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预案

一、总则1. 目的:为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因气象条件、污染源排放等因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快速响应,协同作战;- 科学决策,确保安全;- 公开透明,广泛参与。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负责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组织协调和指挥调度工作。
- 指挥长: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 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 成员:由环保、气象、公安、交通、卫生、教育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相关部门职责:- 环保部门:负责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 气象部门:负责重污染天气的气象预报和预警;- 公安部门:负责交通管制和应急车辆调度;- 卫生部门:负责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停课、学生疏散等工作;- 其他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三、预警和响应1. 预警发布:- 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和气象预报,由环保部门提出预警建议;- 经应急指挥部批准,由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
2. 响应级别:- 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QI)和污染程度,将预警分为四个级别: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3. 应急响应措施:- 蓝色预警:启动应急监测,加强空气质量预报;- 黄色预警:增加监测频次,加强污染源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 橙色预警:实施应急减排措施,限制部分车辆行驶,暂停户外活动;- 红色预警:实施最严格的应急减排措施,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应急措施。
四、应急保障1.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应急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口罩、防护服、应急车辆等。
3. 人员培训: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必备15篇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必备15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20xx年安阳市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监管及防治实施办法》3、《安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4、《安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xx年修订)》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保护施工人员及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月星·欧蓓莎环球港一期A区项目。
本工程在安阳市北关区中华路中华桥段北约800m路东,建设的月星·欧蓓莎环球港综合体的一个商业市场,目前先开始施工的欧蓓莎环球港一期A区工程;由凌云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西侧1#楼为六层、南侧2#、3#楼为五~四层、其他5#至28#楼均为二层,总建筑面积75000m2左右。
本工程建筑高度29.55米,本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地上部分耐火等级二级、地下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施工现场比较狭窄,施工设备较多,对于施工现场绿色施工、防治扬尘等工作各级部门都非常重视,所以在空气重污染预防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工作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一般易产生扬尘的施工道路以及硬化的地面每日二至三次进行撒水降尘,且撒水必须覆盖每个有尘土的地方;施工现场施工、开挖土方、回填部位施工重点部位对重点部位的防尘工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施工道路进行不定期的洒水,洒水不宜过多,避免积水泥泞;施工现场土方及裸露土地保证做到到无扬尘,施工现场土方进行百分百覆盖或者临时绿化的措施进行降尘;对于施工已经清理完成未安装窗户的楼层,大风天气必须进行全面的洒水,以免刮风时尘土飞扬。
四级以上大风(包含四级)禁止进行土方作业;对于空气重污染达到预警级别时,按照相应的空气重污染预警的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严格落实《安阳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及各项法律法规》。
重点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重点污染天气,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重点污染天气的应对工作,包括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
三、应急组织体系1. 成立重点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重点污染天气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括:环境保护局、气象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安消防局、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
四、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根据气象预报和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预测可能发生重点污染天气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情况,决定启动预警响应。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发布应急响应信息,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工作。
3. 应急措施(1)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
(2)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降低污染物排放。
(3)加强道路交通管理,限制高排放车辆通行。
(4)加强城市扬尘控制,提高绿化覆盖率。
(5)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6)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工作需要。
五、信息发布1.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和发布应急信息。
2. 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手机短信等渠道,及时发布空气质量、应急响应措施等信息。
3. 做好应急信息发布工作,确保公众及时了解重点污染天气情况。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物资保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3.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保障重点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资金需求。
七、应急结束1. 污染天气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恢复正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
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我公司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我公司全体员工对重污染天气的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订本方案。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17号);(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33号;(8)《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函[20xx]504号1.2.2标准、技术规范(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xx);(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xx)。
1.3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公司区域内的重污染天气及区域外发生的可能波及到我公司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1.4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公司粉尘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重污染天气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重污染天气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2)坚持属地管理,统一领导。
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公司统一领导指挥,各部门积极参与和具体负责”的原则,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坚持加强预警,提前响应。
应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应对重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污染程度,减轻对人民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协调、指挥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2)研究决定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3)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3. 相关部门职责:(1)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测、预报和发布重污染天气信息,提出应急措施建议;(2)气象部门:负责提供气象预报,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提供支持;(3)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医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4)教育部门:负责指导学校采取应急措施,保障师生安全;(5)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督促企业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污染排放;(6)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调度应急车辆,保障交通畅通;(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督促建筑施工企业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扬尘污染;(8)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措施。
