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人张先简介 柳永同期词人张先
中国文学史 张先

私会尼姑
老年纳妾 官妓索词
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 娱。词与柳永齐名,其词含蓄 项正,意象繁复,内在凝练, 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 擅长小令,亦作慢词。题材多 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 映封建士大夫的现实生活。一 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很有情韵。
《水调》数声持酒听, 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与上句“沙上并禽池上 暝”动静结合,用拟人 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
来 花
弄 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
影 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
自怜的人性美。
云 一个“影”字
传神地写出
破
了 “花”的情趣,
月 “花”对生活的积 来 极态度,更重要的
花 是表现出一份应该
弄 珍惜青春的美好感
情和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影
风 “风”字是贯穿整个下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送
春 表面上是问自然
春 界的春天,实际上是 去 问自己生命中的青春
几时再回来,字里行
几 间充满对生命之春的
留恋。
时
回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云 说:“‘云破月来花弄 破 影’著一‘弄’字而境
月 界全出矣。”“弄”字
片的关键词。因为“风”
不 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 定 因为“风”散浮云,月亮
才得以重现;因为“风”
, 起,残花月下始弄“影”; 人 因为“风”起,词人才猜 初 想“明日落红应满径”。
静
明
扣住“送春”, 日
是说今晚还可以看到 “花弄影”,大风之 后,明天所见到的, 惟有“落红满径”,
落 红 应
写下“一树梨花压海棠”的那位词人,曾与柳永齐名,如今鲜有人知

写下“一树梨花压海棠”的那位词人,曾与柳永齐名,如今鲜有人知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而这百种的人生也有着百种活法。
有的人活得浪漫随性,有的人活的墨守成规,而有的人活得风流潇洒。
在北宋文坛中,以风流著称的才子人们起先想到的一定是柳永,这位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于秦楼楚馆之间,为风尘中的人写下了最佳的诗词。
但是在北宋文坛上,还有这样一位能够与柳永齐名的风流词人,他就是张先。
这位似乎在历史长河中没什么名气的文人,但是他在北宋的朋友圈绝对极为豪华。
那么在北宋这个文人辈出的时代里,他到底有哪些好友呢?首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欧阳修,公元1030年,他与欧阳修为同榜进士,两人虽不相识,但是张先所写的一首《一丛花令》,在当时的汴京广为流传,成为了当时整个文人圈里竞相拜读的佳作。
欧阳修也一直想要拜会一下,这位能够写出“犹解嫁东风”,如此佳句的有才之人,可总是苦于没有机会。
两人的相识,还是张先找上门去的,欧阳修当时听闻张先来访,激动到倒穿的鞋子去迎接张先,这二人的初次见面也给文坛中留下了“倒履迎客”的佳话。
另一个他朋友圈中要提起的重要人物就是苏轼了,不过他与当时的苏轼可是忘年交。
苏轼在37岁的时候,前往杭州担任通判,这个时候张先已经是个老者了,他晚年出仕便退隐杭州。
两人在游历中相识,虽然二人年纪相差了好几个辈分,但是作为一个老者,他还是有着犹如少年一样的风趣幽默,再加上苏轼对这位老才子才情的仰慕之情,两人也成为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两人除了诗词上的切磋以外,二人之间也总是少不了一些戏谑之词。
张先本就生性风流,他的那些风流韵事写满一本子不足为多。
在他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年仅18岁的小妾,还在家中摆宴席,邀请众多好友与他同乐。
苏轼在这次的婚宴上,让张先来写一首诗来表述当时的心情,张先就附了一首简短有趣的七言诗,来表述自己自豪的心情。
随后苏轼当场贺诗一首,里面就有一句经典的“一树梨花压海棠”,谁知这首打趣诗,也尽量这句诗词名垂千古。
张先 北宋词人

