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残志坚——全国首例工伤先行支付公益诉讼案背后的故事 王栋梁的962天
1法律援助给了他一双完整的眼睛

法律援助给了他一双完整的眼睛——为农民工黄再帮工伤索赔援助纪实焦点一:上班17天,未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如何计算?焦点二:右眼受伤,评定七级伤残,后将右眼球摘除,评定五级伤残,伤残待遇以几级作为标准?焦点三:仪眼尚未安装是否应支付相关费用?2005年8月,山城,酷热。
来自重庆市大足县的黄再帮只能用他幸存的左眼打量这个曾让他满怀希望的都市。
因为工伤,因为右眼球摘除,他只能看见一半的世界,失望,徘徊,无助。
如何面对家中的妻儿,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他真的是两眼一抹黑了。
经人介绍,他找到了位于渝北黄泥磅的重庆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刘迎春认真听取了他受伤的经过:黄再帮,38岁,2004年8月3日,到中国第十八治金建设公司工业设备安装工程公司(现为钢结构公公司,以下简称安装公司)的重钢焦化厂工地做除锈涂装工。
然而,当月19日,上班仅17天,他却在工作中因异物溅入右眼受伤。
后经医院诊治,结论为右眼角膜溃疡。
2005年,经申请,大渡口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工伤认定,大渡口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七级伤残。
哪知眼睛症状恶化,万般无奈之余,黄到重医附一院进行了右眼球摘除手术。
经重庆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重新鉴定,鉴定为五级伤残。
瞧见这么一位受伤的农民工兄弟,法律援助中心果断接受其援助申请,指派马来建律师作为其仲裁阶段的代理人。
申请劳动仲裁!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据有人统计,如果一个用人单位刻意要为劳动者设置陷阱的话,可以有多达十九道程序让农民工一一“爬坡上坎”,工伤行政复议,工伤行政诉讼一审以及二审,劳动仲裁,民事诉讼一审及二审等等。
可以想见,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艰难程度。
马律师接手工作后,代黄再帮向重庆市劳动仲裁委提起工伤赔偿申诉,并向大渡口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求就黄再帮安装普通型义眼进行鉴定。
经三次开庭,该仲裁委于2005年12月5日作出裁决,由安装公司向黄支付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内的各项工伤待遇共计200822.54元,但并未支持仪眼安装费。
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

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任何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权利,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的成功更加来之不易,他们要付出比常人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能换来成功。
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篇1:中国第一位残疾人博士后吴耀军1996年10月25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的一间普通教室里,一位留着平头,戴着深色眼镜,面容清癯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
他的面前除了一本厚厚的博士论文集,还有一根发黑的拐杖。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博士论文答辩,素来爱挑剔的老教授们不时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位拄着拐仗作博士论文答辩的年轻人,就是我国第一位自学成才的残疾人博士后吴耀军。
出生7 个月,一场病魔夺去了吴耀军一条健康的腿。
童年的不幸和寂寞也把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幼小的心灵谷底。
33年前的一个黄昏,江苏省丹阳市农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一条新生命打破了小院往日的宁静。
小耀军长到了7 个月,有一天突然哭闹不止。
医生诊断是脑膜炎( 后被确认为误诊) ,结果落下小儿麻痹症。
望着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残腿儿子,父母哭成了泪人,儿子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呵! 8 岁,到了读书年龄。
同村小伙伴唱着《读书郎》蹦蹦跳跳地上了学堂,可他却没有这个“权利”,躺在病床上的小耀军,撕打着床上的衣物,哭喊着非要上学,读书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情结。
父母亲都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他们又何尝没有想过送儿子进学堂? 在村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正书声琅琅。
窗外,一个拄着拐杖的孩子伸长了脖子,倚着窗台往教室里探头。
他紧紧盯着教室的黑板,担心漏掉一个字、一道题,他没有书本笔墨,只好靠一根拐杖支撑着沉重的躯体,用脑子强记黑板上的内容。
下课的铃声响了,他重重跌倒在台阶上。
终于,在一个雨天,这位满身泥水,一脸泪水、汗水的残疾孩子瞒着父母,斗胆推开教室的大门,“啪嗵”一声跪下了:“老师,求求您收下我吧,我要读书! ”执拗的小耀军用一颗泯灭不掉的渴望读书的心,感染了学校所有的老师,也感染了为他整日担惊受怕的父母。
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

