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8章思考题与习题的答案lyh-syj2012
(新版)粤沪版物理八下第8章神奇的压强章末及答案

(新版)粤沪版物理八下第8章神奇的压强章末及答案 (新版)粤沪版物理八下第8章神奇的压强神奇的压强章末小结与提升固体与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固体 液体 一般情况先求压力(水平面上),再求压强 先求压强(ρ液),再求压力()特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ρ 粗细均匀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殊情况典例1 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
下列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中合理的是【解析】量杯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量杯中注水时,相同时间注入相同质量的水,水在量杯中的高度增加得越来越慢,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的增加也会越来越慢项正确。
【答案】 B典例2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且均为实心匀质物体,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 的圆面。
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乙丙,则甲、乙、丙的密度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丙>ρ乙C.ρ甲<ρ乙<ρ丙D.ρ甲=ρ乙=ρ丙【解析】三个柱状物对桌面的压强ρ,因p甲乙丙,且它们的高度均为h,所以甲、乙、丙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项正确。
【答案】 D典例3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5 的容器内装有35 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到水底的深度为1.2 m,容器的底面积为0.02 m2(10 ),求:(1)容器底面所受的水的压强和压力;(2)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
【答案】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ρ1.0×1033×10 ×1.2 m=1.2×104由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1.2×104×0.02 m2=240 N(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m水器)(5 +35 )×10 400 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2×104实验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器材:小方桌、泡沫塑料、砝码。
大学物理第8章 稳恒磁场 课后习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8章 稳恒磁场 习题及答案6. 如图所示,AB 、CD 为长直导线,C B为圆心在O 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其半径为R 。
若通以电流I ,求O 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O 点磁场由AB 、C B、CD 三部分电流产生,应用磁场叠加原理。
AB 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1=BC B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θπμR I B 402=RIR I 123400μππμ=⨯=,方向垂直纸面向里CD 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cos (cos 421003θθπμ-=r IB)180cos 150(cos 60cos 400︒︒-=R I πμ )231(20-=R I πμ,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故 )6231(203210ππμ+-=++=R I B B B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7. 如图所示,两根导线沿半径方向引向铁环上的A ,B 两点,并在很远处与电源相连。
已知圆环的粗细均匀,求环中心O 的磁感应强度。
解:圆心O 点磁场由直电流∞A 和∞B 及两段圆弧上电流1I 与2I 所产生,但∞A 和∞B 在O 点产生的磁场为零。
且θπθ-==21221R R I I 电阻电阻 1I 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θππμ-=24101RI 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2I 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θπμRIB 420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所以, 1)2(2121=-=θθπI I B B环中心O 的磁感应强度为0210=+=B B B8. 如图所示,一无限长载流平板宽度为a ,沿长度方向通过均匀电流I ,求与平板共面且距平板一边为b 的任意点P 的磁感应强度。
解:将载流平板看成许多无限长的载流直导线,应用叠加原理求解。
以P 点为坐标原点,垂直载流平板向左为x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8章 认识概率 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8章认识概率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若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事件A发生的频率是B.反复大量做这种试验,事件A只发生了7次C.做100次这种试验,事件A一定发生7次D.做100次这种试验,事件A可能发生7次2、“抛一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这一事件是()A.随机事件B.确定事件C.必然事件D.不可能事件3、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性事件的是()A.通常温度降到0℃以下,纯净的水结冰;B.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面,这页的页码是奇数;C.购买一张彩票,中奖;D.汽车累积行驶1万千米,从未出现故障.4、聪聪的文件夹里放了大小相同的试卷共12页,其中语文6页,数学4页,英语2页,他随机地从讲义夹中抽出1页,抽出的试卷恰好是数学试卷的概率为()A. B. C. D.5、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守株待兔B.拔苗助长C.瓮中捉鳖D.水中捞月6、下列事件中,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A.某个数的绝对值小于0B.某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C.某两个数的和小于0D.某两个负数的积大于07、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颜色不同其余都相同的球,如果口袋中有4个红球且摸到红球的概率是.那么口袋中球总数()A.12个B.9个C.6个D.3个8、下列选项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A.从只装有黑球的袋子摸出一个白球B.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C.抛掷一枚硬币,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反面朝上D.每年10月1日是星期五9、从箱子中摸出红球的概率为,已知口袋中红球有个,则袋中共有球( )个A. B. C. D.10、一个布袋里装有2个红球,3个黑球,4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下列事件中,发生可能性最大的是()A.摸出的是白球B.摸出的是黑球C.摸出的是红球D.摸出的是绿球11、一个布袋里装有2个红球,3个黑球,4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则下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摸出的是白球B.