的习作是否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2.评价标准多样化。
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写作:文章构思的评价;汉字书写的评价;语句通顺的评价等。
3.评价主体多元化。
自评、互评、教师评等。
4.评价策略多样化。
在评改环节,用中肯的鼓励性评语,从不同角度发现习作的亮点,体验习作成功的快乐。
5.开展班级习作评选活动,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写作的兴趣。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2.学生静心思考,完成调查问卷。
教师:创设老师不在教室的情景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1.上课伊始,故意创造一个教师不在场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然后走进课堂引发讨论:老师没在课堂时,同学们都做过些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要打消学生的顾虑,要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情况。
进而引入新课,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时,拟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
2.今天的习作课就是写一写老师不在教室时所发生的事。
阅读习作二的要求。
看看本次的习作要求是什么。
(二)研读例画、例文,感知写法。
1.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1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习作1》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大桥小学李海涛修改教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体会细节的描写。
2.引导学生领会题眼,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把事情有趣的地方写具体,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
3.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
教学重点: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把所写事情有趣的地方写得生动具体,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
教学过程:一、师生聊天,引出话题1.昨天老师从网上搜集了许多图片,想送给大家欣赏欣赏。
看看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2.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
3.指名学生交流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4.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经历过的最有趣的一件事。
(板书:童年趣事)二、激起回忆,交流趣事1.谈话激趣。
2.简要交流自己经历过的一件趣事,说说为什么有趣?(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并板书:乐趣、傻趣、意趣、情趣……)三、品读例文,享受乐趣1.这篇文章是大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女儿在身患绝症后躺在病床上写下来的,题目是《爸爸逗我玩》。
2.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3.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例文。
4.交流、评议。
四、产生共鸣,激发情趣1.审题,明确习作要领。
2.片段比较,讨论写法。
(1)出示例文开头,讨论交流写法,引导学生学习。
(2)小结例文开头的写法:比喻式开头、悬念式开头、开门见山等。
(3)出示例文的结尾,讨论写法,引导学生学习。
(4)小结例文结尾的写法:概括总结式、首尾呼应式。
3.出示提纲、小结。
4.通过例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习作中间叙事部分要注意的要素。
5.小结:是呀!我们要把事情写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
这样不但具体,还让人感觉真实。
五、全体参与,说好“趣事”1.把自己的童年趣事中最有趣的部分具体地说给同桌听,相互指正。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1》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与交流,丰富学生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2、领会习作要求,写出描写暑假期间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的经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讲故事:(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在上海游玩拍摄的照片)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
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3、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点和内容作为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
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
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
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
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
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
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1、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1教案
习作 1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
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幺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
旨在突出趣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
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中心明确
教学準备:
蒐集小时候的老**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
你看那会飞的梦
那冬阳下的骆驼队
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
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範围
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
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準备的老**
围绕老**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
要有意思
要有发现
要有反思......)
要根据我们的生活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
可以是钓龙虾
可以是玩泥巴
可以是帮父母干活......
三、範文引路
讨论写法。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习作1第2课时江苏版

习作第1.学会用改正符号改正作,做到用形象 ,突出“趣”。
