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合集下载

温针灸结合整脊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40例疗效分析

温针灸结合整脊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40例疗效分析

温针灸结合整脊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240例疗效分析作者:韩春霞等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3期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整脊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4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60例。

观察1组给予温针灸结合整脊治疗,观察2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3组给予整脊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颈舒颗粒治疗,比较4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1组疗效优于观察2组、观察3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针灸结合整脊疗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整脊疗法;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温针灸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项背疼痛麻木、心悸、眩晕、耳鸣、多汗、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综合征。

温针灸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整脊疗法是一种治疗因脊椎病变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方法,为促进督脉气血通畅,采用按压疏理、分筋弹拨等又作用于脊椎背膂,称“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二者结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资料与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40例,男132例,女108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9岁。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人若有劳损史、损伤史或其他诱因等亦可发病;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多数为缓慢性发病,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若有颈部创伤史或劳损史,也可急性发作;临床表现为项背胀痛/麻木/沉重、头痛或偏头痛、心悸、心动过速、肢体发凉、皮温降低、耳鸣耳聋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1)入组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由患者或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年龄70岁;③合并脊柱结核、脊柱骨折;④颈部外伤、颈椎发育异常者。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用力 , 否则 可能 会造 成韧 带 、 肌 肉和关节 的损伤 。②推 拿 时 , 患 者采 取侧卧, 平枕, 低 头位 。医生一 手轻 拿后 颈 , 拇 指按 住错 位 横突 降起 处下 方作 为 “ 定点” , 另一 只 手托 住患 者 面颊 部称 为 “ 动点” , 将 枕部 当作 “ 支点” , 转动头部 , 到 达最 大角 度 时 , 托 住 面颊 的 手适 当 “ 闪 动” , 拇 指 同时用 力按 压 , 使 关 节复位 。 ③ 患者 采取 俯 卧位 , 医生 在患 1 一 般资 料 者 的颈 项 、 上肢 、 后 枕 部和 肩背 用按 压 、 推揉 等方法 进行 治疗 。主要 1 . 1 I 临床 资料 : 将8 0 例 患者 随机 平 均分 配 到两 组 , 对 照 组 和观 察组 推 揉肩 外俞 、 大椎 、 凤池 、 天宗 、 巨骨等 。最 后 , 患者 取 仰 卧位 , 在 其 各4 O 例。 两组 的年 龄 、 性别、 病 情等 资料 见表 1 , 差 异没 有统计 学 意 头部 、颈肩 部 用推 拿 按揉 、牵 拉颈 部 的方 法 进行 治 疗 。连续 治 疗
义( P > 0 . 0 5 ) 。 表 1 两 组 交感 神 经 型 颈 椎 病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 较
2 w k , 观察 疗 效 。 3 疗效 观 察 3 . 1 疗 效标 准 : 疗 程 结束后 比较对 照组 与观 察组 疗效 。治愈 : 患者 的
颈 椎病 的症 状 完全 消失 , 颈 部 活动 自由 , 不 会带 来 生活 与 工作 上 的 影响, 提高 了患 者的 生活质 量 。显效 : 患 者 的颈椎 病症 状基 本消 失 ,
1 . 2 诊 断标 准 : ① 颈 部活 动受 限 , 压 头试 验呈 阳性 。②x线 检查 显示 颈椎 体增 生 , 椎 间 隙变 窄 , 颈 椎 盘突 出椎 间孔 变 小 。③交 感 神 经抑 制症 状 : 心 动过 缓 , 血压偏低 , 头 晕 眼花 , 流 泪鼻 塞 , 胃肠 道蠕 动 加 强 眼睑下 垂等 。 ④ 交感 神经 兴奋 症状 : 头昏, 头胀, 头痛 , 眼裂增 大 , 视物 不清 , 枕部 痛 等. 1 . 3 排除标准: ①颈椎骨骼病变如结核 、 肿瘤 ; ②桡神经 、 尺神经等损

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针灸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2018年6月中医中药DOI :10.19347/ki.2096-1413.201816067作者简介:刘建敏(1974-),男,汉族,陕西白水人,主治医师,学士。

研究方向:针灸治疗中风及颈肩腰腿痛。

有研究指出,全球60多亿人口中,颈椎病的患病人群高达9亿,仅我国就有2亿以上[1]。

近年来,神经根型颈椎病(cer -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 )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之一。

CSR 的发生与神经根局部的刺激和压迫、患椎移位、神经根动脉供血不足血液循环障碍、颈部前斜角肌痉挛有关[2]。

CSR 患者颈部出现多种临床症状,根性痛比较常见。

目前,临床针对CSR 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穴位注射治疗、针灸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其中,中医针灸治疗在CSR 的治疗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共纳入81例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CSR 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9岁;平均年龄为(48.95±3.72)岁。

