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计算题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铁、铝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和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Al + 6HCl → 2AlCl3 + 3H2↑Fe + 2HCl → FeCl2 + H2↑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x + y。

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铝、铁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为2:3,设铝、铁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m1/m2 = 2/3m1 + m2 = 100g解得m1 = 40g,m2 = 60g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56,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 1.48mol,y = 1.07mol。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CO2的质量分数。

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CO2的物质的量为x + y。

CO2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试题较容易。

3.计算质量比为51:32:34的C6H5OH、CH3OH、C2H5OH,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

有含为,则C6H5O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高一化学计算题计算方法

高一化学计算题计算方法

高一化学计算题计算方法化学计算题是高中生在测验中较难得分的一类题,能选用最合适的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决计算题,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高一化学计算题常用的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关系式法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例题:某种H2和CO的混合气体,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再通入过量O2,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A.3.2gB.4.4gC.5.6gD.6.4g【解析】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H2的质量。

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CO的质量。

所以,最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了3.2g,应选A。

2方程或方程组法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例题:有某碱金属M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小心地将溶液蒸干,得到14g无水晶体。

该碱金属M可能是()(锂、钠、钾、铷的原子量分别为:6.94、23、39、85.47)A.锂B.钠C.钾D.铷【解析】设M的原子量为x,解得42.5>x>14.5,分析所给锂、钠、钾、铷的原子量,推断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是B、C。

3守恒法化学方程式既然能够表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数、得失电子数、总质量等都是守恒的。

巧用守恒规律,常能简化解题步骤、准确快速将题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将5.21g纯铁粉溶于适量稀H2SO4中,加热条件下,用2.53gKNO3氧化Fe2+,充分反应后还需0.009mol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则KNO3的还原产物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

应填:+2。

(得失电子守恒)4差量法找出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差量和造成这种差量的实质及其关系,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为差量法。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用足量的NaOH吸收448mLCl2(标准状况)氯气,计算生成NaCl的物质的量。

【解析】在标况下,448 mLCl2即氯气物质的量为0.448除以22.4等于0.02mol。

再由2NaOH+Cl2=NaCl+NaClO+H2O 因此可以生成氯化钠物质的量为0.02mol.故氯化钠的质量为1.17克。

【考点】2.将50.0g含有NH4NO3、(NH4)2SO4及其它难溶物的混合物样品,溶于水,过滤后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共热,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3.44 L氨气,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沉淀46.6g,试计算混合物中NH4NO3的物质的量及(NH4)2SO4的质量分数。

【答案】n(NH4NO3)=0.2mol,w((NH4)2SO4)=52.8%【解析】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则说明这个沉淀是硫酸钡,即硫酸钡的质量为46.6克。

则它的物质的量为46.6除以233等于0.2mol.再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NH4)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BaSo4 物质的量所以(NH4)2SO4为0.2mol 。

再由质量等于物质的量乘以摩尔质量可求出硫酸铵的质量为0.2乘以132等于26.4克,.所以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26.4除以50.5等于52.8%由氮元素个数守恒可知;(NH4)2SO4---2NH3由 (NH4)2SO4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而总得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3.44除以22.4等于0.6mol 所以由硝酸铵制备得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6减去0.4等于0.2mol,据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0.2mol【考点】考查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计算的相关知识点3.在恒温时,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X和1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X(气)+Y(气)2Z(气),压强一定时,测得在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为0.4。

(1)与上述平衡保持同温、同压,若向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X(气)、2mol Y(气),达到平衡,则Z的体积分数为;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反应方程式如下:2NaOH+SO2 ==Na2SO3+ H2O用NaOH溶液吸收10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求:(1)被吸收的SO2质量. (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0.64 g;(2)0.8g;(3)0.05%【解析】(1)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即被吸收的SO2质量是0.64g。

(2)设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x,则:2NaOH+ SO2 ="===Na"2SO3+ H2O80 64X 0.64 g解得x="0.8" g(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 ×100%="0.05%"【考点】考查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及混合物中物质的含量的计算的知识。

