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中学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面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 山顶洞人D.蓝田人2. 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3.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4.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A. 黄帝B.嫘祖C.仓颉D.蔡伦5.2008年奥运会召开期间,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蓝田人C.山顶洞人、元谋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6.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B.黄帝、炎帝C.黄帝D.禹7.相传,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尧B.舜C.禹D.启8.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的是A. 商纣王B. 武王C. 大禹D. 夏桀9.现在的山东地区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周朝新课标第一网10.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A.夏朝的建立B.商朝的建立C.西周的建立D.东周的建立11.春秋时期第一个成为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12.成语“问鼎中原”讲的是A.晋文公B.楚庄王C.宋襄公D.秦穆公13.战国初年,瓜分晋国的三家大夫是http:www.x A.赵、燕、齐B.宋、魏、韩C.吴、越、楚D.韩、赵、魏14.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1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确立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D.推行郡县制16.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010--2011学年度期中考试七年级思品、历史与社会试卷

2010--2011学年度期中考试七年级思品、历史与社会试卷

2010-2011学年度期中考试七年级思品、历史与社会试题卷说明:本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单项选择题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在答题卷上。

开卷考试,只能带教材和笔记本。

满分8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其中,第1-15题为思品试题;第16-30题为历史与社会试题。

在下面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其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学会主动关心、帮助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B、我们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看淡友谊C、在同学交往中不应太主动,否则会被别人瞧不起2、你认为右边漫画《巧干》的寓意是A、各成员之间应该团结协作,相互配合B、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三个人来帮忙C、只要我们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获得成功3、小晶说:“早上比别人早起30分钟用于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小刚说:“夜深人静时,看书学习才是最好的。

”两位同学为哪种学习方式更适合李梅而争得面红耳赤。

你认为李梅应该怎么做?A、听取学习成绩较好的小晶同学的意见B、两人的意见都没道理,干脆谁的也不听C、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和老师的教学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4、“全国十佳自强不息女孩”刘浴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习是艰苦的,但是经过努力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后,我们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爱学习,我更希望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刘浴霜的这段话表明A、学习永远是痛苦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学习B、学习永远是快乐的,我们应该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C、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5、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启示我们A、人人都要参与登高山、临深溪等探险活动B、只有登高山、临深溪,才能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C、要留心周围的世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探索世界的奥秘6、关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考试卷( 含有参考答案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综合考试卷( 含有参考答案 )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内)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A、陕西省B、贵州省C、浙江省D、云南省2.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A.商鞅变法 B.吴起变法 C.李悝变法 D.管仲改革3.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4.北京人的生活状况是:()A.靠个人力量生活B.共同劳动,共同分享果实,过群居生活C.出入非常安全D.过着人人平等的天堂生活5.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打制石器 B.会不会使用天然火C.会不会制造工具 D.会不会人工取火6. 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会制造骨针并已懂得人工取火的是: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8.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9.下列我国已经发现的人类,按时间顺序先后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10.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平民阶级的矛盾D.奴隶主阶级和平民阶级的矛盾11.在下列哪一种原始居民的墓穴中,可能出现这种现象:有的墓随葬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 ()A.河姆渡居民墓穴B.山顶洞人墓穴C.大汶口墓穴D.半坡居民墓穴12.禅让制度体现的选材思想是:A.以才德选人B.以财产的多少选人C.依法选人D.以出生的身份选人13.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B.禹的部落联盟C.蚩尤的部落联盟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5.西周众多的诸侯产生的方法是:()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16.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象尊D.犀尊17.商汤能灭夏的原因是:①夏是奴隶制国家,国家很弱②夏桀的暴政,激起百姓的和奴隶的反抗③商汤做好灭夏的准备,乘夏桀失去人心,起兵功夏,战而胜之④商汤善用贤才,宽以待民,积极进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8.右图反映奴隶生活情况不正确的是:A.过着与平民平等的生活B.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C.常常被奴隶主赠送他人D.常被在市场上出卖19.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的作用是:A.防洪灌溉B.防洪蓄水C.防洪排水D.蓄水防旱20.春秋时期,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其直接目的是:A.维护周天子B.争夺中原霸主C.扩伸疆域D.控制少数民族21.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的是:A.秦穆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吴王阖闾2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国家是:A.齐 B.秦 C.燕 D.魏23.诸侯争霸的影响,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人们带来了灾难B.加快了统一步伐C.促进了民族融合D.加剧了分裂的趋势24.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A.围魏救赵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25.我国铁器出现的时间是: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6.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 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C原始人类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 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27.创立“四诊法”的名医是春秋战国的: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28.“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是出自:A.孔子的《论语》 B.老子的《道德经》C.孙武的《孙子兵法》 D.孙膑的《孙膑兵法》29.后来发展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学派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30.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A.墨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孙武二、填空题:(5分)1.商周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文化举世闻名,出土的_________,大型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中段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里)。

