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aglmco保险_精算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保险精算实验-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实验-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952B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16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2适用对象:保险(精算)专业先修课程: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精算模型。

一、教学目标《保险精算实验》是保险精算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精算模型》等精算类课程。

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上机实验,培养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软件进行寿险和非寿险精算实务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基本的实务方法,加深对已学的精算技术的理解,并实现以下目标:目标1:强化学生对精算技术理论的理解目标2:培养学生利用EXCEL和VBA编程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寿险精算实验和非寿险精算实验两部分。

其中寿险部分主要介绍生命表和换算表的编制,不同险种净保费、毛保费、准备金、现金价值等的计算。

介绍依据我国寿险精算规定如何计算保费、准备金、现金价值及利润检测定价方法;非寿险部分主要介绍索赔次数、索赔额损失数据的拟合、费率厘定基本方法、信度保费计算、准备金评估方法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主要以上机实验为主,课堂讲授为辅。

根据具体精算实务问题,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能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中可以以上机实验和理论学习方式进行课程讲授,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具体精算实务中所用的方法,结合EXCEL和VBA以及其他统计软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精算学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

精算师的主要工作是费率厘定和准备金评估。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掌握寿险精算和非寿险精算实务中所使用的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精算实务的理解。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生命表的选择和换算表编制第一节生命表选择第二节编制换算表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我国精算实务规定选择生命表课程考核要求:了解我国精算规定中对生命表选择的相关内容;掌握如何利用生命表计算出换算表;掌握相关的EXCEL和VBA软件的操作。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63制定单位:统计学院制 定 人(执笔人):徐海云审 核 人:制定(或修订)时间:2014年2月26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以2014年全校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课程名称保险精算课程代码 0146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总学时数 48 周学时数 3 开课院系统计学院任课教师徐海云编写人徐海云编写时间 2014年2月课程负责人徐海云大纲主审人李志龙使用教材《保险精算》王燕(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教学参考资料1.王晓军,保险精算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李晓林,精算数学,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3.李晓林,一元生命保险与年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课程教学目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必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从而必然需要大量的精算师承担对风险的分析和科学计算工作。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精算的基本理论,为今后工作、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要求保险精算学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和责任准备金等保险具体问题计算方法的应用数学。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类寿险保费的厘定和年金的保费的厘定难点:各类寿险产品的设计与风险控制,以及生命表的动态编制与使用课程考试考核方式:平时30%,期末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70%。

平时成绩以考勤与作业为主来评定;期末采用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形式,考试内容以书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为主。

成绩评定按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二、教学时数分配章目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课堂讲授实验(上机)一总论 2 二利息理论 8三生命表 8 四均衡净保费 6五人寿保险 6六生存年金 6七均衡净保费准备金 6八费用因素 6合计 48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章 总论【教学目的】1.理解人身保险的概念和种类,。

《保险精算学》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学》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学》教学大纲供健康保险专业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非寿险精算学Actuarial Science课程号(代码):504006030课程属性:专业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学分:3分总学时: 48 理论学时 48 实验(实践)学时 0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非寿险精算学》是重要的保险专业技术课程之一。

主要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寻找随机事件(风险)的统计规律,从而为各种类型的非寿险保单制定适当的价格提供基础,以保证保险机构的稳定运行。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练习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非寿险精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方法),未来在保险机构工作时,能与精算师顺利地沟通,并为进一步学习更为详尽、高级的精算学知识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第一章保险与概率分析贝叶斯定理、贝努里定理及其计算,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及其在保险中的运用;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概率、风险、数学期望的定义(概念)第二章大数法则与保险中心极限定理在保险中的应用*;贝努里大数定理;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意义第三章期望效用理论效用理论、对风险的态度;效用与保险第四章非寿险中常用的概率分布泊松分布的正态近似在保险中的应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统计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统计分布第五章损失的分布有限期望函数、剩余期望函数的计算*;失效率函数第六章风险模型短期个体保单的理赔模型、聚合风险模型第七章保险费安全附加与费用附加(包括保费计算原理与性质)、纯保费第八章经验费率信赖度理论、无赔款优待制度第九章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方法、准备金概念附:学时分配四、教材李恒琦:《保险统计》,第一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李恒琦:《非寿险精算》,第一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五、主要参考资料:王晓军等:《保险精算学》,初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Actuarial Mathematics, N Bowers etc. 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1986六、成绩评定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50%。

