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杂剧杂谈
杂剧《救风尘》的叙事学解读——以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及符号矩阵理论为视角

《救风尘》是关汉卿杂剧作品中一出精彩的喜剧, 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本剧讲述的是风尘女子赵 盼儿冲破封建束缚拯救好姐妹宋引章于水深火热的 婚姻之中的故事。作者以满腔热情关注着社会最底层 的女性,表现了社会底层风尘女子奋起自救的勇敢和 智慧,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病态,展现出了 作者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以往关于《救风尘》的研究 大多采用的是题材性的研究方法或者是关于人物形 象的研究分析,少有文章从戏剧文本的叙事结构出发, 去探寻文本的主题意义。因此,本文将以叙事学家格 雷马斯的结构主义叙事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救风 尘》文本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去揭示本剧的主题 意义和思想内涵。
构和深层结构。故事的表层结构,指的是在义素层上 的一组关系,故事围绕这对关系而展开。本剧主要讲
的行动模式。格雷马斯在总结了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 述了赵盼儿为营救姐妹宋引章,与周舍斗智斗勇,最
普洛普为俄国民间故事总结出的 31 种野功能冶的基础 终从周舍手中骗得休书,救出宋引章的故事。因此,主
上,把行动模态划分为四个,即产生欲望、具备能力、 体是赵盼儿,客体是营救宋引章。
人间世创造着自己三个维度的叙事空间在当下众声喧哗的世象场景中这样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纪录片直击现实人性生命等等内容表现出强劲的社会影响力和极佳的口碑效应其作为有关医疗问题的选择与制作给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人间世叙事空间的读解更为后来者不断研究提供参考
安徽文学
艺 ANHLeabharlann IWENXUE《救风尘》中,赵盼儿出于和宋引章昔日的姐妹情深, 自由。正是赵盼儿对姐妹的侠义之心和对压迫者坚决
也出于自身的侠义心肠,更出于对受压迫妇女的感同 的反抗,使她勇敢机智地挫败了恶少周舍,完成了对
身受,在得知宋引章婚后被周舍恃恶欺凌之后,毫不 宋引章的营救。因此,赵盼儿的侠义心肠和反抗精神是
说南杂剧

首届曲学国际研讨会、第七届中国散曲研讨会论文说南杂剧吴敢【关键词】南杂剧;明清新体杂剧;明清新体传奇【摘要】对于明代中后期批量性出现的新体杂剧,已经提出南之杂剧、南剧、小剧、南杂剧、短剧、小型传奇六种互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根据明清杂剧传奇化与明清传奇杂剧化的实际存在,从剧本体制、戏曲音乐、行当演唱等方面具体分析,本文主张使用南杂剧概念。
但此所谓南杂剧,要重新赋予完整的含义,即明清新体杂剧与新体传奇的总和。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万历21-24年辑刊)官腔类卷二十六选有15个剧节目(其中2个为附录)的26个出(折)次,其目录与卷首均有标注云:‚此下皆系南之杂剧,故有不分出数者‛。
这里所谓‚南之杂剧‛,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且先对其选目作出分析:《高唐记》、《京兆记》、《洛神记》为汪道昆《大雅堂乐府》四剧中的三剧,各一折,均为南曲;《帝妃游春》、《秦苏夏赏》、《韩陶月宴》、《戴王雪访》为程士廉《小雅堂乐府》的四剧,前三剧各一折,均为南曲,末一剧二折,一为南北合套,一为南曲;《玉通和尚骂红莲》、《月明和尚度柳翠》、为徐渭《四声猿〃玉禅师》两出的分解,均为南北合套;《黄崇嘏女状元》为徐渭《四声猿〃女状元》五出中的四、五两出,均为南曲;明无名氏《崔护记》选《邂逅》、《求饮》、《题诗》、《患病》、《更生》5出(折),未知是否全剧,均为南曲;胡文焕(安定泰安子)《桂花风》选《修容获荐》、《庆赏后庭》、《闻簧反目》、《秦楼争辩》、《雪中见逐》5出(折),《剧品》谓《桂花风》总六折,此五折除《庆赏后庭》为南北合套外,余均为南曲;明无名氏《男风记》,《剧品》谓南北曲三折,此选二折,一为南曲,另一为北曲,但联套为自套【寄生草】连5个【前腔】;附录一为明秦淮收春醉客《曲中曲》,一折,其联套为北曲自套【寄生草】连21个【前腔】;另一附录为明无名氏《炎凉传》,一折,一个北套连一个南套,为南北联套。
