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主要病害识别与诊断特点

合集下载

桃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桃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3、蚜虫:蚜虫对桃树的危害较大。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防治。
谢谢观看
2、桃炭疽病
症状: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在果实成熟期危害更为严重。果实发病时初为 水渍状淡褐色小斑,后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有明显的轮纹。天气潮湿 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粘质物。
防治方法:在桃树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清除病原。在发病期间喷 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23%克菌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等杀菌剂。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 续喷2—3次。
4、桃缩叶病
症状:桃缩叶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花和幼果。叶片发病时初为卷曲 状,后呈水渍状并伴有紫红色边缘,病叶皱缩、变形、枯萎、脱落。花和幼果 受害后多数脱落。
防治方法:在桃树发芽前喷布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发病重的地区可在发芽前 喷布硫酸铜石灰液(硫酸铜50克、消石灰200克、水12.5公斤)。
6、桃树根癌病
症状:桃树根癌病主要危害根颈部及根部。发病初期在根颈部长出许多小瘤子, 以后逐渐长大连成大肿瘤。界线清楚,大小不等,使整个根系发育不良,细根 少而短。地上部表现为发芽晚、生长迟缓、落叶早、叶小而黄、开花少而早落、 枝条发育不良、流胶、流泪等。
防治方法:加强土壤管理,防止土壤污染;发现病瘤立即切除并用药剂消毒; 发病重的地块应实行轮作。
(二)桃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用以下防治方法:
1、炭疽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2、褐腐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同时及时清除枯枝落 叶和控制湿度,可有效预防褐腐病的发生。

桃树的病虫害及防治(综合)

桃树的病虫害及防治(综合)

桃树的病虫害及防治一、主要病害1、细菌性穿孔病(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也为害果实和新梢。

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的红褐色病斑,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成一个大斑。

若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在病叶背面病斑上常溢出黄色粘质状菌脓。

最终,病斑干枯,其边缘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一般破碎且不整齐,有时残留部分组织坏死。

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

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褐色小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展,逐渐呈暗紫色并稍凹陷。

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常溢出黄色粘状物。

最后,病斑干枯并开裂,裂口深时有的病果易腐烂。

新梢发病,会形成两种类型的病斑。

一是春季溃疡斑,发生在上一年夏季长出的枝条上(病菌在前一年已经侵入),从春季展叶开始,枝条上形成近圆形深褐色的小疱疹,以后逐渐扩展成长椭圆形的病斑,最终,病部凹陷,表皮干裂,病情严重时会造成新梢枯死。

二是夏季溃疡斑,多于夏末发生在当年生嫩枝上,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病斑不易扩展,会很快干枯。

(2)发病原因: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病原是细菌中的黄单孢杆菌。

病菌在病枝皮层组织内越冬,可存活1年之久。

当日光温室升温后第一批桃叶出现时,潜伏的细菌即开始活动,形成春季溃疡斑,成为主要初浸染源。

到桃树盛花期,病菌溢出并开始传播,病菌主要通过水滴飞溅、气流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并经叶片的气孔和果实及枝条的皮孔等自然孔口侵入。

空气湿度高是细菌性穿孔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土壤粘重、偏施氮肥、树势衰弱、日光温室内栽培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好等均利于该病发生。

