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介绍

合集下载

柳永的八声甘州背诵重点

柳永的八声甘州背诵重点

柳永的八声甘州背诵重点摘要:一、柳永与《八声甘州》背景介绍1.柳永简介2.《八声甘州》的创作背景二、《八声甘州》的背诵重点1.上片描写景色的重点句子2.下片抒发情感的重点句子3.全文表现手法及修辞技巧三、背诵《八声甘州》的意义1.了解柳永的词风2.增强对宋代词人的认识3.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正文: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柔美、含蓄的风格著称。

其中,《八声甘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沉的内涵受到了后人的喜爱。

《八声甘州》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柳永因仕途失意而流连于青楼楚馆之际,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寄托愁思。

这首词分为上片和下片,上片主要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色,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在背诵《八声甘州》时,上片的重点句子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这些句子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景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苍凉。

下片的重点句子有:“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这些句子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归途的期盼。

全文表现手法及修辞技巧方面,柳永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潇潇暮雨”、“霜风”、“残照”等,通过这些景象,将词人的愁思寓于其中,使词作更具有一种悠远的意境。

同时,柳永还运用了反复、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词句更加和谐优美。

背诵《八声甘州》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柳永的词风,还能增强我们对宋代词人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宋代100位重要词人

宋代100位重要词人

宋代100位重要词人在宋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词人,他们以其出色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世人所瞩目。

本文将重点介绍宋代100位重要的词人,探索他们的创作特点和影响。

一、欧阳修(1007-1072)欧阳修是宋代文坛的巨星,才华横溢,作品精彩纷呈。

他的词作以婉约清新,贴切感人著称。

欧阳修的代表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描写了秋夜的寂静与孤寂,令人为之动容。

二、柳永(984-1053)柳永是宋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词人之一,他的词作多情调缠绵,笔调婉转动人。

《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意境深远,感人至深,被誉为柳永词的巅峰之作。

三、苏轼(1037-1101)苏轼被誉为文学巨子,他的词作以豪放洒脱著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最为著名的词作之一,词中倾诉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四、辛弃疾(1140-1207)辛弃疾是宋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作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

《青玉案·元夕》以其豪情壮志和豪放洒脱的笔墨,表达了对故国的热爱和忧愁。

五、李清照(1084-1155)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中最负盛名的一位,她以《如梦令》等词作赢得了后人赞誉。

李清照的作品充满了哀叹和无奈,通过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世间无常的领悟。

六、周邦彦(942-1017)周邦彦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清新见长。

他的代表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透过繁华背后的空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七、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抒情阳刚之风著称。

《登飞来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八、秦观(1049-1100)秦观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词作以其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才情而闻名。

《鹊桥仙·纤云弄巧》表达了对仙境人间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

九、范成大(1126-1208)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他的词作以含蓄、纯洁见长。

柳永简介及代表作

柳永简介及代表作

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风波》等。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永简介白衣卿相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生平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

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

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

词作极佳,流传甚广。

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

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轶事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将名字抹去。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是很著名的宋代词人,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987~1053),是宋代的著名词人。

柳永介绍柳永,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

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

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

柳永小时候与两个哥哥都很有才华,都考中了进士。

在乡里有柳氏三绝的美称。

但在三兄弟中,却是年幼的三变最为聪明伶俐。

据说柳永是吃乳娘奶长大的。

乳娘是个略通诗歌的女子。

她在给柳永喂奶时,常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写字。

小柳永虽然不会读,但识字不少,到了7岁,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了。

柳永小时候,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学习十分刻苦。

他家门前有一条柳叶河,河边有块大青石。

每天早晚,柳永总提着一杆大笔,蹲在大青石上提腕运劲在水面上练字,日子长了,他在纸上便能写出十分潇洒、飘逸而又沉稳的字了。

乡邻们每逢婚丧嫁娶,多有求他写对联的,人称柳联。

柳叶河边那块大青石,则被后人称为磨砺石。

柳氏三兄弟在学习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据说他们在赶考之前,连家乡素有风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没有游玩过。

