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老舍C. 萧红D. 巴金2. 《呼兰河传》的背景设定在哪个时期?A. 清朝末年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初期D. 文化大革命时期3. 小说中,呼兰河的地理位置是?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华东4.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A. 赵四、李二B. 许三观、许玉兰C. 祥子、虎妞D. 呼兰河的居民5. 小说《呼兰河传》主要描绘了什么?A. 农村改革B. 城市生活C. 战争场景D. 乡村生活二、填空题6. 《呼兰河传》是________的一部长篇小说,以________为背景,通过________的视角,展现了________的生活画卷。
7. 小说中,呼兰河的居民们面临着________、________等生存挑战。
8. 《呼兰河传》中,作者通过对呼兰河的描写,表达了对________的深深怀念和对________的深刻反思。
三、简答题9. 简述《呼兰河传》中呼兰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0. 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11. 论述《呼兰河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五、答案1. C2. B3. A4. D5. D6. 萧红,民国时期,呼兰河的居民,东北乡村7. 自然灾害,社会动荡8. 故乡,时代变迁9. 《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自然环境以东北的河流为背景,展现了河流的自然风光和四季变化;社会环境则反映了民国时期东北乡村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等。
10. 《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呼兰河的居民,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东北乡村的普通人,具有勤劳、朴实、善良等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落后和人们的无奈。
11. 《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它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含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含答案《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含答案⼀、填空题1.呼兰河城最有名的地⽅是()。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节选⾃《呼兰河传》。
3.()是⿁节,呼兰河上会()。
4.“⽑⼦⼈”在呼兰河指()。
5.这个地⽅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个⼟名,叫()。
6.东⼆道街上有两个学堂,龙王庙⾥的那个学的是养蚕,叫做()。
祖师庙⾥的那个,是个普通⼩学,还有⾼级班,所以叫做()7.在呼兰河这个⼩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个(),它常常淹死⼀些骡马,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出来加以整治。
8. 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说话,很喜欢和⼤黄狗谈天。
他⼀和⼈在⼀起,就⼀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他是()。
9. 呼兰河除了⼀些卑琐平凡的实际⽣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等。
10. ⼩团圆媳妇是⼀个()岁的姑娘。
⼆、选择题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写的。
A. 呼兰河B. ⾹港C. 台湾2. “我”是母亲的第()个孩⼦。
A. ⼀B. ⼆C. 三3. 跳⼤神时,⼤神旁边的⼆神都是()A. 男⼈B. ⼥⼈C. 男⼈、⼥⼈都⾏4. 在晴天⾥唱⼀个《叹五更》的是()。
A.拉磨的B. 漏粉的C. 养猪的5.祖母的内间⾥边,在墙上挂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 字画B. 挂钟6. 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棵樱桃树和⼀棵()。
A. 桃树 B. 梨树 C. 李⼦树7.()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了。
A. 后园 B .储藏室 C. 正房8. 粉房的⼈过河时,抛两个()到河⾥,河神⾼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 铜板B. 馒头C. 粉条9. 粉房旁边的⼩偏房⾥住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
A.打着梆⼦B. 看戏C. 跳⼤神10.呼兰河城的⼈冬天受冻裂了就到()买⼆两红花,泡⼀点红花酒擦⼀擦或买⼀贴膏药贴⼀贴。
A.“李永春”药铺B. 洋医⽣开的药店C. “保和堂”药店11. ⽼胡家⼜来个()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团圆媳妇看病。
【直接打印】小学必读书目《呼兰河传》阅读测试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
(32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这部小说。
2.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
3.呼兰河有个规矩,一年只有两个月是搬家的时候,分别是和。
4.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
5.祖母喜欢养,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6. 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
二、选择题。
(30分)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写的。
A.香港B.台湾C.澳门D.呼兰河2.下面不属于萧红的作品是()。
A.《呼兰河传》B.《生死场》C.《城南旧事》D.《小城三月》3.“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他”是()。
A.祖父B.有二伯C.冯歪嘴子D.磨坊掌柜4.为什么说作者的童年生活从祖父那才能得到温暖?()A.父母不喜欢她厌恶她B.父母亲只顾着忙工作C.祖父的屋子里有好多好吃的D.祖父愿意包容她和她一起玩不会责骂她5.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
A.桃树B.梨树C.苹果树D.李子树6.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
A.毛猴子B.小兔子C.小乌龟D.小甲虫7.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匾B.字画C.挂钟D.银链子8.()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