1、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毛公鼎D、三星堆青铜立人像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A、约公元前3070年B、约公元前2070年C、约公元前1800年D、约公元前1600年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4、台湾各党派首脑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C、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他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A、长江B、珠江C、雅鲁藏布江D、黄河6、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商汤B、商纣C、周文王D、周武王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河南安阳10、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1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14、“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A、庞涓B、孙武C、韩非D、孙膑15、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16、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17、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A、韩国B、宋国C、赵国D、魏国18、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上海黄兴学校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上海黄兴学校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

上海黄兴学校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学习历史要求“论从史出”,下列图片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这一结论的是A.古籍记载B.发掘的灰烬、烧骨C.神话传说D.史书论述2.下图中,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河姆渡人建筑复原图A.生产工具B.生活习惯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属于A.农耕文明B.和谐秩序C.神话传说D.游牧文明4.近期河北石家庄等地疫情告急,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纷纷驰援河北,他们打出如图标语,河北之所以被称为“燕赵”之地,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5.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信息,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最可能承载的“记忆”有()A.大禹治水B.商朝官制,刑法C.五铢钱的发行D.夏朝的建立6.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可以养活五口人。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A.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B.手工业规模的扩大C.铁农具、牛耕的推广D.商业活动的活跃7.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所示)。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治:商鞅变法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思想文化:百家争鸣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8.商鞅变法体现的是百家争鸣中哪家的思想A.道家B.儒家C.法家D.兵家9.灭六国,统一天下,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明成祖10.历史学习中要掌握历史年代与世纪的计算方法。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公元前202年应是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3世纪C.公元2世纪 D.公元3世纪11.《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新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今天是你展示才能的时候了,大家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把平时水平发挥出来。

放松心情,全力以赴,争取自己最好的成绩!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第Ⅰ卷的答案答在第Ⅱ卷的答题表上或者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第Ⅱ卷即可。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元谋人D.河姆渡人2.小明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一群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磨制的锋利石器射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动手钻木取火,烧烤捕捉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一起睡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3.恩格斯说:“就世界性的解放而言,人工取火的进步超过了蒸汽机。

”在我国古代,最早采用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4.我们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主要原因是A.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有许多重大发明的人B.阪泉之战后,炎黄两大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后来华夏族的主体C.黄帝联合炎帝,在涿鹿打败了勇敢善战的蚩尤D.尧舜禹是黄帝的后裔,先后担任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5.右图反映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A.尧B.舜C.禹D.鲧6.“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反映的是A.等级制B.郡县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7.关于中国古代出现的社会组织形式演变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国家B.部落或部落联盟--氏族--国家C.氏族--国家--部落或部落联盟D.国家--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8.新生入学,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小明说:“我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同姓”。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参考)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参考)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参考)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参考)同学们,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已经公布出来了,需要了解的看过来了,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上开始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是A、170万年前B、30亿年前C、300万年前D、70~20万年前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是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3、在下列选项中,大量或者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和北京人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D、元谋人和山顶洞人4、《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现象出现于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黄帝、炎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5、有一个叫《轩辕伏魔录》的游戏曾大为流行。

这个游戏讲述的是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蚩尤的故事。

故事中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B、炎帝C、炎帝和黄帝D、蚩尤6、右图(鎏金铜面具、青铜纵目人像)反映了距今5000年到3000年在四川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A、殷墟文化B、夏文化C、三星堆文化D、二里头文化7、殷墟是中国历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位于中国河南安阳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横跨洹河两岸。

把商朝都城迁到这里的国君是A、商汤B、武丁C、盘庚D、商纣8、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电视剧《哪吒传奇》,哪吒帮助武王打败了纣王。

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

“这次战争”指的是A、阪泉之战B、牧野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的是A、士B、诸侯C、天子D、卿大夫10、公元前841年,镐京爆发“国人__”的主要原因是A、纣王推行__B、幽王“烽火戏诸侯”C、周厉王对人民推行压制政策D、犬戎进攻镐京1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A、西周时期B、东周时期C、秦朝D、西汉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史书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13、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工艺精湛。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七年级历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古猿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遗址应该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3.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是A.埃及 B.印度 C.美国D.中国4.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北京人5.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A.制作简单的玉器 B.制造彩陶 C.制造铜器D.制造铁器6.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嫘祖7.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不包括A.黄帝 B.尧 C.舜 D.禹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商 B.夏 C.东周 D.西周9.电视剧《封神演义》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10.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地是A.保证国家的兵源 B.巩固原来商朝统治地区C.巩固奴隶主政权 D.削弱诸侯的兵力11.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神树 D.青铜立人像12.与商周同期的我国西成都平原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出土了著名的青铜器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大型青铜立人像 D.编钟13.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 秦穆公1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马陵之战B. 桂陵之战C. 长平之战D. 城濮之战15.战国时期变法效果最显著的是A.吴起变法 B.李悝变法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16.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17.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修建于西周时期②由李冰主持建造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A.夏 B.商 C.周 D.西周19.今天的农历,据说起源于A.夏 B.商 C.春秋 D.战国20.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A.黄帝B.屈原C.孔子D.老子21.春秋战国时期,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名医是A.张仲景 B.扁鹊 C.华佗 D.李时珍22.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兴中学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制卷:盛小年
班级:姓名:总分:
温馨提示:请将1——17题的正确答案填在17题后的表格内。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表格内。