只是在临进京之前,三变才提出游一次家乡山水,放松一下情绪,开阔一下眼界。

三兄弟流连于山水之间,乐不思归。

三变更是灵感勃发,思如泉涌。

他一气吟出五阙《巫山一段云》。

词的第一首写道: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天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

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大自然的美景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与旖旎。

至今,他家乡的群众仍为有柳永这样一支神笔而自豪。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

柳永望海潮原文摘要:一、柳永与《望海潮》的背景介绍1.柳永简介2.《望海潮》创作背景二、《望海潮》原文及解析1.原文内容概述2.原文详细解读三、柳永《望海潮》的艺术特色1.柳永的文学成就2.《望海潮》的艺术特点四、柳永《望海潮》的影响及意义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正文:柳永,字耆卿,南宋著名文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南宋四大书法家”。

他的诗歌、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望海潮》原文如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词中,柳永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形象地勾画出了秋天景色的美丽与萧瑟。

同时,柳永还通过寓情于景,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柳永的《望海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描绘手法和抒情技巧,还在于它所传达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后世,柳永的《望海潮》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成为了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词的典范之作。

它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综上所述,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词作,它以生动的描绘手法和深刻的抒情技巧,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柳永名词解释

柳永名词解释

柳永名词解释1. 引言柳永,全名柳溶,生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以其婉约细腻的词作著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南宋词人之一。

柳永的词作独特而且富有创意,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柳永进行全面的名词解释,介绍他的生平经历、词作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生平经历柳永于宋徽宗元丰三年(1070年)出生在江苏苏州。

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家族世代务农,家境富裕。

他的父亲柳青是一名文学爱好者,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

柳永从小勤奋好学,尤其对诗词赋曲有浓厚的兴趣。

早年的柳永曾游历南方各地,见闻颇为广博。

他曾在南京读过书,也曾在杭州、苏州等地游历。

在这些地方的旅行中,柳永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也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

柳永追随词人秦观学习,广泛涉猎古今文学,对唐代杜牧、元代陆游的诗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精通音律,善于创造优美的音韵,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动听的旋律。

3. 词作特点柳永的词作以婉约细腻而著称,他的词作在汉语词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柳永的词作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以下是柳永词作的几个主要特点:3.1 唯美主义风格柳永的词作追求唯美,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他的词作常常展现出深情、细腻、细致入微的特点,给人一种温婉如水的美感。

他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使词作充满了美的意境。

3.2 抒情主题柳永的词作多以抒情为主题,他常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欢乐或伤感。

他的词作不仅描绘了爱情的喜怒哀乐,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3 借景抒怀柳永善于通过借景抒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常常以描绘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江河湖海、山林花草等自然景观,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3.4 叙事性强柳永的词作中也存在着较强的叙事性。

他通过叙述一些故事情节或通过对某个场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增强了词作的艺术吸引力。

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典故

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典故

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典故
柳三变,原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他第一次应试是受到了打击的,但第二次应试终于中了,当时他已经50岁了。

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留恋于歌馆楼台,熟悉了很多歌妓,并且替她们作曲。

有人把他介绍给曹元宠,他却不屑一顾。

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他初次应试,及第了,但当时已经50岁的他并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到填词的地方继续做他的职位。

后来他出使还京,与伎女都染了病,宋仁宗借此将他革职了。

他第二次应试是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但是宋仁宗却将他除名了,并且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柳永是一位敢于打破束缚的词人。

被除名之后,柳永并未离开京师,而是带着几个伎女到妓馆“雅游”,以“奉旨填词”为职业。

由于他的反抗行为惹怒了宋仁宗,宋仁宗在宴会上将他写的《鹤冲天》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话作为题目,对他说:“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并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最后是那些“伎子”念他的才学和痴情,才将他安葬了。

告别诗人物介绍

告别诗人物介绍

告别诗人物介绍诗人物介绍:1.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历史上有“江流天地外”之称的著名文学家、诗人和理学家,原名苏洵,号东坡居士,字子瞻,汉族,宋代人。

苏轼擅长诗词,文章丰硕,深得文坛之声誉;而他经典的《赤壁赋》,乃其反映三国七十事件的史诗,被称为宋诗中最为著名的杰作。

他还是著名宋朝哲学家,著有《南书》《宋书》等,心存宽容、君子风范;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理学家,尤其擅长医学,著有《东坡心法》等著作,对中国医学进步有着重大贡献。