A.后园B.正房C.厨房D.储藏室9.祖母喜欢吃()的饺子。
A.青菜馅B.韭菜馅C.芹菜馅D.白菜馅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我”顽皮,祖父曾用针扎过“我”的手指。
B.周围人的嘲笑和冷漠、生活的困苦交加没有让冯歪嘴子沉沦。
C.通过祖母给“我”烧鸡吃等事情,写出“我”和祖母的深情厚谊。
D.作者写了幸福的团圆媳妇和婆婆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团圆媳妇快乐的一生。
三、判断题。
(30分)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和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和答案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20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XXX,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这本小说。
2.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秧歌、祭祀等。
3.XXX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他十分喜欢诗歌。
我经常跟他学诗,他教我的,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4.花开了,就像春天来了。
鸟飞了,就像自由自在。
虫子叫了,就像大自然的声音。
5.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样样都有。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了,一会儿紫了,一会儿灰半百合色。
橙色、黄色、蓝色,这些颜色天空上边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诸多种的颜色。
7.XXX——“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女作家之光”,是我最欣赏的女作家。
8.我家的院子是很安静的。
那边住着的人们,我不知道在哪里。
我家是安静的,街上喧嚣,而我家里则仍是安静的。
9.《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回忆、感怀和怀旧的“回忆式”小说。
著名作家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画卷,一串凄婉的歌谣”。
10.《呼兰河传》中童年的“我”、祖父、祖母,看着她们让人不由得想起烂漫的童年。
二、选择题。
(40分)1.《呼兰河传》是XXX在呼兰河写的。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
3.大人们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
4.农业学校设在娘娘庙里。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外地人。
6.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7.娘娘庙的泥像以女子为多。
8.祖母喜欢养猪,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9.“小大姐,去逛庙,扭扭哒哒走得俏,回来买个板不倒。
”是歌谣上说的。
10.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刚刚睡午觉起来,她的头顶上梳着一个卷,大概头发不怎样整齐,发卷上罩着一个用大黑珠线织的网子,网子上还插了不少的疙瘩针。
可是因为这一睡觉,不但头发乱了,就是那些疙瘩针也都跳出来了,好像这女人的发卷上被射了不少的小箭头。
最新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B)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A.冰心B.萧红C.鲁迅D.老舍2.不断给呼兰河小城的人们带来不便,并充满危险的是(D)A.黑龙江B.呼兰河C.西二街D.东二街道上的大泥坑3.团圆媳妇的惨死的原因是( D )A.病死B.老弱C.意外死亡D.婆婆折磨而死4.作者的祖父是一个(B)的老人。
A.严厉B.和霭可亲C.说话不算数D.不诚实5.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提到“我的院子(C)的。
”A.非常热闹的B.异常美丽的C.很荒凉的D.幽静整洁的6.七月十五孟兰会,呼兰河上放河灯了,河灯有白菜灯,西瓜灯,还有(D)。
A、电灯B、华灯C、彩灯D、莲花灯7.那时,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
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B)留看。
A.野草B.谷穗C.白菜D.菊花8.粉房子里的人常常以苦作乐,边漏着粉,边(C)。
A.跳着舞B.打着拍子C.唱着歌D.狂叫着9.祖父常常教我念这首古诗:“春眠不觉晓”,下句是(A)A.处处闻啼鸟B.黄河入海流C.报得三春辉D.床前明月光10.火烧云上来了,颜色变化极多,而且变化极(B)A.大B.快C.广D.慢11.萧红的《呼兰河传》完稿是在(C)A.呼兰河B.黑龙江C.香港D.上海12.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最多的是(B)A.男子B.女子C.孩子D.儿子13.天时.地利.人和,最要紧的还是(A)。
人和了,天时不好也好了,地利不利也了。
A.人和B.天时C.地利D.财旺14.呼兰河除了这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清空有不少的盛举。
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D)……A.舞狮子B.划龙船C.耍龙灯D.唱秧歌15.提着喷壶在浇花的使女叫“花姐”,那漂亮得和新郎似的车夫叫(D)A.快腿B.顺平C.妙算D.长鞭16.东二街道上有两家学堂,一个在龙王庙里,一个在祖师庙里。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是《呼兰河传》的作者?A. 鲁迅B. 老舍C. 韩寒D. 莫言答案:B. 老舍2.《呼兰河传》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呼兰河畔D. 广州答案:C. 呼兰河畔3.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职业的人?A. 老师B. 农民C. 医生D. 铁路工人答案:D. 铁路工人4.《呼兰河传》是一部什么类型的作品?A. 小说B. 诗集C. 剧本D. 传记答案:A. 小说5.故事中的呼兰河是哪条河流的支流?A. 黑龙江B. 长江C. 黄河D. 遏制河答案:A. 黑龙江二、简答题1.简述《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
答:《呼兰河传》是一部以铁路工人生活为背景的小说。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杨根思展开,描写了他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工作、追求幸福的故事。
他在呼兰河铁路工地上认识了吴铁柱,两人成为了朋友,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奋斗精神。
