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溶液的渗透压(课堂PPT)
无菌制剂辅料祥解课件

HOOCH2C CH2COONa N-CH2-CH2-N HOOCH2C CH2COONa
能和碱金属以外的大多数金属离子生产稳固的螯合物,防止金属
离子对药物的催化氧化。常用浓度0.02%~0.075% 长期大量使用引起低血钙症。
第24页,共85页。
(二)抗氧增效剂
3.其他增效剂 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磷酸、卵磷脂、丙二
第10页,共85页。
(2)抗坏血酸类
1)维生素C: L-抗坏血酸,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结晶性粉末,无
嗅有酸味。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具有很强的 还原性,常用抗氧剂之一,抗氧化机制是和氧 结合为去氢抗坏血酸。适用于酸性药物。常用 浓度0.02%~0.5%
第11页,共85页。
(2)抗坏血酸类
2)D-异抗坏血酸:为维生素C的异构体,可作 抗氧剂和抗光解剂。
无嗅、味咸,有吸潮性。在水中易溶,可溶于 甘油、微溶于乙醇,在乙醚中几乎不溶,本品 常用于注射剂中作等渗调节剂。 本品与银,铅,汞及酸性溶液有配伍禁忌。
第52页,共85页。
1.无机等渗调节剂
(2)硼砂Na2B4O7.10H2O 本品为无色透明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嗅、
味咸,有风化性。 在热水与甘油中易溶,不溶于乙醇。在药物制剂
第29页,共85页。
一、概述
(二)意义
人体正常泪液的pH在7.3~7.5之间,正常人眼可耐受的pH范 围为5.0~9.0,
pH在6~8之间无不适感觉, pH小于5.0或大于11.4时眼睛会感觉到明显不适,甚至损伤角
膜。 另外药液的pH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及药物的溶解度也有很大
的影响。
第30页,共85页。
醇、聚乙二醇等与抗氧剂合用也能起到抗氧增 效的作用。 增加制剂溶液黏度的化合物能降低氧扩散,从而 也能起到增效的作用。(助悬剂)
高中生物渗透教案

高中生物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渗透的定义和原理
2.掌握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了解植物和动物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平衡
4.能够应用渗透现象解释生物学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1.渗透的定义和原理
2.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平衡
教学难点:
1.理解渗透压的概念
2.应用渗透现象解释生物学现象
教学准备:
1.课件或教材
2.实验设备和材料
3.小组讨论题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水分子的渗透现象,并提出今天的学习主题:渗透现象。
二、讲解渗透的定义和原理(10分钟)
1.渗透的定义:液体通过半透膜的现象
2.渗透原理:溶液中高浓度的物质通过半透膜向低浓度的物质方向运动,直到两侧的浓度相等。
三、讲解渗透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
1.渗透压的定义:溶液溶剂系统达到平衡时,产生的压强。
2.计算方法:渗透压=溶液摩尔浓度 x 摩尔气动常数 x 温度 x 静水压
四、讲解细胞内溶液的渗透平衡(10分钟)
1.渗透平衡:细胞内外水分浓度相等时的状态
2.渗透调节:细胞通过渗透调节保持内部稳定
五、实验设计(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渗透现象和渗透压的测量方法,并结合实验结果讨论渗透现象的应用。
六、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渗透现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总结讨论结果。
七、课堂反思(5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存在问题。
八、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选择一个与渗透相关的生物现象,写一份观察报告。
教学结束。
基础化学-溶液和胶体

溶液的渗透压与温度、浓度的关系:
=CRT 式中-溶液的渗透压 kPa
C-溶液浓度 mol/L T-绝对温度 K(273.15+t0C) R-气体常数为8.314
由上式可知: 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绝对温 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及溶剂的种类无关。 上式称为渗透压定律
种 类
液态溶液:食盐水、糖水等;
气态溶液:空气。
2.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 剂中溶解的最大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对于固体物质而言,溶解度一般指100 克溶剂中所溶解该固体物质的质量(单位: 克)。
固体物质的溶解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过程
溶解:固体表面的分子或离子由于自身的振 动以及受到溶剂分子的撞击和吸引逐渐脱离 固体表面并扩散到溶剂中去。
由于水分子内形成氢键,破坏氢键需要较多的热 量,所以水的比热容较大,水不容易加热或冷却,致 使海洋性气候温差变化不像大陆性气候那么大。
2. 水的化学性质
水的热稳定性较大: 2H2O(g) → 2H2(g) + O2(g) ΔHϴ = + 241.8 kJ/mol
与金属反应: 2Na(s) + 2H2O(冷) → 2Na+ + 2OH- + H2(g)↑ 3Fe(s) + 4H2O (g) → Fe3O4 +4H2(g)↑
(三)沸点上升
蒸气压下降也引起了
沸点上升:在原沸点Tb时, p在A点, < 101325 Pa(大 气压强),只有升温至Tb' 时,蒸气压p才达到外压 冒泡/沸腾。
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的计算
Raoult根据实验总结出:
Tf Tf Tf' K f m
医用化学基础第三讲第三节溶液渗透压

2020/12/19
9
渗透压比较: 相同温度下, 渗透浓度越大,渗透压越大; 渗透浓度越小,渗透压越小。
