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富不富?人均存款3万多
重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重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
为了保障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重庆市政府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确保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
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重庆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下: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对于城市低收入居民,重庆市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每人每月800元。
这一标准是根据城市的物价水平和居民生活成本制定的,旨在保障低收入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居民可以通过申请,获得相应的生活补助金,以提高其生活水平。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针对农村低收入居民,重庆市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每人每月600元。
农村地区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因此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相对较低。
农村低收入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当地政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获得相应的生活补助金。
三、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
除了一般低收入居民外,重庆市还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障。
例如,对孤儿、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政府会根据其特殊情况,提高相应的生活补助标准,以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请流程。
对于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居民,他们可以通过向当地民政部门提交申请材料,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个人身份证、家庭收入证明、家庭人口情况等。
经过审核通过后,低收入居民可以获得相应的生活补助金,以改善其生活状况。
总之,重庆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为了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可以有效地减少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希望通过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关爱,让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中国各阶层收入标准

中国各阶层收入标准中国各阶层收入标准因地区、行业和职位而异,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划分:1. 低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月收入普遍低于2000元,他们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和一些城市中的非技术性职业。
在农村地区,他们通常是从事农业劳动或者一些简单的加工制造业,而在城市中,他们则在一些服务业或者零售业中工作。
这个阶层的生活质量往往较低,面临着许多生活困难和就业压力。
2. 中低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月收入一般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
他们包括一些城市中的服务业人员、初级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
这个阶层的人往往有着一定的教育背景,但是他们的收入水平还不足以支持他们的生活和发展。
这个阶层的人面临着就业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双重困扰。
3. 中高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月收入一般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
他们包括一些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高级销售人员等。
这个阶层的人往往有着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他们在职场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和收入。
这个阶层的人生活质量较高,但是他们也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压力和竞争。
4. 高收入阶层:这个阶层的月收入通常超过1万元。
他们包括一些高级管理人员、企业家、专家等。
这个阶层的人往往有着极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他们在职场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收入。
这个阶层的人生活质量非常高,但是他们也面临着职业发展的压力和竞争。
实际收入水平还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地区消费水平、行业特点等。
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些标准也会不断调整和变化。
例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产业升级的推进,一些传统行业的收入水平可能会下降,而一些新兴行业的收入水平可能会上升。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一些城市的消费水平可能会高于其他地区,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存在差异。
中产的存款标准

中产的存款标准
关于中产阶级的存款标准,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拥有一套位于一二线热点城市的100平方米全款房产是中
产阶级的第一个条件。
在目前每平方米两三万甚至五六万的房价计算下,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产至少需要支付200万人民币。
另一种观点认为,北上广深城市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其他城市年收
入在20万元以上,便可称为中产阶层。
因此,一个家庭有30万元的存款,便可以算是中产家庭,因为存款等于是空闲的钱,而年收入是要花掉不少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个人或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中国人均收入省份排名一览

中国人均收入省份排名一览中国人均收入省份排名一览中国人均收入省份排名一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6日,全国至少已有25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其中,上海、北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68元、36047元,是目前仅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大关的地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京沪超3万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在全国数据出炉后,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也相继公布。
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0月26日,除了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外,其余25省份均已公布了当地的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所谓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
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位居前两位的为上海和北京,其人均收入均突破3万元。
其中,上海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568元,北京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047元,这两地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大关的地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8地区超全国水平在城镇居民收入方面,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在已公布数据的25个地区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39686元;北京排第二,为39142元;浙江位列第三,为33464元,这三地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的地区。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排在末位是甘肃省,仅为17638.5元。
在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苏、山东、辽宁、福建、海南、河北这10个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重庆公布中等收入家庭界定标准

