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治疗规范

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治疗规范
分次方案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治疗需求,制定合适的分次方案,通 常为3-5次照射。
治疗实施
治疗设备
选择合适的放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伽马刀等,确保治疗的精度和安全性。
质量控制与安全监测
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4
SRT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估与 随访
短期效果评估
SRT与免疫治疗的比较与联合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在某些肺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
联合应用
SRT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SRT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负荷,为 免疫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免疫治疗可增强患者免疫力,提高对SRT的耐受性。
随访内容
每次随访时应进行体格 检查、血液学指标检测 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 以监测治疗效果和及时 发现复发或转移。
注意事项
患者在随访期间应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医 嘱按时服药,如有不适 及时就诊。
05
SRT治疗肺癌的不良反应及 处理
急性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
由于放疗过程中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可 能导致恶心呕吐等急性不良反应。
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放射性肺 炎,表现为咳嗽、气短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和 干预。
心脏疾病
放疗过程中,心脏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心 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医生会 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营养支持
放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 的营养状态,增加蛋白质、维

放射治疗科科室规章制度

放射治疗科科室规章制度

放射治疗科科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放射治疗科室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放射治疗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放射治疗科室是医院重要的医疗技术科室,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规范。

第四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为依据,以质量为导向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放射治疗科室设有科室主任、副主任等岗位,各岗位人员应当履行相应的职责,并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六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招聘、培训、考核等流程进行管理。

第七条放射治疗科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术水平,严禁无资质人员从事放射治疗工作。

第八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组织岗前培训、技术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九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激励优秀人员,对不合格人员进行适当处理。

第十条放射治疗科室要求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保守医疗机构的机密信息,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一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医院的质量管理要求。

第十二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患者档案,包括病历记录、放射治疗方案等内容,确保治疗过程的可追溯性。

第十三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操作规范进行工作,确保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积极参与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估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完善医疗质量。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七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第十八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辐射防护措施,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治疗工作制度

放射治疗工作制度

放射治疗工作制度一、总则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为了确保放射治疗工作的安全、有效、规范进行,提高治疗质量,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放射治疗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放射治疗科室应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确保放射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

2. 放射治疗科室应设立放射治疗小组,由放射治疗医师、护士、物理师等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放射治疗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3. 放射治疗科室应建立健全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放射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三、放射治疗工作流程1. 病例讨论:对新入院患者、诊治过程中病情有特殊变化或疑难病历实行科室集体讨论,由科主任主持。

讨论内容包括疾病的诊断、检查、病情分析、治疗意见等。

2.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病例讨论结果,放射治疗医师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包括放射治疗的技术方法、剂量、疗程等。

3. 放射治疗前的准备工作:放射治疗护士负责患者的准备,包括核对患者信息、解释治疗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4.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医师按照治疗计划进行放射治疗,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和放射治疗设备的操作。

5. 放射治疗后的随访和评估:放射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放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放射治疗质量管理1. 放射治疗科室应建立健全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制度,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

2. 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放射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3. 放射治疗科室应定期对放射治疗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放射治疗科室应严格执行放射防护规定,做好防护保健工作,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五、培训和考核1. 放射治疗科室应定期组织放射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 放射治疗科室应对新入职人员进行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放射治疗工作。

放射科诊疗规范.

放射科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放射科诊疗规范.放射科诊疗规范一、工作总则:1、凡适合放射科的各项检查与治疗,必须由临床各科医师检查患者后,按规定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经放射科有关人员审核后登记,常规检查尽量当天完成,各种特殊检查或治疗,须事先预约登记,并做好术前准备,按预约日期来放射科检查或治疗。

2、重要及特殊的检查或治疗,应由负责医师、技师详细了解病史和各种资料,必要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体格检查,确定适应症,选择最佳检查方案。

实施前向患者和家属交代有关事宜,签订协议书。

3、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检查技术,应有临床医师在场监护,以便随时抢救,防止意外。

4、各种检查原始资料,包括 X 线片、CT 片、造影片等原始资料均有放射科储存在电脑硬盘中,半年内原始资料不删除。

5、执行集体阅片制度,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主持阅片,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诊断报告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发。

6、透视、急诊和特需检查报告应及时发出,其他检查一般情况均于当天发出,遇到特殊情况亦可次日发报告。

7、健全各种管理体制,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有计划的培养和提高全科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1 / 38、加强安全保卫,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电击工作。

