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口吃病康复到领悟众生平等的真义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15篇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15篇《国王的演讲》观后感1昨晚上熬夜在线观看了《国王的演讲》,原因有二:1、这部影片很有可能获本年度的奥斯卡奖;2、这是一部关于口吃的电影。
因为我也是一个口吃者。
记得第一次感到自己说话困难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有一天和同学一起去上学的路上想说罗瑞卿大将的名字,可是只能说"罗"这一个字,后面的"瑞卿"怎么也说不出来,于是就不停的"罗…罗…",一直"罗"到了学校门口才讲出来。
当时很诧异,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的中学、大学好像没有特别口吃的情况,上班之后,情况开始慢慢严重起来了!尤其是打电话,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恐惧。
一次在办公室接电话的时候,想说:这个文件打不开,在"打"这个字上突然卡壳了,于是"打"至少说了五六遍,电话那头也不禁笑了出来。
放下电话,巨大羞辱感和自卑将我彻底打垮了,这样的时候数不胜数,如果你不是个口吃者,是无法理解和体会的。
今天,我还是个口吃者,还从事了一个每天必须打电话的职业,我最初的口吃可能就是因为害怕打电话引起的,我每次打电话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口吃,这种左右为难的感觉让我简直到了痛不欲生的地步。
我每天都在和自己斗争,努力让别人觉察不出我是个口吃者,也许我做的还不错,相信大多数人都感觉不到我的语言障碍,我只是竭尽所能地掩饰自己罢了。
为什么我要熬夜看完《国王的演讲》呢?做为一个口吃者,没法对这部电影不敏感。
我非常震惊,堂堂的日不落帝国的最高领导者竟然是一名严重的口吃者,他的情况比我严重的多,至少我在公众场合下讲话并不口吃,朗读没有什么障碍,看着乔治六世磕磕巴巴的讲话,我从心底里同情他,如果我在现场的话,我也会像英国人民一样,默默低下头去。
应该说,在这部电影里我并没有找到克服口吃的灵丹妙药,但我明白了一点,克服口吃,每个人应该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而没有必要刻意地去模仿。
谢谢你史铁生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作文

谢谢你史铁生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作文哎,说到史铁生,我得跟你们聊聊我这段时间的“自我修养”之旅。
这故事得从我被史铁生的书“坑”上说起。
你别笑,那真的是一种“救赎”。
有一天,我无聊得像只丧失了方向的松鼠,翻了翻书架,结果手一抖,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就摔下来了。
我心里那个“哎呀”,真是又惊又喜。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本书跟医疗指南有关,结果翻开一看,全是文字!我心里那个“天哪”,这不是我平时爱看的那种小说啊。
可是好奇心战胜了我,于是就这么一读再读,竟然读出点门道来了。
说实话,史铁生的字里行间,有种神奇的魔力。
他那种文字的美,真不是我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你看,他用自己经历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难题,什么病痛啊、挫折啊,都不算啥。
他的态度就是“老子不在乎”,这种酷劲儿让我心里有点小激动,仿佛我也有了跟他一样的勇气。
前几天,我跟我一个好朋友小张聊起这事。
小张也是个爱发牢骚的主,我跟他说:“哎,张哥,你知道史铁生吗?”他说:“史铁生?那个写病文的?”我说:“是啊,你要是有空,看看他的书,可能会有点收获。
”小张翻了个白眼:“真是的,书能让我变好吗?我可不信。
”结果,没过几天,小张居然在微信上发了一条状态:“终于读了史铁生的书,人生观都被刷新了。
”我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去。
就这么一回合,小张也被“拯救”了。
我们俩就开始了一场史铁生的“读后感”比赛。
