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嘱查对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汇总

2010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汇总一、制度落实:两病区有较完善的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并落实较好。
科内质控分工明确。
月质量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措施且按时上交护理部。
二、病房管理与基础护理:工作区域医疗护理用品摆放整齐、清洁。
抽查两例术后病人,臀部、会阴部清洁,局部皮肤完好,持续导尿管通畅,管道固定正确,管壁清洁。
新生儿病室患儿口、眼、脐护理及生活护理到位,患儿全身皮肤清洁干爽,无红臀。
三、急救药械管理:两病区急救药械管理规范,完好率100%。
四、整体护理、健康宣教:落实较好,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较高。
五、继续教育:科内业务学习有计划并每月两次认真落实,资料齐全、记录认真,并对学习内容有考核。
六、院感:无菌物品管理规范。
一次性医疗废物按规范回收。
七、护理文书:护理文书质量整体水平有很大的进步,书写客观、真实、准确。
为医疗诊断提供很好信息。
八、检查中存在问题:儿科:90.51、抽考一名护士静脉输液不规范,未严格按静脉输液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扣1分2、抽查两名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及职责知晓不熟练。
扣1分3、床单位摆放不规范。
(枕头口对门)扣0.5分4、健康宣教不到位,个别患者不知道管床医护人员姓名。
扣1分5、部分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本记录不规范。
(格式不对)扣0.5分6、急救柜不清洁。
扣1分7、氧气湿化瓶不干燥。
扣2分8、近期紫外线灯管消毒无累计时间。
扣0.5分9、输液卡签字不规范(字迹潦草)或无配药人签字。
扣1分10、入院时护理记录单无饮食指导,出院时无出院指导或指导过于简单(不适随诊)。
扣1分11、医嘱与护理记录不符3:30 Pm上光疗,而护理单3 Pm已上,且未记录停光疗时间。
医嘱10:30Am鲁米那30mg静推,护士执行时间为10 Am。
扣1分新生儿室:95分1、氧气湿化瓶不干燥。
扣2分2、空气消毒机未编号。
扣1分3、输液患儿未挂输液卡。
(无一式两份)扣2分。
妇产科:91.5分1、抽查两名护理人员对职责及制度回答不全面。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医嘱查对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医嘱查对
一、引言
在医疗服务中,医嘱查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医嘱内容执行,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治疗。
本文将详细记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过程中医嘱查对的情况,以便于后续总结和改进。
二、医嘱查对记录
下面是本月医嘱查对记录表:
日期医嘱执行情况问题反馈与解决情况
2022-01-01 正确执行无
2022-01-02 错误执行及时发现并更正
2022-01-03 正确执行无
2022-01-04 正确执行无
2022-01-05 未执行原因:患者病情变化,医嘱已停用
2022-01-06 正确执行无
三、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从以上记录中可以看出,在医嘱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错漏医嘱的
情况比较突出。
为了提高医嘱的查对准确率,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加强
护士的医学知识培训,提高医嘱解读能力; 2. 强化医嘱查对流程,确保每一道医
嘱都得到仔细核对; 3. 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细心程度,保证医嘱执行的全程准确性; 4. 定期进行医嘱查对的内部培训与交流,共同总结经验。
四、总结与展望
医嘱查对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
记录了医嘱查对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医嘱查对的准确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本月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医嘱查对,希望相关改进措施能够得到
有效执行,提升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检查记录为了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优质、安全的护理,我们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
以下是最近一次护理质量检查的详细记录。
一、检查目的本次检查旨在全面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安全性。
二、检查内容1、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包括护理人员的资质、培训情况、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等。
2、护理操作规范检查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是否符合规范,如静脉输液、导尿、换药等。
3、护理文书记录查看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包括体温单、护理记录单、医嘱执行记录等。
4、病房管理评估病房的环境整洁度、物品摆放是否整齐、消毒隔离措施是否到位等。
5、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三、检查方法1、现场观察检查人员深入病房,实地观察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2、查阅资料仔细查阅护理文书、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
3、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直接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四、检查结果1、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大部分护理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知识,但仍有少数人员在某些疾病的护理要点上掌握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
2、护理操作规范总体情况良好,但在个别操作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消毒范围不够、操作手法不够熟练等。
3、护理文书记录部分护理记录存在书写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的情况,影响了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4、病房管理病房环境整洁度较好,但部分病房物品摆放不够整齐,存在安全隐患。
消毒隔离措施基本落实,但仍需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消毒管理。
5、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 85%,主要反映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沟通不够主动、服务不够细致等。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护理人员培训不足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
2、工作流程不够优化一些护理操作流程繁琐,导致护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
2020内科护理质量数据分析总结(精心制作)

