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

合集下载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易错题汇编及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易错题汇编及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易错题汇编及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点M 为▱ABCD 的边AB 上一动点,过点M 作直线l 垂直于AB ,且直线l 与▱ABCD 的另一边交于点N .当点M 从A→B 匀速运动时,设点M 的运动时间为t ,△AMN 的面积为S ,能大致反映S 与t 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计算得出函数解析式,即当点N 和点D 重合之前以及点M 和点B 重合之前,根据题意得出函数解析式.详解:假设当∠A=45°时,2AB=4,则MN=t ,当0≤t≤2时,AM=MN=t ,则S=212t ,为二次函数;当2≤t≤4时,S=t ,为一次函数,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函数图像的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等难度题型.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得出函数关系式.2.下列说法:①函数6y x =-x 的取值范围是6x >;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92|-的结果为7:⑥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1227理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答即可.【详解】解:①函数6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6x ≥;故错误;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故正确;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⑤计算|9-2|的结果为1;故错误;⑥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故错误;⑦122723333-=-=-是无理数;故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无理数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 中,点P 从A 点出发,沿A→B→C→D 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点Q 同时从A 点出发,沿A→D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则APQ ∆的面积S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动点的运动过程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解答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知:3AP t =,AQ t =,当03t <<时,2133sin sin 22S t t A t A =⋅⋅=⋅ 0sin 1A <<∴此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当36t <<时,133sin sin 22S t A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过一、三象限的一次函数;当69t <<时,2139(93)sin ()sin 222S t t A t t A =⋅⋅-=-+. ∴此时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符号题意的图象大致为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动点运动过程表示出函数解析式.4.函数2x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2B .x≥2C .x≤2D .x >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意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分式的意义得2-x≠0,解得x≠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5.若A(﹣3,y 1)、B(0,y 2)、C(2,y 3)为二次函数y =(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2<y 3B .y 2<y 1<y 3C .y 3<y 1<y 2D .y 1<y 3<y 2【答案】B【解析】【分析】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分别计算出则y1、y2、y3的值,然后进行大小比较.【详解】解:∵A(﹣3,y1)、B(0,y2)、C(2,y3)为二次函数y=(x+1)2+1的图象上的三点,∴y1=(﹣3+1)2+1=5,y2=(0+1)2+1=2,y3=(2+1)2+1=10,∴y2<y1<y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代入法是解题的关键.6.一个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的4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接着关闭进水管直到容器内的水放完.假设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的水量y(单位:升)与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象所示,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多少分钟.()A.20 B.24 C.18 D.16【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函数图象求出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然后再求出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得:进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为:20÷4=5升,设出水管每分钟的出水量为a升,由函数图象,得:302058a--=,解得:a=154,∴关闭进水管后出水管放完水的时间为:30÷154=8分钟,∴从开始进水到把水放完需要12+8=20分钟,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从函数的图象获取信息和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列出算式和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3BC =,动点P 沿折线BCD 从点B 开始运动到点D .设运动的路程为x ,ADP ∆的面积为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由此即可判断.【详解】由题意当03x ≤≤时,3y =,当35x <<时,()131535222y x x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是扇形思考问题.8.如图,2020D 次哈尔滨至幸福镇的动车需要匀速通过一条隧道(隧道长大于火车长),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与火车进入隧道的时间x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描述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 火车通过隧道分为3个过程:逐渐进入隧道,完全进入隧道并在其中行驶,逐渐出隧道【详解】火车在逐渐进入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增加;火车完全进入隧道后,还在隧道内行驶一段时间,因此在隧道内的长度是火车长,且保持一段时间不变;火车在逐渐出隧道的过程中,火车在隧道内的长度逐渐减少;符合上述分析过程的为: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分析事件变化的过程,并能够匹配对应函数图像变化9.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BC 6=,当直角三角板MPN 的直角顶点P 在BC 边上移动时,直角边MP 始终经过点A ,设直角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PN 与CD 相交于点Q.BP x =,CQ 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D.【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设BP=x,CQ=y,则AP2=42+x2,PQ2=(6-x)2+y2,AQ2=(4-y)2+62;∵△APQ为直角三角形,∴AP2+PQ2=AQ2,即42+x2+(6-x)2+y2=(4-y)2+62,化简得:y=−14x2+32x整理得:y=−14(x−3)2+94根据函数关系式可看出D中的函数图象与之对应.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变化时,两线段对应的变化关系,重点是找出等量关系,即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10.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B 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函数图象的概念.解题关键在于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11.如图,点P是▱ABCD边上的一动点,E是AD的中点,点P沿E→D→C→B的路径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BAP的面积是y,则下列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类讨论,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BAP的面积的变化趋势.【详解】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BAP的面积大于0;当点P在AD边上运动时,△BAP的底边AB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当P在DC 边上运动时,由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不变,△BAP面积保持不变;当点P带CB边上运动时,△BAP的底边AB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减小;故选D.【点睛】本题以动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及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12.如图1所示,A,B两地相距60km,甲、乙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图2中的1l,2l分别表示甲、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甲出发后所用的时间x(h)的函数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为20km/hB .甲和乙同时出发C .甲出发1.4h 时与乙相遇D .乙出发3.5h 时到达A 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象即可得出甲的速度;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根据两条线段的交点即可得出相遇的时间;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详解】解:A .甲的速度为:60÷2=30,故A 错误;B .根据图象即可得出甲比乙早出发0.5小时,故B 错误;C .设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11y k x b =+,所以:1116020b k b =⎧⎨+=⎩, 解得113060k b =-⎧⎨=⎩ 即1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13060y x =-+;设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2y k x b =+,所以:22220.503.560k b k b +=⎧⎨+=⎩, 解得 222010k b =⎧⎨=-⎩ 即2l 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22010y x =-,所以:30602010y x y x =-+⎧⎨=-⎩, 解得 1.418x y =⎧⎨=⎩∴点A 的实际意义是在甲出发1.4小时时,甲乙两车相遇,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 .根据图形即可得出乙出发3h 时到达A 地,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 地沿同一条路到B 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km )和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①他们都骑行了20km ;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根据图象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由图可获取的信息是:他们都骑行了20km ;乙在途中停留了0.5h ;相遇后,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比乙早0.5小时到达目的地,所以(1)(2)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点评: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14.甲乙两同学同时从400m 环形跑道上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6/m s ,乙的速度为4/m s ,设经过xs 后,跑道上两人的距离(较短部分)为ym ,则y 与x 0300x ≤≤之间的关系可用图像表示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向而行,二人的速度差为642/m s -=,二人间的最长距离为200,最短距离为0,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二人速度差为642/m s -=,100秒时,二人相距2×100=200米,200秒时,二人相距2×200=400米,较短部分的长度为0,300秒时,二人相距2×300=600米,即甲超过乙600-400=200米.∴()201004002(100200)2400(200300)x xy x xx x⎧≤≤⎪=-<≤⎨⎪-<≤⎩,函数图象均为线段,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函数图象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15.“同辞家门赴车站,别时叮咛语千万,学子满载信心去,老父怀抱希望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横t表示离家的时间,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合的图象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正确理解小诗的含义,然后再根据时间与离家的距离关系找出函数图象.【详解】解:同辞家门赴车站,父亲和孩子的函数图象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一样,别时叮咛语千万,时间在加长,路程不变,学子满载信心去,学子离家越来越远,老父怀抱希望还,父亲回家离家越来越近,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16.下列图象中不是表示函数图象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详解】解:A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A是函数;B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B是函数;C选项:不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C不是函数;D选项: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故D是函数,故选:C.【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17.如图1.已知正△ABC中,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EFG的最小面积为()A 3B3C.2 D3【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图2判断△EFG 的面积y 最小时和最大时分别对应的x 值,从而确定AB ,EG 的长度,求出等边三角形EFG 的最小面积.【详解】由图2可知,x =2时△EFG 的面积y 最大,此时E 与B 重合,所以AB =2,∴等边三角形ABC∴等边三角形ABC由图2可知,x =1时△EFG 的面积y 最小,此时AE =AG =CG =CF =BG =BE ,显然△EGF 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1,所以△EGF 的面积为4, 故选A .【点睛】本题是运动型综合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等边三角形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动点的函数图象,了解图象中关键点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理解动点的完整运动过程.18.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0f k =或1.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详解】 解:111(1)00044f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9.如图1,点F 从菱形ABCD 的项点A 出发,沿A -D -B 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B .图2是点F 运动时,△FBC 的面积y (m 2)随时间x (s)变化的关系图象,则a 的值为( )A .5B .2C .52D .5【答案】C【解析】【分析】 过点D 作DE BC ⊥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求出DE=2,再由图像得5BD =BE=1,再在DEC Rt △根据勾股定理构造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过点D 作DE BC ⊥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 由点A 到点D 用时为as ,FBC ∆的面积为2acm .AD BC a ∴== ∴12DE AD a =g 2DE ∴=由图像得,当点F 从D 到B 时,用5s5BD ∴=Rt DBE V 中,2222(5)21BE BD DE --=∵四边形ABCD 是菱形,1EC a ∴=-,DC a =DEC Rt △中,2222(1)a a =+- 解得52a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性质和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要注意函数图象变化与动点位置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根据图像关键点确定菱形的相关数据.20.