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口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口译中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及应对策略

口译 中跨 文化语 用失误分析及应 对策略
陈 晓 婷
( 州 大 学华 软 软 件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9 ) 广 广 19 0
摘 要 : 口译是 一 种 即席性 的 面对 面跨 文 化 交际 活动 , 员在 口译过 程 中体 现 出来的跨 文化 能力 对 口译 译
质 量有特 别 重要 的意义 。本 文从 中西方文化 及 思维方 式差异 出发 , 举例 说 明 口译 活动 中译 员容 易出现 的跨 文 化语 用 失误 , 并就 如何避 免此 类失误提 出应对 策略 , 旨在 交流 过程 中减 少误解 , 一步提 高口译质 量。 进 关键 词 : 口译 ; 文化 交 际; 用失误 ; 对策略 跨 语 应
客 套话 在 同一 语境 下对 不 同语 言群 体 的使用 却会 带来 不
同 的 交 际 效 果 .交 际 双 方 往 往 会 不 自觉 地 对 外 国 人 使 用
出哪些 内容是 受众 不能 理解 的 . 而对该 内容 进行 处理 . 从
表 达 出更 能 为 受 众 所 接 受 的 目标 语 3 口译 中 的 跨 文 化 语 用 失 误 Jn yT o a 在 “ p l dLn us c” 发 表 的 论 文 e n h m s A pi igi is e t
31 混 淆 相 同 语 句 在 两 种 文 化 语 境 中 的 语 用 意 义 . 来 . 带
交流误解
随着 中国对 外开 放 的步伐 越来 越快 .中西交 流 的 口 译 活 动 日渐 增多 .口译 活 动质量 也越 来 越为 翻译 界所重 视 口译 由于其特 有 的时限性 及独 立性 . 其效 果 除了取决
中 图 分 类 号 : 1 H3 4
1 引 言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语言学习其实就是语言学习的文化,最终目的是交流。
本文主要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原因。
一、引言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社会习俗,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规范和语用规则。
这些因素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障碍、交际低效、相互误解以及可能的文化冲突,给交际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仅仅意味着表达,而真正的交流涉及到很多沟通问题。
交流的目的是让听者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而不是他们说了什么。
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理解语言,就要理解文化,要理解文化,就要理解语言。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沟通和交流并不容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往往会遇到困难。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经常会出现交际失误。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它也指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中国的母语为汉语的人和美国的母语为英语的人的交流中,由于价值观、习俗、思维模式等的差异。
,在交际中何时何地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对不同的受众说什么,都是交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不同,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jenny thomas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用错误,涉及到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
论英汉商务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化 、 不 同 民族 之 间 交往 活 动 中所 依 赖 的一 种 基 本 交 际方 式 。 随 着我 国 经 济 建 设 的 蓬 勃发 展 , 国 际 交往 日益 频 繁 ,我 们 身边 每 天 都 进 行 着 大 量 的 商 务 活 动 。但 是 在 商 务 交 际 中 , 东 西方 民族 常 常会 因 为 文化 积 淀 、认 知 方 式 以及 思 维 方 式 的不 同而 遭 遇 文化 冲 突 。本 文 从 交 际过 程 中文 化 的 重要 性 出发 ,结 合 语 用 学 的语 用失 误 理 论 分 析 商务 口译 中常 出现 的 语 用 失 误 现 象 。全 文 由 两部 分 构 成 。 第一 部 分 论 述 1译过 程 中文 化 差 异 的 影 响 。 指 出 口译 是 一 种 特 定 的跨 文化 交 际行 为 。 第二 部 分 分 析 商 务 口译 中语 用失 误 的主 要 原 因 。最 后 2 ' 指 明 口译人 员 应 自觉培 养 自身 的跨 文 化 意 识 ,减 少乃 至 消除 商 务 谈判 中的 语 用 失 误 ,使 商 务 活 动顺 利进 行 。 关键 词 : 口译 商 务 口译 口译 员 跨 文 化 交 际 文化 差异 语 用 失 误
口译 ( 又称 传译 )是一 种 翻译 活动 ,顾 名思 义 ,是 指译 员 以 口
( 括成 语 、谚语 、格言 、俚 语 、俗 语 、歇后 语 等 ) 包 ,它们 蕴 藏着 丰
语 的 方式 ,将 译 入语 转 换 为译 出语 的 方式 。 口译 工 作 极具 挑 战性 。 同笔 译 相 比 , 口译 的 突 出 特点 是 一 种 即席 性 较 强 的语 言符 号 转 码 活 动 。在进 行 口译 时 ,译 员 没有 反 复推 敲 的时 间 ,更 没 有时 间去 查 阅词典 或工 具 书 。在 特定 的商务 活 动 中 ,这 就要 求 口译 员不 仅要 精 通 源语 和译 入语 这 两种语 言 和相关 的商务 知 识 、行业 知识 ,而且 还 要 了解 两种 文 化 ,尤 其是 要 了解 两 种 文 化 间 的差 异 反 映 在 语 言 表 达 上 的不 同 ,避免 商 务 谈 判 中 因文 化 因 素 导致 的语 用 失 误 。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免不了接触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当然,其中也包含诸如语法、社会等方面知识。
对此,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无法正确理清以上几方面的关系,则在跨文化交流中难免会出现问题。
而这种的问题通常亦将表现出语言用语与社会用语两大方面。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社会用语跨文化的交际过程,掌握语言仅是其一,能可基于不同的语境揣测到对方真正的会话含义,方能尽可能低避免语用失误,进而确保交际过程的顺利。
至于实际交际过程所涉及的相关认知语境,其中则分别包含了文化与思维两方面的要素。
一、跨文化语用失误表现(一)语用语言失误外语学习者,其之所以容易出现语用方面的失误,通常是因未能掌握语言的使用语境,或是依照了自身母语的套用方式来盲目套用了其他语言的表达方式。
1、套用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如当中国售货员以“What do you want?”的方式问及外国顾客,则显然不符合英语习惯。
虽然,外国顾客亦能理解其所指为何意,但这确实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而正确的询问应是“What can I do for you?”2、违法了语言习惯。
如Mother:Jim,have you finished yourhomework?Jim:Yes,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从此句的语法上来看,看似没有错误,但却违背了英语的表达习惯,并且让提问者认为说话者极不耐烦,故正确的说法应是“Yes,I have,”或“No,Ihaven't,”。
3、混淆相同表达在不同语言中的语用意义。
基于不同的语境,则相同的语言亦可表达不同的含义,如当外来游客问及中国路人“Shall I take this way?”。
若路人回以“Of course,”,雖也表达着当然之意,但却隐约包含不耐烦的情绪。
(二)社交语用失误社会用语上的失误,通常是因双方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所差异而导致,且鉴于交谈双方的身份以及谈话语域的不同亦可能导致双方理解产生歧义。
《商务谈判口译中语用失误的认知语境视角研究》范文

《商务谈判口译中语用失误的认知语境视角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趋势下,商务谈判已成为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口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商务谈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口译过程中常会出现语用失误现象,这不仅可能影响谈判的进程和结果,还可能对双方的商业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从认知语境的视角研究商务谈判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对于提高口译质量和促进国际商务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语用失误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由于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导致的语言使用不当或误解。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语用失误主要表现为文化差异、语言习惯、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失误。
根据其产生原因,可将其分为语言性语用失误和非语言性语用失误两大类。
