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oDa_GIS的山东省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时空分异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了解和分析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探索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人口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等。

通过对山东省人口总量、人口密度、人口年龄结构等指标的研究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人口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影响山东省人口分布的因素,旨在为山东省人口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建议。

【字数:223】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GIS技术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深入探讨山东省人口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山东省人口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山东省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了解山东省各地区人口数量、密度、分布情况,为制定人口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影响山东省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影响程度,揭示人口分布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为深化人口管理和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研究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未来山东省人口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山东省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合理流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研究意义人口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人口分布又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

山东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总量庞大,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对该省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研究

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占据了其经济的重要地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农村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与此农村地区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

有必要对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和特点,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评判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为了深入了解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影响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键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调查了解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整体水平和分布情况,揭示目前农民收入水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2.分析各种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程度,探讨不同因素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3.研究政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机制,探讨政策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和局限性;4.借助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对有关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研究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并引致有效需求不足、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权公平等不良后果。

人们在分配起点环节所享有的机会均等成为城乡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然而,目前城乡居民所面对的机会却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拥有生产要素和资源程度的差异、户籍制度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等三个方面。

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如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平衡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均等,取消户籍制度、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别,使人们在进入分配过程之前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尽量均等,并实现无障碍的自由流动,从而扭转城乡居民收入拉大的趋势,建设和谐山东。

关键词:收入差距;机会均等;生产要素;户籍制度;社会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山东省经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由温饱型转向小康型。

然而,山东省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并由此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引起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正确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务之急。

从分配起点的机会均等视角出发,把握问题根源,寻求合理调整城乡收入分配的方法,对建设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山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不良影响(一)城乡收入差距情况1.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简单的指标。

表1和图1给出2000年至2009年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并计算出各年份城乡收入比率,以描述近年来山东省城乡分配差距的变动过程。

表1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收入比20006490.0 2659.2 2.4420017101.1 2804.5 2.5320027614.4 2947.7 2.5820038399.9 3150.5 2.6720049437.8 3507.4 2.69200510744.8 3930.6 2.73200612192.2 4368.3 2.79200714264.7 4985.3 2.86200816305.0 5641.0 2.89200917811.0 6119.0 2.91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山东统计年鉴》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山东统计信息网,。

基于GeoDa的山东省市域居民收入时空差异的实证分析

基于GeoDa的山东省市域居民收入时空差异的实证分析
n =1 7 。
表 l 山东 省 居 民人 均 收 入 年 度 增 长 绝 对 值 和 增 长 率 年份 城镇居 民人均 增长率 增 长 农村居 民 增长率 增长 可支配收入 绝对值 人均 纯收入 绝对值
1 9 9 5
l 9 96

数据来源 、研究单元与研 究方法
I  ̄ i s t r i r t e c a n a my l区域 经 济
基于Ge o D a 的 山东省市域居 民收 入时空差异的实证分析
李 秀 敏 王 希 杰 滨 州 医 学 院 卫生 管 理 学 院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3
摘要 : 山 东省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几 年 来 不 断 扩 大 , 这 对 于经 济 发展 和 社 会 和 谐 稳 定 具 有 不 利 影 响 。论 文 利 用 传 统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和 探 索 性 空 间 数据 分析 ( E S D A ) 方法, 在E V I E W S 和G e o D A 等 软 件 的 支持 下 , 从 时 间 、 空 间 两 方 面 深 入 分析 1 9 9 5 年 以 来 山 东省 居 民 收 入 的 时 空 差 异 及 其 演 变原 因 , 椎 论 居 民收 入 的 影 响 因素 , 预 测 未 来 四年 的 居 民人 均 收 入 , 据此提 出 相 应 的 对 策和 措 施 , 为 制 定宏 观 经 济 政 策 、 调 整 区域 居 民 收 入 结 构提 供 科 技 支 撑 , 为缩 小 贫 富 差 距 , 实 现 居 民 收 入 倍 增 的 目标 提 供 建 议 。 关键词 : 居 民收 入 ; 时 空 差 异 ;E S D A ; 山 东省
1 9 9 5 年 以来 山东省居 民人均 收入的时 空变化进行 研究 。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山东省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山东省人口不断增长,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深入研究山东省人口的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指导相关政策制定和提升人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GIS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利用GIS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和分析人口数据,揭示人口分布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基于GIS技术,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口增长趋势的分析,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山东省人口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人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和动力,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

