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陈良初中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实验初中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实验初中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3年某某省某某市阜宁实验初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常规题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采用淘汰法即可将正确的答案选出.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其中HCl和Fe2O3发生化学反应;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是化学变化.原因是指示剂随溶液PH值改变而结构改变致使变色的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碳化),将木棍中的物质按水的比例脱去,属于化学变化;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是浓盐酸的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2分)(2012•邗江区二模)下列各组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均可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生石灰﹣﹣氢氧化钙B.酒精﹣﹣乙醇C.火碱﹣﹣碳酸氢钠D.食盐﹣﹣氯化钾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和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生石灰的化学式CaO,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A错误;B、酒精的学名叫乙醇,故B正确;C、火碱的化学式为 NaOH,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 ,故C错误;D、食盐的化学式NaCl,氯化钾的化学式KC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必须牢记有关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才能顺利解题.3.(2分)(2005•某某)下列化肥中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的是()A.尿素B.硫酸钾C.氯化钾D.磷矿粉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从外观看主要是对它们的物理性质中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尿素、硫酸钾、氯化钾从外观看均为白色或无色晶体,只有磷矿粉是灰色或褐色粉末,故与其它化肥从外观看与磷矿粉不同,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化肥外观进行的考查,通过对各种化肥颜色状态的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磷矿粉颜色与其它化肥的不同.4.(2分)(2010•某某州)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A.钢铁在空气中生锈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C.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重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实质判断.B、根据蒸发的原理判断.C 、根据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判断.解答:解: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与空气中的成分有关,所以错误.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是由于水蒸发的缘故,是溶液中的水变成水蒸气散失,与空气中的成分无关,所以正确.C、熟石灰在空气中变质,是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与空气中的成分有关,所以错误.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重,是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与空气中的成分有关,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同学们的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5.(2分)(2006•某某)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玉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能构成.解答:解: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氢分子保持的,此图示表示的是氢分子;故正确;B、图所示粒子为2个O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故不正确;C、图所示粒子为2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故不正确;D、图所示为2个H原子与1个O原子共三个原子,原子并没有结合成分子;故不正确.故选A.点评:用分子、原子的模型来考查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理解,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能把微观的、抽象分子和原子与形象的模型通过联想有机结合起来,是解题最重要的一环.6.(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一组是()A.单质 H2、O2、N2B.酸.HCl、H2SO4、NaHCO3C.碱 NaOH、KOH、NH3•H2O D.盐.NaCl、NaHCO3、NH4Cl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物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H2、O2、N2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分类正确;B、HCl、H2SO4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NaHCO3电离时形成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还有钠离子,不属于酸,故B错误;C、NaOH、KOH、NH3•H2O电离时形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C分类正确;D、NaCl、NaHCO3、NH4Cl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D分类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2分)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A.O2B.N H3C.C O2D.S O2考点: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解答:解:A、氧气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B、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干燥剂知识的考查,掌握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2分)(2004•某某)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进行验证食醋具有酸的性质的实验,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能发生反应的是()A.木炭B.纯碱C.铁钉D.食盐考点: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醋酸属于酸具备酸的共性,因此木炭和食盐不能与之反应,而纯碱及铁钉能与其发生反应.解答:解:醋酸属于酸,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与铁钉反应生成氢气,其它木炭与食盐不会与醋酸反应.故选B、C点评:此题是对醋酸化学性质的考查,只要抓住醋酸属于酸并具备酸的共性的知识即可.9.(2分)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A.石灰石B.烧碱C.碳酸钠D.熟石灰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盐酸都会与选项中的物质反应,但是烧碱、碳酸钠、熟石灰与盐酸反应时不好控制量进行分解答:解:A、石灰石会与是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只要盐酸反应完了,碳酸钙就不溶解了,故A正确;B、烧碱和盐酸生成的氯化钠对于氯化钙也是杂质,故B错误;C、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对于氯化钙也是杂质,故C错误;D、氢氧化钙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但是不加指示剂,不能判断加入的氢氧化钙是否过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注意在除杂质时还要便于观察现象.10.(2分)(2003•某某)小华将一X滤纸在某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A B C D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A.A B.B C.C D.D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初中所学的常用的指示剂无色酚酞和紫色石蕊的特性:碱能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酸能使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是酚酞.又把写字的滤纸放置在“盛有某溶液的烧杯上,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说明烧杯中的溶液挥发出某种物质与滤纸上的氢氧化钠反应,碱性消失,红字也就消失了.那么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挥发的酸.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而烧杯中的溶液是浓盐酸,浓氨水挥发的气体显碱性;故错误B、氢氧化钠使滤纸变红色,说明滤纸上的是酚酞;烧杯挥发的物质使红色消失,说明是酸性物质;故正确C、氢氧化钠遇石蕊会使其变蓝;故错误D、滤纸上的指示剂不可能是石蕊,因为碱不能使它变红;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变魔术的手段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的两种指示剂的特性的记忆情况,切记不要把颜色的变化记反了.此为,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浓盐酸)和一种具有挥发性的碱(浓氨水)的熟悉程度.11.(2分)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作为试剂,不能鉴别开来的是()A.浓硫酸和稀硫酸B.稀盐酸和稀硫酸C.K NO3固体和NaOH 固体D.N aCl固体和 CaCO3固体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用水作为试剂鉴别,根据物质的热效应,水溶性和溶于水后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来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而稀硫酸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用水可以鉴别.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易溶于水,溶于水均无明显的温度变化,现象相同,故用水不能鉴别.C、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而KNO3固体温度无明显变化,故用水可以鉴别.D、CaCO3固体难溶于水,NaCl固体易溶于水.分别加入水中,不溶解的是碳酸钙,易溶于水的是氯化钠,故用水可以鉴别.故选B.点评: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12.(2分)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A.锌粒和盐酸B.锈铁钉和稀硫酸C.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若物质间反应有固体溶解、生成沉淀、生成气体、颜色变化则不需要指示剂.解答:解:A、锌粒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故A不需要;B、锈铁钉和硫酸反应,铁锈会溶于硫酸并且颜色变为黄色,故B不需要;C、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C不需要;D、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故D需要指示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3.