观察组41例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47.55±4.0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CSR 诊断标准[3]。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内分泌和代谢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4];②急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

使用我院的颈椎牵引椅,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设置牵引力,控制在2~7kg ,牵引时间为30min/次,1次/d ,10次1疗程。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lp t y t ea e t f c . e h d 0 c s s w r i i e n o t r u s r n o y h r e e 5 a e n b e a in g o p o a h h r p u i ef t M t o s 8 a e e e d vd d i t wo g o p a d ml.t ee w r 6 c s s i o s r t r u . c e v o t e r r a e t c p n t r n r ci n i o i a in w t t l t h r p , h o t l r u ,2 a e r r a e i h y we e t t d wi a u u c u e a d ta t n c mb n t i ah ei t e a yT e c n r o p 4 c s swe e t t d w t e h o o h c o g e h
根 型 颈 椎病 效 果 明 显 优 于 单 一 疗 法 , 显 著 提 高 治 疗 效 果 。 能
【 键 词 】 经 根 型 颈 椎 病 ; 灸 治 疗 ; 引 治 疗 ; 椎 练 功 疗 法 关 神 针 牵 颈
【 中图分类号】R 7 .3 2 4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 7 2 2 1 )7 a)0 0 — 2 6 4 0 4 (0 2 0 ( 一 0 1 0
颈 椎 病 的 发 病 率 近 年 来 不 断 呈 上 升 趋 势 , 是 一 种 严 重 影 它 响 人 们 的 正 常 工作 及 生 活 的 常见 病 及 多 发 病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最
5 6例 , 针 灸 牵 引 结 合 颈 椎 练 功 疗 法 , 照 组 2 用 对 4例 , 引 加 中频 治疗 。 两 组 均 以 1 d为 1 疗 程 , 疗 2个 疗 程 后 观 察疗 牵 4 个 治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3例。

参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行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对比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参照组患者对比,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关节突关节、颈椎钩椎关节以及颈椎间盘肥大、增生骨刺侧向突出,给水平相应的神经根造成压迫、刺激,进而诱发的神经根刺激、功能掌握症状,患者普遍会存在颈肩部疼痛症状,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患者睡眠,不利于患者获取良好的生存质量[1]。

本院为了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的有效途径,对患者行针灸牵引+颈椎练功疗法,效果理想,现对实验内容进行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本院于2014年8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素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以及颈部X线等检查,确保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以及西医诊断标准相符,且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严重的肾疾病、肺疾病、心疾病以及其他类型颈椎病。

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度要求。

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3例。

其中,参照组有23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18岁-59岁之间,平均为38.5岁;治疗组有25例为男性患者,1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20岁-60岁之间,平均为40岁。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项数据组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实验可行。

1.2治疗方法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患者接受枕颔带牵引+中频治疗,治疗时间持续40min。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2例观察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2例观察
3 2 治 疗 结 果 :见 表 1 . 。
表 1 两组 I 疗 效 比较 临床
短1 5天 。随机分为 治疗组 3 2例 ,对 照组 2 例 。所 有 5 病例都经 过颈椎 x线检查 ,有不 同程 度 的颈椎 退行 性
改变 。两组 一般 资料具有 可 比性 ( P>0 0 ) .5 。 12 诊 断标 准 :交 感 型 颈 椎 病 临床 表 现 为 交 感 神 经 . 兴奋 和抑制状 态 的两 种 类 型症状 ,主要 表 现为 :颈 枕 部疼痛 、头痛 、头晕 、恶心 、呕 吐 、耳 鸣 、眼胀 、视 物模糊 、胸 闷胸 痛 、心 慌 、心 率 过速 或过 缓 、上肢 麻
每次 1 mg 0 ,每 日 1次夜 间 服 ;甲钴 胺 片 0 5 ,每 . mg
次 2片 ,每 日 2次 。1 5日为 1 程 ,连 服 2个疗 程 。 疗
3 治 疗 结 果
20 0 2年至 2 0 0 9年 门诊 病人 。其 中男 性 2 3例 ,女性 3 4
例 ;年 龄 最 大 6 8岁 ,最 小 1 7岁 ; 病 程 最 长 7年 ,最
变 ,C T、MR 检 查 可 见 颈 椎 间 盘 退 变 性 改 变 。 凡 是 I
注 :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Pd O 0 。 . 5
4 体 会
符合上 述症 状 、体 征、x线 表 现 ,并排 除 内科 、眼科 、
交感 神经 型颈椎病 在 祖 国 医学 中 , 都见 于 眩晕 、 大
3 1 疗效标 准:所 有病 人 经 2个 疗 程 治疗 后 进 行 疗 .
效评 定 。治愈 :临床 症状 消 失 ,颈部 活 动 自如 ,正 常 工作 生活无 影 响 ;显效 :临 床症 状 基本 消 失 ,颈 部 活 动 自如 ,但 长时 间低头工 作 后 症状 易 复 发 ;好 转 :临 床症状 减轻 ,颈部 活动好 转 ,低 头工 作 后 易复 发 ;无 效 :症 状和体 征无 改善 。