2.将3.25g锌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求:(1)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所用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12L;0.5mol/L【解析】n(Zn)=3.25g÷65g/mol=0.05mol,则根据反应式可知Zn + 2HCl ="=" ZnCl2 + H2↑1 mol2 mol 1 mol0.05mol 0.1mol 0.05mol所以V(H2)=0.05mol ×22.4L/mol ="=" 1.12Lc(HCl)= 0.1mol÷0.2L=0.5mol /L【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3.向铜片中加入115mL某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mL,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集

高一化学计算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向100ml 1mol/L 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100ml NaOH溶液,得到7.8克白色沉淀,请问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多少?【答案】3mol/L 7mol/L【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

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氢氧化钠不足量时;设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x,3OH-+Al3+=Al(OH)3↓3mol 78g0.1xmol 7.8g解得 x=3mol/L;2、氢氧化钠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硫酸铝中Al3+的物质的量为2×1mol/L×0.1L=0.2mol,7.8g沉淀需要Al3+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变成AlO2-的Al3+的物质的量为0.1mol.设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xmol/L,3OH-+Al3+=Al(OH)3↓3 mol 78g0.3mol 7.8g4OH-+Al3+=AlO2-+2H2O4mol 1mol0.4mol 0.1mol根据公式c=n/V计算,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7mol/L。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氢氧化铝的性质。

2.从100 mL某种待测浓度的 H2SO4溶液中取出25 mL,加入10 mL 0.5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求:①得到 BaSO4沉淀多少克 ?②待测 H2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答案】m(BaSO4)=1.165g c(H2SO4)=0.2mol·L-1【解析】①氯化钡的物质的量=0.01L×0.5mol/L=0.005mol,则H2SO4+BaCl2=2HCl+BaSO4↓1mol 1mol 1moln(H2SO4) 0.005mol n(BaSO4)则1mol:1mol=n(H2SO4):0.005mol解得n(H2SO4)=0.005mol1mol:1mol=0.005mol:n(BaSO4)解得n(BaSO4)=0.005mol则硫酸钡的质量=0.005mol×233g/mol=1.165g②待测 H2SO4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0.005mol÷0.025L=0.2mol/L【考点】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3.标准状况下448m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等量的这种烃也能使含2% Br2的四氯化碳溶液160g全部褪色,求该烃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不必写计算过程)。

高一化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归类解析

高一化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归类解析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归类解析桃源九中 朱高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虽然简单,但种类繁多,计算题型较多,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是两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现将常见的类型归类解析如下: 一、溶液中所含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1.①200 mL 0.5 Lmol 的FeCl 3溶液中,含有FeCl 3溶质_______mol ,Fe 3+_______mol ,c (Fe 3+)_______,Cl -_______ mol ,c (Cl -)_______;②V L Al 2(SO 4)3溶液中含a mol Al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Va 2L mol。

2.在0.5 L 1L mol FeCl 3溶液和0.2 L 2 Lmol KCl 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4;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3∶2 。

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例1:在t ℃时,a g 某化合物饱和溶液的体积为b mL ,将其蒸干后得到c g 摩尔质量为d mol g 的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

求:此化合物在t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310-⨯===b d c V M mV n c 例2:将4g NaOH 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此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取出 10mL 此溶液,其中含NaOH 多少克?解析: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为,由得,。

取出的10mL 溶液其浓度未变,其中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含NaOH的质量为。

三、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例3:配制250mL1mol•L –1的硫酸溶液,需要18.4mol•L –1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溶质的物质的量是一定值,即:c 1•V 1 = c 2•V 2解:设配置250mL(V 1)1mol•L –1(c 1)的硫酸溶液,需要18.4mol•L –1(c 2)浓硫酸的体积为V 2。

V 2 = 211c V c ⋅ = 114.1825.01--⋅⨯⋅Lmol L L mol = 0.0136L = 13.6mL 。

高一化学试题全解及答案

高一化学试题全解及答案

高一化学试题全解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的是:A. 质量守恒B. 能量守恒C. 原子守恒D. 电荷守恒答案:B2. 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矿泉水B. 空气C. 蒸馏水D. 海水答案:C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的摩尔数是:A. 1 molB. 2 molC. 3 molD. 4 mol答案:A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式,判断该化合物的化合价:A. +2B. +3C. -2D. -1答案:B5. 以下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 用嘴吸液体B. 直接闻气体C.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D. 将重物放在天平上称量答案:C6. 以下哪个是酸的共性:A. 都能导电B. 都能中和碱C. 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D. 都能和金属反应答案:C7. 以下哪个是碱的共性:A. 都能导电B. 都能中和酸C. 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 都能和金属反应答案:B8. 以下哪个是盐的共性:A. 都能导电B. 都能中和酸C. 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 都能和金属反应答案:A9. 以下哪个是氧化物的共性:A. 都是固体B. 都含有氧元素C. 都能导电D. 都能和金属反应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单质的共性:A. 都是固体B. 只含有一种元素C. 都能导电D. 都能和金属反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答案:[根据具体题目填写]1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式,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