所以,通常用溶液渗透浓度的高低来衡量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渗透浓度: 溶液中起渗透作用的粒子总浓度
2020/12/19
10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 渗透浓度
渗透浓度=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a=一个分子中所含的粒子数目
红细胞至于0.154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
红细胞至于0.068mol/L 的氯化钠溶液中
2020/12/19
18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 注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临床上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等渗溶液。用高渗溶液作静脉注射时,用量不能太大,注
射速度要缓慢。
2020/12/19
19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1.血浆总渗透压 人体血浆中既有小分子(如葡萄糖)和小离子(如Na+、Cl-、HCO3-),也有大分子和胶体物质
2020/12/19
16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 ▪ 2.78 mol/L(500g/L)葡萄糖溶液 ▪ 0.60mol/L(50g/L)NaHCO3溶液
2020/12/19
17
高渗溶液
皱缩(胞浆 分离)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溶血
红细胞至于0.256 mol/L的 氯化钠溶液中
• c(NaCl)=r(NaCl)/M(NaCl)
•
=9/58.5
•
=0.154mol/L
• NaCl=Na++Cl-
• NaCl溶液离子总浓度0.154mol/Lx2=0.308mol/L
cpa 渗透压

cpa 渗透压【引言】渗透压是一个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差异。
在生物学研究中,CPA(Cell Permeability Assay)渗透压测定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CPA渗透压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CPA渗透压在实际研究中的实用性。
【CPA渗透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CPA渗透压是通过测量溶质在膜上的渗透速率,来评估细胞膜的通透性。
其计算公式为:CPA渗透压(mOsm/L)= 2 × 溶质浓度(mM)+ 压差(Pa)/ 2其中,溶质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压差是指细胞内外压力差。
通过测量不同溶质浓度下的渗透速率,可以计算出CPA渗透压。
【CPA渗透压在生物学中的应用】CPA渗透压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研究细胞膜的通透性:通过测量CPA渗透压,可以了解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通透性,进而分析膜的结构和功能。
2.评估药物通透性: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通过测定CPA渗透压,可以评估药物分子是否能够通过细胞膜,从而预测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3.检测细胞损伤:细胞损伤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通过测定CPA 渗透压,可以监测细胞损伤程度。
【举例说明CPA渗透压的实用性】以药物研发为例,某研究团队需要评估一种新型药物分子的生物利用度。
他们可以通过测定细胞对药物的CPA渗透压,来判断药物是否能有效穿过细胞膜。
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对药物的CPA渗透压逐渐升高。
这说明该药物分子能够有效地通过细胞膜,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总结】CPA渗透压作为一种评估细胞通透性的方法,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定CPA渗透压,可以深入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新药研发、疾病诊断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溶液的渗透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0.3969/j.issn.1671-489X.2020.22.078
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溶液的 渗透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陈晓姣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高频词,也是高 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如何在专业课程中有效地实践课程 思政,是当前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无机化学是高职药 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以高职药学专业无机化学中的知 识点“溶液的渗透压”的课程思政为例,展示课程思政的教学 设计,以期为同行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提供具体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 高职;课程思政;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渗透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2-0078-03 Design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Osmotic Pressure of Solution in Inorganic