摸出的是黑球C.摸出的是红球D.摸出的是绿球12、下列事件为必然事件的是()A.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B.从一个装有红色球的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是黄色球C.通常温度降到0°C以下,纯净的水结冰 D.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13、在对某次实验数据整理过程中,某个事件出现的频率随实验次数变化析线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A.抛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向上的面点数是4B.暗箱中有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任取一球是黄球C.一副的普通扑g牌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D.抛硬币实验中关注正面出现的概率14、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有5次正面朝上B.可能有5次正面朝上C.至少有1次正面朝上D.不可能有10次正面朝上15、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6个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其中有1个红球,2个黄球,3个绿球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那么摸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已将四个小正方形涂上阴影,有一个小虫落到网格中,那么小虫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17、有七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3,﹣2,﹣1,0,1,2,3的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随机抽取一张,记卡片上的数字为a,则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1)x+a(a﹣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x2﹣(a2+1)x﹣a+2的图象不经过点(1,O)的概率是________.18、一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则事件“从中任意摸出3个球,至少有1个球是黑球”属于________事件.(填写“必然”,“不可能”或“随机”)19、从1、2、3、4中任取一个数作为十位上的数,再从2、3、4中任取一个数作为个位上的数,那么组成的两位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___20、在某次数学竞赛中,某校表现突出,成绩均不低于60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某校的成绩分布情况,随机抽取利了其中50名学生的成绩(成绩x取整数,总分100分)作为样本进行了整理,结果如表:按规定,成绩在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选手进入决赛.根据所给信息,请估计该校参赛选手入选决赛的概率为________.21、“买一张彩票,中一等奖”是________(填“必然”、“不可能”或“随机”)事件.22、某班从三名男生(含小强)和五名女生中,选四名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中华古诗文朗诵大赛”,规定女生选n名,若男生小强参加是必然事件,则n=________.23、我们知道π约为3.14159265359,在这串数字中,任挑一个数是5的可能性为________.24、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6个红球和若干个绿球,若再往此袋中放入5个白球(袋中所有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摇匀后摸出一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恰好为,那么此袋中原有绿球________个.25、某林业部门要考察某种幼树在一定条件下的移植成活率,在同样的条件下对这种幼树进行大量移植,并统计成活情况,记录如下(其中频率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移植总10 50 270 400 750 1500 3500 7000 9000 数(n)成8 47 235 369 662 1335 3203 6335 8118 活数(m)成活的0.800 0.940 0.870 0.923 0.883 0.890 0.915 0.905 0.902 频率由此可以估计幼树移植成活的概率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如图,A、B两个转盘分别被平均分成三个、四个扇形,分别转动A盘、B 盘各一次,转动过程中,指针保持不动,如果指针恰好指在分割线上,则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数字所在的区域为止,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字之和大于4的概率.27、小丽和小明将在下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三这三天中各自任选一天担任值日工作,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格的方法,求小丽和小明在同一天值日的概率.28、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5个除颜色外都相同的球,其中有2个红球,3个黄球.(1)若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求摸出红球的可能性;(2)若要使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可能性为,求袋子中需再加入几个红球?29、第十五届中国“西博会”将于10月底在成都召开,现有20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8人,女生12人.(1)若从这20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求选到女生的概率;(2)若该分会场的某项工作只在甲、乙两人中选一人,他们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决定由谁参加,游戏规则如下:将四张牌面数字分别为2,3,4,5的扑g牌洗匀后,数字朝下放于桌面,从中任取2张,若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参加,否则乙参加.试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30、小敏在“抛一枚均匀硬币”的试验中忘记带硬币了,她想用其他东西代替.这时,她看到书包里自己带的矿泉水,于是她灵机一动.把瓶盖拧下来代替均匀硬币进行模拟试验,从而得一个试验结果.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D2、A3、A4、B5、C6、A7、A8、B9、B10、A11、A12、C13、D14、B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20、21、22、24、25、三、解答题(共6题,共计25分)26、27、28、29、30、。
分析化学:第8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思考题与习题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铬酸钾酸度条件:pH=6.0∽10.5(2)佛尔哈德法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Ag+(剩余)+SCN-=AgSCN↓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3)法扬斯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荧光黄酸度条件:pH=7∽10.5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
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
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