张先北宋词人张先,北宋早期著名词人。
在他今存的165首词作中,涉及女性题材的词作达到了140首,这一占比是很高的,占到张先词总数量的将近八分之七。
这些词中描写的女性形象大多清新婉约。
而且,这些女性形象大多出现在张喜安的闺阁词、宴席词和送别词中。
张先词中清新婉丽的女性形象形成原因首先,张是北宋初期一位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诗人。
从唐到五代到宋初,他继承了婉约婉约的词风,又启发了苏轼等人以诗入词、题材广泛、直抒胸臆的词风。
宋神宗熙宁时期,柳永与晏殊、欧阳修都去世了,只有张先还健在,因为他高寿,活了89岁。
此时的张先又与词坛后辈苏轼等人经常唱和。
张先还用心地指导过苏轼的词作,两人亦师亦友,“一树梨花压海棠”就是苏轼对张先的戏谑之词。
张先在唐、五代词与北宋词之间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他与晏殊、欧阳修、柳永等人一起推动宋词走向兴盛,最终使宋词成为“一代文学”。
张先的词风是婉约的,描写最多的还是有关女性形象的词作。
张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描写女性形象的词作呢?亦或说张先词中清新婉丽的女性形象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两点:(一)张先生活的时代张喜安生活在北宋前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北宋城市尤其是汴梁开封的经济日益繁荣。
文人阶层的生活待遇十分优厚,雅集文酒的风气在文人阶层十分盛行。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工作之余,他们还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次文酒雅集:一次是东晋的兰亭雅集,一次就是发生在北宋年间的西园雅集。
由此也可见张先生活的那个时期,文酒雅集是很流行的。
描绘北宋著名文人士大夫聚会的画作,《西园雅集图》·水墨纸本士大夫阶层和市民阶层出于对文化娱乐的共同需求,直接推动了宋词的发展,北宋文学家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于是描写仕大夫文酒雅集的词作和反映市民生活的民间词乐就迅速地发展起来,相应的填词人也应运而生。
宋代词人张先

宋代词人张先张先词宋代的文学代表人物不胜枚举,而其当中的词人群体,更是百花齐放,张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飘逸清新的词风,令读者能顿时沉浸在那富有韵味的意境之中,让人不禁赞叹。
本文将通过资料和文学理论阐述张先的词风。
张先的人物背景张先,字太初,号夏山,夏山就是其家乡所在地的名字,属于当时的安陆府(今日湖北省安陆市)。
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祖父已经是一位文学家,此外他的堂兄李清照(著名的女词人)也常常为他赋词。
在他年轻时,曾经有过不少官场春秋的经历,但他自己并不愿过多参与这些政治上的复杂考验,因此在官场上也没有达到太高的地位。
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在文学创作上。
他相当博学,喜欢研究音乐、文学、绘画等等艺术领域,参加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派对。
张先的词理论张先在词学上也有一番独到的研究。
他提出过“以景为情,以情抒志”的说法,这便是说明他在他的词作中,以景色描写为情感表达的标志。
他不仅会以天地万物为题材,也能以亲人朋友、社会风俗为情感写作的起始点。
他的词作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豪情万丈,力图表现出浓厚的男子气概,另一种则是柔和细致,凝结着对女性的恒久怀念。
张先的作品风格张先的的词是富有思想内涵的,在形式上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他在运用押韵方面有独到的才华,漂亮地把平仄、押韵、对仗等与含义完美结合。
而且他的词语鲜活自然,情景形象生动,抒情好比泉水一般自然流畅。
他的词作往往直入人心,让人在词语的情感氛围下胸中波涛,心思万缕。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等等,张先这些篇章真真切切地表达了一个又一个人生问题,准确地传达出了一种生命情境。
总结张先不愧为宋代词坛的一位高峰,他的词作之经典、之出众,得到后来的词人们的极高赞扬与传承。
他的词风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一个楷模,而他的人物背景也确立了他的某些写作方向。
不论是在词学理论的提出,还是风格的展示上,他都是著名词作家,是具有一定时代思想特色的文化代表人物。
张先对宋词的贡献