(2分)(2009•某某)将N2、CO、HCl 三种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A.N2、CO B.H2O(气)、N2C.N2、CO2D.H CI、CO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氢氧化钠会吸收氯化氢,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一氧化碳会将氧化铜还原,结合发生的反应分析解答.解答:解:氢氧化钠会吸收混合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一氧化碳会将氧化铜还原生成二氧化碳,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和三种物质反应,最后排出的气体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氮气和还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检验和除杂方法,此类题是中考热点,要加强训练.14.(2分)(2011•某某三模)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x yA NaOH溶液稀HCl(过量)B 稀H2SO4锌粒(少量)C Ca(OH)2CO2(适量)D Ca(OH)2Na2CO3(适量)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A.A B.B C.C D.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压轴实验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图示情况是溶液的PH由大到小,但不能小于7.解答:解:A、盐酸如果过量时,PH应该小于7,此项错误.B、向稀硫酸中加锌粒,溶液的PH应由小到大,故此项错误;C、向石灰水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溶液的PH减小,可以等于7,此项正确.C、向石灰水中加碳酸钠,生成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不减小,此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反应情况及其溶液PH的变化情况.15.(2分)(2012•阜宁县三模)实验室中有一种金属R的样品,取该金属样品4g,投入到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除R外,其余成份均不与酸反应),生成硫酸盐12g,则该样品中含金属R的质量分数为()A.20% B.65% C.60% D.55%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硫酸盐中的硫酸根的质量与恰好完全反应的稀硫酸中硫酸根质量相等,而硫酸盐中的金属质量也与金属样品中金属质量相等.解答:解:98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98g×10%×=;12g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12g﹣=;则样品中含金属R的质量分数==60%故选C.点评:本题解题技巧就在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出硫酸盐中金属元素质量与金属样品中金属质量相等,硫酸盐中硫酸根质量与硫酸中硫酸根质量相等.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共40分)16.(2分)(2005•黄浦区)根据要求写出化学符号:(1)干冰与冰共有的元素:O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干冰和冰的组成分析;(2)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解答:解:(1)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冰是固态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因此干冰与冰共有的元素是氧元素;(2)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答案为:(1)O;(2)N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知干冰和冰的组成,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17.(7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用下列物质的编号填空.①明矾②纯碱③活性炭④干冰⑤氖气⑥金刚石⑦食盐(1)家庭发酵面食添加的“碱”:②(2)可用做净水剂:①(3)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⑦(4)除去冰箱异味:③(5)硬度最大的单质:⑥(6)常用做舞台生“烟”:④(7)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⑤.考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1)家庭发酵面食添加的“碱”是纯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2)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可用做净水剂.(3)氯化钠是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除去冰箱异味.(5)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单质.(6)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常用做舞台生“烟”.(7)氖气通电时它们会发出有色光,霓虹灯中充入的气体.故答案为:(1)②;(2)①;(3)⑦;(4)③;(5)⑥;(6)④;(7)⑤.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6分)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 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水;(2)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适量的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开放性简答题.分析:可以根据稀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小,酸性越强,质量分数越大,酸性越弱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酸溶液的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酸可以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等物质反应.解答:解: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pH越小,10%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的稀硫酸,故10%的稀硫酸的酸性强于2%的稀硫酸,其pH小,故填:小于;(1)要使pH升高,即pH变大,不发生化学变化需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可以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故填:加入一定量的水;(2)选择能消耗硫酸的物质加入,例如,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等,故填:适量的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与溶液pH大小的关系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酸的性质进行.19.(2分)“酸雨”大家一定听说过,可“碱雨”呢?1958年以来,有人陆续在美国等地收集到碱性雨水(即“碱雨”).“碱雨”是如何形成的?原来,人们向植物施铵态氮肥时,由于某些干旱地区土壤多呈碱性,使得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进入大气,进入大气中的氨遇雨而降便形成了“碱雨”.回答下列问题:(1)“碱雨”的pH >7(填“>”、“<”或“=”).(2)请为施用铵态氮肥提出一条合理措施.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根据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分析;(2)根据铵盐的性质分析.解答:解:(1)“碱雨”显碱性,溶液pH>7;(2)由于铵态氮肥遇碱易放出氨气,所以,在使用铵态氮肥时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故答为:(1)>;(2)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铵盐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8分)(2012•某某模拟)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B (填字母).(2)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通常镀有一层铬.请再写出一种减缓金属锈蚀具体措施:喷漆.(3)将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写出溶液变黄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4)向Zn(NO3)2、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取滤渣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溶质是Zn(NO3)2Fe(NO3)2.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从用途反应其性质的角度分析;(2)从金属生锈及防治角度分析;(3)从化学方程式书写角度分析;(4)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角度分析.解答:解:(1)金属或合金的用途反应其性质.A铁锤是利用了钢铁的硬度;饭锅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C铁丝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D水龙头是利用了铁合金的硬度和可塑性.故选B(2)金属防锈的方法主要有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例如涂矿物油,油漆,覆盖搪瓷、塑料.②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以及改变金属的组成结构等.故答案为:喷漆(3)将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变黄是因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的缘故.故答案为:Fe2O3+6HC l═2FeCl3+3H2O(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铁排在锌的后面,所以铁不和硝酸锌反应,但能和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氢排在银铜的前面,银铜不能和盐酸反应.向Zn(NO3)2、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取滤渣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因为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所以铁粉在把硝酸银中的银和硝酸铜中的铜都置换出来后还有剩余.故答案为:Zn (NO3)2 Fe(NO3)2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物质的用途反应其性质、金属的防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21.(7分)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图回答问题:(1)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2)D中的实验现象是C中液体进入D中,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E中的实验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溶液由紫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装置中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氧气进入B装置,由于热水表示温度较高,且有氧气的存在,白磷燃烧;剩余氧气进入C装置,随着气体的增多,迫使稀盐酸进入D;在D装置中,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进入E装置,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碳酸与紫色石蕊变红。