2. 柳永(881年~890年)柳永,宋代诗人,汉族,原名柳秀卿,字永孝,号京里,出生于新乡(今河南省衡东),祖籍江苏淮安。

柳永之诗及篇章力作,称得上淳朴刚健,绝不近似レ他人,素有“新风度宋诗”之称。

形式多为五言绝句,表达柔美动人;其长篇绝句,堪称怀古神态、情趣深沉之作。

柳永亦擅长诗文咏叹,其词作卓绝,如《凤翔楼引》、《泊秦淮》、《破阵子》等,均有出类拔萃之功。

3. 李煜(967年~1022年)李煜,宋代著名诗人,字令狐,封芝州忠良尉,汉族,宋朝河南沛县(今属河南省荥阳市)人,宋代婚宴文化的先驱者。

李煜的诗句生动,动情多情,被誉为“宋玉”。

李煜的诗作多抒情散文,有大量关于友情、恩情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最著名的有《清平乐》、《凤求凰》、《满庭芳》、《声声慢》、《渔家傲》等。

4. 陆游(1125年~1210年)陆游,字子夏,号众仙居士,汉族,宋朝杭州人,一名三彦,清秀有气质,精于学术,善诗文知识,与李煜等同时为宋词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词圣”。

其诗歌抒情切肤,灵性空灵,仿佛古诗今记,令人耳目一新;而陆游的散文,更是贴近社会生活,曲折婉转,传神寓意,影响深远,至今经典不衰。

主要作品有《窗下词》《木兰花慢》《鹅鹅鹅》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这个无根浪子留给我们的,只有人生飘泊不定的 无依之感。同样是游山玩水,李白通常是“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柳永则是“渐霜风凄 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不忍登高临远,望故 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永是真性情的好男儿。他的词大多是为妓女作 的,他用词来歌颂她们。柳永才高心低,他肯低下身 来看这些女子,肯用一首词博红颜一笑。他对女子的 感情非常真诚,今天来看仍很动人。千百年来,敢如 此沉沦的惟有柳永,沉沦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柳永的“多情”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离情。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赏情。 “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是孤情。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是雅情。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 隐隐两三烟树”是伤情。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是专情。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是洒脱的情。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是羁旅的情。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凄凉的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坚守的情。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是念怀的情。
后世评价
1、高浑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 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 ——郑文焯 2、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无以复加。 ——胡 寅 3、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久成。 ——李清 照 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 不减唐人高处。 ——苏轼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 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 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 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首先说登楼引 起了“春愁”,抒发孤单凄凉之感;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 中求乐,然后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 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 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 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点破:所谓的“春愁”,就是“相思”。
像柳永大多数描写羁旅行役的作品一样,本词也是借秋景抒写离 人之愁绪,但在手法上却与《雨霖铃》诸词的低回婉转不同,显得苍 凉悲壮。词的上片写作者登高临远,景物描写中融注着悲凉之感,把 大自然的浓郁秋气与内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词的下片由 写景转入抒情,生动地表现了羁旅漂泊之感,思乡之苦人子
永 ——
柳永(约987--约1053),出身 仕宦之家,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人,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 七,又称柳七。他在扩大词境、发 展慢词、丰富词作表现手法上都有 杰出贡献。青年时代在汴京游学时, 常出入于烟花柳巷,与伶工、乐伎 相往来,自恃才高但科考屡受挫折。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便由追 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从此出入名 妓花楼,大部分的词诞生在青楼之 中,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 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成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
在宋词发展上的贡献
1、音乐体制上,开创慢词。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 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 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审美情趣上,市民情调的表现。柳永从创作方向上 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 意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趣。 3、语言运用上,俗语的运用。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形 式上,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俗语,大胆流利, 清新自然。 4、表现手法上,铺叙与白描。柳永词在表现方法上创 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慢词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 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 5、题材取向上,抒情的自我化。柳永善写羁旅行役词, 比较全面地展现出人生中的追求、挫折等复杂心态。在题材 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