二、登记室常规:1、热情接待患者,准备核对申请单与收据姓名2、负责登记、编号、预约工作,负责向患者解释检查注意事项及准备情况。

3、急诊应优先登记,并及时通知医技人员。

4、准确统计每天工作量,按时上报5、及时处理因特殊情况未发的报告,结果发出半年后未取者作废。

三、乳腺摄影常规:1、闭合稳压电源2、设置号码牌3、装片、压LOAD4、设置左右,压 R 或 L5、设置体位6、调整下挤压板高度7、设置人体于合适体位,施行上挤压板挤压乳腺至合适的压力8、设置照片管电压9、设置毫安 10、设置照片时间 11、按手闸曝光,曝光灯指示灯熄灭方可松手 12、待机器回复原本状态方可实施关机操作四、CR 摄影常规:开机:1、打开电脑,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工作站2、打开小电脑,输入用户名何密码,进入操作程序3、打开打印机预热4、先打开电源,再打开 IP 板扫描仪5、合上照片房墙壁闸刀,打开 X 光机面板电源检查:1、在操作程序中按新病人,依次填入病人姓名、拼音、ID号、年龄、性别以及部位等。

放疗科放射治疗规章制度

放疗科放射治疗规章制度

放疗科放射治疗规章制度一、前言放疗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负责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疗工作。

为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制定本规章制度,以规范放射治疗的流程和操作。

二、患者接诊和评估1. 患者接诊1.1 患者首次到达放疗科时,接待护士应核对患者的姓名、身份证件、住院号等信息,并录入电子病历系统。

1.2 根据患者的诊断和病情,安排相应的医生进行初步评估。

2. 放疗计划制定2.1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放疗计划,包括放疗剂量、照射部位、照射方案等。

2.2 放疗计划应经过科内放疗专家组审核,并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

三、治疗设备操作和质控1. 治疗设备操作1.1 治疗师在进行治疗前,需熟悉治疗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说明书。

1.2 治疗师应每天对治疗设备进行开机自检,并记录检查结果。

1.3 治疗师在治疗时应确保患者的定位准确,并按照放疗计划进行照射。

2. 质量控制2.1 治疗师应按照规定的频率对治疗设备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

2.2 医学物理师应定期对放疗设备进行质量保证,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四、辐射防护1. 人员防护1.1 医院应为放疗科人员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衣、手套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1.2 人员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应使用个人剂量计,定期测量辐射剂量,并记录在个人剂量监测卡上。

2. 设备防护2.1 放疗设备应具备辐射防护功能,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2.2 放疗科应设置辐射预警器,并定期进行测试和校准。

五、紧急情况处理1. 治疗中急性反应1.1 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急性症状,治疗师应立即停止照射并通知医生处理。

2. 设备故障2.1 如放疗设备出现故障,治疗师应立即停止照射,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六、放疗效果评估和记录1. 放疗效果评估1.1 医生应每周对患者的放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1.2 如患者出现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信息管理和记录2.1 放疗科应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系统,记录患者的所有放疗相关信息。

放射科操作规范(标准版)

放射科操作规范(标准版)

放射科操作规范(标准版)一、引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科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放射科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影像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放射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范。

二、基本要求1.1人员要求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2)接受过放射科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培训;(3)了解放射科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4)熟悉放射科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2设备要求放射科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1)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性能稳定、准确可靠;(3)设备操作软件应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操作记录等功能;(4)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误操作和意外伤害。

1.3环境要求放射科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1)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温度、湿度适宜;(2)工作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安防设施;(3)工作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患者和医务人员注意放射防护;(4)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确保放射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三、操作规范2.1检查前准备(1)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无误;(2)了解患者病情、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3)评估患者检查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4)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去除金属物品、禁食等;(5)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2检查操作(1)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根据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查参数;(3)对患者进行定位,确保检查部位准确;(4)进行影像采集,确保图像质量;(5)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2.3检查后处理(1)对采集的影像进行初步分析,确认无误后传输至PACS系统;(2)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3)对检查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4)对检查记录进行整理、归档,确保资料完整;(5)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观察和随访,了解检查效果。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放射治疗技术操作的规范标准,以确保放射治疗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流程与操作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指导放射治疗技术人员在实践中遵守正确的操作规范。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治疗技术的操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等。