江苏省阜宁县中考物理第一次调研试题

江苏省阜宁县中考物理第一次调研试题

江苏省阜宁县2013年中考物理第一次调研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泳池中水温大约是65℃B.篮球的直径大约为20dm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3m/s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大约是200g 2.如右图所示:老师把钢尺紧按在讲台面上,一端伸出讲台边(保持伸出讲台边的长度不变),第一次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第二次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小明听到了钢尺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探究了音调与频率的关系C.钢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小明耳朵的D.该实验探究了响度与振幅的关系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放热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汽化现象4.已经在苏州完成验收及鉴定试验的月球车,明年将随“嫦娥3号”登陆月球。

月球表面周围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到时,在月球车上能做到的是A.用超声波测定速度B.用指南针确定方向C.利用风能发电D.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5.图甲,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图乙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6.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通过沼泽地时脚下垫木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乙图: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丙图:a、b两轻质小球不一定都带电D.丁图:探究了电磁感应现象7.下列实验现象揭示的物理原理或规律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9.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以下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水能B.风能、太阳能C.天然气、风能D.煤、生物能4.(★★★★)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A.B.C.D.6.(★★★★★)l.7万吨海南沙子用于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场地.“磁选”是对沙子进行处理的工序之一,“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B.铁钉、铁片C.玻璃和塑料碎片D.铜、铝碎片7.(★★★★)太阳光直接垂直照到离地面高30厘米、水平放置的一张不透明的纸板上,如果纸板上挖有一个边长为0.2厘米的方形孔,则在地面上产生的光斑形状是()A.方形B.圆形C.长方形D.不确定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9.(★★★★★)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 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 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10.(★★★)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1.(★★★★)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3m/s B.7m/sC.3.5m/sD.2.5m/s1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1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就会在磁体的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转动;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太阳被称为能源之母是因为除了地热能、潮汐能、核能以外几乎所有其他能源都来自于太阳.质子带正电,有相互排斥的作用力,但是质子、中子可以牢牢结合在原子核内是因为质子间、质子与中子间、中子与中子之间存在作用力.14.(★★★)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汽化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汽化吸热使水凝固;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扩散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1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七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绿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来辨别真伪.16.(★★★)小立身高1.60m,站在镜前0.50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镜面 0.50 m,像高 1.60 m;当他慢慢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前不久,在南京某展览中心展出了一些能源应用产品,如“能发电的小风车、琳琅满目的太阳能小家电”,它们所利用的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使用这种能源的优点是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只写一条)18.(★★★★)获取核能的途径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目前人类可以利用核聚变制成一种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它就是氢弹.19.(★★★)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块小石块的质量.(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3)图中小石块的实际质量是 22.8 g.20.(★★★★)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3.06 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6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21.(★★★)场地自行车赛的赛道是圆形的,该圆形赛道的半径为R,甲、乙两运动员沿赛道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 1和V 2,且V 1>V 2,两同学在同一起点开始沿相同方向骑自行车,则两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用题中的字母表示结果).22.(★★★)中央电视台通过通讯卫星用电磁波把节目内容传到全国各地,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X10 8 m/s,如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频率为60.0MHz,则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 5 m.823.(★★★)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预言电磁波存在的是麦克斯韦,首次在实验室证实电磁波的是赫兹.(安培,奥斯特,法拉第,赫兹,麦克斯韦,牛顿,托里拆利)24.(★★)一列火车过2000m长的隧道,车速20m/s车身长200m,则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是110 s,在过隧道时,列车消失在隧道外观察者视线中的时间是 10 s.25.(★★)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应将透镜、蜡烛火焰、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2)当烛焰和光屏在图示位置时,可以成实像,则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投影仪.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应向右移动蜡烛,同时光屏向右移.(3)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向上”、“向下”或“不”)移动.三、解答题26.(★★★)标出图中通电螺线管以及小磁针(静止时)的南北极(用“S”和“N”表示).27.(★★)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8.(★★★)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9.(★★★)如图所示,AO是一条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线,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0.(★★★)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的区别:(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响度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快.31.(★★★)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不变(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虚”或“实”).32.(★★)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大头针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的不同,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3)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甲(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33.(★★★)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 10 分钟.(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98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学生通过增减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重来改变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该学生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表一(木块放在水平玻璃表面上)表二(木块放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表三(木块放在水平棉布表面上)(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2)分析比较序号 1、6、9(或4与7,5与8,6与9,1与6,1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归纳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5.(★★)给你一张密度表和一个可沉于水中的小铁球,请你再自选其他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该小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简述你的实验方案.(1)主要器材:密度表、小铁球、天平和量筒;(2)简要做法:用天平称出小球质量、用量筒测出小球的体积;(3)如何判断:算出该小球的密度对照密度表进行判断: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空心的;若ρ测=ρ铁,则小铁球是实心的.测铁测铁。

江苏省阜宁县2013年中考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江苏省阜宁县2013年中考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