可见,胡文焕所谓‚南之杂剧‛,系相对传统杂剧——元杂剧而言,指用南曲或南北合(联)套或北曲自套的一剧中出(折)数打破四折常例的杂剧。
河南曲剧卷席筒

河南曲剧卷席筒先秦时代,河南的音乐、歌舞、杂技和优人的表演已相当盛行。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有“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的“葛天氏之乐” ;《论帚》、《礼记》、《诗经》等典籍中记有春秋战国时代的“郑卫之声”;《诗经·陈风》中对宛丘山下那“无冬无夏”的民间乐舞作了生动描述,《列于·说符》记述了宋国的兰子脚踩高跷,舞弄七剑,其中有五剑飞舞在空中的杂技技艺。
反映先秦时期文化艺术活动的地下文物在河南更是大量出土,如舞阳贾湖的八千年前的七孔骨笛,禹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现藏的西周时期的青铜面具,信阳长台关出生两战国时期的十八弦锦瑟等。
与歌舞活动紧密相连巫的活动当时普遍存在,安阳殷土的一些辞中记载着这种活动。
祀神、折年、驱病、问战、调解纠纷经常由巫装扮鬼神雇弦乐歌舞中进行。
如信阳长台关出土的十八弦锦瑟上就画有女巫的生动画像。
另外,在春秋战国时代,河南境内诸侯国的国王、贵族们已有蓄养优人之风,《韩非子·内储说上》曾有侏儒劝谏卫灵公的具体记述,贾谊《新书》也提到卫懿公”贵优而轻大臣”。
汉代是一个歌舞百戏十分兴旺的时代。
特别是东汉,南阳是刘秀发迹之处,洛阳乃当时之国都。
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有关歌舞百戏场面的达百块之多,其中有近似。
“总会仙倡”的表演画面,也有“东海黄公”的类似形象。
当时的《东海黄公》虽仍属角抵之戏,但已经有了服装和化妆,有了假定性故事,竞技表演必须服从假定性的故事情节。
两个竞技者,其一必须装扮为绛增束发,手持赤金刀的东海黄公,另一个必须装扮为猛虎。
这个节目或与此类似的节目在河南的演出较为广泛:郑州新通桥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巩县柴稍出土的陶灶上都有这样的表演画面。
在密县出土的汉墓中的宴饮百戏壁画上,画有歌舞杂技表演与鼓乐伴奏的场面。
西起灵宝,东至项城,不少地方出土有上绘歌舞百戏演出图像的陶楼。
李尤《平乐观赋》所描写的洛阳平乐观演出的。
“戏车高童”、“吞刀吐火”、“骑驴驰射”、“侏儒巨人”、“鱼龙曼延”等节目,均是集歌舞、杂技为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具有高超技艺,而且有了布景道具。
辉煌的科技文艺成就

解剖学与法医学
宋慈 :《洗冤集录》
穴 位 经 络
一、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官吏生涯和朝廷 学术与科举 文学艺术 法律和刑事 军事 轶事杂谈 占卜方术与传说 易经与阴阳五行 数学
60 10 70 11 25 72 22 7 11
物理学 化学 工程、冶金、工艺 灌溉和水利工程 建筑 生物科学、植物学 和动物学 农艺 医药和制药学
1、天文学
农学、医学 数学、天文学
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 ——李约瑟 江晓原:“天文学史的外史研究”: 星占、历法vs.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巫术? “荧惑守心”
23/17;38
《星占历法与宋代政治文化》 《异常天象与徽宗朝政治:权力博弈中的皇帝、权臣与占星术士》
一、科学技术成就
1、天文学
中国的发明曾为欧洲的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一、科学技术成就
2、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改变 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由 此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这样 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 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 量和影响。 ——培根
知识的传布:抄本与刻本
Hilde DeWeedt & Lucille Chia Knowledge and Text Production in an Age of Print--China, Tenth-Fourteenth Centuries. .