(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唐朝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①曲辕犁②筒车⑶水排④耧车
A.①②B.②⑶C.①⑶D.⑶④
2.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下列哪一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B.唐高宗 C.唐玄宗D.武则天
5.下列历史人物,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玄奘B.鉴真C.甘英D.张骞
6.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A.吴道子——画圣 B.杜甫——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关汉卿——《念奴娇·赤壁怀古》
7.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龙门石窟的佛像B.云冈石窟的佛像 C.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D.乐山大佛
8.下列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不曾与北宋并立的是:A.辽朝B.西夏C.金朝D.元朝
9.宋朝在广州、杭州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布政局B.市舶司C.都司D.澎湖巡检司
10.我国完成经济重心从北方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的时间是在:
A.唐朝中后期B.五代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
1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D.明朝
12.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的是:
A.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按年月日顺序叙述原始社会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二、判断正误题(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3.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是唐玄宗。

14.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5.南宋的抗金名将是文天祥。

16.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

1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交子。

请将1——17题的答案填入下表内。

三、材料解析题:(40分)
18.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隋朝大运河图
请回答:
(1). 上图的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1分)其中心点在何处?(1分)
(2).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勤劳和智慧的代表。

请你再举一个同朝代的事例说明这个观点。

(1分)
(3).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国家重视。

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请你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

请再举出一项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4分)
(4).隋朝、元朝运河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2分)
19.(1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彧写成的《萍州可谈》,记载了当时的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培根。

材料四: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五: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举世公认,但鲁迅先生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二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2)阅读材料三,思考:在文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的东西,是何时产生的?它的发明者是谁?在战争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的东西,是如何产生的?在航海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的东西,引起了什么样的变化?(6分)
(3)应如何理解材料四的内容?(3分)
(4)材料五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
20.(15分)材料: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

——孙中山
请回答:⑴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分)
(2)此制度诞生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什么时候废除的?(4分)
(3)此制度完善于哪个朝代?为此做出贡献的是哪几个关键人物?(4分)
(4)自从有了此制度,就有了考试舞弊,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的看法,并就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5分)
五、探究题(14分)
2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1)中国古代史上,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举出历史上三个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封建王朝。

(3分)
(2)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分裂势力的支持下,在拉萨进行了打、砸、抢、烧活动,妄图把西藏从中国领土上分离出去。

请你用史实痛斥西藏分裂势力。

(3分)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试以中国古代史说明。

(4分)
(4)请你谈谈对促进中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4分)
黄兴中学2011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检测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X3=36分)二判断题(13-----17题,5X2=10分)
三、材料分析题
18. (1). 隋炀帝洛阳(2分)
(2).赵州桥或雕版印刷术等(2分)
(3). 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1分)历史价值: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今南水北调东线的开凿奠定基础。

(2分)。

比如都江堰、灵渠等。

(1分)
(4).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元朝运河由于会通河的开凿,不再绕道洛阳。

(2分)
19.(1)战国(1分)看风水、取玉(生活方面)、航海(3分)
(2)北宋、毕升(2分)。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2分)
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广泛应用于航海。

指南针用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分)
(3)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3分)
(4)揭露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2分)
20、(1)科举制度(2分)
(2)隋炀帝。

清朝末年(1905年)。

(4分)
(3)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4分)
(4)看法:对舞弊行为进行批评;考试制度本身存在不足;应试者舞弊的目的;舞弊得手与失手的价值。

(2分,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


建议:加强自律;诚信教育;法律介入;完善考试制度。

(3分,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

)21.(1)秦朝、(西晋)、隋朝、元朝(3分)
(2)元朝设宣政院。

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

任答1点即可。

(3分)
(3)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隋朝时称流求。

唐朝时称流浗。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等。

(4分,任答2点即可。


(4)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统一是必然趋势。

或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或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是不得人心,是不可能成功的,注定会失败。

或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
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4分,任答2点,意思相近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