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定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宣传材料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宣传1、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发展和谐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
努力创建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是建设“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必然要求。
3、我市2011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我市按照“基础创建,常态创建,分块推进,分步达标”的工作思路,已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建工作。
2011年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力争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4、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主要内容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
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9大测评项目,36项指标名称,126项测评内容,375条测评标准,分值为100分。
9大测评项目:即8大环境和1类活动。
8大环境即“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1类活动是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城市整体形象。
共有4个子项,分值为12分。
5、全国文明城市要创建什么样的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文明创建应知应会知识

文明创建应知应会知识第一篇:文明创建应知应会知识文明创建应知应会知识1、什么样的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理念是什么?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
3、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什么重要意义?淮安已蝉联三届江苏省文明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可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4、什么是中国梦?核心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如何实现中国梦?①走好中国道路;②弘扬中国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④坚持和平发展。
6、“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24个字是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是什么?“三关爱”是什么?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三关爱”即: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10、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以社区为依托,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志愿服务,做到志愿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
11、我市近年来涌现出了哪些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皇甫辉勇当选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能平荣获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提名奖;柳霞、汤留芹、唐真亚、李爱云当选为江苏省道德模范;王伟章、颜士祥、李玉梅、王如凤、何达平、潘恒球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08年以来,我市共有35名淮安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完整word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说明一、文明城市定义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申报条件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三、测评体系的结构与内容1、结构: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
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37条。
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3条。
在城市测评体系基本指标中设置了5个调节性测评内容,用“*”标示,考核西部城市时,这5个测评内容适用下一档标准。
2、基本指标的测评项目: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3、分值构成:部分为100+20分。
其中基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20分。
4、数据采集: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五种方法。
文明城市的考核数据为市区数据,实地考察的范围主要是建成区(指标Ⅱ-36除外)。
文明城市的各类数据取测评年度前两年的平均值;材料审核以测评年度前两年的材料为主。
5、评分方法: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描述测评内容的状态。
A为该项测评内容的满分;B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66%;C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33%(部分测评内容的最低得分为0,用C#标示)。
每一指标的状态确定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测评总分。
省会/副省级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基本指标中要求审查的、或者法院通过司法建议要求修改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数量。
全国文明城市标准

全国文明城市标准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一部分,是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经过评审认定,达到一定标准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城市环境卫生是评定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环境卫生标准主要包括城市道路、河道、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清洁情况,以及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程度。
一个文明城市应该是一个整洁、美丽的城市,市民在城市中行走,应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环境。
二、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标准。
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是评定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标准主要包括市民的行为举止、言行举止等方面。
一个文明城市的市民应该有良好的素质和文明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注重公共卫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城市交通秩序标准。
城市交通秩序是评定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城市交通秩序标准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的秩序、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频率等方面。
一个文明城市应该是一个交通秩序井然、交通便利、交通安全的城市。
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各地积极响应,不断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各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各地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50问答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50问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50问答1、全国文明城市的定义是什么?答: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2、全国文明城市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考核时,材料审核的数据来源是什么?答:1)国家或省市(区)统计年鉴;2)各省市(区)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
4、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条件有哪些?答: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城市不得申报:(1)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严重违纪、违法犯罪;(2)申报前12个月内曾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5、“全国文明城市”的主要评判依据是什么?答: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下简称《测评体系》)中,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6、一个城市能不能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谁应当最有发言权?答:这个城市的市民应当最有发言权。
7、2005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首批命名表彰的“全国文明城市”有多少个?它们是哪些城市?答:有9个。
它们分别是:厦门市、青岛市、大连市、宁波市、深圳市、包头市、中山市、烟台市、张家港市。
8、2005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首批命名表彰的“全国文明城区”有多少个?它们是哪个城市的哪个区?答:有3个。
它们分别是:天津市和平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西城区。
9、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有哪些?答: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主要包括:1、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2、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3、影剧院、图书馆、会所等场所不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
(完整word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说明一、文明城市定义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申报条件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三、测评体系的结构与内容1、结构: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
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37条。
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3条。
在城市测评体系基本指标中设置了5个调节性测评内容,用“*”标示,考核西部城市时,这5个测评内容适用下一档标准。
2、基本指标的测评项目: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3、分值构成:部分为100+20分。
其中基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20分。
4、数据采集: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五种方法。
文明城市的考核数据为市区数据,实地考察的范围主要是建成区(指标Ⅱ-36除外)。
文明城市的各类数据取测评年度前两年的平均值;材料审核以测评年度前两年的材料为主。
5、评分方法: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描述测评内容的状态。
A为该项测评内容的满分;B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66%;C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33%(部分测评内容的最低得分为0,用C#标示)。
每一指标的状态确定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测评总分。
省会/副省级市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行政复议中要求审查的、或者法院通过司法建议要求修改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数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知识问答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基本知识问答
一、全国文明城市基本知识问答
Q: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A:全国文明城市是指由国家认定的拥有“文明优秀生活环境、文明文化环境、文明规范社会风气、文明热爱自然环境”等质量特点的城市。
Q: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单位是什么?
A: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单位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由省政府负责提出全国文明城市申报。
Q:申报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A:申报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满足:1)具有突出的文明优秀生活环境;2)拥有优秀的文化、社会与自然环境;3)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营造绿色宜居的文明环境;4)以乡村振兴与城乡一体化为抓手,积极发展文明旅游;5)发挥所在地区的优势,扩大文明的影响力;6)注重坚持优质高效公共服务;7)遵循法律法规,倡导文明文化,建设文明安全的社会风气;8)发展文明行业,构建文明城市发展新格局;9)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Q:全国文明城市的评估年度是什么?
A:每年全国文明城市的评估年度为10月—9月,由全国文明城市评估委员会对申报的城市进行全面考核所得数据为依据进行全国文明城市的评定。
创文明城市手抄报内容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是十 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创建全国文 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 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 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 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 工程.实事工程。
1.全国文明城市定义
文明城市是指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 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
明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 荣誉称号。
2.全国文明城市标准
3.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结构与内 容
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 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分廉洁高 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 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 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七大项、37个子项、119 个小项.分值为100分。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 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有4个 子项,分值为20分。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思 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创建 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党政机 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科教文卫 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 良好,社会秩序井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 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全国文明城市标准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结构与内容
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
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共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七大项、37个子项、119个小项,分值为100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
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
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
创建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
(1)市民要关注要知晓。
(2)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
(3)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全国文明城市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区)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条件不适用于文明城区);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区委)、市政府(区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社会和谐的缩影
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
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
全国文明城市证书
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
文明城市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
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是一致的。
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文明城市标语
公民道德规范
全国文明城市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精神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