2、桃褐斑穿孔病(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新梢。

叶片上的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紫色。

若空气潮湿,在病斑两面都能产生灰褐色霉状物。

病斑脱落后叶片形成穿孔,穿孔边缘比较整齐,有明显坏死组织残留。

(2)发病原因:桃褐斑穿孔病的病原是真菌中的核果尾孢菌。

病菌以菌丝在病梢或病叶内越冬。

桃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桃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案例二:桃树蚜虫的防治
症状识别:桃树蚜虫主要危害新梢和叶片,被害 叶片向背面卷曲,新梢扭曲变形,影响生长和发 育。
1. 人工防治:在冬季或春季,清除桃园内的杂草 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卵。
防治方法
2. 化学防治:在桃树蚜虫发生初期,喷洒50%抗 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 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
桃树病毒病害及防治
桃树花叶病
叶片上出现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状斑纹,严重时叶片变形、黄化,果实畸形、开裂。防治方法:选 用无病毒苗木,加强检疫;喷洒病毒必克、病毒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桃树皱叶病
叶片边缘向上翻卷,严重时叶片完全扭曲变形,果实出现裂纹、畸形。防治方法:选用无病毒苗木, 加强检疫;喷洒克毒宝、病毒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应轮换使用不 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 药性。
05
案例分析:桃树病虫害防 治实践
案例一:桃树炭疽病的防治
01
02
症状识别:桃树炭疽病 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 现淡褐色的水渍状小斑 ,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 不规则形的病斑,边缘 呈深褐色,中央呈灰白 色,并有轮纹状排列的 小黑点。
桃树病虫害分为病害和虫害两类,其中病害包括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 性病害等,虫害包括蚜虫、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
常见病虫害及其症状
桃炭疽病
桃缩叶病
叶片上出现淡褐色的病斑,后逐渐扩大,并 在病斑周围出现红色晕圈。果实上也会感染 此病,严重时导致果实腐烂。
叶片皱缩变形,叶缘向上翻卷,叶面出现灰 白色粉状物。
桃树细菌病害及防治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
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后期病斑脱落形成穿孔。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喷洒农用链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药剂。

桃树病虫害

桃树病虫害

桃树病虫害一、病害1. 灰斑病桃树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灰霉菌引起。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小型灰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并且融合,叶片表面会产生灰白色霉绒。

2. 疫病疫病是桃树另一种常见的病害,由疫霉菌引起。

患病的桃树在叶片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严重时整片叶片会枯萎变黑。

3. 炭疽病桃树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

初期,病斑为水浸状,随着病害发展,病斑变成带红色边缘的黑色小点,感染严重时,果实表面会出现大片的黑色病斑。

二、虫害1. 桃蚜桃蚜是桃树上常见的害虫,成虫生活在叶片的背面,以植物汁液为食。

其叶子吸取植物汁液的行为会导致桃树的叶片变形、卷曲,严重时,会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

2. 桃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是桃树上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

幼虫钻入桃果内,吃食果肉,导致果实产生坑洞,大规模感染时会损失大量的果实产量。

3. 桃果象桃果象是桃树上的一种害虫,成虫在果实上产卵,幼虫则在果实内生长。

幼虫吃食果肉,严重感染时会导致果实腐烂变黑,影响果实的食用价值。

三、防治措施1. 病害防治对于灰斑病的防治,可选用含有克服霉菌的杀菌剂进行喷洒;疫病的防治,在患病严重的情况下,可对桃树进行剪枝处理,并使用适当的杀菌剂进行喷洒;炭疽病的防治,可选择含有炭疽菌的生物制剂进行喷洒。

2. 虫害防治对于桃蚜的防治,可选用含有灭虫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使用天敌如瓢虫进行生物防治;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可选用含有杀虫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使用粘虫板进行监测和防治;桃果象的防治,可选择使用含有杀虫剂的农药进行喷洒,或者采取果实清洗、剖开检查的方法进行监测和防治。

,对于桃树病虫害的防治,合理的管理措施和及时的防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巡查桃树,发现病虫害及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持桃树的健康生长。

桃树病虫害

桃树病虫害
在5-6月成虫高峰期用药
1)功夫3000倍 2) 农地乐1500倍
幼虫 茧 桃潜蛾夏型成虫银白色
桃潜蛾冬型成虫黄褐色
桃树蚜虫
桃蚜(红色型)
发生规律:一年可发生多代,以卵越冬。 一般在桃芽抽发后开始繁殖危害。 在3月中下旬开始孤雌生殖, 5-6月产生有翅蚜越夏, 10月迁回桃树,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冬季结合清园,扫除落叶烧毁。 当有蚜梢率达20%时施药防治。 1)阿克泰10000-15000倍 2)功夫2000-3000倍 3)年丰1500倍。 桃蚜危害状
危害症状:春天染病,初 发病时为黄白色至白色圆 形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展 成浅褐色至紫褐色的圆形、 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外 缘有绿色晕圈,以后病斑 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 重时导致早期落叶。
细菌性穿孔病
侵染及发病条件:在降雨频繁、多雾和
温暖阴湿的天气下发病重;干旱少雨发病轻, 大暴雨时发病也轻;树势弱、排水、通风不 良的桃园发病重;虫害严重时发病重。借风 雨、露滴、雾珠及昆虫传播;一般于5月出 现,7-8月严重。
在白天雨后晴天易捕捉。 (2)幼虫孵化后检查枝干,发现排粪孔可用铁丝钩杀 幼虫,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20倍液涂抹排粪孔。 (3)在树干上涂刷石灰硫黄混合涂白剂(生石灰 10份:硫黄1份:水40份)防止成虫产卵。