后来,我越来越觉得,史铁生的书不仅仅是一些文字堆砌,更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爷爷,时不时冒出来给你点儿人生建议。
他那种冷静、幽默的风格,时不时还让你在哭笑不得中发现自己竟然有了改变。
最搞笑的是,有一天我跟老板开会,老板讲了一堆工作上的事,我突然有了“灵感”,想起了史铁生的一句话,抬头对老板说:“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
”老板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说:“好主意!”我心里那个窃喜,居然把史铁生的智慧应用到工作中了。
总的来说,我现在真心觉得,史铁生那本书,给了我不少启示。
你要知道,以前我可是个充满抱怨的负能量源,现在变得有点积极向上了。
神经症康复之道---“第七识”

第七识常因第八识(无量潜意识)正常的能量波动,而在胸口一窍中兴起“气”的波浪,又在这“气”波动同时,攀附上贪嗔好恶的思量习性,这样的好恶习性,便是「我执」与无明发生的根本所在,也是人们的内心升起无明及恐惧的地方。
第七识很小,只有方寸大,然而就是这个小小的方寸之地至今不知道困死了多少英雄好汉。
然而柠檬怕不怕酸?火怕不怕热?水怕不怕万物?-------同理,真理更不怕一时的失传,因为所有的真理就在我们自己的本性中,分分秒秒都没有离开过,只因为我们迷失了回家的路。 子思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意思就是说道不曾离开过我们本性一秒,如果离开本性的道,都不是道。
据我所知目前存在市面上大大小小的现代心理学技术如果细分下来一共有600种左右。如果每一种方法都说自己是唯一的真理,那么,请问你相信世界上某个相同事物间它真的能够存在600种不同的真相么? 这就好比说全球20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人的本性都非常不一样,实属无明。
我很感谢这位学子这个纯真的问题,若没有这个问题的刺激,也就没有今天这篇随笔。这句话也让我整个晚上陷入了沉思。
--------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没有,而是因为老祖宗,先知们讲得太圆满、太深刻以致让一些执着于大脑(第六识)理性思维,执着于心性源海之外,执着于所知障,执着于盲目信仰,执着于向外求,执着于有为的控制论,执着于标新立异,执着于口头禅的学者根本无机会跨入这个门槛。
六祖说“方寸大乱,全身皆乱,因此福田不离方寸”。意思就是说把这个方寸之地摆平了,自性中源源不断的幸福就出来了,而过去大家都把这句话当成了口头禅。。
道德经说:常有欲观其窍,常无欲观其
妙。 老子大圣说的这一窍就是这个方寸地方,意思是当我们升起各种欲望,恐惧,情绪的时候需要静观此窍里的真相,当心情平和时可以看看里头真空妙有的清净境。
古代印度的医学成就

古代印度的医学成就印度有着不输于我国的古代文明,医学也是非常出色。
你对古印度的医学有了解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古代印度的医学成就,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印度的医学成就印度古代医学体系的主流是源起于吠陀(Vcda)文献的生命吠陀(Ayurveda)体系(1)。
与此主流体系相联系的。
还有印度佛教医学体系、南印度泰米尔人的“悉达”(Siddha)医学体系等(2)。
《妙闻本集》(Susruta-Samhita)记载了具有神话色彩的印度古代医学的传承过程:印度医学的始祖是梵天(Brahma),梵天将医术传给了生主(Prajapati),生主再传给双马童(Two Asvins)双马童又传给大神因陀罗(Lndra)因陀罗再传给Dhanvantari,Dhanvantari最后给了人类。
(3)而人类早期最著名的医生就有阿提耶(Atreya),在他的门下分出了如火、贝拉(Bhala)两大派别。
印度的世俗教育要求学习“五明大论”,医方明(Cikitsa-vidya)就是五明之一。
《大唐西域记》卷二在介绍印度教育时说,“而开蒙诱进,先导十二章。
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
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流别:二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谓因明,考定正邪,研覆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4) 。
玄奘用八个字“禁咒闲邪,药石针艾”来概括“医方明”的内容,这种概括实际上隐含了他的中医学的知识背景,因为“针”与“艾”是相对典型的中医内容。