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匀速上坡到达A 地后再匀速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A .9分钟B .12分钟C .8分钟D .10分钟【答案】B【解析】【分析】 先根据图形,得到上坡、下坡的时间和距离,然后分别求出上、下坡的速度,最后计算返回家的时间【详解】根据图形得,从家到学校:上坡距离为1km ,用时5min ,下坡距离为2km ,用时为4min 故上坡速度115V =(km/min),下坡速度22142V ==(km/min) 从学校返回家的过程中,原来的上下坡刚好颠倒过来,即上坡2km ,下坡1km 故上坡时间12t 15==10(min),下坡时间21t 12==2(min) ∴总用时为:10+2=12(min)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题关键是将函数图像中的数据与生活实际一一对应。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全集汇编含答案(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全集汇编含答案(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全集汇编含答案(1)一、选择题1.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数,“燃油效率”越高表示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数越多;“燃油效率”越低表示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数越少,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B.以低于80 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乙车消耗汽油最少C.以高于80 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丙车比乙车省油D.以80 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100公里,甲车消耗的汽油量约为10升【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A. 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燃油效率最高,甲车消耗汽油最少,此选项错误;B. 以低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燃油效率最高,甲车消耗汽油最少,此选项错误;C. 以高于80km/h的速度行驶时,行驶相同路程,乙车燃油效率大于丙车燃油效率,乙车比丙车省油,此选项错误;D. 由图象可知当速度为80km/h时,甲车的燃油效率为10km/L,即甲车行驶10km时,耗油1L,行驶100km时耗油10L,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理解燃油效率的定义并从折线统计图中得出解题所需要的数据时解题的关键.2.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对嫦娥五号卫星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采取普查方式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一批手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答案】C【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详解】A、对嫦娥三号卫星零部件的检查,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必须选用普查;B、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采取普查方式,应采取抽样调查即可;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是合适的;D、为了了解一批手机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应选用抽样调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为了解襄阳市初中每天锻炼所用时间,选择全面调查B.为了解襄阳市电视台《襄阳新闻》栏目的收视率,选择全面调查C.为了解神舟飞船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D.为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为了解襄阳市初中每天锻炼所用时间,选择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为了解襄阳市电视台《襄阳新闻》栏目的收视率,选择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C.为了解神舟飞船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普查,故C不符合题意;D.为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故D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了解深圳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D.了解深圳市每天的平均用电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答案】D【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据此作答.【详解】A.日光灯管厂要检測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应用抽样调查,故A错误;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普查方式,故B错误;C.了解深圳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C错误;D.了解深圳市每天的平均用电量,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5.体育委员对七(5)班的立定跳远成绩作全面调查,绘成如下统计图,如果把高于0.8米的成绩视为合格,再绘制一张扇形图,“不合格”部分对应的圆心角是().A.50°B.60°C.90°D.80°【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35351284+++++×360°=90°;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某一部分所对圆心角的度数,需要先求出占总体的百分比,然后用360°乘以这个百分比就可得.6.从一堆苹果中任取了20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单位:克),其数据分布表如下.分组(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频数1231031则这堆苹果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A.80% B.70% C.40% D.35%【答案】B【分析】在样品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20个中有14个,通过计算在样本中所占比例来估计总体. 【详解】103114123103120++=+++++ =70%,所以在整体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70%.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解题关键在于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即可.7.观察市统计局公布的武汉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每年比上年的增长率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已知2004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 000元,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①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5年;②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 6.8%+;③2006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 000(1+13.6%)(1+12.1%);④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解:图示是增长率的折线图,由图可得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故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6年;故①错误;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 5.4%+;故②错误;余下的③④都正确;故选:B .8.为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300个产品进行检验,在这个问题中,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 ) A .总体 B .个体C .总体的一个样本D .调查方式【答案】C【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可得 被抽取的300个产品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总体: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②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③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9.某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 的活动中,从九年级300名学生家庭中任选20名学生家庭某个月的节水量x (单位:t ),汇总整理成如下表:估计这300名学生家庭中这个月节水量少于2.5t 的户数为( ) A .180户 B .120户C .60户D .80户【答案】B 【解析】 【分析】从图表中可得出20名学生家庭中这个月节水量少于2.5t 的人数是8人,所占比例为8100%40%20⨯=,再用总人数乘以所求比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估计这300名学生家庭中这个月节水量少于2.5t 的户数为: 62300100%30040%12020+⨯⨯=⨯=(户)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样本估计总数,比较简单,易于掌握.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全面调查B.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D.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0.3,S2乙=0.4,则乙的成绩更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方差的意义以及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正确;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故此选项错误;D、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2甲=03,S2乙=0.4,则甲的成绩更稳定,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1.要反映某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均可【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要反映某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应采用折线统计图.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熟知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的数据,逐一分析给定四个结论的正误,可得答案.【详解】月接待游客量逐月有增有减,故A错误;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故B正确;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故C正确;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 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13.在1000个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抽取50个体为样本进行统计,频数分布表中54.5~57.5这一组的频率为0.12,估计总体数据落在54.5~57.5之间的约有()个.A.120 B.60 C.12 D.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频率的意义,每组的频率=小组的频数:样本容量,据此即可解答.14.某市为了解旅游人数的变化情况,收集并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月接待旅游量(单位:万人次)的数据并绘制了统计图如下: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2017年至2019年,各年的月接待旅游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B.2019年的月接待旅游量的平均值超过300万人次C.2017年至2019年,年接待旅游量逐年增加D.2017年至2019年,各年下半年(7月至12月)的月接待旅游量相对于上半年(1月至6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个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2017年至2019年,各年的月接待旅游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2019年3月起,每个月的人数均超过300万人,并且整体超出的还很多,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从折线统计图的整体变化情况可得2017年至2019年,年接待旅游量逐年增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至2019年,各年下半年(7月至12月)的月接待旅游量相对于上半年(1月至6月)波动性要大,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正确的识图是正确判断的前提.15.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A.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B.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D.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答案】A【分析】按照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及适用范围,进行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了解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人数不多,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故A选项正确;B.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破坏性较大,适合抽样调查, 故B选项错误;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做不了全面调查,故C选项错误;D.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人数众多,全面调查意义不大,适于抽样调查,故D 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此时就应该选择抽样调查,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不如普查.16.下列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上获得金牌是必然事件B.检测100只灯泡的质量情况适宜采用抽样调查C.了解北京市人均月收入的大致情况,适宜采用全面普查D.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6,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4,说明甲组数据的平均数大于乙组数据的平均数【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可判断A,根据调查事物的特点,可判断B;根据调查事物的特点,可判断C;根据方差的性质,可判断D.【详解】解:A、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项目上可能获得获得金牌,也可能不获得金牌,是随机事件,故A说法不正确;B、灯泡的调查具有破坏性,只能适合抽样调查,故检测100只灯泡的质量情况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故B符合题意;C、了解北京市人均月收入的大致情况,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说法错误;D、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6,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24,说明甲组数据的波动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小,不能说明平均数大于乙组数据的平均数,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随机事件及方差,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方差越小波动越小.17.某校八年级有1600名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调查方式是普查B.200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个体C.样本容量是200D.这200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总体【答案】C【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A、是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每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个体,故B不符合题意;C、样本容量是200,故C符合题意;D、所有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总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18.小明在做“抛一枚正六面体骰子”的实验时,他连续抛了10次,共抛出了3次“6”向上,则出现“6”向上的频率是()A.310B.16C.35D.1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即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连续抛了10次,共抛出了3次“6”向上∴出现“6”向上的频率是:3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频率=频数÷数据总数,理解并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19.