三、认知语境视角下的语用失误认知语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使用语言时所依赖的认知环境。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认知语境对语用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认知语境的视角来看,语用失误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口译员未能准确理解源语和目标语的语境差异,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误解。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实际案例,分析语用失误的类型、原因及影响。
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探讨认知语境在口译过程中的作用。
五、语用失误的类型及分析1. 文化性语用失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传达原话的意图或含义,导致双方误解。
例如,某些在一种文化中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并无相应含义或含义截然不同。
2. 语言习惯性语用失误: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把握说话者的语气、情感等非语言信息,导致翻译结果失真。
例如,某些礼貌用语在一种语言中是必要的,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则可能显得过于客套。
3. 交际策略性语用失误:由于交际策略的不同,口译员在处理谈判中的敏感话题或冲突时可能无法妥善应对,导致谈判进程受阻或双方关系紧张。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导致的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本文将以中美跨文化交际为例,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对交际的影响。
一、语言差异引发不适当的语用行为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差异引发的语用失误是最常见的。
例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由于语言差异较大,中方的谈判人员会倾向于使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意见,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更喜欢直截了当的表达。
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方谈判人员不注意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就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准确,进而影响谈判的结果。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违规现象文化差异是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中美文化差异中,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区别非常显著。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长辈或者领导时需要加上一些尊敬的称呼,但在美国文化中则较为简单,直接称呼名字即可。
如果在交际中不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就容易引起文化违规现象,进而导致交际破裂。
三、情境背景引发的不适当语用行为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情境背景的差异也很大可能导致不适当的语用行为。
例如,在中美谈判现场,使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口吻都有很大差异。
中方的谈判人员往往喜欢在谈判中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如引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一般更注重直接表达,更注重交流的内容。
如果在情境背景的差异中不适当地使用语言,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很容易发生。
重点是在交际中要注意到差异性,注意语用行为的跨文化特点,减少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行为和交际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交际约定的差异,常常会导致在交际过程中发生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语用过程中违反了某种交际规范或者导致了交际故障的一种言语行为。
本文将就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进行浅析,探讨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些失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更好开展。
一、文化背景引起的语用失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方式往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样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在中国,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通过“客气”、“礼貌”的语言表达来传递自己的尊重和友好,而在一些西方国家,过分客气和谦虚反而会被认为是虚伪和不诚实的表现。
所以,当中国人使用过分客气的语言表达时,很容易造成西方人的不适。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方面都会存在,比如对待称呼的用词、言语的严谨性、交际的直接性等。
这些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造成语用失误,而且有时会给交际双方带来尴尬和误解。
二、语言虚构引起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对所处语境的不熟悉而造成语用失误。
由于对外语习得的限制,有些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会使用错误的词语或者语法结构,这样的“语言虚构”往往会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在中文中,“对不起”是用来表示道歉的词语,但是在英文中,“sorry”并不一定用于道歉,而是可以用来表示遗憾、懊悔等。
有些人在英文交际中过度使用“sorry”,往往会被人认为是不必要的客气。
由于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不到位,在外语交际中难免会出现语法错误或者词语搭配不当的情况,这也会成为语用失误的来源。
三、非语言交际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言语交际,还包括非语言交际行为。
身体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际元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认知和运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往往会导致非语言交际的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常见的现象,它经常导致沟通中断、误解和冲突。
因此,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首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非故意的失误和故意的失误。
非故意的失误是指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的误解和沟通中断。
而故意的失误则是指通过语用手段故意制造误解和误导对方。
这两种失误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后果都是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非故意的失误最常见的情形是信仰、价值观和礼仪的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没有礼貌的行为如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和财富状况是被视为不得体的。
但在其他文化中,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随口问的,而不被视为失礼。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不经意地问出这些问题,而导致另一方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开心。
另一个常见的非故意的失误是语言体系的不同。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可能会遇到这些语义和语法的差异,并因此产生误解。
例如,俄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完全不同。
由于这种语言间的差异,人们可能会用不当的方式表达思想。
故意的失误则更加微妙,因为它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他人的意图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故意的失误可能涉及了歧视、诽谤、攻击和威胁行为。
例如,在一些国家,对同性恋者的攻击和歧视是非常普遍的。
在这些国家,如果一个同性恋者表达了自己的性取向或穿着较为“女性化”的衣服,他们可能会遭受歧视和攻击。
这种歧视和攻击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
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应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这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历史、艺术和文学来完成。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各种背景的人交流,了解其他文化的风俗习惯。