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
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
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
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8章 认识概率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8章认识概率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2个白球,2个红球,若干个黄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若从这个盒子中随机摸出一个是黄球的概率是,则盒子中黄球的个数是()A.2B.4C.6D.82、下列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的是()A.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至少有一次反面朝上;B.今年冬天如皋会下雪;C.掷两个均匀的骰子,朝上面的点数之和为1;D.一个转盘被分成3个扇形,按红、白、黄排列,转动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3、从甲、乙、丙、丁四人中任选1名代表,甲被选中的可能性是()A. B. C. D.14、下列事件为不可能事件的是( ).A.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B.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5点 C.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D.长为3cm、3cm、7cm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5、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下列说法正确是()A.连续抛掷2次必有1次正面朝上B.连续抛掷10次不可能都正面朝上 C.大量反复抛掷每100次出现正面朝上50次 D.通过抛掷硬币确定谁先发球的比赛规则是公平的6、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4个条件:①AB ∥CD;②OA=OC;③AB=CD;④AD∥BC从中任取两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A. B. C. 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某种彩票的中奖率为1%,买100张彩票一定有1张中奖B.从装有10个红球的袋子中,摸出1个白球是不可能事件C.为了解一批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掷一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出现向上一面点数是2的概率是8、事件①: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事件②:购买一张彩票,没中奖,则( )A.事件①是必然事件,事件②是随机事件B.事件①是随机事件,事件②是必然事件C.事件①和②都是随机事件D.事件①和②都是必然事件9、下列不是必然事件的是()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B.三角形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D.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频率就是概率 D.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周长的比1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概率是1%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B.要了解某公司生产的100万只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C.甲乙两人各自跳远10次,若他们跳远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乙跳远成绩的方差分别为0.51和0.62,则乙的成绩更稳定D.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页码是奇数是随机事件12、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A.没有水分,种子发芽B.小张买了一张彩票中500万大奖C.抛一枚骰子,正面向上的点数是7D.367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相同13、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色、黑色、白色的玻璃球共有60个,除颜色外,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小刚通过多次摸球实验后发现其中摸到红色、黑色球的频率稳定在0.15和0.45,则口袋中白色球的个数很可能是()个.A.12B.24C.36D.4814、下列事件中,不可能事件是( )A.掷一枚六个面分别刻有1~6数码的均匀正方体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5”B.任意选择某个电视频道,正在播放动画片C.肥皂泡会破碎D.在平面内,度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其和为360°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是,买1000张该种彩票一定会中奖B.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适合用抽样调查 C.若甲组数据的标准差S甲=0.31,乙组数据的标准差S=0.25,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D.在乙一个装有白球和绿球的袋中摸球,摸出黑球是不可能事件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中,D、E、F分别是各边的中点,随机地向△ABC中内掷一粒米,则米粒落到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________.17、抛掷骰子时,若用计算器模拟实验,如果研究恰好出现1的机会,则要在________ 到________ 范围中产生随机数,若产生的随机数是________ ,则代表“出现1”,否则就不是.18、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3个白球和1个红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 .19、在一个箱子里放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
完整word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物理第八章《压强》单元练习及参照答案本试卷 g 取 10 牛/ 千克长乐金峰中学陈宝玉(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作用的成效与和______________相关 .2.两个物体分别平放在静止的水平川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3,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则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桌面遇到的压强之比为.3、物体上遇到的叫压强。
一个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6000 Pa,则“ 6000 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424、重力为 6× 10 牛的大象,每只脚掌面积是600cm,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新课标第一网5. 潜水员身穿潜水服下潜到水下20m 深处,该处水产生的压强为Pa,此压强对潜水服上边积为2的视窗玻璃的压力为N, g 取 10N/kg。
6.在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原地域,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简单沸腾,是因为高原区气压 1 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100℃。
