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1《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1《哲学的基本问题》ppt课件1
海马回位于控制学习和记忆活动的中枢,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长期记忆。其实,记忆 是被强大的化学作用联系在一起的脑细胞群。唤起某种记忆相当于找到特定脑细胞群并激 活它。海马回可帮我们根据现在的经历,在记忆中寻找相同或相似的回忆。找到后,就将 现在的印象认为是发生过的或认成这个典型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时海马回也会因疏忽出现错误:它们将现在的观感归入到曾经发生的感觉中,即使 这种“记忆”是从未发生过的,于是就产生了前世记忆般的“似曾相识”。
1.是什么问题?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反映存在?
存在决 定思维
思维决 定存在
能够 反映
不能 反映
存在就是被感知
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 “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 否存在?”
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 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 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 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 即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傻儿子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 你的父亲呢 ?” ——“ 让我砍了卖了 !" “ 你母亲呢 ?”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 你怎么这样说 !” ——"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地质学家对山洞进行了考察,发 现了鬼怪山洞之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9张PPT)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1.28~1895.8.5)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 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 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 和 存在 的关系问题。
换句话说
不“搭“搭要思配意配“关“辩混维识物物证系淆””质 质 关”:和 和和 和 系不“ “意 意同”存 物识 识于在 质的 的” ”相 相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知识目标: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知道了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研究人生 问题,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哲 学研究的问题中,是否有一个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 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意义上使用,这是区别他们唯一的标准。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 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 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同一性” 内
思维 和 存在 有没有 同一性 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本体论)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认识论)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否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谁为第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有无同一性)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根据天、地、苗等
决定
农民施什么肥
存在
根据资金、周围环境、市场需求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4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4张PPT)
13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这是认识论 的观点,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世界 不存在不可知论、神秘论。
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但是人的认识活动 也是受到客观条件、实践活动影响,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物将会在人类的实践 活动中被认识。
14
看完这段材料,你会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 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番茄:最早生长于南美洲。
因色彩娇艳,当地人把它当 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 桃”,只供观赏,无人敢食。 十七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实 在抵挡不住它的诱惑,产生 了亲口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 的念头。他冒着生命危险吃 了一个,觉得甜甜的、酸酸 的、酸中又有甜。然而,躺 到床上等死的他居然没事, 于是“番茄无毒可以吃”的 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
上学唯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

23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②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 在的问题。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②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③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 在的问题。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2张PPT)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2张PPT)

7.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 (唯物主义)
8.画饼充饥、心想事成。 (唯心主义) 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王守仁)(唯心主义) 10.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11.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可知论) 1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 上帝)的存在。(不可知论)
B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D.存在即被感知
C
哲学的两大阵营、派别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辩一辩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唯物主义)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唯心主义)
4.“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 克思)(唯物主义) 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物主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 乐也。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 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 矣。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 鱼之乐?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承认思维能正确认 识存在 否认思维能正确认 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 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 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 块石头。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课件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课件
思考与讨论
哲学鼓励思考和讨论,借助对话和辩证 思考等方式,达成共识和理解哲学问题。
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对思维的影响
哲学对道德行为的引导
哲学对社会文化的塑造
哲学培养人们审慎和批判性思维, 提升人的认知、理解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哲学提供了道德准则和道德标准, 引导人的行为和态度,培养人的 品德和修养。
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课件
哲学是人类思考的基础和根基。本课件将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探索方法、 应用以及哲学家们的思想和影响。
什么是哲学?
1 定义哲学
哲学涉及本质、真理、价值、理性和现实等问题,是一种对人类思维进行反思和探究的 学科。
2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哲学起源于古希腊,经历了古典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并在不同历史时 期发挥重要作用。
哲学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 影响,推动人类思维和文明的进 步和创新。
哲学的发展与影响
著名哲学家和他们
哲学家们的思想和观点对哲学的发展和影响有着巨大的作用,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
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哲学探究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关 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指引人们 选择人生的道路和方向。
存在与现实
哲学考察存在和现实,思考所见 即所得的真相,包括物理学、宇 宙学、形而上学等领域。
知识与真理
哲学关注知识和真理,探究认知 的本质、知识的来源和范围以及 真理的标准和判定等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续)
自由与决定
哲学思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并探讨人的行 动和决定的本源和控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道德与伦理
哲学关注道德和伦理问题,探讨人类行为和社 会规范的基础、价值和普遍性。