张先对宋词的贡献陈敏摘要宋词与唐诗平分秋色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最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取得了与唐诗并重的地位。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温庭筠、韦庄、李煜、张先、柳永、苏轼、周邦彦等,然在这一链条中有一个环节往往被人所忽视,这一环节就是张先。
李清照《词论》中:“张先虽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这有失偏颇,使后人对张先也不够重视。
张先在北宋词坛的作用是积极的,他对词境有所开拓,使词逐渐雅化又未失古意,不似“豪苏腻柳”,开始创制慢词并用题序,使词从应歌转向应社。
对苏轼、周邦彦有很大影响,是北宋词发展中的一个转折关头,可谓是一大家。
关键词:张先;雅化;开拓;创新;影响Studies on Zhang Xian’s contribution tothe Ballad of Song DynastyChen Min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poetry, Song Ballad (in Chinese, ci) has won the same preeminence as Tang Poem. In the history of The Ballad, a number of great poets, such as Wen TingYun, Wei Zhuang, Li Yu, Liu Yong, Zhou Bangyan and so on, all made huge contributions to its development. But one great poet, who was an excellent push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llard, Zhang Xian was often unsatisfactorily ignored by the academic inquiry, as Li Qingzhao made a negative comment on his writing in her book of “On The Ballard”. But in fact, Zhang enlarged the vision, intellectualized the genre, and began to compose slow Ballard. This paper will conclude that Zhang, who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Su shi and Zhou Bangyan, was a great Ballard-composer who pushed the tur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ng Ballard.Keywords: Zhangxian; Elegant; Develop; Create; Affect北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吴兴人。
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北宋词人张先

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北宋词人------------张先张先,字子野,与柳永齐名,擅长写作小令。
因多以男欢女爱为题材,常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等,被人称为张三中;后又因为常常列举自己的得意之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等,世人称其为“张三影”。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天仙子》不仅是张先的代表作,也是北宋词坛的惊世名篇。
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犹如流年中的一簇火花,在伤春叹世的哀愁中透露出一缕微光。
词的上阕写出举杯消愁愁更愁的郁闷,看到春归去,人生的大好年华也在流逝,只留下迢迢往事,空添惆怅。
下阕看到水禽并眠于池边,暮色低垂,忽然一阵晚风,吹开了云层,露出了朦胧月色,此时园里的花朵也迎着月光微微摇摆,月光斑驳,花影婆娑。
风更大了,拉上重重帘幕,而世界终于安静下来了。
这样的风,明天又该是吹得落花满地了吧!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认为一个“弄”字使得这首词的意境全出,天上人间的花色月影,在瞬间拥有了灵性,令人心生对自然与人世的眷恋与爱怜。
张先的词作蕴意凝练,情感饱满,是婉约言情词的高手。
《千秋岁》便是其中翘楚: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选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数声杜鹃的鸣啼,又报告烂漫春光将要凋谢。
惜春人更想将那残花折,怎奈何雨虽轻柔风却猛烈,正赶上这梅子发青的暮春时节。
看那永丰坊的柳树,在无人的园中整日撒飞絮如飘雪。
切莫把琵琶的细弦拨动,我深深的哀怨细弦也难倾泻。
天如有情不会老,真情永不会灭绝。
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
中夜已经过去了,东方未白,尚留一弯残月。
这首小词上下阕词意贯通,表达了爱情受阻的幽怨与坚定不移的决心。
第四节令词的优秀作家张先及其他

第四节令词的优秀作家张先及其他第四节令词的优秀作家张先及其他与晏欧同时还有一批小令作家,他们都以小令为主要创作形式,共同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繁荣了北宋前期词坛,一起推出词坛上的一个小令创作繁盛期。
这批词人中以张先所创作的词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一、张先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与欧阳修同年进士。
曾任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等。
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二人常相唱和,酒席之间“往往歌子野所为之词”(《道山清话》)。
其后,又曾知渝州、虢州、安陆,人称“张安陆”。
嘉祐六年(1061)累官至都官郎中,在汴京与宋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均有往来。
致仕后优游杭州、湖州之间,放舟垂钓,吟咏自乐,与歌儿舞女为伍。
至85岁高龄尚纳一妾,苏轼赠诗说:“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今作诗》)张先是一位老寿词人,卒年89岁,葬湖州弁山多宝寺。
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诗集久佚,词集名《安陆词》,通称《张子野词》,现存一百八十多首。
张先性格疏放,生活浪漫,为人“善戏谑,有风味”。
(《东坡题跋》)他的词也有类似的特点。
《东坡题跋》卷三《题张子野诗集后》说:“子野诗笔老健,歌词乃其余波耳。
”然而,张先最终“以歌词闻于天下”(苏轼《书游垂虹亭》),“俚俗多喜传咏(张)先乐府”(《石林诗话》卷下)。
他经历了从晏、欧到柳永、苏轼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他在词的发展史上起过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慢词的发展。
从艺术上看,他的小令超过了慢词,遣词造句,精工新巧,含蓄而有韵味。
他的词比较注意于诗意的探求和美学境界的开拓。
这方面传播最广的词是《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浅谈张先词作特点与赏析