2.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答:《呼兰河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主人公杨根思、吴铁柱以及其他一些工人、家人等。
杨根思是一个乐观向上、勤劳朴实的铁路工人,他努力工作,追求幸福,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吴铁柱是一位善良正直、实事求是的铁路工人,与杨根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他的人物形象也各具特点,有些是乐观向上的,有些则对命运失望,这些形象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世界。
三、论述题《呼兰河传》通过描述铁路工人的生活,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奋斗精神,使读者对他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请你结合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谈谈你对劳动精神的理解。
答:劳动精神是指人们在进行劳动时所展现出的积极、勇敢、坚定的态度和品质。
在《呼兰河传》中,主人公杨根思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彰显了劳动精神的重要性。
首先,劳动精神体现在杨根思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上。
他以铁路工人为职业,每天需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但他从不退缩,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高度敬业精神。
呼兰河传阅读检测题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灵感”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用她绘画式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卫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它曾经害死过马、猪。
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
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的。
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
我家是安静的的。
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卫悄悄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指腹为亲。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1、小灵花就是小姑娘。
胡家就是胡仙。
胡仙就是狐狸精。
12、三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 _____________ 了,街上有金银首饰店等。
二、猜人物。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 (团圆媳妇)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带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带答案)一、填空题。
(40 分)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 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 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
这叫做 (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
胡家就是(胡仙)。
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C、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 B、二 C、三4、农业学校设在(B)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兰河传》测试题一、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3、“我”是母亲的第()个孩子。
A、一 B、二 C、三4、农业学校设在()里。
A、祖师庙 B、龙王庙 C、娘娘庙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
A、本地人 B、外地人 C、外国人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 A、男人 B、女人 C、男人、女人都行7、娘娘庙的泥像以()为多。
A、男子 B、女子 C、天王 D、妖魔8、祖母喜欢养(),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 B、牛 C、猪 D、马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
A、桃树 B、梨树 C、李子树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
A、字画B、挂钟C、匾11、( 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12、()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
A、后园 B、储藏室 C、正房13、我的祖母有()个女儿。
A、三 B、四 C、二14、我一生下来,()给了我无限的爱。
A、爸爸B、妈妈C、祖父D、祖母15、祖母喜欢吃()的饺子。
A、青菜馅 B、韭菜馅 C、芹菜馅16、二姑母的儿子曾经送给我一个()。
A、毛猴子B、小兔子C、小乌龟17、祖母死了,人们都到()去报过庙。
A、娘娘庙 B、龙王庙18、关于《呼兰河传》,正确的说法有( )。
A.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B.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C.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19、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她是()。
A、妈妈 B、二姑母 C、团圆媳妇20、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
A、木耳 B、蘑菇 C、青草21、这粉房里的人吃蘑菇,总是和粉配在一道,汤少一点的叫()。
A、炖B、炒C、煮22、粉房的人过河时,抛两个()到河里,河神高兴了,就不会把他们淹死。
A、铜板 B、馒头 C、粉条23、在晴天里唱一个《叹五更》的是()。
A、拉磨的B、漏粉的C、养猪的24、粉房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的赶车的,那家喜欢()。
A、打着梆子B、看戏C、跳大神25、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吃。
A、草莓 B、天星星 C、野果26、小团圆媳妇是一个()的姑娘。