重庆公布中等收入家庭界定标准
罗恒;吴京俣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收入多少才能算得上中等收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为中等收入人群?近日,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公布“重庆市中等收入群体的例址分析”报告,向市民披露了中等收入群体特征。
根据界定标准,如下三种情况任居其一,都可以称为中等收入者:一、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5万-7.5万元之间,家庭年收入在7.5万-30万元之间;
【总页数】1页(P48)
【作者】罗恒;吴京俣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5
【相关文献】
1.《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公布实施助推重庆自贸试验区全面发展 [J], 曾睿
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重庆市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J], 重庆市人民政府;
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J], 无
5.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公布八路军重庆办
事处旧址等91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渝文旅规〔2019〕16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
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
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
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
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
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
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
1997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
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
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
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随后增幅大幅度放缓,到200年又成负增长,这说明影响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的长期性原因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
第三阶段:2007-2011年。
在此过程中,第一产业GDP增长加速,年增长率达到了17.25%。
一年收入3万算穷人吗

一年收入3万算穷人吗
普通的三口之家,每年收入3~5万。
基本属于贫困。
尤其是当孩子读高中上大学的时候。
肯定会出现很大的资金缺口。
如果是个男孩子,结婚买房,毫无疑问会债台高筑。
普通的三口之家,如果年收入5~8万。
在三四线或者以下的城市,或许为中产阶级,如果在一线城市,那就接近贫困的范围之内了。
普通的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到20万之间,如果在三四线或以下的城市属于高产。
普通的三口之家,年收入20万以上。
只要不住在北上广深,那也就算是富豪了。
据说在北上广普通的三口之家,年收入60万才属于中产阶级。
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1]1
![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1]1](https://img.taocdn.com/s3/m/01585348fe4733687e21aa4a.png)
重庆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
重庆面积8.24万Km2,人口3200万。
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重庆排名西部第一。
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中国中西部18个省市唯一的直辖市。
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做出“314”总体部署,国务院3号文明确了重庆的13个黄金定位。
2010年6月18日,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
一、重庆是中国在新世纪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支点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东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广东深圳引领珠三角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带动长三角地区,天津滨海新区推进了环渤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扩大开放引进外资,特别是引进外资所承载的技术、管理及人才等竞争要素,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巨大的国内需求及对国外产品的进口,为中外投资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在东部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东西部的差距却在不断加大。
西部地区GDP平均增速比东部慢1个百分点,总量差由10年前的3万亿扩大到11万亿,人均GDP由6430元扩大到1.8万元,工业化水平约为东部的1/4,贫困人口占全国60%,基本养老保险仅占东部1/2。
尤其是对外开放的差距。
中国东部进出口约占全国90%,中西部仅占约5%;实际引进外资东部约占90%,中西部约占5%。
中国西部12省占国土面积71.4%,人口占30%,市场广阔,实际外资仅占全国3%左右。
温总理曾指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是西部地区和三农问题。
西部怎样才能以开放倒逼改革,引外资刺激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向东向西双向开放,以破解不断扩大的东西和城乡差距。
回答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于是,中央选择重庆担当战略支点,承担起这种责任重大的历史使命。
二、重庆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重庆地处中国东西结合部,承东启西,辐射南北,人口3200万,大致与北京、上海及天津三个直辖市人口的总和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人富不富?人均存款3万多
昨日,记者从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了解到,2014年,重庆人在银行的存款达到11057.5亿,比年初增加1148.1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按3200万人口计算,去年一年,重庆人均向银行存了3587元。
截至去年12月底,重庆人人均存款达3.43万,
重庆人存款有多少?人均3.43万元
2014年,重庆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信贷保持适度增长。
