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合集下载

产褥期的护理

产褥期的护理

取 避 孕 措 施 ,哺 乳 者 以 工 具 避 孕 为 主 ,不 哺 乳 者 可 以 口服 避孕药 。
2 心 理 护 理
观察子宫收 缩情况 、阴道 流血量 ,检 查子 宫底 高度 、软硬 度 ,必要时按摩子宫 、应用缩宫剂 预防产后 出血 。 12 严密 观察 生命 体 征 的变 化 ,每 日定 时测 量 体温 、脉 . 搏 、呼吸 、血压 ,体 温多 在正 常 范 围内 ,脉 搏略 缓慢 ,每 分钟约 6 7 0— 0次 ,与子宫胎盘循环停 止及卧 床休 息等 因素 有关 ,约于产后一周恢复正常 。 13 排尿与排便 自然分娩 的产妇 ,产后 4小时应鼓励 其 . 下床排尿 ,若排尿困难 ,可采取下列措施 : 13 1 鼓 励 产 妇 坐 起 排 尿 ,解 除 怕 排 尿 引 起 的疼 痛 等 ..
【 摘
要 】 产褥期是 指从胎 盘娩 出到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 近正常未孕状态 所需 的一段 时间 ,一般 规定为 6 ,它 是妇 周
女一生 中的重要时期 。安全渡过产褥期 ,预防 “ 月子病 ”对产妇以后的身心健康起到 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键 词 】 产 褥期 :护理 关
顾虑。 132 鼓 励 产 妇 多 饮水 。 ..
经历妊娠 与分娩的激动及紧 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 ;接 下来 担心生女孩会遭 家人嫌弃 ;担心缺 乏哺育婴儿 的知识 ; 担心孩子是否健康 ;担心母 乳喂养是 否能成功 ;担心 自己体 形会改变等 ,产褥期的不适也可造成情绪不稳定 ;还有产后 激素的变化等等 ,产妇可表现为轻度 的抑郁 。这时应帮助产 妇减轻身体的不适 ,并给予精神上的关怀 、鼓励 、安慰 ,使 其恢 复 自信。产妇也可以做适量 的家 务劳 动和体育锻炼 ,这 不仅 能够转移注意力 ,不再将注意力集 中在宝宝或者烦心 的 事情 上 ,更是可以使体 内自动产 生快 乐元 素 ,使产妇 自内饿 而外地快乐起来 。从而减少产后抑郁症 的发生 。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

产褥期护理措施产褥期护理措施(一)生活护理1.活动与休息: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推广家庭化病房;2.营养与饮食:分娩后,为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的热能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应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和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多喝汤。

注意平衡膳食,避免偏食。

3.排泄(1)产后4~6小时要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尿潴留及子宫收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若不能自行排尿,应帮助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①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的顾虑。

②坐起排尿,用热水熏洗外阴或温开水冲洗尿道口周围,诱导排尿。

③床边加屏风,扶产妇下床或去厕所排尿。

④热水袋放置于下腹部,刺激膀胱肌内收缩。

⑤强刺激手法,针刺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⑥肌注新斯的明。

⑦上述处理无效时,予以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1~2天,注意预防感染。

(2) 便秘产妇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影响盆底肌肉的恢复,易发生子宫脱垂,预防的措施是: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②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

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产后2~3天未解大便者,宜给缓泻剂或肥皂水灌肠。

(二)子宫复旧及恶露护理先嘱产妇自解小便后,平躺在床上,护理人员用一只手从产妇脐上几厘米处逐渐地往下触诊子宫底,测量子宫底高度、宫缩、观察恶露情况(色、量、味),入休养室时、入休养室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观察一次,每次观察均按压宫底以免血液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记录宫底高度及出血量,以后每天均应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

(三)会阴护理分娩后宫腔内有较大创面,宫颈口松弛,会阴部可能有切口或裂伤,以及恶露的排出,因此必须作好会阴护理,以促进舒适、预防感染。

1.每日2次及大便后用1:5000高猛酸钾液或1:2000新洁尔灭液擦洗会阴。

2.产后第2日,应用肥皂水将臀部、大腿内侧血迹洗净,垫消毒会阴垫,以后按情况嘱产妇及时更换,保持局部清洁。

(四)心理社会护理1.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期护理,保持家庭的完整。

2.关心和鼓励。

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褥期护理常规

产褥期护理常规1、按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产妇转入爱婴区时,应详细了解分娩过程,检查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

