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阅读训练
【单元专项】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5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姓名:_______________(一)蜜蜂与排雷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
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
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
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率。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关于文章内容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用来造福人类。
蜜蜂可以帮助控制污染和监测环境,寻找爆炸物品。
C.警犬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比蜜蜂高出一筹。
D.蜜蜂能帮助搜寻重大隐患是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2.这篇短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列数字B.作比较、列数字C.作比较、举例子D.下定义、列数字3.第2自然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的准确性“高出一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A.容易训练、吃苦耐劳、准确性高B.容易训练、群体出动、嗅觉十分敏锐C.容易训练、吃苦耐劳、群体出动D.吃苦耐劳、群体出动、嗅觉十分敏锐4.“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中的“这种本领”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能列举几个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台湾蝴蝶甲天下①祖国的宝岛台湾,地处亚热带,雨水充足,气侯温暖,一年四季,草木常青,鲜花盛开,非常适合蝴蝶的繁殖(fán zhí)和生长。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丰碑李本深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风雪太大了。
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儿迷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
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
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描写方法】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多选)A.动作描写B.神态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2.【语文要素】短文描绘了下面几幅画面,其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属于个体描写的是。
统编(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专训一、现代文阅读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三国时期,蜀汉的大将关公有一个侍卫叫周仓。
这个人力大无比,办事粗心大意,不动脑筋。
关公想开导开导他,可总找不到机会。
这一天,关公骑马,周仓步行,两人来到一棵树荫下休息。
见树下有一群蚂蚁在爬,关公便对周仓说:“周仓,你打这些蚂蚁看看。
”周仓挥起拳头,用力一砸,蚂蚁却没事,接着又用力一砸,地面凹进去了一块儿,手疼得他哇哇大叫,蚂蚁还是若无其事。
关公看在眼里,心想:这个粗人,今天我得让他开开窍,打蚂蚁还用得着拳头。
想着想着,关公笑着走了过去,“看我的。
”只见他伸出食指,轻轻一捻(niǎn),蚂蚁一下死了好几只。
周仓看得目瞪口呆,关公便对他说:“做事只有勇气和力量还不够,还要懂得运用智慧和谋略,智勇双全,才可称得上英雄,才能做大事,成大器。
”周仓听了关公的话连连点头,更加敬佩关公了。
后来他跟随关公南征北战,屡立功勋(xūn),成了关公手下的一员大将。
1.从文中摘录三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一句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并标明表示动作的词语。
再找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5.“大雾漫天”描写的是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___,预测准确。
6.根据文段内容,填写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1)“诸葛亮笑着说”,这是诸葛亮自信的笑,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阅读理解
1.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
阅读材料:
初秋,潍坊的天气有些凉了起来。
这天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像一面巨大的银盘。
小明和小华窝在房里,接着听见窗外有响声。
小华纳闷地说:“叶子都掉完了,这是
什么声音?”小明凑近窗子,说:“是大树上的喜鹊在叫呢。
”
1.小明和小华听到窗外的响声。
2.天气正在变冷。
3.月亮像一面巨大的金盘。
参考答案:
1.√
2.√
3.×
完型填空
2. 请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空白处,使短文内容完整。
话题:小燕子的种子
从前,有一个小燕子,它在树上_____着。
有一天,它找到了一颗种子,它把种子___
__在地里,然后细心地_____它。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燕子的种子慢慢地长大了,成了
一棵大树。
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燕子高兴地_____。
A. 哭泣,种,浇灌,赞叹
B. 沉思,收藏,保护,感叹
C. 围观,丢弃,抛弃,喜悦
参考答案:
B
作文题
3. 请按照以下题目,自拟题材,写一篇100字以上的小作文。
话题:探秘大自然
参考答案:
(阅卷老师评分)
总结
以上是第二单元的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内容,希朴学生仔细阅读,认真作答。
祝各位同学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2)赏析句子。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发现武松有什么样的性格?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①这句话写了________的情景,一系列的________描写,体现了石猴________的特点。
②用相同的描写方法写一个人,表现出这个人的某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①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寥寥几笔就写出了石猴出世后________的生活。
②仿照划线的部分写句子。
寒假里,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得充实极了。
3.课内阅读。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
2024年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组合训练

阅读组合训练