四、预警及响应1. 预警等级:根据污染指数,将重污染天气预警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红色)、Ⅱ级(橙色)、Ⅲ级(黄色)、Ⅳ级(蓝色)。
2. 预警发布:环境保护部门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3. 响应措施:(1)Ⅰ级响应:采取紧急停工、停业、限行等措施,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启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医疗救治需求;(2)Ⅱ级响应:采取部分停工、停业、限行等措施,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启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医疗救治需求;(3)Ⅲ级响应:采取部分限行、限产、限排等措施,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启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医疗救治需求;(4)Ⅳ级响应:采取一般限行、限产、限排等措施,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启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医疗救治需求。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7篇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7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选篇1)根据太仓市教育局大气污染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对师生雾霾天气安全、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健康防护意识和环保意识,切实地把我校应对雾霾天气工作抓紧、抓好,特制定“雾霾天气”等恶劣天气应对方案如下:一、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大气重污染应急领导小组。
大气重污染应急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校内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
重大问题及时向教育局请示报告。
二、应急处置建立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工作,由校长办公室负责,做到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及时报告信息,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
1、预警信息接收收到上级发布的相应预警后,应立即电话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按领导要求开展工作。
校内采取手机短信、广播、网络等方式及时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公布空气预警信息。
2、预警分级及措施(1)iv级预警(蓝色预警):当天区域内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0以上,且气象预报未来1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措施:学生停止体育课等户外活动;心脏病、肺病患者、特异体质学生应当留在室内;户外工作人员减少户外工作时间或采取防护措施;学校有施工工地应洒水降尘。
(2)ⅲ级预警(黄色预警):当天区域内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且气象预报未来1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措施:及时指导师生做好大气重污染防治和应急保护基本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学生停止体育课等户外活动;心脏病、肺病患者、特异体质学生应当留在室内;户外工作人员减少户外工作时间或采取防护措施;如学校有施工工地应洒水降尘频次。
(3)ⅱ级预警(橙色预警):当天区域内空气质量指数(aqi)在400之以上,且气象预报未来1天仍将维持不利气象条件。
措施:在采取ⅲ级预警措施的基础上,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做好应急相应的准备工作。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选9篇)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选9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选9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保不齐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尽可能减小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篇1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及幼儿园。
二、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在200以上为空气重污染。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规定,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状况分为三个预警响应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黄色预警(Ⅲ级)、橙色预警(Ⅱ级)、红色预警(Ⅰ级)。
红色预警(Ⅰ级)为最高级别。
黄色预警(Ⅲ级):预测持续3天及以上发生重度污染天气状况时(200<AQI<300);橙色预警(Ⅱ级):预测持续3天及以上发生严重污染天气状况时(300<AQI<500);红色预警(Ⅰ级):预测持续1天及以上发生极严重污染天气状况时(AQI≥500);三、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根据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主要有:(一)黄色预警(Ⅲ级)小学、幼儿园减少户外活动。
(二)橙色预警(Ⅱ级)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停止露天体育比赛活动;停止户外大型活动和大型聚会。
(三)红色预警(Ⅰ级)中小学、幼儿园暂时停课。
停课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应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可参考的合理化学习建议;教师要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示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生活和安全教育。
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学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及周边空气质量状况实际,作出相应调整,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精选5篇)

(一)制定目的为有效预防和管理大气重污染,及时果断地采取超常措施,最大程度减轻重污染天气给师生带来的身心损伤,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石家庄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暂行)》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预案。
(二)合用范围本预案合用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重污染天气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强化监控。
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谨防工作首位,密切空气污染指数变化,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
市教育局负责市属高校、直属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对各县(市)、区教育局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辖区内学校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在所属教育局领导下,负责本学校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实施,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污染预警发出后,市、县(区)两级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根据不同污染预警等级,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落实相应处置措施。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一)领导小组市教育局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局长任总指挥,相关局领导任副总指挥,局安全处、思政体卫处、基教处、职成教处、幼特教处、高教处、政策法规处、办公室、规划财务处负责人为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安全处。
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调研员车国利兼任。
办公室下设综合组、应急组、督导组、宣教组,工作人员由机关各处室工作人员组成。
(二)工作小组职责1、综合组(由局安全处牵头,办公室、规划财务处、思政体卫处抽调人员组成)。
负责催促指导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负责各项应急措施的组织协调;负责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向市政府信息上报等工作。
2、应急组(由局安全处牵头,思政体卫处、基教处、职成教处、幼特教处、高教处、政策法规处抽调人员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审批:王立文
审核:周哲
编制:郭达
中建国际工程
目录
1 总则 (3)
1.1编制目的 (3)
1.2编制依据 (3)
1.3适用围 (4)
1.4工作原则 (4)
2 组织指挥 (5)
2.1组织机构 (5)
2.2职责 (5)
3 监测与预警 (8)
3.1污染分级 (8)
3.2监测 (9)
3.3确定首要污染物类别 (9)
4 应急响应与终止 (10)
5 总结评估 (14)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重污染天气情况下污染控制工作,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的能力,规应急程序,明确应急职责,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大气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015.1);