某校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800名学生,各年级的合格人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合格人数270262254A.七年级的合格率最高B.八年级的学生人数为262名C.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全校的合格率D.九年级的合格人数最少【答案】D【解析】解:∵七、八、九年级的人数不确定,∴无法求得七、八、九年级的合格率,∴A错误、C 错误.由统计表可知八年级合格人数是262人,故B错误.∵270>262>254,∴九年级合格人数最少.故D正确.故选D.20.在“校园读书月”活动中,小华调查了班级里40名同学本学期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下面有四个推断:①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30元②这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40元③若该校共有学生1200人,根据样本数据,估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花费50元的学生有300人④花费不超过50元的同学共有18人.其中合理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及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答可得.【详解】解:由条形图知30出现次数最多,即众数为30,故①正确;由于共有40个数据,则中位数为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50+502=50,故②错误;估计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花费50元的学生有1200×1040=300(人),故③正确;花费不超过50元的同学共有6+12+10=28人,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中位数及样本估计总体,熟练掌握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及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现规定一种运算,a*b=ab-a+b,计算(-3*5)等于多少?()A.-7 B.-15 C.2 D.7【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代入具体数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3*5)=(-3×5)-(-3)+5=-7,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2.9万亿1388900000000008.891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是指把一个数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1≤a<10,n 为正整数.)3.计算12+16+112+120+130+……+19900的值为()A.1100B.99100C.199D.10099【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1111 1223344599100 ++++⋯+⨯⨯⨯⨯⨯=111111112233499100 -+-+-+⋯+-,=1-1 100=99 10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正确分解分数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4.23+23+23+23=2n,则n=()【答案】C【解析】【分析】 原式可化为:23+23+23+23=4×23235222=⨯=,之后按照有理数乘方运算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23+23+23+23=4×23235222=⨯=∴5n =,所以答案为C 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5.在运算速度上,已连续多次取得世界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其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这个数据以亿次/秒为单位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为( )亿次/秒 A .81.2510⨯B .91.2510⨯C .101.2510⨯D .812.510⨯【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解:12.5亿亿次/秒=1.25×109亿次/秒,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6.0000084=8.4×10-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7.现有若干张卡片,分别是正方形卡片A 、B 和长方形卡片C ,卡片大小如图所示.如果要拼一个长为(a +2b ),宽为(a +b )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 类卡片张数为( )【答案】C【解析】 试题分析:(a+2b )(a+b )=2232a ab b ++,则C 类卡片需要3张.考点:整式的乘法公式.8.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平方公里,361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90.36110⨯B .73.6110⨯C .83.6110⨯D .736110⨯【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 361000000=83.611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9.2017年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622亿元,将66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0.662210⨯B .36.62210⨯C .266.2210⨯D .116.62210⨯【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解:将66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6.622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及n 的值.10.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 000km ,把 384 000km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A .38.4 ×10 4 kmB .3.84×10 5 kmC .0.384× 10 6 kmD .3.84 ×10 6 km【答案】B【解析】【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科学记数法表示:384 000=3.84×105km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1.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城镇新增就业13610000、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数字1361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361×104B .1.361×105C .1.361×106D .1.361×107【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解:136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61×107,故选D .【点睛】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2.根据制定中的通州区总体规划,将通过控制人口总量上限的方式,努力让副中心远离“城市病”.预计到2035年,副中心的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13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1.310⨯B .413010⨯C .51310⨯D .51.310⨯【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30万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n=7-1=6.【详解】130万=1 300 000=1.3×106.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 与n 值是关键.13.随着垃圾数量的不断增加,宁波从2013年开始启动生活废弃物收集循环利用示范目,总投资约为15.26亿元,以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5.26亿正确的是()A .815.2610⨯B .81.52610⨯C .90.152610⨯D .91.52610⨯【答案】D【解析】【分析】先把15.26亿写成1526000000的形式,再根据科学记数法的法则,把15.26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成10n a ⨯的形式即可.【详解】解:15.26=1526000000∵1526000000有10位整数,∴可以确定指数n=10-1=9,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1.52610⨯,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14.若30,a -=则+a b 的值是( )A .2B 、1C 、0D 、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3﹣a=0,2+b=0,解得,a=3,b=﹣2,a+b=1,故选B .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2.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15.下面是一名学生所做的4道练习题:①224-=;②336a a a +=;③44144mm -=;④()3236xy x y =。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大量事实证明,治理垃圾污染刻不容缓.据统计,全球每分钟约有8500000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这个排污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5×105B .8.5×106C .85×105D .85×10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a×10n ,其中1≤|a|<10,n 为整数.解答即可.【详解】8500000=8.5×106,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2.据央视网报道,2019年1~4月份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88.9万亿元人民币,“88.9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38.8910⨯B .128.8910⨯C .1288.910⨯D .118.8910⨯【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3.在数轴上,实数a ,b 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a b +=B .0a b -=C .a b <D .0ab >【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a<0<1<b ,a=-b ,∴a+b=0,a-b=2a<0,|a|=|b|,ab<0,∴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故选A.4.现在网购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消费方式,2018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某网店的总交易额超过1207000元,120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1.20710⨯B .70.120710⨯C .512.0710⨯D .51.20710⨯【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1207000=1.207×106,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5.在运算速度上,已连续多次取得世界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其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这个数据以亿次/秒为单位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为( )亿次/秒 A .81.2510⨯B .91.2510⨯C .101.2510⨯D .812.510⨯【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解:12.5亿亿次/秒=1.25×109亿次/秒,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6.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是975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0.97510⨯人B .29.7510⨯人C .69.7510⨯人D .70.97510⨯人【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科学计数法的定义进行作答.【详解】A.错误,应该是69.7510⨯;B.错误,应该是69.7510⨯;C.正确;D. 错误,应该是6⨯.综上,答案选C.9.7510【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表示整数,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定义是本题解题关键.7.为应对疫情,许多企业跨界抗疫,生产口罩.截至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000000只.将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611.610⨯C.7⨯B.7116101.1610⨯⨯D.81.1610【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1.16×108.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8.现有若干张卡片,分别是正方形卡片A、B和长方形卡片C,卡片大小如图所示.如果要拼一个长为(a+2b),宽为(a+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C类卡片张数为()A.1 B.2 C.3 D.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2b)(a+b)=22++,则C类卡片需要3张.a ab b32考点:整式的乘法公式.9.暑期爆款国产动漫《哪吒之降世魔童》票房已斩获4930000000,开启了国漫市场崛起新篇章,4930000000用科学计数法可表示为()A.49.3×108B.4.93×109C.4.933×108D.493×107【答案】B【解析】【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 |<10,n 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4930000000=4.93×109.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 |<10,确定a 与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0.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那么,当输入数据8时,输出的数据是( )A .861B .863C .865D .867【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表找出输出数字的规律:输出的数字中,分子就是输入的数,分母是输入的数字的平方加1,直接将输入数据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输出数据的规律为2+1n n , 当输入数据为8时,输出的数据为288+1=865. 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1.如图,是一个计算流程图.当16x 时,y 的值是( )A2B.2C.2±D.2±【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流程图的箭头指向,根据判断语句,当结果是无理数时输出,当结果是有理数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输入16x=后,取算术平方根的结果为2,判断2不是无理数,再取2的算术平方根22是无理数,数出结果.故A为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流程图的知识点、无理数的基本概念(无限不循环小数)、算术平方根的基本概念,看懂流程图是做题的关键,注意算术平方根只有正数.12.一根1m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12,第二次截去剩下的12,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A.12m B.15m C.116m D.132m【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乘方的定义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第一次是12m,第二次是211112224⎛⎫⨯==⎪⎝⎭m,第三次是31111122228⎛⎫⨯⨯==⎪⎝⎭m,第四次是411216⎛⎫=⎪⎝⎭m,…,∴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511232⎛⎫= ⎪⎝⎭m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此题的关键是联系生活实际,从中找出规律,利用有理数的乘方解答.13.根据制定中的通州区总体规划,将通过控制人口总量上限的方式,努力让副中心远离“城市病”.预计到2035年,副中心的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13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1.310⨯B .413010⨯C .51310⨯D .51.310⨯【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是易错点,由于130万有7位,所以可以确定n=7-1=6.【详解】130万=1 300 000=1.3×106.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 与n 值是关键.1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 .236()a a =B .222()x y x y +=+C .01)1=D .61200 = 6.12×10 4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326a a =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222 x y x 2y xy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 )011=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 61200 = 6.12×104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15.6万亿=296000000000000=2.96×101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的关键是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6.