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六版高鸿业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共36页
(完整word版)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 D )的市场价值总和。
考察GDP的概念A.所有经济交易B。
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C.所有商品与劳务D。
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总投资500=净投资+折旧300A.500和200亿美元B.2500和2200亿美元C. 500和300亿美元D。
1500和2200亿美元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故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
A.C+IB.C+I+GC.C+I+G+X-MD.C+I+G+X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A.C+I+G+XB. C+I+G+X-MC.C+I+G+MD. C+I+G+M-X6.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A)。
A.转移支付B。
利息C。
租金D。
利润7.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B。
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D。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8.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 D )。
A.购买公司债券B。
购买公司股票C.购买国债D.上述都不是9.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法则,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A )。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5. 个人可支配收入(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
收入
例子:书美国2012年从GDP到个人储蓄 表12-3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不存在企业间接税,撇开折旧。国内生 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
2.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 a.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b.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c.公司税前 利润 d.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e.资本折旧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2.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即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3.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 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 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4. 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 )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 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重要指标: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国民收入又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 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狭义的)、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6版(宏观经济学)12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3.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
(1)宏观分析中有些总变量可以从微观分析 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 (2)有时,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个体变量尽 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 会经济行为的目的。 (3)有时,一些微观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 直接加总。
4.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
≈6%
DPI=PI-个人所得税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
加投资,即:
从收入的角度看,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 其余部分当作储蓄,即:
Y CI
(1)
Y CS
因此,S I 。
2.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把政府部门考虑进来,则国内生产总值从支 出角度看是 Y C I G ;从收入角度看是,
(6)GDP一般仅涉及市场上经济活动所导致的
价值。
2.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一个假设的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
收入(支) 工资和薪金 利息 地租 利润 总计收入 20000 15000 5000 10000 50000 产出(收) 生产出成品(纱) 减:购买原料棉花 200000 150000
产出(增值)
海信电视机在生产已计入当年或以前的GDP,不能
再计入本期GDP。 (2)国内投资者购买2000股海信电器股票不 能计入我国的GDP。理由如下:购买股票只是一种 证券交易活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 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股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 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为经 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增加或减少资本资产的支出, 即购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
失业与通货膨胀 (向现实的扩展)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辅导系列-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 本章框架结构图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名义GDP 和实际GDP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研究对象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宏观经济学加总法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GDP 及其核算方法国民生产总值概念核算GDP 的两种方法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经济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失业的衡量物价水平的衡量12.2 重难点解读[视频讲解]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及贸易赤字的变动、利率等。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相同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两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价格和产量。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点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一个个具体商品的价格和产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这里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表示,产出水平用货币衡量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具体而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基本指标及其衡量(高鸿业学习手册第六版本及课件)

PI=NI-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转移支付。从式中可看出社会保险 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NI,但 影响个人收入PI。由于DPI=PI-个人所得税,所以社会保险税增加会间接影响DPI。
2016/10/18
16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购买支出 。
2016/10/18 6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 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应包括: (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
五、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劳动力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 失业人数 100% 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参与率 100% (指成年人口中属于劳 动人数的百分比) 成年人口总数 失业率 CPI: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 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 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 到的指数。CPI 现期价格指数 100% 基期价格指数 PPI: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 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 获得的产的价格水平 变动而得到的指数。这 些产品包括制成品和原 材料。
这一恒等式决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或者说事 前计划的投资。储蓄主要由居民户进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储蓄动机和投资动机 也不相同。就会形成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均衡, 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
2016/10/18
9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及框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基本问题: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与汇率二、宏观经济学的框架结构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四、国内生产总值1、GDP概念: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2、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注意:1、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
2、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所以如果不是市场交易活动,不计入GDP。
4、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库存看作是存货投资。
5、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6、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值4、GDP的衡量国民经济恒等式: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增值法:又称部门法。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反映了GDP的来源。
运用增值法计算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产出的价值—购买中间产品的价值(2)收入法:收入法又称供给法,也是产品要素支付法即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 分四项: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3)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GDP=C+I+G+(X-M)(4)重点了解支出法中各项的概念与含括。
5、名义GDP和实际GDP1、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GDP的折算指数=某年的名义GDP/某年的实际GDP6、其他经济指标:GNP、NNP、NI、PI、DPI,需要了解其概念,相关关系及计算7、GDP的缺陷:非市场活动无法得到反映;地下经济计入与不计入;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3研)答:相对“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理论、开放经济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
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国内生产总值(东北大学2003研;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江西财经大学2004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6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研;厦门大学2008、2014研;北京大学2011研)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来自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