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支出的相关数据表
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及教育支出状况分析

1.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异较 大,东部省市的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远远高于中部和 西部地区。从家庭收入结构上看,我国家庭纯收入的结 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纯 收入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家庭经营纯 收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低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庭的支出压力及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的可能性等均是
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家庭收入基本情况 农村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从
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 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生产性、非生产 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部分收入。
表 1 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 然存在着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浙江省农户家庭人均 纯收入是湖北省的 2.1 倍,是甘肃省的 3.2 倍;从农村 家庭收入结构上看,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两 部分占家庭纯收入的绝大比重,农村家庭纯收入的结 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西部地区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家
出负担率之和过高、负担过重等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关键词] 家庭收入;家庭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教育支出负担率
近年来,中国农村家庭收入增幅下降,收入结构也 庭纯收入的比重大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工资性收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育支出方面,义务教育阶段收 入占家庭纯收入的比重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最
题,改革现今简单划一的教育收费标准。同样的学费 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意义不同,可在全面取消义 务阶段学费的基础上,考虑根据学生家庭收入的不同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5.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05.333- 372.
[2]李福华.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下的几对关系.高 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 (2):21- 29.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
人均纯收入是指每个农村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直接与这些经济活动有关的费用后所得到的净收入。
它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经济活动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积累情况。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将农村居民从各种收入来源(如农业、养殖业、副业和转移收入等)获得的总收入减去直接与这些经济活动相关的费用,如种子、化肥、养殖费用和劳动力支出等。
这样计算得到的净收入即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了解中国历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变化。
这对于制定合理的农村发展政策和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村居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描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关键年份的数据在以下列举的几个关键年份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引人注目:年份1]:[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年份2]:[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年份3]:[对应年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
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出现 [增长/下降] 的趋势。
其原因可能是 [相关原因]。
变化趋势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解释:政策引导: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现代化推进、农民技能培训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乡差距缩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分析

表 1 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 出
2 1 确 定 各 项 因素 指 标 .
设定农村居 民人均纯 收入 为参考数 列 ‰( ) 选 定农村 t, 居 民消费支 出的相 关因素指标为 比较数列 , 即食 品类 支出
最大值和最小值分 别为 :
A…
=
0. 1 6 7 4
△… =0
() 衣着类支 出 () 居住类支 出 托() 家庭设备 、 品及 t, : t , t, 用 服务类支 出 札() 医疗保健类支 出 ( ) 交通 和通信类 支 t, t,
专家邓聚龙教 授于 1 8 9 2年创立 的 ,现在 已经广 泛应 用 于经
据相对于其平 均数 的倍数 数列 , 即均值 化数 列。一般 说来 , 均值化方法 比较适合于没有 明显升 降趋势现象 的数据处理 。
1 2 计 算关联系数 .
设经过数据处理后 的参考数 列为 { ( )} ‰ 1 , t ={ ( )
() 1
然后 , 通过公式 ( ) 2 计算第 k 比较数列 与参考数列在 t 个
{ 1 , 2 , , () ( ‰( ) ‰( ) … n } k=12 … , ) 灰色 关联 分析 的 ,, P ,
主要步骤如下 : 1 1 原始数据初始化 .
式中 : P为分辨系数 , 是用来提高关联系数之 间差 异的显著性
表 2 数 据 无 量 纲 化 处 理 结 果
取分 辨率 P= . , 0 5 代入公式 2计算关联系数 。
㈩ 鲁 =
0 +0. ×0. 46 5 71
△ t 0 5× . 16 0 )+ . 0 74 (
0. 57 3 3
() .5 3 t +0 3 7
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庞浩)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2.7 设销售收入X 为解释变量,销售成本Y 为被解释变量。
现已根据某百货公司某年12个月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以下数据:(单位:万元) 2()425053.73tX X -=∑ 647.88X =2()262855.25t Y Y -=∑ 549.8Y =()()334229.09ttX X Y Y --=∑(1) 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作出解释。
(2) 计算可决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3) 对2β进行显著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
(4) 假定下年1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其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练习题2.7参考解答: (1)建立回归模型: ii iu X Y ++=21ββ 用OLS法估计参数:222()()334229.09ˆ0.7863()425053.73i i i i i iX X Y Y x y X X x β--====-∑∑∑∑12ˆˆ549.80.7863647.8866.2872Y X ββ=-=-⨯=估计结果为: ˆ66.28720.7863iiY X =+说明该百货公司销售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说来销售成本将增加0.7863元。
(2)计算可决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可决系数为:22222222222ˆˆˆ()0.7863425053.73262796.990.999778262855.25262855.25i i iiiiy x x R y yyββ===⨯===∑∑∑∑∑∑由 2221i ie r y=-∑∑ 可得 222(1)ii e R y =-∑∑222(1)(10.999778)262855.2558.3539ii eR y =-=-⨯=∑∑ 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ˆ 2.4157σ===(3) 对2β进行显著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222^^22ˆˆ~(2)ˆˆ()()t t n SE SE βββββ-==-^22.4157ˆ()0.0037651.9614SE β====*2^2ˆ0.7863212.51350.0037ˆ()tSE ββ===查表得 0.05α=时,0.025(122) 2.228t-=<*212.5135t=表明2β显著不为0,销售收入对销售成本有显著影响.(4) 假定下年1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其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最近十年中国及四川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表格和图形)