Adrian Johns, The Nature of the Book: Print and Knowledge in the Making Tobie Meyer-Fong The Printed World: Books, Publishing Cultur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组词大全】杂组词_杂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杂字的组词

【组词大全】杂组词_杂的拼音含义_组词造句解释_杂字的组词一、杂组词【精选组词列表】:日杂、扰杂、牵杂、情杂、歧杂、平杂、棼杂、鸡杂、款杂、纠杂、交杂、凌杂、苛杂、陵杂、鄙杂、冗杂、骚杂、散杂、渗杂、数杂、粗杂、丛杂、沓杂、乖杂、氛杂、合杂、舛杂、丑杂、博杂、搀杂、掺杂、参杂、驳杂、杂裳、杂色、台杂、碎杂、杂扰、杂录、杂牌、杂糁、污杂、乌杂、杂耍、杂虏、杂史、杂流、杂礼、杂识、杂税、杂料、杂问、杂县、杂聚、杂务、杂科、杂音、杂捐、杂引、杂污、杂役、杂戏、杂袭、杂学、杂业、杂艺、杂洽、杂蹂、杂散、杂踏、杂念、杂然、杂途、杂入、杂情、杂曲、杂拟、杂议、杂术、杂书、杂类、杂派、杂体、杂民、杂脍、游杂、杂凑、杂坐、杂合、杂物、杂蚁、杂滥、杂咏、杂乐、杂课、杂纂、杂拌、杂沓、杂证、杂耕、杂当、杂变、杂混、杂菜、杂传、杂家、杂会、杂举、攒杂、杂语、杂俎、杂赞、杂技、杂厕、杂奏、滓杂、挨杂、杂话、杂脚、杂户、杂胡、杂博、杂定、杂泛、杂用、杂厝、杂志、杂宾、杂次、杂记、杂活、杂种、枝杂、杂秆、杂症、杂货、杂居、杂差、杂吹、杂游、杂办、杂反、侵杂、揉杂、糅杂、骈杂、猱杂、闹杂、庞杂、蒙杂、乱杂、僭杂、间杂、搅杂、夹杂、会杂、复杂、嚼杂、喀杂、零杂、鳞杂、流杂、沦杂、拉杂、杂项、杂徭、杂文、殷杂、杂言、杂异、杂兴、杂览、杂伪、淫杂、杂考、杂难、杂旺、杂英、杂舞、杂猥、杂姓、余杂、杂着、杂见、杂彩、杂杂、杂错、杂草、杂院、杂处、杂工、杂布、杂支、杂和、杂感、杂费、杂伎、杂歌、杂字、杂赋、杂犯、杂纪、杂婚、杂作、杂化、杂占、杂病、杂鞫、杂霸、杂抄、杂烩、杂肥、杂班、杂秽、杂趁、杂越、杂带、杂交、杂就、杂质、杂宝、杂帛、杂服、杂爨、杂陈、噪杂、珍杂、佐杂、总杂、杂采、杂笔、杂驳、杂经、杂钞、杂治、杂调、杂扮、杂剧、杂职、琐杂、猥杂、芜杂、闲杂、杂玩、杂评、杂粮、杂嗽、杂面、杂名、杂木、杂卖、杂糅、杂理、杂俗、杂论、杂佩、杂食、杂冗、杂品、杂砌、杂揉、杂谈、杂事、杂人、杂虑、杂诗、杂说、杂器、杂能、杂碎、杂累、杂乱、窜杂、打杂、浮杂、烦杂、纷杂、讹杂、繁杂、浑杂、秽杂、昏杂、混杂、和杂、诡杂、滚杂、沈杂、疵杂、袭杂、相杂、淆杂、嚣杂、喧杂、错杂、稠杂、尘杂、羼杂、嘈杂、不杂、百杂香、哑杂剧、杂买务、杂体诗、五杂俎、杂不剌、杂合面、杂拌儿、杂骨董、杂合体、杂出身、拉杂变、乱杂杂、杂会汤、杂板令、杂货铺、杂货店、元杂剧、杂烩菜、杂嘴子、杂手艺、杂数诗、杂卖场、杂律诗、杂言诗、杂牌军、闲杂儿、土杂肥、宋杂剧、火杂杂、狗杂种、嘎杂子、大杂烩、大杂院、捣杂的、南杂剧、肉竹嘈杂、人多口杂、人多手杂、人多嘴杂、七杂八色、门无杂客、门无杂宾、龙蛇混杂、凌杂米盐、苛捐杂税、己亥杂诗、胡七杂八、蜂屯蚁杂、东方杂志、纯一不杂、水陆杂陈、杯觥交杂、杂七碎八、脱剥杂剧、温州杂剧、西京杂记、五方杂处、五洋杂货、杂七杂八、杂七麻八、有性杂交、狱中杂记、鱼鳞杂袭、鬻良杂苦、鱼龙混杂、职务繁杂、杂教九流、杂化轨道、阿郎杂碎、杂泛差役、私心杂念、穷言杂语、勤杂人员、米盐凌杂、拉拉杂杂、良莠混杂、良莠淆杂、经济杂交、复杂劳动、纷纭杂沓、驾头杂剧、疑难杂症、玉石杂糅、鱼龙杂戏、鱼鳞杂沓、杂泛差徭、杂交水稻、杂杂嘈嘈、闲杂人等、五类杂种、五方杂厝、杂乱无序、杂乱无章、杂七夹八、刮刮杂杂、多知为杂、迭见杂出、叠见杂出、错综复杂、杂环化合物、四时田园杂兴二、杂的拼音、杂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杂的繁体字和杂的QQ繁体字【杂的拼音】:zá【杂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1、杂种优势造句:杂种优势利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节约土地资源,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遗传学应用于实践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新见晚清民初传奇杂剧四种考述