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他们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他们精神上却分外强大。
希望更多朋友能以他们为榜样,战胜困难,做一个散发着璀璨光芒的生命。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付出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一)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
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
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
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
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
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
86万字。
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
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
”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病毒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
“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事。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
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
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
”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2023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故事

2023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故事在2023年度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
他们身残志坚,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正能量。
本文将为您讲述几位2023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的故事,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力量和勇气。
一、张海迪:用笔尖书写精彩人生张海迪,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高位截瘫。
然而,她并没有被命运击垮,反而以顽强的毅力,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职业写手。
2023年,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荣获国家级文学奖项,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
二、杨光:盲人歌手的音乐之路杨光,一位盲人歌手,自幼失明。
但他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歌手。
2023年,他参加了中国好声音,用歌声感染了无数观众,成为年度最受欢迎的残疾人歌手。
三、李丽:无声世界的舞者李丽,一名聋哑女孩,从小就对舞蹈充满热情。
在无声的世界里,她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用舞蹈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
2023年,她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舞蹈大赛,荣获金奖,成为无声世界的舞者。
四、郭少明:独臂篮球少年的励志故事郭少明,一位独臂篮球少年,他凭借着对篮球的热爱,克服生理缺陷,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
2023年,他代表中国残疾人篮球队参加了国际比赛,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五、陈州:截瘫女孩的电商之路陈州,一位截瘫女孩,她在家人的帮助下,通过电商创业,摆脱了贫困。
2023年,她的电商团队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成为残疾人创业的典范。
六、赵振华:轮椅上的画家赵振华,一位轮椅上的画家,他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了美丽的画卷。
2023年,他的个人画展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总结:2023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残疾人群体的坚韧与毅力。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勇敢面对生活,残疾人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者:王益民来源:《宁夏画报》2019年第08期付国刚,现年49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肢体二级残疾,银川阳光康健无障碍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经理。
他凭着一条腿、一副拐杖和一双勤劳的手,从摆地摊做起,创业开店办企业,一路拼搏,过上了小康生活。
他热心公益事业,引领身边富裕起来的残疾人参与“爱心送考”活动;争取社会资源,为困难残疾人送温暖;争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及居家托养服务。
他说,漫漫人生路,只要永远不放弃不服输,总会迎來不一样的精彩。
黄莺,现年2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视力一级残疾。
她是全国首位进入“211”高等院校的盲人学生。
并获得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荣誉称号。
她还创办了公众号“盲着看看”,分享自己在普通高校的学习生活经验,讲述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人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姜中云,中国共产党党员,肢体二级残疾,残疾人志愿者、禁毒志愿者。
曾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届“十佳禁毒志愿者”称号,被吴忠市评为“道德模范”。
他在轮椅上生活了26年,共计帮助300多人,组织各种形式的捐款达40多万元。
2019年5月,在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时突发脑溢血,因抢救无效去世。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54岁,定格在助残志愿服务的路上。
王建平,现年46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肢体三级残疾,中卫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针灸推拿康复中心主任。
他从小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宁夏医科大。
参加工作22年来,他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始终把“视病人为亲人,我为病人送温馨”当作座右铭,创新并推广了十多项具有中医特色的新技术新业务,先后出版医学著作4部,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课题3项。
闫波,现年40岁,视力一级残疾,银川市悦尔康盲人按摩中心主任。
他自幼双目失明,为了自食其力,曾只身奔赴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谋生,几经打拼,终于在银川创办了自己的按摩店。
几十年的拼搏历程,他凭自信找到幸福,用爱心赢得尊重。
残疾人就业十大标兵” 事迹材料

残疾人就业十大标兵”事迹材料摘要:1.张海迪:轮椅上的“铁人”2.杨佩佩:无臂画家的传奇人生3.邰丽华:无声世界的美丽舞者4.李智华:用双脚书写人生的奇迹5.刘勇:身残志坚的科技工作者6.吴光景:勇敢面对生活的残奥会冠军7.梁佳龙:为残疾人服务的杰出志愿者8.马丽:轮椅上的女企业家9.陈小勇:身残志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10.黄阳光:关爱残疾人的社会工作者正文:在我国,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虽然身患残疾,但依然勇敢地面对生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这里,我们向您介绍“残疾人就业十大标兵”,希望通过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奋发向前,实现人生价值。
1.张海迪,一位因小儿麻痹症导致高位截瘫的女性,被誉为轮椅上的“铁人”。
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会了多门外语,并成为了著名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
张海迪的事迹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2.杨佩佩,一位失去双臂的画家,他用脚执笔画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成为了无臂画家的传奇。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3.邰丽华,一位在无声世界中成长的美丽舞者。
她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了一位优秀的舞蹈演员,并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荣誉。
邰丽华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4.李智华,一位用双脚书写人生的奇迹。
他自幼失去双臂,但凭借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脚进行日常生活和书写,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残疾人代表。
5.刘勇,一位身残志坚的科技工作者。
他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计算机工程师,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6.吴光景,一位勇敢面对生活的残奥会冠军。
他在体育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我国赢得了荣誉,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7.梁佳龙,一位为残疾人服务的杰出志愿者。
他积极投身残疾人事业,帮助许多残疾人走出困境,实现了人生价值。
8.马丽,一位轮椅上的女企业家。
她克服身体残疾带来的困难,创建了自己的企业,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独腿英雄的五件事