双十一是阿里巴巴打造的年中购物狂欢,从2009年到2018年十年时间,双十一就像一个符号一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2018年京东在双十一期间(11月1日﹣11月11日)累计下单金额达1598亿元人民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1598亿是( )A.1.598×1110B.15.98×101010C.1.598×1010D.1.598×8【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1598亿是1.598×10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7.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东北部,行政区域总面积27 809平方公里.将27 80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0.278 09×105B.27.809×103C.2.780 9×103D.2.780 9×104【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详解】27 809=2.780 9×41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8.北京市将在2019年北京世园会园区、北京新机场、2022年冬奥会场馆等地,率先开展5G网络的商用示范.目前,北京市已经在怀柔试验场对5G进行相应的试验工作.现在4G网络在理想状态下,峰值速率约是100Mbps ,未来5G 网络峰值速率是4G 网络的204.8倍,那么未来5G 网络峰值速率约为( )A .1×102 MbpsB .2.048×102 MbpsC .2.048×103 MbpsD .2.048×104 Mbps 【答案】D【解析】【分析】已知4G 网络的峰值速率,5G 网络峰值速率是4G 网络的204.8倍,可得5G 网络峰值速率,通过化简,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即可.【详解】解:由题干条件可得,5G 网络峰值速率:100Mbps×204.8=20480 Mbps=2.048×104 Mbps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灵活理解题干的内容并化简是解题的关键.19.2018年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句型,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开幕式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致辞中提到:“一带一路”区域基础设施投资缺口每年超过6000亿美元.6000亿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为( )A .3610⨯亿B .4610⨯亿C .30.610⨯亿D .40.610⨯亿 【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形式为n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解:6000亿3610=⨯⨯亿,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形式为n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20.设n 是自然数,则n n 1(1)(1)2+-+-的值为( ) A .0B .1C .﹣1D .1或﹣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n 为奇数时,(n +1)为偶数,n n 1(1)(1)2+-+-=(1)12-+=0; 当n 为偶数时,(n +1)为奇数,n n 1(1)(1)2+-+-=1(1)2+-=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乘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

《易错题》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经典习题(培优专题)

《易错题》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经典习题(培优专题)

一、选择题1.下面的调查方式中,你认为合适的是()A.调查市场上酸奶的质量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B.了解长沙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采用全面调查方式C.乘坐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D.某LED灯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A解析:A【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解:A.调查市场上酸奶的质量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了解长沙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乘坐飞机前的安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某LED灯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2.某校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并抽取部分学生成绩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每组不包括最小值,包括最大值),图中从左至右前四组的百分比分别是4,12,40,28,第五组的频数是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00000000①第五组的百分比为16%;②参加统计调查的竞赛学生共有100人;③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④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学生有14名.A .1个B .2个C .3个D .4个B解析:B【分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知识及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可以得到解答.【详解】解:由1-4%-12%-40%-28%=16%可知①正确; 由100816%85016÷=⨯=可知参加统计调查的竞赛学生共有50人,∴②错误; 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以得知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③正确; 由()5028%16%5044%22⨯+=⨯=可知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学生有22名,④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的应用,熟练掌握频数与频率的关系及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知识是解题关键 .3.某班有48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检测中,分数只取整数,统计其成绩,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横半轴表示分数,把50.5分到100.5分之间的分数分成5组,组距是10分,纵半轴表示频数)如图所示,从左到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1:3:6:4:2,则由图可知,其中分数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 )A .9B .18C .12D .6B解析:B【解析】 试题分析:由频率直方图上的小长方形的高为频数,即高之和为总数,知道高度比,即可算出个范围的频数,即各个范围的人数.解:由图形可知,从左到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1:3:6:4:2,且总数为48, 即各范围的人数分别为3,9,18,12,6.所以分数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18人.故选B .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4.如图所示是某单位考核情况条形统计图(A 、B 、C 三个等级),则下面的回答正确的是( )A .C 等级人最少,占总数的30%B .该单位共有120人C .A 等级人比C 等级人多10%D .B 等级人最多,占总人数的23D 解析:D【分析】由条形统计图可得该单位总人数和各等级的人数,从而对各选项的正误作出判断.【详解】解:由条形统计图可得该单位考核A 等级40人,B 等级120人,C 等级20人,所以总人数为:40+120+20=180,所以B 选项错误;由2011%180≈可知A 错误;由 40201100%20-==可知A 等级比C 等级人数多100%,C 错误;由12021803=知B 等级人数占总人数的23,又由各等级人数知B 等级人数最多,所以D 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的应用,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得有关信息并进行准确分析是解题关键. 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调查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B .了解某班同学“三级跳远”的成绩情况C .调查某品牌汽车的抗撞击情况D .调查2019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节目的收视率B解析:B【分析】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适用条件即可求解.【详解】解:对于调查方式,适宜于全面调查的常见存在形式有:范围小或准确性要求高的调查, A .调查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没必要用全面调查,只需抽样调查即可,B .了解某班同学“三级跳远”的成绩情况,因调查范围小且需要具体到某个人,适宜全面调查,C.调查某品牌汽车的抗撞击情况,此调查兼破坏性,显然不能适宜全面调查,D.调查2019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节目的收视率,因调查受众广范围大,故不适宜全面调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适用条件,解题关键是要知道这个适用条件.6.要调查安顺市中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下列抽样调查最适合的是()A.在某中学抽取200名女生B.在安顺市中学生中抽取200名学生C.在某中学抽取200名学生D.在安顺市中学生中抽取200名男生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普查或抽样调查方法,并理解有些调查是不适合使用普查方法的.要选择调查方式,需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分析.详解:要调查安顺市中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就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得不尝失的,采取抽样调查即可.考虑到抽样的性别差异和学校差异,所以应在安顺市中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7.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A.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B.了解全省学生的家庭1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C.了解某校八(2)班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D.了解苏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C解析:C【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B、了解全省学生的家庭1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数量适合抽样调查;C、了解某校八(2)班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适合全面调查;D、了解苏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适合抽样调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8.以下问题,不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 .调查全班同学对“郑万高铁”的了解程度B .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率C .疫情期间对国外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D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B解析:B【分析】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详解】解:A .调查全班同学对“郑万高铁”的了解程度适合全面调查;B .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率适合抽样调查,不适合采用全面调查;C .疫情期间对国外入境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适合全面调查;D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适合合全面调查.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9.如果整个地区的观众中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3:4:3,要抽取容量为1000的样本,则成年人抽取( )合适A .300B .400C .500D .1000B解析:B【分析】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约为3:4:3,所以成年人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 423435=++,则根据这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成年人的人数. 【详解】解:因为样本容量为1000,某地区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约为3:4:3, 所以成年人的人数所占总人数的423435=++, 故成年人应抽取1000×25=40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10.某市在2020年“防欺凌,反暴力,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教育活动中,为了解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小安同学制定了如下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抽取甲校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B.在乙校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C.随机抽取甲、乙两所学校100名老师进行调查D.在甲、乙两所学校各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D解析:D【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具体性和代表性解答即可.【详解】解:为了解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在甲、乙两所学校各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最具有具体性和代表性,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抽样调查,关键是理解抽样调查的具体性和代表性.二、填空题11.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第二中学同年龄的8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经统计,身高在150.5~155.5厘米之间的频数为5,那么这一组的频率是____.【分析】根据求解【详解】解:80名中学生身高在150~155之间的频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频率的计算公式:熟记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1 16【分析】根据=频数频率数据总数求解.【详解】解:80名中学生身高在150~155之间的频率为51 8016=,故答案为:1 16.【点睛】此题考查频率的计算公式:=频数频率数据总数,熟记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小鸡孵化场孵化出一批小鸡,工人在其中50只小鸡上做记号后让这批小鸡充分跑散,后来再任意抓出100只小鸡,其中有记号的有10只,则这批小鸡大约有___________只.500【分析】用标记的小鸡的数量除以所抽取样本中标记小鸡(10只)所占抽取的100只小鸡的比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估计这批小鸡大约=500(只)故答案为:5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解析:500【分析】用标记的小鸡的数量除以所抽取样本中标记小鸡(10只)所占抽取的100只小鸡的比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估计这批小鸡大约1050100=500(只)故答案为:5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从一个总体得到一个包含大量数据的样本,我们很难从一个个数字中直接看出样本所包含的信息,我们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13.某校学生参加体育兴趣小组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若参加人数最多的小组有80人,则参加人数最少的小组有_____人.【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参加乒乓球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根据参加人数最多的小组有80人即可计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参加人数最少的小组的人数【详解】解:由扇形统计图可得参加解析:【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参加乒乓球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根据参加人数最多的小组有80人,即可计算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参加人数最少的小组的人数.【详解】解:由扇形统计图可得,参加乒乓球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1﹣35%﹣25%=40%,∵参加人数最多的小组有80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学生有:80÷40%=200(人),∴参加人数最少的小组有200×25%=50(人),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4.