江苏省阜宁县2013年中考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 H-1 C-l2 O-16 Na-23 S-32 Fe-56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计30分)1.“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看油是否透明B.闻油是否有异味C.问油的生产厂家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2.钛酸亚铁(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未来将替代钢铁),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2 C.+4 D.+23.春日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关于PM2.5产生的可能原因正确的是A.燃煤发电B.垃圾深埋 C.污水排放D.白色污染5.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氧气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液体加热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6.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硬水、水B.石墨、冰水混合物、干冰C.氮气、空气、氯化钾D.冰、不锈钢、乙醇7.电影《赤壁》中有一个场景: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8.右图为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C.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D.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1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3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前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表格中1.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牛奶变酸 B.气球爆炸 C.汽油挥发 D.西瓜榨汁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沼气C.干冰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剩余固体3.“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碘、钙、铁”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4.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5.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A.真空包装 B.充入氧气C.放入一小包铁粉D.充入二氧化碳6.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D.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7.如图所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 C.D.8.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是催化剂)生成D,当A已全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g,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 )A.5:1 B.5:3 C.5:2 D.4:19.在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Fe3O4、Fe2O3、FeO B.FeO、Fe2O3、Fe3O4C.FeO、Fe3O4、Fe2O3D.Fe2O3、Fe3O4、FeO10.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生活中的物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各种塑料瓶B.照相机的金属外壳C.学校的塑胶跑道D.含合成纤维的11.如图所示的改装被誉为“万能瓶”,当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可收集的气体为( )①H2②O2③CH4④CO2.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12.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C.D.13.某同学按如下三种步骤对三种金属展开研究:(1)将它们分别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现X、Z的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而Y表面没有;(3)取X、Z大小相同的颗粒,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Z的快,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为( )A.X>Y>Z B.Z>X>Y C.Z>Y>X D.X>Z>Y14.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A.B.C.D.15.欲确保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被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A.生石灰B.熟石灰C.石灰石粉末D.纯碱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16.从Na、C、S、H、O、Cl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三个钠原子__________;②四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常做生活中调味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②胃液里含有少量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17.锌元素是维持人体器官正常发育、抵抗疾病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保健品.已知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C12H22O14Zn.请回答:(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__________(2)葡萄糖酸锌中C、H、O、Zn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3)现有一支20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6.5mg,那么这支口服液中含葡萄糖酸锌__________mg.18.某气体是由SO2、H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知该气体中含氧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情况可能有:(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19.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2)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3)8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__________g,(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20.某校同学选用如图一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3)该校同学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来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集气瓶中,如图二所示,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4)若选用与制取二氧化碳相同的发生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1.小东从海边捡来一些嵌有砂砾的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为测定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50g贝壳样品,然后将150mL的盐酸分5次加入(假设其余杂质均不与盐酸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如下:稀盐酸的体积第一次30mL第二次30mL第三次30mL第四次30mL第五次30mL剩余固体质量40.0g X 20.0g 10.0g 5.0g(1)X=__________g;(2)小东测得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3)若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共有__________g.22.科学探究(1)小明在做氢氧化钠溶液使指示剂变色反应实验中疑惑: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进行探究,步骤如下,请分析后填写下列空格.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溶液不变色;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为__________;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通过上述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实验的探究,由实验①看到的现象可知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由实验②看到的现象;说明钠离子__________.由实验③看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Na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起的作用.小聪看了实验,建议可去掉步骤①,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2)小会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会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2)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各种方法,将方法之一填写如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3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前边的字母填在相应的表格中1.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牛奶变酸 B.气球爆炸 C.汽油挥发 D.西瓜榨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酸性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气球爆炸的过程中,是内部压强过大而超过承受限制引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是由于分子运动导致分子间隔改变而发生的状态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沼气C.