独腿英雄的五件事——记一等伤残退伍军人王金生新华社记者张玉清通讯员于力堂王琥在山东省成武县汶上镇前张庄村,有一位独腿‚将军‛,昔日英勇杀敌致残,成为人民的功臣;今朝勤劳致富,成了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他就是该村村主任王金生。
27年前,刚满18岁的王金生响应祖国的号召,参军到了部队。
当兵六年,他五次荣立三等功,18次受嘉奖。
1979年2月17日5时50分,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时任机枪班班长的王金生主动请缨,作战一个多月,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6次。
最令他难忘的是在高坝岭战斗中,他带领全班战士向高坝岭进攻时,敌人的一颗榴弹落在离他身边只有1米远的地方,他的小腿当即被炸飞,身上30多处被弹片击中。
一天之后,他才被战友救往后方的医院。
至今,王金生身上仍有3块弹片没有取出,每逢阴雨天,他总是痛得难以忍受。
被评为战斗英雄和一等伤残军人的王金生,按国家政策他的下半生可以说由国家全‚包‛了。
为了不给部队和国家增加困难,1981年12月,年青的王金生毅然复员回乡并主动要求放弃政府安臵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武县汶上镇前张庄村。
当时,前张庄村‚两委‛班子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村里提留没人收,治安无人管,人心涣散。
王金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靠自己尚健全的大脑和双手,为群众办些好事、实事,带领群众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于是,王金生主动挑起村主任的重担,重新踏上了一条布满坎坷的艰辛征途。
上任后,王金生为群众办的第一件事是集资拉电。
当时附近村都用上了高压电,而前张庄村却连一根电线、一个灯泡也没有,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群众怨声载道。
可由于拉电需要资金,村民意见又很不一致。
为了统一村民的思想,他不顾自己康复不久的残疾身体,拄着一根拐棍,拖着一条腿,挨家挨户地给群众讲道理、做工作,经过千辛万苦,终于集齐了资金。
在栽电线杆时,村内沿线有不少树木影响线路架设和用电安全,村民们都把树看成‚摇钱树‛,舍不得伐。
关键时刻,王金生又毫不犹豫地带头先伐掉了自家的60多棵尚未成材的杨树。
残疾成功人士的事迹5个

残疾成功人士的事迹5个他们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决心,奋力争先演绎了一个残疾人成功的事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残疾成功人士的事迹,欢迎阅读! 残疾成功人士的事迹1:贝楚齐亚尼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
他的到来不仅没给家里带来欢乐,反而给父母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家里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因为他患上了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人体内钙质无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头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称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亲擅长吉他和电子风琴,受家庭的影响,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7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向父亲提出自己也想要一台钢琴,父亲满足了他的要求。
但是,一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的人,要想学习钢琴谈何容易。
每次他都要依靠别人抱着才能上下钢琴座。
有一次,父亲刚把他抱上座位,有事临时出去了,他一不小心,从座位上摔了下来,脚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亲建议他学点别的,可是他死活不同意,就认定了钢琴。
无奈之下,父亲想出办法,在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使他的脚较容易牵动钢琴踏板。
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练琴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的情况,以致于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
但他却不管不顾,凭着顽强的毅力,近乎疯狂地练琴,这一练就是五年。
他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父亲获悉一个剧团急需招聘一个丑角兼配角,觉得他很适合,于是送他去了。
剧团内有一个名叫布鲁内的小号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
在两位音乐家的悉心培养下,15岁时,他推出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闪光》。
优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轰动法国音乐界,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星”。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时,先是在台前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钟。
最后,他笑着问:“都看够了吧?”在全场发出会意地笑过之后,才开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