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10个小长方形面积和的14,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50个数据,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______.30【分析】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 则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为4x 中间有一组数据的频数是:×150【详解】解:∵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10个小长解析:30【分析】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 ,则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为4x ,中间有一组数据的频数是:4x x x +×150. 【详解】解:∵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10个小长方形面积和的14, ∴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 ,则其它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的和为4x ,∵共有150个数据,∴中间有一组数据的频数是:4x x x+×150=30. 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理解直方图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5.小明从市环境监测网随机查阅了若干天的空气质量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别绘制了如图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条形统计图中表示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为______. 9【分析】根据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的天数再用总天数减去空气质量为良和轻度污染的天数即可求出优的天数【详解】解:根据题意得:随机查阅的总天数是:(天)优的天数是:30−18−3=9(解析:9【分析】根据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和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的天数,再用总天数减去空气质量为良和轻度污染的天数即可求出优的天数.【详解】解:根据题意得:随机查阅的总天数是:183060%(天),优的天数是:30−18−3=9(天),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16.某校九年级(1)班体育委员对本班50名同学参加球类项目做了统计(每人选一种),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该班参加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的人数总和为__________.25【分析】用总人数乘以羽毛球和乒乓球所占比例之和即可得【详解】该班参加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的人数总和为50×(+30)=25(人)故答案为: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求出乒乓球人数和解析:25【分析】用总人数乘以羽毛球和乒乓球所占比例之和即可得.【详解】该班参加乒乓球和羽毛球项目的人数总和为50×(72360︒︒+30%)=25(人),故答案为: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求出乒乓球人数和羽毛球人数所占比例之和是解本题的关键.17.某研究所发布了《2019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其中部分城市的综合实力、GDP和教育科研与医疗的排名情况如图所示,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5名的城市,教育科研与医疗排名全国第_____名.3【分析】由第一个图可得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5名的城市的GDP排名第九再由第二个图可求解【详解】解:由第一个图可得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5名的城市的GDP排名第九由第二个图可得GDP排名第九的城市的教育科解析:3【分析】由第一个图可得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5名的城市的GDP排名第九,再由第二个图可求解.【详解】解:由第一个图可得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5名的城市的GDP排名第九,由第二个图可得GDP排名第九的城市的教育科研与医疗的排名为第3名,故填3.18.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战役随即打响.在疫情防控一线,除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之外,在另一条战线上,科研人员也在加班加点、紧急攻关.全国科技战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科技、卫健等12个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取得了积极进展.3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11例(数据不含港澳台),新增疑似病例17例(数据不含港澳台).如图是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通报的数据(数据不含港澳台)绘制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①2月15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约为1500例;②从2月23日起到3月13日止,武汉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都在500例以下;③从2月23日起到3月13日止,全国每日新增疑似病例逐渐减少.④3月13日湖北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17例.(2)结合本题的信息及当前防疫形势,说说你的感受.(1)①④;(2)见解析【分析】(1)利用图中信息一一判断即可(2)结合本题的信息及当前防疫形势说说自己的感受即可【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①2月15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约为1500例正确②从2月解析:(1)①④;(2)见解析.【分析】(1)利用图中信息一一判断即可.(2)结合本题的信息及当前防疫形势,说说自己的感受即可.【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①2月15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约为1500例,正确.②从2月23日起到3月13日止,武汉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都在500例以下,错误,2月24日前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都在500以上.③从2月23日起到3月13日止,全国每日新增疑似病例逐渐减少.错误,其中2月18日到2月20日是逐渐增加的.④3月13日湖北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17例.正确.故答案为①④.(2)国内疫情防控科学有效,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相信中国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为了解某九年级全体男生1000米跑步的成绩,随机抽取了部分男生进行测试,并将测、、、四个等级,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那试成绩分为A B C D么扇形图中表示C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度.36【分析】先由B等级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再根据各等级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C等级人数x最后用360°乘以C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详解】∵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0÷25=40(人)∴C等级人数解析:36【分析】先由B等级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再根据各等级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C等级人数x,最后用360°乘以C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即可得.【详解】∵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0÷25%=40(人),∴C等级人数x=40-(24+10+2)=4(人),则扇形图中表示C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3603640︒⨯=︒,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扇形统计图与频数分布表得出被调查的总人数.20.某学校九年级共有350名学生,在一次九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的数学测试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抽样调查,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如果成绩不低于80分算优良,那么估计九年级全体学生在这次测试中成绩优良学生人数约是______161【分析】用50人中不低于80分的人数除以50再乘以35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成绩不低于80分的有15+8=23(人)∴在这次测试中成绩优良学生人数约是(人)故答案为:161【点睛】此题考查利解析:161【分析】用50人中不低于80分的人数除以50再乘以35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成绩不低于80分的有15+8=23(人), ∴在这次测试中成绩优良学生人数约是15835016150+⨯=(人), 故答案为:161.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部分估计总体的方法,正确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某超市双11对销售A 、B 、C 三个品牌服装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图1,图2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日销售这三个品牌服装共_______件; (2)补全条形统计图;(3)求扇形统计图中A 品牌服装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该超市明年双11对A 、B 、C 三个品牌服装如何进货?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解析:(1)2400;(2)补图见解析;(3)60°;(4)A 、B 、C 三个品牌服装大约按1:2:3的比例进货. 【分析】(1)用C 品牌的销售量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销售这三种品牌服装总个数; (2)B 品牌的销售量=总销售量﹣1200﹣400,然后补全图形即可; (3)用A 品牌服装所占的百分比乘以360度即可; (4)按照三钟品牌的销售比例进货即可. 【详解】解:(1)销售这三种品牌服装的总销售量为:1200÷50%=2400(件), 故答案为:2400;(2)B 品牌的销售量为:2400﹣1200﹣400=800(件), 条形统计图如下:(3)A品牌服装在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60°×4002400=60°;(4)建议:从今年的服装销售情况可以看出,市民对C品牌的服装比较感兴趣,而对A、B品牌特别是A品牌并不看好,因此明年进货C品牌的服装应该多进货,A、B、C三个品牌服装大约按1:2:3的比例进货.【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泉州市“五个一百工程”在各校普遍开展,为了了解某校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情况,某校从该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每天课外阅读时间()t h频数频率00.5t<≤240.51t<≤360.31 1.5t<≤0.41.52t<≤12b合计a1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a=_________ ,b=_________.(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该校有学生2000人,试估计该校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超过1h的人数.解析:(1)120;0.1;(2)见解析;(3)1000人【分析】(1)由0.5<t≤1的频数与频率可得总人数a,再用12除以总人数可得b的值;(2)总人数乘以0.4得出第3组频数,从而补全图形;(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思想可得.【详解】解:(1)a=36÷0.3=120,b=12÷120=0.1,故答案为:120,0.1;(2)1<t≤1.5的人数为120×0.4=48,补全图形如下:(3)估计该校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为2000×(0.4+0.1)=1000(人).该校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超过1h的人数约1000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表的知识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够读懂统计图,并从中读出有关信息.23.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环保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若干名“环保小卫士”组成的“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随机抽查了全市40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dB),并将抽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设所测数据是正整数),得到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某市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频数分布表组别噪声声级分组/dB频数频率144.5~59.540.1259.5~74.5a0.2374.5~89.5100.25489.5~104.512b5104.5~119.560.15合计40 1.00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____,b=__________;(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如果全市共有400个测量点,那么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dB的测量点约有多少?解析:(1)8,0.3;(2)见解析;(3)120个【分析】(1)先根据在一个问题中频数与频率成正比求出a,再根据频数12除以数据总数40即可求出b的值;(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样本中噪声声级小于75dB的测量点的频率是0.3,乘以总数即可求解.【详解】解:(1)a=40×0.2=8,b=12÷40=0.3,故答案为:8,0.3;(2)如图所示:。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题汇编附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题汇编附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难题汇编附解析一、选择题1.从一堆苹果中任取了20个,称得它们的质量(单位:克),其数据分布表如下.则这堆苹果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分组(90,100)(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频数1231031A.80% B.70% C.40% D.35%【答案】B【解析】【分析】在样品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20个中有14个,通过计算在样本中所占比例来估计总体.【详解】解:103114= 123103120+++++++=70%,所以在整体中质量不小于120克的苹果数约占苹果总数的7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即可.2.某公司生产的一种产品按照质量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级,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该公司改进了一次生产工艺,使得生产总量增加了一倍.为了解新生产工艺的效果,对改进生产工艺前、后的四级产品的占比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了如下扇形图: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改进生产工艺后,A级产品的数量没有变化B.改进生产工艺后,B级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不到一倍C.改进生产工艺后,C级产品的数量减少D.改进生产工艺后,D级产品的数量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设原生产总量为1,则改进后生产总量为2,所以原A、B、C、D等级的生产量为0.3、0.37、0.28、0.05,改进后四个等级的生产量为0.6、1.2、0.12、0.08,据此逐一判断即可得.【详解】设原生产总量为1,则改进后生产总量为2,所以原A、B、C、D等级的生产量为0.3、0.37、0.28、0.05,改进后四个等级的生产量为0.6、1.2、0.12、0.08,A.改进生产工艺后,A级产品的数量增加,此选项错误;B.改进生产工艺后,B级产品的数量增加超过三倍,此选项错误;C.改进生产工艺后,C级产品的数量减少,此选项正确;D.改进生产工艺后,D级产品的数量增加,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3.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对于不同的正整数,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中位数【答案】D【解析】【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5,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详解】解:∵14岁和15岁的频数之和为15﹣a+a=15,∴频数之和为6+9+15=3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13+142=13.5,∴对于不同的正整数a,中位数不会发生改变,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频数(率)分布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4.