干冰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剩余固体【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还含有其他的气体杂质,属于混合物;C、干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剩余固体含有氯化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碘、钙、铁”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钙、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中的“碘、钙、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钙、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这一基本特征解答此题.【解答】解:犬是一种嗅觉很灵敏的动物,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就更是了,它能嗅出毒品是因为构成毒品中的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选A.【点评】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且一般且有不同的气味,嗅觉灵敏的缉毒犬正是利用这一性质来嗅出毒品的.5.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A.真空包装 B.充入氧气C.放入一小包铁粉D.充入二氧化碳【考点】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科学探究.【分析】食品变质的原因是食品跟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必须隔绝氧气和水分,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真空包装隔绝氧气,能延缓食品变质,该方法可以采用,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利于微生物、细菌的繁殖,充入氧气,加快了袋装食品变质,该方法不能采用,故选项正确.C、放入一小包铁粉,铁粉是双呼剂,即能吸收氧气又能吸收水分,能延缓食品变质,该方法可以采用,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能延缓食品变质,可用于食品防腐,该方法可以采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食品变质的原因、常见气体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D.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需和氧气接触,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意外地燃烧会造成伤害事故,应尽量避免.【解答】解:A、小煤窑严禁吸烟是由于小煤窑里飘浮于空中的煤屑与空气里的氧气充分接触,此时若被引燃将会发生爆炸.该项说法正确;B、泄漏的天然气与空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将会产生爆炸,因此用火检查天然气的泄漏是绝对不可取的.此说法错误;C、用锅盖盖住着火的油锅隔绝氧气,会使油因不能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此项说法正确;D、面粉厂内空气中悬浮的面粉小颗粒、加油站内空气中悬浮着汽油,两种可燃物都与氧气充分接触,遇火燃烧甚至爆炸,因此,这两处场合绝对禁止烟火.该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有限空间内发生剧烈燃烧就会发生爆炸,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就会越剧烈.7.如图所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 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紧挨量筒,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 正确;B、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应先进行预热,再集中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故B正确;C、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滴管悬在容器口上方垂直滴加,而不能伸入容器内部,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伤人,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将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其中B是催化剂)生成D,当A已全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g,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 )A.5:1 B.5:3 C.5:2 D.4: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16g﹣10g=6g,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和C的质量之比为:10g:(10g﹣6g)=5:2.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9.在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四氧化三铁(Fe3O4)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Fe3O4、Fe2O3、FeO B.FeO、Fe2O3、Fe3O4C.FeO、Fe3O4、Fe2O3D.Fe2O3、Fe3O4、FeO【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本题可采用巧妙变形法来解决,解题的方法是采用“归一法”,分别将化学式变形,从而便于比较.【解答】解:设铁的氧化物通式为FeOx,则Fe的质量分数=×100%,显然x值越小,铁的质量分数越大.将FeO、Fe2O3、、Fe3O4分别变形为FeO、Fe、Fe,因为1<<,故可推知答案选C.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选择适当的方法巧解而不是分别按常规计算.10.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生活中的物品,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各种塑料瓶B.照相机的金属外壳C.学校的塑胶跑道D.含合成纤维的【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活.【分析】合成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简称,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照相机的金属外壳为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解答】解:合成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简称,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各种塑料瓶、学校的塑胶跑道、含合成纤维的服装属于合成材料;照相机的金属外壳为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合成材料的概念的理解,要抓住合成材料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区判断.11.如图所示的改装被誉为“万能瓶”,当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可收集的气体为( )①H2②O2③CH4④CO2.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决定因素考虑: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考虑本题.【解答】解:由当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从“a”口排出,就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氢气和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这种方法收集.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与气体的密度有关.12.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B.C.D.【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推断题;学科交叉型;压轴实验题.【分析】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由于金属过量而置换出硫酸中全部的氢,因此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镁>锌>铁,可判断镁与稀硫酸反应最剧烈,铁与稀硫酸反应最慢,即金属与镁的反应时间最短最先完成、其次是锌最后完成的反应消耗时间最长的为与铁的反应.【解答】解:A、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A不正确;B、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质量相等,并且与铁充分反应所需要时间最长、与镁反应时间最短,与实验分析相符,故B正确;C、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产出氢气质量相等,但与锌反应的时间最长,不符合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故C不正确;D、图中所示,充分反应后所产生氢气质量不等,与实验分析不一致,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变化曲线类问题,需要关注曲线的起点、折点及趋势,根据这三个方面的特殊意义,可正确分析曲线与变化的关系.13.某同学按如下三种步骤对三种金属展开研究:(1)将它们分别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现X、Z的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而Y表面没有;(3)取X、Z大小相同的颗粒,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Z的快,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为( )A.X>Y>Z B.Z>X>Y C.Z>Y>X D.X>Z>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置越靠前,反应的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将X、Y、Z三种金属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却没有,说明X、Z在铜前,Y在铜后;取X、Z大小相等的颗粒,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快,说明X在Z的前面.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14.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02与Na0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A.B.C.D.【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中鸡蛋进入瓶内,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B、二氧化碳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C、C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D、D中塑料瓶变瘪是由于NaOH与CO2反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产生的现象.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实验现象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15.欲确保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被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A.生石灰B.熟石灰C.石灰石粉末D.纯碱【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氯化钙溶液因含有盐酸显酸性要变为中性,即是要除去其中的盐酸.