关于医方明的具体内容,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Siddhasara)的第一章第一颂解释为:1.1 tasya tv angani salakyam kaya-bhuta-cikitsite salyagada-vayo-bala-raksa bija-vivardhanam试译如下:它(医术)的诸分支为:(1)针刺首疾(眼科);(2)治身患;(3)鬼瘴;(4)治诸疮;(5)恶揭陀药;(6)长年法;(7)治童子病;(8)足身法。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txt23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张景晖张长江合著口吃病矫治讲义(第一册)本站忠告:我本不想把这第一册讲义挂到网上,但应少数患者要求,还是挂上,仅供大家参考。
发音法充其量是根拐杖。
我不反对口吃症状很严重的口吃病患者(绝大多数人场合难以张口说话者)借助发音法把话说出来,但我坚决反对那些症状不是很严重的患者练习和使用它。
这根拐杖你一旦用上了,就很难丢弃,就象粘上毒品一样。
那么它可以治疗口吃病吗?回答是绝对不可能。
它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发音法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未来结果。
令人悲哀的是,使用者都一厢情愿的认为: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发音法会克服心理障碍的。
这是发音法的最大误区!如果读者诸君不想把口吃病带进坟墓里去,请不要练习发音法。
如果要应急,要应付面试,可以适时使用发音法,但是我强烈建议您,除非不得已最好别使用发音法。
一, 言语的再学习.口吃病是由于患者对口吃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态度而引起的心因性疾病. 也就是在患者的错误心理作用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所以口吃病的治疗应以心理因素为治疗对象. 本但是, 患者多年来与口吃现象进行不讲策略的斗争, 渐渐地养成了一种很坏的说话方式, 说起话来又急又快, 又猛又重. 这种说话方式与口吃现象形成恶性循环, 发言意欲越急越容易导致口吃现象, 口吃现象越多说话的努力性也加强, 越是努力地说话, 口吃现象也就越重. 这一恶性循环势必更易导致患者的心理偏常和复杂, 这种偏常和复杂的心理因素与口吃现象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实践证明: 通过言语训练,改变患者的不良说话方式,建立新的良好的说话方式,是口吃病矫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所谓的言语的再学习, 即两种不同言语习惯的斗争, 是以从容不迫的, 相对轻柔缓慢的说话方式取代急、快、猛、重的说话方式。
如何将痛苦转为道用

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作者: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 2011-05-09 来源:慧灯之光四一、转病苦为道用的重要性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是一个很重要的修法。
作为佛教徒,如果能有比较高的证悟境界,则疾病、痛苦等等都能妥善地对待;但如果修行的层次没有那么高,则遇到生病或其他的痛苦时,大多数的人都会感到手忙脚乱、无可奈何。
所以,我们就讲讲这个专门针对病痛的修法。
这个修法是麦彭仁波切为了利益众生,使他们能在生病的时候,把疾病变成积累资粮和遣除障碍的方法而撰写的。
在正式讲解之前,首先我们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只需要修这些法,而不用去看病呢?当然不是,看病是肯定要看的。
不要说是我们,连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也会示现生病,生病的时候也会去看医生,医生还配药给佛陀吃。
佛经上就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示现生病,然后去找医生给他配药。
那个医生自恃医术高明,所以非常傲慢。