22368
7895
近十年四川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变化情况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9.最近十年中国及四川省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表格和图
全国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农村可支配收入 (元)
四川
2003
8472
2622
2003
2004
9422
2936
2004
2005
10493
3255
20052006117源自935872006
2007
13786
4140
2007
2008
15781
4761
2008
2009
17175
5153
2009
2010
19109
5919
2010
2011
21810
6977
2011
2012
24565
7917
2012
2013
26955
8896
2013
近十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变化情况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入(元)
农村可支配收入 (元)
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表格和图形)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元)
7042
2230
7710
2580
8386
2803
9350
3013
11098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顶配

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顶配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顶配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第⼆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表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均寿命(Y)、按购买⼒平价计算的⼈均GDP(X1)、成⼈识字率(X2)、⼀岁⼉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1)分别分析各国⼈均寿命与⼈均GDP、成⼈识字率、⼀岁⼉童疫苗接种率的数量关系。
(2)对所建⽴的回归模型进⾏检验。
【练习题参考解答】(1)分别设定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国⼈均寿命与⼈均 GDP、成⼈识字率、⼀岁⼉童疫苗接种率的数量关系:1)⼈均寿命与⼈均 GDP 关系Y i 1 2 X1i u i估计检验结果:2)⼈均寿命与成⼈识字率关系3)⼈均寿命与⼀岁⼉童疫苗接种率关系(2)对所建⽴的多个回归模型进⾏检验由⼈均 GDP、成⼈识字率、⼀岁⼉童疫苗接种率分别对⼈均寿命回归结果的参数 t 检验值均明确⼤于其临界值,⽽且从对应的P 值看,均⼩于 ,所以⼈均 GDP、成⼈识字率、⼀岁⼉童疫苗接种率分别对⼈均寿命都有显着影响.(3)分析对⽐各个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均寿命与⼈均 GDP 回归的可决系数为⼈均寿命与成⼈识字率回归的可决系数为⼈均寿命与⼀岁⼉童疫苗接种率的可决系数为相对说来,⼈均寿命由成⼈识字率作出解释的⽐重更⼤⼀些为了研究浙江省财政预算收⼊与全省⽣产总值的关系,由浙江省统计年鉴得到以下数据:的显着性,⽤规范的形式写出估计检验结果,并解释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2)如果 2011 年,全省⽣产总值为 32000 亿元,⽐上年增长 %,利⽤计量经济模型对浙江省 2011 年的财政预算收⼊做出点预测和区间预测(3)建⽴浙江省财政预算收⼊对数与全省⽣产总值对数的计量经济模型,. 估计模型的参数,检验模型的显着性,并解释所估计参数的经济意义【练习题参考解答】建议学⽣独⽴完成由12对观测值估计得消费函数为:(1)消费⽀出C的点预测值;(2)在95%的置信概率下消费⽀出C平均值的预测区间。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计量分析

第1章前言根据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的理论观点,本文旨在通过2010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的分析。
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收集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得到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为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
最后,对所得结果作出经济意义分析。
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
农村人均纯收入除从事农业经营的收入外,还包括从事其他产业的经营收入以及工资性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等。
我们将其收入全部包含在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内。
即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为农村居民家庭总纯收入减去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后的其他收入总额。
随着时代发展,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能力逐渐增强。
农村居民不再只依靠农业经营收入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而越来越重视除农业经营以外的其它经济收入方式。
同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受农村居民其它来源人均收入的影响比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更大。
即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水平越高;反之,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第2章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建模本文选取了中国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均纯收入、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这2个因素进行分析。
(表一)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支出与纯收入2.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为了研究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均收入、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建立下述的模型:Y=C+β1X1+β2X2+u其中:Y: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X1: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X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βi:为待定参数u:为随机扰动项C:为常数项2.2 模型求解和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分别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并针对其中的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进行统计检验,最后进行修正再来估计参数。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分析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分析[摘要]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已进入消费加速,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化,不仅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提升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优化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庭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ABSTRACTThe Engel coefficient and the family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is are important indexs that tomeasure the level of people's life,since youthe reform and openning-up policy was published ,China's economic’s development rapid quickly,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rapidly too,significan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residents' consumption structurein in China.The Engel Coefficient decreased gradually,consumer demand for economy unceasing enhancement.At present, China has entered the accelerated transformation of consumption,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to a higher level,not only promoted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but also improve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This paper discus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ning-up policy changes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esidents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The per capita income of a family Disposable Income Engel Coeffici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一、引言中国近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成绩有目共睹,不容置疑,但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也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