针灸与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针灸与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

1 资料和方法
作、生活,说明疾病得以治愈;症状减少,颈椎功能逐渐恢复, 不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说明疾病得以缓解;症状、颈椎功能 未变化,或病情变化,说明疾病治疗无效。疼痛度评分:借助疼 痛度评分判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度,分数越低,疼痛越低。 1.5 统计学方法。借助软件包 SPSS 14.0 处理文中数据,其中, 疾病治疗效果属于计数资料,疼痛度评分属于计量资料,分别 — — 用百分数、( χ ± s ) 的形式表示,并分别实施卡方、t 检验, P< 0.05,统计有区别。
0 引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多发性的临床病症, 若得不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将造成瘫痪,危害患者健康。近年来,临床大多 给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针灸、牵引联合疗法,然由于诸多因 素的影响,致使最终的效果不满足需求 [1]。因此,需探究一种 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增强总体效果。下面,将我院收治 患者 80 例的资料整理如下, 旨在判定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1 临床资料。从我院 2013 年 2 月至 2015 年 5 月收治的神经 2 结果 根型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抽选 80 例, 按照 1~80 的序号排列, 其中, 2.1 疾病治疗效果判定。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 的疾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 92.5%、75.0%,两组统计有区别, 单数 40 例为常规组,女性、男性患者分别 14 例、26 例,年龄 段 25~78 岁,平均(50.3±1.5)岁;疾病史 1 个月 ~5 年,平均 P< 0.05,总体数据详见下表。 表 1 疾病治疗效果判定 (n,%) (2.5±0.2)年;双数 40 例为干预组,女性、男性患者分别 15 例、 25 例,年龄段 26~77 岁,平均(50.4±1.6)岁;疾病史 2 个月 组别 例数 治愈 缓解 无效 缓解率 ~5 年,平均(2.6±0.3)年。2 组患者的疾病史、年龄段等临床 40 20 17 3 92.5%(37/40) 干预组 资料无统计区别,P> 0.05。 40 11 19 10 75.0%(30/40) 常规组 4.501 1.2 疾病诊断。①入选标准:80 例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均伴 χ2 0.034 P 有程度不同的肢体麻木、感觉障碍、疼痛等病症;②排除标准: 2.2 疼痛度评分判定。调查结果表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的 颈椎外伤、恶心呕吐、肩周疾病等患者排出本次调查。 疼痛度评分统计无区别,P< 0.05,总体数据详见下表。 1.3 方法。40 例常规组患者于针灸、牵引联合治疗中实施基础 表 2 疼痛度评分判定 护理, 如:认真、 详细的讲解该疾病治疗的操作过程、 注意事项、 重要性等,纠正患者的不良坐姿,引导其适当颈部运动;40 例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 护理后 干预组患者则于针灸、牵引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包括: 40 5.41±0.89 1.39±0.19 干预组 1.3.1 针灸护理。①针灸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颈椎病的临床 40 5.50±0.91 3.01±0.26 常规组 0.447 31.817 t 优势、治疗过程等,叮嘱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接受治疗;叮嘱患 0.656 0.000 P 者做好颈部、 肩部的保暖工作, 确保室内温湿度适宜, 预防感染; ②针灸中。针灸前期让患者适当饮食,针灸期间放松机体肌肉, 3 讨论 预防进针困难、 弯针等现象的发生;针灸期间加强病房巡视力度,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慢性病,具有病情反 一旦发现不良事件,需立即通知并帮助医师处理 [2];询问患者是 复、迁延的特点,部分患者由于不同心理特征的存在,导致最 否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若患者自诉存在该现象后,需即刻 终的效果不符合需求,甚至危害生命健康。故而,需给予患者 拔针,并让其摄入适量温水;③针灸后。针灸结束后观察患者 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3-4]。 的呼吸现状,若发现呼吸异常、频率变化等,即刻通知医师。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经由不同护理后,疾 1.3.2 牵引护理。 ①牵引前。 告知患者处于机体肌肉放松状态, 病缓解率分别为 92.5%、75.0%,统计有区别,P < 0.05,说明: 若实在无法放松,需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便于调整身心状 针灸、牵引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更好地提高 态;②牵引时。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体重等情况确定牵引重量, 疾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诸多临床实践表明,长时间的牵引 并逐渐增加,以患者可承受为主。同时,还需根据患者疾病情 可加重病情,而针灸疗法的实施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情。 况确定牵引的角度,以颈部出现牵拉感为宜;③牵引后。告知 参考文献 患者牵引结束后禁止剧烈活动,需卧床修养几分钟后才可适当 [1] 谭碧娆 , 梁爱先 , 刘玉莲 , 等 . 针灸与牵引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活动。当然,临床牵引治疗过程中需叮嘱患者保持头部稳定, 病的护理体会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4(12):93-95. 禁止摇摆,预防意外事件;一旦牵引期间发现患者出现面色苍 [2] 黄燕 , 吴静 , 谢兰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心理护理 [J]. 湖北中 白、 恶心、 恐惧等情况, 需立即停止治疗, 并积极找寻发生原因, 医杂志 ,2012,34(12):60-61. [3] 蒋康英 , 林荣娇 , 林淑燕 , 等 . 针炙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待解决后方可再次治疗。 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J]. 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2012,3(12):2761.4 评定项目。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疼痛度评分, 276. 疾病治疗效果标准:症状消退,颈椎功能恢复,不影响日常的工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_眭小萍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_眭小萍
论著
中外医疗 2012 NO.19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 疗效观察
眭小萍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江苏镇江 212028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 方法 80 例 患者 随 机 分两 组 ,分 为观 察 组
表 1 显 示 ,治 疗 2 个 疗 程 后 观 察 组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2 组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56 15(26.8) 28(50.0) 12(21.45) 12(21.45) 98.2 对照组 24 4(16.7) 3(12.5) 13(54.20) 13(54.20) 83.3
观察组:针灸:取颈部夹脊穴、肩井、肩髎、肩髃、曲池、手三 里等穴,得气后采取平补平泻手法,电针设置密波,刺激量为中 等 ,30min;牵 引:全 部 采 用枕 颔 带 牵引 ,取 坐 位, 牵 引 角 度 随 病 变
部位相应调整, 牵引重量 3~5kg,每天 1 次, 每次 20min 左右,2 周 为 1 个疗程, 间隔 1 周后再行第 2 疗程, 共治 2 个疗程; 颈椎练 功疗法:患者先进行后缩运动至最大范围,从后缩位开始缓慢小 心地进行头颈部全范围的伸展、侧屈、旋转,在终点停留 1s 后,缓 慢地回到起始位,并且有规律地重复。 对照组:枕颔带牵引加中 频治疗,每次 40min,共治 2 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56 例,用针灸牵引结合颈椎练功疗法 ,对照组 24 例 ,牵引加中频治疗。 两组均以 14d 为 1 个疗程,治 疗 2 个 疗程 后 观 察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田华张张春燕彭志贤黄韵仪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分组将32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6例,治疗组施以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以针刺治疗。