他告诉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可以解决人的痛苦,一个是你释迦牟尼佛,你可以解决人类精神上的痛苦;另外一个就是我,我可以解决人类肉体上的痛苦。
佛陀为了断除他的慢心,就把他带到喜玛拉雅山的一个地方,让他指认出那里的每一种草药的作用、味道等等,但他却只能辨认出其中的几种草药,其他都一概不知。
于是,释迦牟尼佛就从头到尾,把那儿所有的草药的作用、副作用、味道,以及配制的方法等等一一跟他说明。
医生听后,深感自愧不如,从此再也不敢说这种大话了。
释迦牟尼佛生病、吃药等等,当然是一种示现,是做给后人看的。
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已经圆满了一切功德,早就脱离了生老病死;不用说释迦牟尼佛,就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也不会真正生病。
佛陀为什么要这样示现呢?就是为了令以后的佛弟子在生病的时候,不要拒绝看病、治疗、吃药等等。
既然生病的时候要去看病、吃药,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个修法呢?这是为了让我们在肉体接受医学治疗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有一种转疾病为道用的修法。
口吃的自我矫正

口吃的自我矫正也许你就像美国的0万口吃者中的大多数一样,得不到适当的口吃临床治疗。
你所能做的只能是依靠你自己,利用一切你所能够利用的治疗方法和相关资料,进行自我矫正。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你需要改变这一切,你的的确确需要做出努力,改变你现在的说话方式。
虽然要做到这一点甚为艰难,但是你依然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有些人不切实际地幻想认为口吃会在某一天自动消失,你不能对此说法抱有希望。
另外也不要寄希望于哪天出现灵丹妙药,一下子就能解决你的问题。
你也不能在家坐等某一天矫正的好方法自动上门找你,相反你必须自己去努力去寻找。
你要明白,那些老的治疗方法以及多年来你所为之所付出的努力对你都没起什么作用。
习惯势力总是很强大,你会发现自己很难改变目前的这一切。
尽管现在的讲话方式让你不是太舒服,但是你毕竟已经习惯了。
而我们总是会在那些未知的东西面前退缩为了能够如你所愿,取得长期的进步,你必须愿意忍受暂时的不适,有时候甚至是巨大的痛苦。
天上不会掉馅饼。
为什么你现在不能花点时间和精力来矫正,让你以后能想说就说而不再象现在这样结结巴巴呢?那么怎样治疗呢?你要把口吃这一世界难题彻底征服,一劳永逸的解决掉。
没有谁会人会你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到这一目标。
那我们现在就该开始了吗?()要想治好口吃,一个相当重要的前提是口吃患者必须深信口吃能够被驯服,同时还要有战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品格。
绝望、悲观、被动是自我矫正的最危险的敌人。
关于我们的自我矫正疗法这本书是写给我国的许许多多的成年口吃患者看的,是以第二人称来阐述他们如何来控制自己的口吃。
我们可以很有信心地说,作为一个口吃患者,你不需要向你的口吃绝望的缴械投降,因为你能够改变你的说话方式。
你能够学会以更轻松的方式和别人交流,而不是象以前那样把语言交流视为畏途。
没有哪一种方法能轻松而且快速的解决你的口吃问题,但是采用正确的自我疗法,肯定会给你带来成效。
以往的经验已经让你对一切声称能解决你的口吃问题的治疗方法都抱有怀疑的态度。
一位严重口吃的老师,治愈了七个孤独心灵

一位严重口吃的老师,治愈了七个孤独心灵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内心既不是开心也不是难过,只是坐在那里,午后的阳光温柔地落在你身上,突然觉得现在也是很好很好的,可是如果身边能有人陪伴,那就更好不过。
你呼朋唤友,偶尔与人相爱,用热闹短暂地冲刷掉孤独;或者你沉默无言,一个人行过万般山水。
但无论如何,这开心无人分享,难过也无人倾诉的情绪你早已习惯,名为孤独的情绪早就驻扎在每个人身边。
曾经以为孤独是成年人的情绪,失去父母庇佑、远离儿时伙伴,一路成长也一路失去,最终不得不面对空空如也的长路。
后来才知道,孤独可不是长大成人后才会明白的事。
我们从儿时起,便一直行走在独木桥上;那一路看似有父母引领、同伴环绕,实则也是自己淌过湍急河流。
只不过成年世界揭去了最后一层面纱,让我们更直接地面对了独自一人的真相。
成年人和孩子,各有各的孤独。
重松清在《青鸟》这本书里,就讲述了七个孤独的孩子的故事。