我知道有问题了,便怀着沉重的心情站在路旁等着。老 远就望见老谢牵着牲口,步伐沉重地走过来,到跟前一 看,郑金煜同志已面色苍白,双目紧闭。他听见我的声 音,勉强睁开眼睛,用激动得发抖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对 我说:“政治委员,我……我不行了,感谢你们对我的 照顾……我知道党的北上抗日路线一定会胜利……革命 一定会胜利……政治委员,我……我确实不行了……我 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了。”说到这里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站在我身边的警卫员和饲养员也泣不成声。
返回
阅读组合训练
9. “他(郑金煜)的眼泪夺眶而出”和“警卫员和饲养员 也泣不成声”的原因各是什么? 郑金煜是为自己不能与战友们一道北上抗日, 把革命进行到底而悲伤。警卫员和饲养员是被郑 金煜对党、对革命事业的热忱所感动。
返回
阅读组合训练
10.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抒发了作者对牺牲的红军战士的缅怀之情,深化 了文章的主旨。
人教五四六年级上
第二单元 阅读组合训练
习题链接
温馨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
2
5C
6பைடு நூலகம்
9
10
答案呈现
3
4
7
8
11
阅读组合训练
一、古诗词阅读
某公园内池塘周围遍植垂柳,树干上悬挂着4 个写有
第2单元阅读训练1 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阅读训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一、阅读专项训练。
我们班的“作业狂”①我们班有位作业狂,天天光顾着写作业,在学校只要一有空,马上就开始写作业。
②这节语文课,我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做练习册。
突然,从后排传来一句话,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
“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不用看,我们就知道是他。
③老师微笑着说:“这是重大机密,不能告诉你,下午再说吧。
”“老师,你先告诉我吧,我其他作业都写完了。
”“不行。
”“老师,你就告诉我吧,哪怕是一项也行啊,我要写呢。
”“告诉你也无妨,今天晚上的作业是把第×课生字写一遍。
不过呢,别人写一遍,你要写两遍。
”“什么?”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不知是哭还是笑。
④他赶作业的水平,那是顶呱呱的。
有时候,即使老师不说,他也能提前完成。
因为呀,他有一项特殊的本领——猜作业。
他猜作业呀,每次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⑤一节体育课上,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都在玩。
我走过他身旁,看见他正在奋笔疾书。
“你在写什么呀?”“今天晚上的作业。
”“老师还没布置呢,你咋知道的?”“猜的呗。
你想,今天讲了《古诗三首》,晚上的作业当然要抄写《古诗三首》了。
”下午,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果然是抄写《古诗三首》。
神了!我心中不由得佩服他猜作业的本领。
⑥你说,他这么急着赶作业,是为什么呢?原来呀,他把这些剩下的时间都用在看书上了。
他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
正是因为读书多,他的作文水平也自然水涨船高。
尤其是考场作文,他总能一气呵成,令我们望尘莫及。
⑦他是一个“作业狂人”,也是一个作文高手。
他就是我们班的——关中昊同学。
1.下列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来的?把序号填写在问题后的括号内。
A.文章标题B.文章全文C.文章写法D.联系生活实际(1)本文题目中“作业狂”为什么要用引号标出?()(2)平时生活中同学们都像“作业狂”同学一样完成作业好不好?()(3)第④⑤段写他猜作业一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本文写了关中昊同学的哪些事?()2.下列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请选一选,并回答对理解这篇短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第二单元课内外阅读训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一.《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这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
这粒豆子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 )母亲不相信,( )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她从窗台上牵了一根绳子到窗框的上端去,使这棵豌豆苗可以盘绕着它向上生长。
它的确在向上长一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仔细一 ( ) 愉快一( ) 的确一()暖和一( )2.在文段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母亲“不相信”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豌豆苗生长和小女孩恢复健康活力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一句祝福的话送给小女孩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小女孩为什么这样对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母亲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表面上是为了使豌追不被风吹断,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它的确在向上长一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阅读练习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读江南的雪部分,思考:江南的雪有怎样的特点,哪些语句表现了这一特点?你能看出在这些句子中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吗?3、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转入到对“朔方的雪”的描述中。
中间用了“但是”一词,起到了什么作用?4、作者是怎样描写北方的雪的?作者对北方的雪是什么样的感情?5、鲁迅从来写文章都惜墨如金,而这篇散文诗他却用较多的笔墨描写塑雪罗汉的形象,你是怎样理解的?6、揣摩“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的含义。
《雷电颂》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了解一下背景。
《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
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____________一生的故事。
以____________为情节线索,构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____________这个悲剧典型。
2.标出加点字正确读音。
睥睨..____________ 污秽.____________ 犀.利____________ 虐.待____________ 雷.霆__________ 踌躇..____________鞭挞.____________ 忏.悔____________ 罪孽.____________3.本篇想象瑰丽奇特,将屈原的情感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
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结合你的情感体验,用上适当的修辞完成句子。
①在你失意痛苦时,风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
②在你得意欢欣时,风____________。
雨____________。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
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
