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单元 成绩内外复习提纲 教科版

合集下载

2020年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pdf

2020年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pdf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中学序曲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2、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礼物?(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少年有梦1、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2、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2)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3)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学习伴成长1、如何理解学习?(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2、为什么要学习?(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

(2)学习,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

(3)学习,可以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4)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享受学习1、怎样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1)学习中有快乐。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复习提纲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复习提纲

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复习提纲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下面是《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的复习提纲。

一、第一课:我来这个世界上干什么1.道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道德的定义和内容-道德的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日常生活-自律、诚实、尊重、友善等道德品质的内涵和重要性-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和途径二、第二课:我和家人相处有什么规矩1.家庭的定义和作用-家庭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家庭在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2.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的内涵和互动关系-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与关爱三、第三课:友谊的真谛1.友谊的基本要素-友谊的概念和特点-友谊的价值和意义2.维护友谊的原则-相互尊重、诚实守信、互相帮助等维护友谊的原则-处理友情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四、第四课:小小的群体大大的力量1.群体的定义和特点-群体的种类和特性-群体的作用和功能2.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概念和要素-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目标的奥秘五、第五课:环境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1.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环境保护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环保行动的基本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个人如何从小事做起关心环境以上是《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的复习提纲,结合课本内容可以逐个章节进行复习。

同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适时进行课外拓展,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七年级道法上复习提纲

七年级道法上复习提纲

一、智慧道德
1.智慧的本质及作用
-什么是智慧
-智慧的重要性
2.智慧与学习
-如何培养智慧
-智慧在学习中的应用
3.智慧与判断力
-智慧与判断力的关系
-如何培养智慧与判断力
4.智慧与决策
-智慧与决策的关系
-智慧决策的方法和原则
二、情感道德
1.什么是情感
-情感的概念和特点
-情感的作用和意义
2.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的种类和特征
-消极情感的种类和危害
3.心理健康与情感道德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心理健康对情感道德的影响
4.情感道德的培养
-积极情感的培养方法
-消极情感的克服方法
三、行为道德
1.善良与恶劣行为
-善良行为的特点和作用
-恶劣行为的种类和危害
2.戒除坏习惯
-什么是坏习惯
-如何戒除坏习惯
3.勇于批评与宽容待人
-勇于批评的意义和方法
-宽容待人的原则和好处
4.道德经典故事
-选取几个道德经典故事进行讲解和理解
-总结道德经典故事中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内涵
四、道德修养
1.诚实正直
-什么是诚实正直
-诚实正直的重要性和影响
2.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意义和方式
-尊重他人的条件和方法
3.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的理由和好处
-乐于助人的原则和方法
4.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的概念和原则
-公平公正在生活中的实践
以上是七年级道法上的复习提纲,可以根据这个提纲来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重点的复习。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单元 成绩内外复习提纲 教科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五单元 成绩内外复习提纲 教科版

第五单元-----成绩内外1.从容应对考试,平静看待成绩,是我们需要学会的态度和艺术;诚实考试,公平比较,是我们需要坚守的原则与品质。

2.适度紧张是有益的。

(1)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有利于提高生命的活力和活动的效率。

(2)在考试前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水平。

3.过度紧张是有害的。

过度紧张会使大脑神经活动失去平衡、受到抑制,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全面下降。

4.在20个影响高考成功与否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的是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的是学习方法;第四位的是学习基础。

5.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对于从容应考,发挥真实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6.紧张心理调节方法有:认知调节法;积极暗示法;深呼吸调整法。

7.要从容应考,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8.考试前的充分准备是:(1)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2)适当加强营养和锻炼(3)与家长沟通,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4)平时认真学习,及时复习(5)学会一些必要的考试技巧。

9.必要的考试技巧(1)答题前认真审题(2)做题时先易后难,不着急、不大意、不心烦(3)答完之后仔细检查。

10.平静看待成绩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考试,而且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对于我们的全面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11.恰当的期望,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效,合理估计考试成绩,确定比较恰当的自我期望。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期望过低,可能会导致不思进取;如果自我期望过高,就容易紧张焦虑,会因一两次考试的“失败”而失去自信。

当考试的实际成绩大大低于预期的成绩时,就应该分析付出的努力是否有效。

12.成绩反映了什么?成绩可以反映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优劣和学习能力的强弱,表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