3、产后 4-6 小时应鼓励产妇自解小便,如膀胱充盈而不能自解小便者,可热敷或用手按摩膀胱区;听流水声或用温开水缓慢冲洗尿道口;或病情允许时协助坐起等方法诱导排尿,经上述方法仍不能自行排尿者,行导尿术。

4、产后 24 小时内要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会阴伤口有否血肿,剖宫产后要注意伤口有否渗血,腹部可置砂袋 4—6 小时后取出。

5、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体温在 37.5℃以上者,每4小时测一次,高热时,按高热常规护理。

6、饮食护理:产后宜进食高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及汤汁食品。

7、产后卧床休息,顺产无合并症的产妇 24 小时后鼓励早期离床活动。

8、每天测宫底高度,观察恶露及乳房情况并记录。

如阴道排出组织物,需留待观察,必要时送病检。

9、会阴护理:⑴会阴无裂伤或会阴Ⅰ度裂伤者,每天清洁会阴两次。

会阴侧切伤口,每天清洁三次,垫消毒纸垫,产后 3-4 天拆线;⑵会阴肿胀者,可予红外线照射,每日二次,或用 50%硫酸镁湿热敷;⑶会阴Ⅲ度裂伤者,卧床休息,每次大小便后清洁外阴,会阴热敷每天二次;产后 3-5 天服阿片酊控制大便,产后第五天口服石蜡油通便,禁止灌肠。

10、乳房护理:⑴指导产妇哺乳前洗净双手,及乳头,鼓励帮助产妇哺乳,做到早哺乳、按需哺乳。

⑵乳头破损者,可涂鱼肝油软膏;⑶出现乳胀者或乳房有硬结时,可用热敷或按摩后挤出乳汁,也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⑷乳头凹陷者指导产妇经常牵拉乳头,或用玻璃奶罩间接哺乳。

11、产褥感染者,执行隔离。

12、进行卫生宣教,讲授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宣讲计划生育。

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有哪些

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有哪些

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方法有哪些“母性的伟大旅程,即将进入全新的篇章。

在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产妇的身体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产褥期。

这是一个令人充满期待和兴奋的时刻,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爱和照顾的阶段。

产褥期不仅关乎产妇的身体健康,还涉及到心理适应、家庭角色的改变以及新生儿的呵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呈现一系列关于产褥期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帮助产妇温暖地融入这个新的角色,促进身体的康复,同时为新生命的到来做好准备。

一、什么是产褥期产褥期是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所需的时期(通常为6周)。

一般正常分娩者,产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增强食欲,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康复。

由于产妇产后盆底肌肉松弛,应避免负重劳动或蹲位活动,以防止子官脱垂。

二、产褥期的护理措施有哪些1、乳房护理产褥期乳房护理是指在产后期间对乳房进行适当的护理和保养,以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哺乳关系,并预防或处理乳房问题。

常见注意事项包括:(1)保持乳房卫生:哺乳前洗净双手及双乳,鼓励并帮助产妇哺乳,做到早哺乳按需哺乳。

注意让婴儿先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这样有利于乳汁分泌。

(2)避免过度清洗:频繁清洗乳房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和刺激,避免使用条件过于干燥的毛巾来擦拭乳房。

(3)保持适当的乳房支撑:确保使用正确尺码和舒适的乳罩,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乳房。

避免使用过紧或过松的乳罩,以免对乳房造成不适或不良影响。

(4)正确哺乳姿势: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宝宝正确吮吸乳房。

在喂养时,将宝宝的嘴对准乳晕部分,确保宝宝能够吮吸到足够的乳房组织。

(5)解决乳头问题:如果产妇出现乳头皲裂,建议可挤少量乳汁均匀的涂于乳头处,以缓解不适症状。

此外,如果产妇出现乳头凹陷,可以经常做十字操牵拉乳头,也可以用乳头纠正器将乳头吸出,这样有利于婴儿含接。

2、饮食护理产褥期的饮食护理对于产妇的康复和健康非常重要。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护理健康教育》
产褥期是指产后6-8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产妇需要特别注意身体护理和保健。