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
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鞺鞺鞳鞳的咆哮,我要飘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
你劈吧,劈吧,劈呀!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呀!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
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5.《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____,这是一台话剧。
“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6.正文前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7.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洞庭湖等形象的象征意义。
8.感情朗读,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9.这篇散文诗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
试举例说明。
(二)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写于20年代初期)9.诗中加点的“是”可有可无吗?试分析。
10.请给最后一节划分节奏。
11.(1)“闲游”和“来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2)“朵”换成“颗”行不行?为什么?12.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描绘天上的街市的景物时,语气_________,从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来。
表明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人想象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合理吗?14.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15.试比较《雷电颂》和《天上的街市》在抒情方式上的区别。
《短文两篇》1 巴金原名,他是我国代著名文学家。
他的《激流三部曲》包括《》、《》、《》,《爱情三部曲》包括《》、《》、《》。
2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你能举出几个事例来吗?3 《月》中月亮给作者带来的感受是冰冷的,试写出古人有关“冷月”的诗词句。
八年级语文综合测试一.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30分)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中的汉字。
(3分)①.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nì()名信去。
②.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mào( )无限的宇宙。
③.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hàn()首低眉。
2.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
”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
(3分)①.诸葛亮、刘备是里的人物。
②.成语或典故:3.学了第一单元的课文你一定对下面所列文学巨匠有了新的了解。
请按要求写出他们的两部代表作。
(3分)①.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②.鲁迅的两部小说集:③.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4.根据例句,仿写一个与其相同格式的句子。
(3分)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仿句:5.品味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3分)①.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睛。
②.“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句中加点的词“混”字有什么深刻含义,起了什么作用?6.根据提示写出你所熟悉的名言。
(3分)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②.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表现其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的名言是:,。
③.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7.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献给母亲的歌》。
请根据你开展活动的积累,写出与母亲有关的古诗和格言各两句。
(4分)古诗:①.②.格言:①.②.8.综合性学习。
根据你开展《到民间采风去》活动后的积累,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诗句都跟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关,请在诗句后填上一个节日名称。
(2分)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在以下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给它的来历及本地过节时的风俗习惯作点介绍。
100字左右。
(6分)①.清明节②.春节③.元霄节。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8分)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了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9.作者把丢失藤野先生的讲义说成是“不幸”的原因是什么?(3分)10.文中“我”的“良心发现”是指什么?(2分)11.文段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2分)12.师恩难忘,在你的生活中有你最敬佩的老师吗?请你对你的老师说几句心里话。
(2分)13.文中的“正人君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指代了什么人?(3分)1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段话。
(100字左右)。
(6分)(二)十一支康乃馨(19分)记得那个母亲节,五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也是我们留在澳洲的最后一年。
我和弟弟一直想送妈妈一打康乃馨。
我们整整一个月没光顾游戏机室,终于有了小小一笔钱。
下午,当我和弟弟兴冲冲地打算去买礼物时,却发现了一桩糟糕的事情,我把攒的那笔钱给丢了。
“我记得是放在上衣口袋里的。
”我惊慌失措地说,弟弟已经快要哭出来了。
我们俩翻遍了上衣口袋,都不见那钱的影子——在我们的计划中,那钱够买一打包装精美的康乃馨和一大块巧克力。
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之后,我们决定马上上附近的花店去打临时工,在节日里,花店是最需要一些送花的小工的。
休斯太太的花店,就在学校边上。
她是两个女儿的母亲。
我和弟弟都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些帮助的。
老板娘正在忙着招呼顾客。
在她身后,全是新鲜的康乃馨,小小的店铺弥漫着一种馨香。
“买花吗?”漂亮的老板娘看见了我们。
“素色的康乃馨,送给你们的妈妈。
”“是的,噢——不,我们是想找一份工做,您这儿还缺人手吗?——我们打算用自己挣的钱给妈妈买一份礼物呢。
”“好孩子,你们等一等,就会有活儿干的——哦,瞧——”老板娘从一位先生手中接过扎好的一束花,打上蝴蝶结,附上地址交给我们;接着又有人电话来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