第28卷第2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5年3月V ol 28, No 2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Mar, 2015 新见晚清民初传奇杂剧四种考述姚大怀1,2(1.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安徽凤阳233100;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摘要:《马家河寻兄传奇》《七襄机》《南楼记传奇》《南楼记》等四种传奇杂剧均诞生于晚清民初,并曾见于某些著录,但或只是简要提及,或被标为待访剧目,因而未能引起戏曲研究界的充分关注。
上述作品皆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不容忽视,理应受到关注。
鉴于版本稀见,兹述于此,并就作者和作品的来源与背景作出必要交代和力所能及的考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关键词:晚清民初;《马家河寻兄传奇》;《七襄机》;《南楼记传奇》;《南楼记》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5)02-0069-07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2.01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获得早在上世纪中叶,晚清民国的传奇杂剧就已经进入了部分戏曲研究者的视野,但戏曲文献之繁、搜集难度之大,导致研究工作总体进展缓慢,研究成果相对有限。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梁淑安、姚柯夫等学者筚路蓝缕,辛勤开掘,在晚清民国的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
上世纪末以来,左鹏军先生致力于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研究与资料整理工作,成果颇丰,尤其是新著《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与可能,调查并清理原始文献,根据尽可能丰富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对晚清民国时期的传奇杂剧进行一次尽可能全面的剧目清理、史实厘定、误差订正、事实呈现工作”[1],堪称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
古曲《杂剧-老庄周一枕胡蝶梦》(作者史九散人)原文全文

杂剧·老庄周一枕胡蝶梦史九散人[元代]第一折(冲末扮蓬壶仙长上,云)莫瞒天地莫瞒心,心不瞒人祸不侵。
十二时中行好事,灾星变作福星临。
小圣乃蓬壶仙长是也。
今有太白金星,传玉帝敕命,为因大罗神仙升玉京上清南华至德真君,在玉帝前见金童玉女,执幢幡宝盖,不觉失笑。
玉帝怪怒,贬大罗神仙下方庄氏门中为男,名为庄周,游学将至杭州。
此人深爱花酒,恐他迷失正道,差小圣领着风、花、雪、月四仙女,先到杭州内,化仙庄一所,卖酒为生。
着四位仙女化为四个妓者,等侯庄周来时,先迷住他。
待太白金星到时,自有点化处。
(下)(生扮庄子上,云)窗前十载用殷勤,多少虚名枉误人。
只为时乖心不遂,至今无路跳龙门。
小生姓庄名周,字子休,祖贯山东曹州人氏。
因天下大乱,跟先祖前来四川居住。
我兄弟四人,父母俱亡。
颇有些家赀,三水哥哥收掌。
我在学中读书,晚上睡不着,便思想人有生死,不能逃的。
小生前岁往岭南探亲,及至回家,与小生送别的朋友,一半死了。
小生叹惜为人在世,会几个士大夫之人,死而无怨。