保险专业《寿险精算原理》教学大纲

保险专业《寿险精算原理》教学大纲

《寿险精算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编制依据本大纲依据“2010级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编制。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保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使学生既具有更扎实的保险理论知识与更坚实的专业思想,同时具备独立分析、研究具体寿险险种、设计保险保障计划、表述说明保单内容评价保障价值等工作的技能。

(三)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教学计划中的《保险学原理》为基础,同时又作为《人身保险》的前导课程。

(四)教学内容的设置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2010级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来设置的。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讨论式和模拟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六)教材的选用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选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规划教材《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二、教学时数及分配表教学时数:60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寿险精算概述【目的要求】1、本章是寿险的总纲,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寿险精算的内涵、起源、发展及现状。

2、明确寿险精算在寿险经营中的运用领域、涉及内容及其作为寿险经营基础的重要意义。

3、寿险精算主要的具体研究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寿险精算的发展、作用与意义。

难点:寿险精算的研究内容。

【理论内容】第一节寿险精算的内涵一、精算的概念和分类二、保险精算的概念和分类三、寿险精算的概念和内容四、意外险精算的概念和内容第二节寿险精算的起源一、寿险保单的起源二、寿险早期的经营特点三、寿险早期经营的问题及障碍四、“老公平”的出现五、寿险死亡法则的建立六、第一张生命表的编制第三节寿险精算的发展与现状一、北美精算协会二、日本精算协会三、中国精算师四、中国的精算教育与精算科学应用第四节寿险精算的意义一、寿险经营对象的特点二、寿险精算的意义第五节寿险精算的内容一、利息度量二、现值、终值度量三、确定年金计量分析四、生命年金计量分析五、生命函数及死亡保险六、纯保险费及毛保险费的确定七、准备金的计提八、分红的计算九、寿险保单性价比评价【实验内容】无【作业测验】1、试述精算学的定义与分类。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保险精算》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及金融保险学为基础,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人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和责任准备金等保险具体问题计算方法的应用数学。

本课程以寿险精算为主,详细讨论寿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对保险学,非寿险精算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了解保险意义,单生命模型,多生命模型及多因模型,以单个被保险人为承保对象时的给付精算现值,保费、责任准备金等精算技术;以多个被保险人为承保对象时的精算技术和养老金计划基本理论;在一定损失分布和出险概率下,保险人所承担风险的分布规律及保险费的计算方法。

掌握:保险概念,利息的度量,生存年金,生命模型,生存函数与生命表,死亡保险的精算现值,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保费的计算,净准备金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多生命模型,多元衰减模型,未来损失量模型。

了解:多元衰减群,继承年金,分数年龄的精算现值与净准备金。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

基本知识由老师授课,约占内容的百分之九十。

百分之十的内容由学生自学,老师提供自学提纲并加强辅导。

采用PPT与板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保险精算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金融学方面的知识,因而先俢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金融学。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杨静平编著,《寿险精算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教学参考书:1、王晓军编著, 《寿险精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4月第一版2、雷宇编著, 《寿险精算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3、李秀芳等,《寿险精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预备知识保险学基础知识介绍,利息理论基础知识介绍;精算学概观。

保险精算学课程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人身保险精算基础( 4学时 )
1.保险种类:保险基本概念,保险简史,险种,人身保险分类;
2.精算原理与有关动态:精算学概念,精算师及其考试;
3.利息理论:累积函数,利率,贴现率,名义利率与贴现率,利息力,年金,年金现值与终值,变额年金。
4.表:生命表函数,死亡力,死亡分布假设与死亡规律。
重点: 年金的计算;生命表函数。
重点: 损失分布的概念以及研究孙损失分布的工具
配套
实践
环节
说明
大纲
编写
责任