操作准则1. 设备准备- 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应仔细检查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校准和检测。

- 治疗设备的设置应符合患者的治疗计划,包括剂量和照射区域等参数。

2. 患者准备- 在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应进行详细的病史收集,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

- 患者应符合放射治疗的适应症,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

- 在治疗开始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副作用,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接触防护- 操作人员应穿着合适的防护设备,包括铅衣、手套和眼罩等。

- 在放射治疗期间,应将患者与操作人员隔离,并配备合适的防护屏障,如铅玻璃墙。

4. 治疗操作- 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应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治疗计划,并核对治疗参数。

- 治疗时,应确保操作人员正确设置治疗设备,并根据计划进行剂量调整。

5. 紧急情况处理- 在出现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 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并参与相关的培训和演练。

结论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保障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所有从事放射治疗技术操作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操作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要求规范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要求规范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要求规范一、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1.病人评估和治疗计划制定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理学检查、放射学检查、肿瘤分期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剂量分配、治疗区域确定等。

2.放射治疗设备操作放射治疗设备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操作证书。

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并符合规定的安全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人值班,随时监护设备运行情况。

3.治疗区域标记和照射定位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需要对治疗区域进行标记,确保照射的准确性。

标记时需要使用可见光或无线电透明的标记物,并在治疗计划中确定标记的位置。

在照射时,需要将患者准确定位到治疗位,确保照射区域准确。

4.照射剂量和分次计划根据治疗计划,在每次照射前需要确定合适的照射剂量,并记录在治疗记录中。

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的分次计划,确保照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照射过程中,需要监测和记录照射剂量,以确保剂量的准确和治疗的安全性。

5.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是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设备校准、剂量测量、照相剂检查等。

为了确保治疗的质量,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保证设备和剂量的准确性。

二、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要求规范1.人员要求2.放射安全要求在进行放射治疗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放射安全要求,包括佩戴个人剂量计、使用防护设备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防止放射源外泄、避免辐射污染,确保操作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治疗记录要求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治疗剂量、治疗时间等。

治疗记录需要保存在患者的个人档案中,以备将来查询和追踪。

4.设备和材料要求放射治疗操作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放射治疗机、标记器、治疗计划系统等。

这些设备和材料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认证,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保养和维护。

5.质量控制要求综上所述,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要求对于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规范1.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 (2)2.放射治疗医嘱规范 (5)3.乳腺癌放疗摆位规范 (7)4.胸部肿瘤放疗摆位规范 (10)5. 头颈部肿瘤放疗摆位规范 (11)6.腹部肿瘤放疗摆位规范 (12)7.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疗摆位规范 (13)8.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规范 (14)9.加速器操作规程 (18)10. 模拟机操作规程 (19)11. CT模拟定位机操作规程 (20)12.洗片机工作规程 (21)13. 治疗计划室操作规程 (22)14. 模具室操作规程 (24)15.放射治疗技术规范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 (26)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1、放疗患者治疗单的接受当拿到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1)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2)查治疗单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的签名。

3)查患者体表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患者请主管医生来共同摆位。

4)对姓名、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累积剂量、对病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确认上述各项正确情况下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摆位签名、抄单签名)。

2.进入治疗室前与患者的谈话治疗前与患者的谈话主要是交待注意事项:1)放疗期间保证照射野的清晰。

保持皮肤干燥。

2)不能随意擦洗红色线条和红色十字中心。

3)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移动。

4)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5)治疗结束不能自己下治疗床。

3、数据的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及指令,核对所有技术文件是否准确。

4、进入治疗室:1)同中心摆位,需要两位技术员共同摆位,进机房时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归零,光栏归零,床体归零。

3)放置同定装置,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清除照射野区异物,确定照射野及同中心标记清晰。