而人在该地域吸气困难,与在平原对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充得更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些。
7、以下所述各案例是为了增大压强仍是减小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 )①刀口常磨得很薄:;②铁轨下边垫枕木:;③书包带换成宽一些的:;④铁钉的头部做得尖尖的:;8、手握着一个鸡蛋使劲捏不易捏破,可握着两个鸡蛋用不大的力很简单将鸡蛋捏破,这是因为手握两个鸡蛋时鸡蛋的受力面积比手握一个鸡蛋时鸡蛋的受力面积更,使鸡蛋遇到的压强变得更,所以鸡蛋更容易捏破。
9.以以下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已知 h1=30cm,h2=10cm,2容器内的底面积为0.5m ,则 A 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Pa,B 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 _______________图 1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 ____________N.10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理论课后思考题

第八章教学理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
2、除上课外,教学任务的完成还可以通过、等形式。
3、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和活动程序。
4、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来完成。
5、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的关系6、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7、掌握学习由4个环节组成,分别是定向、、、矫正。
二、选择题1. 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 上课 B教学 C 智育 D考试2.学校工作应以()为主。
A 上课 B提高升学率 C行政工作 D教学工作3、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
A、最优化原则B、反馈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4、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原则是()。
A、教学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民主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5.、下列直观手段中,()直观程度最高。
A、语言直观B、图表C、模型D、实物6.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7.“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体现了()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8.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B.能力比知识更重要C.二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D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三、判断题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能。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
()4、巩固性原则要按教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心理顺序进行教学。
()5、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是培养和发展智能过程中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6、判断一种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还是注入式,关键看它是否采取了问答的形式。
()四、简答题1、谈谈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2、教学活动中怎样准确理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作用与关系?3、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4、什么是直观性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教学中教师怎样发扬教学民主?6、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有哪些?7.简述对教学概念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力与运动易错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精心整编吐血推荐,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感激不尽!第八章力与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3•宜昌)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匀速行驶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A.向甲滚动B.向乙滚动C.静止不动D.在原地转动2.(2013•潍坊)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木箱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0~2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B.在0~2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C.在20~4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D.在20~4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3.(2013•泰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4.(2013•南充)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5.(2013•广安)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6.(2013•北京)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A.B.C.D.7.(2013•遵义)将物理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受到的重力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8.(2013•武汉)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B.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9.(2013•淮安)小明学习了力的知识后,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文具盒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文具盒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以上三对力中没有一对是平衡力10.(2012•盐城)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A.大小是否相等B.方向是否相反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1.(2013•扬州)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12.(2013•雅安)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13.