注意过程中不能增加其他可溶性的杂质,并要确实把盐酸反应掉,而不使用指示剂.【解答】解:A、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反应时无明显现象,不好控制加入的量.故不选;B、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反应时无明显现象不好控制加入的量.故不选;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可加入过量的石灰石粉末以盐酸除去.故选;D、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虽能除去盐酸但却增加了新的杂质.故不选.故选C.【点评】解答除杂相关问题时要把握如下原则:①选用的试剂要能将杂质除去但不能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②在除杂的同时不能增加新的杂质.一般的方法是将杂质转化为要保留的物质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16.从Na、C、S、H、O、Cl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1)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①三个钠原子3Na;②四个硫酸根离子4SO42﹣.(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①常做生活中调味剂的物质是NaCl;②胃液里含有少量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HCl.【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钠原子,就可表示为:3Na;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硫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答案为4SO42﹣;(2)①常做生活中调味剂的物质是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Cl;②胃液里含有少量能帮助消化的物质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故答案为:(1)3Na;4SO42﹣;(2)NaCl;HC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锌元素是维持人体器官正常发育、抵抗疾病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保健品.已知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C12H22O14Zn.请回答:(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55(2)葡萄糖酸锌中C、H、O、Zn元素质量比是144:22:224:65(3)现有一支20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6.5mg,那么这支口服液中含葡萄糖酸锌45.5mg.【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中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中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3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实验初中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的倒数是()A.-5B.C.-D.5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3+b3=b6B.2y2-3y5=6y10C.(-a)2÷a=a D.(ab4)2=ab83.(★★★★)如图是由八个相同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则其左视图是()A.B.C.D.4.(★★★★)已知a-b=1,则代数式2b-2a-3的值是()A.-1B.1C.-5D.45.(★★★★)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A.(a-b)2=a2-2ab+b2B.a2-b2=(a+b)(a-b)C.(a+b)2=a2+2ab+b2D.a2+ab=a(a+b)6.(★★★★)对于反比例函数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1,-1)B.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7.(★★★★)一次数学测试后,随机抽取6名学生成绩如下:86,85,88,80,88,95,关于这组数据说法错误的是()A.极差是15B.众数是88C.中位数是85D.平均数是878.(★★★)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o,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A.4B.8C.16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9.(★★★) 的平方根是±2 .10.(★★★★)分解因式:9m-6mx+mx 2= m(x-3)2.211.(★★★★)下列事件:①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广告;②从一只装有红球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恰是白球;③两次抛掷正方体骰子,掷得的数字之和<13;④抛掷硬币1000次,第1000次正面向上,其中为随机事件的是①④(填序号,答案格式如:“①②③④”).12.(★★★★)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约有l 370 000 00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37X10 9人.913.(★★★★)化简:÷= .14.(★★★★)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1,4).将△ABC沿y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 15.(★★★)将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板放置在一张矩形纸片上,按图示画线得到四边形ABCD,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等腰梯形.16.(★★★)如图,在Rt△ABC中,∠ACB=90o,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若CD=5cm,则EF= 5 cm.1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cm,E为CD边上一点,DE=5cm.以点A为中心,将△AD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ABF,则点E所经过的路径长为cm.18.(★★)如图,⊙O的半径为3cm,B为⊙O外一点,OB交⊙O于点A,AB=OA,动点P从点A出发,以π cm/s的速度在⊙O上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回到点A立即停止.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 1或5 s时,BP与⊙O相切.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演算步骤)19.(★★★★)(1)计算:-(-1)0+()-2-4sin45o;(2)解方程:- =2.20.(★★★★)解不等式组,并写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1.(★★★★)小明有3支水笔,分别为红色、蓝色、黑色;有2块橡皮,分别为白色、黑色.小明从中任意取出1支水笔和1块橡皮配套使用.试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取出红色水笔和白色橡皮配套的概率.22.(★★★)某校九年级所有学生参加2011年初中毕业英语口语、听力自动化考试,我们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将他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说明:A级:25分~30分;B级:20分~24分;C级:15分~19分;D级:15分以下)(1)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扇形统计图中D级所占的百分比是 10% ;(3)扇形统计图中A级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72o ;(4)若该校九年级有850名学生,请你估计全年级A级和B级的学生人数共约为 561 人.23.(★★★)已知二次函数y=- x 2-x+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2)根据图象,写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3)若将此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请写出平移后图象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4.(★★★)如图,小明在楼上点A处观察旗杆BC,测得旗杆顶部B的仰角为30o,测得旗杆底部C的俯角为60o,已知点A距地面的高AD为12m.求旗杆的高度.25.(★★★)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部分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落实“促民生、促经济”政策,济南市某玻璃制品销售公司今年1月份调整了职工的月工资分配方案,调整后月工资由基本保障工资和计件奖励工资两部分组成(计件奖励工资=销售每件的奖励金额X销售的件数).下表是甲、乙两位职工今年五月份的工资情况信息:(1)试求工资分配方案调整后职工的月基本保障工资和销售每件产品的奖励金额各多少元?(2)若职工丙今年六月份的工资不低于2000元,那么丙该月至少应销售多少件产品?26.(★★)如图,BD为⊙O的直径,AB=AC,AD交BC于点E,AE=2,ED=4,(1)求证:△ABE∽△ADB;(2)求AB的长;(3)延长DB到F,使得BF=BO,连接FA,试判断直线FA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7.(★★★)如图1,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QMNP,∠M=∠B,M是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MN交AB于F,QM交AD于E.(1)求证:ME=MF.(2)如图2,若将原题中的“正方形”改为“菱形”,其他条件不变,探索线段ME与线段M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若将原题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且AB=mBC,其他条件不变,探索线段ME与线段MF的关系,并说明理(4)根据前面的探索和图4,你能否将本题推广到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情况?若能,写出推广命题;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8.(★★)已知某种水果的批发单价与批发量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1)请说明图中①、②两段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2)写出批发该种水果的资金金额w(元)与批发量m(k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图2的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图象;指出金额在什么范围内,以同样的资金可以批发到较多数量的该种水果;(3)经调查,某经销商销售该种水果的日最高销量与零售价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该经销商拟每日售出60kg以上该种水果,且当日零售价不变,请你帮助该经销商设计进货和销售的方案,使得当日获得的利润最大.。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实验初中2013届九年级政治最后一模试题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实验初中2013届九年级政治最后一模试题