答案:[根据具体题目填写]13.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现象,判断该物质的性质。

答案:[根据具体题目填写]1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的摩尔数。

答案:[根据具体题目填写]1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式,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答案:[根据具体题目填写]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

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浓度差、溶解度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1】把22.4g铁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2.8g,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Cu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FeSO4溶液,不能轻解析“充分反应”是指CuSO4中2率地认为22.8g就是Cu!(若Fe完全反应,析出铜为25.6g),也不能认为22.8-22.4=0.4g 就是铜。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56gFe,就析出64g铜,使铁片质量增加8g(64-56=8),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8g,就意味着溶解56gFe、生成64gCu,即“差量” 8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Cu x g,FeSO4 y gFe+CuSO4 =FeSO4+Cu 质量增加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故析出铜3.2克铁片质量增加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0.4g,为500-0.4=499.6g。

【巩固练习】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所以只要把起始、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多少mol表示出来即可求解。

方法一设起始时N2气为a mol, H2为b mol,平衡时共消耗N2气为xmolN2+3H22NH3起始(mol) a b ?0变化(mol) x 3x 2x平衡(mol) a-x b-3x 2x起始气体:a+bmol平衡气体:(a-x)+( b-3x)+2x=(a+b-2x)mol又因为:体积比=物质的量比(注意:若N 2为1mol ,H 2为3mol ,是不够严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计算题解析1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 14.2 g ,体积是4.48 L (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 28.4B . 28.4 g / molC . 71D . 71 g / mol2、20 C 时,KCl 的溶解度为34 g ,若忽略固体溶解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则在该温度下, 所配KCl 溶液中K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是 ()A. 2 mol /LB. 3 mol / LC. 4 mol /LD. 5 mol / LA 时,总质量为 m 3。

贝U 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 1 : 4B . 1 : 550 mL 1 mol /L 的AlCl 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6、 某10% 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 100 g 水后得到80 mL 20%的溶液,则该 20%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 6.25 mol / LB . 12.5 mol / LC . 7 mol /LD . 7.5 mol / L7、 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2 mol / L NaOH 溶液100 mL ,下面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称取8 g NaOH 固体,放入 250 mL 烧杯中,用 100 mL 量筒量取100 mL 蒸馏水, 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 .称取8 g NaOH 固体,放入100 mL 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 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3、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 i ,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 2。

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 . 29m 2 29 m 1C . 29m 1D . 29 —m1m 3 m 14、300 mL 某浓度的 NaOH 溶液中含有60 g 溶质。

现欲配制1 mol /L NaOH 溶液,应取原5、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A . 150 mL 1 mol /L 的 NaCIB . 75 mL 3 mol /L 的 NH 4ClC . 150 mL 2 mol /L 的 KClD . 75 mL 2 mol / L 的 CaCl 2m 1C .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 /L NaOH 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 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8、现有m g 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 / mol 。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 表示,则:(1)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 mol 。

(2) 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 个。

(3)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L 。

(4) 该气体溶于1 L 水中(不考虑反应) ,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

(5) 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 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mol/L 。

9、将密度为1.84 g / 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 0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 / L、密度为1.20 g / cm3的稀硫酸。

求:(1) 所需浓硫酸的体积;(2) 所需水的体积。

10、取一定量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 2(标准状况下),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2.33 g。

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 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11、现有镁铝铜合金1.2 g,加入过量的盐酸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 1.12 L ,反应后过滤得沉淀0.2 g。

若将此合金放入过量的烧碱溶液中,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大约能产生多少升氢气?12、将6 g铁粉加入200 m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200 mL 0.5 mol /L FeSO4溶液和5.2 g固体沉淀物。