Chemistry for Pharmac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HEN Xiaojiao Abstract Inorganic chemistry is a basic curriculum for pharmacy maj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taking the osmotic pressure of solu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as an example, show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The articl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pharmacy; inorganic chemistry; osmotic pressure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0.154mol/L
Cos NaCl= iCB=2×0.154mol/L=308mmol/L
葡萄糖溶液:
50g/L =0.278mol/L 180g/mol
葡萄糖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其校正因子i=1 Cos = 葡萄糖 iCB=1×0.278mol/L=278mmol/L 答:所以9g/L的NaCl溶液和50g/L的葡萄糖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浓度都是0.1mol/L的NaCl溶液和 FeCl3溶液。 Cos FeCl3 =3× 0.1mol/L ×103 =300mmol/L NaCl溶液的渗透压低于FeCl3溶液,因此把NaCl溶液叫做 低渗溶液,FeCl3溶液叫做高渗溶液。
等渗、低渗、高渗溶液
医学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是以正常人体 的血浆渗透压来做比较的。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特殊情况: 可使用少量高渗 溶液。
临床上在治疗脑水肿时,常使用20%的甘 露醇高渗溶液。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有: 2.78mol /L (500g /L即50%)葡萄糖溶液。 0.60mol /L (50g /L) NaHCO3溶液。
注意:
用静脉注射高渗溶液治疗疾病时,为避免 造成局部高渗引起红细胞皱缩,注射时用量不 能太多,速度要缓慢,少量的高渗溶液才能被 人体体液稀释。
(胀大→溶血)
(正常形态) (皱缩→胞浆分离→血栓)
二、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常用 方法之一,许多生物膜都是半 透膜。人体血浆中的红细胞膜 是半透膜,若输入低渗或高渗 溶液,都会使红细胞的形状发 生改变,影响人体健康。
输液时必须遵循一个根本原则: 要根据病人具体的血浆渗透压 来输入相应的液体。
第四节 渗透压

又∵葡糖糖为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 cos(葡萄糖)=c (葡萄糖) =0.278mol/L=278mmol/L (接近280mmol/L) 50g/L葡萄糖溶液是等渗溶液
红细胞在等渗、低渗、高渗溶液中形态变化
(正常形态)
(胀大→溶血)
(皱缩→血栓)
红细胞在等渗、低渗、高渗溶液中形态变化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概念
生理 功能 半透膜
晶体渗透压 由晶体物质(电解 质和小分子)产生 的Π 调节细胞间液和 细胞内液之间的 水分转移 细胞膜
胶体渗透压 由胶体物质(高分 子物质)产生的Π 调节细胞间液与血 浆之间的水分转移 毛细血管壁
反渗透原理
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 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 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 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 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医学知识 如果人体缺水,细胞外液盐的浓度增高, 细胞内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外液, 造成细胞内失水,细胞可能干瘪。
而大量饮水,则细胞外盐的浓度下降, 细胞外液水就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严 重时可产生水中毒。
医学知识 如果由于疾病造成血浆蛋白质含 量降低,血浆中水和低分子溶质就 可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 形成水肿。
相同。
3、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C )
A.0.2mol/L葡萄糖 B.0.15mol/LNaCl
C.0.15mol/LCaCl2
D.0.1mol/LAlCl3
课堂反馈
4、 下列溶液用半透膜隔开,能发生渗透现象 的是(B )。 A、 0.1mol/L BaCl2 与0.3mol/L 葡萄糖 B、 0.1mol/L NaCl 与0.1mol/L 葡萄糖 C、0.3mol/L NaCl 与0.2mol/L BaCl2 D、0.1mol/L NaCl 与0.2mol/L 葡萄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二)渗透浓度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浓度等于其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mol/L) cos=cB
强电解质溶液的渗透浓度等于溶液中离子的总物质的
低于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高于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与人体血浆总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
0.278 mol/L (50 g/L)葡萄糖溶液 0.154 mol/L (9 g/L)NaCl溶液(生理盐水) 0.149 mol/L (12.5 g/L)NaHCO3溶液 1/6 mol/L (18.7 g/L)乳酸钠(NaC3H5O3)溶液 复方氯化钠溶液(每升含8.29 g NaCl、0.3 g KCl、