(2013•黔东南州)某同学用力F按住一质量为m的木块,使其始终静止在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F越大,木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大,物体越容易处于静止B.木块始终处于静止,是因为压力F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墙面越粗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木块的质量越大,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14.(2011•盐城)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15.(2011•济南)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16.(2008•无锡)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a)、(b)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无关B.比较(b)、(c)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C.比较(a)、(c)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D.比较(b)、(c)两图的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二.填空题(共14小题)17.(2012•烟台)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来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_________ .18.(2012•南京)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学生由于具有_________ 而造成的伤害.(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_________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_________ km.19.(2012•凉山州)2012年4月29日,全长420km的成(都)西(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沿途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坐上高速的大巴车,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会有“恰似青山走来迎”之感.这句话中的“走”是以_________ 为参照物.为了安全,车辆严禁超载、超速,驾乘人员必须系安全带,这主要是防止出现意外司机紧急刹车时,由于_________ 造成的危害.大巴车从西昌到成都只需5小时30分钟,其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 km/h(取整数).20.(2011•太原)端午节,在太原市晋阳湖进行龙舟赛,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的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龙舟到达终点后,虽然桨手停止划水,但由于_________ ,龙舟仍会继续向前运动.21.(2010•佛山)在水平桌面分别铺上毛巾、木板、平板玻璃,让小车从斜面_________ 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 .22.(2013•贵港一模)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试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1)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_ ;(2)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_________ .23.(2013•高邮市二模)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_ 实际摩擦力(填“>”、“=”或“<”).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N.24.(2012•虹口区二模)如图所示的情景,受到敲击的2号棋子飞了出去,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_______ 不会随之飞出,在_________ 力的作用下,最终竖直下落.25.(2012•西藏)如图所示,物体重5N,当F=10N时,物体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N;当F=20N时,物体在墙上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N.26.(2011•岳阳)如图,用10N的水平拉力拉一重25N的木块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N,木块受到的_________ 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7.(2011•孝感)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_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_________ ,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 .(3)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表面绝对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_ .(4)运用力和运动的知识进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A.运动的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改变.(_________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_________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_________ )(5)如图所示,重5N的物体B通过定滑轮沿水平方向拉着重50N的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对A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B匀速上升,则拉力F= _________ N.(不计绳重和绳与轮的摩擦)28.(2011•鞍山)如图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维恩图.它们的相同点已标明在两圆相重叠的区域.请你将它们的独有特性(不同点)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内.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29.(2013•本溪)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1)小明刚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大,那么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力_________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木块所受的摩擦力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小明增大拉力后,木块被拉动了,而且越来越快,小明读出某一时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他认为这时的摩擦力大小为2N,老师指出了他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小明顺利地完成了探究过程,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_________ .该实验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4)把木板的一端垫高,制成一个斜面,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木块,算出机械效率.