21013年九年级政治中考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进入青春期,X华发现自己成为了“情绪的仆人”,动不动就会发火。

后来,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就看看书,听听音乐,不快的情绪很快烟消云散。

X华采用的自我评价的方法是__________,调节情绪的方法是__________()A.科学鉴定认识改变法B.咨询他人注意转移法C.自我反省注意转移法D.相互比较意志控制法2. 近日,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网友热议。

某某一所中学规定,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要大于50厘米;某某一中学也要求,男女生“不能一对一独玩”。

对这些规定,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有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C.不利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3.某著名歌唱家之子李某因涉嫌轮奸,目前已被移送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案件检察处。

按照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和相关解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规定,该案将不公开审理。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4. 铁飞燕是最年轻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是大家对我的信任。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责任。

”这说明()C.承担责任就会获得荣誉D.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大代表5.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学雷锋“六个一”活动。

广大中小学生通过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了解雷锋事迹,通过开一次班会、写一篇心得感受雷锋精神,通过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实践。

这一活动的开展()A.是因为中小学生不能亲近社会、服务社会6.右边漫画蕴含的人生哲理是()A.人生价值就是照亮别人服务社会B.人生价值就是照亮自己不断进步C.满足社会和满足自身是相互统一的D.我为人人是以人人为我为前提的7. 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以赞成2875票,反对56票,弃权26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草案)》,这表明全国人大执行了()8. 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某某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宣示中俄就两国战略协作及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主X。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3届九年级中考数学适应性考试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13届九年级中考数学适应性考试试卷(解析版)

