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1)

合集下载

专题五_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专题五_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讨论:
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 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特征的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 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沙棘, 畜牧养殖应该注意: 牲畜量不超过草地承载 耐盐碱力较强的沙枣等植物。 量
人教版 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五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二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 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 4.整体性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系统整体性原理

(2011年陕西高考)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 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 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 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 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4、整体性原理
整体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
生产 成本
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环境
经济系统
消费 效益
政策 管 理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非生物的因素
科 学 文 化
社会习惯 法律制度等
自然系统
社会系统
主要是不同系统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思考:如何看待,部分农民前面 种林,后面砍林的现象?
整合单个生产系统,提高系统生产力。
1.物质是可循环的,分层分级利用越多,能量消耗越多,浪费越大。(× ) 2.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没有能量流动。( ) 3.图示所有植物、动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

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原理专题课件

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原理专题课件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 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恶劣气候有关。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资料分析二:石油农业
讨论: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优点:投入高,产出也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 巨大的作用。
3.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
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 原理是(
C )
B.整体性原理 D.系统学原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4.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指( A )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 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 D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 4.整体性原理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系统整体性原理
课后讨论
• 学习了生态工程的概念和生态 工程的基本原理,作为生物圈 的主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 么做,让我们的地球母亲越来 越漂亮呢?
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模式: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
人类应用 等学科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通过 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 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 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生态学和系统学
社会系统
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 农民的生活问题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理论基础:分布式 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运用:改善和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例:桑基鱼塘模式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3)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第二十页,共30页。
[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县积极发展畜禽养殖和 栽桑养蚕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该县坚持 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之路。请分析图回 答问题。
民 ⑳种树 ,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 ○21 生活 问题,如
粮食、烧柴及收入等。
第十一页,共30页。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a.含义: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 ○22 不同组分 之间的 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 ○23 改善系统功能 的目的。 b.实例: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 ○24 桑基鱼塘模式 。
第八页,共30页。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内容:生物 ⑥多样性 程度可提高系统的⑦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系统的 ⑧生产力 。 (2)实例 a.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缺少昆虫 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 ⑨食物链 而成为一片不毛之地。 b.正面:由 ⑩珊瑚虫 和某些 ⑪藻类 共生组成的珊瑚礁 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4)该生态系统为何能提高经济效益?________。 (5)根据该县地处水乡这一资源优势,请就该生态系统提出 你的一条合理化建设。________。
第二十三页,共30页。
[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 平衡原理
(2)桑、油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蚕、禽、畜 (3)粪便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 (4)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成本投入) (5)蚕沙碎屑养鱼,鱼塘塘泥肥田
生物与环
过环境承载力,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阳能开始的,例如桑等农作物;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
的是消费者,如蚕、畜、禽。
(2)与传统农业相比该系统对物质进行了多级利用, 如利用粪便等合成有机肥,减少了对化肥的使用,降低了 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3)投入减少,使物质循环 利用,使产量提高。(4)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相对复 杂,从而使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自动调节能力提高。利用 生物的种内关系或种间关系来诱杀害虫,如利用捕食关系 引入天敌,利用性引诱剂进行防治害虫等。
(3)该生态工程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猪利用,温室温度
这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
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
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生态恢复。 答案:(1)生态学和系统学 (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原理 (3)协调与平衡 环境承载力 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生态恢复
即时演练
2.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 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 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地结合 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 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4) 最 终 目 的 是 促 进 人 类 社 会 和 自 然 环 境 的 和 谐 发 展。
(5)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典例 1】 江苏某县地处水乡,畜禽养殖和栽桑养 蚕是当地农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 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 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请分析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部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名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419389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名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0190419389

解析:石油农业把农业生产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 过程和化学过程,产出较高,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投入和高污染造成了农产品污 染和环境污染问题,不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因石 油农业生产模式造成了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问 题,所以需要改进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答案:B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 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B.能防止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C.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能提高能量 利用率 D.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
答案:A
6.如图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生态农业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生 态 工 程 所 遵 循 的 基 本 原 理 有 整 体 性 、 协 调 与 平 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农作物、 苍蝇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工程 (1)原理和方法:应用 生态学 和 系统学 等学科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术手段:系统 设计 、调控和 技术组装 等。
(3)任务: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重建 , 对造成 环境污染 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4)结果:提高生态系统的 生产力 ,促进人类社会和 自然环境 的和谐发展。
效益、经济效益,这明显是整体性原理。
4.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 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提示:不但应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经济 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如图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 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 工程。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之间的关系是__捕__食_,鱼进 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_太__阳__能__。蚕所同 化能量中传递给鱼的有_0_%_。
(2)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 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 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应选择本地树种,如沙棘、山杏、刺槐、合欢等。 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力;减少过度放牧现 象;在有条件的地方,人工种植牧草。
4.整体性原理: (1)在“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整体”主要 包括_社__会__、_经__济__、__自__然___三方面。
(2)桑基鱼塘的建设主要遵循的原理是:__系__统_学__和__工__程__ _学__原__理__。
(3)你能举出系统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提示: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 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固氮菌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 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 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影响。
【总结提升】 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
1.传统经济: (1)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 (2)特点: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 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生态经济: (1)方式: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体系, 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公开课】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公开课】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
----考虑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3、协调与平衡原理
----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以 及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协调发展
4、整体性原理 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成的巨大系统
生产
消费
成本
效益
经济系统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非生物的因素
自然系统政策 科来自管学理


社会系统
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农民的生活问题
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 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 废弃物的资源化,
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 是生态工程。
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 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 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同的 生物占据了不同的时间位、空间位和资源位,因 而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
3、协调与平衡原理
由于周边城市、工业和 农田的排水中氮、磷的 浓度较高,使太湖水体 中的水葫芦和藻类疯长
----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450n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 草的地区,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 “杨家将”因为不适应长成了“小老头”,防护林 变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试分析下列事件可用何种生态工程原理来解释:
• 1.畜牧养殖应注意牲畜量不超过草地承载量 协调与平衡原理
• 2.使用堆肥和沤肥法实现生态农业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3.广东大量引种木麻黄作为行道树,一年一种叫 吹绵介壳虫的害虫使木麻黄遭受严重破坏,后来 从国外引进澳洲瓢虫,已持续发挥了控制害虫的 作用。 物种多样性原理

高中生物课件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课件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目录 退出
课堂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
目录 退出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活动与探究 1.导致 1998 年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有哪些 ?应采取哪些措施 ? 提示:根本原因 :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 ,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 ; 直接原因 :1998 年的罕见降雨。 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 ,结合工程措施 ,提高森林覆盖率 ;“退耕还湖” 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 提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没有考虑生态 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目录 退出
预习导引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工程的建设目的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 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环境污染 ,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 :生态工程是一类 少消耗 、多效益、可持续的工 程体系。
3.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 “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 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 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 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 生态工程 。
目录 退出
(1)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句话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 ,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 ,就能够进行回 收和循环利用 ,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 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 ,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 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2)改进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 ,在我国 ,人多地少,应该大 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 :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适量 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多施有机肥 ,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 的利用效率 ,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 ,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 , 等等。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 ;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对 环境的污染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