增大斜面倾角,再次实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在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需要的拉力越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30.(2011•西藏)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 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 _________ N.三.解答题(共6小题)31.(2012•襄阳)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沿水平向右做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32.(2012•绍兴)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表面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材料从A处下滑从B处下滑从C处下滑毛巾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棉布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木板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__ 处滑下.(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__ 表面上.(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_ (选填序号).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33.(2013•株洲)“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1)甲球做_________ 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____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2)_________ 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____ 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_________ s.甲球所用时间_________ 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2012•襄阳)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中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拉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 .35.(2013•营口)小刚同学为了参加体育考试,想测试一下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1)如图甲所示,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N.(2)小刚发现牛筋底的运动鞋较轻些,于是便向鞋中添加了适量的砝码,目的是_________ .(3)在拉动过程中小刚发现,匀速直线拉动鞋实际很难控制,于是他将鞋放在水平方置的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当他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 .36.(2013•日照)(1)图1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6所示;由_________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 N.(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李丽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张华同学提出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图2是他们进行探究实验的实验装置图.①李丽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该按_________ 两个图所示的方案进行.②张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见下表;请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答题卡中的坐标系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f 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FN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F f 与FN的关系是_________ ;FN/N 1.0 1.5 2.0 2.5 3.0Ff/N 0.4 0.6 0.8 1.0 1.2(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呢?”张华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图甲的示数一样,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的结论.而李丽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图甲中示数的一半,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你认为_________ 的结论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3•宜昌)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匀速行驶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A.向甲滚动B.向乙滚动C.静止不动D.在原地转动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如果列车突然刹车,鸡蛋由于惯性还会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因此将发生运动,然后根据鸡蛋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判断即可.解答:解:刹车前,鸡蛋随车一起向左运动,当列车突然刹车时,由于鸡蛋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的状态,因此桌上的鸡蛋向甲滚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惯性知识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由于惯性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受到的摩擦力刚好与看到的现象相反,并且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2013•潍坊)如图甲所示,小亮用水平力推地面上的木箱,木箱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0~2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B.在0~2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小于推力大小C.在20~4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D.在20~40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推力大小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由图乙判断物体在在0~20s和在20~40s内的运动状态.(2)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如图乙,木箱在0~20s内保持静止状态,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在20~40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选A、C.点评: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常见的类型.3.(2013•泰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是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的力.