这七个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群体中的大多数所驱逐,虽然和同学们分享着一样热闹的教室,却是不被人在意的他者。
他们有的人因为伤害了老师,被整个学校排挤;有的终年笼罩在父亲肇事逃逸的阴影中,无法正常与人交往;有的孩子是学校的小刺头,身边围绕着一群“小啰啰”,但她却觉得寂寞不已;失去了父亲的孩子,仿佛一瞬间遥望见了成人世界的荒芜景象……他们,她们,性格孤僻的、跋扈的、平凡的孩子们,都是独行于人间的边缘客。
怀抱着无法言说的孤独,他们在崩溃的边缘彷徨,直到遇上村内老师。
严重口吃的村内老师不善言辞,只是无言地陪伴在他们身边。
01白色青蛙的悲鸣自从斋藤用一把瑞士军刀捅伤了老师之后,同学们全都躲着他。
可是在被保护司询问的时候,他说不出任何要伤害老师的原因——没有原因,老师没有对他不好,他不是要报复老师,他也没有愤怒需要通过暴力发泄。
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伤害老师。
他回忆起用刀捅进老师腹部的那个时刻,那一系列触感、动作和声音,以及周遭发生的情况清晰地跃入脑海——在他掏出刀的时候,当时站在走廊上的所有同学,没有一个注意到他在做什么,甚至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我的口吃病康复到领悟众生平等的真义
2011-09-14 20:39
虽然我从初中就有了明显的口吃现象,但是我与口吃斗争的历史却是从上班开始的。
那时刚刚步入社会,很多场面是必须说话的。
不象以前上学的时候,说不出就不说。
那个时候常常在关键时候说不出来,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干什么都不顺。
领导要我给上级主管部门送资料,资料送去了,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们领导在一次跟同事的闲谈中还看着我,可不能让儿子得口吃。
在单位没有人跟我说话,同事们常出去玩也可一次也不叫我。
感觉自己成了废人一般,整天行尸走肉一般。
自杀的事情也想过,但始终觉得自己还有一丝希望所以没有实施行为。
就在那个时候开始看成功学的书,从卡耐基到希尔,从最佳推销员到羊皮卷,那个时候还参加了一个地方的成功学函授班。
真到读了柯维的《与成功有约》,完结了我学成功学治口吃的梦想。
后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治疗口吃的地方都教成功学。
那一定也是在治自己口吃的时候学的。
然后就是,也开始学习心理咨询。
订了两年的心理咨询杂志,看了N多本心理按摩的书。
尝试过催眠,也曾自学过费洛尹德的心理分析学,始终分析不出自己的病因何在?期间还去过市里仅有的两家三甲医院问过,还真问到一位师院授课的教授。
一位漂亮的总服务台的女医生告诉我,教授曾经治疗过一个,能到公开演讲的地步,那个人在师院的大会上作了公开演讲。
就公开演讲嘛,我一直也能。
收费还很贵,看服务台的女医生的样子,要治的话那费用还在远远不止我这个刚上班的小青年能负担的起的水平之上。
索性再一次放弃。
浙江天台的那个仪器也用过,刚用那几天一下子说话不卡了,感觉很神奇。
我同事也说,效果挺好的。
但用久了就发现怎么也达不到自然说话的地步。
坚持了两个多用,又放弃。
03年前后去过南京平易那里,过旧年前几天去的,去了才发现就我一个人。
等到了大年初三才陆续
来了三四个。
整天在公交车上拉个旗子搞突破,觉得甚是无聊,呆了三四天便走人了。
就这样整日浑浑有噩噩的混到28岁,找了个对象。
心理还暗自庆幸终于有个女的不嫌我说话结以巴。
在两家的催促之下闪电结婚之后,才发现根本他妈的不是那回事。
遂闪电离婚。
想来结巴子,真真地可悲,一天到晚要躲着口吃,什么事情都要和口吃挂上勾。
这么多年没有搞成精神分裂症,真是老天走眼啦。
活了30多年了,听过太多的人劝我一定要改掉口吃的毛病。
也听几个人对我讲过他们对付口吃的成功经验,可我就是不见好转。
对口吃我早已厌倦了,也不想治了。
厌了也烦了,放弃无谓的努力,就那么一点点的事情,不就是说话不利索吗?不管了又如何?我不能把一生的大好时光都搭在里头啊?那我不是太冤了吗?就这样我又过了两年多,我还是常常说不出话来。
总是不由得强迫自己要好好说话。
结果是,口吃不见多也不见少。
放下那点“不平事”真他妈的难。
就是今年在农村下乡工作中,我接到来自当年上学时上铺的兄弟打来的电话,说“有个电影,叫国王的演讲非常好,还得了奥斯卡的奖。
回去一定要看看”。
这可是老同学的关心啊,除了有点说不出的尴尬外,我还是感激的在心中流下了眼泪。
回去就看了,扫兴,都是些不管用的方法。
那个国王真他妈的熊,连个演讲都讲不好,我在工作后还参加过两次工会组织的演讲尼。
