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造成大学生语用失误的因素-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试论大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

试论大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

试论大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摘要: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是构成人整体素质,促进人社会交际和自身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现今的大学生在各种社交场合普遍由于心里紧张或者基础知识不牢等问题,口语上表现为词不达意、语义偏离等,在书写上还会出现形式错误、词语误用等现象。

本文旨在以调查到的大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为切入点,对这种现象进行综合考察和讨论。

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大学生;现代汉语语误大学生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体现为语言运用、文字运用和其他不规范现象上。

下面我将从日常收集到的几个不规范现象入手,做出自己的分析。

一、词类误用(一)虚词误用1.助词误用在大学生交际过程中,“的、地、得”的误用最为常见,笔者就这三个字的误用展开了调查。

1)“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

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

”2)“我的粉丝滤镜破的稀碎。

”3)“科学使用外来语,对于保卫母语、更好得发展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例1是出现在教师资格证笔试复习阶段,科目一综合素质的简答题中,这里的“地”是误用,“全面和谐”与“发展”之间,单拎出来虽然可以是状中关系,但是在本句中“发展”却是“得到”的宾语,所以在这里后半句是定中结构而不是状中结构,因此应将“地”改成“的”。

例2是出现在微博上,一位偶像被曝光失格,粉丝在社交媒体发表脱粉长文,其中“的”是误用。

因为“破”和“稀碎”是动补关系,所以应该将“的”改成“得”。

例3是出现在语言学的考试中,部分同学在背诵定义时,只关注了内容,而没有注意虚词。

其中“更好”和“发展”之间,应该是状中关系,因此应将“得”改为“地”。

2.介词误用在大学生日常交际过程中,笔者着重调查了关于“被、把”的误用。

4)你的腿怎么把蚊子咬成这样了?5)我刚才没拿住盆,水被裤腿淋湿了。

例4是出现在夏天的寝室,室友总被蚊子咬,一着急就说错了,应把“把”字改为“被”字。

大学英语学习的语用失误分析

大学英语学习的语用失误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青年学者园地General SerialNo.992019No.2大学英语学习的语用失误分析胡燕燕1(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摘要:近些年,全球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愈趋频繁,交际过程中难免出现语用失误的现象。

鉴于此,本文基于语用学和语用失误的概念,列举了几个常见的语用失误实例,并总结其原因,最后针对如何有效地避免语用失误给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1胡燕燕(1993-),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二语习得1.语用学与语用失误语用学(pragmatics)是一门研究语言意义和运用的新兴学科。

它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何自然,1988)。

语用学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文化相对性(孟宏党,2001),因此,对分析中国学生英语语用失误现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s)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者Jenny Thomas 在“跨文化语用失误”(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一文中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无法理解对方所说话的意思”(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 ”)。

我国学者何自然(1997)指出,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它与语用错误(mistakes)有很大的差异,前者与语言的运用相关,后者与语言自身紧密联系。

语言错误指的是英语学习者对语言知识掌握不当(e.g.If a L2learner makes the sentence “I goed home yesterday ”,it ’s a mistake.)。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失误作者:孟妍;于雯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9期摘要: 随着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深入,语用失误问题越显严重,本文从师生教学双方面入手,对大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进行剖析,并运用学习策略和教学手段从学生及教师两个方面来解决大学生语用失误的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the pragmatic failure bacomes a serious problem. This paper from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wo-pronged analyzed the causes of pragmatic failur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used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pragmatic failure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two aspects.关键词: 语用失误;文化干扰;学习策略;文化导入Key words: pragmatic failure;culture jamming;learning strategies;introducing culture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208-010引言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做“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即“交际能力”。

能否根据实际情况得体的运用一种语言已经成为展现一个人交际能力的新的标准。

一般来说,交际能力会划分为四个部分:一,语法是否正确;二,语言是否可行;三,语言是否得体;四语言如何实施。

对丹大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偏误分析

对丹大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偏误分析

对丹大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偏误分析丹大学生使用结构助词的偏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法不正确:一些学生在使用结构助词时,会使用错误的形式,甚至也会影响他们的句子的整体表达。