浅谈张先词作特点与赏析张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字子野。
词与柳永齐名,但在现代却没有像柳永那般受人欢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张先中过进士,也当过官,故而其词大多反映的是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也有所反映。
张先的生平与苏轼、梅尧臣等人相交,喜爱吟咏诗词。
也是老当益壮,一生安享富贵,据传他八十岁时迎娶了一名十八岁的少女。
抛开他的个人生活,我们来解读一下张先词作。
张先擅长于小令,亦作慢词。
所以他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比较喜欢的是他所作的词,清新深婉,颇有情韵。
而张先所作之词,第一大特点便是擅长于表现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
这一特点在他的词中多处可循,以他这首《减字木兰花》为例。
全词“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
只恐轻飞。
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
去似杨花尘不起。
舞彻伊州。
头上宫花颤未休。
”这首词读完,一个少年舞女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张先看来,舞女从起舞到急舞、缓舞再到舞罢,都不容他在词中有所删减,他用了三句话便将这一段完整的舞蹈记录了下来。
而作为观众,他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就好像如今的我们看杂技一般,他也为舞女捏着一把汗,于是想用空中的游丝将她拉住。
直到一曲终了,舞女停下来舞蹈,她头上的宫花仍在颤抖。
在古典诗词中专门描写舞蹈的作品并不多见,而张先在这一方面是个行家,只用了四十四个字,将舞女的整段舞蹈和观众的内心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他第二大特点则是更为显而易见。
张先有一外号,称为“张三影”。
原因便是他善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尤其是对物影的描写,以此突出景物的美感。
据考证,张先词中写影的地方多达29处,其中三句最为有名的,也是他外号中的三影。
一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二是“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归朝欢》、三是“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翦牡丹》。
此三句可谓是张先写影的巅峰,也是张先第二大特点的具体表现。
第三点则是此前说到的,张先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第一点是张先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北宋词人张先简介柳永同期词人张先
柳永同时有张先,字子野,吴兴人。
他是天圣八年(一○三○)的进士,要比柳永中进士那年(一○三四)早得四年,这样看来,他还是柳永的老前辈呢。
但是,柳永比他先死,他享盛名却在柳永之张先的词,可说完全属于柳永这一派。
他的词在当时很负盛名,有的人恭维他的同是“协之以雅”、“雅”与“俗”对,当然一般守旧的复古的先生们,还是赞成张先而鄙弃柳永了。
但是据我们现在看来,张先的词,倒远不及柳永。
张先的病,即在他要协之于“雅”的方面,所以他的词注意词藻,注意纤巧,我们
只从他一首有名的词便可以看出了;
缭墙重院,间有流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阑连空阔,飞絮无多少。
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香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门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谢池春>)
张先的别号为张三影,因为他的词有“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故人都以三影称他。
其实这几句,除了纤巧而外,倒不见有什么好处。
但是时人偏以此来称赞他,而他自己也沾沾以此自喜,这倒是很奇妙的事。
张先任何种作品,所注重的是整个的表现,不在乎微末处纤巧上用工夫,而张先的词,却刚刚与此相反。
但是张先还有些好词,他的特殊的意境,是在《柳集》中找不出来的;然而是短词,不是长调,今举如下: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翠幙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花应满径。
(<天仙子>)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
云愁雨恨空深,觉来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