2.避免使用带有文化色彩的语言:我们应该避免使用那些具有不好的文化含义的词汇和语句。
例如,在西方国家,对非洲国家的人或居民使用一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词语是非常不得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3 中式英语成因之分析4 透过《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5 论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文化差异6 试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7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8 中美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研究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175 567 12 4810 论《喜福会》中母女关系背后的文化冲突11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12 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13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14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15 试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16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爱与恨的分析17 中英足球体育新闻中的隐喻现象探析18 数字的文化内涵及数字的翻译19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20 对约瑟夫.康拉德小说《进步前哨》中人物关系的分析21 A Brief Study on Brand Name Translation22 论基督教对信徒的影响分析23 A Tentative Comparison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Romanticism24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25 Reread Shylock from a Tragic Viewpoint26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27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28 浪漫主义天性和实用主义个性之间的冲突——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人性的矛盾29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30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手法31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in FormingWestern States Multi-culture in the U.S.32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33 英国战争史对英语习语的影响34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35 论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36 衔接理论在科技语篇英译汉中的应用37 Exploring How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38 论《佛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象征意象以及悲剧结局39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4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41 浅析《莳萝泡菜》中的意识流技巧运用42 基督教文化对《哈姆莱特》创作的影响43 创世神话与民族特性—《旧约》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44 形名组合Deep+Noun之认知研究45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Grapes of Wrath46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47 论《海狼》中拉尔森船长本性的双重性48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49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50 Beowulf: A Christianity Guided Pagan Epic51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52 A Probe into the Spiritual World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53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54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广告语的修辞特点55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56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李白诗歌中意象的英译57 论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义58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59 威廉福克纳的女性观—《喧哗与骚动》女性性格分析60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61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Wuthering Heights62 分析《永别了,武器》中Henry的硬汉形象63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64 《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65 中西神话中的创世神话66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in Wallace Stevens’ Poems67 《紫色》中“家”的解读68 Rhetoric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ors69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70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71 英语构词法对词汇习得的影响72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73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7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TVs in China and U. S.75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76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77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Oliver Twist7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79 《论语》中“孝”的英译——基于《论语》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80 旅游英语翻译方法81 An Analysis of Two Main Characters in Moby Dick82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永别了,武器》83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84 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85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86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87 英语国家国歌中爱国主义的话语建构88 试析修辞技巧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89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90 中国的乒乓球文化和美国的棒球文化的比较研究91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92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中式菜名英译(开题报告+论文)93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94 View Chinese and Western Love from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and Romeo and Juliet95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96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97 《希腊古瓮颂》中的艺术和永恒之美98 