溶液的渗透压
濮阳市卫生学校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讨论:(在避免任何机械振动的情况下静置足够长的时 间,最终结果是什么) 1、在一杯纯水中加入少量浓糖水 2、在50g/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00g/L的葡萄糖溶液
扩散:一种物质的粒子自发的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的现 象。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讨论:1、纯水与蔗糖溶液 2、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 进入浓溶液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渗透方向:1、溶剂分子由纯溶剂进入溶液 2、溶剂分子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半透膜存在; 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单位体积液体中溶剂分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渗透压低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渗透压高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医学上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是以人体血浆总渗透压作为 比较标准。 280~320 mmol/L
公式说明:
1、在一定温度下,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成正比,即与单位体积溶液中 所含溶质的粒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种 类、性质、大小)无关。
2、在浓度一定的情况下,稀溶液的渗透压与热力 学温度成正比。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
电解质的渗透压公式可写成: icB RT
0.1 mol/L CaCl2溶液的cos=c(Ca2+) +2c(Cl-) = 3cB =300 mmol/L
答:0.1mol/L CaCl2 溶液的渗透压大。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公式和渗透浓度
例2 计算在37℃时生理盐水(9g/L NaCl溶液)的渗透
浓度和渗透压?
解:已知:t=37℃即T=310.15K; MB=58.5g/mol; B =9g/L ;R=8.31 kPa·L/(K·mol)
量浓度(单位:mmol/L) cos=icB
如果要比较相同温度下两种溶液的渗透压大小,只需 要比较它们的渗透浓度大小即可。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例1 比较相同温度下0.1mol/L蔗糖溶液与0.1mol/LCaCl2
溶液的渗透压。
解:0.1 mol/L蔗糖溶液的cos=cB=0.1 mol/L=100 mmol/L
子数不相等)。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这个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在溶液液面上 施加的压力,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用π表示,其单位为 Pa或kPa。渗透平衡是动态平衡。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
(一)渗透压公式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糖)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500 g/L葡萄糖注射液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低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盐平衡起主要作用。
高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容量和毛细血管内外的水盐平衡 起主要作用。
0.3 g CaCl2)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生理盐水
葡萄糖注射液 碳酸氢钠注射液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一)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临床上常用的高渗溶液
2.78 mol/L (500 g/L)葡萄糖溶液 0.56 mol/L (100 g/L)葡萄糖溶液 0.60 mol/L (50 g/L)NaHCO3溶液 1.10 mol/L (200 g/L)甘露醇溶液 50 g/L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中含有50 g/L葡萄
πV = n RT
π = cB RT
π 溶液渗透压(kPa)
V 溶液的体积(L) n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R 气体常数(8. 31 kPa·L/K·mol)
T 热力学温度(T/K= t/℃ +273.15)
cB 物质的量浓度(mol / L)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溶液浓度、温度的关系
cB=
B
MB
9g/L 58.5g/mol
=0.154mol/L=154 mmol/L
cos = i cB = 2 cB = 2× 154 mmol/L= 308 mmol/L
= cos RT = 0.308 mol/L×8.31 kPa·L/(K·mol)×310.15K
=793.8kPa
答:略。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盐平衡起主要作用。
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
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