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4)氯气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4)氯气的性质新人教

(24)氯气的性质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化合物中, 不可以经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A.CuCl 2B.FeCl 2C.HClD.FeCl 3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 Cl 2的性质开朗,与 H 2混淆后立刻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Cl 2时,为了防备环境污染, 剩余的Cl2能够用Ca OH2溶液汲取③若 Cl 2发生泄漏,应立刻向上风地域转移④查验 HCl 气体中能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⑤除掉 HCl 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人饱和食盐水中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③D.③⑤3. 某实验小组要进行Cl 2的制取并回收MnCl2的实验 . 以下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Cl 2B. 用装置乙出去Cl 2中的少许 HCl 气体C.用装置丙分别MnO2和 MnCl2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MnCl 溶液制 MnCl ?4H O2 2 24.SO2和 Cl 2都是拥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淆, 同时作用于湿润的红色布条 , 此时可察看到红色布条( )A. 立刻退色B. 慢慢退色C.先退色后复原D. 不退色5. 已知 :KClO 3+6HCl( 浓)KCl+3Cl 2↑+3H2O.以下图 , 将少许试剂分别放入培育皿中的相应地点 , 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 , 并用表面皿盖好. 以下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 淀粉 KI 溶液中变蓝 , 说明 Cl 2拥有氧化性B. 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退色 , 说明 Cl 2拥有酸性C.石蕊溶液先变红后退色 , 说明 Cl 2拥有漂白性D.滴有 KSCN的 FeCl 2溶液变红 , 说明 Cl 2拥有复原性6. 将氯水分别滴入以下溶液中, 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氯水滴入以下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A 滴有 KSCN的 FeCl2 溶液变红Cl 2拥有复原性B 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退色Cl 2拥有酸性C 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Cl 2拥有漂白性D 淀粉 -KI 溶液变蓝色Cl 2拥有氧化性A.AB.BC.CD.D7. 工业上利用反响 3Cl3 22+2NHN +6HCl 检查氯气管道能否漏气。
高中化学 课时素养评价十一 氯气的性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素养评价十一氯气的性质(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
下列反应中,能产生白烟的是( )A.铜在氯气中燃烧B.钠在氯气中燃烧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解析】选B。
化学反应中能产生白烟的现象说明有白色固体生成,A项虽有固体产生但不是白色;C项无固体生成,生成的氯化氢在瓶口有白雾现象。
2.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得当的是( )A.用湿毛巾或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退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D.在室内放一盆水【解析】选A。
因肥皂水显弱碱性,可以吸收氯气,A正确;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应向地势高的地方跑,B错误;逆风跑,才可以脱离氯气的笼罩,C错误;氯气与水反应,其速度慢且反应不充分,D错误。
3.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 )A.苍白色火焰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D.爆炸【解析】选D。
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因生成的HCl吸收空气中的H2O形成盐酸小液滴而形成白雾,瓶内气体颜色因Cl2的消耗而变浅,但不发生爆炸。
4.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NaClD.FeCl3【解析】选C。
A项,铜与盐酸不反应,错误;B项,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错误;C项,钠与氯气或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钠,正确;D项,根据B中分析可知D错误。
5.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气分子和氯离子的是( )A.氯水B.液态氯化氢C.液氯D.氯酸钾溶液【解析】选A。
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次氯酸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等微粒;液态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不含氯分子、氯离子;液氯是液态氯分子,不含氯离子;氯酸钾能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Cl),不存在氯分子、氯离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4.2.1氯气的性质(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化学第四章4.2.1氯气的性质〔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可以用碱石灰枯燥的气体是( )A.H2B.Cl2C.HCl D.CO2【解析】Cl2、HCl、CO2都能与碱石灰反响 ,不能用碱石灰枯燥 ,故A项正确。
【答案】A2.以下氯化物 ,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 ,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响制得的是( )A.FeCl2B.FeCl3C.MgCl2D.CuCl2【解析】Fe与Cl2反响生成FeCl3 ,A错误;Fe与HCl反响生成FeCl2 ,B错误;Cu与HCl不反响 ,D错误。
【答案】C3.生产自来水时要用氯气消毒。
市场上某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 ,用自来水冒充纯洁水出售。
为区分真伪 ,可用以下某种试剂检验 ,该试剂是( )A.酚酞B.硝酸银C.氯化钠D.氢氧化钠【解析】A选项中的酚酞是酸碱指示剂 ,遇酸无色遇碱变红;B选项中银离子遇到氯离子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 ,现象明显 ,故可以检测溶液中是否含氯离子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中就含有氯离子 ,故此选项正确。
【答案】B4.以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图中B为开关。
如先翻开B ,在A处通入枯燥氯气 ,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 ,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那么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H2SO4 B.饱和Na2CO3溶液C.浓NaOH溶液 D.饱和NaCl溶液【解析】A.浓硫酸为枯燥剂 ,能够吸收水蒸气 ,当氯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瓶时 ,出来的仍然是枯燥的氯气 ,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A错误;B.D中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氯气通过D时与饱和碳酸钠反响 ,可吸收氯气 ,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B错误;C.D中装有氢氧化钠 ,氯气通过D时与氢氧化钠反响 ,被吸收 ,从D中出来的气体中不含氯气 ,不能是有色布条褪色 ,C错误;D.枯燥的氯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D装置 ,出来的气体中含有氯气和水蒸气 ,产生的次氯酸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 ,D正确;答案选D。