并能价出作“趣在哪里”。
2.范写作 ,字体美 ,行款整 ,整体干。
【要点】学会用改正符号改正作,做到用形象 ,突出“趣”。
并能价出作“趣在哪里”。
【点】学会用改正符号改正作,做到用形象 ,突出“趣”。
并能价出作“趣在哪里”。
“文章不百回改” ,孔尚任写本《桃花扇》,十五年中作了三次大改正 ;曹雪芹写《楼梦》 ,批十 ,增五次⋯⋯大作家尚且这样,更况且我小学生呢 ?[意 ]通故事入,激学生改正的趣。
一、学价 ,出“趣”1.复改正符号了能利地改好我的作文,先来几种常用的改正符号。
(件出示 )常用到的有四种 :增符号、符号、号符号、用符号等。
2.比 ,学会改正。
(出示件 )沟通 :作者哪些地方做了改正 ?什么改正 ?改正后的表达效果怎样 ?(:加上关“不⋯⋯ ” ,增添“又”“蛙凸肚”等 ,使句子更为通 ,更形象 ,突出风趣。
)3.自主改正。
同学把自己写的篇作文真地几遍,把字更正来 ,把不通的地方改通 ,把需要增添的内容加上去,需要除的地方划掉 ,要点看能否抓住人物的言、作、神、心理等写出“趣”。
4.学生互相改正作文。
5.沟通作 ,集体。
听听能否抓住人物的作、神、言、心理写出“趣”来了。
学生作品 :熨皮得在一年的候 ,我了几彩色的塑料皮 ,上边印着几奥特曼的片。
要知道在当奥特曼但是我最喜的卡通人物了 , 因它势不行当 ,天下无。
但是了几日 ,皮上竟有了几道清楚可的 ,使我内心十分。
我正在郁 ,突然 ,看用熨斗把巴巴的衣服得十分平。
,我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光亮的灯。
我想 :既然熨斗能把衣服得平坦 ,道我就不可以把皮平坦嘛 ?就 ,我趁把熨斗放在桌子上的候 ,静静地走到桌子旁 ,谨小慎微地拿起熨斗就往皮上 ,同惟恐弄出一点声响惊。
(心理活描绘 ,也交代了熨皮的原由。
)只听“吱——吱”的一声 ,我先是一 ,接着看皮上有一个大大的熨斗印 ,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优秀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优秀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优秀教案设计习作2教学要求:一、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教师不明白的故事, 自拟问题写下来。
二、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述,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慢慢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适应.重难点、关键借助插图探讨写法,捕捉细节完成习作.课前预备制造一个教师不在场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遇.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1 头几天,教师有一次因故不在课堂,教师想明白没有教师在时,同窗们都做过些什么。
不要怕在教师眼前暴露缺点而羞于表达,斗胆地说出真实的情形,不管是好事,趣事仍是错事都能够说。
2 交流3 揭露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教师不在场时,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不管是好事,趣事仍是错事,都能够写下来。
二、借助插图,探讨写法1 整体观看插图,感知”面”的描述。
讨论: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那时的情形怎么样?2 抓住局部观看插图,感知”点”的描述从插图当选择你最感爱好的某个人或几个人进行细致的观看,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由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出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 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
展开想象:若是教室门猛然被推开,情形会如何?或突然有人说”教师来了”,情形又会如何?三、联系实际,交流体验一、日常学习生活中,插图中刻画的场面大伙儿必然也经历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教师不在场时,自己曾经扮演过如何的角色?二、交流、评议引导学生不仅抓住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窗的各类表现都描述出来。
3、各自梳理,确信本次习作材料四、写法迁移,尝试习作一、运用插图探讨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
二、组织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板书设计:习作2“面”——把握记叙文六要素“点”——抓住人物活动“细节”——插入突发事件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优秀教案设计习作2教学要求:一、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教师不明白的故事, 自拟问题写下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习作一习作1评

课题:习作一总课时:2课时本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陈梅宝授课人:陈梅宝授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引导学生和爸爸妈妈进行温情沟通,一起回忆童年的故事。
技能: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体会细节的描写。
能力:引导学生领会题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情意: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体会细节的描写,并领会题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对策:和爸爸妈妈进行温情沟通,一起回忆童年的故事,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
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教师再次明确习作的要求:选择一件自己深刻的事例,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二、错别字(投影出示这些词语)眼睛(眼镜)............以经(已经)倒影(倒映)......风乱来(风刮来)........浸温(浸湿)......胡涂(糊涂)流尚(流淌)玩要(玩耍)1、学生读一读,辨别这些同音字。
2、交流,分别给它们组词。
三、文章中的句子存在的问题。
(投影出示)1、而童年的记忆,却犹如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一不小心从我的心窝子里漏出来。
2、“一不小心”一词用得很不恰当。
如果改成“悄悄地”可能更加恰当,语句更加通顺。
“漏”字也用得不当,如改成“滚”字更妙。
3、说干就干,我在爷爷的脑后画了两只脚,再在爷爷的眼睛上画了两个大圆圈,哈哈,太有趣了!脑海中——钓鱼玩。
3、眼镜的脚长在哪里?小作者画得有点离谱,应在耳朵上吧4、画好了,爷爷笑了,我笑了,爷爷看到我笑了,也跟着笑了,我们对着大家笑,大家也笑,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家都莫名其妙地笑了。
交流说说这些句子存在的问题:1、爷爷在没人笑的时候为什么笑?搞不懂。
2、大家的笑都因爷爷的摸样可笑而笑,“莫名其妙”一词用得不当。
3、“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词感情上有点不妥。
前后的语句不连贯,看不懂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
四、小结从小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童年是快乐的,是丰富多彩的,但有许多同学的文章语句不够通顺,前后也不能很自然的连接,个别同学的错别字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一
2017年2月24日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
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