( 4 )在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孵化期,枝干上喷布: 50%
防治方法:
④刮除病斑,后用200-300倍以上药剂涂抹病斑消毒 。
桃疮痂病
• 又称黑点病、黑星病、黑痣病 发病时间:一般在4—10月 防治疮痂病、穿孔病、蚜虫,人工剪 除蚜虫为害枝梢。 油桃因果面无毛,病菌入,故发病 较重 。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枝梢病斑上越冬。 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

桃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桃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桃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桃树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一、引言桃树(学名:Prunus persica)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果实味美营养丰富,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桃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正确识别桃树病虫害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二、桃树病害识别与防治2·1 真菌性病害2·1·1 桃树炭疽病2·1·1·1 病状描述桃树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其主要病状为果实表面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果实腐烂。

另外,叶片和枝干也可能受到感染,出现斑点和溃疡。

2·1·1·2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避免病菌扩散。

●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传播。

●加强树体养护,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

2·1·2 桃树白粉病2·1·2·1 病状描述桃树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害初期,桃树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随后叶片变黄、干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2·1·2·2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防止病菌扩散。

●定期进行喷洒药剂,控制病害的蔓延。

●保持桃树生长环境通风,减少湿度,降低病害的发生。

2·2 性病害2·2·1 桃树花叶病2·2·1·1 病状描述桃树花叶病是由多种引起的病害。

其主要病状为叶片出现黄化、病斑、变形等现象,花朵畸形,果实质量下降。

2·2·1·2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害植株,避免传播。

●确保接种用的桃树苗无污染。

●加强桃树的抗病能力,合理施肥、喷洒营养剂。

2·2 虫害识别与防治2·2·1 桃蚜2·2·1·1 外观特征桃蚜是一种吸食性害虫,成虫体长约3-4毫米,呈黄绿色。

桃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桃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使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 使用化学药剂等。
症状表现:不同的真菌性病害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例如灰霉病会导致桃子上出现灰色的霉层,霜霉 病会导致桃子上出现白色的霜状物等。
影响和危害:真菌性病害会对桃树的生长和结果 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
定义: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症状:叶片黄化、萎缩、坏死等 类型:桃树花叶病、缩叶病等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定期喷洒杀菌剂等
添加 标题
防治方法:加强果园管理,定期修剪、清理果园,保持通风透光;喷洒抗菌药剂,如硫酸链霉素、农用 链霉素等,可有效防治细菌性病害。
添加 标题
案例:某果园的桃树发生了严重的细菌性病害,造成了大量叶片和果实的腐烂,通过加强果园管理和喷 洒抗菌药剂,最终控制了病害的蔓延。
简介: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包括灰霉病、霜霉病、 白粉病等。
叶片:叶面出现水渍状 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 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 色,后期干燥点,后迅速 扩展为圆形或长圆形病 斑,有黄绿色晕圈,严 重时引起落果
枝条:枝条上出现水渍 状小斑点,扩展后形成 长条形病斑,呈深褐色, 严重时枝条枯死
根系:根系受害后,根 冠部皮层腐烂,严重时 全根腐烂,失去吸收水 分和营养的能力
01 桃 树 病 害 的 类 型 02 桃 树 病 害 的 症 状 及 影 响 03 桃 树 病 害 的 防 治 措 施
添加 标题
简介:桃树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通常在桃树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发生。
添加 标题
症状: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褐色或紫色病斑,严重时造成叶片枯萎脱落;果实上出现 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褐色或紫色病斑,严重时造成果实腐烂;枝条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 大成褐色或紫色病斑,严重时造成枝条枯萎。

桃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桃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桃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常见的病害一桃树褐腐病二穿孔病三炭疽病四桃流胶病五桃缩叶病六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一、桃树褐腐病1、又称菌核病、果腐病,是桃树的重要果实病害。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桃果实,其次也能为害花、叶和新梢。