2.不熟悉使用规则:一些学生在使用结构助词时,会缺乏使用规则的了解,而这种不正确的语言习惯,会给他们的句子带来语法偏差。

3.忽略结构助词的重要性:一些学生不重视结构助词的重要性,对它们的作用无动于衷,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句子表达会缺乏质量整体上语法
结构上也会出现错误。

4.考试限制:一些学生在考试中可能因为时间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而会有所忽略,失去使用结构助词的重要性,以至于考试的句子表达会比
较平淡。

总而言之,当学生使用结构助词时,要注重正确使用、掌握使用规则,正确理解它们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取得更好的
学习效果。

学生常见语用失误及对策分析

学生常见语用失误及对策分析

学生常见语用失误及对策分析作者:陈文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2期摘要: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不足很大一方面表现为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不仅仅是语言使用的对错问题,语用失误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误解甚至失败。

本文分析学生常见的语用失误,并提出应对的基本策略,即改变讲解语文课文的讲解套路,更新语文教学的方法,逐步完善考试方式等。

关键词:语用失误;基本策略作者简介:陈文智,男(1969.05-),湖北宜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2语言表达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语用失误在平时的语言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人们随意的言语行为寻求的是轻松和自然,出现一些失误无关大局,也可以补救。

但是,学生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则要努力寻求最佳的语用效果。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语用的失误,出现语用失误要高度重视,想各种方法尽量弥补。

一、学生常见语用失误的表现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常会出现一些失误,比如用词不当、文气不顺、语句不通,前言不搭后语,把握不住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词汇贫乏,说话方式不当,说话不合时宜,表达不合习惯等。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学生在使用语言时,其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 只了解字面的意思,弄不清说话人的真正用意。

例如以下的一段师生对话:A. 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小林?B. 我能,老师。

当老师听到学生回应“能”之后,就等着学生的回答,而学生只理解为一种询问,故只是按照提问的字面意思作答,这是明显的只理解了话语的字面意思而出现的语用失误。

再比如:历史课上,老师提问:“某某同学,请你回答圆明园是谁烧的?”学生慌忙答道:“老师,不是我。

语用失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语用失误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研究者从 不同的角度对语 用失误 的内涵做 出了不同的解释 。
同语用 特征的 目的语同义结构看成完 全同义。不加选择地乱
用 , 从 而 造 成 语 言 生 硬 、 词 不 达 意 。 例 如 : I iago A: od st rs ua tB: e , cus. 是 一 位 中 国 学生 ( ) et rn? Y so o r 这 a f e B 和一 位 外 国 人 ( 的 对 话 , 用 母 语 的表 达 方 式 “f ore就 显 得 口气 生 A) 套 o cus” 硬 , 不礼 貌 。因为 这 里 外 国人 的话 语 是 一 个 要 求 提供 信 息 的 很 询 问, 于 寻求 信 息 的询 问而 以 o Ore 回答 , 对 f U 来 C s 问话 者 会 很
式 只适 用 于不 熟 悉 的人 或 比 自己 地位 高 的人 。典 型 的 中式 思
研 究 已成 为 当代 语 用 学 研 究 中的 一 个 具 有 重 要 理 论 意 义 和 实 用价 值 的课 题 。 此 本 文 以 语 用 失 误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 语 用 失 因 对 误 做 进 一 步 的收 集 、 纳 和 分析 , 出造 成 跨 文 化 交 际 中语 用 归 找 失误 的原 因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一 些 有 效 的预 防对 策 .为 更 好地进行跨文化教学提供客观依据 。
尽 管 研 究者 对 语 用失 误 的解 释 各 不 相 同 。 在 本 质 上仍 有 许 多 但 共 同点 。 文化 语用 失误 是 指说 话 者不 自觉 地违 反 了交 际 规范 、 跨 或者不合时间空间 、 看对象 , 顾交际双方的身份 、 位 、 不 不 地 场 合 等 违 背 目的 语 特 有 的 文 化 价 值 观 念 。使 交 际 行 为 中断 或 失