除了背词时脑子要炸了感觉外,到了演讲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说出的啊。
说也怪,国王给我的打击并没有击垮我,反而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明白它。
于是,我在百度上搜索了起来。
有很多一些对国王演讲的评论,其中一篇就是秋水老师写的。
就这样,一个链接套一个链接,我找到了秋水口语学校。
参加了秋水口语学校的口吃病康复班,我改变了对关于口吃的认识。
运用秋水理论在25天结束前,我就把以前的关于口吃的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事情都想明白了。
在老师系统脱敏疗法下,逐步摆脱了口吃的困扰。
解除了心理障碍,整个人都感觉飘飘乎乎的好几天。
老师
说,卸下了心中的包袱自然感觉轻松。
这个我理解,就象一天24小时绑着纱带行走的人,一下子缷了那么多重量当然会感觉走起来象飞起来一样。
在秋水口语班,我也学到了面对恐惧的方法,就是不能强迫自己不恐惧,不要压抑自己的恐惧,学会带着恐惧学话。
明白了什么是“感情之自然”,学会了融化心中的恐惧,而不是对抗它。
从秋水班归来已经三个多月,回顾这段时间我过得前所未有的平静。
以前终日被一种莫名的烦燥缠绕,连在梦中都在挣扎。
现在那种感觉没有了,有的是内心的安宁。
将参加秋水口语班之前,和回来之后的这几个月相比,仿佛换了世界。
中秋回家,停下了匆匆打工的步伐。
我再次拿起了,秋水老师的推荐的必读书《人的潜能和价值》。
我被再一次的震撼了,看着那发黄纸张上的文字,领略着人心的微妙。
如此人生就不算虚过啦。
“如同他需要联系,需要生命的根基和超越一样,这种对同一感的需要是如此生命攸关和紧迫,以至于夫不能寻求到一种满足此种需要的方式,就很难维持精神上的健康。
”我就想到,对于人的内心世界来说,同一感一样重要。
一个声音要我这样做,一个声音却告诉我必须那样做,如果简单的以粗爆的方式强迫自己这样做,那么在内心必然埋下“怨恨”的种子。
有些人还会用告诉自己,我应该这样想,坚决不能那样想,这就会造成精神分裂。
于是,神经症的病人就产生了。
我们口吃病的患者不就是这样吗?自已本来很紧张,说不出话来。
可是看看满教室的同学,看看正在停下讲课用疑问的眼神正在凝望你的老师,就强迫自己我必须马上说出来。
结果不用说,口吃病队伍里又增加了一个人。
究其原因,人之所以用一个念头压制另一个念头,一种观念压制、打压另一种观念是因为我们生下来就被灌输了不平等的强迫的观念。
即有高低,有好坏,有应该和不应该,我就要用高的压低的,好的替坏的,用应该的消灭不应该的。
所以希特勒就可以他的最“优等”的日耳曼民族将“劣等"的犹太民族消灭,日本军国主义就可以效忠天皇的名义屠杀无辜的中
国平民。
而我们呢?因为有法律的准绳不敢向外侵略,就一个劲的把自己往死里逼。
在这种场合我必须说话,我不能害怕,我是最勇敢的人等等,等等。
经由此种行为,我们给自己的内心世界造成了无穷的问题,掀起了不息的波澜。
终日折腾,至死方休。
很多人到死时才晃然大悟,可惜一生已去。
至此才明白,佛教导我们说的“放下屠刀”并是不我们砍向别人的,而是我们砍向我们自己的。
岂不悲哉!!!!
以前我一直以为“众生平等”的意思是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
“一切人生来平等”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将这种平等的观念扩大到一切动物生来平等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情了。
直到有一天再次学习心理学,想到心理病变的发生原因。
我忽然想到,原来“众生平等就是一切已生之物皆平等的意思”。
不光是人人平等,一切生物也平等;不光一切生物平等,一切生物非生物也平等;不光有形之物平等,你心中的每一闪念也是平等的。
无有高下。
唯有如此,世界才是统一的,本一的。
所以,孔子说“泛爱众”,老子说“上善若水”,基督说“博爱”。
若“众生平等”,那不就是博爱了吗?也因为平等,所以我们在处理社会问题要用“双赢”的方式。
正理家庭问题也要用双赢的模式才能处理好。
当对自己的时候,更不能强迫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把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和自己真正的需要以双赢的方式才能处理好。
这样,我们就会成为内外一致的人,一个统一的人,一个和谐、健康的人。
想到这里,我发现夕阳的余辉洒在屋前也多了许多明快的感觉;默念着“众生平等”,我晚上也睡得安稳多了。
这种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