小生但会朋友,便问那里好散心,都说杭州鱼米之地,小生因此一径的来到杭州,去城不远。
小生平日爱的是花酒,不知怎么说?若是有弹唱的送酒,小生也吃不醉。
远望见城边酒店中坐着个老者。
试问他一声:卖酒的有酒么?(蓬壶上,云)是谁叫?有酒。
(生云)好酒取二百文钱的来。
(蓬壶云)先生一位客,缘何用二百文钱的酒?敢吃不了。
(生云)你不认的,我是四川庄子休,我若用心吃,一千钱的酒,我也吃了。
(蓬壶云)既如此,任从尊意。
先生,我这杭州城,有几个唱的,在这庄西边。
请他来同席,只费两壶酒,可也不可?(生云)甚好,老者你就去。
(蓬壶下)(引四旦上)(见科)(生云)你这四位大姐,都是院里的?会甚么吹弹?(四旦云)所事都会。
先生要甚杂剧,俺就扮来。
(生云)好大话也。
我说出来,你说不会,怎了?(四旦云)人会的,俺便会。
人知道,俺便知道。
(生云)既如此,您将乐器各作四句诗,都要有出处的言语。
论元三国杂剧与《三国演义》女性形象之差异

论元三国杂剧与《三国演义》女性形象之差异作者:曾奕渊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曾奕渊内容摘要:元代三国杂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有明显的差异。
本文以貂蝉、甘夫人、孙夫人等形象分析说明。
杂剧中的女性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小说的女性观则表现出浓厚的道学气。
这种差异和两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有关,也和元末明初理学的盛行有关。
关键词:元代三国杂剧三国志通俗演义女性形象理学元代三国杂剧蔚为大观,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统计,三国杂剧共52种(含元明间无名氏杂剧),约占全目的7.3%,其中存本20种,残本5种,全佚27种。
三国剧在元初即开始流行,关汉卿便作有四种;到元末明初,其故事题材更显得摇曳多姿。
现存元明间三国剧未必都作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之前,但杂剧所本的故事则源远流长,所以小说的成书明显受到同题材杂剧的影响,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因为是历史题材,杂剧和小说的人物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并不占重要地位。
现存元三国剧中女性戏份较重的有三种:《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关云长千里独行》、《两军师隔江斗智》,均为无名氏作品。
三剧所刻画的女性分别为貂蝉、甘夫人和孙夫人,这三个女性形象在《演义》中也占了相当的位置,却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一.貂蝉貂蝉于史无征,却被视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巧施连环计,除奸雄扶汉室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这个故事的情节架构,杂剧和《演义》大体相同;但杂剧中貂蝉的经历要丰富复杂得多。
首先,她有一个完整的出身:妾身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取入宫中掌貂蝉冠,因此唤作貂蝉。
[1]572后灵帝将她赐与丁建阳,丁又将其配与养子吕布为妻。
不久黄巾乱起,夫妻失散,貂蝉流落长安,被王允收养。
她在月夜焚香祈祷,盼夫主平安,家庭团圆,“柳影花荫月半空,兽炉香袅散清风;心间多少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
”[1]573这虽然不如《演义》中的貂蝉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却更加贴近现实、合乎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