大学生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作者:张宇红李莹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49期摘要:通过对沈阳药科大学一、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语用知识问卷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很少,语用失误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语用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65-02一、引言针对我校药学专业两个本科班学生进行了一次英语语用能力调查,问卷除个人背景资料外,其余项目来自胡文仲教授(1999)主编的《跨文化交际面面观》一书中何敏智的文章: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Some Critical Comments。

被调查的学生中,32人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第一组),26人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第二组),第二组学生大部分已经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些人已经通过六级考试。

调查共发出问卷58份,收回有效答卷58份。

问卷的目的是发现学生出现语用失误的原因,寻找教学对策。

因此统计了每题出错的学生人数(见表1),第一组的语用失误率是32.16%,第二组的语用失误率是29.17%。

从这个表格可以清楚的看到语言能力明显高于第一组的第二组学生的语用能力并没有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而增多,即使是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六级的大三学生也会犯与大学新生同样的语用错误。

学生错误最多的是问题10:在回答:“May I have some biscuit s?”时,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间接言语行为,在餐桌上这不是一个可不可以吃的问题,而是一个请求听者去为说话人做些事情的问题。

学生因为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实语境中的英语会话,因此很难体会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大学外语教学导致的语用失误及解决对策

大学外语教学导致的语用失误及解决对策

输 入在 第二 语 言 习得 中起 着 中心 作用 。语 言输入 是
输 出 的源 泉 ,只有 接 受足够 输 入才 有可 能有 更好 的
输 出 。因此 ,外 语教 学 中应 该 向学 生提供 丰 富 的、
广 泛 的可 理 解性 语言 输入 ,为 学 生习得 语 言 、运 用
语 言打 下 良好 的基础 。
l6 l
辽 宁工业大学学报 ( 科学版) 社会
第1 2卷第 4期
式 ,从 而使得 他们 认 为现 实交 际中 ,无 论什 么场合 都 需要用 标准 的 语言 ,只有标 准 的才 是正确 的。殊 不 知 ,这 样做 却经 常会 导致 交 际失败 。另外 ,教科 书上 提供 的语 言通 常过 于模 式化 ,缺乏 多样 性 ,使
辽宁工业 大学 学报 ( 科 学版) 社会
J un l f a nn ie s yo e h oo yS c l c ne dt n o r a o igUnv ri f c n l g (o i i c io ) o Li , o. 11 N 4

导致语 用 失误 的外语教 学 因

( )外语教 学环 境 一 教 育 研 究 者 普 遍 认 为 外 语 教 学 应 由注 重 知 识
过渡 到注 重语 言 能力 和交 际能 力 ,学 生学 习英 语 应 该不 是为 了考 试 ,而 是在 现 实生 活 中恰 当地运 用英
收稿 日期 :2 1一 4 l 00o一2 作者 简介:徐 敏(9 6 ) 17 一 ,女,辽 宁沈 阳人,讲师 ,硕 士。
在社 会文 化差 异上 。语 言反 映文 化 ,文化 渗透 于 语
外 语 教学 受社 会对 英语 等 级证 书 需求 的影 响 时,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造成大学生语用失误的因素
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语言符号系统是社会符号系统(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在系统"。

是人类思维的直接体现,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上世纪50年代
末,Chomsky(1977)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语言能力是某种远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是一种知识体系。

"Bachman(1990)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

前者由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组成。

Widdowson(1989)认为"能力"有两个部分:知识和技能。

前者相当于语法能力,后者相当于语用能力。

Leech(1983)提出区分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语用能力也就相应地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

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

Hymes(1970)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

其实,语用能力是一个语言学习者在实际语用中对语言的把握和掌控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没有达到合理得体的语言运用,我们会称之为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是学生在实际使用英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影响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大障碍。

Thomas(1983)将语用失误分成两类: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

语言语用方面的失误是指所说的英语不
符合英语本族人的习惯,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使用"native words"。