正确的产褥期护理对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会影响到产后恢复和母婴健康。

首先,产褥期护理要重视休息。

产妇在生完孩子后需要充分的休息,因为这段时间内经历了怀孕和分娩的身体疲惫。

要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利用婴儿入睡的时间来休息,不要勉强自己做过多的家务活动。

其次,产褥期护理要保持良好的饮食。

产妇在这段时间内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

要多吃蔬菜水果、鱼类和瘦肉,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和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另外,产褥期护理需要合理的运动。

产后的女性不宜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但可以适当的进行产后恢复性运动,比如产后瑜伽和产后美体操。

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产后恢复,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可以缓解产后忧郁症的症状。

最后,产褥期护理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

产妇在这段时间内容易感染,所以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干燥,每天换洗内衣和卫生巾,并且要定期进行产后盆底康复训练,以保持盆底肌肉的紧实和弹性。

通过正确的产褥期护理,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恢复身体,避免产后并发症和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发展。

因此,产妇和家人都需要重视产褥期护理的健康教育,以确保产后健康。

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

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

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摘要】产褥期是女性生育后恢复身体健康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饮食护理对产褥期妇女的身体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褥期妇女饮食原则包括增加营养摄入、保持饮食均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在饮食注意事项方面,要避免暴饮暴食、多喝水等。

产褥期妇女饮食禁忌包括辛辣刺激食物、寒凉食物等。

还可以通过补充适量的营养素如蛋白质、铁、维生素等来促进产褥期妇女的康复。

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对于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增强抵抗力、保障宝宝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严格遵循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重要性、原则、注意事项、禁忌、补充。

1. 引言1.1 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的重要性产褥期是指产后42天的恢复期,对于妇女来说,饮食护理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

产褥期妇女的饮食护理指导不仅关乎妇女自身的康复和健康,更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喂养和成长。

正确的饮食护理指导对于产褥期妇女来说至关重要。

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妇女迅速恢复体力和精力,缓解产后疲劳和虚弱。

科学的饮食可以促进乳汁分泌,提高哺乳质量,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遵循适当的饮食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以预防产后脂肪堆积和身体机能紊乱,减少产后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指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护理,才能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有必要加强对产褥期妇女饮食护理的指导和普及,让更多的妇女受益,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产褥期妇女饮食原则1. 水果和蔬菜摄入:产妇在产褥期间应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

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促进产后身体恢复和消化系统运转顺畅。

2. 高蛋白食物:产妇需要增加摄入含有高蛋白质的食物,如鱼、鸡肉、蛋类、豆类等。

蛋白质是身体重建和修复组织的重要营养素,有助于加快产后身体的康复。

3. 适量碳水化合物: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提供能量,维持产妇体力和精神状态。

产褥期护理要点

产褥期护理要点

产褥期护理要点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

一般为6周。

在产褥期,产妇的每一个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有较大的生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所以做好产褥期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在这里根据我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供广大护理姐妹参考。

1.我们要认真了解产妇生产的经过和各种相关的记录及新生儿的状况。

认真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每日按时测生命体征。

如果体温过高,应加强观察,警惕产褥感染。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精神状况,以便及时发现一些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产后4-6小时鼓励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发生产后大出血。

必要时给予导尿。

鼓励产妇适当下床活动。

2.会阴的护理仔细观察会阴的伤口有无渗血,血肿,水肿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嘱产妇大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勤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以防伤口感染。

卧床休息时向会阴伤口对侧侧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伤口疼痛。

3.子宫复旧的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恶露的质和量,如果色鲜红,量多表明子宫复旧差,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处理。

密切观察子宫底的位置,高度,软硬度,并按摩子宫底以免血块积压影响子宫收缩,更换会阴垫并记录宫底高度,恶露的质和量。

如发现异常及时排空膀胱,协助按摩子宫,按医嘱给予宫缩剂,如果恶露有异味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配合做好及组织培养标本的收集和抗生素的应用。