2018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二十一) 氯气的性质 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氯气的性质1.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爆炸,有大量的Cl2扩散,下列应急措施不正确的是( )A.向顺风方向的低洼处跑B.用浸有纯碱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C.向逆风方向的高处跑D.来不及逃离的可用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并及时请求救援解析:选A 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发生氯气泄漏,氯气向顺风方向和低洼处扩散较快,应将人群逆风向高处疏散,A项错误,C项正确;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可以用浸有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来防止氯气中毒,B项正确;氯气能和水反应,来不及逃离的可用浸湿的棉被堵好门窗,并及时请求救援,D 项正确。
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AlCl3D.FeCl3解析:选C 当氯气与Cu、Fe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故B项不正确。
A项中Cu不与盐酸反应,D项中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A、D项均不正确。
C项既可由金属与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可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
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次氯酸钠溶液B.次氯酸钙溶液C.氯水D.氯化钙溶液解析:选D 氯水中含有HClO,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可产生HClO,三者均有漂白性,氯化钙溶液中不含有也不能生成HClO,没有漂白性。
4.下列关于HCl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B.HClO是强酸C.HClO是强氧化性酸D.HClO能杀菌消毒解析:选B 次氯酸是弱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5.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Cl解析:选D 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称为液氯而不能称为氯水,氯水是Cl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A项错;红热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固体CuCl2,B项错误;有Cl2参加的反应可以在溶液中进行,也可以在其他环境中进行,如Fe、H2在Cl2中的燃烧,C项错误。
氯气的性质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久置失效的原因:Ca(CIO)₂+CO₂+H₂O=2HCIO+CaCO₃↓, 2HCIO 些 2HCl+O₂ ↑
用途与保存: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必须密封保存
总结
金属
Na Cl₂+2Na—△—2NaCl (发出黄色火焰,有白烟产生 Fe )
3Cl₂+2F e—△2FeCl; (产生红棕色的烟) Cu →Cl₂+Cu△—Cu Cl₂(产生棕黄色的烟)
四、氯气与碱的反应
书写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思考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效 成分是什么? 使用漂白粉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a(OH)₂+2Cl₂—— CaCl₂+Ca(ClO)₂+2H₂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₂ 和Ca(ClO)₂,有效成分是Ca(ClO)₂;使用漂 白粉时,其有效成分Ca(ClO)₂与H₂O、CO₂ 反应生成HClO,HC1O 具有漂 白性:Ca(C1O)₂+CO₂+H₂O=—CaCO₃L+2HC10,故使用漂白粉时,起漂白 作用的物质是HClO。
猜想1:假设Cl₂ 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Cl₂ 分 子和H₂O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猜想2:假设Cl₂ 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了存在Cl₂分 子 、H₂O 分 子外,还可能存在Cl-,溶液不一定是中性的。
三、氯气与水的反应
向盛有氯水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现象: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初步结论:氯水中含有Cl₂、H₂O、H+、Cl-。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黄绿色
气味 刺激性气味
状态 气体
高中化学 每日一题 氯气的性质 新人教版

氯气的性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如下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
D瓶中装的是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H2O ④饱和NaCl溶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明确HClO有漂白作用,干燥的Cl2不具备漂白作用。
先应判断A 处通入Cl2是否带有水蒸气。
根据B阀打开时,红色布条褪色,说明A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B阀关闭时通过D,看不到C处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处溶液吸收了氯气或者吸收了潮湿氯气中的水蒸气。
因此正确选项为A。
解题必备氯气的性质1.氯气的物理性质2.氯气的化学性质Cl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1)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氯气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把变价金属(如Fe、Cu)一般氧化到最高价。
①与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产生大量白烟;②与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产生大量棕褐色烟;③与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2)氯气能与非金属单质(如H2)反应:①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燃烧结束后,抽去盖在集气瓶口处的毛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点燃2HCl。
②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爆炸,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H2和Cl2混合后点燃,反应瞬间完成,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
学霸推荐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物质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2.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溶于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⑤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盛有硝酸银溶液的洗气瓶B.Cl2中混有少量水蒸气:通过足量浓硫酸,收集气体C.Cl2中混有少量HCl:通过碱石灰后收集气体D.HCl中混有少量Cl2:通入氢气并光照4.如图,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待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着火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5.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4.2.1氯气的性质(含答案)