运筹学与控制论
(教研组)
秦成林(签名)
2001 年06 月 30日
系审核意见Fra bibliotek数学(系)
顾桂定(签名)
2001 年 06 月 30 日
学院
审核
意见
张金仓
(签名)
上海大学理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1.均衡净保费:净保费的计算原则,年交均衡净保费;
2.责任准备金:责任准备金的意义,年交净保费期末责任准备金,递推公式。
重点: 净保费的计算原则,责任准备金的将来法。
难点: 变额险种,交费期限问题。
(四)总保费、现金价值与资产份额( 4学时 )
1.费用因素:附加保费,总保费,总保费平衡关系式,保险人收益及其来源,修正责任准备金法;
难点: 变额年金的计算;
(二)生存年金与寿险( 4学时 )
1.生存年金:纯粹的生存年金,一般生存年金,变额年金,利率与死亡率对年金现值的影响;
2.人寿保险:终身寿险,定期、延期寿险,变额寿险,寿险与年金的关系。
重点: 年金与寿险精算现值的计算原理。
难点: 变额年金与寿险的保单分解与组合。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教学⼤纲《保险精算》教学⼤纲⾦融管理学院⾦融保险专业2004年09⽉编写说明⼀、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中⽂):保险精算2、课程名称(英⽂):Actuarial Mathematics3、预修课程:《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修读对象:本科⽣5、课程教材:《寿险精算数学》卢仿先曾庆五编著南开⼤学出版⼆、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保险,作为商品社会中处理风险的⼀种有效⽅法,已被全世界所普遍采纳。

在现代保险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科学的理论和⽅法,特别是精确的定量计算,起着⼗分重要的作⽤。

保险业运营中的⼀些重要环节,如新险种的设计、保险费率和责任准备⾦的计算、分保额的确定、养⽼⾦等社会保障计划的制定等,都需要由精算师依精算学原理来分析和处理。

精算学是通过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分析,研究不确定性对未来可能造成的财务影响的学科。

这门学科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依据⾦融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对这些不确定性进⾏数量分析与预测,从⽽为实际的操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但现在,精算学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保险领域内,精算学与⾦融学的交叉渗透是精算学发展的另⼀个特点。

⼀些精算理论通常被⽤于解决⾦融学中的⼀些问题,如债券的违约、贷款⼈的提前还款等。

所以,本课程的教学宗旨是让学⽣了解并掌握分析处理现实经济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法。

三、教学内容、教学⽬标和要求研究保险事故的出险规律、保险事故损失额的分布规律、保险⼈承担风险的平均损失及其分布规律、保险费和责任准备⾦等保险具体问题计算⽅法的应⽤数学。

本课程以寿险精算为主,详细讨论寿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对⾮寿险精算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问题进⾏概括性的介绍。

四、教学模式本课程以保险精算学的⼀般原理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注重理论分析能⼒的提⾼和实际运⽤能⼒的培养。

五、教学进度本课程教学,共36课时,其中课堂教学36课时,讲座00课时,上机(实验)00课时。

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章利息理论【教学⽬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了解有关利息的基本知识:单利、复利、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贴现率掌握单利、复利及其终值、现值的计算⽅法掌握贴现因⼦、贴现率及利率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期初期末付确定型年⾦现值与终值计算了解付款频率和计息频率不同情形下的各种确定型年⾦的计算【教学重点(Key Points)】本章的重点是各种利率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现值和终值的计算。

《保险精算学》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学》教学大纲

《保险精算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名称:保险精算学英文名称:Insurance Acturay学时/学分:48/3 开课时间:第五学期适用对象:保险专业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保险经济学大纲执笔人:林祥大纲审核人:林祥修订时间:2016-4 当前版本:2016二、课程描述保险精算学主要介绍保险精算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包括保险赔付的计算方法,保费的计算原理,以及保险赔付的准备金提留等内容,是进行保险精算实务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1、系统掌握非寿险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包括期望效用理论模型、个体风险模型、聚合风险模型、破产概率、保费原理、奖惩系统、信度理论等。

2、并把保险精算方法和原理能应用于具体的保险精算实践。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2. 专业素养 2.1培养拥有宽厚扎实的金融、保险理论基础、良好的处理保险信息与保险1数据能力;掌握现代保险学原理和较系统的保险专门知识。

2.3培养学生利用保险学专业知识,对国内外经济现象、保险事件进行观察、1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3. 实践能力 3.1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和保险事件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信息提取、加工、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即人们对2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五、教学内容第1章效用理论与保险(支撑课程目标1)重点难点内容:掌握期望效用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能够计算各种分布对应的期望效用;了解常用的效用函数;掌握各种情形下所对应的最优再保险方式。