护士长督查 力度不够
科室止血带 数量不足
医疗垃圾分类 管理不到位
消毒隔离整改措施
加强低年资护士 院感知识培训
医疗垃圾分类 规范管理
增加止血带数量或 领取一次性止血带
护士长加强督 导力度
护理敏感指标分析
24小时平均护理实数
24小时平均护理时数
260
250
14.7
13
13
240
12
230
9.7
14.4
患者总人日数
714 474 437 436 445 510 467 498 378 404 525 476
身体约束率
13% 10% 16% 26% 26% 25% 22% 16.2% 15.6% 27% 35.8% 22.3%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开展中医护理实用技术
一 艾条灸
二 穴位贴敷
三 穴位涂擦
四 中药灌肠
11月份 1162 1072 92.2%
12月份 810 72990. Nhomakorabea%92.5% 92.0% 91.5% 91.0% 90.5% 90.0% 89.5% 89.0% 88.5%
由上图可见病房管理工作10月份达标率最 高,为92.7%,12月份最低为90%。
病房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300
250 200
深入病房向病人 及家属讲解室内 通风的重要性, 保持室内的空气 清新
分级护理达检率查检表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检查总人数 完全达标 完全达标率
分级护理质量达标率
9月份 649 573 88.3%
10月份 1089 974 89.4%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的查对制度护理查对制度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医疗质量的高低以及医院的形象。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医院护理部根据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内容,制定了护理查对制度,要求临床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1. 执行医嘱须严格三查、七对”,做到班班查对。
2. 医嘱处理、打印、执行前后,医嘱班护士和执行护士认真查对,若有疑问必须核实后再执行。
3. 医嘱班护士每天上午上班后,检查前一日医嘱未执行”项,查对是否有未执行的医嘱。
4. 医嘱班护士每天上午查对前一日夜班所出现的新医嘱及费用录入情况。
5. 责任护士和责任组长(或医嘱班、治疗班、辅助护士)每天负责查对分管病人的所有医嘱。
6. 夜班查对本班出现的所有医嘱。
7. 病人出院前,医嘱班查对医嘱与费用是否相符,及时补费或退费。
8. 每周大查对医嘱1次,要求2人以上核对,护士长必须参加,并做登记签名。
9. 抢救人群执行口头医嘱时须复述1遍,经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抢救结束2人核对无误后弃掉。
保留原始抢救记录,执行护士在补记医嘱上签执行时间及全名。
10. 查对医嘱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立即予以纠正,必要时报告护士长。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 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2.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3.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有效期。
4. 一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
5.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6.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7. 对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护理质量检查记录

护理质量检查记录XXX第季度护理质量检查分析汇总情况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护理文书、急救物品、基础护理、护士素质、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检查者:存在问题:1、护理文书:大小便及医嘱执行签名欠及时;术后患者未及时观察排气情况;个别患者呼吸欠真实;个别人员字迹欠工整;护理记录书写欠具体。
2、急救物品:个别科室登记本书写欠规范;登记本药品数量与实数不符;个别科室急救车内物品更换不及时。
3、基础护理:床单位欠整洁,物品摆放较凌乱;个别患者指甲未修剪;个别留置针及导尿管无标识;晨晚间护理落实欠到位。
4、护士素质:新近人员专业素质待加强;个别护理人员不熟悉护理核心制度;个别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操作未戴口罩。
5、护理安全:微波炉无专人管理;个别病房无安全标示;输液卡抄写欠规范。
6、消毒隔离:器械清洗欠干净;个别科室一次性管道用后未及时毁形;个别科室垃圾混放。
7、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未形成惯,护士主动宣教意识薄弱;护士侧重于治疗,岗位职责履行欠到位。
8、满意度调查:儿科家属建议更换新被单,延长开空调的时间。
产科家属建议护理工作可以更好的改良。
原因分析:1、病历书写意识仍待加强,科室环节质控力度不够。
2、基础护理未形成具体标准,相关护理措施未能有效落实到患者身上,主动宣教意识欠缺。
3、护士长未将相关记录本的书写规范及时传达给科室内,急救物品清点更换不及时。
4、新近护士实际常识未能与临床相互结合、巩固,个体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待加强。
5、消毒隔离较意识薄弱,器械未依照标准化程序清洗。
6、优质护理相关制度措施欠全面,护理人员未能透彻理解优质护理的涵义,相关工作未能及时开展落到实处。
整改措施:1、科室继续加强病历书写督导力度,严格环节质量控制,提高病历书写水平。
2014年12月护理质量检查汇总分析1

2014年12月护理质量汇总分析根据2014年护理部质控计划,结合本月护理质量检查重点,护理质量委员会根据《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及《特殊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了质量督导并对N0级、N1及N2级护士进行了操作及理论考核,现分别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护理安全质量分析护理质量委员会于2014.12.17日-19日对全院12个临床护理单元进行了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检查,包括转交接(转科交接、手术转交接)、病情评估及观察、医嘱核对签名、各种安全警示标识、用药查对、环节查对(静脉输液、输血、静脉采血流程)、护士仪容仪表等方面,现将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1.转交接方面:存在问题5人次,主要包括:转交接记录登记不全1人次,手术转交接单填写不全2人次,病历中无转交接单1人次,转交接单无接手术时间1人次。
2.病情评估与观察方面:存在问题7人次,主要包括:住院评估单每周一次评估时跌倒坠床评估未进行评价2人次,病人病情变化时未及时进行再评估1人次,评估单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不相符、签名位置错误1人次,评估单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家属未签名2人次,评估单持续导尿患者潮湿项目评估欠准确1人次。
3.医嘱签名方面:存在问题7人次,包括:输血医嘱未双人签名1人次,医嘱签字不及时4人次,手术交接单医生未签字1人次,头孢唑林皮试时间不准确(6:10分医嘱,6:20执行完毕签名)1人次。
4.安全警示标识方面:存在问题13人次,包括:输血病人床头卡及腕带未标识血型1人次,病人未佩戴腕带1人次,无床头牌1人次,静脉留置针注射后固定欠牢固2人次,未标识管路名称及操作者签名3人次,未注明时间1人次,尿管标识位置不正确1人次,吸氧管无管路标识1人次,固定留置针胶贴贴住腕带影响核对1人次,尿袋与腹腔引流袋未做名称标识1人次。
5.用药查对方面:存在问题5人次,包括:药物过敏未在一览表上标识4人次,病人有药物过敏腕带未标识1人次。
护理质量检查记录