《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女性主义99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言语交际100 商标翻译分析10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02 从“鱼”浅谈中西文化差异103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104 浅谈英文原版电影与高中英语教学105 An Analysis on the Flexibility of Gulliver’s Personality106 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方法探析107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108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109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110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111 道德与归属地的一致性--《曼斯菲尔德庄园》空间维度分析112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113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114 西方人文主义的关怀与局限--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印度之行》后殖民主义解读115 A Probe into Assisting 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Texts 116 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17 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118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管理119 《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解读120 乌鸦在中西文学作品中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121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122 On English Film 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123 浅析中国时政术语的常用英译方法124 美国律师辩护中的预设125 “面子”文化与中西方为人处世观126 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127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128 女性主义的觉醒:论凯特•肖班的《觉醒》129 从合作原则违反角度分析《破产姐妹》中的幽默话语130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131 中式英语特点及发展趋势132 论苔丝悲剧的根源133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134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135 论象征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136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137 《远大前程》与《名利场》叙事技巧比较研究138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139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140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14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2143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14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5 英文电影字幕中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146 浅析《肖申克的救赎》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147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148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149 浅析目的论下宣传标语的英译失误150 试论中学英语教育中师生关系模式的构建151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152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主题分析153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委婉表达154 克里斯加德纳的成功之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评析155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156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157 从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探寻人生的真正价值15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59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160 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图景——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的威塞克斯农业社会161 浅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特色162 从《百舌鸟之死》探析美国种族冲突163 《基督山伯爵》中的复仇,复活以及宽恕164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化分析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变化及原因165 观电影《刮痧》简析中西文化价值冲突166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167 困境下的回归--从生态角度看乞力马扎罗的雪168 艾米莉•狄金森雏菊诗中的死亡观169 汉语无主句英译方法探析(开题报告+论)170 以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为个案研究如何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171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172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及其在广告中的体现173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174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175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促进法176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177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178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17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0 On the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Advertising English181 归化异化策略下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182 从文化角度分析《论语》中特殊词语的翻译——以“仁”为个例183 《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的悲剧——悲剧分析及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184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185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186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187 身体,规训与自我意识——《可以吃的女人》之福柯式解读188 从认知语境的角度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隐含意义189 On the Pursuit of Ideal Home in Cold Mountain190 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191 麦当劳的制胜之道192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性格解读193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 f the d’Urbervilles194 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195 中美电影文化营销的比较研究196 《最蓝的眼睛》的叙述声音和视角197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Little Women198 探讨《根》中黑人与美国人的根199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