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答案】D【解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2~6月份生产量增长率逐渐减少,7月份生产量月增长率开始回升,这七个月中,生产量的增长率始终是正数,则每月的生产量不断上涨,所以A、B、C都正确,错误的只有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在图形中纵轴表示的是增长率,只有增长率是负数,才表示生产量下跌.5.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D.调查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详解】解: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班级容量小,且要求精准度高,用全面调查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普查;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多,适合采取抽样调查;D.调查某篮球队员的身高,此种情况数量不是很大,故必须普查;故选C6.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答案】D【解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因此,A、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数量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意义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C、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必须全面调查,故本选项错误;D、了解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零花钱,工作量大,且普查的意义不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7.观察市统计局公布的武汉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每年比上年的增长率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已知2004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 000元,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①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5年;②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 6.8%+;③2006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 000(1+13.6%)(1+12.1%);④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解:图示是增长率的折线图,由图可得从2002年到2006年武汉市农村居民的年人均收入在逐年增长;故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6年;故①错误;2003年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为80001 5.4%+;故②错误;余下的③④都正确;故选:B.8.老师随机抽查了学生读课外书册数的情况,绘制成条形图和不完整的扇形图,其中条形图被墨迹遮盖了一部分,则条形图中被遮盖的数是()A.5 B.9 C.15 D.22【答案】B【解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详解】课外书总人数:6÷25%=24(人),看5册的人数:24﹣5﹣6﹣4=9(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与概率,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9.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同学,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九(1)班40名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捐书数量在5.5~6.5组别的频率是()A.0.1 B.0.2C.0.3 D.0.4【答案】B【解析】∵在5.5~6.5组别的频数是8,总数是40, ∴=0.2.故选B .10.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 .了解全国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 .调查某批次日光灯的使用情况C .调查市场上矿泉水的质量情况D .调查机场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答案】D 【解析】解:A .人数太多,不适合全面调查,此选项错误;B .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因而不适用全面调查方式,此选项错误;C .市场上矿泉水数量太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此选项错误;D .违禁物品必须全面调查,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1.如图是北京2017年3月1日﹣7日的 2.5PM 浓度(单位:3/g m μ)和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 )的统计图,当AQI 不大于50时称空气质量为“优”,由统计图得到下列说法:①3月4日的 2.5PM 浓度最高②这七天的 2.5PM 浓度的平均数是330/g m μ ③这七天中有5天的空气质量为“优” ④空气质量指数AQI 与 2.5PM 浓度有关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④ B .①③④C .①③D .①④【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 2.5PM 浓度统计图可判断①;利用平均数公式可判断②;根据第二个图可判断③;综合分析一、二图,可判断④.【详解】由第一个图的纵坐标,得①3月4日的 2.5PM 浓度最高,故①符合题意; ②373682831416634.85/7g m μ++++++=,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由第二个图得这七天中有4天的空气质量为“优”,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空气质量指数AQI 与 2.5PM 浓度有关,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分析,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是解题关键.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全面调查B .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C .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D .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 2甲=0.3,S 2乙=0.4,则乙的成绩更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方差的意义以及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A 、了解某型导弹杀伤力的情况应使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 、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正确;C 、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故此选项错误;D 、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成绩的平均数相同,方差分别是S 2甲=03,S 2乙=0.4,则甲的成绩更稳定,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方差的意义,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的定义,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3.如图是九(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 )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哪一组的人数最多,从而可以解答本题.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人数最多的一组是4~6小时,频数为22,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14.下列调查适合做普查的是()A.了解全球人类男女比例情况B.了解一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C.调查20~25岁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D.对患甲型H7N9的流感患者同一车厢的乘客进行医学检查【答案】D【解析】A.了解全球人类男女比例情况,人数众多,范围较广,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了解一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普查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调查20~25岁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人数众多,范围较广,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对患甲型H7N9的流感患者同一车厢的乘客进行医学检查,人数较少,意义重大,必须采用普查,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15.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査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答案】C【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査,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错误;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B错误;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适合普查,故C正确;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6.如图是根据某校学生的血型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该校血型为A型的有200人,那么该校血型为AB型的人数为()A.100B.50C.20D.8【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A型血的有200人,所占的百分比是40%即可求得被调查总人数,用总人数乘以AB 型血所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详解】∵该校血型为A型的有200人,占总人数为40%,∴被调查的总人数为200÷40%=500(人),又∵AB型血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40%+30%+20%)=10%,∴该校血型为AB型的人数为500×10%=50(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17.为了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学校公布了“阅读奖励”方案,并设置了“赞成、反对、无所谓”三种意见.现从学校所有2400名学生中随机征求了100名学生的意见,其中持“反对”和“无所谓”意见的共有30名学生,估计全校持“赞成”意见的学生人数约为()A.70 B.720 C.1680 D.2370【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7024001680100⨯=,故答案选C.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18.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最多可行驶的公里数,如图描述了A、B两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面4个推断中,合理的是()①消耗1升汽油,A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②B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最多消耗4升汽油;③对于A车而言,行驶速度越快越省油;④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驾驶B车比驾驶A车更省油.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详解】解:①由图象可知,当A车速度超过40km时,燃油效率大于5km/L,所以当速度超过40km时,消耗1升汽油,A车行驶距离大于5千米,故此项错误;②B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路程为40km,40km÷10km/L=4L,最多消耗4升汽油,此项正确;③对于A车而言,行驶速度在0﹣80km/h时,越快越省油,故此项错误;④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驾驶B车比驾驶A车燃油效率更高,所以更省油,故此项正确.故②④合理,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熟练读懂折线统计图是解题思的关键.19.为了解我校初三年级所有同学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出5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抽出的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A.总体B.样本C.个体D.样本容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抽出的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样本,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知识点,能熟记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20.七年级(2)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五个小组,各小组人数分布如图所示,则在扇形图中,第一小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 )A.45°B.60°C.72°D.120°【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可得,第一小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12122013510++++×360°=72°,故选C.。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全集汇编含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全集汇编含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全集汇编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数轴上点P所表示的数可能是()A30B15C10D8【答案】B【解析】【分析】点P在3与4之间,满足条件的为B、C两项,点P与4比较靠近,进而选出正确答案.【详解】∵点P在3与4之间,∴3<P<49P16∴满足条件的为B、C图中,点P比较靠近4,∴P应选B、C中较大的一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对数轴的理解,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解题过程中需紧把握这点.2.16的绝对值是( )A.﹣6 B.6 C.﹣16D.16【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1 6的绝对值是1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得定义,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已知实数a,b,c,d,e,f,且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e的绝对值为,f 的算术平方根是8,求2125c d ab e ++++( )A .92B .92C .92+92-D .132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相反数,倒数,以及绝对值的意义求出c+d ,ab 及e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ab=1,c+d=0,=e f=64,∴222e =±=(4=,∴2125c d ab e ++++=11024622+++=; 故答案为:D【点睛】 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相反数以及倒数和立方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4.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11=C 3=±D .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详解】321-=,故错误;B. 11=,故正确;3=, 故错误;D. ()66=--=,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立方根的概念、绝对值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其定义和性质.5.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整数B.实数C.有理数D.无理数【答案】B【解析】∵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实数.故选B.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a与()2a-相等BC.D.a与a-互为相反数【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乘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以及相反数的定义,分别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2a-=2a,故A正确;B=B正确;C、C正确;D、a a-=,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绝对值,以及相反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定义进行解题.7.﹣3的绝对值是()A.﹣3 B.3 C.-13D.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3|=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性质,需要掌握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8.下列各数中,比-4小的数是( )A . 2.5-B .5-C .0D .2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即可.