(2)《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4);
(3)《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5)《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17号)(2011.05);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
(7)《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环办函[2013]504
号
1.2.2标准、技术规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
1.3适用围
地区。
1.4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加强对项目部扬尘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重污染天气事件风险防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重污染天气事件防和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2)坚持属地管理,统一领导。
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部门的专业优势,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坚持加强预警,提前响应。
积极做好空气环境和气象条件的日常监测,及时准确把握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做好重污染天气事件预测预报工作,做到及时、快速和有效应对;
(4)坚持部门联动,全员参与。
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调
联动,职工广泛参与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空气重污染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2 组织指挥
2.1组织机构
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指挥:王立文
副指挥:周哲
成员单位:工程部、办公室、物资部、安全部、技术部
2.2职责
2.2.1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
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是本级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组织指挥和协调机构。
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由项目经理王立文担任总指挥,安全总监周哲担任副总指挥。
指挥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涛
联系:
2.2.2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统一组织指挥现场区域严重以上级别污染天气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向市政府应急办和市环保局报告重污染天气事件
的发生、发展、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处置结果;
(3)组织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根据重污染天气发展变化趋势,发布预警信息,并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4)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各项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5)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决定应急响应终止的时机;
2.2.3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1)开展重污染天气防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公众的环境安全隐患意识和空气重污染风险意识;
(2)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及时向应急工作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传达指挥部命令、指示;
(3)完善信息网络,跟踪上报重污染天气事件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处置工作开展情况;
(4)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开展现场污染状况的应急监测和跟踪监测;
(5)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2.2.4指挥部各部门单位的主要职责
(1)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双方建立监测信息资料的共享机制,有效实施重污染天气的预防和预警工作,并负责检查以及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负责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2)负责组织宣传大气重污染预警、响应等级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相应等级的预警、响应信息;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健康防护措施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全民健康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重污染天气事件的对外联络和沟通工作;
(3)负责节能综合协调工作,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组织协调应急状态下的相关物资的紧急调度;
(4)负责重污染天气事件下的治安保卫、道路交通管制工作,组织做好机动车环保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
(5)参与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应急指挥部各项命令、指示的贯彻落实,确保各项应急响应措施按规定落实到位。
(6)负责在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后,组织并督促对排放大气污染物项目实施暂时停工整改等综合措施,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7)负责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大气重污染的应急处置,保证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经费的有效使用;
(8)负责对辖区职责围各项目工地扬尘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在不同响应级别情况下各种应急措施按要求落实到位;负责对建筑施工扬尘、运输扬尘、垃圾焚烧等进行检查,及重污染天气下延长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压尘作业,确保在不同响应级别情况下各种应急措施按要求落实到位;
(9)负责组织协调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医疗救援工作;及时统计、上报因重污染天气时所引发相关疾病的救治人数,并做好重污染天气时的病源分流和统筹保障工作,并配合宣传部门开展重污染天气防病知识宣传;
3 监测与预警
3.1污染分级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分级方法,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300之间为重度污染;在301-500之间为严重污染。
依据空气质量预报,同时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空气重污染分为4个预警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三级、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预警一级(红色)为最高级别。
(一)预警四级(蓝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重度污染;
(二)预警三级(黄色):预测未来1天出现严重污染或持续3天出现重度污染;
(三)预警二级(橙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交替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
(四)预警一级(红色):预测未来持续3天出现严重污染。
3.2监测
由各单位部门负责组织大气环境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应急监测工作,安排专人,及时关注网络、电视空气重污染预警。
及
时准确掌握空气环境质量和气象条件的变化情况;为应急预警和处置工作开展提供决策依据,一旦政府部门发布启动应急预案,要按应急预案要求采取措施,开展污染物减排工作。
3.3确定首要污染物类别
依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根据地理、气象条件和污染排放分布状况,每日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报。
通过市环保监测中心(/)、电视、广播、手机等途径,确定首要污染物种类,以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4预警发布与解除
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空气重污染预警发布与解除的指令下达。
预警一级(红色)、预警二级(橙色)、预警三级(黄色)解除程序与发布程序一致。
预警四级(蓝色)不设立解除审批条件。
当发生空气重污染时,本市将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途径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方便公众及时了解空气重污染情况及相关应急措施,加强自身健康防护。
4 应急响应与终止
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结果对应的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重污染应急措施,旨在减少污染排放,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
(1)裸露地面采取临时绿色或者采取覆盖防尘布或者防尘网措施,保持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
(2)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绿化等措施。
施工现场土方作业时,应采取覆盖、洒水压尘等措施。
(3)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减少交通扬尘污染;
(4)施工现场的路面易产生扬尘的区域,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土壤湿度等因素,安排洒水抑尘。
夏季炎热天气每天洒水应不少于5次,春、秋季节每天洒水不应小于4次,冬季不少于3次(洒水应适量,防止结冰);
应急终止:当环境空气质量指数降至200以下应急终止。
5 总结评估
应急终止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及处置结果做出总结评估。
评估的主要容包括: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有效性、装备可行性、技术储备能力、应急人员素质、反应速度和应对处置效果的评价。
对可能造成的后续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