5)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6)若非共面照射时,应做到先转机架再转床。

7)成角照射:ssD照射必须先打机架角度,再升降床面对源皮距。

SAD照射则先调整源皮距后再打机架角度。

检查机头托盘上是否有铅块或其他附件,防止掉下砸伤病人或砸坏机器。

应在机头正方向看视机架度刻盘,防止因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角度误差。

机架角大于90°时,必须检查射线是否被床的钢性支架所挡。

若有此情况及时调整病人位置,或翻动钢性支架。

8)旋转治疗:治疗床尽量放在零位。

必须做一次全程校拟旋转。

9)摆位结束,让陪护人员出门,技术员走在最后一位。

确保治疗室中非治疗者全部出门,才能关闭治疗室电动门,进行开机准备。

5.控制室:1)复核己输入治疗机的内容。

包括姓名、性别、野号、射线的性质、能量、剂量、和所调用的放射治疗技术文件等,保证准确无误才能开机。

2)开始治疗。

通过监视器全程观察患者在治疗中的变化,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终止治疗,先将患者安全移出治疗室,及时与主管医生取得联系。

记录有关参数,汇报给技术组长和主管医生。

3)如机器发生故障而中断治疗应及时告之患者,确保患者安全离开治疗室。

记录下有关参数,汇报给技术组长和维修人员以及主管医生。

6、治疗结束:1)机器归零。

2)床尽量放低位。

3)让患者下床穿好衣服,必要时可搀扶病人。

4)离开治疗室,技术员应走在最后。

7、放疗中出现任何疑问应及时告之主管医生。

8.治疗安全治疗安全包括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安全。

安全措施及检查应纳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计划。

从工作人员和病人安全的角度来看,安全措施主要包括设备联锁、治疗联锁和辐射防护措施三大方面。

设备联锁包括防撞装置、运动应急停止措施、射野挡块固定、机器设备接地措施、闭路电视和通话设备等。

治疗联锁包括x线或电子束治疗模式转移、治疗门联锁、计时器和加速器剂量仪(双道)工作的可靠性、楔形板联锁、超高(低)剂量率联锁等。

设备和治疗联锁的定期检查和保证其功能的可靠性是极其重要的,不能草率,更不能将其取消。

技术员对不属于操作范围内的任何开关、按钮、钥匙不可随意动用,否则有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辐射防护包括定期检查治疗机机头和准直器的防护及建筑屏蔽防护的效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

治疗门的安全联锁装置和红绿灯应保持完好,每个治疗室门前应警示“红灯亮时严禁入内”的标牌,防止在治疗当中其他人员误入治疗机房。

9、几种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几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1)在治疗过程中,设备故障不能出束的处理方法:首先按机器控制台上的“急停”开关,并立即把病人迅速撤离治疗室,然后关上机房铅门,记录下己照射时间或跳数,并防止任何人员可能进入机房内,然后由当班技术员立即报告设备维修人员及科室负责人。

由有关人员分析故障原因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处理人员必须佩带剂量仪或相应的剂量监测设备,防止意外照射。

(2)在治疗摆位过程中,医用直线加速器出现焦味、火花等异常现象时,应迅速按下最近的应急停止开关,切断总电源,撤离病人,并立即报告设备维修人员及有关负责人。

(3)在摆位过程中,若发现床升降或机架旋转失控等现象,应立即按下最近的应急停止开关,切断电源并报告维修人员。

若发现机器超出预置的照射时间或跳数仍不停止,应立即关机或切断电源撤离病人后报告有关人员。

放射治疗医嘱规范1.放射治疗单上的标记、文字、数字均用园珠笔或钢笔书写,若涂改应加签上级医生姓名和日期,但计算剂量后或技术员执行医嘱后不得涂改,否则医嘱无效。

2.医嘱栏中应填写以下内容:(1)日期(2)照射方法:如每日照、隔日照、超分割或其它方式(3)二野以上须注明同时照或轮照(4)每周照射天数(5)主治医师以上签名3.若需修改正在执行的医嘱,不得在原医嘱上涂改或增加内容,应重新开出新医嘱,并在新医嘱栏内注明以下内容:(1)原医嘱是否停止或继续执行(2)若停止原医嘱,应在技术员填写的治疗记录栏内加#号警示。