试计算:(1) 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2) 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3、将32.64 g Cu与140 mL 一定浓度的HNO 3反应,Cu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1) NO 的体积为多少?(2) NO 2的体积为多少?14、现有一种泉水样品,0.5 L 这种泉水含有48.00 mg 的Mg 2+。

那么,该泉水中Mg 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多少?为使这种泉水所含的Mg 2+全部沉淀,应加入 1 mol / L NaOH 溶液的体积是多少?(要求写出简单过程。

)[例1] 30mL —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与 5.12克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气体2.24升(S.T.P),则该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A. 9mol/LB.8mol/LC.5mol/LD.10mol/L从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本题是选择题,只要求出结果便可,不论方式及解题规范,而此题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否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第二种方法运用了守恒法,所以运算量要少得多,也不需要先将化学方程式列出,配平,从而大大缩短了解题时间,更避免了因不知按哪一个方程式来求硝酸所导致的恐慌. 再看下题:[例2]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X(气)和2升Y(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 (气)+3Y(气)2Q(气)+nR(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A. 3B.4C.5D.62. 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组成, 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例如密度, 体积,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的定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 可以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 而这个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 换言之, 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 , 一个比平均值小 ,才能符合要求 , 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 能组成 .[例4]将两种金属单质混合物 13g,加到足量稀硫酸中,共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 11.2L,这两种金属可能是A.Zn 和 FeB.Al 和 ZnC.Al 和 MgD.Mg 和 Cu3. 极限法 . 极限法与平均值法刚好相反 , 这种方法也适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 组成.根据混合物中各个物理量 (例如密度 , 体积,摩尔质量 , 物质的量浓度 , 质量分数等 )的定 义式或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将混合物看作是只含其中一种组分A,即其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为 100%(极大 )时, 另一组分 B 对应的质量分数或气体体积分数就为 0%(极小), 可以求出 此组分A 的某个物理量的值 N,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 不含A 时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2,而混合物的这个物理量 N 平是平均值,必须介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 A,B 的同一物理量数值之间,即N<N 平<N2才能符合要求,从而可判断出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例5] 4个同学同时分析一个由 KCI 和KBr 组成的混合物,他们各取2.00克样品配成水溶液, 加入足够HNO 后再加入适量AgNO 溶液,待沉淀完全后过滤得到干燥的卤化银沉淀的质量如 下列四个选项所示 , 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3.06gB.3.36gC.3.66gD.3.9640 溶解度 (克/100 克4. 估算法 . 化学题尤其是选择题中所涉及的计算 , 所要考查的是化学知识 , 而不是运算技 能, 所以当中的计算的量应当是较小的 , 通常都不需计出确切值 , 可结合题目中的条件对运算 结果的数值进行估计 , 符合要求的便可选取 .[例6]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若把质量分数为22%勺该盐溶液由50C逐渐冷却 , 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温度 0(C )102030水)11.5 15.1 19.4 24.437.6 A. 0-10 CB. 10-20 CC. 20-30 CD. 30-40 C5. 差量法对于在反应过程中有涉及物质的量, 浓度, 微粒个数, 体积,质量等差量变化的一个具体的反应, 运用差量变化的数值有助于快捷准确地建立定量关系,从而排除干扰, 迅速解题,甚至于一些因条件不足而无法解决的题目也迎刃而解[例7]在1升浓度为C摩/升的弱酸HA溶液中,HA,H+和A-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摩,则HA的电离度是( )A. n x 100%B. (n/2) x 100%C. (n-1) x100% D.n%6、代入法将所有选项可某个特殊物质逐一代入原题来求出正确结果, 这原本是解选择题中最无奈时才采用的方法,但只要恰当地结合题目所给条件, 缩窄要代入的范围, 也可以运用代入的方法迅速解题[例8]某种烷烃11克完全燃烧,需标准状况下氧气28L,这种烷烃的分子式是A.C5H12 B.C4H10 C.C3H8 D.C2H7、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可根据各种的关系(主要是化学方程式,守恒等), 列出对应的关系式, 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量与题目给出物质的数量之间建立定量关系, 从而免除了涉及中间过程的大量运算, 不但节约了运算时间, 还避免了运算出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是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例9]一定量的铁粉和9 克硫粉混合加热, 待其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 将生成的气体完全燃烧,共收集得9克水,求加入的铁粉质量为A.14gB.42gC.56gD.28g8、比较法已知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 根据题目的要求去计算相关的量例如同分异构体,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 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比等, 经常要用到结构比较法, 其关键是要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了解透彻, 将相关的官能团的位置, 性质熟练掌握,代入对应的条件中进行确定[例10]分子式为C12H12的烃,结构式为,若萘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则萘环上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A. 9 种B. 10 种C. 11 种D. 12 种9、残基法这是求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简式或结构式中最常用的方法.