产后当天禁用热水袋外敷止痛,以避子宫肌肉松弛造成出血过多。

4.乳房的护理乳房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擦洗。

每次哺乳前后都要做乳房的清洁。

指导产好正确哺乳,如果孩子吃不完时,指导产妇把多余的乳汁吸出。

以免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管阻塞,乳房疼痛甚至感染,影响乳汁分泌。

5.母乳哺养指导提供母乳哺养知识,告知母乳哺养优点,指导正确哺养方法,提畅按需哺乳。

产妇出院后,应注意作息,合理饮食,促进乳汁分泌,以便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

6.加强心理护理产妇需要从妊娠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及新家庭,这需要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产褥期保健知识介绍

产褥期保健知识介绍

产褥期保健知识介绍产褥期是妊娠期最后的阶段,是指产后6周到12月之间的时间段。

这个时期是产妇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自己和新生儿健康的时候。

产褥期保健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知识,下面我将讲解一些产褥期保健的知识。

一、恢复身体产后,妇女会经历产道、会阴、骨盆韧带等多方面的变化,需要适当的恢复措施。

首先,需要注意休息,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天尽量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有利于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

其次,需要适当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建议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俯卧撑、仰卧起坐、慢跑等运动,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伤害身体。

二、饮食营养在产褥期中,产妇需要为自己和新生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

保证产后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产后产妇应该做到合理膳食搭配、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摄入量,以便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和保证乳汁质量。

建议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钙、铁等营养物质的食品。

其中,鸡肉、瘦肉、鱼肉、鸡蛋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牛奶、豆浆是富含钙和铁的食品。

要注意的是,吃饭的时间要规律,不要吃太油腻或者过度辛辣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睡前3小时内不再进食。

三、防止乳腺炎乳腺炎是产后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疼痛、红肿等症状。

为了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建议产妇多给宝宝吸奶,尽量做到按时、按需哺乳,同时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婴儿吐奶后继续吸乳,以免引发乳腺感染。

四、心理健康产后需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产妇的身心也会接受很多新的变化,产后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因此,产妇要尽量减少孤独感,与亲戚朋友保持联系,在家中也要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或者阅读,多参与社交活动等等。

同时,还可以寻找一些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五、预防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主要表现为产后发热、恶露增多、腹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作者:舒家凤赖亚辉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0期
摘要:目的为使产妇身心恢复健康顺利度过产褥期,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产妇生命体征、子宫复旧、阴道恶露、会阴、乳房、大小便的排泄以及心理状态进行观察护理。

结果针对在产褥期出现的不同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及指导。

结论产妇的身心健康得以恢复,小宝宝的身体不断发育成长,提高了产褥期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产褥期护理指导
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通常为6周[1]。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和心理恢复的关键时期,因此,科学地安排好产妇在产褥期的护理和保健,防止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促进产妇的各个脏器加速恢复,使产妇的乳汁分泌正常,都将给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好处。

1.产褥期的护理
1.1 产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产后24小时内极易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心力衰竭、子痫等严重并发症,故应在产房内严密观察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同时注意子宫底高度及膀胱是否充盈等,若发现宫底升高、变软,应按摩子宫并肌肉注射子宫收缩剂(缩宫素、前列腺素或麦角新碱),若产妇自觉肛门坠胀,提示有阴道后壁血肿的可能,应进行肛门确诊后及时给予处理。

另外对新生儿进行早吸吮、皮肤接触,指导产妇哺乳,2小时后产妇一切正常,助产士将产妇及新生儿一同送回病房休息,严格交接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

1.2 保证产妇足够的营养和休息产后宜进食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荤素搭配,多吃水果、豆制品及其他含微量元素丰富的海产品,也可补充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保健品[2]。

给产妇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舒适、安静、清洁、空气新鲜。

产后4小时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以促进产妇肌体的恢复及恶露排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1.3 排尿与排便的观察护理产后4小时内应让产妇排尿,若排尿困难除鼓励产妇坐起排尿或扶下床到厕所排尿外,可选用以下方法诱导排尿:如用温开水冲洗阴道外口周围,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缩、针灸治疗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以助排尿。