面上所写的字是 世 .
考点 : 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
4
分析: 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解答: 解:
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学”与面“界”相对,面“遨”与面“游” 相对,“数”与面“世”相对. 点评: 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与以 A 为圆心, AB为半径的圆弧外切,则 S 四边形 : ADCE S 正方形 ABCD的值为(

A.
B.
C.
D.
考点 : 相切两圆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 : 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 两圆相外切,则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的和.利用勾股定理和和等面积法求解. 解答: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y, EC=x,
形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根据将直径为 60cm的圆形铁皮,做成三个相同的圆锥容器的侧面(不浪费材料,不计接缝处的
材料损耗) , ∴直径为 60cm的圆形铁皮,被分成三个圆心角是 120°,半径为 30 的扇形, 假设每个圆锥容器的底面半径为 r ,

=2πr ,
解得: r=10 (cm). 故选 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有关计算,得出扇形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圆的周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点 :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专题 : 应用题.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 n 的形式,其中 1≤|a| < 10, n 为整数.
确定 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当原数绝对值大于 1 时, 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 解答: 解: 60 000 000=6 ×10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宁县陈良初中2013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 分钟卷面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己所不欲,。

(孔子《论语》)(2)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3)沾衣欲湿杏花雨,。

(僧志南《绝句》)(4),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5),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8)在面对个人得失玉荣辱时,我们不妨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的宽阔胸襟来勉励自己。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上。

(6分)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xiao,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

解除过度的防范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辨意识,减少无谓的笔默官司,让眼睛习惯杂色,异音在耳朵中成为习惯,不太习惯就少看不听,即便习惯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可以少看少听。

(节选自余秋雨散文《书海茫茫》)(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喧xiao 抱怨不迭()(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3)将波浪线句子的结构进行修改,使之与更前文连贯(可作适当增删)。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2分)A\跟前的老人,古铜色的脸上布满皱纹,一看就使人感到这是个饱经风霜的老人。

B.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已经蔚然成风。

C.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更加飞黄腾达,可以作为艺术反映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

D.在新居,我把你赠送的电子台历摆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4.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的《时报》报道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B、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亲近文学”报告。

5.根据语意,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2分)①汉水河畔的徘徊、星空下的辗转反侧,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的抑扬顿挫②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③玄妙灵动的狐女、变幻莫测的山市,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④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6.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甲】只见得他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乙】他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把他带到市镇上,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后来他被王后卖去,得以与国王相处。

(2)【乙】段中的“他” 是,出自小说《》。

这是他在的一段经历。

7、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答题上。

(8分)材料一:4月16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在医院经过十多天的治疗后不治身亡,死因是被人在饮水机中投毒。

嫌犯很快被锁定为黄洋的室友林某(化名)。

黄洋离世已有两天,案情仍在警方调查中。

与此同时,社会舆论却先行开始了一轮关于学校、教育的讨论。

材料二:5月18日下午,武汉某高校大一男生陈某骑自行车撞倒82岁的太婆,竟然引发了一起劫持案。

太婆因为手腕骨折需要住院,陈某面临太婆家人索要千元押金,情绪激动之下竟然持刀劫持了一位女医生段某。

一名大学生被逼急了就走极端的行为也令人反思,大学生为何具有如此脆弱的心理素质?没有强硬的心理素质怎样才能适应社会呢?(1)以上两则材料,揭露了怎样的社会问题?(2分)(2)面对劫持医生的陈某,你想劝说他什么呢?(3分)(3)学校团委准备发一份邀请函邀请心理学专家陈教授于6月12日来我校在东报告厅,作学生心理教育及疏导方面的讲座,请你补全下面的邀请函。

(3分)邀请函兹我校于益阜中学团委会2013年6月10日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

(5分)饮湖上初晴后雨钱塘湖春行【宋】苏轼[唐]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山色空濛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欲把西湖比西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

)8、这两首诗都写西湖的美景,可仍有不同之处,请自选角度,说说不同之处。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这句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试做分析,好在哪里?(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16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 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0.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

(4分)或异二者之为是进亦忧,退亦忧吴玠素服飞玠益敬服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译文:12. 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3分)共同点:不同的:13.甲文中提到了“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为人处世的旷大胸襟,也包含有高尚的政治抱负。

下面课文中提出了怎样的“仁人之心”?(3分)《爱莲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

(15分)生物入侵者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

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

专家们把它们形象地比喻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在人类早期社会,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

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问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③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

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1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

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竞成了斑贝的“天堂”。

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④“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

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勃难逃。

⑤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l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

如地中海果蝇等。

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⑥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

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⑦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有删改)14.结合自己的理解,给“生物入侵者”下个定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通过介绍“生物入侵”的现象,告诉人们“生物入侵”的不良后果。

请写出这些不良后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举例说明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发法及其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联系上文,并就生物物种迁移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