【详解】∵0>−4,2>−4,−5<−4,−2.5>−4,∴比−4小的数是−5,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9.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的绝对值大于b 的绝对值B .a 的绝对值小于b 的绝对值C .a 的相反数大于b 的相反数D .a 的相反数小于b 的相反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相反数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没有原点,无法判断|a |,|b |,有可能|a |>|b |,|a |=|b |,|a |<|b |.由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得a <b ,由不等式的性质,得﹣a >﹣b ,故C 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0.若关于x 的方程22(2)0x k x k +-+=的两根互为倒数,则k 的值为( ) A .±1B .1C .-1D .0【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已知和根与系数的关系12c x x a =得出k 2=1,求出k 的值,再根据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即可求出符合题意的k 的值.【详解】解:设1x 、2x 是22(2)0x k x k +-+=的两根,由题意得:121=x 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212x x k =, ∴k 2=1,解得k =1或−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222=(2)43440∆--=--+>k k k k ,当k =1时,34430∆=--+=-<,∴k =1不合题意,故舍去,当k =−1时,34450∆=-++=>,符合题意,∴k =−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相反数的定义,熟知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已知a 、b 、c 都是不等于0的数,求a b c abc a b c abc+++的所有可能的值有( )个.A .1B .2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 b c 、、的符号分情况讨论,再根据绝对值运算进行化简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分以下四种情况:①当a b c 、、全为正数时,原式11114=+++=②当a b c 、、中两个正数、一个负数时,原式11110=+--=③当a b c 、、中一个正数、两个负数时,原式11110=--+=④当a b c 、、全为负数时,原式11114=----=-综上所述,所求式子的所有可能的值有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运算,依据题意,正确分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12.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0b 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0b c +>B .1c a> C .ad bc > D .a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可得a <b <0<c <d ,根据有理数的运算,可得答案.【详解】由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得a <b <0<c <d ,A 、b+d =0,∴b+c <0,故A 不符合题意;B 、c a<0,故B 不符合题意; C 、ad <bc <0,故C 不符合题意;D 、|a|>|b|=|d|,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得出a <b <0<c <d 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有理数的运算.13.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A .2B .2-C .2±D .12± 【答案】C【解析】【分析】与原点距离是2的点有两个,是±2.【详解】解:与原点距离是2的点有两个,是±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的知识点,有两个答案.14.数轴上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1,且|a ﹣1|+|b ﹣1|=|a ﹣b |,则下列选项中,满足A 、B 、C 三点位置关系的数轴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在四个答案中分别去掉绝对值进行化简,等式成立的即为答案;【详解】A 中a <1<b ,∴|a ﹣1|+|b ﹣1|=1﹣a+b ﹣1=b ﹣a ,|a ﹣b|=b ﹣a ,∴A 正确;B 中a <b <1,∴|a ﹣1|+|b ﹣1|=1﹣a+1﹣b =2﹣b ﹣a ,|a ﹣b|=b ﹣a ,∴B 不正确;C 中b <a <1,∴|a ﹣1|+|b ﹣1|=1﹣a+1﹣b =2﹣b ﹣a ,|a ﹣b|=a ﹣b ,∴C 不正确;D 中1<a <b ,∴|a ﹣1|+|b ﹣1|=a ﹣1+b ﹣1=﹣2+b+a ,|a ﹣b|=b ﹣a ,∴D 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和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5.若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正确的是( )A .0a b +=B .=-a bC .a b =D .a b =【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相反数的概念及性质可确定正确的式子,再通过举反例可证得不一定正确的式子.【详解】解:∵a 与b 互为相反数,∴0a b +=,∴=-a b ,∴a b =, 故A 、B 、D 正确,当1a =时,1b =-,则1=b ,∴a b =;当1a =-时,1b =,则1=b ,∴a b ≠,故C 不一定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解此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相反数的定义判定式子是否正确.1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1是最小的自然数;B .正分数、0、负分数统称分数C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D .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答案】C【解析】【分析】0是最小的自然数,属于整数,没有倒数,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关注【详解】最小的自然是为0,A 错误;0是整数,B 错误;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的,故绝对值最小为0,C 正确;0无倒数,D 错误【点睛】本题是有理数概念的考查,主要需要注意0的特殊存在17.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A .a +bB .a ﹣bC .|a +b |D .|a ﹣b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确定出a 是负数,b 是正数,并且b 的绝对值大于a 的绝对值,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再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然后利用作差法求出两个正数的大小,再选择答案即可.【详解】由图可知,a<0,b>0,且|b|>|a|,∴−a<b ,A. a+b>0,B. a−b<0,C. |a+b|>0,D. |a−b|>0,因为|a−b|>|a+b|=a+b ,所以,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a−b|.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进行解答.18.若320,a b -++=则+a b 的值是( )A .2B 、1C 、0D 、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3﹣a=0,2+b=0,解得,a=3,b=﹣2,a+b=1,故选B . 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2.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19.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二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三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2019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为( )A .()2019,0B .()2019,1C .()2019,2D .()2020,0【答案】C【解析】【分析】 分析点P 的运动规律,找到循环次数即可.【详解】解:从图象可以发现,点P 的运动每4次位置循环一次.每循环一次向右移动四个单位. ∴2019=4×504+3, 当第504循环结束时,点P 位置在(2016,0),在此基础之上运动三次到(2019,2),故选:C .【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动点运动过程中,每运动多少次形成一个循环.20.在数轴上,点A ,B 在原点O 的两侧,分别表示数a 和3,将点A 向左平移1个单位=,则a的值为().长度,得到点C.若OC OBA.3-B.2-C.1-D.2【答案】B【解析】【分析】先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点C,根据CO=BO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知: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3, C点表示的数为a-1.因为CO=BO,所以|a-1| =3, 解得a=-2或4,∵a<0,∴a=-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和绝对值方程的解法,用含a的式子表示出点C,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一、选择题1.-3的倒数是()A.13B.3 C.0 D.1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判断.【详解】-3的倒数是:1 3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掌握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是解题的关键.2.2019-的倒数是()A.2019 B.-2019 C.12019D.12019-【答案】C【解析】【分析】先利用绝对值的定义求出2019-,再利用倒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详解】2019-=2019,2019的倒数为1 201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和倒数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3.计算﹣6+1的结果为()A.﹣5 B.5 C.﹣7 D.7【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6|>|1|,所以结果为负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减即可.【详解】解:﹣6+1=﹣(6﹣1)=﹣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注意区别同号相加与异号相加,把握运算法则是关键.4.计算12+16+112+120+130+……+19900的值为()A.1100B.99100C.199D.10099【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数的性质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原式=11111 1223344599100 ++++⋯+⨯⨯⨯⨯⨯=111111112233499100 -+-+-+⋯+-,=1-1 100=99 10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正确分解分数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5.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其中80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1012B.8×1013C.8×1014D.0.8×1013【答案】B【解析】80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01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计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a⨯的形式,其中110a≤<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6.已知资阳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19℃,最低气温为15℃,那么这天的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低()A.4℃B.﹣4℃C.4℃或者﹣4℃D.34℃【解析】【分析】所求的数值就是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即可求解.【详解】19﹣15=4(℃)答:这天的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低4℃.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是需要熟记的内容.7.现在网购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消费方式,2018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某网店的总交易额超过1207000元,1207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61.20710⨯B .70.120710⨯C .512.0710⨯D .51.20710⨯【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1207000=1.207×106,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8.在运算速度上,已连续多次取得世界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其峰值性能为12.5亿亿次/秒.这个数据以亿次/秒为单位用科学计数法可以表示为( )亿次/秒 A .81.2510⨯B .91.2510⨯C .101.2510⨯D .812.510⨯【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解:12.5亿亿次/秒=1.25×109亿次/秒,故选:B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一定在原点的左边B.有理数a的倒数是1 aC.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小于或等于这个数D.如果a a=-,那么a是负数或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倒数、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来解答.【详解】解:A、如果a<0,那么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故选项错误;B、只有当a≠0时,有理数a才有倒数,故选项错误;C、负数的相反数大于这个数,故选项错误;D、如果a a=-,那么a是负数或零是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准确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对应关系.倒数的定义:两个数的乘积是1,则它们互为倒数;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0.x是最大的负整数,y是最小的正整数,则x-y的值为( )A.0 B.2 C.-2 D.±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概念求出x、y,再根据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x是最大的负整数,y是最小的正整数,∴x=-1,y=1,∴x-y=-1-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熟记有理数的概念求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1.2019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城镇新增就业13610000、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数字1361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361×104B.1.361×105C.1.361×106D.1.361×107【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解:136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361×107,故选D.【点睛】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1)4可表示为()A.(﹣1)×4 B.(﹣1)+(﹣1)+(﹣1)+(﹣1)C.﹣1×1×1×1 D.(﹣1)×(﹣1)×(﹣1)×(﹣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可得出结论.【详解】(﹣1)4=(-1)×(-1)×(-1)×(-1).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有理数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有理数的乘方.13.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 000km,把 384 000km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38.4 ×10 4 km B.3.84×10 5 km C.0.384× 10 6 km D.3.84 ×10 6 km【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科学记数法表示:384 000=3.84×105km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4.据资料显示,地球的海洋面积约为36000万平方千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 ).A .73610⨯B .83.610⨯C .90.3610⨯D .43.610⨯ 【答案】B【解析】【分析】先将36000万平方千米化为360000000平方千米,再根据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进行表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36000万平方千米=360000000平方千米,将36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3.610⨯,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83.610⨯平方千米,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计数法.