基础演练1.Cl2可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时可将Cl2通过管子灌入洞中,这是利用Cl2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较易液化A.①②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③④解析:利用了Cl2有毒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答案:B2.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B.液氯无酸性,氯水有酸性C.液氯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解析:液氯是氯气液化生成的,其成分为Cl2,所以液氯是纯净物,显黄绿色,只具有强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氯水是氯气溶于水生成的,其中含有的微粒有H+、Cl-、Cl2、HClO、ClO-、H2O,所以氯水是混合物,由于其中含有Cl2,显浅黄绿色,又由于含有HClO,所以有漂白作用。
答案:D3.下列关于氯气及含氯化合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干燥的氯气不能使鲜花褪色B.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C.常温下,1 体积水可溶解 2 体积氯气,所得的溶液是氯水D.H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解析:A不正确,干燥的Cl2虽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可使鲜花褪色,因为鲜花中有充足的水分。
B正确,氯气可用于杀菌、消毒、漂白是由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
C正确,常温下,1 体积水溶解了 2 体积氯气,所得是氯气的饱和水溶液。
答案:A4.下列各化合物不能直接由单质间化合制取的是( )A.FeCl3B.CuCl2C.AlCl3D.FeCl2解析:因Cl2化学性质很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化合物,Fe元素有+2价、+3价,Cu元素有+1价、+2价,Al元素只有+3价,所以选D。
答案: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存在着丰富的NaCl资源B.食用盐是纯净的NaClC.食用盐中添加KI,以补充碘D.氯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解析:食用盐中含CaCl2、MgCl2等少量杂质,并且添加了KIO3,因此为混合物。
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所以A为正确选项。
氯气的性质【新教材】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

2.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 NaOH 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
Hale Waihona Puke 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色慢慢褪去,其原因是( )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氯气与 NaOH 溶液反应 ③氯气的水溶液
呈酸性 ④次氯酸有漂白性 ⑤氯化钠有漂白性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④⑤
基础课时9 氯气的性质
1
2
3
4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基础课时落实
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NaCl
D.FeCl3
C [A 项,铜与盐酸不反应,错误;B 项,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
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错误;C 项,钠与氯气或盐酸反
应均生成氯化钠,正确;D 项,根据 B 中分析可知 D 错误。]
基础课时9 氯气的性质
1
2
3
4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基础课时落实
基础课时9 氯气的性质
1
2
3
4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基础课时落实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化学反
应中容易得到1 个电子,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Cl2 是很活泼的非
金属单质,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
基础课时9 氯气的性质
(2)夏天、游泳池常放入一些漂白粉,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 漂白粉中在水中生成 HClO,能杀菌消毒。
基础课时9 氯气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24)氯气的性质一、单选题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 2 CuCl B. 2FeCl C. HCl D. 3Fe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Cl 的性质活泼,与2H 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 实验室制取2Cl 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2Cl 可以用()2Ca OH 溶液吸收 ③若2Cl 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上风地区转移④检验HCl 气体中是否混有2Cl ,方法是将气体通入3AgNO 溶液中 ⑤除去HCl 气体中的2Cl ,可将气体通人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 D .③⑤3.某实验小组要进行Cl 2的制取并回收MnCl 2的实验.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 2B.用装置乙出去Cl 2中的少量HCl 气体C.用装置丙分离MnO 2和MnCl 2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MnCl 2溶液制MnCl 2 •4H 2O4.SO 2和Cl 2都是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同时作用于潮湿的红色布条,此时可观察到红色布条( )A.立即褪色B.慢慢褪色C.先褪色后复原D.不褪色5.已知:KClO 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淀粉KI溶液中变蓝,说明Cl2具有氧化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说明Cl2具有酸性C.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D.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说明Cl2具有还原性6.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Cl2具有还原性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 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 淀粉-KI溶液变蓝色Cl2具有氧化性A.AB.BC.CD.D7.工业上利用反应3Cl 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NH3被还原D.生成1mol N2有6mol电子转移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 2溶于水:Cl 2+H 2O 2H ++Cl -+ClO-B. 3NaHCO 溶液中加入足量()2Ba OH 溶液: 23HCO Ba OH-+-++32BaCO H O +C.酸性溶液中3KIO 与KI 反应生成23:6I IO I H --+++223I H O + D. 23Na CO 溶液中23CO -的水解: 232CO H O-+3HCO OH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新制氯水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B.氯气泄露,可用浸有NaOH 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的氯化铜D.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10.已知4KMnO 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2Cl 。
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A.只有①②处B.只有②处C.只有②③处D.只有②③④处Cl的性质。