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其实造成大学生语用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点:
一、使用母语的思维方式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形成了各自的语言规则,它的基石就是自己母语的深层文化,这是我们常说的语用负迁移。

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学习者习惯性按母语知识去理解所说语言形成失误。

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
What's your salary? 你一个月挣多少啊?
Where are you going? 你去哪儿呀?
Have you had your meal? 吃了吗?
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很普通的问候,在西方人交谈中却被认为是隐私问题。

英语国家中尤其是女性,并不想被别人问及年龄,体重,婚姻状况等问题。

而在工作中,工资也是禁忌之一。

中国人受自身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影响,因此在说问题的时候通常喜欢加上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汇,例如:也许/或许/可能(maybe,perhaps,probably),"大约大概
"(about,approximately),差不多(almost,nearly),大体上的/基本上的(generally,basically)等。

但西方人喜欢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中国人喜欢说"我尽量……",来表达委婉的谢绝,以便不伤害对方的面子,因此经常翻译为"I will do my best to…"。

而在英语中"I will do mv best to"却表示"我一定会尽量克服困难完成的"。

二、对汉语的直译
很多学生喜欢运用母语的直译,最常见或许也是最成功的直译是"Long time no see",这个丝毫没有英语语言逻辑的句子,由于说错的人过多,最后使得英语本土语言者被迫接受了这句没有任何主谓逻辑关系的句子。

但这样的情况毕竟是少数。

很多时候学生由于不了解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而直接套用了汉语中的表达话语。

例如:在回答"Thank you."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很自然的使用使用"Never mind.",其本意要表达的是"没关系""不用谢"。

而事实上"Never mind."在英语中是用于当对方表示道歉,自己一方表示不介意的场合,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You're welcome"。

再如:英语中"I'm sorry"和"Excuse me"翻成汉语都是"对不起",但前者一般用于对做错的事道歉,请求他人谅解,后者则一般用于打听消息、打断别人的谈话、退席、请人让路等等,是略表歉意。

如学生不清楚两者间的区别就容易混用导致语用失误。

三、对英语语法的漠视
由于汉语的语法常规和英语并不太相似,因此对于很多公示
语,许多学生也会随性翻译,以下是在沈阳公交车公示语中出现
的失误。

"请勿靠门 " FORBID TO LEAN THE DOOR (forbid 后面一般接什么动词的什么词型?)
"谨防扒窃" DEFEND TO PICK SINCERELY (不用被动态的
话,PICK 该解释成什么词义?)
"谨防夹脚" DEFEND TO CLIP FEET SINCERELY (还是怪怪的) "请保持车内清洁" PLEASE KEEP CLEAN INSIDE BUS(语序出现问题)
这些语言其实是对学生基本功的一些测试,在我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很难地道的英语语言顺序来造句,并且忽视时态语态等
很多语法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语语法给其带来的影响。

四、说话分寸把握不当
不注意说话对象的身份和地位,对熟悉的人或社会地位较低
的人用过于礼貌的表达方式或对陌生的人使用了过于随便的说法。

如: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
No,please don't go to any trouble.
如果是在熟悉的朋友之间使用这一表达方式就让人有很生分,假客套的感觉,容易引起误会。

再如:What can I do for you?
对可能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使用这一语式,听起来过于客气,
其实根本没必要,反而会让以英语为本族语的听者感到很生硬。

五、不恰当的教学及语言输入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虽然注意到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但却忽略了其语用能力的培养。

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重点放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上,还未意识到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及怎样使用所学语言准确地表达用意的重要性。

不恰当的语言输入可能来自于教师、教科书和其他方面的阅读材料。

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对英语文化的导入。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过程,由于文化因素和母语的干扰,很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因此要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应该进入对方的文化背景中,从对方的文化出发,用真正的对方语言形式来进行交际。

正因如此,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语言教学中不能只驻足于语言习得,而要运用各种学习策略,避免学生的语用失误,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我们教出的学生不再学的是"哑巴英语"或"中国式英语"。

而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知识渊博,博览群书,涉猎多方才能够应对正确教育学生的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