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好转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针灸结合牵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针刺治疗好。

【关键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温针灸牵引临床疗效
交感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且症状多、体征少、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笔者现将临床针灸治疗该病2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采用计算机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各16例。

治疗组:男6例,女10例;年龄20-76岁,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23-60岁。

两组性别、年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诊断交感型颈椎病标准:以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主,排除其他系统脏器病理改变(5分);多有颈椎退变,包括颈椎不稳,伴有神经根症状;颈交感神经封闭或高位硬膜外封闭能使症状减轻或消失(1分);压头试验症状加重,牵引症状减轻(2分)。

总分6分以上即可诊断。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颈椎牵引患者取仰卧位,颈部置气囊枕上,调节气囊枕高度,以患者舒适为宜,固定好枕颌带牵引,重量4-6kg,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周为一个疗程。

针刺取穴主穴:颈夹脊,风池,肩井,阿是穴。

配穴:偏头痛加列缺、率谷、太阳;眼痛眼胀加攒竹、鱼腰、太阳;耳鸣、耳聋加听宫、翳风;类冠心病加膻中、阴郄;失眠、焦虑加神门、太溪、照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加内关、合谷、足三里。

针刺方法主穴采用快针法,施针后交替使用温针灸,其余静留针。

配穴普通针刺,每10分钟行针一次,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1周为一个疗程。

2.2对照组
取穴与治疗组相同,普通针刺,每10分钟行针一次,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1周为一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临床总体疗效评价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3.3结果
两组对比,经t检验,自由度df=6,P=0.000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增生的突出物在椎间孔和横突孔处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所致。

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慌等,极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故又称颈心综合征[3]。

中医学认为治病必求其本,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病因都是由于颈椎退变所致,所以治疗上就要针对颈椎退变进行。

先用牵引的方法来恢复颈椎原来的生理曲度与椎体之间的间隙,而后施以温针灸,针刺
颈夹脊,风池,肩井,阿是穴等穴位时一方面可以疏通局部的气血,缓解因颈部的椎体、椎间盘、韧带位置的改变或骨质增生等因素产生的对交感神经的刺激,另一方面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椎体附近的血液循环,缓解椎间盘及其相应组织的退变。

总之,温针灸加牵引的方法比单纯针刺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更为有效,而且疗效稳定,故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郑瑞风,马利.老年颈心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5,20(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