据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货币信贷处介绍,去年一年,重庆人的银行存款比年初增加1148.1亿元,同比少增262.5亿元。
以重庆总人口3200万计算,去年一年人均存了3587元。
那么重庆人的存款有多少?答案是1.1万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我市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11057.5亿元。
如果按照3200万总人口计算,那么重庆人均存款3.43万元,一个三口之家,家庭存款也达到了10万。
首套房房贷占比下降
人均存款增长速度变缓,那么,钱都去哪儿了呢?
在通气会上,记者注意到,去年一年,我市各项贷款增长在加快,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更是增速回升。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末,我市人民币贷款余额20011.5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年初增加2570.4亿元,同比多增348.2亿元。
说到贷款,房贷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末,重庆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197.9亿元,同比增长22.2%,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7.7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我市首套房的房贷金额在全年房贷中的占比为96.2%,而2013年,这一数据为96.9%。
首套房房贷占比的下降,相应二套房房贷的比例上升,这或许意味着重庆人买二套房的越来越多,重庆或迎来换房时代。
我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
同比增长1.3倍
昨日,在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新闻通气会上,记者了解,2014年,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1604.5亿元,同比增长1.3倍。
除此之外,与我市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的境外地域进一步扩展。
据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相关人士称,截至2014年12月末,已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90个国家和地区与重庆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
市统计局晒2014年“消费账单”
去年,重庆人买车花了928.76亿
记者董茜
年终了,你有没有算算一年来,你和家人在吃穿住行上一共用了多少钱?
昨日,市统计局发布“2014年重庆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重庆市民对手机通讯器材和汽车的购买积极,而对黄金珠宝等奢侈品的消费显得兴趣缺缺。
2014年12月,市民花的钱最多
昨日,记者在市统计局关于2014年重庆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中看到,去年全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6.2亿元,增长13.0%。
从消费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上看,增涨最快的月份,分别为2014年1月和2014年12月,其中12月的增涨速度接近20%,1月增长速度次之。
市统计局分析,出现两头月份消费零售
总额增长速度最高的情况,主要与元旦春节等节庆有很大关系。
吃、穿等开支,花了854.84亿
柴米油盐、吃穿等基本生活开支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
据市统计局统计,2014年全年,在粮油食品饮料酒类和服装鞋帽,以及基本生活支出日用品的花费上,共计花了854.84亿。
去年,重庆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吃、穿类零售额保持平稳增长。
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446.12亿元和273.86亿元,增长16.6%和8.4%,用于基本生活支出的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34.86亿元,增长18.1%。
买3G、4G智能手机等花了65.81亿
随着3G和4G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通讯器材类商品成为全市消费增长最为迅猛的一支力量。
据市统计局统计,去年全市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65.81亿元,增长37.5%,高出全市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增速19.4个百分点,比上年高7.2个百分点。
买车,花了928.76亿
越来越多的人将买车看作是一年辛苦劳动的自我奖励。
据市统计局介绍,2014年,汽车销售保持高增长的基本态势,汽车类实现零售额928.76亿元,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9%。
开车要加油,据市统计局统计,去年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06.13亿元,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8%。
汽车、石油及制品两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重达40.6%,比上年高3.0个百分点,在所有大类商品销售中占主导地位。
买住房,4423.68万平米
房地产在去年也出现了“峰回路转”。
去年9月30日,央行宣布放松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楼市也开始回暖。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5100.39万平方米,增长5.9%,其中86.7%为商品住宅,全年实现销售面积4423.68万平方米,增长1.5%,成为推动楼市销售面积增速持续回升的主导力量。
黄金珠宝,重庆人开始“不感冒”
三峡广场黄金珠宝店开得百米之内有3家。
如此频繁的开店却并没有等来好市场。
去年黄金价格一路下探,但重庆人对此却并不感冒。
据市统计局相关人士说,2014年,金银珠宝类共实现零售额35.76亿元,下降10.2%,金银珠宝等奢侈品增长持续疲软。
而在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29.29亿元,增长0.8%。
两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较上年减少28.2和11.7个百分点。
2014年重庆人银行存款情况
存款总数11057.5亿
按3200万人口计算人均存款3.43万
12月末,我市贷款余额20011.5亿元
12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197.9亿元
2014年重庆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446.12亿元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73.86亿元
日用品类134.86亿元
通讯器材类65.81亿元
汽车类928.76亿元
石油及制品类406.13亿元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423.68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