科学记数法的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为整数.15.若30,a -=则+a b 的值是( )A .2B 、1C 、0D 、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3﹣a=0,2+b=0,解得,a=3,b=﹣2,a+b=1,故选B .考点:1.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2.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16.下面是一名学生所做的4道练习题:①224-=;②336a a a +=;③44144mm -=;④()3236xy x 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调查中,最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査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答案】C【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对全国初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査,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错误;B.对“十一国庆”期间全国居民旅游出行方式的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B错误;C.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适合普查,故C正确;D.了解某种品牌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2.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对于不同的正整数,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A.平均数B.众数C.方差D.中位数【答案】D【解析】【分析】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后两组的频数和为15,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前两组的频数知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可得答案.【详解】解:∵14岁和15岁的频数之和为15﹣a+a=15,∴频数之和为6+9+15=3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第15、16个数据的平均数,即13+142=13.5,∴对于不同的正整数a,中位数不会发生改变,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频数(率)分布表,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看懂图中数据是解题关键3.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答案】D【解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2~6月份生产量增长率逐渐减少,7月份生产量月增长率开始回升,这七个月中,生产量的增长率始终是正数,则每月的生产量不断上涨,所以A、B、C都正确,错误的只有D;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在图形中纵轴表示的是增长率,只有增长率是负数,才表示生产量下跌.4.为估计某池塘中鱼的数量,先捕100只鱼,做上标记后再放回池塘,一段时间后,再从从中随机捕500只,其中有标记的鱼有5只,请估计这方池塘中鱼的数量约有()只A.8000 B.10000 C.11000 D.12000【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由题意可知:重新捕获500条,其中带标记的有5只,可以知道,在样本中,有标记的占到5500;接下来再根据在总体中,有标记的共有100只,根据比例进行解答,即可得到题目的结论.【详解】由题意可知在样本中有标记的占到5 500,又∵先总共有100只鱼做上标记,∴100÷5500=10000只.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5.下列调查:①了解某批种子的发芽率②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③了解某地区地下水水质④了解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完成次数适合采取全面调查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详解】①了解某批种子的发芽率适合采取抽样调查;②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适合采取全面调查;③了解某地区地下水水质适合采取抽样调查;④了解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完成次数适合采取全面调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6.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A.了解“嫦娥三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B.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D.了解某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解:A、了解“嫦娥三号”卫星零部件的状况调查需要精确,适合普查,故本选项正确;B、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D、了解某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7.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对太原市民知晓“中国梦”内涵情况的调查B.对全班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的调查C.对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的调查D.对2017年全国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垃圾数量的调查【答案】B【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适合普查,故B符合题意;C、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D、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8.在某校选拔毕业晚会主持人的决赛中,参与投票的每名学生必须从进入决赛的四名选手中选1名,且只能选1名,根据投票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则选手B的得票为()A.300 B.90 C.75 D.85【答案】C【解析】【分析】先算出总票数,再算出B,D的票数和,再求出B的票数.【详解】B 的得票为:()00000010535135303075÷⨯---=人 故选:C 【点睛】考核知识点:从条形图和扇形图获取信息.9.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某校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学校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B .每个学生是个体C .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 .样本容量是3000【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故A 选项正确;B.每个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个体,故B 选项错误;C.200名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 选项错误;D.样本容量是200,故D 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10.要反映台州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 )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D .频数分布统计图【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得要求直观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选C.11.为了解某校八年级7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8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8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 .8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C .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D .720名学生是总体【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及个体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A.8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样本,故该选项错误,B.样本容量是80,故该选项错误,C.每个学生的体重情况是个体,故该选项正确,D.7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总体,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构成的整体,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或整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某一个样本中的个体的数量就是样本容量;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12.如图是某班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频数直方图,则成绩在69.5~89.5分范围内的学生共有( )A .24人B .10人C .14人D .29人【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直方图给出的数据,把成绩在69.589.5~分范围内的学生人数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成绩在69.589.5~分范围内的学生共有:101424(+=人),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13.小明对九(1)、九(2)班(人数都为50人)参加“阳光体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喜欢乒乓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B.喜欢足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C.喜欢羽毛球的人数(1)班比(2)班多D.喜欢篮球的人数(2)班比(1)班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扇形图算出(1)班中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的人数和(2)班的人数作比较,(2)班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直接可看出.【详解】解:A、乒乓球:(1)班50×16%=8人,(2)班有9人,8<9,故本选项错误;B、足球:(1)班50×14%=7人,(2)班有13人,7<13,故本选项错误;C、羽毛球:(1)班50×40%=20人,(2)班有18人,20>18,故本选项正确;D、篮球:(1)班50×30%=15人,(2)班有10人,15>1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现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现变化,在这能看出每组的人数,求出(1)班喜欢球类的人数和(2)班比较可得出答案.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哪位歌手,适合全面调查.B.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相同,它们的方差为:S甲2=5,S乙2=0.5,则甲麦种产量比较稳.C.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平均成绩.D.一组数据:3,2,5,5,4,6的众数是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求法即可判断.【详解】A 、了解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歌手情况时,调查对象是全国中学生,人数太多,应选用 抽样调查的调查方式,故本选项错误;B 、甲乙两种麦种连续3年的平均亩产量的方差为:25S =甲,20.5S =乙,因方差越小越稳定,则乙麦种产量比较稳,故本选项错误;C 、某次朗读比赛中预设半数晋级,某同学想知道自己是否晋级,除知道自己的成绩外,还需要知道这次成绩的中位数,故本选项错误;D 、.一组数据:3,2,5,5,4,6的众数是5,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整理与分析中的抽样调查,方差,中位数,众数,明确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求解方法是解题关键.15.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 A .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 B .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 C .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D .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按照全面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及适用范围,进行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了解某班学生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知晓率,人数不多,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故A 选项正确;B.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曲次数破坏性较大,适合抽样调查, 故B 选项错误;C.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做不了全面调查,故C 选项错误;D.了解电视栏目《朗读者》的收视率人数众多,全面调查意义不大,适于抽样调查,故D 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此时就应该选择抽样调查,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不如普查.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是必然事件B .一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C.数据1,1,2,2,3的众数是3D.想了解某种饮料中含色素的情况,宜采用抽样调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别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方差的性质,众数的定义及抽样调查的定义进行判断,、“打开电视,正在播放《新闻联播》”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错误;B、一组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大,故本选项错误;C、数据1,1,2,2,3的众数是1和2,故本选项错误;D、想了解某种饮料中含色素的情况,宜采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众数;方差;随机事件.17.小明在做“抛一枚正六面体骰子”的实验时,他连续抛了10次,共抛出了3次“6”向上,则出现“6”向上的频率是()A.310B.16C.35D.1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即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连续抛了10次,共抛出了3次“6”向上∴出现“6”向上的频率是:3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频数与频率,频率=频数÷数据总数,理解并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18.某校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800名学生,各年级的合格人数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七年级的合格率最高B.八年级的学生人数为262名C.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全校的合格率D.九年级的合格人数最少【答案】D【解析】解:∵七、八、九年级的人数不确定,∴无法求得七、八、九年级的合格率,∴A 错误、C 错误.由统计表可知八年级合格人数是262人,故B 错误. ∵270>262>254,∴九年级合格人数最少. 故D 正确.故选D .19.如图是北京2017年3月1日﹣7日的 2.5PM 浓度(单位:3/g m μ)和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 )的统计图,当AQI 不大于50时称空气质量为“优”,由统计图得到下列说法:①3月4日的 2.5PM 浓度最高②这七天的 2.5PM 浓度的平均数是330/g m μ ③这七天中有5天的空气质量为“优” ④空气质量指数AQI 与 2.5PM 浓度有关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④ B .①③④C .①③D .①④【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 2.5PM 浓度统计图可判断①;利用平均数公式可判断②;根据第二个图可判断③;综合分析一、二图,可判断④. 【详解】由第一个图的纵坐标,得①3月4日的 2.5PM 浓度最高,故①符合题意; ②373682831416634.85/7g m μ++++++=,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由第二个图得这七天中有4天的空气质量为“优”,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空气质量指数AQI 与 2.5PM 浓度有关,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分析,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是解题关键.20.如图是九(1)班45名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频数直方图(每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由图可知,人数最多的一组是()A.2~4小时B.4~6小时C.6~8小时D.8~10小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哪一组的人数最多,从而可以解答本题.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人数最多的一组是4~6小时,频数为22,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