(2)物体静止的传送带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确定摩擦力方向.解答:解:A、C、物体静止在传送带上,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向右运动,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相对于传送带来讲,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选项A不全面,选项C正确.B、D、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传送带是受力物体,物体是施力物体.所以B和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不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而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点一定要注意.4.(2013•南充)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本题中水面发生了变化,这属于惯性现象,所以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惯性知识去分析.只要把本题中的水和平时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的自己进行类比,解决此类问题比较容易.解答:解:AB、由图可知:水面向右倾斜.水面发生倾斜的原因是由于水具有惯性,说明列车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故AB错误.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突然停止,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左运动,所以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与图不符,故不合题意;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突然停止,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在分析解释惯性现象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是谁,然后将物体一分为二分成两部分,受力部分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不受力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5.(2013•广安)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分析:A、若物体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理解其含义;C、根据物体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进行分析;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运动大小、方向的改变.解答:解:A、若物体受平衡力,可能静止,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若没有力的作用,则运动的物体会永远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C、物体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会改变,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此题属于易错题.6.(2013•北京)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A.B.C.D.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据此分析钢珠的运动轨迹.解答:解: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钢珠落下前与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钢珠落下时,由于惯性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度与车保持相同;所以钢珠相对于车落下的轨迹是竖直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惯性的应用,知道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7.(2013•遵义)将物理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受到的重力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解答,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缺一不可.解答:解: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不正确;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受到的重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正确;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8.(2013•武汉)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 8.17 的线段 CD 所示。此时,可忽略扭矩对受剪承载力的影响。 (3)当 0.5<Tc/Tc0≤1.0 且 0.5<Vc/Vc0≤1.0 时,需考虑剪扭相关性,线段 BC 上任意一
T Vb
ft fy
当 T/(Vb)>2.0 时,取 T/(Vb)=2.0。 2、纵向钢筋的构造要求
沿截面周边布置的受扭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和梁截面短边长度;除应在梁 截面四角设置受扭纵向钢筋外,其余受扭纵向钢筋宜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受扭纵向钢 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支座内。
在弯剪扭构件中,配置在截面弯曲受拉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按受 弯构件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出的钢筋截面面积”与“按受扭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计算并 分配到弯曲受拉边的钢筋截面面积”之和。 3、箍筋的构造要求
3
+ As'
A st l
3
A st l
3
+ As
8.10 试述轴向压力对受扭承载力的影响。 答:试验研究表明,轴向压力的存在,可减小纵向钢筋的拉应变,抑制斜裂缝的出现
和开展,可增加混凝土的咬合作用和纵筋的销栓作用,因而可提高构件的受扭承载力。但 当轴向压力大于 0.65fc A 时,随着轴向压力的增加,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将会逐步下降。
8.1 什么是平衡扭转?什么是协调扭转?并各举 1 个工程实例。 答:平衡扭转又称静定扭转,是由荷载作用直接引起的,其截面扭矩可由平衡条件求
得,即构件所受到扭矩的大小与构件扭转刚度的大小无关,如雨篷梁。协调扭转又称超静 定扭转,是由超静定结构中相邻构件间的变形协调引起的,其截面扭矩须由静力平衡条件 和变形协调条件才能求得,即构件所受到扭矩的大小与构件扭转刚度的大小有关。如框架 边梁。
习 题答案
8.1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纯扭构件,处于一类环境,截面尺寸 b×h=200mm×300mm, 承受的扭矩设计值 T=1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纵筋采用 HRB400 级钢筋, 箍筋采用直径 10mm 的 HPB300 级钢筋。求计算构件所需配置的受扭纵筋和箍筋,并 绘制截面配筋图。
形截面弯剪扭构件,其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剪扭构 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并应配置在相应的位置;箍筋截面面积应分别按剪扭构件的受 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计算确定,并应配置在相应的位置。