一、检查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检查地点XX医院护理部三、检查人员检查组:护理部副主任、护理质量检查员、临床科室护士长被检查科室:心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四、检查目的1. 评估各科室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五、检查内容1.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2.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3.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4. 护理人员服务态度5.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六、检查结果1.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心内科:护理文件书写完整,字迹清晰,记录及时,无错别字。
- 神经内科:护理文件书写基本完整,字迹清晰,记录基本及时,个别记录存在错别字。
- 外科:护理文件书写完整,字迹清晰,记录及时,无错别字。
- 儿科:护理文件书写完整,字迹清晰,记录及时,无错别字。
2.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心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神经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操作基本严格,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 外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3. 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心内科:护理安全意识较强,风险防范措施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意识较强,风险防范措施基本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外科:护理安全意识较强,风险防范措施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儿科:护理安全意识较强,风险防范措施到位,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4. 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心内科: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良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关注患者需求。
- 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良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关注患者需求。
- 外科: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良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关注患者需求。
- 儿科: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良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关注患者需求。
5.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心内科:已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表标题
30 25 20 15 10 5 0 护士执行签名不规 范(代签或漏签)
医嘱延误执行
医嘱核查不严
口头医嘱
1月
医嘱漏或多执行
2月
3月
出现次数
出现频率
0
其它
0 原因分析: 一:护士执行签名不规范:1、执行流程不规范或不完 善;2、签名时间与执行时间不符医嘱;3、护士的法律 意识薄弱,对护理文件书写的要求掌握不全。4、中晚班 只有一名护士值班,为了保障工作任务的完成,护士有 意无意简化了流程,致使查对流于形式。 二、医嘱漏或多执行:1、护理查对制度、操作规程不落 实不到位;2、未按规范执行医嘱;3、转抄医嘱时漏 抄;4、医生停医嘱,护士未将执行单取消;5、需下一 班治疗的医嘱,交接班落实不到位;6、护士风险意识淡 薄。 三、医嘱延误执行:1、医护沟通不到位,新开的医嘱未 及时审核;2、护士的安全意识缺乏; 四、医嘱核查不严:1、主班护士一边处理医嘱,一边还 得接听电话、呼叫器,难免顾此失彼;2、护士处理医嘱 毛糙,不能严格执行医嘱;3、由于护士站小,环境吵 闹,对医嘱时有干扰。
量检查汇总
其它 0 1 0 1 2% 合计 24 17 14 55
士医嘱处理流程的学习,无论年资高 须熟知医嘱处理、查对的环节和内容 年资护士把关。 嘱查对制度及护士工作条例,提高法律 ,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查核 对流于形式。 制度的落实,未完成的治疗或需下一班 在交班本上,并向接班护士交班。 通,新开的医嘱告知主班护士。 属做好健康宣教,使其配合治疗。 神,倡导在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
内二科2018年1季度医嘱查对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月份 项目 护士执行签名不规 医嘱漏或多 医嘱延误执 医嘱核查不严 范(代签或漏签) 执行 行 10 8 7 25 46% 5 4 2 11 20% 4 2 3 9 16% 4 2 2 8 15% 口头医嘱 1 0 0 1 2%
1月 2月 3月 出现次数 出现频率
改进措施: 1、加强病区护士医嘱处理流程的学习,无论年 低,所有护士必须熟知医嘱处理、查对的环节 。电脑医嘱由高年资护士把关。 2、组织学习医嘱查对制度及护士工作条例,提 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查对 主动性。 3、中晚班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和医生一起做好 对;不要使 查对流于形式。 4、加强交接班制度的落实,未完成的治疗或需 执行的医嘱,写在交班本上,并向接班护士交 5、加强医护沟通,新开的医嘱告知主班护士。 6、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使其配合治疗 7、培养团队精神,倡导在工作中:相互提醒、 督、相互弥补。 8、下午总对医嘱时,保持环境的安静,参与人 注意力,两名护士负责核对医嘱,一名护士负 的治疗,使总对医嘱尽量不被中断;查对中有 必须提出。
嘱时,保持环境的安静,参与人员集中 士负责核对医嘱,一名护士负责病区 医嘱尽量不被中断;查对中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