山东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之一,人口数量庞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给予了诸多不利影响。

对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利于把握山东省人口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地区的人口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还可以为其他人口大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人口地理学领域的研究视野,为地理信息系统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探究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我们通过收集各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等指标的计算和地理可视化展示,从而揭示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时空规律。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GIS的山东省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分布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

作为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山东省的人口分布格局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将基于GIS技术,对山东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人口分布格局的因素。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使用的人口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局2019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

在数据处理方面,首先对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出有效数据,然后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将数据进行分类并统计出每个区域的人口数量。

二、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分析1.人口数量分布根据山东省普查数据,山东省的总人口数量为10086.36万人。

从人口数量分布情况来看,济南市和青岛市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数量分别为766.91万人和927.40万人,占到了总人口数量的34.70%。

考虑到山东省各地区土地面积大小差异较大,人口密度反映了各地区实际的人口分布情况。

从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来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为潍坊市潍城区,为每平方公里26090人。

而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为青岛市胶南市,为每平方公里377人。

其中,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多集中于济南市、青岛市和烟台市等城市中心区域。

3.人口增长趋势从人口增长趋势角度分析,山东省的总人口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其是自2015年以来,山东省的人口数量增速明显加快。

从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来看,济南、青岛和烟台等城市的人口增长幅度较大。

三、影响人口分布格局的因素1.经济因素山东省地处国家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优势。

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会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较为发达的经济区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居,如济南、青岛和烟台等城市。

2.人口流动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更加频繁。

旅游、就业和教育等因素都会影响人口流动情况,从而影响人口分布格局。

像青岛等滨海城市,受到旅游业和海洋产业的带动,人口规模增长迅速。

同时,城乡间的人口流动也是影响人口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山东省县域经济时空分异演化特征研究