3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在剪力 V 和扭矩 T 作用下,按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受剪所需的箍筋 nAsv1/s,见
8.7 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有哪三种? 答: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有弯型破坏、扭型破坏和剪扭型破坏三种。
2
8.8 什么是剪扭相关性?《规范》GB50010 又是如何处理的? 答:对于剪扭构件,剪力的存在,使构件的受扭承载力降低;同样,扭矩的存在,使
构件的受剪承载力降低,两者大致符合 1/4 圆的规律(见下图),这便是剪力和扭矩的相关 性,简称剪扭相关性。
≤ 0.25βc
fc
当 hw/b(或 hw/tw)=6 时,
V bh0
+T 0.8Wt
≤ 0.2β c f c
当 4<hw/b(或 hw/tw)<6 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其作用是为了保证受扭构件在破坏时混凝土不首先被压碎(即避免超筋破坏)。
若截面限制条件不满足,一般应通过“加大构件截面尺寸”来解决,也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箍筋相当于 受拉腹杆
裂缝间混凝土 相当于斜压杆
纵筋相当于 受拉弦杆
8.6 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ζ 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对 ζ 的取值进行限制?为什么 设计计算时,常取 ζ=1.2?
答:配筋强度比 ζ 的含义见下式:
ζ = fy Astl s fyv Ast1ucor
ζ 的取值范围是 0.6~1.7,这是因为:当 0.6≤ζ≤1.7 时,构件破坏时,纵筋和箍筋基本上 都能达到屈服;当 ζ=1.2 左右时,纵筋和箍筋基本上能同时达到屈服,所以设计计算时, 常取 ζ=1.2。
1
性破坏,在工程设计中应予避免。
8.4 试述 I 形截面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计算方法。 答:首先将 I 形截面划分为腹板、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 3 个矩形分块;然后用下列公式
分别计算腹板、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腹板:
Wtw
=
b2 6
(3h − b)
( ) 受压翼缘:Wtf'
=
hf'2 2
下图(a); (2)在剪力 V 和扭矩 T 作用下,按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受扭所需的箍筋 Ast1/s,见
下图(b); (3)在剪力 V 和扭矩 T 作用下,按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受扭所需的纵筋 Astl,见下
图(c); (4)在弯矩 M 作用下,按第 4 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弯所需的纵筋 A's 、
8.2 受扭钢筋由哪两种钢筋组成? 答:受扭钢筋由沿构件表面内侧布置的受扭箍筋和沿构件周边均匀对称布置的受扭纵
向钢筋组成。
8.3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各自发生的条件和破坏特征是什么? 答: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有少筋破坏、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和超筋破坏 4 种破坏
形态。各自发生的条件和破坏特征如下: (1)少筋破坏。当箍筋和纵筋或者其中之一配置过少时,混凝土一旦开裂,与裂缝相交 的钢筋立即屈服甚至被拉断,构件破坏,属脆性破坏,在工程设计中应予避免。 (2)适筋破坏。当箍筋和纵筋配置均合适时,破坏时,与临界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和纵筋 先屈服,混凝土后压碎,破坏时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是延性 破坏,故工程设计中,应采用适筋构件。 (3)部分超筋破坏。在箍筋和纵筋中,一种配置合适而另一种配置过多时,构件破坏时, 只有配置合适的那种钢筋屈服,配置过多的那种钢筋未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破坏具有一定的延性,但在工程设计中仍宜予避免。 (4)超筋破坏。当箍筋和纵筋配置均过多时,破坏前构件表面的螺旋裂缝的特征是:根 数多但宽度小。构件破坏时,纵筋和箍筋均未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属于脆
验算配箍率 ρsv
=
2 Ast1 bs
=
2 × 0.643 200
= 0.00643
(3)计算箍筋并验算最小配箍率
取 ζ=1.2,代入式(8-8)求 Ast1 / s ,即
Ast1 = T − 0.35 f tW t = 10 ×106 − 0.35 ×1.43 × 4.67 ×106 = 0.643mm2 /mm
s 1.2 ζ f yv Acor
1.2 × 1.2 × 270 × 33600
点 M 的纵坐标即为“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 βt”。
1.5
Tc/Tc0
A
B
1.0
1.5-βt 0.5
M (Vc/Vc0,Tc/Tc0)
C βt
D
0
0.5
1.0
1.5
Vc/Vc0
8.9 试述《规范》GB50010 中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答:《规范》GB50010 中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为:对于矩形、T 形、I 形和箱
【解】 (1)确定基本参数
查附表 1-2 可得:C30 混凝土 fc=14.3N/mm2,ft=1.43N/mm2 查附表 1-10 可得:βc=1.0 查附表 1-5 可得:HRB400 级钢筋 fy=360N/mm2,HPB300 级钢筋 fyv =270N/mm2 查附表 1-13 可得: c=20mm
思考题
8.1 什么是平衡扭转?什么是协调扭转?并各举一个工程实例。 8.2 受扭钢筋由哪两种钢筋组成? 8.3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有哪几种破坏形态?各自发生的条件和破坏特征是什么? 8.4 试述 I 形截面的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的计算方法。 8.5 什么是变角空间桁架模型? 8.6 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ζ 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对 ζ 的取值进行限制?为什么 设计计算时,常取 ζ=1.2? 8.7 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有哪三种? 8.8 什么是剪扭相关性?《规范》GB50010 又是如何处理剪扭相关性的? 8.9 试述《规范》GB50010 中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8.10 试述轴向压力对受扭承载力的影响。 8.11 受扭构件的截面限制条件是什么?截面限制条件的作用是什么?若截面限制条件不满 足,又该如何解决? 8.12 受扭构件的钢筋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为什么需要满足这些构造要求?
等级。
8.12 受扭构件的钢筋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为什么需要满足这些构造要求? 答:受扭构件的钢筋应满足下列构造要求:
1、最小配筋率要求 (1)箍筋的最小配筋率要求
ρ sv
=
Asv bs
≥
ρ sv,min
= 0.28
ft f yv
4
(2)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要求
ρ tl
=
Astl bh
≥ ρ tl,min = 0.6
8.11 受扭构件的截面限制条件是什么?截面限制条件的作用是什么?若截面限制条件不满 足,又该如何解决?
答: 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对 hw/b≤6 的矩形、T 形、I 形截面和 hw/tw≤6 的 箱形截面构件,其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当 hw/b(或 hw/tw)≤4 时,
V bh0
+
T 0.8Wt
1.0
T/T0
0
V/V0
1.0
为简化剪扭相关计算,《规范》GB50010 仅考虑混凝土部分相关,钢筋部分不相关,并 采用下图所示的三段折线(AB、BC、CD)来近似代替 1/4 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