高中政治新教材部编版必修四课件:1.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9页PPT)

高中政治新教材部编版必修四课件:1.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29页PPT)

议题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议题诱思:材料一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宇宙的一切 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是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材料二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 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 理。 探究:(1)搜集并归类整理哲学家的基本观点。 (2)与同学交流分享你归类整理出的哲学的基本派别。
马克思主义 哲学
①把_自__然__科__学__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
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②它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 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 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_机__械__性__、_形__而__上__学__性__和历史观上 的_唯__心__主__义__等局限
2.哲学基本派别与哲学基本问题: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 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典例·示范】 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 《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这两种观点 世纪金榜导 学号(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在同一哲学传统中
西方古代哲学主 要关注哲学基本 问题_第__一__方__面__
的内容
西方近代哲学研究 的侧重点则转向了 哲学基本问题_第__二__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4课件: 1.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4课件: 1.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的区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 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 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 是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是涉及思维和存 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这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 如果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心 主义。 (3)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外延大于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的划分标准。
上述材料中的对话分别体现了庄子和惠施的什么哲学 观点?二者的分歧是什么?(科学精神) 提示:(1)庄子的观点属于可知论;惠施的观点属于不可 知论; (2)二者的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回答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意识能不能正确反映物质,世 界能否被认识都可以)
知识点二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 深刻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由哲学的任务所要求的。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解 决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 是解决主观和客观,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既是哲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解决其他一切 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_本__原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 不同回答,是划分_唯__物__主__义__和_唯__心__主__义__的唯一标准。
【易错警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思维·建模】
【解析】选C。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 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 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C 正确且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
①“同一性” 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 ②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
③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④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 世界的可能性。
⑤“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是哲学的基本派 别?(不是,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17页,共37页。
“庄周梦蝶”
第23页,共37页。
小结:
含义



内容



原因
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哲学研究看:
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贯穿哲学发展始
第24页,共37页。
环节三: 合作探究,展示风采
内容: 导学案“合作探究”问题: 要求:
第30页,共37页。
地质学家对山洞进行了考察,发现了鬼怪山 洞之谜:
山洞的地下冒出许多二氧化碳气体,由 于其比空气比重大,洞内又不进风,故而都 沉积在地面附近,因此,靠近地面较近的小 动物吸不到氧就死亡,而人或大动物由于头 部较高可以吸到氧气,因而无恙。
第31页,共37页。
自我检测:DBDD
探究1. 1. 全错(分析原因)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主导最重要方面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属方面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律抓 紧抗旱!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请领导 指示
农民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
市场供求
思维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客观情况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 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 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一切哲学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 发展始终,决定哲学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第二框小结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
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 别 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 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 系 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 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休谟: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认为人只能认 识自己的感觉,如视觉、基本问题?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即: 意 识 与 物 质 的 关 系 问 题 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B
C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 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 给工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 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C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A
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 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 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C①③④ D②③④
是什么?
(思维 和存在 的关系 问题) 内容
何者为第一性
(谁先谁后;谁是本原 谁是派生;谁决定 谁)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 本问题
有无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
与生活的关系 为什么? 对哲学的影响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区 (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别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 觉研究的结果 (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 统化的 联 (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系 (2)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 现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 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
对应关系
思维 意识
存在 物质
思考: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 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凡是认为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就是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就是唯心主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一个人的哲学思想不是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不可能既是唯 物主义又是唯心主义

南北朝时,齐国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 流云集。他们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 灭。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 存,形谢则神灭’。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 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 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肖子良几次组织人 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便派人对他说: 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 什么发表这样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赶快放 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 “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你 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二者的关 系应该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 的哲学问题?
判断下列事例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2.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悬崖。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3.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 合”。 4.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意识) 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可知论是指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 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 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理论 认为可知论是正确的。 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否 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 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B
8.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别 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 律。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 系 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 认识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存在:是指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 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凡是不依赖人们的感觉而存在、又能被人们认识的东西。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 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思维能否正 确反映存在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 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