产妇仍不能排尿,置保留尿管,4-6小时放尿一次,保留导尿管2-3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再者产妇分娩后由于卧床休息,加之食物缺乏纤维素,肠蠕动减弱,易出现便秘,因此鼓励产妇多吃蔬菜,早日下床适当活动,发生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或口服腹泻剂。

1.4 子宫复旧及恶露的观察护理胎盘娩出后,子宫圆而硬,宫底在脐下一横指。

产后第1天宫底略上升平脐,以后每天下降1-2cm,至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腔内。

因此,应每天同一时间手测子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测量前嘱产妇排尿,同时,每天应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

若子宫复旧不全,红色恶露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应及时给予宫缩剂,若发现恶露有腐臭味,考虑有感染,给予抗生素抑制感染。

1.5 会阴的观察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产后每日2次用0.25%聚维酮碘溶液擦洗会阴部[3]。

会阴部有水肿者,可用5%硫酸镁温热敷,每日2次,产后24小时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会阴有切口者,应每天检查切口有无红肿、硬结及脓性分泌物,一般产后3-5天拆线,切口有感染者应提前拆线,清洗切口,定时换药。

产后7-10天可行坐浴。

1.6 乳房的观察护理爱婴医院提供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营养、最合理的天然食品,既经济、卫生、方便,温度适宜又宜消化吸收。

产后半小时内实行早吸吮、早接触,产妇回病房后,指导母乳喂养。

哺乳前,母亲应洗手并用温开水清洁乳房及乳头,哺乳时,母亲及新生儿均应选择最舒适位置,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新生儿口中,用手扶托乳房,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

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哺乳开始后,发现产妇乳胀,哺乳前湿热敷3-5分钟并按摩,拍打抖动乳房,频繁哺乳,排空乳房,乳头皱裂,轻者可继续哺乳,哺乳后挤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也可涂抗生素软膏或10%复方苯甲酸酊,皱裂严重的应停止哺乳,可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喂给新生儿。

1.7 产后情绪变化的观察产妇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后,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新生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产妇情绪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10天,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对于焦虑及抑郁的产妇,应了解其个性特征、生理心理状态,积极予以心理疏导,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避免不良刺激并给予更多的关爱指导,以积极预防和治疗产褥期抑郁症。

2.产褥期的健康指导
2.1休养环境的指导产妇在产褥期大部分时间需要在室内度过,因此,产褥期室内环境很重要。

环境宜人、产妇心情好,讲究卫生可预防疾病,同时也利于婴儿的健康。

首先是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卫生、通风良好,可防止细菌滋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以22℃-24℃为宜,相对湿度为55%-60%;保证阳光充足,利于自然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也有利于婴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再者,保证室内安静舒适,有利于产妇和婴儿休息。

2.2指导产妇早期适当活动及产后康复锻炼产后尽早适当活动及产后锻炼有利于子宫复旧、腹肌和盆底肌张力恢复,有助于体力恢复、排尿、排便,避免和减少静脉栓塞的发生,促进肠蠕动,增加食欲和预防便秘。

阴道分娩的产妇,在产后6-12小时内可起床轻微活动或到厕所排便,第2天就可以在室内随意走动,剖宫产的产妇术后6小时可以翻身侧卧,48小时后
可在床边活动,体力恢复后可做产后运动训练,以协助恢复腹部肌肉、盆底肌肉功能,增加肌肉弹性,保持机体器官恢复,增加心肺功能,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2.3计划生育指导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2个月后方可行房事,应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可采用工具避孕为宜,未哺乳者,可选用药物和工具避孕。

2.4产后健康检查的指导产妇在产后42天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乳房情况、宫底高度、恶露、会阴切口(或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同时,把小宝宝抱回儿保门诊进行健康体检,有助于了解小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总之,产褥期是产妇身心恢复的关键时期,经过在临床上精心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才能保证产妇身心的健康恢复及宝宝的健康发育。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18):220.
[2]付民香,张素芳.产褥期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12(20):351.
[3]王满凤,熊永芳主编.实用专科护士丛书的妇科、产科分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8):2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