教学内容: 1.1 引言1.2 期望效用模型1.3 效用函数族1.4 停止损失再保险的最优性第2章个体风险模型(支撑课程目标1)重点难点内容:掌握保险人风险组合所对应的总理赔额的分布函数、均值、方差和矩母函数;会求混合分布的分布函数、均值和方差;了解随机变量的各种变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 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 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must be managed to get one step down, only have struggled to achieve it.
-- Guo Ge Tech
《保险精算》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保险精算
英文名称:Actuarial Science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保险学专业、保险精算专业必修
金融学专业、经济学专业选修
3. 课程目的
(1)了解保险精算学基础知识,掌握保险精算学基本原理
(2)熟悉保险产品精算的基本流程
4. 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3.学时为48
5. 建议先修课程
保险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利息理论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保险精算. 李秀芳、曾庆五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年8月
参考书目:
(1)利息理论(第1版). 刘占国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2)寿险精算数学(第1版). 卢仿生、张琳主编. 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6年
(3)风险理论与非寿险精算(第1版). 谢志刚、韩天雄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4)寿险精算实务(第1版). 李秀芳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
(5)生命表的构造理论(第1版). 周江雄、刘建华、黎颍芳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多媒体讲授
(2)课堂讨论
(3)模拟练习
(4)业界专家讲座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30 % ,形式有:作业、平时测验、课堂讨论
(2)考试成绩占70 %,形式有:闭卷考试
9. 课外自学要求
(1)认真学习课本及参考书籍,多做练习
(2)随时关注保险精算领域相关新闻
(3)经常阅读保险精算及相关领域的期刊、报纸,做好学习笔记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生命表
基本内容:
(1)寿命分布
(2)生命表的类型
(3)生命表的构造
基本要求:
(1)了解寿险的分布,从统计上掌握死亡的规律
(2)了解构造生命表的基本过程和各种不同用途的生命表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生存函数
(2)生存率
(3)死亡率
(4)生命表
(5)生命表的构造
第二章趸缴纯保费
基本内容:
(1)死亡即付寿险的趸缴纯保费计算
(2)死亡年末付寿险的趸缴纯保费计算
(3)死亡即付寿险与死亡年末付寿险的趸缴纯保费关系
(4)递增型寿险与递减型寿险
基本要求:
(1)掌握趸缴纯保费的计算原理
(2)熟悉各种保险险种的趸缴纯保费计算方法
(3)掌握从事保险精算工作所必需的趸缴纯保费的计算知识,(4)能够运用趸缴纯保费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定期死亡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2)终身死亡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3)生存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4)两全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
(5)递增型寿险趸缴纯保费
(6)递减型寿险趸缴纯保费
第三章年金精算现值
基本内容:
(1)生存年金的概念和种类
(2)连续给付型年金
(3)离散型年金
(4)每年给付数次的年金
基本要求:
(1)掌握年金精算现值的计算原理
(2)熟悉各种保险险种的年金精算现值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连续给付型年金
(2)离散型年金
(3)每年给付数次的年金
第四章期缴纯保费和毛保费
基本内容:
(1)全连续型寿险的期缴纯保费计算
(2)全离散型寿险的期缴纯保费计算
(3)每年给付数次的期缴纯保费计算
(4)毛保费费率的厘定
基本要求:
(1)掌握年金精算现值的计算原理
(2)熟悉各种保险险种的期缴纯保费和毛保费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全连续型寿险的期缴纯保费计算
(2)全离散型寿险的期缴纯保费计算
(3)毛保费费率的厘定
第五章责任准备金
基本内容:
(1)全连续型寿险的责任准备金计算
(2)全离散型寿险的责任准备金计算
(3)递推公式
(4)修正责任准备金
基本要求:
(1)掌握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原理
(2)熟悉各种保险险种的责任准备金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责任准备金未来法公式
(2)责任准备金过去法公式
(3)修正责任准备金方法
第六章保单现金价值与红利
基本内容:
(1)保单现金价值
(2)保单红利
基本要求:
(1)掌握保单现金价值与红利的计算原理
(2)熟悉各种保险险种的保单现金价值与红利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1)保单现金价值的计算
(2)保单红利经验调整法
(3)保单红利三元素法
(4)保单红利经验保费法
第七章非寿险精算
基本内容:
(1)风险保费
(2)经验费率
(3)未决赔款准备金
基本要求:
(1)掌握非寿险精算的计算原理
(2)熟悉非寿险精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风险保费的计算方法
(2)经验费率与经验估费法
(3)无赔款优待制度
(4)准备金的基本概念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48学时,其中讲课36学时,习题8学时,讨论4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修订人:
审核人:
2008年9月1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