11.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nO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A.Ⅰ图中:如果2B.Ⅱ图中:生成蓝色的烟C.Ⅲ图中:用日光照射量筒,量筒中会产生大量白雾,液面会迅速上升D.Ⅳ图中: a中有色布条褪色, b中不褪色12.如图所示,A处通入潮湿的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 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不可能是( )A.浓H2SO4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D.饱和NaCl溶液二、实验题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2.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3.氯气泄漏时,人们需尽快远离现场,可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A.NaOHB.NaClC.KBrD.Na2CO34.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14.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1.实验室可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2. 资料显示:Ca(ClO)2+CaCl2+ 2H2SO42CaSO4 + 2Cl2 +2H2O。
某学习小组利用此原理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l2并探究其性质。
①在该实验中,甲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证明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
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则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④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3.为测定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将2.0g漂白粉配制成250 mL溶液,取出25 mL并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稀硫酸、过量KI溶液,完全反应后.再滴入0.1 md • L-1 Na2S2O3溶液Na2S2O3+ I2Na2S4O6+2NaI,共消耗20 mL Na2S2O3,则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答案:B解析:铁和氯气直接化合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答案选B 。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熟练记住,并能灵活运用。
2.答案:C解析:2Cl 与2H 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①错误;()2Ca OH 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室中通常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2Cl ,②错误;HCl 气体与3AgNO 溶液反应可产生AgCl 沉淀,④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 气体,而不是2Cl ,⑤错误。
3.答案:C解析:用MnO 2和浓盐酸制取Cl 2时必须加热.A 错误;装置乙中进气管与出气管反了.并且混合气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生成CO 2 .会引入新的杂质.达不到除杂的目的.B 错误;MnO 2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MnO 2和MnCl 2溶液.C 正确:MnCl 2 • 4H 2O 中含有结晶水,在加热时易失去结晶水.应米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制取该晶体.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取.D 错误。
4.答案:D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解析:A 、氯水滴入有KSCN 的FeCl 2溶液中,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遇KSCN 溶液变红,则氯气具有氧化性,故A 错误;B 、氯水滴入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酸,再发生酸碱中和,NaOH 被反应掉,则颜色褪去,而氯气本身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不具有酸性,故B 错误;C 、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使石蕊变红,次氯酸使其褪色,则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 错误;D 、氯水滴入淀粉-KI 溶液,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则氯气具有氧化性,故D 正确; 故选D. 7.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根据方程式Cl 2+2NH 3N 2+6HCl 可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
氯化氢极易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而冒白烟,因此如果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A 正确;B 、在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得到1个电子,因此氯气是氧化剂,利用的是氯气的强氧化性,B 正确;C 、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所以氨气是还原剂被氧化,C 不正确;D 、在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所以生成1 mol N 2有6 mol 电子转移,D 正确,答案选C 。
8.答案:B解析:HCIO 是弱酸,不能拆分,正确的应为Cl 2+H 2OH ++Cl -+HCIO,A 错误;NaHCO 3少量,完全反应,B 正确;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电荷守恒及电子得失守恒,正确的应为356IO I H --+++2233I H O +,C 错误; 23CO -水解应使用可逆符号,正确的是232CO H O-+3HCO OH --+错误。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D解析:制取2Cl 时,若用4KMnO 代替2MnO 则不需加热,①没有问题; NaOH 溶液吸收2Cl ,②错,应为饱和食盐水吸收HCl 气体;③中短管进、长管出,错误;④处理成了封闭装置,多余的2Cl 无法排出(会造成压强增大,产生危险),错误。
11.答案:C解析:稀盐酸与2MnO 不反应,A 项不正确;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形成的是棕黄色的烟,B 项不正确;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溶于水形成酸雾,使量筒内压Cl不具有漂白性, a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b中强减小,液面上升,C项正确;干燥的2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D项不正确。
12.答案:D解析:二、实验题13.答案:1.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明显现象,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2.Cl2+2NaOH=NaCl+NaClO+H2O; Ca(ClO)23.D;4.Cl2; 2Fe2++Cl22Fe3++2Cl-解析:14.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 +2H2O2.①c②Fe2++Cl22Fe3++2Cl-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生成了Fe3+,即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③Cl2+2Na2CO3 + H2O NaCl+ NaClO+2NaHCO3④在丙装置后连接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3.35.75%解析:1.固体和液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选c;2.②通过检验反应产物中的Fe3+即可证明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具体操作见答案;③根据Cl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确定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 2Na2CO3 + H2O NaCl+ NaClO+2NaHCO3;④该实验存在的明显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改进的方法是在丙装置后连接一个盛有NaOH 溶液的洗气瓶或直接收集多余的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