一个有机物的分子式算出后,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构,要最后确定其结构,可先将已知的官能团包括烃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数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数就是属于残余的基团再讨论其可能构成便快捷得多[例11]某有机物 5.6 克完全燃烧后生成 6.72L(S.T.P 下)二氧化碳和3.6 克水,该有机物的蒸气对一氧化碳的相对密度是2,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如果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并且此有机物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试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10. 守恒法.物质在参加反应时,化合价升降的总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各物质中所含的每一种原子的总数,各种微粒所带的电荷总和等等,都必须守恒.所以守恒是解计算题时建立等量关系的依据,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它方法中同时使用,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基础,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关系,达到速算效果.[例12]已知某强氧化剂[R0(0H)2]+能被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如果还原含2.4*10 -3mol[RO(OH)2]+的溶液到低价态,需12mL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那么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A.+3B.+2C.+1D.-1[例13]120 C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02混和,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不可能是A、1B、2C、3D、4[例14]取相同体积的KI,Na 2S,FeBr2三种溶液,分别通入氯气,反应都完全时,三种溶液所消耗氯气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同,则KI,Na 2S,FeBr2三种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是A.1:1:2B. 1:2:3C. 6:3:2D. 2:1:313. 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专门用来计算溶液浓缩及稀释, 混合气体的平均组成, 混合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混合物中某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等的一种常用方法, 其使用方法为: 组分 A 的物理量a差量c-b平均物理量c(质量, 浓度, 体积, 质量分数等)组分 B 的物理量b差量a-c则混合物中所含A和B的比值为(c-b):(a-c), 至于浓缩,可看作是原溶液A中减少了质量分数为0%的水B,而稀释则是增加了质量分数为100%勺溶质B,得到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例15]有A克15%勺NaNO溶液,欲使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A. 蒸发溶剂的1/2B. 蒸发掉A/2 克的溶剂C. 加入3A/14 克NaNO3D. 加入3A/20 克NaNO314. 拆分法.将题目所提供的数值或物质的结构, 化学式进行适当分拆,成为相互关联的几个部分, 可以便于建立等量关系或进行比较, 将运算简化. 这种方法最适用于有机物的结构比较(与残基法相似), 同一物质参与多种反应,以及关于化学平衡或讨论型的计算题.[例16]将各为0.3214 摩的下列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的体积最少的是A. 甲酸B. 甲醛C. 乙醛D. 甲酸甲酯当然,解题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以上14 种,还有各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方法, 各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 在众多的方法中, 无论使用哪一种, 都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要抓住题目中的明确提示, 例如差值, 守恒关系, 反应规律, 选项的数字特点, 结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通式,化学方程式,定义式,关系式等,确定应选的方法.二.使用各种解题方法时, 一定要将相关的量的关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 守恒,关系式等不要弄错, 也不能凭空捏造, 以免适得其反, 弄巧反拙.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各种解题方法的后盾, 解题时应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入手, 在分析题目条件上找方法, 一时未能找到巧解方法, 先从最基本方法求解, 按步就班, 再从中发掘速算方法.四.在解题过程中, 往往需要将多种解题方法结合一齐同时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例17]有一块铁铝合金,溶于足量盐酸中,再用足量KOH溶液处理,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灼烧使之完全变成红色粉末,经称量,发现该红色粉末和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 则合金中铝的含量为A.70%B.52.4%C.47.6%D.30%综上所述," 时间就是分数,效率就是成绩",要想解题过程迅速准确,必须针对题目的特点,选取最有效的解题方法,甚至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减少运算量,增强运算准确率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多的主动权,才能在测试中获取更佳的成绩.1. D 解析:先据体积计算出n = 0.2 mol,再据M = m,计算出摩尔质量M = 71 g / 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