A、十八岁 B、二十岁 C、十二岁27、西院的()有个偏方,用二两黄连,半斤猪肉切碎,焙好,压成面,用红纸包分成五包包起来,每次吃一包,来治小团圆媳妇的病。
A、杨老太太 B、周三奶奶 C、大孙子媳妇28、老胡家又来个()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A、跳大神B、抽帖儿C、胡仙29、抽帖儿的是一位()。
A、道人 B、郎中 C、和尚30、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他是()。
A、冯歪嘴子 B、磨坊掌柜 C、有二伯二、判断题。
1、二姑母的儿子小名叫“小兰”。
()2、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
()3、人们都是先到娘娘庙去,打过钟,磕过头,才上老爷庙去。
()4、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5、县官下令,初一十五,一律把庙门锁起来,不准闲人进去。
()6、娘娘庙的泥像以女子为多。
()7、娘娘庙的门口。
卖泥人的特别多。
()8、庙会一过,家家户户就都有一个不倒翁。
()9、小团圆媳妇不是萧红小说中的人物。
()10、七月十五盂兰会,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1、《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12、《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呼兰河写的。
()13、《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原名张乃莹。
()14、在呼兰河这个小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15、“我”家后花园的樱桃树年年结樱桃。
()16、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全凭口头传诵。
()17、萧红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去世了。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两天。
()19、小团圆媳妇是一个12 岁的姑娘。
()20、老胡家又来个跳大神的,特意从乡下赶来替小团圆媳妇看病。
()21、我喜欢在蒿草嘴里搜索草莓吃。
()22、一下雨,破草房上就长出了蘑菇。
()23、抽帖儿的是一位云游真人。
()24、有二伯有家眷。
()25、养猪的人家喜欢在一起唱着秦腔,拉着胡琴。
()26、赶车的那户人家跳大神是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
()27、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赶集”。
()28、《呼兰河传》主要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和慈爱的父亲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29、被誉为“30 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30、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三、阅读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呼兰河传(节选)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
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
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
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若不是把全身的力量跳尽了,祖父怕我累了想招呼住我,那是不可能的,反而他越招呼,我越不听话。
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
休息好了又是跑。
樱桃树,明是没有结樱桃,就偏跑到树上去找樱桃。
李子树是半死的样子了,本不结李子的,就偏去找李子。
一边在找,还一边大声地喊,在问着祖父:“爷爷,樱桃树为什么不结樱桃?”祖父老远的回答着:“因为没有开花,就不结樱桃。
”再问:“为什么樱桃树不开花?”祖父说:“因为你嘴馋,它就不开花。
”我一听了这话,明明是嘲笑我的话,于是就飞奔着跑到祖父那里,似乎是很生气的样子。
等祖父把眼睛一抬,他用了完全没有恶意的眼睛一看我,我立刻就笑了。
而且是笑了半天的工夫才能够止住,不知哪里来了那许多的高兴。
把后园一时都让我搅乱了,我笑的声音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感到震耳了。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
一到五月就开花的。
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
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
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勾刺人,另一种是怕攻瑰的刺刺手。
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
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
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
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
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
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
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
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
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
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
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
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
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
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异想天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捉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很抢眼的一部分是文章开头对园子的印象,你能用三个词写出作者的感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理解“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爷爷的草帽插花一段故事写得非常有趣,这个故事对表现主题、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