山东省县域经济时空分异演化特征研究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of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ounty Economic Difference in
Shandong Province
作者: 王慧[1];孙晋芳[1];余静[1]
作者机构: [1]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出版物刊名: 地域研究与开发
页码: 16-2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演化;库兹涅茨比率;空间自相关;山东省
摘要:借助GeoDA软件,运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库兹涅茨比率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05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着手,对山东省1995--2012年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格局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发现:时间序列上山东县域经济绝对差异显著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上升,极化现象显著;从空间格局来看,山东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呈现“大异质,小均质”的空间经济格局,东部县域发达而西部县域相对落后,县域间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由增强到减弱的趋势,县城经济发展遵循“积累循环”法则,空间自相关集聚模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山东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山东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山东省人口素质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研究董海涛【期刊名称】《德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6【摘要】This text sets out from connotation and basic theory of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makes use of the method of primary constituent analysis, reveals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human re- sources and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formed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to evaluate to synthesize beacon reflection system on this foundation, make it can more overall reflection the quality of human re- sources in Shandong of present condition, be advantageous to from thebig aspect submission thus our country the quality of human resources raise further of effective measure. With the clustering of the law on Shandong various regions of the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categories, the geographical element analysis of space to the drawing of software built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Clearly reflects the population quality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从人口素质的涵义及基本理论出发,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揭示影响山东地区人口素质及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口素质评价综合指标反映体系,使其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山东地区人口素质的现状,从而从大的方面提出有利于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的有效措施.最后还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山东各地区人口素质分类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 各市辖区 ,31 个县级市和 60 个县 。 2.2.2
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主要来源于 1998~2007 年的山东省统计年鉴 , 主要包括山东省各县级行政单元 10 年的农村人口数和农民 人均纯收入 , 在 excel 中建立属性数据库 , 并通过 GIS 软件实 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 由于从 1997~2006 年 10 年 间山东省曾有一些县级行政区划的调整 , 因此对部分县 ( 市 、
其中 ,n 是空间单元的数量 ,xi 表 示 第 i 个 空 间 单 元 的 所
軃 为所有空间单元所要研究的属性值的均 要研究的属性值 , x
值 ,wij 是空间单元 i 和 j 的相邻权重 , 可以基于空间拓扑关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571119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BZZ015 );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资助课题 (2006BAB15803 )
全省的平均水平来看 , 山东农民人均收入是不断增长的 , 而 且近 3 年的涨幅明显提高 , 都超过 10% 。 山东省各县域农民 人均纯收入也是不断提高的, 尤其是最小值的增长幅度较 大 。 1997 年 , 山东县域中滨州沾化县农民人均收入仅为 1628 元 , 而 2006 年的收入最低的菏泽鄄城县达到了 3403 元 , 最 小值涨幅达到 109%。 从历年的变异系数来看 , 可以分为两个 阶 段 , 第 一 个 阶 段 是 从 1997~2001 年 , 各 县 域 农 民 人 均 纯 收 入的变异系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 , 说明同期各县域间农民 收入水平差异有减少的趋势 , 但是从 2001 年以后 , 变异系数 又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 说明同期内县域间农民收入水平的差 异又有所增大 。
2 2.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研究区域 山 东 省 位 于 中 国 东 部 沿 海 ,地 处 渤 海 湾 南 侧 ,是 中 国 经
济 较 为 发 达 的 省 份 之 一 ,也 是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最 快 、最 具 活 力 的的省区之一 , 但同时也是典型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的省区 。 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上 , 不同区域的农民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
88
统计与决策 2009 年第 4 期 ( 总第 280 期 )
统 计 观 察
或空间距离建立 ,S0 是所有 wij 的总和 。 区 ) 的数据做如下调整 :(1 ) 对于没有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统计 资料的地区 , 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 这类地区主要有青岛市 的市南区 、 市北区 、 四方区和李沧区以及济宁市的市中区 , 这 些都是经济发达的市辖区 , 没有农村人口及收入水平的相关 统计资料 。 (2 ) 对于有些县区某个别年份资料出现缺失的情 况 , 采用回归拟合的方法来完善数据数据系列 。 这些地区有 枣庄市薛城区 、 聊城市东昌府区 。 (3 ) 对于近年来新设立的行 政单元 , 采取两种方法处理 , 对于撤县设区的 , 如济南市长清 (3 )
得了较为理想效果 。 本文尝试借助于 GIS 支持 , 利用空间自 相关分析 、 重心迁移分析 、 表面分析等空间数据挖掘方法 , 对
间自相关指标来测度 。 由于空间自相关性分为全局自相关和 局部自相关 , 因此相应的指标也分为全局指标和局部指标 。 全局指标用于探测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 , 使用单一的值 来反映该区域的自相关程度 ; 局部指标计算每一个空间单元 与邻近单元某一属性的相关程度 [6]。 空间自相关的测度指标 有 很 多 , 通 常 以 Moran ’s I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 它 分 为 Global
[3]
X=Σpixi/Σpi,Y=Σwiyi/Σpi
i = 1 i = 1 i = 1 i = 1
(1 )
其中 ,n 为研究对象总数 ,xi 和 yi 为第 i 个对 象 的 空 间 坐 标值 ,pi 为第 i 个研究对象的属性值 , 本研究中为某县域农民 人均纯收入 。
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性被称为地理学第一定律 [5]。 它主要通过空
统 计 观 察
基于 GeoDa-GIS 的山东省农民 人均收入水平时空分异研究
郭平波 ,赵 华
( 江西理工大学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 江西 赣州 341000 )