成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13.正确看待成绩:我们要重视考试,关注成绩,但不要片面理解成绩,过于看重成绩;以理性的、平静的态度看待成绩,客观分析成绩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地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改进学习、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5——6课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5——6课复习提纲

第五课自我新期待1、我们应该如何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或(怎样认识自我?)P46-P48(1)正确认识自己,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全面的认识即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存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3)全面的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缺点。

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发扬优点、改缺点来完善自己。

2、怎样全面认识自己?P47-48答: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有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3、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如何?P47(旧版本的知识,要背过)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一个人的美并不光是其外表,衣着,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在素质,学识,心灵,道德等等。

既要注重外表的美,也要注重内在的美。

外貌的美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褪色,但内在的美是永不褪色的。

4、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或(认识自我的方法有哪些?)P49-P50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5、为什么要发掘自我的潜能?P51(1)人是不断发展的,每个人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3)人的特长与潜能的关系: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我们要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

(3) 潜能的作用:发掘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6、人身上的七种基本智能(潜能是多方面)P52①语言智能;②音乐智能;③数理逻辑智能;④空间智能;⑤身体运动智能;⑥人际交往智能;⑦自我认识智能。

7、发掘我们潜能的方法?或如何发掘潜能?P52(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我们激发潜能。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

. 专业.专注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纲要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说明:打“▲”符号的为要点知识,有下划线的为要点词、句。

1、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品?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遇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馈送我们的成长礼品。

中学生活供给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遇。

集体生活,修养我们的品行,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研究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供给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种的社会实践,为我们翻开认识社会之门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停实现自我超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们仿佛每日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激动。

④ 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遇改变在父亲母亲、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满的形象,从头塑造一个“我”。

▲ 2.我们如何对待成长的礼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才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爱当下,掌握机会,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日付出不懈的努力。

3.理想的“我”是如何的?愈来愈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愈来愈坚毅,会集作,能包含;愈来愈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4.为何少年要有梦想?(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期间的重要生命主题。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漂亮可爱的梦想。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密切相连。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密切相连,与中国梦密不行分。

5.对待梦想有什么不一样的态度?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步变为一种信念。

▲ 6.我们如何才能实现梦想?少年有梦,不该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一种不认输的坚毅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努力,需要发奋。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发奋,早发奋,立弘愿,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理想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同。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法规》上册复习提纲(超全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法规》上册复习提纲(超全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法规》上册复
习提纲(超全版)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律法规》上册复提纲
第一单元:道德理论基础
- 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 道德行为的标准和条件
- 道德的分类和价值
第二单元:道德与个人行为
- 自我意识和自控力的培养
- 社交规则与礼仪
- 诚实守信和遵守承诺
第三单元:道德与人际关系
- 爱、宽容和互助的重要性
- 同理心和尊重他人
- 矛盾处理和解决方法
第四单元: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 法律的概念和特点
- 法律的作用和功能
- 法律的来源和层级
第五单元:法律与个人权利
- 人权的概念和种类
- 个人隐私的保护
- 平等和公正的追求
第六单元:法律保护与公共利益
- 法律保护的对象和措施
- 公民责任和义务
- 公共利益的维护
以上是《道德与法律法规》上册的复提纲,包含了各个单元的核心内容。

在复时,建议重点理解道德的概念与特征,个人行为的道德标准和条件,以及法律的基本知识和作用。

同时,掌握好道德与人际关系、法律与个人权利以及法律保护与公共利益等方面的知识。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加深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相关参考资料和习题进行练习和巩固。

希望以上提纲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七年级《道德与法制》复提纲1、中学时代对人有什么重要意义?(1)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中学时代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或中学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机会?)(1)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2)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我们似乎每天都有做“最好的我”的生命冲动。

(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我们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1)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但愿。

(2)它虽然总是和理想有一定间隔,但因为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前进和发展。

4、我们应怎样确立自己的梦想?(1)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5、怎样让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①实现梦想,不应止于心动,更应在于行动。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努力需要立志。

要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③努力,需要坚持。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④努力也需要方法。

方法正确,事半功倍。

6、如何正确认识研究?研究的内容:(1)中学阶段,研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初中阶段的研究,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成绩内外
1.从容应对考试,平静看待成绩,是我们需要学会的态度和艺术;诚实考试,公平比较,是我们需要坚守的原则与品质。