4.野号采用A、B、C、等表示,缩扩野采用相应下标如:A→A1、A2等。

同一个野仅变更剂量大小、能量则野号不变;若变更机架角度,则使用新野号。

5.照射方式栏内应填写等源皮距照射(SSD技术)、等中心照射(SAD技术)、旋转照射(ARC技术)、非对称野、全身电子束、全身(半身)X(Y)线等。

对非对称野还应注明X1、X2、Y1、Y2的大小。

6.摆位要求按《放射治疗摆位医嘱要求》填写。

7.照射野图示中体廓图章均用蓝色、射野及野号均用红色标示、楔形板照射应在图谱中用蓝色图示大小头、并注明其角度、大小。

8.超分割照射方式医嘱应按以下样例格式填写:(1)超分割照射,A、B两野每日轮照,,间隔6小时,每周5天。

(2)超分割照射,A、B两野每次同时照射,每日二次,间隔6小时,每周5天。

9.治疗记录栏内均由技术员填写并签名,当某野治疗完成应加#号。

10.机架按顺时针方向为O°至360°,转机架角度时应按实际刻度注明,不能把320°写成40°。

双下肢的照射野若需转机架角度、必须注明患者头部的朝向,以免角度写反。

11.直线加速器的野面积按Y×X的顺序填写。

12.若某野的源皮距是O位状态下的则填写在O位源皮距栏内,否则填写在源皮距栏内。

13.特殊照射野的第一次摆位,经管医师应到现场,技术员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有疑问,经管医师应随时到现场指导。

14.各有关人员均应在放射治疗单中签名,以示负责。

发现问题均有义务及时向有关人员反应并及时纠正。

乳腺癌放疗摆位规范一:内切野的照射a) 治疗机机架、光栅、床角归零。

b) 放置乳腺切线托架:平放乳腺切线托架,按乳腺切线托架表依次:架高位置、头帽的选择及位置、左(右)上手臂长度位置、上手臂的旋转度位置、上手臂倾斜度位置、腕关节的位置及腕托的位置、臀托的位置。

核对托架左右数据保证托架与床的长轴一致。

c) 吩咐患者脱去上衣,充分暴露照射野,让病人放松,坐正后躺在乳腺切线托架上。

d) 关闭照明灯,打开射野灯。

e)患者仰卧于乳腺切线托架上,让患者的矢状线(红线)与激光线保持一致。

f)摆位技术人员托患者的上手臂至规定位置。

g)操纵手控器让治疗床升高至医嘱位置。

h)微调患者体位,让垂直源皮距至医嘱位置。

i)微调病人体位,使激光十字与患者左右侧激光点重合。

j)操纵手控器,打机架角至医嘱位置(内切野)。

核对照射投影。

k)观察灯光野十字与治疗野十字一致,打开MLC或放置半野。

l)放置填充物、楔型滤片。

注意填充物的厚度,楔型滤片的方向。

放置正确与否需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

m)打开照明灯,放好手控器。

n)让随行人员出门,技术人员走在最后一位。

二:外切野的照射进入治疗室移去填充物、楔型滤片。

操纵手控器使机架角归零,重新核对左右激光点与SSD,如果有偏差超过2mm则微调治疗床使各项指标与前相同。

在符合治疗要求的情况下,操纵手控器,打机架角至医嘱位置(外切野)。

核对照射投影。

k)观察灯光野十字与治疗野十字一致,打开MLC或放置半野。

l)放置填充物、楔型滤片。

注意填充物的厚度,楔型滤片的方向。

放置正确与否需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

m)打开照明灯,放好手控器。

n)让随行人员出门,技术人员走在最后一位三:乳内野的照射在同一治疗体位下,操纵手控器使机架角归零。

关闭照明灯,打开模拟灯,使灯光野十字线与照射野十字线相同。

升降治疗床至医嘱所需源皮距。

打开照明灯,放好手控器。

让随行人员出门,技术人员走在最后一位。

四:锁骨上野的照射a) 治疗机机架、光栅、床角归零。

b) 放置乳腺切线托架:平放乳腺切线托架,按乳腺切线托架表依次:架高位置、头帽的选择及位置、左(右)上手臂长度位置、上手臂的旋转度位置、上手臂倾斜度位置、腕关节的位置及腕托的位置、臀托的位置。

核对托架左右数据保证托架与床的长轴一致。

c) 吩咐患者脱去上衣,充分暴露照射野,让病人放松,坐正后躺在乳腺切线托架上。

d) 关闭照明灯,打开射野灯。

e)注意照射锁骨上野需打机架角,挡铅,还有应注意锁骨上野有全野和半野之分。

胸部肿瘤放疗摆位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