要 : 在 GIS 的 支 持 下 , 文 章 运 用 重 心 迁 移 、 空 间 自 相 关 以 及 表 面 分 析 等 数 据 挖 掘 方 法 对
1997~2006 年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
最小值 最大值 变异系数 全省均值
单位 : 元 / 人 增长率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628 1759 1830 1909 1970 2098 2018 2565 3016 3403
3 3.1 3.1.1
结果分析
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变化 时间变化 山东省农村人均纯收入 10 年来的变化如表 1 所示 。 从
i 和其周边县域的农民人均收入都较低, 属于低值聚集区
(LL ); 若 Ii 显著为负且 Zi 大于 0 , 则表明县域 i 的农民收入远 高于其周边县域 , 属于高低聚集 (HL ); 若 Ii 显 著 为 负 且 Zi 小 于 0 , 则表明县域 i 的农民收入远低于其周边县域 , 属于低高 聚集 (LH )。
Moran ’s I 和 Local Moran ’s Ii 两 种 , 其 公 式 和 含 义 如 下
[7,8,9,10]
: (1 )Global Moran ’s I
n n ij i j
1 1.1
研究方法
重心迁移分析 重心即加权平均中心 , 是指研究区域内某一时刻某一属
I= n S0
i = 1j = 1 n
表 1 年份
1.3
表面分析 借助于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 , 提取各县与单元的中心坐
标 ,将 面 状 区 域 收 入 年 均 递 增 情 况 进 行 空 间 插 值 ,生 成 表 面 模 型 ,对 比 分 析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化情况 。
3000 元之间 , 这类县域有 71 个 , 占研究对象总数的 53%。 从 1997~2001 年 , 虽 有 所 增 长 , 但 是 高 低 值 之 间 差 异 拉 大 的 趋
势并不明显 。 从 2001~2006 年 , 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 且高值县域与低值县域之间的差距明显增大 , 说明县域农民
Ii=zi∑wijzj
区 , 作 为 独 立 单 元 处 理 ; 对 于 新 成 立 的 行 政 单 元 , 如 2004 年 日照市岚山区成立 , 基本是在原先东港区的基础上划分出来 的 , 以农村人口数量作为权重 , 对 2004 、2005 、2006 两年 的 东 港区和岚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加权平均 , 将两区作为一 个行政单元进行处理 。 经过以上处理 , 共有 135 个县 ( 市 、 区 ) 参与数据分析 。
9.86% 7.01% 3.94% 4.30% 5.46% 5.33% 6.65% 11.33% 12.06% 11.14%
2.2 2.2.1
数据来源和处理 空间数据 在 ArcGIS 环境下 , 完成山东省行政区 划 图 的 坐 标 配 准
和数字化工作 , 并建立好拓扑关系 。 由于下面空间自相关计 算过程中权重的确定以距离的计算为基础 , 所以这里采用等 距离方位投影 。 2006 年山东省共有县级行政区划 140 , 包括
其加权平均中心的结果进行比较 , 以此直观地表现研究对象

引言
目前伴随着 GIS 的成熟和发展 , 较为流行的时空数据挖
的区域差异程度 [4], 为区域人口发展政策 、 区域经济规划等提 供依据和支持 。 其 . 重心 (X ,Y) 计算公式如下 :
n n n n
掘方法是将时间信息嵌入到空间数据库中 , 从而将部分空间 数据挖掘方法扩展到数据挖掘中 [1,2]。 数据 挖 掘 方 法 有 许 多 ,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就是将为常用的一种 。 它以空间关联测 度为核心, 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格局的描述与可视 化 ,发 现 空 间 集 聚 和 空 间 异 常 ,解 释 研 究 对 象 之 间 的 空 间 相 互作用机制 。 目前该方法已在许多研究领域得以应用 , 都取
n n ij
Moran ’s I 的取值范围介于 -1~1 之间 。 在给定显著性水
平 下 , 若 Moran ’s I 显 著 为 正 , 则 表 明 农 民 人 均 收 入 较 高 ( 较 低 ) 的县域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 , 其值越大 , 则说明空间聚集 程度越明显 。 反之 , 若指标值显著为负 , 则表明农民人均收入 水 平 较 高 的 县 域 和 较 低 的 县 域 聚 集 在 一 起 ,其 值 越 小 ,空 间 差异越大 。 (2 )Local Moran ’s Ii
选取 1997 、2001 、2006 年三个特征年份 , 将各 年 的 县 域 农 民 人 均 收 入 按 从 小 到 大 排 列 , 生 成 三 年 的 位 序 图 ( 图 1 ), 横轴表示县域位序 , 从低到高排列 , 纵轴表示收入水平 。 从图 中可以看出 ,1997 年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多集中在 2000~
軃 )(x -x 軃) ΣΣw (x -x
(2 )
軃 )2 Σ(xi-x
j
性值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 。 它是通过赋予空间对 象 几 何 坐 标 的 不 同 权 重 ,将 空 间 对 象 (区 域)的 其 他 属 性 如 人 口 、 土地利用类型 、 经济发展指标 ( 如 GDP 等 ) 加以考虑 , 并 对
1997~2006 年 山 东 省 县 域 农 民 人 均 收 入 水 平 的 时 空 变 化 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