2.适度紧张是有益的。

(1)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有利于提高生命的活力和活动的效率。

(2)在考试前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水平。

3.过度紧张是有害的。

过度紧张会使大脑神经活动失去平衡、受到抑制,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全面下降。

4.在20个影响高考成功与否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的是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的是学习方法;第四位的是学习基础。

5.调节、避免和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对于从容应考,发挥真实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6.紧张心理调节方法有:认知调节法;积极暗示法;深呼吸调整法。

7.要从容应考,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最重要的是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8.考试前的充分准备是:(1)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2)适当加强营养和锻炼(3)与家长沟通,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4)平时认真学习,及时复习(5)学会一些必要的考试技巧。

9.必要的考试技巧(1)答题前认真审题(2)做题时先易后难,不着急、不大意、不心烦(3)答完之后仔细检查。

10.平静看待成绩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考试,而且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对于我们的全面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11.恰当的期望,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效,合理估计考试成绩,确定比较恰当的自我期望。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期望过低,可能会导致不思进取;如果自我期望过高,就容易紧张焦虑,会因一两次考试的“失败”而失去自信。

当考试的实际成绩
大大低于预期的成绩时,就应该分析付出的努力是否有效。

12.成绩反映了什么?成绩可以反映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优劣和学习能力的强弱,表明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

成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13.正确看待成绩:我们要重视考试,关注成绩,但不要片面理解成绩,过于看重成绩;以理性的、平静的态度看待成绩,客观分析成绩所反映的问题,及时地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改进学习、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14.中国内地企业家最看重的财富品质首推-----诚信。

15.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方法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成绩是个人学习效果和学业水平的真实反映。

在考试和成绩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守诚实的原则。

成绩的真假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有诚实这一重要品质。

16.所谓诚实,就是指实事求是,不说谎,不欺骗,不作假。

诚实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诚实也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17.诚实的人不会吃亏。

(1)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可能会一时侥幸得到某些“好处”,但终究会被识破。

那时,不仅会失去已经得到的东西,而且会遭到人们的鄙视。

(2)诚实的人也许会一时吃亏,但他们最终会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并得到他们该得到的东西。

18.作弊的后果:(1)从长远来看,作弊不但不能带来真正的好处,而且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2)对于个人而言,作弊不过是掩盖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是自欺欺人;作弊被人发现后会失去信誉,造成名誉上的损失;即使侥幸作弊成功,也会导致良心上的自我谴责,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

19.不诚实的行为:抄袭作业、在考试中弄虚作假、篡改考试分数等。

20.有人说,偶尔抄一次答案,偶尔做一次假,没有什么关系,是真的吗?(1)首先,一个错误的行为,无论多么微不足道,其错误的性质都不会改变的;(2)其次,对微小的错误放松警惕,有了一次,就会滋生出第二次、第三次。

小错误越积越多,对自己的要求也会越来越低,最终会酿成大错,甚至违法犯罪。

21.在目前的升学和就业制度中,考试仍然是一种比较客观的鉴别和选拨方法。

从某种角度看,考试也是一种公平的“竞赛”。

作弊不仅违背诚实的要求,也有损公平的原则。

22.有人依靠作弊得到好的成绩,甚至因此得到其他利益,实质上是用不正当和不公平手段获得了不应该得到的利益,破坏了公平的原则。

23.有人出于同学、朋友之间所谓的“友谊”,帮助别人作弊,就是纵容别人弄虚作假,使其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不应该得到的成绩。

这样,不仅违背了公平原则,最终也害了我们同学或朋友。

这种“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

24.在学校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们不能为了成绩、分数、名次、奖励等所谓的“集体利益”“集体荣誉”,做出作弊和欺骗的行为。

作弊破坏了一个班级、学校、团体的风气,破坏了维系社会公共秩序的诚实和公平的原则。

25.在考试和竞赛中,在分数和成绩面前,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诚实的要求、公平的原则,而且应该把这些原则变成自己内心的要求,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地加以遵守。

26.家庭环境、学校条件、老师的教导、自身的天赋和机遇,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但是,成绩的高低、收获的多少,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

27.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常人,凡是取得成绩的,无一不是经过勤奋努力的。

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28.达到理想彼岸的唯一途径是:认准目标,一直往前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