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果都能受害,但越近成熟受害越重。

果实发病,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若条件适宜,病斑在几天内就会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最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霉丛,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

病果腐烂后,有的脱落,有的失水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经久不落。

2.发病条件:最初经皮孔侵入果实,后期主要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果实。

若蛀果严重,并且湿度过大,桃褐腐病常流行成灾。

花期潮湿低温,发病形成花腐。

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菌源:结合修剪做好清园工作,彻底清除僵果、病枝,集中烧毁,同时进行深翻,将地面病残体深埋地下。

2.及时防治害虫:如桃象虫、桃食心虫、桃蛀螟、桃蝽象等,应及时喷药防治。

有条件套袋的果园,可在5月上中旬进行套袋。

3.喷药保护:桃树发芽前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

落花后10天左右喷射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O倍液。

花褐腐病发生多的地区,在初花期(花开约20%时)需要加喷一次,这次喷用药剂以代森锌或托布津为宜。

也可在花前、花后各喷1次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不套袋的果实,在第二次喷药后,间隔10~15天再喷l~2次,直至果实成熟前一个月左右再喷一次药,5O%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二、穿孔病1、有细菌性和真菌性两种。

2、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也为害果实和新梢。

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红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常溢出黄色脓状物。

干枯后脱落形成穿孔,边缘一般破碎且不整齐。

春、秋新梢发病,形成溃疡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树主要病害识别与诊断特点
1.桃穿孔病穿孔病是桃树上最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穿孔病,霉斑性穿孔病,褐斑性穿孔病三种,其中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桃区均有发生,尤其在沿海滨湖地区,排水不良桃园以及多雨年份发病较重。

三种穿孔病除为害桃外,还为害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1)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果实和枝梢。

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大小约2mm左右。

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或一部分与叶片相连。

病斑多在叶脉两侧发生,穿孔边缘破碎,不整齐。

枝条受害后,形成两种不同病斑,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则为夏季溃疡。

春季溃疡发生在上一年夏季出生的枝条上,在第一批新叶出现时,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直径约2mm,以后扩展长达1~10cm,宽度多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有时可造成梢枯现象。

春末(开花前后)病斑表皮破裂。

夏季溃疡多于夏季发生,在当年的嫩枝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

以后病斑变褐色至紫黑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

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散,并很快干枯。

果实发病,果面产生暗紫色,圆形,中央稍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

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黄白色粘质物;干燥时常发生裂纹。

(2)霉斑穿孔病侵染叶片,枝梢,花芽和果实。

叶片上病斑初淡黄绿色后变为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mm最后穿孔。

穿孔边缘整齐,不残留坏死组织。

幼叶被害时大多焦苦,不形成穿孔。

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污白色霉状物。

侵染枝梢时,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褐紫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

果实上病斑初为紫色,渐变褐色,边缘红色,中央渐凹陷。

(3)褐斑穿孔病侵害叶片,新梢和果实。

在叶片两面产生圆形病斑,直径约1~4mm,边缘清晰并略带环纹,外围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

后期在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病斑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外常有一圈坏死组织,穿孔多时即行落叶。

新梢和果实上的病斑与叶面相似,均可生有灰色霉状物。

2.桃瘿螨畸果病桃瘿螨畸果病是河北,河南等地桃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受害果实表面凹凸不平,俗称“疙瘩桃”。

该病仅危害果实。

落花时幼小果实开始受害,果面出现不规则的暗绿色斑块。

随桃果膨大,病部桃毛逐渐变褐,倒伏,脱落,病部生长受阻而呈现深绿色凹陷状。

后期,病果呈凹凸不平,着色不均匀的“猴头”状。

病部果肉为深绿色。

果实膨大期受害,果面产生纵横裂口,有的裂口长而深。

严重病果,果肉木质化,不堪食用。

感病桃树,部分叶芽坏死,开花期常呈现有花无叶的“干枝梅”状。

3.桃树黄叶病桃树黄叶病又叫缺铁症,在北方桃区普遍发生,严重时常造成枝梢叶片焦枯,甚至至少死亡。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导致新梢叶片失绿变黄。

轻时叶肉变黄,叶脉保持绿色,呈绿色网纹状;病情加重使整叶变黄;严重时叶片变白,甚至从叶缘开始焦枯,或导致新梢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